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環(huán)保設備,具體是一種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的規(guī)模的擴大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污水被生產和排出,流入下水道,傳統(tǒng)的處理是直接排放到湖泊中,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現(xiàn)階段對污水的處理越來越得到重視,但現(xiàn)有的設備對污水的處理效果不夠明顯,形式比較嚴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箱體,所述箱體通過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將其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隔成進水腔、混合腔及凈水腔,所述第一濾網(wǎng)位于第二濾網(wǎng)左側,所述第二濾網(wǎng)的網(wǎng)眼小于第一濾網(wǎng)的網(wǎng)眼;所述進水腔上端通過排氣管與生物除臭器連通,所述進水腔左側上端設有與其連通的污水進管,所述污水進管下端的進水腔內設置有噴灑器,所述噴灑器通過輸送管與箱體左側外的液泵的輸出端連通,所述液泵的輸入端與其下端的泡沫清洗劑儲存罐連通;所述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均呈外凸的弧形且與箱體配合共同構成一個呈圓筒狀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上端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導向筒,所述導向筒內設置有能上下移動的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鉸接有連桿,所述連桿上端與轉盤的非軸線中心處鉸接;所述轉盤呈豎直布置且其右側的箱體上固定設置有立板,所述立板右側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轉軸與轉盤轉動連接;所述活塞下端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下端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下端設置有與其轉動連接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呈豎直布置且其上間隔設置有多個螺旋攪拌齒,所述螺旋攪拌齒之間的第二轉軸上均設置有攪拌桿,所述攪拌桿自由端設置有與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相抵的清洗刷;所述凈水腔下端靠近第二濾網(wǎng)一側設置有導向板,所述導向板與第二濾網(wǎng)之間設置有溶氣噴頭,所述溶氣噴頭與外部溶氣罐連通;所述凈水腔上端設置有水平布置的滑軌,所述滑軌上設置有多個下端帶刮泥板的刮泥輥,所述滑軌右端下方對應設置有收集槽,所述凈水腔右側下端設置有凈水出管。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溶氣噴頭正上方設置有超聲波發(fā)生裝置。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泥板之間設置有刮泥濾網(wǎng)。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箱體右側設置有與收集槽連通的排污口。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水腔及混合腔下端均設置有帶淤泥泵的淤泥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時,污水從污水進管進入進水腔,同時液泵啟動將泡沫清洗劑儲存罐內的泡沫清洗劑吸出并通過噴灑器噴灑至進水腔內與污水混合,將污水中的雜物絮凝并通過第一濾網(wǎng)初步過濾,初步過濾后的污水進入混合腔,第一電機及第二電機啟動,第二電機帶動第二轉軸轉動進而通過螺旋攪拌齒及攪拌桿攪拌污水,使之與泡沫清洗劑充分混合,提高處理效果,第一電機啟動帶動第一轉軸轉動進而帶動轉盤轉動,通過轉盤、連桿及活塞構成的曲柄滑塊機構實現(xiàn)活塞的周期性上下移動,進而使得螺旋攪拌齒及攪拌桿在旋轉攪拌的同時周期性上下移動,提高了攪拌混合的效果,并且通過攪拌也能加快污水中的臭氣片逸出,并最終通過生物除臭器除臭后從排氣管排出,達到除臭味的目的;攪拌后的污水經(jīng)第二濾網(wǎng)濾去大顆粒雜質后進入凈水腔,并在導向板作用下向上移動,期間污水與溶氣噴頭噴出的溶氣水混合,然后在超聲波發(fā)生裝置的作用下加速空化,進行氣浮處理,使得污水中雜質更易上浮,而刮泥輥、刮泥板、刮泥濾網(wǎng)及滑軌的設置,則是用于對氣浮的雜物進行撇渣及刮泥,并將污泥收集在收集槽內,而后產生的清水從凈水出管排出。
設置清洗刷,在攪拌桿轉動及上下運動時能很好自動對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進行刷洗,避免堵塞,降低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的更換次數(shù)及維護成本。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一次性完成污水與泡沫清洗劑的混合、攪拌、除臭、過濾、氣浮處理及撇渣刮泥操作,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同時能自動對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進行刷洗,避免堵塞,降低第一濾網(wǎng)及第二濾網(wǎng)的更換次數(shù)及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中a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生物除臭器,3-排氣管,4-第一濾網(wǎng),5-進水腔,6-混合腔,7-連桿,8-轉盤,9-立板,10-第一轉軸,11-第一電機,12-導向筒,13-活塞,14-安裝板,15-第二電機,16-螺旋攪拌齒,17-第二轉軸,18-攪拌桿,19-清洗刷,20-第二濾網(wǎng),21-凈水腔,22-凈水出管,23-刮泥輥,24-滑軌,25-刮泥濾網(wǎng),26-收集槽,27-排污口,28-導向板,29-泡沫清洗劑儲存罐,30-液泵,31-輸送管,32-噴灑器,33-污水進管,34-溶氣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一體式高效污水處理設備,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通過第一濾網(wǎng)4及第二濾網(wǎng)20將其內部從左到右依次分隔成進水腔5、混合腔6及凈水腔21,所述第一濾網(wǎng)4位于第二濾網(wǎng)20左側,所述第二濾網(wǎng)20的網(wǎng)眼小于第一濾網(wǎng)4的網(wǎng)眼;所述進水腔5上端通過排氣管3與生物除臭器2連通,所述進水腔5左側上端設有與其連通的污水進管33,所述污水進管33下端的進水腔5內設置有噴灑器32,所述噴灑器32通過輸送管31與箱體1左側外的液泵30的輸出端連通,所述液泵30的輸入端與其下端的泡沫清洗劑儲存罐29連通;所述第一濾網(wǎng)4及第二濾網(wǎng)20均呈外凸的弧形且與箱體1配合共同構成一個呈圓筒狀的混合腔6,所述混合腔6上端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導向筒12,所述導向筒12內設置有能上下移動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上端鉸接有連桿7,所述連桿7上端與轉盤8的非軸線中心處鉸接;所述轉盤8呈豎直布置且其右側的箱體1上固定設置有立板9,所述立板9右側安裝有第一電機11,所述第一電機11通過第一轉軸10與轉盤8轉動連接;所述活塞13下端設置有安裝板14,所述安裝板14下端設置有第二電機15,所述第二電機15下端設置有與其轉動連接的第二轉軸17,所述第二轉軸17呈豎直布置且其上間隔設置有多個螺旋攪拌齒16,所述螺旋攪拌齒16之間的第二轉軸17上均設置有攪拌桿18,所述攪拌桿18自由端設置有與第一濾網(wǎng)4及第二濾網(wǎng)20相抵的清洗刷19;所述凈水腔21下端靠近第二濾網(wǎng)20一側設置有導向板28,所述導向板28與第二濾網(wǎng)20之間設置有溶氣噴頭34,所述溶氣噴頭34與外部溶氣罐連通;所述凈水腔21上端設置有水平布置的滑軌24,所述滑軌24上設置有多個下端帶刮泥板的刮泥輥23,所述刮泥板之間設置有刮泥濾網(wǎng)25;所述滑軌24右端下方對應設置有收集槽26,所述箱體1右側設置有與收集槽26連通的排污口27,所述凈水腔21右側下端設置有凈水出管22。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污水從污水進管33進入進水腔5,同時液泵30啟動將泡沫清洗劑儲存罐29內的泡沫清洗劑吸出并通過噴灑器32噴灑至進水腔5內與污水混合,將污水中的雜物絮凝并通過第一濾網(wǎng)4初步過濾,初步過濾后的污水進入混合腔6,第一電機11及第二電機15啟動,第二電機15帶動第二轉軸17轉動進而通過螺旋攪拌齒16及攪拌桿18攪拌污水,使之與泡沫清洗劑充分混合,提高處理效果,第一電機11啟動帶動第一轉軸10轉動進而帶動轉盤8轉動,通過轉盤8、連桿7及活塞13構成的曲柄滑塊機構實現(xiàn)活塞13的周期性上下移動,進而使得螺旋攪拌齒16及攪拌桿18在旋轉攪拌的同時周期性上下移動,提高了攪拌混合的效果,并且通過攪拌也能加快污水中的臭氣片逸出,并最終通過生物除臭器2除臭后從排氣管3排出,達到除臭味的目的;攪拌后的污水經(jīng)第二濾網(wǎng)濾20去大顆粒雜質后進入凈水腔21,并在導向板28作用下向上移動,期間污水與溶氣噴頭34噴出的溶氣水混合,然后在超聲波發(fā)生裝置的作用下加速空化,進行氣浮處理,使得污水中雜質更易上浮,而刮泥輥23、刮泥板、刮泥濾網(wǎng)25及滑軌24的設置,則是用于對氣浮的雜物進行撇渣及刮泥,并將污泥收集在收集槽26內,而后產生的清水從凈水出管22排出。
設置清洗刷19,在攪拌桿18轉動及上下運動時能很好自動對第一濾網(wǎng)4及第二濾網(wǎng)20進行刷洗,避免堵塞,降低第一濾網(wǎng)4及第二濾網(wǎng)20的更換次數(shù)及維護成本。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及“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