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設計一種污水處理工藝設備的改進。
背景技術:
: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資源卻首當其沖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長期以來,對大部分污水處理而言,40%~60%的進水污染物將以污泥的形式向自然界轉化,污泥處置費占到污水處理總費用的1/3左右;大到工業(yè)和農業(yè)用水,小到家庭日常用水,急速膨脹的城市人口密度使得水資源短缺和水環(huán)境惡化問題日益嚴重。
污泥是污水處理的副產物,對于傳統(tǒng)的好氧活性污泥工藝,進水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bod)的40%~60%將會轉化為污泥,其產量占總處理水量的0.5%~1.0%,而真正意義上氧化分解的bod僅占30%~40%。因此,對大部分污水處理而言,進水污染物將以污水污泥的形式向自然界轉化。污水污泥具有環(huán)境的危害性和資源可利用性的雙重屬性,它不僅是一種濃縮了污水中幾乎全部有毒有害物質(重金屬、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病原微生物)的潛在污染物質,同時它還富含豐富的有機物和營養(yǎng)元素(氮、磷等),是一中可以回收利用的資源。因此,污水污泥的安全處置及資源化處理成為繼污水處理之后又一個國內外研究和討論的焦點。
發(fā)明專利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具備除砂、水解酸化、初沉池和脫氮的高效水解酸化一體化設備,即在第一個池子中,污水中的砂子等無機大顆粒物會被截留并排出,起到了傳統(tǒng)工藝中沉砂池的作用;同時在水解酸化池中對回流污泥進行液化,還可以降解進水污水的有機物;并且通過生物處理后的污水進行回流,在最后池子中去除污水中的亞硝酸氮,進行反硝化作用;實現(xiàn)通過高效斜板沉淀池強化了懸浮物截留效率,并將截留的懸浮物部分或全部回流到水解酸化池,使產生的污泥最少。本發(fā)明還通過改變水解酸化池池壁的形狀來增加水流擾動,以強化水解酸化池對溶解想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設備可以集成化、小型化,更加經濟高效,適用于小型污水處理廠使用。
附圖說明:
圖1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污水進水管2.折流板3.排砂管4.水解酸化池進水口
5.剩余污泥投配管6.導流折板7.污水回流孔8.穿孔花墻
9.高效斜板沉淀器10.出水管11.集水槽12.儲泥斗
13.排泥管
圖2除砂結構擋板示意圖;
圖3實施例一示意圖;
圖4實施例二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污水由1.進水管進入折流板池,在2.折流板的作用下水中的砂沉淀到12.儲泥斗中可由3.排砂管排出;經折流板池后的污水由4.進水口進入水解酸化池,經過6.導流折板的擾流,增加水流擾動提高物相傳質,使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在厭氧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得到高效分解,在設備中后端通過7.污水回流孔來回流部分污水,積極營造適合反硝化細菌生存的環(huán)境進行污水脫氮處理;而后污水再經8.穿孔花墻進入高效固液分離區(qū),水流通過9.高效斜板沉淀器后得到澄清并且經由11.集水槽通過10.出水管排出;水流中的固相難降解物質及部分細菌經9.高效斜板沉淀器沉淀分離后進入12.儲泥斗并由13.排泥管排出;后續(xù)好氧生物處理單元產生的剩余污泥,可由回流剩余污泥5.投配管進入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的下部分在水力擾動下與污水混合,在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得到液化和降解,達到污泥減量化的效能。
實施例一
如圖3所示的生活污水低功耗水解酸化滴濾處理工藝流程,包括一下步驟:
步驟一、原料的獲?。哼M水的污水直接取自生活污水,先進入除砂室;進入的污泥來自二沉池污泥,直接進入水解酸化室。
步驟二、本實施例中,進入水解酸化池中污泥的含水率在80%~85%,水解酸化室的停留時間在80小時,北方冬天要保溫或者適當加熱污水。
步驟三、沉淀池的出水進入滴濾池中,滴濾池的出水部分回流,強化出水的脫氮。
步驟四、沉淀室的沉淀污泥定時回流到水解酸化室中進行循環(huán),強化污泥處理效果。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化工藝流程,包括一下步驟:
步驟一、該設備直接代替?zhèn)鹘y(tǒng)污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初沉池,污水在設備中的停留時間為50小時。
步驟二、將污泥濃縮池的部分污泥(含水率在80%~90%)回流到水解酸化室中,沉淀室的污泥定時回流到污泥濃縮池中。
步驟三、本實施例中,進入水解酸化池中污泥的含水率在80%~85%,水解酸化室的停留時間在80小時,北方冬天要保溫或者適當加熱污水。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本發(fā)明的實質和保護范圍內,對本發(fā)明做出各種修改或等同替換,這種修改或等同替換也應視為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