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分流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流器及具有該分流器的空調裝置。
背景技術:
大型空調風冷冷(熱)水機組通常采用多個翅片換熱器與環(huán)境進行熱量交換,以滿足較高的制冷(熱)要求。冷媒進(出)多個翅片換熱器時,需要經過分流器進行分流,并需要保證每個所述翅片換熱器內均具有合適的冷媒量,避免出現部分換熱器內冷媒量過多,導致蒸發(fā)不完全,降低換熱器效率,或,部分換熱器內冷媒量過少,導致過熱嚴重的問題。
分流器對冷媒進行均勻分流的過程中,需要使成汽、液兩相的冷媒充分混合,從而確保進入每個換熱器中的冷媒量及冷媒狀態(tài)相同,充分發(fā)揮翅片換熱器的換熱作用?,F有分流器結構復雜,通常在分流器的流體進口處設置具有分流小孔的片狀結構,以進行二次分流,提高處于不同物態(tài)的冷媒在分流器內混合的均勻性。但是,對于具有較大制冷(熱)量的機組,該結構使得冷媒在經過分流器時的壓力損失較大,導致空調制冷(熱)機組的整機能效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分流器及具有該分流器的空調裝置。目的在于,降低流體在經過分流器時的壓力損失。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分流器,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
所述第一壁面處設置有能夠連通所述殼體內部和外部的進口管,所述進口管的一端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并設置有第一開口;
所述第二壁面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能夠連通所述殼體內部和外部的出口管,所述出口管的一端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并設置有第二開口;所述出口管與所述進口管錯開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壁面位于所述第二壁面的豎向下方,所述第一開口的豎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開口的豎向高度。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之間的豎向高度差為8mm。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為圓柱體結構,所述圓柱體結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其中,
所述第一底面為所述第一壁面;
所述第二底面為所述第二壁面,多個所述出口管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底面處。
優(yōu)選地,所述出口管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出口管的中心的連線組成等邊三角形,所述進口管的軸線穿過所述等邊三角形的中心。
優(yōu)選地,不同所述出口管的所述第二開口至所述第二底面的距離均相等。
優(yōu)選地,所述進口管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設置,所述出口管垂直于所述第二底面設置。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殼壁外側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殼體的安裝架。
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架包括相對設置于所述第一壁面外側的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均為L形折板結構。
一種空調裝置,包括所述的分流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所述分流器取消了現有技術中用于二次分流的片狀結構,有利于簡化分流器結構,減小流體(冷媒)在流經所述分流器時產生的壓力損失,提高空調制冷(熱)機組的工作能效,同時,處于不同物態(tài)的流體進入所述殼體內后,能夠與所述殼體的殼壁進行接觸、反射,從而使處于氣相和液相的流體先在分流器內充分混合,再分別由不同出口管流出,保證所述分流器具有良好的均勻分液功能,防止出現由于流體(冷媒)分配不均造成的換熱器的換熱效率降低的問題。
2、當所述第一壁面設置于所述第二壁面的豎向下方時,所述第一開口的豎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開口的豎向高度,能夠使進入所述殼體內的冷媒先沖擊至殼壁處,進一步增大所述殼體內部成湍流狀流動的流體所占比例,使處于不同物態(tài)的所述冷媒在所述殼體內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并可更加有效地避免未經混合的冷媒直接由所述出口管流出,有利于提高所述分流器均勻分流的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所述分流器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分流器沿圖1所示A-A方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所述分流器的仰視圖。
圖中:1、第一壁面;2、第二壁面;3、進口管;31、第一開口;4、出口管;41、第二開口;5、安裝架;51、第一安裝部;52、第二安裝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以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fā)明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本具體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分流器,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壁面1和第二壁面2;
所述第一壁面1處設置有能夠連通所述殼體內部和外部的進口管3,所述進口管3的一端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并設置有第一開口31;
所述第二壁面2處設置有至少兩個能夠連通所述殼體內部和外部的出口管4,所述出口管4的一端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并設置有第二開口41;所述出口管4與所述進口管3錯開設置。
所述分流器的進口管3和出口管4均向所述殼體內部延伸,且所述進口管3與所述出口管4錯開設置,使得流體在進入所述殼體后能夠在所述殼體內先進行混合,再由所述出口管4流出。更具體地,流體由所述進口管3進入所述殼體后,先與所述殼體的殼壁進行接觸、沖擊、反射,形成具有不同流動方向的多股流體,該多股流體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所述殼體內成湍流狀流動的流體所占比例,從而使處于不同物態(tài)(主要為氣相和液相)的物質充分混合。經過混合之后的流體由至少兩個所述出口管4分別流入不同的換熱器中,有利于確保進入每個換熱器中的流體量及流體狀態(tài)相同,充分發(fā)揮每個換熱器的換熱功能,提高制冷(熱)機組的整體換熱能效。對于空調系統(tǒng),流經所述分流器的所述流體可以為用于換熱的冷媒。
所述分流器去除了現有技術中使用的遮擋于分流器進液口處、用于二次分流的片狀結構,使得分流器的結構更加簡單,易于加工制造,且能夠在保證均勻分液的前提下,有效減小所述流體在經過所述分流器時產生的壓力損失。對于空調系統(tǒng),可以避免由于壓力損失導致的制冷(熱)機組工作能效下降。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壁面1位于所述第二壁面2的豎向下方,所述第一開口31的豎向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開口41的豎向高度,此處所說的“下方”,指豎直方向上高度較低的位置。所述第一開口31高于所述第二開口41,有利于進一步防止由所述進口管3中流入所述殼體內的部分流體在未經混合及均勻化的情況下,直接由所述出口管4流出,并有利于使所述流體在所述殼體內的混合更加均勻。更具體地,由所述第一開口31流入所述殼體內的流體先沖擊至與所述第一開口31相對的所述第二壁面2處,經過所述第二壁面2的反射作用,流體改變流動方向回流,并與之后進入所述殼體內的流體相互作用、碰撞,從而進一步增大所述殼體內成湍流狀流動的流體所占的比例,使處于氣態(tài)和液態(tài)的流體在所述空腔內得到更加充分的混合,之后再由至少兩個所述出口管4流出所述分流器,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流入不同散熱器中流體的均勻性。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開口31和所述第二開口41之間的豎向高度差為8mm。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殼體為圓柱體結構,所述圓柱體結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其中,
所述第一底面為所述第一壁面1;
所述第二底面為所述第二壁面2,多個所述出口管4均勻分布于所述第二底面處,使得所述殼體內經過混合后的流體流入每個所述出口管4的機會更為均等,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分流器均勻分配流體的能力。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出口管4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出口管4的中心的連線組成等邊三角形,所述進口管3的軸線穿過所述等邊三角形的中心,使得每個所述出口管4的軸線到所述進口管3的軸線之間的距離均相等,使所述殼體內的、經過混合后的流體能夠更加平均地由多個所述出口管4流出,并流入不同的換熱器中,保證每個換熱器均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相類似地,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不同所述出口管4的所述第二開口41至所述第二底面的距離均相等,也有利于使所述殼體內的流體更加平均地由不同的所述出口管4流出。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進口管3垂直于所述第一底面設置,所述出口管4垂直于所述第二底面設置,垂直設置的所述進口管3和所述出口管4所占據的安裝空間更小,使用的材料更少,制造方便,有利于減小所述分流器的體積,降低所述分流器的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
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所述殼體的殼壁外側設置有用于安裝所述殼體的安裝架5。優(yōu)選地,所述安裝架5包括相對設置于所述第一壁面1外側的第一安裝部51和第二安裝部52,所述第一安裝部51和所述第二安裝部52均為L形折板結構。更具體地,所述L形折板結構的一側折板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壁面1的外側,所述L形折板結構的另一側折板用于與預設的安裝位置相連接,所述另一側折板處可以設置安裝孔。
本具體實施方式還涉及一種空調裝置,包括所述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使得空調裝置中的冷媒在經過所述分流器時,不會產生較大的壓力損失,有利于提高空調裝置的制冷或制熱效率,節(jié)能環(huán)保。且所述分流器可滿足將冷媒均勻分配至不同的換熱器中的要求,有效防止冷媒分配不均造成的部分換熱器發(fā)生過熱、部分換熱器蒸發(fā)不完全的問題,提高換熱器換熱效率,從而整體提升空調裝置的工作性能。
下面介紹一下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和優(yōu)選實施例:
本發(fā)明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壓力損失的分流器,以減少制冷系統(tǒng)冷媒壓力損失。
本發(fā)明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減少制冷系統(tǒng)冷媒壓力損失。
本發(fā)明取得的有益效果為:
所述分流器能夠降低冷媒流經分流器時的壓力損失,可提高空調制冷(熱)機組的整機能效;結構簡單,容易加工生產,成本低。
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為:
取消現有分流器中設置于流體進口處的片狀結構,使得冷媒直接進入所述殼體內部,調整所述進口管3和所述出口管4,使所述進口管3突出于其所在的第一壁面1設置,所述出口管4突出于所述進口管3所在的第二壁面2設置,且進口管3和出口管4之間沿管軸線方向具有重合區(qū)域,避免兩個零件中的動態(tài)冷媒直接對沖造成壓力損失和分液不均,此處“對沖”是指由所述進口管3流入所述殼體的流體直接由所述出口管4流出。本發(fā)明所述分流器結構簡潔,既可以起到均勻分液的作用,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壓力損失。
綜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在不沖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組合、疊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fā)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人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