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濕度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63658閱讀:23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濕度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吸濕裝置進行空氣的除濕、加濕的濕度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已有利用干燥劑(desiccant)的水分吸附作用的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作為調(diào)整室內(nèi)空氣的溫度和濕度的濕度控制裝置。
例如,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包括吸附、解吸室內(nèi)空氣中的水分的吸濕元件和對室內(nèi)空氣的溫度進行調(diào)整的制冷劑回路。被導入到該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內(nèi)的室內(nèi)空氣,由所述吸濕元件進行加濕或除濕,并且由所述制冷劑回路的熱交換器進行加熱或冷卻。已經(jīng)吸附了水分的吸濕元件,通過加熱復原,恢復該吸濕元件的吸濕能力。
該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的吸濕元件,由第一吸濕元件和第二吸濕元件構成。例如在夏季等進行室內(nèi)空氣的除濕時,在第一吸濕元件中吸附室內(nèi)空氣的水分,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對第二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過了規(guī)定時間后,用第二吸濕元件吸附室內(nèi)空氣的水分,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對第一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就是說,在該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中,在第一、第二吸濕元件中,交替切換水分的吸附和加熱復原進行運轉(zhuǎn)(分批(batch)運轉(zhuǎn))。這樣,在使除濕性能不下降的狀態(tài)下對室內(nèi)空氣來連續(xù)不斷地進行濕度控制。
所述干燥劑濕度控制裝置的制冷劑回路,主要由壓縮機、使吸濕元件復原的復原熱交換器、膨脹機構及室內(nèi)空氣的加熱/冷卻用熱交換器構成。該壓縮機、熱交換器及膨脹機構由管道連接,利用被填充在該管道內(nèi)的制冷劑在循環(huán)時的狀態(tài)變化,進行制冷循環(huán)。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例如在對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時,利用復原熱交換器內(nèi)的制冷劑的凝結熱等(例如參照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3-97825號公報)。
然而,在所述的現(xiàn)有濕度控制裝置中,可以認為用以對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會不夠。特別是,在以現(xiàn)有濕度控制裝置一般使用的制冷劑即R22(CHClF2)作為所述制冷劑回路內(nèi)的制冷劑的情況下,可以認為會導致下述問題,即不能充分地得到用以對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結果是,導致濕度控制裝置的濕度控制性能下降。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研究開發(fā)出來的。其目的在于在濕度控制裝置的制冷劑回路中,通過讓用以對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大幅度增大,來提高吸濕元件的復原效率,也提高濕度控制裝置的濕度控制能力。
本發(fā)明,是使制冷循環(huán)中的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變大,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增大。
具體而言,第一發(fā)明,是以下述濕度控制裝置為前提,即具有用吸濕材料對被處理的空氣進行濕度控制的吸濕裝置(80)和進行制冷循環(huán)的制冷劑回路(100)、通過所述制冷劑回路(100)內(nèi)的制冷劑(106)的熱量對所述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濕度控制裝置。
所述濕度控制裝置,構成為在實質(zhì)上同一排出溫度(B)的制冷循環(huán)的條件下比較時,所述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顯熱區(qū)域(R)。在此,所述排出溫度(B)是指經(jīng)過壓縮機中的壓縮步驟排出來的制冷劑的溫度。
在所述第一發(fā)明中,通過制冷循環(huán)中的制冷劑(106)的熱量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在此,將在實質(zhì)上同一排出溫度(B)的制冷循環(huán)的條件下比較時其顯熱區(qū)域(R)為大于一般使用的制冷劑即R22的顯熱區(qū)域(R)的制冷劑(106),用作當對所述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時使用的制冷劑(106)。關于該顯熱區(qū)域(R),根據(jù)圖9進行說明。
圖9,是表示利用現(xiàn)有的、一般使用的制冷劑即R22的制冷循環(huán)的溫熵圖。該溫熵圖,是以制冷劑的溫度為縱軸且以制冷劑的熵為橫軸、表示R22在制冷循環(huán)中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曲線L是R22的飽和曲線(飽和液相線和飽和氣相線)。
在使用R22的制冷劑回路中,進行大略以A→B→C→D表示的制冷循環(huán)。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吸濕元件的加熱復原是通過R22在B→C間的放熱進行的。在此,在所述吸濕元件的加熱復原所需的溫度例如為60度的情況下,R22需要在其溫度高于該60度的狀態(tài)下放熱。因此,在B→C間,對吸濕元件的加熱復原有效的R22的顯熱區(qū)域(R),是從60度的位置到該制冷循環(huán)的排出溫度(B)即約120度為止的、斜影線部分的區(qū)域。因而,該斜影線部分示出的區(qū)域表示制冷劑處于對吸濕元件的加熱復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狀態(tài)的區(qū)域,于是下這樣的定義,即該區(qū)域是權利要求所述的顯熱區(qū)域(R)。補充說明一下,因為該顯熱區(qū)域(R)表示根據(jù)制冷劑的溫度和熵求出的面積,所以若該顯熱區(qū)域(R)變寬,用以對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便增大。
在本發(fā)明中,在同一排出溫度(B)的制冷循環(huán)的條件下比較時,因為使所述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大于現(xiàn)有的、濕度控制裝置一般使用的制冷劑即R22的顯熱區(qū)域(R),所以能使為了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由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放出的放熱量增大。因此,能夠提高吸濕裝置(80)的加熱復原效率。
第二發(fā)明,是在第一發(fā)明的濕度控制裝置中,制冷劑回路(100)構成為制冷循環(huán)的高壓壓力高于制冷劑(106)的臨界壓力。
在所述第二發(fā)明中,使制冷劑回路(100)在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時的高壓壓力高于制冷劑(106)的臨界壓力,使所述制冷劑(106)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通過該超臨界狀態(tài)下的制冷循環(huán)(超臨界循環(huán))對吸濕元件(80)進行加熱復原。在此,若使制冷劑(106)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便能使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大于制冷劑為液體或氣體的狀態(tài)(亞臨界狀態(tài))下。因此,能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增大。
第三發(fā)明,是在第一發(fā)明的濕度控制裝置中,制冷劑(106)是R32單一制冷劑或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劑。
在所述第三發(fā)明中,用與R22相比顯熱區(qū)域(R)更大的、富于R32(CH2F2)的制冷劑作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因此,能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增大。
第四發(fā)明,是在第二發(fā)明的濕度控制裝置中,制冷劑(106)為CO2制冷劑。
在所述第四發(fā)明中,用臨界溫度較低的CO2作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因此,能容易地使制冷劑(106)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能使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變大。因此,能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增大。
第五發(fā)明,是在第一發(fā)明的濕度控制裝置中,吸濕裝置(80)由第一吸濕元件(81)和第二吸濕元件(82)構成,進行交替切換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的分批運轉(zhuǎn)所述第一工作,用第一吸濕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通過由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加熱后的第二空氣對第二吸濕元件(82)進行加熱復原;所述第二工作,用第二吸濕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加熱后的第二空氣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
在上述第五發(fā)明中,用吸濕裝置(80)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并且用第二空氣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在此,用第一吸濕元件(81)和第二吸濕元件(82)構成吸濕裝置(80),進行交替切換第一、第二運轉(zhuǎn)工作的分批式運轉(zhuǎn),即在一側吸濕元件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用由制冷劑(106)加熱后的第二空氣對另一側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因此,第一、第二吸濕元件(81、82)不會造成吸濕突破(breakthrough),而能夠?qū)Ρ惶幚淼目諝膺B續(xù)不斷地進行濕度控制。
-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第一發(fā)明,將在同一排出溫度(B)的制冷循環(huán)的條件下比較時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制冷劑(106)用作當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時使用的制冷劑(106)。因而,能使制冷劑(106)的放熱量增大,提高吸濕裝置(80)的復原效率。因此,能夠提高濕度控制裝置的濕度控制性能。
根據(jù)第二發(fā)明,使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循環(huán)的高壓壓力高于制冷劑(106)的臨界壓力,使所述制冷劑(106)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之后,通過制冷劑(106)的超臨界循環(huán)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在此,若使制冷劑(106)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便能使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變得比亞臨界狀態(tài)下大。因此,能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增大,提高吸濕裝置(80)的復原效率。
根據(jù)第三發(fā)明,用富于R32的制冷劑作當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時使用的制冷劑(106)。與R22相比,R32在制冷循環(huán)中的顯熱區(qū)域(R)更大。因此,能夠使制冷劑(106)的放熱量增大,提高吸濕裝置(80)的復原效率。
根據(jù)第四發(fā)明,用CO2作當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時使用的制冷劑(106),由該CO2進行超臨界循環(huán)。因為該CO2的臨界溫度較低,所以能容易地使它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能通過使該CO2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使制冷劑(106)在制冷循環(huán)中的顯熱區(qū)域(R)變大。因而,能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放熱量增大,進一步提高吸濕裝置(80)的復原效率。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濕度控制裝置的濕度控制性能。
根據(jù)第五發(fā)明,用第一、第二吸濕元件(81、82)構成吸濕裝置(80),進行交替切換第一、第二運轉(zhuǎn)工作的分批式運轉(zhuǎn),即用一側吸濕元件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并且對另一側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因此,第一、第二吸濕元件(81、82)不會造成吸濕突破,而能夠?qū)Ρ惶幚淼目諝膺B續(xù)不斷地進行濕度控制,能夠提高濕度控制裝置的除濕性能。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圖1(A)、圖1(B)及圖1(C),表示濕度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左視圖及右視圖。
圖2是表示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圖2(A)、圖2(B)及圖2(C),表示濕度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左視圖及右視圖。
圖3是表示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加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圖3(A)、圖3(B)及圖3(C),表示濕度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左視圖及右視圖。
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加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圖4(A)、圖4(B)及圖4(C),表示濕度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左視圖及右視圖。
圖5是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6是表示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吸濕元件的結構的概略立體圖。
圖7是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制冷劑回路的回路圖。
圖8(A)和圖8(B),是表示除濕運轉(zhuǎn)時的制冷劑回路的運轉(zhuǎn)工作情況的概略結構圖和表示加濕運轉(zhuǎn)時的制冷劑回路的運轉(zhuǎn)工作情況的概略結構圖。
圖9是表示在用R22作制冷劑回路的制冷劑的情況下的制冷循環(huán)例子的溫熵圖。
圖10是表示在用R32作制冷劑回路的制冷劑的情況下的制冷循環(huán)例子的溫熵圖。
圖11是表示在用CO2作制冷劑回路的制冷劑的情況下的制冷循環(huán)(超臨界循環(huán))例子的溫熵圖。
圖12是用到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中的吸濕熱交換器的概略立體圖。
圖13是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14是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制冷劑回路的回路圖。
圖15是表示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
圖16是表示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
圖17是表示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加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
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和空氣在加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二工作中的流動情況的概略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
(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首先,說明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第一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構成為切換進行除濕運轉(zhuǎn)和加濕運轉(zhuǎn)該除濕運轉(zhuǎn)是將減濕后的空氣供到室內(nèi);該加濕運轉(zhuǎn)是將加濕后的空氣供到室內(nèi)。該濕度控制裝置具有吸濕裝置(80)和后面詳細說明的制冷劑回路(100),構成為進行分批式工作。在此,參照圖1、圖5及圖6,說明本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的結構。補充說明一下,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只要不特別說明,“上”、“下”、“左”、“右”、“前”、“后”、“近一側”及“遠一側”就意味著從正面一側看圖1所示的濕度控制裝置的情況下的方向性。
如圖1所示,所述濕度控制裝置,具有呈稍微扁平的長方體形狀的殼體(10)。在該殼體(10)中收納有作為所述吸濕裝置(80)的兩個吸濕元件(81、82)和制冷劑回路(100)。
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安裝有復原熱交換器(102)、第一熱交換器(103)、第二熱交換器(104)、壓縮機(101)及膨脹閥(第一、第二電動膨脹閥)(121、122)。在該制冷劑回路(100)中,通過使填充了的制冷劑(106)循環(huán),來進行制冷循環(huán)。制冷劑回路(100),構成為能夠切換第一熱交換器(103)成為蒸發(fā)器的運轉(zhuǎn)和第二熱交換器(104)成為蒸發(fā)器的運轉(zhuǎn)。
如圖6所示,所述吸濕元件(81、82),是由呈平板狀的平板部件(83)和呈波浪形狀的波形板部件(84)交替重疊而構成的。波形板部件(84),重疊為相鄰接的波形板部件(84)在棱線方向上相互錯開90度的形態(tài)。吸濕元件(81、82),從整體來看形成為長方體形狀或四角柱狀。
在所述吸濕元件(81、82)中形成有濕度控制側通路(85)和冷卻側通路(86),是在平板部件(83)和波形板部件(84)的疊層方向上夾著平板部件(83)交替分割區(qū)域而形成的。在該吸濕元件(81、82)中,濕度控制側通路(85)在平板部件(83)的長邊一側的表面上開口;冷卻側通路(86)在平板部件(83)的短邊一側的表面上開口。
在所述吸濕元件(81、82)中,在面對濕度控制側通路(85)的平板部件(83)表面和設置在濕度控制側通路(85)內(nèi)的波形板部件(84)表面上,已涂抹了用以吸附水蒸氣的吸濕材料。作為這種吸濕材料的,可以舉出例如硅膠、沸石及離子交換樹脂等。
如圖1所示,在所述殼體(10)中,在最近一側設置有第一面板(11),在最遠一側設置有第二面板(12)。在第一面板(11)中,在靠其左端的下部形成有送氣口(14);在靠其右端的下部形成有排氣口(16)。在第二面板(12)中,在靠其左端的下部形成有室內(nèi)側吸入口(13);在靠其右端的下部形成有室外側吸入口(15)。
殼體(10)內(nèi)部,在從較近一側的第一面板(11)朝較遠一側的第二面板(12)的方向上大略分割為兩個空間。
殼體(10)內(nèi)的形成在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的空間,由隔板(40)還分為左右兩個空間。在該左右兩個空間中,右一側的空間構成排氣側流路(41),左一側的空間構成送氣側流路(42)。
所述排氣側流路(41),通過排氣口(16)與室外連通。在該排氣側流路(41)中,安裝有排氣風扇(96)、第二熱交換器(104)及壓縮機(101)。所述第二熱交換器(104),使向排氣風扇(96)流動的空氣與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熱交換。所述壓縮機(101),是在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壓縮步驟中使用。
送氣側流路(42),通過送氣口(14)與室內(nèi)連通。在該送氣側流路(42)中,安裝有送氣風扇(95)和第一熱交換器(103)。第一熱交換器(103),使向送氣風扇(95)流動的空氣與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熱交換。
殼體(10)內(nèi)的形成在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的空間,由右側隔板(20)和左側隔板(30)在左右方向上還分為三個空間。
右側隔板(20)右側的空間,在鉛垂方向上分割為兩個空間。該空間,是上一側的空間構成右上部流路(65),下一側的空間構成右下部流路(66)。右上部流路(65),與排氣側流路(41)連通,并且與室外側吸入口(15)隔開;右下部流路(66),與室外側吸入口(15)連通,并且與排氣側流路(41)隔開。
左側隔板(30)左側的空間,在鉛垂方向上分割為兩個空間。該空間,是上下的空間構成左上部流路(67);下一側的空間構成左下部流路(68)。左上部流路(67),與送氣側流路(42)連通,并且與室內(nèi)側吸入口(13)隔開;左下部流路(68),與室內(nèi)側吸入口(13)連通,并且與送氣側流路(42)隔開。
在右側隔板(20)和左側隔板(30)之間安裝有兩個吸濕元件(81、82)。這些吸濕元件(81、82),安裝為在前后方向上隔著規(guī)定間隔排列的狀態(tài)。具體而言,在較近一側即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安裝有第一吸濕元件(81);在較遠一側即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安裝有第二吸濕元件(82)。
第一、第二吸濕元件(81、82),是以各自的平板部件(83)和波形板部件(84)重疊的方向與殼體的左右方向一致的形態(tài)安裝。在該形態(tài)的各吸濕元件(81、82)中,濕度控制側通路(85)在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開口,冷卻側通路(86)在其前表面和后表面上開口,而在其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哪種通路(85、86)也未開口。
右側隔板(20)和左側隔板(30)之間的空間,分割為第一流路(51)、第二流路(52)、第一上部流路(53)、第一下部流路(54)、第二上部流路(55)、第二下部流路(56)及中央流路(57)。
如圖5所示,第一流路(51)形成在第一吸濕元件(81)的較近一側(圖5中的右側),與第一吸濕元件(81)的冷卻側通路(86)連通。第二流路(52)形成在第二吸濕元件(82)的較遠一側(圖5中的左側),與第二吸濕元件(82)的冷卻側通路(86)連通。
第一上部流路(53),形成在第一吸濕元件(81)上側,與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連通。第一下部流路(54),形成在第一吸濕元件(81)下側,與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連通。第二上部流路(55),形成在第二吸濕元件(82)上側,與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連通。第二下部流路(56),形成在第二吸濕元件(82)下側,與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連通。
中央流路(57),形成在第一吸濕元件(81)和第二吸濕元件(82)之間的區(qū)域,與兩個吸濕元件(81、82)的冷卻側通路(86)連通。在該中央流路(57)中,將用以對所述第一、第二吸濕元件進行加熱復原的復原熱交換器(102)安裝為大致沿鉛垂方向站著的狀態(tài)。該復原熱交換器(102),使在中央流路(57)中流動的空氣與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熱交換。復原熱交換器(102)起到冷凝器作用,對在中央流路(57)中流動的空氣加熱。
為了使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之間隔開,設置有第一調(diào)節(jié)門(shutter)(61)。為了使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之間隔開,設置有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第一調(diào)節(jié)門(61)和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都構成為開關自如。
如圖1所示,在右側隔板(20)中形成有第一右側開口(21)、第二右側開口(22)、第一右上側開口(23)、第一右下側開口(24)、第二右上側開口(25)及第二右下側開口(26)。這些開口(21、22、…),分別具有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被構成為開關自如。
第一右側開口(21),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的較近一側的下部。在第一右側開口(21)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流路(51)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連通。第二右側開口(22),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的較遠一側的下部。在第二右側開口(22)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流路(52)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連通。
第一右上側開口(23),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與第一吸濕元件(81)鄰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一右上側開口(23)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互相連通。第一右下側開口(24),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與第一吸濕元件(81)鄰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一右下側開口(24)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下部流路(54)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連通。
第二右上側開口(25),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與第二吸濕元件(82)鄰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二右上側開口(2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互相連通。第二右下側開口(26),設置在右側隔板(20)中與第二吸濕元件(82)鄰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二右下側開口(2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下部流路(56)和右下部流路(66)互相連通。
在左側隔板(30)中形成有第一左側開口(31)、第二左側開口(32)、第一左上側開口(33)、第一左下側開口(34)、第二左上側開口(35)及第二左下側開口(36)。這些開口(31、32、…),分別具有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被構成為開關自如。
第一左側開口(31),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的較近一側的下部。在第一左上側開口(31)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流路(51)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連通。第二左側開口(32),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的較遠一側的下部。在第二左側開口(32)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流路(52)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連通。
第一左上側開口(33),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與第一吸濕元件(81)鄰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一左上側開口(33)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互相連通。第一左下側開口(34),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與第一吸濕元件(81)鄰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一左下側開口(34)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一下部流路(54)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連通。
第二左上側開口(35),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與第二吸濕元件(82)鄰接的部分的上部。在第二左上側開口(3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互相連通。第二左下側開口(36),設置在左側隔板(30)中與第二吸濕元件(82)鄰接的部分的下部。在第二左下側開口(3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開著的狀態(tài)下,第二下部流路(56)和左下部流路(68)互相連通。
(制冷劑回路的結構)接著,根據(jù)附圖詳細說明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結構。補充說明一下,圖7是表示第一實施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回路圖。
制冷劑回路(100),是填充了制冷劑(106)的閉路。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安裝有壓縮機(101)、復原熱交換器(102)、第一熱交換器(103)、第二熱交換器(104)、容器(receiver)(105)、第一電動膨脹閥(121)及第二電動膨脹閥(122)。在該制冷劑回路(100)中,通過使制冷劑(106)循環(huán)來進行制冷循環(huán)。
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壓縮機(101)的排出一側,連接在復原熱交換器(102)的一端上。該復原熱交換器(102)的另一端,連接在容器(105)的一端上。該容器(105)的另一端,分為兩條,連接在第一電動膨脹閥(121)的一端和第二電動膨脹閥(122)的一端上。第一電動膨脹閥(121)的另一端,連接在第一熱交換器(103)的一端上;第二電動膨脹閥(122)的另一端,連接在第二熱交換器(104)的一端上。第一熱交換器(103)和第二熱交換器(104)的另一端,連接在壓縮機(101)的吸入一側。
最好是這樣的,用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制冷劑作具有上述結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更具體而言,最好是這樣的,用R32單一制冷劑、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制冷劑的混合制冷劑(例如R32和R125的混合制冷劑)或CO2制冷劑作所述制冷劑(106)。
(運轉(zhuǎn)工作)接著,說明所述濕度控制裝置的運轉(zhuǎn)工作情況。該濕度控制裝置,是切換除濕運轉(zhuǎn)和加濕運轉(zhuǎn)進行其中的一種運轉(zhuǎn)。如下所述,該濕度控制裝置通過交替進行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來進行除濕運轉(zhuǎn)、加濕運轉(zhuǎn)。
(除濕運轉(zhuǎn))在除濕運轉(zhuǎn)時,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復原熱交換器(102)成為冷凝器,第一熱交換器(103)成為蒸發(fā)器,而第二熱交換器(104)不工作。
如圖1、圖2所示,在除濕運轉(zhuǎn)時,一驅(qū)動送氣風扇(95),室外空氣(OA)就通過室外側吸入口(15)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外空氣(OA),作為第一空氣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一驅(qū)動排氣風扇(96),室內(nèi)空氣(RA)就通過室內(nèi)側吸入口(13)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內(nèi)空氣(RA),作為第二空氣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
接著,參照圖1和圖5(A)說明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的情況。在該第一工作中,進行下述兩種工作,即用第一吸濕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氣即室外空氣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氣即室內(nèi)空氣對第二吸濕元件(82)進行加熱復原的工作。就是說,在第一工作中,由第一吸濕元件(81)使第一空氣減濕,同時由第二空氣使第二吸濕元件(82)的吸濕材料復原。
如圖1所示,在右側隔板(20)中,第一右下側開口(24)和第二右上側開口(2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21、22、23、2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一下部流路(54)通過第一右下側開口(24)連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通過第二右上側開口(25)連通。
在左側隔板(30)中,第一左側開口(31)和第一左上側開口(33)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32、34、35、3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第一流路(51)和左下部流路(68)通過第一左側開口(31)連通,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通過第一左上側開口(33)連通。
如圖5(A)所示,第一調(diào)節(jié)門(61)處于關閉狀態(tài),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處于開放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互相連通。
因送氣風扇(95)的驅(qū)動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一空氣,其后通過第一右下側開口(24)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因排氣風扇(96)的驅(qū)動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二空氣,其后通過第一左側開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中。
第一下部流路(54)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流過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含在第一空氣中的水蒸氣由吸濕材料吸附。由于第一吸濕元件(81)的作用而減濕后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第一流路(51)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一吸濕元件(81)的冷卻側通路(86)中。在流過該冷卻側通路(86)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第二空氣,對由吸濕材料在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氣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進行吸熱。吸收了吸濕熱的第二空氣,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過復原熱交換器(102)。這時,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第二空氣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加熱到約60度。之后,第二空氣,從中央流路(57)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
由第一吸濕元件(81)和復原熱交換器(102)所加熱后的第二空氣,被導入到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由約60度的第二空氣對吸濕材料進行加熱,水蒸氣從吸濕材料脫離。就是說,使第二吸濕元件(82)復原。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后的水蒸氣,與第二空氣一起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如圖1所示,流入了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減濕后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左上側開口(33)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氣側流路(42)中。該第一空氣,在流過送氣側流路(42)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一熱交換器(103),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冷卻。之后,減濕且被冷卻后的第一空氣,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右上側開口(25)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氣側流路(41)中。該第二空氣,在流過排氣側流路(41)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二熱交換器(104)。這時,第二熱交換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氣不被加熱,也不被冷卻。之后,利用于第一吸濕元件(81)的冷卻和第二吸濕元件(82)的復原后的第二空氣,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接著,參照圖2和圖5(B)說明除濕運轉(zhuǎn)的第二工作的情況。在該第二工作中,進行下述與第一工作相反的兩種工作,即用第二吸濕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氣即室外空氣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氣即室內(nèi)空氣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的工作。就是說,在第二工作中,由第二吸濕元件(82)使第一空氣減濕,同時由第二空氣使第一吸濕元件(81)的吸濕材料復原。
如圖2所示,在右側隔板(20)中,第一右上側開口(23)和第二右下側開口(2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21、22、24、2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通過第一右上側開口(23)連通,右下部流路(66)和第二下部流路(56)通過第二右下側開口(26)連通。
在左側隔板(30)中,第二左側開口(32)和第二左上側開口(3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31、33、34、3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左下部流路(68)和第二流路(52)通過第二左側開口(32)連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通過第二左上側開口(35)連通。
如圖5(B)所示,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處于關閉狀態(tài),第一調(diào)節(jié)門(61)處于開放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互相連通。
因送氣風扇(95)的驅(qū)動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一空氣,其后通過第二右下側開口(26)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因排氣風扇(96)的驅(qū)動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二空氣,其后通過第二左側開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中。
第二下部流路(56)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流過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含在第一空氣中的水蒸氣由吸濕材料吸附。由于第二吸濕元件(82)的作用而減濕后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第二流路(52)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二吸濕元件(82)的冷卻側通路(86)中。在流過該冷卻側通路(86)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第二空氣,對由吸濕材料在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氣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進行吸熱。吸收了吸濕熱的第二空氣,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過復原熱交換器(102)。這時,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第二空氣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加熱到約60度。之后,第二空氣,從中央流路(57)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
由第二吸濕元件(82)和復原熱交換器(102)所加熱后的第二空氣,被導入到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由約60度的第二空氣對吸濕材料加熱,水蒸氣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就是說,使第一吸濕元件(81)復原。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后的水蒸氣,與第二空氣一起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如圖2所示,流入了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減濕后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左上側開口(35)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氣側流路(42)中。該第一空氣,在流過送氣側流路(42)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一熱交換器(103),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冷卻。之后,減濕且被冷卻后的第一空氣,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入了所述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右上側開口(23)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氣側流路(41)中。該第二空氣,在流過排氣側流路(41)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二熱交換器(104)。這時,第二熱交換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氣不被加熱,也不被冷卻。之后,利用于第二吸濕元件(82)的冷卻和第一吸濕元件(81)的復原后的第二空氣,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加濕運轉(zhuǎn))在加濕運轉(zhuǎn)時,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復原熱交換器(102)成為冷凝器,第二熱交換器(104)成為蒸發(fā)器,而第一熱交換器(103)不工作。
如圖3、圖4所示,在加濕運轉(zhuǎn)時,一驅(qū)動送氣風扇(95),室外空氣(OA)就通過室外側吸入口(15)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外空氣,作為第二空氣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一驅(qū)動排氣風扇(96),室內(nèi)空氣(RA)就通過室內(nèi)側吸入口(13)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內(nèi)空氣(RA),作為第一空氣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
接著,參照圖3和圖5(A)說明加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的情況。在該第一工作中,進行下述兩種工作,即用第一吸濕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氣即室內(nèi)空氣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氣即室外空氣對第二吸濕元件(82)進行加熱復原的工作。就是說,在第一工作中,由第二吸濕元件(82)使第二空氣加濕,同時由第一吸濕元件(81)的吸濕材料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
如圖3所示,在右側隔板(20)中,第一右側開口(21)和第一右上側開口(23)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22、24、25、2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一流路(51)通過第一右側開口(21)連通,第一上部流路(53)和右上部流路(65)通過第一右上側開口(23)連通。
在左側隔板(30)中,第一左下側開口(34)和第二左上側開口(3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31、32、33、3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左下部流路(68)和第一下部流路(54)通過第一左下側開口(34)連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左上部流路(67)通過第二左上側開口(35)連通。
如圖5(A)所示,第一調(diào)節(jié)門(61)處于關閉狀態(tài),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處于開放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中央流路(57)和第二下部流路(56)互相連通。
因排氣風扇(96)的驅(qū)動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一空氣,其后通過第一左下側開口(34)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因送氣風扇(95)的驅(qū)動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二空氣,其后通過第一右側開口(21)流入第一流路(51)中。
第一下部流路(54)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流過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含在第一空氣中的水蒸氣由吸濕材料吸附。由第一吸濕元件(81)吸收水分后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第一流路(51)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一吸濕元件(81)的冷卻側通路(86)中。在流過該冷卻側通路(86)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第二空氣,對由吸濕材料在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氣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進行吸熱。吸收了吸濕熱的第二空氣,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過復原熱交換器(102)。這時,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第二空氣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加熱到約60度。之后,第二空氣,從中央流路(57)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
由第一吸濕元件(81)和復原熱交換器(102)所加熱后的第二空氣,被導入到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由約60度的第二空氣對吸濕材料加熱,水蒸氣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就是說,使第二吸濕元件(82)復原。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后的水蒸氣被付給第二空氣,第二空氣加濕。之后,由于第二吸濕元件(82)的作用而加濕后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如圖3所示,流入了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二左上側開口(35)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氣側流路(42)中。該第二空氣,在流過送氣側流路(42)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一熱交換器(103)。這時,第二熱交換器(103)不在工作,第二空氣不被加熱,也不被冷卻。之后,加濕后的第二空氣,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一右上側開口(23)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氣側流路(41)中。該第一空氣,在流過排氣側流路(41)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二熱交換器(104),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冷卻。之后,被吸收水分和熱量后的第一空氣,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接著,參照圖4和圖5(B)說明加濕運轉(zhuǎn)的第二工作的情況。在該第二工作中,進行下述與第一工作時相反的兩種工作,即用第二吸濕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氣即室內(nèi)空氣的水分的工作和用第二空氣即室外空氣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的工作。就是說,在第二工作中,由第一吸濕元件(81)使第二空氣加濕,同時由第二吸濕元件(82)的吸濕材料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
如圖4所示,在右側隔板(20)中,第二右側開口(22)和第二右上側開口(2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21、23、24、2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右下部流路(66)和第二流路(52)通過第二右側開口(22)連通,第二上部流路(55)和右上部流路(65)通過第二右上側開口(25)連通。
在左側隔板(30)中,第一左上側開口(33)和第二左下側開口(36)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其他開口(31、32、34、35)的開關調(diào)節(jié)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第一上部流路(53)和左上部流路(67)通過第一左上側開口(33)連通,左下部流路(68)和第二下部流路(56)通過第二左下側開口(36)連通。
如圖5(B)所示,第二調(diào)節(jié)門(62)處于關閉狀態(tài),第一調(diào)節(jié)門(61)處于開放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中央流路(57)和第一下部流路(54)互相連通。
因排氣風扇(96)的驅(qū)動而流入左下部流路(68)中的第一空氣,其后通過第二左下側開口(36)流入第二下部流路(56)中。因送氣風扇(95)的驅(qū)動而流入右下部流路(66)中的第二空氣,其后通過第二右側開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中。
第二下部流路(56)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二吸濕元件(82)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流過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含在第一空氣中的水蒸氣由吸濕材料吸附。由第二吸濕元件(82)吸收水分后的第一空氣,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
第二流路(52)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二吸濕元件(82)的冷卻側通路(86)中。在流過該冷卻側通路(86)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第二空氣,對由吸濕材料在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吸附水蒸氣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進行吸熱。吸收了吸濕熱的第二空氣,流入中央流路(57)中,再通過復原熱交換器(102)。這時,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第二空氣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加熱到約60度。之后,第二空氣,從中央流路(57)流入第一下部流路(54)中。
由第二吸濕元件(82)和復原熱交換器(102)所加熱后的第二空氣,被導入到第一吸濕元件(81)的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在該濕度控制側通路(85)中,由約60度的第二空氣對吸濕材料加熱,水蒸氣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就是說,使第一吸濕元件(81)復原。從吸濕材料中脫離后的水蒸氣被付給第二空氣,第二空氣加濕。之后,由于第一吸濕元件(81)的作用而加濕后的第二空氣,流入第一上部流路(53)中。
如圖4所示,流入了第一上部流路(53)中的第二空氣,通過第一左上側開口(33)流入左上部流路(67)中,其后流入送氣側流路(42)中。該第二空氣,在流過送氣側流路(42)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一熱交換器(103)。這時,第二熱交換器(104)不在工作,第二空氣不被加熱,也不被冷卻。之后,加濕后的第二空氣,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入第二上部流路(55)中的第一空氣,通過第二右上側開口(25)流入右上部流路(65)中,其后流入排氣側流路(41)中。該第一空氣,在流過排氣側流路(41)的那一段時間內(nèi)通過第二熱交換器(104),通過與制冷劑(106)的熱交換被冷卻。之后,被吸收了水分和熱量的第一空氣,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制冷劑回路的運轉(zhuǎn)工作)接著,參照圖7和圖8說明第一實施例中的除濕、加濕運轉(zhuǎn)時的制冷劑回路(100)的運轉(zhuǎn)工作情況。補充說明一下,圖8所示的第一空氣和第二空氣的流動情況,都是第二工作時的流動情況。在圖8中,電動膨脹閥(121、122)省略未提。
在除濕運轉(zhuǎn)時,制冷劑回路(100)的第二電動膨脹閥(122)處于全關閉狀態(tài)。第一電動膨脹閥(121),根據(jù)運轉(zhuǎn)條件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其打開的程度。
壓縮機(110)在該狀態(tài)下一運轉(zhuǎn),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就循環(huán),進行制冷循環(huán)。這時,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如圖8(A)所示,復原熱交換器(102)成為冷凝器,第一熱交換器(103)成為蒸發(fā)器,而第二熱交換器(104)處于不工作的狀態(tài)。
從壓縮機(101)排出的制冷劑(106),被壓縮機(101)絕熱壓縮而成為高溫高壓狀態(tài),被傳送到復原熱交換器(102)中。流入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的高溫高壓狀態(tài)的制冷劑(106),與第二空氣進行熱交換,給第二空氣放出用以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通過該放熱,復原熱交換器(102)內(nèi)的制冷劑(106)逐漸凝結并成為低溫狀態(tài)。凝結后的制冷劑(106),通過容器(105)后,被傳送到第一電動膨脹閥(121)。該制冷劑(106),在通過第一電動膨脹閥(121)時減壓并成為低溫低壓狀態(tài)。由于第一電動膨脹閥(121)的作用而減壓后的制冷劑(106),被傳送到第一熱交換器(103)中。流過第一熱交換器(103)的低溫低壓狀態(tài)的制冷劑(106),與第一空氣進行熱交換,對第一空氣的熱量進行吸熱。通過該吸熱,第一熱交換器(103)內(nèi)的制冷劑(106)逐漸蒸發(fā)并成為高溫狀態(tài)。蒸發(fā)后的制冷劑(106)被吸入到壓縮機(101)中后,從壓縮機(101)被排出。
在加濕運轉(zhuǎn)時,制冷劑回路(100)的第一電動膨脹閥(121)處于全關閉狀態(tài)。第二電動膨脹閥(122),根據(jù)運轉(zhuǎn)條件適當?shù)卣{(diào)節(jié)其打開的程度。
壓縮機(110)在該狀態(tài)下一運轉(zhuǎn),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就循環(huán),進行制冷循環(huán)。這時,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如圖8(B)所示,復原熱交換器(102)成為冷凝器,第二熱交換器(104)成為蒸發(fā)器,而第一熱交換器(103)處于不工作的狀態(tài)。
從壓縮機(101)排出的制冷劑(106),被壓縮機(101)絕熱壓縮而成為高溫高壓狀態(tài),被傳送到復原熱交換器(102)中。流過復原熱交換器(102)的高溫高壓狀態(tài)的制冷劑(106),與第二空氣進行熱交換,給第二空氣放出用以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通過該放熱,復原熱交換器(102)內(nèi)的制冷劑(106)逐漸凝結并成為低溫狀態(tài)。凝結后的制冷劑(106),通過容器(105)后,被傳送到第二電動膨脹閥(122)。該制冷劑(106),在通過第二電動膨脹閥(122)時減壓并成為低溫低壓狀態(tài)。由于第二電動膨脹閥(122)的作用而減壓后的制冷劑(106),被傳送到第二熱交換器(104)中。流過第二熱交換器(104)的低溫低壓狀態(tài)的制冷劑(106),與第一空氣進行熱交換,對第一空氣的熱量進行吸熱。通過該吸熱,第二熱交換器(104)內(nèi)的制冷劑(106)逐漸蒸發(fā)并成為高溫狀態(tài)。蒸發(fā)后的制冷劑(106)被吸入到壓縮機(101)中后,從壓縮機(101)被排出。
(第一實施例的效果)接著,說明用R32作第一實施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時的效果。
圖10,是示出了表示使用R32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循環(huán)的溫熵圖之一例的圖。該溫熵圖,是以制冷劑(106)的溫度為縱軸且以制冷劑(106)的熵為橫軸、表示R23在制冷循環(huán)中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曲線L是R32的飽和曲線。
在使用R32的制冷劑回路(100)中,進行大略以A→B→C→D表示的、比較一般的制冷循環(huán)。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A→B間表示由壓縮機(101)進行的壓縮步驟,B→C間表示由復原熱交換器(102)進行的凝結步驟,C→D間表示由電動膨脹閥(121、122)進行的膨脹步驟、D→A間表示第一熱交換器(103)或第二熱交換器(104)中的蒸發(fā)步驟。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是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的、B→C間的凝結步驟中進行。接著,說明該B→C間的制冷劑(106)的狀態(tài)變化的情況。
在是壓縮機(101)的排出溫度的點B中,被壓縮而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氣的R32約為120度。接著,在B→C間,該點B的R32在復原熱交換器(102)內(nèi)與空氣進行熱交換。這時,因為給空氣放熱,所以R32的溫度逐漸下降,下降到約60度(B→B1)。之后,R32從飽和蒸氣逐漸變?yōu)轱柡鸵?,進行凝結(B1→B2)。之后,被冷卻的R32成為過冷液(點C)。在此,在本實施例中,將為對吸濕元件(81、82)進行加熱復原所需的溫度設定為約60度。因而,對該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顯熱區(qū)域(R),是斜影線部分的范圍。與排出溫度(B)實質(zhì)上大致相等的、圖9所示的R22的顯熱區(qū)域(R)相比,該R32的顯熱區(qū)域(R)更大。于是,通過用R32作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能確保與R22相比更大的顯熱區(qū)域(R),能使從復原熱交換器(102)給空氣放出的放熱量增大。因此,能夠提高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效率。
補充說明一下,富于R32的混合制冷劑(包含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劑)也能夠得到這樣的、通過使顯熱區(qū)域(R)增大來提高加熱復原效率的效果。
接著,說明用CO2作第一實施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時的效果。補充說明一下,在該制冷劑回路(100)內(nèi)的制冷循環(huán)的高壓壓力,為高于CO2的臨界壓力,在制冷劑回路(100)內(nèi)的制冷劑(106)中,進行超臨界循環(huán)。
圖11(A),是示出了表示使用CO2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循環(huán)(超臨界循環(huán))的溫熵圖之一例的圖。該溫熵圖,是以制冷劑(106)的溫度為縱軸且以制冷劑(106)的熵為橫軸、表示CO2在制冷循環(huán)中的狀態(tài)變化的圖。曲線L是CO2的飽和曲線。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A→B間表示由壓縮機(101)進行的壓縮步驟,B→C間表示復原熱交換器(102)中的放熱步驟,C→D間表示由電動膨脹閥(121、122)進行的膨脹步驟、D→A間表示第一熱交換器(103)或第二熱交換器(104)中的蒸發(fā)步驟。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是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在通過B→C間超臨界循環(huán)的放熱步驟中進行。接著,說明該B→C間的制冷劑(106)的狀態(tài)變化的情況。
在該制冷循環(huán)中,第一、第二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是在B→C間,在復原熱交換器(102)中進行。在該B→C間,被壓縮到高于CO2的臨界壓力的壓力而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的CO2,約為120度(點B)。接著,在B→C間,該點B的CO2在復原熱交換器(102)內(nèi)與空氣進行熱交換。這時,因為給空氣放熱,所以超臨界狀態(tài)的CO2的溫度逐漸下降。在此,因為CO2處于超臨界狀態(tài),所以CO2不是像前面根據(jù)圖10所述的R32那樣凝結,而是保持著超臨界狀態(tài)變到約40度(點C)。
在此,在本實施例中,將為對吸濕元件(81、82)進行加熱復原所需的溫度設定為約60度。因而,對該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顯熱區(qū)域(R),是斜影線部分的范圍。與排出溫度(B)實質(zhì)上大致相等的、圖9所示的R22的顯熱區(qū)域(R)相比,該CO2的顯熱區(qū)域(R)更大。于是,通過用CO2作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進行超臨界循環(huán),能確保與R22相比更大的顯熱區(qū)域(R),能使從復原熱交換器(102)給空氣放出的放熱量增大。因此,能夠提高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效率。
(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接著,說明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第二實施例所涉及的濕度控制裝置,進行室內(nèi)空氣的除濕和加濕,利用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和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作為吸濕裝置(80)。
如圖12所示,所述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和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分別由交叉鰭片(cross fin)式鰭管式熱交換器構成。具體而言,所述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和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具有形成為長方形板狀的多個鋁制鰭片(83)和貫穿該鰭片(83)的銅制熱交換管(84)。在所述鰭片(83)外表面上例如支撐有沸石等吸濕材料。
該濕度控制裝置,具有呈扁平且空心的長方體形狀的殼體(10)。參照圖13,說明該殼體(10)的內(nèi)部結構。補充說明一下,在圖13(B)中,下一側是殼體(10)的正面一側(前一側),上一側是殼體(10)的背面一側(后一側)。在下述說明中,“右”、“左”、“上”及“下”都意味著在參照的附圖中的方向。
殼體(10),形成為在俯視圖上大略呈正方形的、扁平的盒形。在該殼體(10)中,在最右一側設置有第一面板(11),在最左一側設置有第二面板(12)。在第一面板(11)中,在靠正面一側的下部形成有送氣口(14),在靠背面一側的下部形成有排氣口(16)。在第二面板(12)中,在靠正面一側的上部形成有室內(nèi)側吸入口(13),在靠背面一側的下部形成有室外側吸入口(15)。
在所述殼體(10)內(nèi)部,是在左右方向上大略分割為兩個空間。
形成在殼體(10)的靠第一面板(11)的部分的空間,由隔板(40)還分割為前后兩個空間。在該前后兩個空間中,后一側的空間構成排氣側流路(41),前一側的空間構成送氣側流路(42)。
所述排氣側流路(41),通過排氣口(16)與室外連通。在該排氣側流路(41)中,安裝有排氣風扇(96)和壓縮機(101)。送氣側流路(42),通過送氣口(14)與室內(nèi)連通。在該送氣側流路(42)中,安裝有送氣風扇(95)。
形成在殼體(10)的靠第二面板(12)的部分的空間,由后側隔板(20)和前側隔板(30)在前后方向上分割為三個空間。
后側隔板(20)后一側的空間,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為兩個空間。該空間,是上一側的空間構成后上部流路(65),下一側的空間構成后下部流路(66)。后上部流路(65),與室外側吸入口(15)連通,與排氣側流路(41)相互隔開。后下部流路(66),與排氣側流路(41)連通,與室外側吸入口(15)相互隔開。
前側隔板(21)前一側的空間,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為兩個空間。該空間,是上一側的空間構成前上部流路(67),下一側的空間構成前下部流路(68)。前上部流路(67),與室內(nèi)側吸入口(13)連通,與送氣側流路(42)相互隔開。前下部流路(68),與送氣側流路(42)連通,與室內(nèi)側吸入口(13)相互隔開。
后側隔板(20)和前側隔板(30)之間的空間,由中央隔板(50)分割為第一流路(51)和第二流路(52)。
第一流路(51),形成在中央隔板(50)左一側。在第一流路(51)中,安裝有所述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該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將第一流路(51)分割為上部空間和下部空間。第二流路(52),形成在中央隔板(50)右一側。在第二流路(52)中,安裝有所述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該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將第二流路(52)分割為上部空間和下部空間。
如圖13(A)所示,在所述后側隔板(20)中,形成有后左上側開口(21)、后右上側開口(22)、后左下側開口(23)及后右下側開口(24)。后左上側開口(21)形成在后側隔板(20)中的左側上部,后右上側開口(22)形成在后側隔板(20)中的右側上部。后左下側開口(23)形成在后側隔板(20)中的左側下部,后右下側開口(24)形成在后側隔板(20)中的右側下部。
在后側隔板(20)的各個開口(21、22、23、24)中,分別設置有調(diào)節(jié)風門。各個開口(21、22、23、2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能分別獨立地切換開放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后左上側開口(21)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后上部流路(65)和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后右上側開口(22)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后上部流路(65)和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后左下側開口(23)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后下部流路(66)和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后右下側開口(24)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后下部流路(66)和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就相互連通。
在前側隔板(30)中,形成有前左上側開口(31)、前右上側開口(32)、前左下側開口(33)及前右下側開口(34)。前左上側開口(31)形成在前側隔板(30)中的左側上部,前右上側開口(32)形成在前側隔板(30)中的右側上部。前左下側開口(33)形成在前側隔板(30)中的左側下部,前右下側開口(34)形成在前側隔板(30)中的右側下部。
在前側隔板(21)中的各個開口(31、32、33、34)中,分別設置有調(diào)節(jié)風門。各個開口(31、32、33、3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能分別獨立地切換開放狀態(tài)和關閉狀態(tài)。前左上側開口(31)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前上部流路(67)和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前右上側開口(32)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前上部流路(67)和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前左下側開口(33)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前下部流路(68)和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間就相互連通。前右下側開口(34)一成為開放狀態(tài),前下部流路(68)和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就相互連通。
(制冷劑回路的結構)接著,根據(jù)附圖詳細說明制冷劑回路(100)的結構。補充說明一下,圖14是表示第二實施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回路圖。
所述制冷劑回路(100),是安裝有所述壓縮機(101)、所述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所述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四通換向閥(107)及電動膨脹閥(120)的閉路。在該制冷劑回路(100)中,通過使制冷劑(106)循環(huán)來進行制冷循環(huán)。
在制冷劑回路(100)中,壓縮機(101)的排出一側連接在四通換向閥(107)的第一閥口上,吸入一側連接在四通換向閥(107)的第二閥口上。所述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一端連接在四通換向閥(107)的第三閥口上,另一端通過電動膨脹閥(120)連接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一端。該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另一端連接在四通換向閥(107)的第四閥口上。
所述四通換向閥(107),構成為能自如地切換下述兩種狀態(tài),即在第一閥口和第三閥口相互連通的同時,第二閥口和第四閥口相互連通的狀態(tài)(圖14(A)所示的狀態(tài))及在第一閥口和第四閥口相互連通的同時,第二閥口和第三閥口相互連通的狀態(tài)(圖14(B)所示的狀態(tài))。四通換向閥(107)一切換為第一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就起到冷凝器作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就起到蒸發(fā)器作用。四通換向閥(107)一切換為第二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就起到蒸發(fā)器作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就起到冷凝器作用。
最好是這樣的,與第一實施例一樣,用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制冷劑作具有上述結構的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更具體而言,最好是這樣的,用R32單一制冷劑、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制冷劑的混合制冷劑(例如R32和R125的混合制冷劑)或CO2制冷劑作為所述制冷劑(106)。
(運轉(zhuǎn)工作)接著,說明所述濕度控制裝置的運轉(zhuǎn)工作情況。該濕度控制裝置,是切換除濕運轉(zhuǎn)和加濕運轉(zhuǎn)而進行其中的一種運轉(zhuǎn)。該濕度控制裝置通過切換制冷劑回路(100)內(nèi)的制冷劑的循環(huán)方向,來連續(xù)不斷地進行除濕運轉(zhuǎn)或加濕運轉(zhuǎn)。該除濕運轉(zhuǎn)和加濕運轉(zhuǎn)是交替切換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進行的。
(除濕運轉(zhuǎn))在除濕運轉(zhuǎn)時的第一工作中,制冷劑回路(100)成為第二狀態(tài)(圖14(B)的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起到蒸發(fā)器作用,并且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起到冷凝器作用。在第二工作中,制冷劑回路(100)成為第一狀態(tài)(圖14(A)的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起到冷凝器作用,并且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起到蒸發(fā)器作用。
如圖15所示,在除濕運轉(zhuǎn)時,一驅(qū)動送氣風扇(95),室外空氣(OA)就通過室外側吸入口(15)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外空氣(OA),作為第一空氣流入后上部流路(65)中。一驅(qū)動排氣風扇(96),室內(nèi)空氣(RA)就通過室內(nèi)側吸入口(13)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內(nèi)空氣(RA),作為第二空氣流入前上部流路(67)中。
如圖15所示,在除濕運轉(zhuǎn)的第一工作中,后左上側開口(21)、后右下側開口(24)、前右上側開口(32)及前左下側開口(33)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后右上側開口(22)、后左下側開口(23)、前左上側開口(31)及前右下側開口(3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
因而,流過后上部流路(65)的第一空氣,從后左上側開口(2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間中。在此,由起到蒸發(fā)器作用的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補充說明一下,這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作為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內(nèi)的制冷劑的蒸發(fā)熱被利用。
在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中如上所述減濕后的第一空氣,通過前左下側開口(33)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該空氣,流過送氣側流路(42)后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過前上部流路(67)的第二空氣,從前右上側開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被加熱,被吸附在吸濕材料中的水分脫離后,該水分被付給空氣,并且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復原。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的復原后的第二空氣,通過后右下側開口(66)流入后下部流路(66)中。之后,該空氣流過排氣側流路(41)后,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如圖16所示,在除濕運轉(zhuǎn)的第二工作中,后右上側開口(22)、后左下側開口(23)、前左上側開口(31)及前右下側開口(3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后左上側開口(21)、后右下側開口(24)、前右上側開口(32)及前左下側開口(33)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
因而,流過后上部流路(65)的第一空氣,從后右上側開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間中。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中。在此,由起到蒸發(fā)器作用的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補充說明一下,這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作為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內(nèi)的制冷劑的蒸發(fā)熱被利用。
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中如上所述減濕后的第一空氣,通過前右下側開口(34)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該空氣流過送氣側流路(42)后,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過前上部流路(67)的第二空氣,從前左上側開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間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被加熱,被吸附在吸濕材料中的水分脫離后,該水分被付給空氣,并且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復原。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的復原后的第二空氣,通過后左下側開口(23)流入前下部流路(66)中。之后,該空氣流過排氣側流路(41)后,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加濕運轉(zhuǎn))在加濕運轉(zhuǎn)的第一工作中,制冷劑回路(100)成為第一狀態(tài)(圖14(A)的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起到冷凝器作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起到蒸發(fā)器作用。在第二工作中,制冷劑回路(100)成為第二狀態(tài)(圖14(B)的狀態(tài)),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起到蒸發(fā)器作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起到冷凝器作用。
如圖17所示,在除濕運轉(zhuǎn)時,一驅(qū)動送氣風扇(95),室外空氣(OA)就通過室外側吸入口(15)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外空氣(OA),作為第二空氣流入后上部流路(65)中。一驅(qū)動排氣風扇(96),室內(nèi)空氣(RA)就通過室內(nèi)側吸入口(13)被吸入到殼體(10)內(nèi)。該室內(nèi)空氣(RA),作為第一空氣流入前上部流路(67)中。
如圖17所示,在加濕運轉(zhuǎn)的第一工作中,后左上側開口(21)、后右下側開口(24)、前右上側開口(32)及前左下側開口(33)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后右上側開口(22)、后左下側開口(23)、前左上側開口(31)及前右下側開口(3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
因而,流過后上部流路(65)的第二空氣,從后左上側開口(21)流入第一流路(41)的上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41)的下部空間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被加熱,被吸附在吸濕材料中的水分脫離后,該水分被付給空氣。
在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中如上所述加濕后的第二空氣,通過前左下側開口(33)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該空氣流過送氣側流路(42),其后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過前上部流路(67)的第一空氣,從前右上側開口(3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中。在此,由起到蒸發(fā)器作用的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補充說明一下,這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作為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內(nèi)的制冷劑的蒸發(fā)熱被利用。
如上所述,利用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的復原后的第一空氣,通過后右下側開口(66)流入后下部流路(66)中。之后,該空氣流過排氣側流路(41),其后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如圖18所示,在加濕運轉(zhuǎn)的第二工作中,后右上側開口(22)、后左下側開口(23)、前左上側開口(31)及前右下側開口(34)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開放狀態(tài),后左上側開口(21)、后右下側開口(24)、前右上側開口(32)及前左下側開口(33)的調(diào)節(jié)風門處于關閉狀態(tài)。
因而,流過后上部流路(65)的第二空氣,從后右上側開口(22)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上部空間中。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再流入第二流路(52)的下部空間中。在此,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的吸濕材料被加熱,被吸附在吸濕材料中的水分脫離后,該水分被付給空氣。
在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中如上所述加濕后的第二空氣,通過前右下側開口(34)流入前下部流路(68)中。之后,該空氣流過送氣側流路(42),其后通過送氣口(14)被供到室內(nèi)。
流過前上部流路(67)的第一空氣,從前左上側開口(31)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上部空間中。之后,該空氣往下流過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再流入第一流路(51)的下部空間中。在此,由起到冷凝器作用的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吸附空氣中的水分。補充說明一下,這時產(chǎn)生的吸濕熱,作為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內(nèi)的制冷劑的蒸發(fā)熱被利用。如上所述將水分付給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的吸濕材料后的第一空氣,通過后左下側開口(23)流入前下部流路(66)中。之后,該空氣流過排氣側流路(41),其后通過排氣口(16)被排出到室外。
(第二實施例的效果)在所述第二實施例中,通過利用第一吸濕熱交換器(103)和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4)作為吸濕裝置(80),能夠切換所述除濕運轉(zhuǎn)和加濕運轉(zhuǎn)并進行其中的一種運轉(zhuǎn)。
在此,如前面根據(jù)圖10所述的那樣,通過用R32作制冷劑(106),能夠確保與R22相比更大的顯熱區(qū)域(R),能使第一、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3、104)的吸濕材料在復原時利用的熱量增大。因此,能夠提高第一、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3、104)的加熱復原效率。
補充說明一下,富于R32的混合制冷劑(包含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劑)也能夠同樣地得到這樣的、通過使顯熱區(qū)域(R)增大來提高加熱復原效率的效果。
如前面根據(jù)圖11所述的那樣,通過用CO2作制冷劑(106)進行超臨界循環(huán),能夠確保與R22相比更大的顯熱區(qū)域(R),能使第一、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3、104)的吸濕材料在復原時利用的熱量增大。因此,能夠提高第一、第二吸濕熱交換器(103、104)的加熱復原效率。
(其他實施例)關于所述實施例,本發(fā)明也可以設為下述結構。
在所述實施例中,用由復原熱交換器(102)加熱到約60度的第二空氣對吸濕元件(81、82)進行加熱復原。但是,該加熱復原溫度并不一定需要設為60度。就是說,也可以是這樣的,根據(jù)用作吸濕元件(81、82)的吸濕材料的物理化學特性,設該加熱復原溫度為高于或低于60度的溫度,進行加熱,再對吸濕元件(81、82)進行加熱復原。在這種情況下,也能通過利用對加熱復原有效地起到作用的、顯熱區(qū)域(R)較大的R32的制冷循環(huán)或CO2的超臨界循環(huán),提高吸濕元件(81、82)的加熱復原效率。關于所述第一實施例,本發(fā)明也可以設為下述結構。
-工業(yè)實用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對用吸濕裝置進行空氣的除濕、加濕的濕度控制裝置很有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濕度控制裝置,具有用吸濕材料對被處理的空氣進行濕度控制的吸濕裝置(80)和進行制冷循環(huán)的制冷劑回路(100),通過所述制冷劑回路(100)內(nèi)的制冷劑(106)的熱量對所述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其特征在于構成為在實質(zhì)上同一排出溫度(B)的制冷循環(huán)的條件下比較時所述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顯熱區(qū)域(R)。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制冷劑回路(100),構成為制冷循環(huán)的高壓壓力高于制冷劑(106)的臨界壓力。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制冷劑(106),是R32單一制冷劑或含有重量百分比大于等于75%且小于100%R32的混合制冷劑。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濕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制冷劑(106),為CO2制冷劑。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度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吸濕裝置(80),由第一吸濕元件(81)和第二吸濕元件(82)構成;所述濕度控制裝置進行交替切換第一工作和第二工作的分批運轉(zhuǎn)所述第一工作,用第一吸濕元件(81)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加熱后的第二空氣對第二吸濕元件(82)進行加熱復原;所述第二工作,用第二吸濕元件(82)吸附第一空氣的水分,用由所述制冷劑回路(100)的制冷劑(106)加熱后的第二空氣對第一吸濕元件(81)進行加熱復原。
全文摘要
使制冷循環(huán)中的制冷劑(106)的顯熱區(qū)域(R)大于R22的顯熱區(qū)域(R),讓用以對吸濕裝置(80)進行加熱復原的熱量增大。
文檔編號F25B1/00GK1826495SQ20048002132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藪知宏, 石田智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