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熱力管網制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高溫水汽啟動單向閥提升液體的裝置。
背景技術:
熱力管道的特點是其輸送的介質溫度高、壓力大、流速快,在運行時會給管道帶來較大的膨脹力和沖擊力,目前疏水閥被普遍用于蒸汽管網中,疏水閥能自動排出凝結水、空氣及其它不凝結氣體,并阻止水蒸汽泄漏的閥門,疏水閥在熱力管道中起到阻汽排水作用,可以提高熱力管道輸送效率,目前疏水閥間歇排出的高溫凝結水和少量高溫高壓水蒸氣直接進入室外或地下井內。
市政和部分企業(yè)的鋪設在地下的熱力管網沿線需要設置分段閥門井及接出許多分支管線、并設置分支閥門井,這些閥門井主要用于地下管網的定期檢查維護和故障維修。但是這些閥門井極易在井口底部所設凹坑處形成的積水,積水來源主要有幾方面:首先是雨水自井蓋流入井中,另外蒸汽管路自身滲漏,還有一部分就是管道設置的疏水閥排出的冷凝水,積水給施工人員進入閥門井開展施工作業(yè)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均需采用水泵將井內積水抽出,既浪費能源又影響管網的正常維護和施工。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利用高溫水汽啟動單向閥提升液體的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利用高溫水汽啟動單向閥提升液體的裝置,包括部分沉浸在閥門井井底凹坑積水中用于積存液體的封閉容器,所述容器的側壁上部經進氣管連通熱力管道設有的疏水閥,所述容器的側壁上部還連接有與井底凹坑中積水連通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串接有第一單向閥,所述進水管的自由端與井底凹坑底部間隔設置,所述容器頂部連接有豎直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向下伸入容器封閉內腔的一端與容器底部上平面間隔設置,所述出水管上端連接有上部敞口的上水槽,所述出水管串接有第二單向閥,所述上水槽側壁下部經管路與排水溝連通。
所述出水管上端向上伸出上水槽底面。
所述出水管上端設有防止灰塵進入的彎頭。
所述容器的形狀是圓筒形,也可以采用方形等其他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向下伸入積水中的自由端可加裝過濾網,防止積水中的異物被被吸入進水管發(fā)生堵塞。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利用地下熱力管道經疏水閥間歇排出的高溫冷凝水和少量高壓蒸汽,根據浸在井底積水中的容器內部封閉腔體與外界大氣壓的壓差變化,利用單向閥的單向開啟功能,交替實現(xiàn)吸入和提升液體的動作,可持續(xù)將閥門井井底的積水提升至上水槽后排放至排水溝,為施工人員進入閥門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既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技術中熱力管道直接外排的高溫冷凝水和高壓蒸汽的壓力和熱量,又避免采用水泵造成的能源損耗,結構簡單可靠,利于推廣,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所示,一種利用高溫水汽啟動單向閥提升液體的裝置,包括部分沉浸在閥門井井底凹坑積水中用于積存液體的封閉容器1,所述容器1的側壁上部經進氣管4連通熱力管道設有的疏水閥5,所述容器1的側壁上部還連接有與井底凹坑中積水連通的進水管2,所述進水管2串接有第一單向閥3,所述進水管2向下伸入水中的自由端與井底凹坑底部間隔設置,所述容器1頂部連接有豎直的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向下伸入容器1封閉內腔的一端與容器1底部上平面間隔設置,所述出水管7上端連接有上部敞口的上水槽6,所述出水管7串接有第二單向閥8,所述上水槽6側壁下部經管路與排水溝連通。
所述出水管7上端向上伸出上水槽6底面,防止已提升至上水槽6的水經出水管7上端發(fā)生回流。
所述出水管7上端設有防止灰塵進入的彎頭,本實施例中所述彎頭為直角彎頭。
所述進水管2伸入水中的自由端的自由端與井底凹坑底部設置的間隔為5cm。
所述出水管7與容器1底部上平面設置間隔為0.5cm。
所述容器1的形狀是圓筒形,也可以采用方形等其他形狀。
本實施例中,所述疏水閥5為圓盤式蒸汽疏水閥。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2向下伸入積水中的自由端可加裝過濾網,防止積水中的異物被被吸入進水管2發(fā)生堵塞。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熱力管道經疏水閥5向外間歇排出高溫的冷凝水,同時因疏水閥5存在一定的漏汽率,疏水閥5會同時排出一部分高溫高壓蒸汽,蒸汽與冷凝水一起經進氣管4進入容器1的封閉內腔,容器1的封閉內腔氣壓瞬間上升,壓力迫使容器1內的液體自出水管7向上克服第二單向閥8的開啟壓力,向上的液體流入上水槽6后,隨即排入排水溝。浸在積水中的容器1很快冷卻,蒸汽和冷凝水冷卻后,容器1內部的氣壓降低至低于大氣壓,此時井底的積水經進水管2克服第一單向閥3的開啟壓力被吸入容器1內,容器1內外壓差消失即停止進水,隨即可進入下一個液體提升工作循環(huán)。
由于本實用新型利用地下熱力管道經疏水閥5間歇排出的高溫冷凝水和少量高壓蒸汽,根據浸在積水中的容器1內部封閉腔體與外界大氣壓的壓差變化,利用單向閥的單向開啟功能,交替實現(xiàn)吸入和提升液體的動作,可持續(xù)將閥門井井底的積水提升至上水槽后排放至排水溝,為施工人員進入閥門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既充分利用了現(xiàn)有技術中熱力管道直接外排的高溫冷凝水和高壓蒸汽的壓力和熱量,又避免采用水泵造成的能源損耗,結構簡單可靠,利于推廣,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