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滾動軸承安裝加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型滾動軸承油浴加熱器。
背景技術:
在大型滾動軸承的安裝過程中,由于其過盈量過大,因此需要采用加熱的方法進行裝配。由于冶金企業(yè)的機械設備多屬于大型機械,由此冶金機械中所使用的大型滾動軸承一般均采用加熱的萬法進行安裝,這樣做一可以改善軸承的使用萬法,充分發(fā)揮軸承應有的效能,二有助于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F(xiàn)有加熱的兩種加熱安裝萬法:一是油池加熱技術,它是將軸承放在裝有高燃點油的油池中,油池下面通過燃燒木材加熱,使其軸承充分膨脹,以便很容易套上軸,油溫加熱一般不能超過110℃-120℃;二是電渦流加熱技術,電渦流加熱技術是將交流電整流變成直流電,再將直流電轉換成頻率為20khz一40kh的高頻高壓電,高頻電流通過線圈產(chǎn)生高速變化的交變磁場,當磁場內的磁力線通過可以導磁的軸承時會在軸承內部產(chǎn)生無數(shù)小渦流,使軸承本身高速發(fā)熱,從而達到加熱軸承的目的,使其軸承充分膨脹,以便很容易套上軸。但這兩種加熱安裝萬法存在有不足:①油池下面通過燃燒木材加熱方法,人工加熱操作,加熱時間太長,費時費力,浪費資源,污染現(xiàn)場環(huán)境,加熱效率低,制約了安裝進度,因環(huán)保要求、企業(yè)已經(jīng)不在使用;②電渦流加熱萬法在加熱過程中滾動軸承的熱裝溫度不易控制,且熱裝軸承受到安裝工人的操作技能影響,容易造成軸承內、外圈溫度不一致,相差l0℃一20℃溫差,導致內、外圈受熱膨脹不一致,滾珠擠壓滾道,產(chǎn)生應力集中,引起內、外圈變形;③電渦流加熱在加熱過程中、軸承始終裸露于空氣中,造成高溫氧化,縮短軸承使用壽命。因此,需要一種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大型滾動軸承油浴加熱器,加熱器選用了兩個3kw的電加熱管,溫度檢測選用了ptl00溫度傳感器,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大型滾動軸承油浴加熱器,包括車體、控制柜、油筒蓋、軸承托盤、油筒,所述車體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安裝有油筒和控制柜,所述油筒底部設置有電加熱管,其油筒頂部設置有可活動的油筒蓋,所述油筒蓋中心部位設置有筒蓋中心孔,其兩側邊緣部位設置有筒蓋吊耳,所述油筒腔內設置有可活動的軸承托盤、并且軸承托盤頂部穿過筒蓋中心孔,所述控制柜前側內壁設置有隔熱巖棉、其上部設置有觸摸屏、其觸摸屏兩側設置有按鈕。
所述軸承托盤包括托盤吊環(huán)、托盤吊桿、帶孔托板、漏油孔,所述托盤吊桿頂端焊接有呈豎直方向設置托盤吊環(huán)、底端焊接有帶孔托板,所述帶孔托板呈豎直方向設置有多個均布的漏油孔。
所述油筒包括電加熱管、托環(huán)、油筒外殼、隔熱巖棉、油筒內膽、定位中心桿、支架、溫度傳感器,所述油筒呈油筒外殼、油筒內膽雙層筒體設置,其油筒外殼、油筒內膽間設置有隔熱巖棉,所述定位中心桿呈豎直方向正交設置、其底端焊接在油筒內膽底部中心處,所述電加熱管穿過油筒外殼、隔熱巖棉、油筒內膽設置于油筒底部,所述支架設置于油筒內膽底面上,所述托環(huán)呈圓環(huán)狀焊接在電加熱管上側的油筒內膽內表面上,所述溫度傳感器穿過油筒外殼、隔熱巖棉、油筒內膽設置于油筒內膽內表面上,并且所述電加熱管、溫度傳感器分別與控制柜內plc控制器件電性連接。
所述車體包括萬向輪、車輪、可拆卸車把、車把咬合鉤板、車把手把、車體框架、車體底板,所述車體的車體框架采用等邊角鋼呈扁平狀結構焊接制作而成,并且車體框架焊接有車體底板,所述兩只車輪和兩只萬向輪分別安裝在車體下面的前、后4個邊角處,所述可拆卸車把和車體采用可拆分式結構設計,其可拆卸車把通過車把咬合鉤板咬合鉤住車體框架四邊中的任何一邊的車體框架角鋼,使其帶動車體移動。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大型滾動軸承油浴加熱器,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通過采用電加熱管加熱方式,改變現(xiàn)有電渦流加熱技術加熱方式,實現(xiàn)了對滾動軸承加熱溫度的可控、精確的目的,提高了油浴加熱器設備的安全性,同時提高了操作人員操作設備時的安全性,并縮短了加熱時間,提高了加熱器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并且加熱器車體下面加裝萬向輪、車輪,以及采用可拆卸車把移動車體,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操作簡單、保養(yǎng)維護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軸承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油筒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軸承座放置于油筒中時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可拆卸車把安裝在車體上時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可拆卸車把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可拆卸車把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9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體、2-控制柜、3-油筒蓋、4-軸承托盤、5-油筒、11-萬向輪、12-車輪、13-可拆卸車把、14-車體框架、15-車體底板、21-觸摸屏、22-按鈕、31-筒蓋吊耳、32-筒蓋中心孔、41-托盤吊環(huán)、42-托盤吊桿、43-帶孔托板、44-漏油孔、51-電加熱管、52-托環(huán)、53-油筒外殼、54-隔熱巖棉、55-油筒內膽、56-定位中心桿、57-支架、58-溫度傳感器、131-車把咬合鉤板、132-車把手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地描述,但是應該指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上”、“下”、“左”、“右”、“前”、“后”只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而定義的示例性方向,如圖1所示,紙面上側方向為“上”或“頂”,紙面下側方向為“下”或“底”,紙面左側方向為“前”,紙面右側方向為“后”,紙面后側方向為“右”,紙面前側方向為“左”,紙面左右方向為“縱向”,紙面前后方向為“橫向”。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基礎上理解,也可以其它方式定義“左”、“右”等方向,同樣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圖4所示,于本實施例中,所述一種大型滾動軸承油浴加熱器,包括車體1、控制柜2、油筒蓋3、軸承托盤4、油筒5,所述車體1上前后兩側分別設置安裝有油筒5和控制柜2,所述油筒5底部設置有電加熱管51,其油筒5頂部設置有可活動的油筒蓋3,所述油筒蓋3中心部位設置有筒蓋中心孔32,其兩側邊緣部位設置有筒蓋吊耳31,所述油筒5腔內設置有可活動的軸承托盤4、并且軸承托盤4頂部穿過筒蓋中心孔32,所述控制柜2前側內壁設置有隔熱巖棉、其上部設置有觸摸屏21、其觸摸屏21兩側設置有按鈕22。
如圖5-圖6所示,所述軸承托盤4包括托盤吊環(huán)41、托盤吊桿42、帶孔托板43、漏油孔44,所述托盤吊桿42選用ф90×4mm鋼管制作、其頂端焊接有呈豎直方向設置托盤吊環(huán)41、底端焊接有呈圓盤狀水平方向設置的帶孔托板43,所述帶孔托板43呈豎直方向設置有多個均布呈通孔狀的漏油孔44。
如圖7-圖8所示,所述油筒5包括電加熱管51、托環(huán)52、油筒外殼53、隔熱巖棉54、油筒內膽55、定位中心桿56、支架57、溫度傳感器58,所述油筒5呈頂部開口、空腔筒狀、及油筒外殼53、油筒內膽55雙層筒體設置,其油筒外殼53、油筒內膽55間設置有隔熱巖棉54,所述定位中心桿56選用ф50×3mm鋼管呈豎直方向正交設置、其底端焊接在油筒內膽55底部中心處,所述電加熱管51穿過油筒外殼53、隔熱巖棉54、油筒內膽55設置于油筒5底部,所述支架57設置于油筒內膽55底面上,用于支撐電加熱管51,所述托環(huán)52呈圓環(huán)狀焊接在電加熱管51上側的油筒內膽55內表面上,用于支撐軸承托盤4,所述溫度傳感器58穿過油筒外殼53、隔熱巖棉54、油筒內膽55設置于油筒內膽55內表面上,并且所述電加熱管51、溫度傳感器58分別與控制柜2內plc控制器件電性連接。
如圖9-圖12所示,所述車體1包括萬向輪11、車輪12、可拆卸車把13、車把咬合鉤板131、車把手把132、車體框架14、車體底板15,所述車體1的車體框架1采用50mm等邊角鋼呈扁平狀結構焊接制作而成,并且車體框架1焊接有車體底板15,所述兩只車輪12和兩只萬向輪11分別安裝在車體1下面的前、后4個邊角處,所述的可拆卸車把13和車體1采用可拆分式結構設計,其可拆卸車把13通過車把咬合鉤板131咬合鉤住車體1框架四邊中的任何一邊的車體框架14角鋼,使其帶動車體1移動。
所述可拆卸車把13采用ф30mm鋼管、在距離下端約200mm處有150°夾角的折彎而成,下端焊接有車把咬合鉤板131、見圖10夾角45°、見圖11夾角90°,上端焊接有車把手把132,見圖10夾角90°。
進一步的,所述車輪12、萬向輪11分別安裝在車體1下面的前后4個邊角處,因兩只萬向輪11帶有自鎖功能,本發(fā)明可以滿足加熱工作時的定位使用。所述可拆卸車把13通過車把咬合鉤板131咬合鉤住車體框架14角鋼,用于移動輸送時使用,移動到新的地點后,將可拆卸車把13拆卸下,方便于本發(fā)明加熱工作。
進一步的,軸承需要加熱時,首先放在軸承托盤4上,再將軸承托盤4放入油筒5內,放入時,將軸承托盤4上托盤吊桿42底端鋼管內孔插入油筒5的定位中心桿56頂端,然后再放入油筒5內,目的是防止軸承托盤4上帶孔托板43在放入時碰撞壞溫度傳感器58,達到保護溫度傳感器58的作用。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工作過程如下:
工作時,將本發(fā)明移動到位,將待加熱的軸承放置在軸承托盤4上,然后將軸承托盤4上放入油筒5中,啟動控制柜2按鈕22控制電加熱管51對油進行加熱,觸摸屏21顯示加熱狀態(tài)、油溫;加熱溫度通過觸摸屏21設定,當溫度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停止加熱,發(fā)出聲光報警,提醒操作人員,進行下步操作。
如果不按停止按鈕22,處于保溫狀態(tài)直到按下停止按鈕22。
在加熱過程中利用本發(fā)明中所安裝的電加熱管51首先使油溫升高,之后把滾動軸承放入油中加熱,在加熱過程中使?jié)L動軸承達到均勻受熱,均勻膨脹的效果,滿足過盈安裝條件。
加熱結束后,再通過軸承托盤4將加熱的滾動軸承取出;并通過漏油孔44減少取出時帶出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