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有關在一種用于熱交換器的翅板以及熱交換器,尤其涉及熱交換器的翅板。
背景技術:
與本發(fā)明相關的現(xiàn)有技術請參考2001年4月18日公開的英國專利申請第GB2355300A號,現(xiàn)有技術的熱交換器包括若干彼此堆疊的電鍍元件,以便限定若干流體通道,其中熱交換器內設有翅板,所述翅板包括輸入端、輸出端和設置于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通道部分。所述通道部分呈直板狀,所述熱交換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熱交換器的翅板,其能使得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小和優(yōu)化流體分布。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熱交換器的翅板,其包括:輸入端、輸出端以及連接于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通道部分,所述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連線沿縱長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通道部分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其能使得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小和優(yōu)化流體分布。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熱交換器,其包括:通道板和設置于通道板上的翅板,所述通道板具有底板與側壁,所述翅板包括輸入端、輸出端以及連接于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通道部分,所述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連線沿縱長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通道部分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所述缺口部分和通道板的側壁之間形成間隙。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通道部分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用以減小熱交換器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和改善流體通道內的流體分布,從而熱交換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小、流體通道內的流體分布更加均勻合理。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如下:
進一步地,所述缺口部分為朝向翅板中央延伸的弧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缺口部分為朝向翅板中央延伸的矩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通道部分還設有若干帶狀缺口,所述若干帶狀缺口與缺口部分相互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帶狀缺口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從靠近缺口至靠近翅板中央逐漸變短。
進一步地,所述若干帶狀缺口包括位于通道部分中央位置的第一帶狀缺口以及位于缺口部分和第一帶狀缺口之間的兩個第二帶狀缺口。
進一步地,兩個第二帶狀缺口和兩個缺口部分相對第一帶狀缺口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輸入端設有一個輸入口,所述輸出端設有一個輸出口,所述輸入口和輸出口為分別設置于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通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熱交換器的翅板的第一實施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熱交換器的第一實施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熱交換器的第二實施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熱交換器的翅板的第一實施例。熱交換器的翅板10包括輸入端11、輸出端13以及連接于輸入端11和輸出端13之間的通道部分12,所述輸入端11和輸出端13的連線沿縱長方向延伸。所述通道部12分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122,用以減小熱交換器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和改善流體通道內的流體分布。所述缺口部分122為朝向翅板中央延伸的矩形結構。
輸入端11設有輸入口111,輸出端13設有輸出口131,所述輸出口131和輸入口111均呈圓孔狀,所述輸出口131和輸入口111的直徑相同。所述輸入端11的頂端和兩側具有平直部分112以及連接平直部分112之間的圓弧部分113。熱交換器的翅板10可以設置于熱交換器內。所述輸入口111和輸出口131為分別設置于輸入端11和輸出端13的通孔。翅板10可以設置在通道板上,所述缺口部分122和通道板的側壁之間形成間隙。
如圖2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一種熱交換器200的第一實施例。熱交換器200包括通道板21和設置于通道板21上的翅板20。翅板20包括輸入端22、輸出端24以及連接于輸入端22和輸出端24之間的通道部分23,所述輸入端22和輸出端24的連線沿縱長方向延伸,所述通道部分23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232,用以減小熱交換器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和改善流體通道內的流體分布。所述缺口部分232為朝向翅板中央延伸的弧形結構,兩個缺口部分232對稱設置。
通道板21的一端設有輸入口211,通道板21的另一端設有輸出口212,所述輸出口212和輸入口211均呈圓孔狀,所述輸出口212和輸入口211的直徑相同。所述輸入口211和輸出口212沿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設置。通道板21的兩縱向兩端呈半圓弧狀。所述輸入口211和輸出口212為分別設置于輸入端22和輸出端24的通孔。
如圖3所示,為符合本實用新型熱交換器300的第二實施例。一種熱交換器300包括通道板31和設置于通道板31上的翅板30。通道板31具有底板與側壁。翅板30包括輸入端32、輸出端34以及連接于輸入端32和輸出端34之間的通道部分33,所述輸入端22和輸出端24的連線沿縱長方向延伸,所述通道部分33包括設置在縱長兩側的缺口部分332,用以減小熱交換器的流體通道內的壓降和改善流體通道內的流體分布。所述缺口部分332為朝向翅板中央延伸的矩形結構。所述通道部分32還設有若干帶狀缺口35,所述若干帶狀缺口35與缺口部分322相互平行設置。所述若干帶狀缺口35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從靠近缺口部分322至靠近翅板中央逐漸變短。缺口部分332和通道板31的側壁之間形成間隙。
所述若干帶狀缺口35包括位于通道部分33中央位置的第一帶狀缺口351和位于缺口部分332以及位于缺口部分332和第一帶狀缺口351之間的兩個第二帶狀缺口352。兩個第二帶狀缺口352和兩個缺口部分332相對第一帶狀缺口351對稱設置。所述第二帶狀缺口352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所述第一帶狀缺口351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所述第二帶狀缺口352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小于缺口部分322沿縱長方向上的長度。
通道板31的一端設有輸入口311,通道板31的另一端設有輸出口312,所述輸出口312和輸入口311均呈圓孔狀,所述輸出口312和輸入口311的直徑相同。所述輸入口311和輸出口312沿橫向方向上的中心線對稱設置。通道板31的兩縱向兩端呈半圓弧狀。所述輸入口311和輸出口312為分別設置于輸入端32和輸出端34的通孔。
當然,圖1所示的翅板10也可應用到圖2和圖3所示的通道板上從而組成熱交換器。圖2和圖3所示中熱交換器上的輸入口和輸出口也可以如圖1所示那樣設置在翅板上。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fā),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