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冶金機械設備技術(shù)領域,尤其涉及自動拉釬裝置及安裝有該自動拉釬裝置的開堵眼機。
背景技術(shù):
在鋼鐵爐、硅鐵爐、電石爐、硅錳爐、硅鈣爐等冶煉過程中,需要人工拉釬將冶煉爐中的熔融物引導,使其進入鋼水包。人工拉釬費時費力,并且對冶煉爐開眼后需要將開眼設備移開,然后才能進行拉釬。
針對上述人工拉釬存在的問題,人們提出了一些技術(shù)改進,例如申請?zhí)枮椤?01210361668.X”,名稱為“一種具有拉渣功能的電石爐開堵眼機”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其公開的技術(shù)方案為:所述拉渣系統(tǒng)包括車輪組、驅(qū)動柜架、傳動裝置、氣缸總成和拉渣器,所述車輪組固定于所述大車系統(tǒng)上,并可沿所述大車系統(tǒng)的縱向和/或橫向移動,所述驅(qū)動柜架與所述車輪組連接,所述傳動裝置與所述驅(qū)動柜架固定連接,并驅(qū)動連接所述車輪組,所述氣缸總成與所述驅(qū)動柜架連接,所述拉渣器與所述氣缸總成可拆卸連接。
該方案實現(xiàn)了機械拉釬的功能,但是,該方案還存在以下不足:1.拉渣過程即拉釬過程是要進行往復運動的,該方案仍然需要人工操作拉渣系統(tǒng)進行往復運動;2.該方案在安裝拉渣器即釬桿的操作中,需要人工站在開堵眼機前面,將拉渣器一端穿過具有支撐拉渣器作用的支撐套,然后通過夾持器與氣缸連接,由于拉渣器比較長且開堵眼機設備也比較高大,無論站在開堵眼機上還是站在地上固定拉渣器都不方便;3.拉渣器在運行過程中,受到高溫影響,拉渣器有變彎隱患,在該方案中,一旦拉渣器變彎,拉渣器在往后退時就有被支撐套卡住的隱患,從而影響拉渣器的運行,甚至對設備造成損壞。
針對上述拉渣過程需要人工操作拉渣系統(tǒng)進行往復運動的問題,有人提出了進一步的技術(shù)改進,例如申請?zhí)枮椤?01210405902.4”,名稱為“一種開堵眼機的自動拉釬裝置”的中國發(fā)明專利,其公開的技術(shù)方案為:該裝置包括電機、第一釬輪、第二釬輪、與電機通過撓性傳動相聯(lián)的傳動齒輪、分別固定在第一釬輪和第二釬輪同側(cè)并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液壓泵、與液壓泵相連的垂直桿、與垂直桿鉸接的杠桿、以及分別對應于第一釬輪和第二釬輪上方并固定在杠桿支點兩側(cè)的第一壓輪和第二壓輪;所述傳動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釬輪和第二釬輪設有用于容納釬桿的輪槽,防止釬桿脫落;相互嚙合的傳動齒輪、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實現(xiàn)了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異向轉(zhuǎn)動,從而帶動第一釬輪和第二釬輪異向轉(zhuǎn)動;通過液壓泵調(diào)節(jié)垂直桿的升降,帶動杠桿起伏;由于杠桿支點兩側(cè)設有對應于第一釬輪和第二前輪上方的第一壓輪和第二壓輪,杠桿起伏導致第一壓輪和第二壓輪的其中一個按壓在其對應的釬輪上方,釬輪的轉(zhuǎn)動使得釬桿來回運動,實現(xiàn)疏眼。
該方案實現(xiàn)了拉釬裝置的自動往復運動,但是,該方案仍然存在以下問題:1.結(jié)構(gòu)復雜,機構(gòu)龐大,齒輪有六個之多。如果配合精度不高,噪音也比較大;2.該方案沒有釬桿的固定裝置,僅僅有引導裝置,釬桿在往復運動中容易出現(xiàn)打滑,從而影響機械效率;3.在拆裝釬桿的過程中需要人工從開堵眼機前面或后面插入,操作不方便,尤其是釬桿變彎后,只能從前面拆卸釬桿。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自動拉釬裝置及安裝有該自動拉釬裝置的開堵眼機,用以解決現(xiàn)有的自動拉釬裝置及開堵眼機結(jié)構(gòu)設計缺陷存在結(jié)構(gòu)復雜、釬桿在往復運動中容易出現(xiàn)打滑進而影響機械效率、以及釬桿拆裝不方便等諸多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shù)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
自動拉釬裝置,包括移動裝置、夾緊裝置、支撐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可以分開的卡盤,所述卡盤閉合時能夠夾緊釬桿,所述夾緊裝置固定在移動裝置上,所述移動裝置設置在支撐裝置上并帶動夾緊裝置運動,所述支撐裝置上還設置有行程開關(guān),所述移動裝置的感應端觸碰到行程開關(guān)后反向運動。
進一步,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導軌連接座、導軌、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油缸座、導向支撐裝置、支撐平臺,所述導軌和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設置在導軌連接座上,所述導軌連接座、油缸座和導向支撐裝置設置在支撐平臺上。
進一步,所述導軌連接座由前導軌連接座和后導軌連接座組成,所述前導軌連接座和后導軌連接座是大小相同的兩塊具有一定厚度的方板,所述前導軌連接座開設有兩個大小相同且高度相同的通孔,所述后導軌連接座開設有與前導軌連接座的位置和大小都相同的通孔,所述位于后導軌連接座兩個通孔之間還開設有一個通孔,所述后導向連接座的三個通孔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前導軌連接座和后導軌連接座平行且對稱設置在支撐平臺上。
進一步,所述導軌為兩根鋼管,所述鋼管兩端帶有螺紋,所述兩根鋼管尺寸與導軌連接座兩邊的通孔相匹配,所述兩根鋼管對應穿過導軌連接座兩邊的通孔且位置關(guān)系平行,所述在導軌連接座的外側(cè),所述鋼管兩端用螺母固定。
進一步,所述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由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和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組成,所述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前導軌連接座的側(cè)邊上,所述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后導軌連接座的側(cè)邊上,所述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和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各固定一個行程開關(guān)。
進一步,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第一推進油缸、兩個第一直線軸承、第一軸承支座、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第一擋塊,所述第一推進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且第一推進油缸的軸穿過后導軌連接座的中間的通孔與第一軸承支座連接,所述第一軸承支座的上表面與夾緊裝置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軸承支座的下表面固定兩個第一直線軸承,所述兩個第一直線軸承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上,所述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和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為移動裝置的感應端,所述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設置在第一軸承支座的前面的邊沿處,所述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設置在第一軸承支座的后面的邊沿處,所述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和行程開關(guān)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第一擋塊固定在第一軸承支座上,所述第一擋塊的上表面恰能觸碰到夾緊裝置夾固的釬桿。
進一步,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第二推進油缸、四個第二直線軸承、第二軸承支座、第三軸承支座、軸承支座連接桿、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兩個第二擋塊,所述第二推進油缸固定在油缸座上且第二推進油缸的軸穿過后導軌連接座的中間的通孔與軸承支座連接桿的中部連接,所述軸承支座連接桿一端與第二軸承支座固定連接,所述軸承支座連接桿另一端與第三軸承支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軸承支座下表面固定有兩個第二直線軸承,所述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上,所述第三軸承支座下面同樣固定兩個第二直線軸承,所述兩個第二直線軸承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上,所述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和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為移動裝置的感應端,所述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設置在第二軸承支座的前面的邊沿處,所述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設置在第三軸承支座的后面的邊沿處,所述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和行程開關(guān)在同一水平線上,所述兩個第二擋塊分別固定在第二軸承支座的上表面和第三軸承支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擋塊的上表面恰能觸碰到被夾緊裝置夾固的釬桿。
進一步,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兩個第一夾緊油缸、第一卡盤,所述兩個第一夾緊油缸對稱固定在第一軸承支座上,所述對稱線是釬桿的中心線,所述第一卡盤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所述第一卡盤閉合時,所述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尺寸匹配,所述兩個第一夾緊油缸對應連接第一卡盤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
進一步,所述夾緊裝置包括兩個第二夾緊油缸、兩個第三夾緊油缸、第二卡盤、第三卡盤,所述兩個第二夾緊油缸對稱固定在第二軸承支座上,所述對稱線是釬桿的中心線,所述第二卡盤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所述第二卡盤閉合時,所述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尺寸匹配,所述兩個第二夾緊油缸對應連接第二卡盤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所述兩個第三夾緊油缸固定在第三軸承支座上,所述對稱線是釬桿的中心線,所述第三卡盤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所述第三卡盤閉合時,所述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尺寸匹配,所述兩個第二夾緊油缸對應連接第三卡盤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所述第二卡盤和第三卡盤的通孔在同一軸線上。
進一步,所述的安裝平臺上設有如權(quán)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自動拉釬裝置。
上述自動拉釬裝置中,采用移動裝置、夾緊裝置、支撐裝置相互配合完成釬桿的往復運動,故上述自動拉釬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拉釬裝置相比結(jié)構(gòu)簡單;另外,上述自動拉釬裝置中,夾緊裝置的卡盤可以打開及關(guān)閉,如此能夠方便的實現(xiàn)釬桿拆裝。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一的右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4為圖1中導向支撐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二的右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中自動拉釬裝置實施例二的俯視圖;
圖8為圖5中自動拉釬裝置裝配在開堵眼機上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支撐裝置10、導軌連接座101、前導軌連接座1011、后導軌連接座1012、導軌102、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1、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2、油缸座104、導向支撐裝置105、滑輪1051、輪軸1052、軸承1053、限位套1054、螺母1055、支撐座1056、支撐平臺106、第一移動裝置20、第一推進油缸201、第一直線軸承202、第一軸承支座203、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第一擋塊206、第一夾緊裝置30、第一夾緊油缸301、第一卡盤302、釬桿40、行程開關(guān)50、第二移動裝置60、第二推進油缸601、第二直線軸承602、第二軸承支座603、第三軸承支座604、軸承支座連接桿605、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6、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7、第二擋塊608、第二夾緊裝置70、第二夾緊油缸701、第三夾緊油缸702、第二卡盤703、第三卡盤70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shù)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請參看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的自動拉釬裝置,該自動拉釬裝置用于將釬桿40固定,并使釬桿40往復運動以將冶煉爐中的熔融物引導出來,該自動拉釬裝置包括第一移動裝置20、第一夾緊裝置30、支撐裝置10,第一夾緊裝置30包括可以分開的卡盤,卡盤閉合時能夠夾緊釬桿40,第一夾緊裝置30固定在第一移動裝置20上,第一移動裝置20設置在支撐裝置10上并帶動第一夾緊裝置30運動,支撐裝置10上還設置有行程開關(guān)50,第一移動裝置20的感應端觸碰到行程開關(guān)50后反向運動。
支撐裝置10包括導軌連接座101、導軌102、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油缸座104、導向支撐裝置105、支撐平臺106,導軌102和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設置在導軌連接座101上,導軌連接座101、油缸座104和導向支撐裝置105設置在支撐平臺106上。
導軌連接座101由前導軌連接座1011和后導軌連接座1012組成,前導軌連接座1011和后導軌連接座1012是大小相同的兩塊具有一定厚度的方板,前導軌連接座1011開設有兩個大小相同且高度相同的通孔,后導軌連接座1012開設有與前導軌連接座1011的位置和大小都相同的通孔,位于后導軌連接座1012兩個通孔之間還開設有一個通孔,后導向連接座1012的三個通孔在同一水平線上,前導軌連接座1011和后導軌連接座1012平行且對稱設置在支撐平臺106上。
導軌102為兩根鋼管,鋼管兩端帶有螺紋,兩根鋼管尺寸與導軌連接座101兩邊的通孔相匹配,兩根鋼管對應穿過導軌連接座101兩邊的通孔且位置關(guān)系平行,在導軌連接座101的外側(cè),鋼管兩端用螺母固定。
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由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1和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2組成,請參看圖2,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1垂直固定在前導軌連接座1011的側(cè)邊上,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2垂直固定在后導軌連接座1012的側(cè)邊上,前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1和后行程開關(guān)固定板1032各固定一個行程開關(guān)50。當?shù)谝灰苿友b置20的感應端觸碰到行程開關(guān)50后立即反向運動,前后兩個行程開關(guān)50能夠使移動裝置在兩個行程開關(guān)50之間往復運動。
第一移動裝置20包括第一推進油缸201、兩個第一直線軸承202、第一軸承支座203、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第一擋塊206,第一推進油缸201固定在油缸座104上且第一推進油缸201的軸穿過后導軌連接座1012的中間的通孔與第一軸承支座203連接,第一軸承支座203的上表面與第一夾緊裝置30固定連接,第一軸承支座203的下表面固定兩個第一直線軸承202,兩個第一直線軸承202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102上,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和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為第一移動裝置20的感應端,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設置在第一軸承支座203的前面的邊沿處,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設置在第一軸承支座203的后面的邊沿處,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和行程開關(guān)50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擋塊206固定在第一軸承支座203上,第一擋塊206的上表面恰能觸碰到第一夾緊裝置30夾固的釬桿40。當?shù)谝粖A緊裝置30松開時,第一擋塊206起到支撐釬桿40的作用,同時由于第一擋塊206和釬桿40摩擦力很小,第一移動裝置20運動時不會帶動釬桿40運動。
第一夾緊裝置30包括兩個第一夾緊油缸301、第一卡盤302,兩個第一夾緊油缸301對稱固定在第一軸承支座203上,對稱線是釬桿40的中心線,第一卡盤302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第一卡盤302閉合時,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40尺寸匹配,兩個第一夾緊油缸301對應連接第一卡盤302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由于是油缸驅(qū)動卡盤,釬桿40與卡盤之間的摩擦力非常大,卡盤會牢牢夾緊釬桿40,很難發(fā)生滑動。
導向支撐裝置105,導向支撐裝置105包括滑輪1051、輪軸1052、軸承1053、限位套1054、螺母1055和支撐座1056,支撐座1056有兩個與輪軸1052匹配的通孔,滑輪1051有一個與軸承1053匹配的通孔,軸承1053的通孔和限位套1054的孔與輪軸1052匹配,輪軸1052套在軸承1053上,軸承1053套在滑輪1051上,滑輪1051兩側(cè)的輪軸1052處各套一個限位套1054,輪軸1052穿過支撐座1056通孔且兩端各固定一個螺母1055。由于采用的是滑輪1051引導釬桿40,所以釬桿40在行進過程中受到的阻力較小,且不會因為釬桿40變彎導致導向支撐裝置105卡住。
實施例2
如圖5、圖6和圖7所示,該自動拉釬裝置包括第二移動裝置60、第二夾緊裝置70、支撐裝置10,第一夾緊裝置30包括可以分開的卡盤,卡盤閉合時能夠夾緊釬桿40,第二夾緊裝置70固定在第二移動裝置60上,第二移動裝置60設置在支撐裝置10上并帶動第二夾緊裝置70運動,支撐裝置10上還設置有行程開關(guān)50,第二移動裝置60的感應端觸碰到行程開關(guān)50后反向運動。
其中,實施例2中支撐裝置10的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1中支撐裝置10的結(jié)構(gòu)相同,第二移動裝置60包括第二推進油缸601、四個第二直線軸承602、第二軸承支座603、第三軸承支座604、軸承支座連接桿605、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6、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7、兩個第二擋塊608,第二推進油缸601固定在油缸座104上且第二推進油缸601的軸穿過后導軌連接座1012的中間的通孔與軸承支座連接桿605的中部連接,軸承支座連接桿605一端與第二軸承支座603固定連接,軸承支座連接桿605另一端與第三軸承支座604固定連接,第二軸承支座603下表面固定有兩個第二直線軸承602,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102上;第三軸承支座604下面同樣固定兩個第二直線軸承602,兩個第二直線軸承602對應的套設在兩根導軌102上,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6和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7為第二移動裝置60的感應端,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6設置在第二軸承支座603的前面的邊沿處,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7設置在第三軸承支座604的后面的邊沿處,第二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6、第二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607和行程開關(guān)50在同一水平線上,兩個第二擋塊608分別固定在第二軸承支座603的上表面和第三軸承支座604的上表面,第二擋塊608的上表面恰能觸碰到被第二夾緊裝置70夾固的釬桿40。
第二夾緊裝置70包括兩個第二夾緊油缸701、兩個第三夾緊油缸702、第二卡盤703、第三卡盤704,兩個第二夾緊油缸701對稱固定在第二軸承支座603上,對稱線是釬桿40的中心線,第二卡盤703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第二卡盤703閉合時,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40尺寸匹配,兩個第二夾緊油缸701對應連接第二卡盤703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兩個第三夾緊油缸702固定在第三軸承支座604上,對稱線是釬桿40的中心線,第三卡盤704為兩塊帶有弧形凹槽的鐵塊且弧形凹槽相對,第三卡盤704閉合時,兩個鐵塊的弧形凹槽形成通孔且與釬桿40尺寸匹配,兩個第二夾緊油缸702對應連接第三卡盤704的兩個鐵塊并驅(qū)動兩個鐵塊閉合或分離,第二卡盤703和第三卡盤704的通孔在同一軸線上。
第二卡盤703和第三卡盤704的通孔中刻有螺紋槽,用于增加釬桿40與第二卡盤703、第三卡盤704之間的摩擦力。
上述自動拉釬裝置可以作為開堵眼機的功能組件,如圖8所示,上述自動拉釬裝置設置在開堵眼機的安裝平臺上,以利用開堵眼機實現(xiàn)對冶煉爐的開眼、堵眼及熔融物引導作業(yè)。
以下描述實施例1中自動拉釬裝置的工作過程,實施例2中自動拉釬裝置的工作過程與實施例1自動拉釬裝置的工作過程相同不再復述:
將釬桿40抬放到擋塊和導向支撐裝置105上,然后操作第一夾緊裝置30將釬桿40固定,如果釬桿40的抬放位置不滿足生產(chǎn)需要,還可以調(diào)整釬桿40位置直到滿足需要為止。以將釬桿40往前調(diào)整為例,步驟如下:
關(guān)閉行程開關(guān)50,操作第一移動裝置20移動第一夾緊裝置30向前運動;
松開第一夾緊裝置30,使釬桿40置于導向支撐裝置105上;
操作第一移動裝置20帶動第一夾緊裝置30向后運動,在這過程中釬桿40由于受第一夾緊裝置30的作用力非常小,所以釬桿40保持不動;
第一移動裝置20退回后,操作第一夾緊裝置30將釬桿40固定,然后操作第一移動裝置20移動第一夾緊裝置30向前運動,實現(xiàn)將釬桿40向前調(diào)整。
當釬桿40調(diào)整到位后對冶煉爐開始疏眼,此時打開行程開關(guān)50,由于在第一移動裝置20安裝有第一前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4、第一后行程開關(guān)碰塊205,且前導軌連接座1011和后導軌連接座1012上都安裝有行程開關(guān)50,第一移動裝置20每次在觸碰到行程開關(guān)50后都會反向運動,因此可以實現(xiàn)自動拉釬功能。
上述實施例僅示例性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shù)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凡所屬技術(shù)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shù)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