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沸騰爐的排灰系統(tǒng),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在排灰階段實現(xiàn)對粉煤灰回收的排灰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沸騰爐燃燒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粉煤灰,一般粉煤灰經(jīng)過沉降室后,大部分都會落于沉降室和其下的排灰斗中。在排灰的過程中,單獨采用下灰裝置排灰,可能由于粉煤灰的積累將下灰裝置卡死,導致下灰裝置無法啟動;單獨采用閥門控制排灰,在打開閥門瞬間,灰塵的突然落下會造成工作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在排灰過程中,特別是排灰后期,粉塵不易落下,現(xiàn)有的辦法基本是采用人工敲打,這樣工人費時費力,同時還容易受到粉塵污染的傷害;粉煤灰作為廢物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目前還沒有關于怎么回收利用沉降室的排灰斗的粉煤灰的系統(tǒng)。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目的之一是在沸騰爐排灰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粉煤灰的回收。
[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包括排灰斗、排灰管和中間倉,所述排灰管的一端與排灰斗出灰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中間倉連接,所述排灰管上安裝有控制排灰速度的下灰裝置和第一控制閥,所述排灰管上連接有粉煤灰回收裝置。
[0005]進一步地,所述粉煤灰回收裝置包括風機、氣力輸送管道和儲灰罐,所述風機的出風口與所述排灰管連通,所述氣力輸送管道與所述排灰管連通,所述儲灰罐連接在所述回收管道的出灰口。
[0006]進一步地,所述儲灰罐上安裝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安裝有下料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發(fā)明目的是,實現(xiàn)沸騰爐排灰過程中的清潔排灰,減少環(huán)境污染。為了實現(xiàn)此目的,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本技術方案還包括除塵裝置,所述除塵裝置連接在所述排灰管上。
[0008]優(yōu)選地,所述除塵裝置和回收裝置之間的所述排灰管上安裝有第二控制閥。
[0009]進一步地,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進水管和進水閥門,所述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排灰管側面,所述進水閥門安裝在所述進水管上。
[0010]優(yōu)選地,所述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排灰管靠近所述中間倉位置。
[0011]優(yōu)選地,所述風機的輸出端和所述回收管道的進灰端連接在排灰管同一高度位置。
[0012]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發(fā)明目的是,實現(xiàn)沸騰爐排灰過程中順利排灰,防止堵塞,為了實現(xiàn)此目的,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排灰斗上安裝有振動裝置。
[0013]進一步地,所述振動裝置為振動電機。
[0014]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請通過在現(xiàn)有的石膏板生產(chǎn)中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中增加粉煤灰回收裝置,可以在排灰過程中將粉煤灰并輸送至儲灰罐備用,出的粉煤灰可作為紙面石膏板生產(chǎn)用的添加劑等回收利用,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
[0016]為了防止在排灰過程中,在現(xiàn)有回收裝置中增設除塵裝置,當中間倉粉塵較多時,可開啟除塵裝置,避免中間倉內(nèi)的灰塵向外擴散。
[0017]為了防止排灰后期排灰斗堵塞,在排灰斗上安裝振動裝置,通過機械或電力方式實現(xiàn)排灰斗的振動,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中人工敲打費工費時且容易對人員健康造成危害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沸騰爐清潔排灰及回收利用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1_中間倉、2-風機、3-第一控制閥、4-下灰裝置、5-第二控制閥、6-振動電機、7-排灰斗、8-氣力輸送管道、9-儲灰罐、10-排灰管、11-下料裝置、12-進水管、13-進水閥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和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0021]圖1為沸騰爐清潔排灰及回收利用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包括排灰斗7、排灰管10、中間倉1、下灰裝置4、第一控制閥3、風機2、氣力輸送管道8、第二控制閥5、儲灰罐9、下料裝置11、進水管12和進水閥門13和振動電機6,排灰管10的一端與排灰斗7出灰端連接,另一端與中間倉I連接,排灰管10上安裝有控制排灰速度的下灰裝置4和第一控制閥3,排灰管10上還同時與風機2的出風口連通及氣力輸送管道8連通,氣力輸送管道8與儲灰罐9連接,為了將回收的粉煤灰及時輸送到下一生產(chǎn)工序,儲灰罐9上安裝有下料管,下料管上安裝有下料裝置11。進水管12連接在排灰管10側面,進水閥門13安裝在進水管12上。為了提高除塵效率,進水管12連接在排灰管10靠近中間倉I位置。本實施例中,選用的進水閥門13為電磁閥。本實例中,采用振動電機6作為振動裝置,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采用機械振動方式的振動裝置,比如包括激振機構和擺臂彈簧的振動裝置等。振打電機6可以設置為間歇震打,振打電機6可以排灰開始階段就啟動,也可以在后期排灰困難的時候啟動。
[0022]為了提高輸送效率,風機2的輸出端和回收管道的進灰端連接在排灰管10同一高度位置。本實施例中,風機2選用的是羅茨風機,在其他實施例中可根據(jù)對風機功率及鼓風類型的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風機類型。
[0023]為了確保粉煤灰回收過程中不發(fā)生倒流,氣力輸送管道8選用空氣斜槽的形式。
[0024]為滿足生產(chǎn)工藝需求下料裝置11為分隔輪或鉸刀下料方式。
[0025]上述實施例中,當工廠生產(chǎn)停止或檢修時,需要把沸騰爐、換熱器等設備內(nèi)的粉煤灰全部排出,此時中間倉I用來接收儲灰罐9無法容納的粉煤灰,第二控制閥5用于控制粉煤灰向中間倉I下灰時的速度。
[0026]上述排灰系統(tǒng)在具體使用時,工作過程如下:
[0027]先開啟排灰管上的第二控制閥5及下灰裝置4,待下灰裝置4運動平穩(wěn)后緩慢開啟第一控制閥3,配合下灰裝置4控制排灰速度。排灰斗7的斗壁上的振打電機6可以設置為間歇震打,電機可以排灰開始階段就啟動,也可以在后期排灰困難的時候啟動;進水管閥門13的控制可以根據(jù)中間倉I內(nèi)粉塵向外擴散的情況來適當開啟,從而控制粉塵向外的擴散及環(huán)境污染。中間倉I裝滿灰塵后再運輸至存放場地。
[0028]粉塵回收利用的時候,保持第二控制閥5關閉,先開啟風機2和下灰裝置4,待風機2和下灰裝置4運行穩(wěn)定后,緩慢開啟第二控制閥5,并配合控制排灰速度。粉塵通過氣力運輸管道8進入儲灰罐9,然后通過下料裝置11來控制下料速度和下料量,從而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0029]雖然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實施方式如上,但其內(nèi)容只是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采用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內(nèi)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術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和細節(jié)上做任何修改與變化,但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保護范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包括排灰斗、排灰管和中間倉,所述排灰管的一端與排灰斗出灰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中間倉連接,所述排灰管上安裝有控制排灰速度的下灰裝置和第一控制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上連接有粉煤灰回收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回收裝置包括風機、氣力輸送管道和儲灰罐,所述風機的出風口與所述排灰管連通,所述氣力輸送管道與所述排灰管連通,所述儲灰罐連接在所述回收管道的出灰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儲灰罐上安裝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安裝有下料裝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除塵裝置,所述除塵裝置連接在所述排灰管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和回收裝置之間的所述排灰管上安裝有第二控制閥。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包括進水管和進水閥門,所述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排灰管側面,所述進水閥門安裝在所述進水管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連接在所述排灰管靠近所述中間倉位置。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的輸出端和所述回收管道的進灰端連接在排灰管同一高度位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斗上安裝有振動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動裝置為振動電機。
【專利摘要】本申請涉及一種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包括排灰斗、排灰管和中間倉,所述排灰管的一端與排灰斗出灰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中間倉連接,所述排灰管上安裝有控制排灰速度的第一下灰裝置和第一控制閥,所述排灰管上連接有粉煤灰回收裝置以及除塵裝置。本申請通過在現(xiàn)有的石膏板生產(chǎn)中的沸騰爐排灰系統(tǒng)中增加粉煤灰回收裝置,可以在排灰過程中將粉煤灰回收并輸送至儲灰罐備用,粉煤灰可作為紙面石膏板生產(chǎn)用的添加劑等回收利用,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本申請可廣泛應用于沸騰爐改造。
【IPC分類】F23C10-24
【公開號】CN204372918
【申請?zhí)枴緾N201420703018
【發(fā)明人】何亮, 王鵬起, 譚丹君, 王瑩, 李帆, 武發(fā)德
【申請人】中建材創(chuàng)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