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行業(yè)催化裂化裝置余熱回收熱交換系統(tǒng)中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的設計構造。
背景技術:
油漿蒸汽發(fā)生器是石油化工行業(yè)催化裂化裝置余熱回收系統(tǒng)中的關鍵設備。該設備的安全運行,對整個裝置的加工能耗和全廠不同壓力等級蒸汽產量與用量的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煉油廠正在使用中的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均采用普通形式的浮頭換熱器,該設備使用過程中由于蒸汽氣泡上升發(fā)生發(fā)生強烈振動致使設備發(fā)生以下問題1.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的管板發(fā)生貫穿形裂紋。從設備投用到貫穿形裂紋產生的周期,短則一個月左右,長則半年。
2.內浮頭密封泄漏。
上述問題所產生的后果如下1.由于蒸汽壓力高于換熱管內壓力,泄漏的蒸汽隨油漿帶入分餾塔中,使分餾塔壓力驟升,給分餾系統(tǒng)操作帶來安全隱患。
2.被迫降低發(fā)生蒸汽的壓力等級,一方面損失了回收的能量,增加了裝置加工能耗,同時也會影響全廠不同壓力等級蒸汽產量與用量的平衡。
3.若無備用設備,則必需切斷全裝置進料,停工緊急搶修后再恢復生產;即使有備用設備,緊急切換操作也要影響正常生產。無論如何,都將會對整個裝置的連續(xù)生產帶來很大影響。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的主要構造設計和關鍵零部件的形狀加工,在殼程殼體直徑的選擇、蒸汽上升管與下降管在殼體上布置方式、固定管板和浮動管板及支持板的管孔布置方式與支持板的結構形式、管板和浮動管板與換熱管連接接頭結構、浮動管板與內浮頭蓋的密封結構等進行了改革。提高該設備的使用壽命,使其達到長周期安全運行之目的。
本實用新型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解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由殼程殼體、蒸汽上升管、下降管、管板、浮動管板、支持板、換熱管、內浮頭及發(fā)蘭構成,其特征是在殼程殼體(1)與換熱管(7)之間的蒸發(fā)空間加大,較傳統(tǒng)油漿蒸汽發(fā)生器蒸發(fā)空間大1倍以上,構成合理的蒸發(fā)空間;殼程殼體軸向各均勻布置了一組3-6個蒸汽上升管與下降管改善了蒸汽進出設備時的流動狀態(tài);管板(4)和浮動管板(5)及支持板(6)上的換熱管孔間距比普通換熱器加大至換熱管直徑的1.5倍以上,將換熱管沿軸向采用支持板使換熱管得到良好支承并將支持板上下及兩側無換熱管部位切除和左右兩側均勻開孔(圖五),降低了蒸汽汽泡上升過程中在管間產生的流動阻力;管板和浮動管板與換熱管連接接頭采用對接焊接接頭提高接頭連接強度(圖二);內浮頭(8)與浮動管板之間采用柔性石墨與加強金屬復合的平墊片密封結構(9),提高了密封性(圖四);采用加厚的支持板,并控制支持板所用材料的硬度略低于換熱管材料的硬度,減輕換熱管震動磨損。
按照本實用新型試制的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在某工廠試用近一年,設備運行正常,予計壽命可達二至三年。對工廠將大修周期由一年延長至二至三年創(chuàng)造重要條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一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1-殼程殼體、2-蒸汽上升管、3-下降管、。4-管板、5-浮動管板、6-支持板、7-換熱管、8-內浮頭及發(fā)蘭。
圖二是管板和浮動管板與換熱管之間連接采用對接焊接接頭。
圖三是管板。
圖四是浮動管板與內浮頭發(fā)蘭的密封墊9。
圖五是支持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在殼程殼體直徑的選擇上在設計規(guī)范的基礎上加大一倍殼程殼體(1)與換熱管(7)之間的空間,構成合理的蒸發(fā)空間;殼程殼體軸向各均勻布置了一組3-6個蒸汽上升管(2)與下降管(3),改善了蒸汽進出設備時的流動狀態(tài);管板(4)和浮動管板(5)及支持板(6)上的換熱管間距加大至換熱管徑1.5倍以上,且換熱管沿軸向采用支持板使換熱管得到良好支承,將支持板上下及兩側無換熱管部位切除和左右兩側均勻開孔如(圖五),降低了蒸汽汽泡上升過程中在管間產生的流動阻力;管板和浮動管板與換熱管連接接頭采用對接焊接接頭,提高接頭連接強度如(圖二);內浮頭(8)與浮動管板之間采用柔性石墨與加強金屬復合的平墊片密封結構(9),提高了密封性如(圖四);采用加厚的支持板,并控制支持板所用材料的硬度略低于換熱管材料的硬度,減輕換熱管震動磨損。
通過改變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的主要構造設計和關鍵零部件的加工,提高了該設備的使用壽命.按照本實用新型試制的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在某工廠試用近一年,設備運行正常,予計壽命可達二至三年。對工廠將大修周期由一年延長至二至三年創(chuàng)造重要條件,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由殼程殼體、蒸汽上升管、下降管、管板、浮動管板、支持板、換熱管、內浮頭及發(fā)蘭構成,其特征是殼程殼體軸向各均勻布置了3-6個蒸汽上升管與下降管;支持板的結構為其上、下兩側無換熱管部位切除和左右兩側均勻開孔;管板和浮動管板與換熱管連接接頭的結構是對接焊接結構;內浮頭發(fā)蘭與浮動管板之間是柔性石墨與加強金屬復合的平墊片密封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其特征是管板和浮動管板及支持板上的換熱管間距是換熱管徑1.5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其特征是支持板所用材料的硬度低于換熱管材料的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油漿蒸汽發(fā)生器,是使用在石油化工行業(yè)催化裂化裝置余熱回收熱交換系統(tǒng)中油漿蒸汽發(fā)生裝置。它采用加大殼程殼體與換熱管之間的蒸發(fā)空間;殼程殼體軸向各均勻布置了一組上升管與下降管;管板及支持板上的換熱管間距比普通換熱器大,且管束沿軸向采用支持板使換熱管得到良好支承,支持板其上、下兩側無換熱管部位切除和左右兩側均勻開孔;管板與換熱管連接接頭采用對接焊接接頭;內浮頭與浮動管板之間采用柔性石墨與加強金屬復合的平墊片密封結構等結構,使其工作壽命由不到半年增加到二至三年。
文檔編號F22B1/00GK2823824SQ20042009813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fā)明者王書旭, 吳致瑩, 韓玉梅, 肖文麗, 孫惠山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華東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