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模機,它可有利地用于氟塑料檢測設(shè)備。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自動脫離模具裝置的聚四氟乙烯脫模設(shè)備。
背景技術(shù):
在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的性能測試中,壓片后脫模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常需要在將聚合物試樣脫離模具后對其進行燒結(jié),以供各種性能測試(例如拉伸強度測試)。
目前并沒有一種能夠自動脫離模具的脫模機,因此,在脫模步驟中,需要手動將壓片及試樣壓出環(huán)形套件,然后從兩塊壓片之間取出壓制完成的試樣,隨后進行下一次制樣。
上述操作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安全和效率問題:由于需要手工將聚合物試樣從模具中取出,需要施加較大的力量,并且,壓片和環(huán)形套件有不受控制的可能,因此在脫模發(fā)生誤操作時,可能會對操作人員或他人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因此,本領(lǐng)域需要一種在現(xiàn)有技術(shù)基礎(chǔ)上做出改進的脫模機,從而一方面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提高操作效率,同時節(jié)省人工成本。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脫模機,它具有改進的脫模裝置,用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shù)脫模機中存在的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工作效率較低的缺陷。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脫模機,其包括:
升降平臺,所述升降平臺的一個表面上垂直配置有一個或多個脫模用柱體,相反的另一個表面與動力系統(tǒng)相連;
垂直于所述升降平臺的一根或多根導柱,所述導柱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臺沿垂直于該平臺的方向移動;
固定于所述導柱上的脫模用平臺,所述脫模用平臺位于所述升降平臺具有所述脫模用柱體的表面一側(cè)并與所述升降平臺平行,所述脫模用平臺配置有與所述脫模用柱體相對應(yīng)的孔洞;
位于所述升降平臺與所述脫模用平臺之間并固定于所述導柱上的放置模具用平臺,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平行于所述升降平臺,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具有與所述脫模用柱體相對應(yīng)的模具固定裝置,所述模具固定裝置中形成供所述脫模用柱體穿過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的通孔;和,
設(shè)置于所述脫模用柱體附近的一個或多個傳感器,用于檢測模具是否到位;
其中,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與所述脫模用平臺之間的距離能容納所述模具固定裝置并方便將模具送入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預定位置;
所述升降平臺與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之間的距離或者所述脫模用柱體的長度使得:
(i)當所述升降平臺降至最低時所述柱體不會干擾將模具送入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預定位置;和
(ii)當所述升降平臺升至最高時所述柱體能將模具中的試樣頂出所述脫模用平臺的上表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脫模機能夠檢測并反饋放置模具用平臺中的模具是否到位,從而實現(xiàn)高準確度、高靈敏度的脫模,一方面消除脫模操作中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提供感應(yīng)反饋,允許實現(xiàn)半自動化或全面自動化的操作流程,提高操作效率,同時節(jié)省大量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好實例的脫模機的正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好實例的放置模具用平臺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好實例的模具: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shù)特征和優(yōu)點做出更詳細的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脫模機,如圖1所示,其包括升降平臺3。本實用新型的升降平臺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平臺的升降,將固定于放置模具用平臺6上的模具中的試樣頂出,因此,所述升降平臺3的一個表面上垂直配置有一個或多個脫模用柱體4,相反的另一個表面與動力系統(tǒng)2相連。當所述升降平臺在動力系統(tǒng)2的作用下上升時,柱體4穿過模具而將模具中的試樣頂出。在具有多個脫模用柱體4的情況中,所述多個脫模用柱體4以一定間隔彼此平行設(shè)置。
所述升降平臺和柱體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它們可以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材料制得,只要材料的強度滿足本實用新型脫模機的要求、柱體材料對要脫模的材料不產(chǎn)生污染并且柱體能以本領(lǐng)域已知的方法(例如焊接、整體壓制等)連接在升降平臺上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好實例中,所述升降平臺和柱體用相同的材料制得,所述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金屬如不銹鋼、鋁、銅等,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脫模用柱體4是半徑為r1的圓柱。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例中,所述動力系統(tǒng)2是壓力系統(tǒng),其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液壓系統(tǒng)、氣壓系統(tǒng)等。所述升降平臺3通過常規(guī)方法與所述動力系統(tǒng)2相連。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升降平臺3通過升降柱與所述動力系統(tǒng)2相連。
本實用新型脫模機包括垂直于所述升降平臺3的一根或多根導柱5,所述導柱5用于控制所述升降平臺3沿垂直于該平臺的方向移動。鑒于所述導柱5的作用是引導所述升降平臺3沿垂直于該平臺的方向移動,因此該導柱5的形狀和長度無特別的限制,只要確保所述升降平臺3按所需的方向移動并且能完成脫模操作即可。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導柱5垂直嵌入所述升降平臺3并與之滑動相接觸。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例中,所述導柱5的側(cè)面帶有導軌,該導軌包容所述升降平臺3上的滑輪,通過該滑輪在導軌上的運行以確保所述升降平臺3按所需的方向移動。用于制造所述導柱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可以與例如制造升降平臺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制造所述導柱的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金屬如不銹鋼、鋁、銅等,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等。
本實用新型脫模機包括固定于所述導柱5上的脫模用平臺7。在本實用新型中,術(shù)語“固定”是指不可移動的連接。換言之,所述脫模用平臺7不可移動地與所述導柱5相連。所述脫模用平臺7位于所述升降平臺3具有所述脫模用柱體4的表面一側(cè)并與所述升降平臺3平行,所述脫模用平臺7配置有與所述脫模用柱體4相對應(yīng)的孔洞8。在本實用新型中,術(shù)語“相對應(yīng)”是指所述孔洞8的幾何中心與相應(yīng)的脫模用柱體4頂面的幾何中心重合,從而必要時所述柱體4和/或需要脫模的試樣可自由地穿透所述孔洞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孔洞8是半徑為r2的圓形孔洞,所述脫模用柱體4是圓柱,所述圓形孔洞的圓心與柱體4的圓心重合。同樣,所述脫模用平臺7的制造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可以與脫模機其它部件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制造所述脫模用平臺7的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金屬如不銹鋼、鋁、銅等,聚合物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等。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圓形孔洞8的半徑r2大于或等于所述脫模用圓柱體4的半徑r1。
本實用新型脫模機包括位于所述升降平臺3與所述脫模用平臺7之間并固定于所述導柱5上的放置模具用平臺6,即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不可移動地與所述導柱5相連。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平行于所述升降平臺3,在靠近所述脫模用平臺7一側(cè)的表面上具有與所述脫模用柱體4相對應(yīng)的模具固定裝置,所述模具固定裝置配置有供所述脫模用柱體4穿過放置模具用平臺6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開口的幾何中心與相對應(yīng)的脫模用柱體4頂面的幾何中心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通孔12是半徑為r3的圓形通孔,所述脫模用柱體4是圓柱,所述圓形通孔的圓心與相對應(yīng)的脫模用圓柱體4頂面的圓心重合。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柱體4的數(shù)量與所述模具固定裝置的數(shù)量相一致。在具有多個模具固定裝置的情況中,所述多個模具固定裝置對應(yīng)于脫模用柱體4以一定間隔彼此設(shè)置于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靠近所述脫模用平臺7一側(cè)的表面上設(shè)置有與所述通孔12相對應(yīng)的導軌,用于將模具送入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預定位置使之與通孔12相容,以便脫模用柱體4將模具中的試樣頂出,或?qū)⒛>邚脑擃A定位置取出。
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與所述脫模用平臺7之間的距離應(yīng)能容納所述模具固定裝置并方便將模具送入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預定位置。所述升降平臺3與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之間的距離或者所述脫模用柱體4的長度應(yīng)使得(i)當所述升降平臺3降至最低時所述柱體4不會干擾將模具送入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預定位置;和(ii)當所述升降平臺3升至最高時所述柱體4能將模具中的試樣頂出所述脫模用平臺7的上表面,以便方便地去除脫模試樣。本實用新型脫模機還包括設(shè)置于所述脫模用柱體4附近的一個或多個傳感器11,用于檢測模具是否到位。所述傳感器11的具體種類、傳感方式和安裝細節(jié)無特別的限制,只要它能所述模具在模具固定裝置中是否安裝到位即可。在本實用新型中,術(shù)語“安裝到位”是指在模具固定裝置中模具的位置能使脫模順利進行而不會對脫模試樣或者脫模裝置產(chǎn)生任何損害。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一個或多個傳感器11被設(shè)置在放置模具用平臺和脫模用平臺之間與一個或多個脫模用柱體相對應(yīng)的位置。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例中,所述脫模機包括模具。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例中,所述模具和模具固定裝置在對應(yīng)的位置各自帶有導電接觸點,當模具安裝到位時,所述導電接觸點接觸而導通,產(chǎn)生導通信號以觸發(fā)下一運行步驟。
操作過程中,將模具送入(例如,通過導軌送入)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的模具固定裝置的預定位置。若傳感器11檢測到模具已到位,其將指示模具到位的信號輸送至信號顯示裝置(例如,指示燈、顯示器等,圖中未顯示)和/或信號處理裝置(例如,信號轉(zhuǎn)換部件、信號分析部件等,圖中未顯示),從而允許在模具到位的情況下手工、半自動化或自動化地起始脫模操作。若傳感器11未檢測到模具到位,信號顯示裝置不顯示信號或顯示指示“模具未到位”的信號,從而不允許起始脫模操作。
使用時,將模具置于本發(fā)明實用新型脫模機的模具固定裝置中并安裝到位,升降平臺3在動力系統(tǒng)2的作用下沿著導柱5控制的方向朝放置模具用平臺6移動,并在上升過程中通過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通孔12,將模具中需要脫模的部分逐漸頂出,使之通過脫模用平臺7的孔洞8,完成脫模。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好實例的脫模機的正視圖,所示脫模機用于對模具環(huán)形套件進行脫模。根據(jù)圖1所示,所述脫模機包括:升降平臺3、圓柱4、導柱5、放置模具用平臺6、脫模用平臺7、傳感器11和控制單元1。其中,所述升降平臺3的一個表面上垂直配置有以一定間距彼此平行設(shè)置的三根圓柱4,相反的另一個表面通過升降柱與動力系統(tǒng)2相連,該動力系統(tǒng)2與控制單元1相聯(lián);所述導柱5垂直于升降平臺3設(shè)置;放置模具用平臺6和脫模用平臺7分別以平行于升降平臺3的方式固定至導柱5;其中所述脫模用平臺7位于升降平臺3的具有圓柱4的表面一側(cè),脫模用平臺7上配置有與三個圓柱4相對應(yīng)的三個半徑為r2的圓形孔洞8,所述圓形孔洞8的圓心與其所對應(yīng)的圓柱4頂面的圓心重合,其半徑r2大于所述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的內(nèi)徑且小于所述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的外徑;其中,放置模具用平臺6位于所述升降平臺3與所述脫模用平臺7之間,所述放置模具用平臺6具有與圓柱4相對應(yīng)的模具固定裝置,所述模具固定裝置中形成供圓柱4通過放置模具用平臺6的通孔;三個傳感器11設(shè)置在放置模具用平臺6和脫模用平臺7之間,分別與三個圓柱4相對應(yīng),用于檢測并反饋所用模具是否到位。
在本實用新型中,述及模具時所用的術(shù)語“到位”指的是,該模具已被放置和/或固定在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模具固定裝置中的供于脫模操作的位置,在本文中也稱為“預定位置”。例如,在本實用新型中,述及所述模具環(huán)形套件在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到位時,其圓心與圓柱4頂面的圓心重合。
在本實用新型中,述及多個部件的幾何中心(例如,圓心)“重合”指的是,所述多個部件的幾何中心(例如,圓心)處于同一直線(例如,豎直直線)上。
在圖1所示的脫模機中,升降平臺3上配置有三根圓柱4,因而能夠同時對三個試樣脫模。本實用新型的脫模機所具有的圓柱4的數(shù)量并無特別的限制。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根據(jù)需要在一個批次中脫模的試樣的數(shù)量來確定圓柱4的數(shù)量,例如,可以具有1、2、3、4、5、6、7、8、9、10個或更多個圓柱4,從而可在一個批次中對1、2、3、4、5、6、7、8、9、10個或更多個試樣脫模。所述圓柱4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其可以是本領(lǐng)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銹鋼、銅、鋁、鐵、合金、熱固性塑料等。
在本實用新型中,動力系統(tǒng)2可以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已知的適用于本實用新型的壓力系統(tǒng),如液壓系統(tǒng)、氣壓系統(tǒng)等。
在本實用新型中,控制單元1的形式不受限制,其可以是,例如,有線或無線的遙控器、控制手柄、控制臺(例如,如圖1所示)等形式。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控制單元1包括,例如,電源開關(guān)、電源指示燈、啟動開關(guān)、手動/自動切換開關(guān)、加速按鈕、減速按鈕和停止按鈕,其中,所述電源開關(guān)、啟動開關(guān)、手動/自動切換開關(guān)、加速按鈕、減速按鈕和停止按鈕安裝在同一控制板上,并且與電控箱電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所述脫模機還包括一個或多個其它傳感器(圖中未顯示)。所述其它傳感器可位于脫模機的合適位置處,以檢測升降平臺3的位置,進而允許對升降平臺3定位,限制其上升和下降的終止位置。
本實用新型所用的傳感器可獨立地選自:金屬傳感器、激光傳感器、磁敏傳感器、力敏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和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熟知的適用于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傳感器。相對應(yīng)地,所述脫模機中對應(yīng)于所用傳感器的位置(例如,圓柱4、升降平臺3、放置模具用平臺6等)處具有與所用傳感器的功能相匹配的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金屬材料(如不銹鋼、銅、鋁、鐵等)部件、磁性材料部件、激光發(fā)射部件、壓力部件、超聲發(fā)射部件等。
操作過程中,將模具環(huán)形套件送入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的模具固定裝置的預定位置。若傳感器11檢測到模具已到位,其將指示模具到位的信號輸送至信號顯示裝置(例如,指示燈、顯示器等)和/或信號處理裝置(例如,信號轉(zhuǎn)換部件、信號分析部件等),從而允許在模具到位的情況下手工、半自動化或自動化地起始脫模操作。若傳感器11未檢測到模具到位,信號顯示裝置不顯示信號或顯示指示“模具未到位”的信號,從而不允許起始脫模操作。脫模操作開始后,升降平臺3在動力系統(tǒng)2的作用下沿著導柱5控制的方向朝放置模具用平臺6移動,并在上升過程中通過模具固定裝置中的通孔,將模具中需要脫模的部分逐漸頂出,完成脫模。
圖2是本實用新型脫模機的一個較好實例的放置模具用平臺的俯視圖。如圖2所示,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還設(shè)置有以d3的間距彼此平行設(shè)置的三個導軌9,所述間距d3取決于模具的尺寸;導軌9的近端跨度為d2,且遠端呈半徑為d2/2的半圓形,供于放置模具,其中所述半圓形的圓心與圓柱4頂面的圓心重合;導軌9形成半徑為r3的圓形通孔12,供圓柱4通過,其中,圓形通孔12的圓心與圓柱4頂面的圓心重合;導軌9內(nèi)部具有鏤空段1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導軌9的半圓形的外徑等于所述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的外徑。優(yōu)選地,圓形通孔12的半徑r3小于所述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的內(nèi)徑且大于圓柱4的半徑。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放置模具用平臺6適用的導軌9的形狀為U型。優(yōu)選地,導軌9的形狀與所述模具的邊緣的形狀相配合,從而允許所述模具在導軌9中自由滑動。
在圖2所示的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具有三個導軌9,因而能夠同時對三個試樣脫模。本實用新型的放置模具用平臺6中具有的導軌9的數(shù)量并無特別的限制。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根據(jù)需要在一個批次中脫模的試樣的數(shù)量來確定導軌9的數(shù)量,例如,可以具有1、2、3、4、5、6、7、8、9、10個或更多個導軌9,從而可在一個批次中對1、2、3、4、5、6、7、8、9、10個或更多個試樣脫模。
所述導軌9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其可以是本領(lǐng)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銹鋼、銅、鋁、鐵、合金、熱固性塑料等。
使用時,將帶有試樣的模具環(huán)形套件由導軌9的近端放入,經(jīng)過鏤空段10,送向?qū)к?遠端的半圓形,直至模具環(huán)形套件到位,即,其圓心與圓柱4頂面的圓心重合。脫模后,在圓柱4下降離開放置模具用平臺6之后,可將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部分沿導軌9從其遠端向近端移出放置模具用平臺6。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較好實例的模具: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正視圖。如圖3所示,模具環(huán)形套件包括兩個墊塊13和外圈14。墊塊13是半徑為r4、高度為h1的圓盤部件;外圈14是內(nèi)徑為r5、外徑為r6、高度為h2的環(huán)形部件;其中墊塊13是半徑r4與外圈14的內(nèi)徑r5相等或基本相等,從而允許墊塊13剛好嵌入外圈14的環(huán)中鏤空部分內(nèi);外圈14的內(nèi)徑r5大于位于放置模具用平臺中的圓形通孔12的半徑r3;優(yōu)選地,2×h1≦h2。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脫模用平臺7的圓形孔洞8的半徑大于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14的內(nèi)徑而小于其外徑。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放置模具用平臺6的圓形通孔12的半徑小于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14的內(nèi)徑。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中,放置模具用平臺6的導軌9的半圓形的半徑等于模具環(huán)形套件的外圈14的半徑。
所述墊塊13和外圈14的材料無特別的限制,其可以是本領(lǐng)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銹鋼、銅、鋁、鐵、合金、熱固性塑料等。
壓片時,將試樣置入處于外圈14的環(huán)中鏤空部分內(nèi)的兩個墊塊13之間,進行壓片。脫模過程中,圓柱4隨升降平臺3上升,并將兩個墊塊13連同其間經(jīng)壓片的試樣一同頂出外圈14。脫模后,可手工、半自動或自動化地將墊塊13與經(jīng)壓片的試樣分離,從而允許對分離出的試樣進行表征分析。
本實用新型裝置采用了傳感裝置(如傳感器11等),只有模具放置到位時發(fā)出模具到位的信號,升降裝置才能進行上升操作,避免了人為失誤操作,位置放置不當帶來的安全性隱患;此外,還可設(shè)置其它傳感裝置(如其它傳感器)對升降平臺進行定位,限制了其上升和下降的終止位置,保證了升降系統(tǒng)的安全使用,同時提升了脫模機的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而言僅僅是說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應(yīng)理解,在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對其進行多種修改,但其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