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送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
【背景技術】
[0002]運行小車是可以將物料運輸?shù)郊庸C械中的運輸工具。通過運行小車,能夠極大的提高送料的效率,進而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工作成本。
[0003]現(xiàn)有的各行業(yè)中很多都在使用運行小車,其形狀各異,符合其行業(yè)的標準和行業(yè)特性。
[0004]但是,在生產(chǎn)汽車內(nèi)飾件行李箱地毯時,其模具的安裝和基板的定位,均通過人工進行手工操作,容易使模具的安裝和基板的定位均不準確。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包括支架、軌道、滾輪、車體和行走氣缸;
[0007]所述滾輪設置在所述車體的一側;
[0008]所述滾輪與所述軌道滑動連接;
[0009]所述軌道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0]所述行走氣缸設置在所述車體的一側;
[0011]所述行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車體固定連接;
[0012]所述行走氣缸的活塞套與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連接;
[0013]或,
[0014]所述行走氣缸的活塞套與所述車體固定連接;
[0015]所述行走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連接。
[0016]進一步的,所述軌道為兩根;
[0017]兩根所述軌道平行設置;
[0018]所述軌道包括行走部和止擋部;
[0019]所述行走部垂直設置在所述止擋部的一端;
[0020]所述行走部設置在所述止擋部遠離另一根軌道的一側;
[0021]所述滾輪設置在所述行走部上。
[0022]平行設置兩根軌道,使其不會因為角度的變化而使?jié)L輪卡死不能移動或使?jié)L輪從行走部上掉落;整個軌道相對較寬,其橫向分別有行走部和止擋部組成,滾輪在行走部上滾動,且滾輪的內(nèi)側在止擋部外,通過行走部對滾輪進行支撐,通過止擋部對滾輪進行前進方向的限位。
[0023]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設置有限位板,用于阻擋所述車體的通過。
[0024]在支架的一端設置行走氣缸,另一端設置限位板。當車體通過行走氣缸從設置有行走氣缸的一端移動向另一端時,能夠通過限位板對其進行位置限定,其限定行走氣缸的最大行程,使其無法將車體推離軌道。
[0025]進一步的,所述車體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設置有減震裝置。
[0026]在車體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設置減震裝置后,行走氣缸在推動車體向限位板行駛的過程中,當車體快到限位板處使,減震裝置與限位板接觸,開始通過減震裝置對車體進行減速,進而降低了車體對限位板的撞擊力,減少了對車體和限位板的損壞,進而提高了車體和限位板的使用壽命。
[0027]進一步的,所述減震裝置為減震塊或減震彈簧。
[0028]減震塊和減震彈簧的生產(chǎn)和制造均比較簡單方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0029]進一步的,所述車體遠離所述滾輪的一側設置有凹槽,用于放置模具。
[0030]也就是說,在車體的上方設置一個凹槽,將車體設置為盤狀,模具放置進車體的凹槽內(nèi),通過凹槽旁邊的邊沿阻擋其內(nèi)的模具,在車體與限位板的撞擊力的作用下,凹槽內(nèi)的模具也不會由于慣性的作用而從車體上滑落,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安全性。
[0031]進一步的,所述車體為環(huán)形板;
[0032]所述環(huán)形板的一側連接滾輪;
[0033]所述環(huán)形板的另一端用于放置模具。
[0034]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運行小車主要使用在汽車內(nèi)飾件的行李箱地毯的生產(chǎn)中,其模具和基板的重量相對較小,對車體的承重能力要求不高。因此,可以將車體設置為環(huán)形板,在環(huán)形板的下側設置滾輪,上側放置模具,進而不僅可以實現(xiàn)運行小車的功能,又能極大程度上節(jié)約了材料。
[0035]進一步的,所述軌道上設置有位置傳感器。
[0036]在軌道上設置位置傳感器,通過位置傳感器的設置,可以實現(xiàn)對車體位置的精確控制,進而可以實現(xiàn)對不同規(guī)格、不同面積的行李箱地毯進行送料,使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的使用范圍更大更廣。
[0037]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調(diào)節(jié)桿;
[0038]所述調(diào)節(jié)桿與所述支架螺紋連接,能夠通過調(diào)節(jié)桿的轉動調(diào)節(jié)所述軌道的高度。
[0039]在支架的下方設置調(diào)節(jié)桿,且將調(diào)節(jié)桿與支架的支腿設置為螺紋連接,這樣可以通過轉動調(diào)節(jié)桿或轉動支架的支腿,實現(xiàn)對支架的高度的控制,以方便不同人員的操作。
[0040]進一步的,所述支架下方設置有移動輪。
[0041]在支架的下方設置移動輪,可以在不使用運行小車時,通過移動輪將運行小車移動的合適的位置,以免其占用其他機器的生產(chǎn)空間。
[004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通過在支架上設置軌道,將車體通過滾輪與軌道連接,通過行走氣缸帶動運行小車的移動和停止,再通過控制行走氣缸的行程來控制運行小車的位置,進而實現(xiàn)對運行小車的運動控制和定位,使模具和基板的安裝與定位更加的準確,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4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44]圖1為本實用新型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2為本實用新型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46]圖3為本實用新型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的軌道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47]附圖標記:
[0048]1:車體 2:滾輪 3:行走氣缸
[0049]4:模具 5:減震塊 6:限位板
[0050]7:軌道 8:支架 9:調(diào)節(jié)桿
[0051]10:移動輪11:止擋部12:行走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52]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0053]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5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5]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行李箱地毯自動生產(chǎn)線中的運行小車,包括支架8、軌道7、滾輪2、車體I和行走氣缸3 ;
[0056]所述滾輪2設置在所述車體I的一側;
[0057]所述滾輪2與所述軌道7滑動連接;
[0058]所述軌道7固定設置在所述支架8上;
[0059]所述行走氣缸3設置在所述車體I的一側;
[0060]所述行走氣缸3的活塞桿與所述車體I固定連接;
[0061]所述行走氣缸3的活塞套與所述支架8的一端固定連接;
[0062]或,
[0063]所述行走氣缸3的活塞套與所述車體I固定連接;
[0064]所述行走氣缸3的活塞桿與所述支架8的一端固定連接。
[0065]將模具4放置在車體I上,再將基板放置在模具4上,通過行走氣缸3對車體I進行定位,進而實現(xiàn)對基板進行定位,不僅定位準確,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66]氣缸一般均有活塞桿和活塞套組成,將行走氣缸3的活塞桿或活塞套與之間進行固定連接,與之對應的,將行走氣缸3的活塞套或活塞桿與車體I之間進行固定連接。通過活塞桿與活塞套之間由于氣壓的原因產(chǎn)生的氣缸內(nèi)的活塞運動,帶動缸體的運動,進一步帶動車體I相對支架8進行運動。
[0067]通過多行走氣缸3的壓力的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氣缸內(nèi)的各腔室的容積變化,進而實現(xiàn)對活塞桿在活塞內(nèi)的位置的調(diào)整,進而實現(xiàn)對車體I的位置的定位和調(diào)整。
[0068]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為,所述軌道7為兩根;
[0069]兩根所述軌道7平行設置;
[0070]所述軌道7包括行走部12和止擋部11 ;
[0071]所述行走部12垂直設置在所述止擋部11的一端;
[0072]所述行走部12設置在所述止擋部11遠離另一根軌道7的一側;
[0073]所述滾輪2設置在所述行走部12上。
[0074]平行設置兩根軌道7,使其不會因為角度的變化而使?jié)L輪2卡死不能移動或使?jié)L輪2從行走部12上掉落;整個軌道7相對較寬,其橫向分別有行走部12和止擋部11組成,滾輪2在行走部12上滾動,且滾輪2的內(nèi)側在止擋部11外,通過行走部12對滾輪2進行支撐,通過止擋部11對滾輪2進行前進方向的限位。
[0075]需要指出的是,軌道7可以是通過橫向設置的行走部12和止擋部11組成的結構,也可以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