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縱向抗壓強度改進了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異型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一般地涉及角柱和邊緣保護器結構,用來保護包裝箱、物件、產品、和/或夾板裝載貨物的角或邊緣區(qū),以及為運輸或貯藏中堆垛的物件、產品、或夾板裝載的貨物的角或邊緣區(qū),以及為運輸或貯藏中堆垛的物件、產品、或夾板裝載貨物提供必要的柱縱向抗壓性能;特別是涉及一種特制的角柱和邊緣保護器結構,用來提高柱縱向抗壓性能,尤其是角柱/邊緣保護器的頂點區(qū)的抗壓性能,保護器從物件、產品、或夾板裝載貨物的側面大致成直角向外伸出,需要的空間最小,從而可最大限度盛裝物件、產品或夾板裝載貨物,使它們在運輸或貯藏中可以裝進預先確定的貨倉內。
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在包裝和運輸業(yè)中是眾所周知的,因此,這類結構被廣泛地用于各種包裝箱、物件、產品或夾板裝載貨物的運輸或貯藏,不僅是為了在運輸中保護它們,特別是保護它們的角或邊緣部分,而且是為了提供柱縱向抗壓性能,以使垂直堆垛在貨物貯藏或保存設施內的包裝箱、物件、產品和夾板裝載貨物不致因壓力而倒塌。
現(xiàn)有技術已經(jīng)制出了各種類型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現(xiàn)有技術的保護器結構已公開在1990年7月3日授予施米特的4,938,357號美國專利、1984年11月20日授予加德納的4,483,444號美國專利、1980年5月13日授予本特的4,202,449號美國專利、1978年10月17日授予赫爾利的4,120,441號美國專利、1967年4月25日授予塞爾特曼的3,315,867號美國專利、1932年7月4日授予薩斯的1,865,485號美國專利、和1994年11月4日授予戈特切爾的D-351,988號美國外觀設計專利上。所有在上述現(xiàn)有技術專利中公開的保護器結構都可以提供所需要的角或邊緣保護,或角柱支撐。從結構的角度看,本特(Bent)的裝置最像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但該裝置是作為邊緣保護器制造和公開的,而不是作為提供柱縱向堆垛抗壓或支撐力而制造和公開的。從下文提供的公開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與本特的邊緣保護裝置之間存在著使用功能上的差別。
本專利申請的附
圖1與本特的專利的圖1大致相似,本特的邊緣保護裝置是一個塑料模壓件,它有一個圍繞著軸心2的圓柱形頂點部分1,并有一個展延的弧,約為圓的四分之三或270度。頂點部分1的兩端實際上是處在360度的圓弧的零度和270度的位置上,與側臂3和4整體連接,側臂3和4彼此大致成直角配置,側臂3和4的懸空端或末端從側臂的尾部5和6向外彎曲,當邊緣保護器被繩索8固定在物件或包裝箱上時,側臂3和4的表面與物件或包裝箱的側面7和7接觸。
應該注意的是,雖然本特的裝置包括一個保護包裝箱、物件、物品的邊緣保護結構,但是它不是必須具有承受包裝箱、物件、物品多層垂直碼垛產生的相當大的壓力或柱縱向壓力的角柱結構。另外,由于本特邊緣保護器的側臂3和4分別與邊緣保護器的頂點部分1形成的空隙,例如側臂或臂件3的外表面3a和頂點部分1的外表面部分1a之間形成的空隙,處在與外表面3a平行的一個平面內,如圖1中雙箭頭所指并標有空隙字樣的距離或空間,臨近的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彼此間不能靠緊裝。這樣,運輸貨物的存放或貯藏設施的空間便不能以較好的費效比來使用。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種角柱結構,它既可以起保護物件、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的角的保護器的作用,也可以起保護物件、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的邊緣的邊緣保護器的作用,這種角柱結構可以提高柱縱向堆垛抗壓性能,從而使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之間可以較緊的擺放。另外,角柱結構還應具有所需要的水平穩(wěn)定性,并具有積極的或理想的將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所受的捆綁壓力分布的性能。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用來保護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包裝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上的新型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用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的缺點和落后性能。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包裝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上的新型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它具有提高承受縱向壓力或堆垛壓力的性能,從而提高包裝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的貨物存放或貯藏設施的使用費效比。另外,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具有理想的壓力或力分布性能,可將包扎繩索施加在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上的力或壓力分散。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和方法可以實現(xiàn)提供一種新型改進的用于包裝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上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的上述目地和其他目的。該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有一個頂點部分,呈弧形展開約270度,有兩個臂件,彼此大致成90度角。臂件通過反方向彎曲或大致成U字形的彎曲部分與頂點部分的終端整體相連。反方向彎曲或大致成U字形的彎曲部分起著幾種功能。
第一、U字形彎曲部分,實際上起著軸向延伸肋的作用,除頂點部分具有柱縱向抗壓性能外,該肋為頂點區(qū)的角柱結構提供補充的承受柱縱向壓力的能力。第二、該彎曲部分使臂件的內表面和外表面與對應的頂點部分的最內表面和最外表面在同一平面內,這樣,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本特邊緣保護裝置的臂件的外表面與頂點部分的最外表面之間形成的空隙被消除了??障兜南墒拱b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在貨物存放或貯藏設施中裝的更緊湊。第三、該彎曲部分可以為本發(fā)明的角柱結構提供或補充必要的柔性,特別是當彎曲部分被置于物件、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的邊緣上或角區(qū),并用合適的繩索固定在該位置上時,該彎曲部分可以將捆綁繩索作用于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上的力或壓力進行有利的分布。
通過對下面的詳細描述和附圖的研究,人們將會對本發(fā)明的各種其它目的、特征和附帶的優(yōu)點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在各個附圖中相同的或相對應的部件用同樣的標號標示;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的邊緣保護器的剖視圖,圖中示出了該保護器用在物件的角或邊緣區(qū)的情況,用合適的繩索將邊緣保護器固定在被保護的物件上;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和技術制作的一種新型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的剖視圖,圖中示出了該保護器的各相關部件;圖3是類似于圖1中的保護器的剖視圖,但使用的是本發(fā)明的新型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跟圖2所示一樣,用合適的包扎帶或繩索將保護器繞物件的邊緣或角區(qū)固定。
附圖,特別是其中的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原理和技術開發(fā)和制作的新型改進角柱/邊緣保護器,圖2中以10標示。同圖1中所示的本特邊緣保護器一樣,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也有一個頂點部分12,呈弧形,弧兩端延伸的弧度或角度大體上為圓的四分之三或270度。跟本特邊緣保護器的特征一樣,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頂點部分12的兩終端與一對側臂件14和16是相連的整體,兩側臂大體上相互垂直,以便與包裝箱、物件、實物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兩鄰近側邊18和20相接、接觸或安座在其上,如圖3所示。
但是,跟本特邊緣保護器也有不同之處,本特邊緣保護器的側臂或臂件3和4是直接與頂點部分1的終端部分整體相連,如圖1中1b和1c所示,結果在側臂3的外表面3a和頂點部分1的最外面的外表面部分1a之間形成一個空隙,而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側臂或臂件14和16是通過轉折段24和26與頂點部分12的終端部分整體相連的,轉折段有一個向外彎曲的圓弧部分,使轉折段24和26大致呈U字形。很明顯,轉折段24和26在本發(fā)明中與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的連接中起著決定性的重要作用。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終端向外彎曲或呈弧形向外延伸,有兩個懸空端或末端部分28和30,顯然它們在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連接中同樣起著幾種功能。
轉折段24和26分別將本發(fā)明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側臂或臂件14和16與頂點部分12整體連接,它的首要作用或功能是起縱向或軸向延伸加強肋的作用。眾所周知,在運輸或貯藏設施工業(yè)中,當對貨物、集裝箱等進行垂直堆垛運輸或貯藏時,大部分柱形堆垛強度或壓載集中再頂點或頂尖部分12。但是,有了轉折段24和26起著縱向或軸向延伸肋的作用??捎行У貙⒇浳?、集裝箱等碼垛產生的壓力、壓載或受力重新分配,將原來由頂點部分12一個部位承受的力或載荷分散到頂點部分12和轉折段24和26三個部分上。這樣,角柱/邊緣保護器10能承受的總壓力或垂直碼垛強度大大超過現(xiàn)有技術的角柱。
第二個主要功能或作用是向外彎曲大致呈U字形的轉折段24和26使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比較結實,這樣便可以大大提高尺寸預定的貨物裝載或貯藏設施的貨物裝載或貯藏能力。從圖2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頂點或頂尖部分12有一個最外表面部分12a,它是一條與頂點或頂尖部分12的正切線,與側臂或臂件14平行,同樣,側臂或臂件14也有一個最外表面部分14a。
由于有了向外彎曲大致呈U字形的轉折段24,最外表面部分12a和14a實際上是在同一平面,如圖2中14o線所示。結果,本特邊緣保護器的空隙特征被消除了。頂點部分的最內表面部分12b與側臂或臂件14的最內表面部分14b也存在這種同一平面的關系,最內表面部分12b是一條與頂點部分12的圓弧形內表面的正切線,與側臂或臂件14平行,該同一平面關系可從圖2中清楚地看出。從而使頂點部分12的最外和最內表面部分12c和12d與側臂或臂件16的最外和最內表面部分16a和16b之間的結實度也同樣得到提高,它們的同一平面關系線圖中未示或未標示,因為這已是不言自明的。
轉折段24和26在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10中起的第三個使用功能或作用是對包裝帶、繩索或束緊薄片帶作用在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上的壓力或負載進行有利的分布,同時使側臂或臂件14具有一定程度的柔性和彈性,這樣也可以有利地分布或某種程度上控制作用在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上的包扎壓力、力或負載,特別是分布包裝箱、物件或貨物22的角或兩鄰近邊相接點34,或沿包裝箱、物件、貨物兩鄰近邊18和20上的包扎壓力、力和負載。
尤其是,由于U字形轉折段24和26的向外彎曲的構型,使得轉折段24和26的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比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最內表面部分14b和16b還要向內凸出,如圖2中雙箭頭所指的S處,這樣,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便在離開或遠離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角或角尖34的位置上與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兩鄰近邊18和20接觸或靠緊。從而使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角或角尖部分34被包容在角柱或邊緣保護器結構10的頂點或頂尖部分12形成的凹入部分或空間36,因而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的頂點或頂尖部分12不接觸和觸碰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角或角尖部分34,最壞的情況,即便是在包扎帶或束緊薄片帶將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22捆緊的情況下,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頂點或頂尖部分12對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角或角尖部分34的接觸或觸碰力或負載只是極小的或被減弱。
從圖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當包扎帶、繩索或束緊薄片帶32繞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緊固后,包扎帶或束緊薄片帶當然也就繞在了角柱/邊緣保護器10的頂點或頂尖部分12的外表面上,而且也接觸到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懸空端或末端部分28和30的最外表面部分28o和30o。因此,當包扎帶或薄片帶32被拉緊和固定之后,包扎帶32與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懸空端或末端部分28和30的接觸,使側臂或臂件14和16分別向其相對應的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側面18和20朝內移動或彈動,這樣側臂或臂件14和16之間就不再是大致成直角關系了。
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這種彈性或柔性運動是上述轉折段24和26的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與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最內表面部分14b和16b之間形成的空隙造成的,這種柔性或彈性運動圍繞著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發(fā)生的,換句話說,是以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為支點發(fā)生的。因此,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這種柔性運動使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終端或末端部分28和30的最內表面部分28i和30i,在遠離轉折段24和26的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的位置,與包裝箱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側面18和20相接觸或觸碰。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最內表面部分14b和16b分別與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側面18和20形成空隙38和40,空隙同樣使側臂或臂件14和16對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的側面18和20產生柔性和彈性運動。另外,轉折段24和26的最外表面部分24o和26o,(作為組成部件連接在轉折段24和26與側臂或臂件14和16之間使之成為一整體),此時也與包扎帶、繩索、或束緊薄片帶32接觸。
因此,包扎帶、繩索或薄片帶產生的并施加在或傳到角柱或邊緣保護器10和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22上的拉緊或捆扎載荷、力、或壓力可以有效地分布到多個位置,如頂點或頂尖部分12、轉折段最內表面部分24i和26i、轉折段最外表面部分24o和26o。末端最內表面28i和30i、以及末端的最外表面部分28o和30o。最后,在角柱結構10承受垂直的堆垛貨物時,側臂或臂件14和16的向外彎的或弧形延伸的懸空或末端部分28和30,可以對角柱結構10起水平穩(wěn)定作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和方法制作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可以用于各種不同的包裝箱、物件、夾板裝載貨物等,為它們提供理想的垂直堆垛強度。為了具備在不同環(huán)境下使用所需的不同特性,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成各種軸長的。如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通常做成軸長76.2厘米(30英寸)和127厘米(50英寸)之間,平均軸長約為101.6厘米(40英寸)。保護器結構10的最佳軸長通常是91.44厘米(36英寸)或121.92厘米(48英寸)。
另外,應該注意的是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既可以用合適的紙材料和塑料材料做,也可用這兩種材料的組合材料做。當完全用紙材料做時,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是用碎紙合成的紙層板做成的一個壓層件,這種全用紙材料作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10能承受的最大垂直壓力或堆垛壓力比用塑料材料做的或塑料材料和紙材料組合做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能承受的要大。用紙壓層作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從制造所需的技術上來看,比用塑料做的費效比更好。
另一方面,某些貨物的存放或貯藏設施環(huán)境要求或必須使用紙和塑料的組和材料制作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將兩種材料混合成混合體,然后加熱使塑料組分熔化,將塑熔后的材料壓制成本發(fā)明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組合材料中塑料占重量的50%效果最好。塑料材料可以有效地起到防潮作用,使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具有在潮濕環(huán)境條件下抗潮濕的能力。
應該注意的最后一點是,除了如附圖所示的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及其各種部件外,為了進一步加強結構10的承受垂直壓力的性能,結構10上還可以附加一個紙包裹層42,將結構整個外部包起來。這個包裹層不屬于用來制成結構頂尖部分12、臂件14和16、轉折段24和26以及末端28和30的紙層。包裹層42從末端28的內表面部分開始覆蓋臂件14,轉折段24、頂點部分12、轉折段26、臂件16、和末端30的全部內表面部分,然后包住末端30轉而覆蓋臂件16、轉折段26、頂尖部分12、轉折段24、臂件14的全部外表面部分,然后到末端28并將其全部包裹。
因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和方法已研制出一種新的改進的角柱/邊緣保護器,提高了承受垂直堆垛壓力的性能,使貨物存放和貯藏設施中的物件、包裝箱、夾板裝載貨物有更結實的包裝,并能在包扎帶或繩索緊固包裝箱、物件或夾板裝載貨物時可以有利地分布作用其上的壓力、力、負載。
顯然,對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可以做各種改進和變更,因此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本發(fā)明可以在說明書描述的內容之外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角柱結構,用于包裝箱和集裝箱的角區(qū)和邊緣,以提高多層堆垛的包裝箱和集裝箱的縱向抗壓能力,其特征在于角柱結構包括一個頂點部分,當所述結構被置于集裝箱的近角區(qū)時,該頂點部分恰好環(huán)置在集裝箱的角區(qū)上,頂點部分有一個繞一個軸心的弧狀外形,沿弧線延伸大致成270度;一對側臂,兩者之間大致成直角配置,當所述結構被固定在集裝箱上時,兩側臂恰好與集裝箱的側邊相接;反方向彎曲,大致成U字形的轉折段,起著軸向延伸加強肋的作用,用來提高角柱結構的縱向抗壓性能,并從中連接頂點部分和兩臂件,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點部分包括兩個外表面部分和兩個內表面部分;每一個所述的側臂,包括一個外表面部分,大體上處在與其對應的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平行的位置并在同一平面上;一個內表面部分,大體上處在與其對應的頂點部分的內表面部分平行的位置并在同一平面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的轉折段有一個外形凸出的內表面部分,位于角柱結構的內側,和一個外形凹進的外表面部分,位于角柱結構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個轉折段的外形凸出的內表面部分與對應的側臂的內表面部分隔開一個預定的距離,這樣,當角柱結構被固定在集裝箱上,轉折段的外形凸出的內表面部分接觸集裝箱的側面部分,形成一個支點,繞此支點,該側臂可以柔性地移向集裝箱的側邊部分,從而使每個側臂的終端部分的內表面與集裝箱的側邊接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臂的每個終端部分都有一個弧狀的向外彎曲的部分,在所述角柱結構受到軸縱向壓力載荷時,為該角柱結構提供水平穩(wěn)定性。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受力分布點,分布繞在所述角柱結構的頂點部分上的捆綁帶的拉緊力,使角柱結構環(huán)集裝箱角區(qū)固定;所述轉折段的外表面部分,包括第三和第四受力分布點,分布捆綁帶作用在其上的拉緊力;所述側臂的終端部分包括第五和第六受力分布點,分布捆綁帶的拉緊力。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分布點,分布繞在角柱結構的頂點上的捆扎薄片帶的拉緊力,從而使角柱結構環(huán)集裝箱的角區(qū)固定;所述轉折段的外表面部分包括第三和第四受力分布點,分布捆扎薄片帶的拉緊力;所述側臂的終端部分包括第五和第六受力分布點,分布捆扎薄片帶的拉緊力。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結構是用多層的紙層材料制造的。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結構是用塑料材料制造的。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結構是用碎紙和塑料的混合材料制造的。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個紙制的包裹層包裹著角柱結構,使所述的側臂、頂點部分、轉折段全都包裹在內。
12.一種用在包裝箱和集裝箱的角和邊緣區(qū)的角柱結構,用來增強包裝箱和集裝箱在貨物存放和貯藏設施內的放置和貯藏設施內的放置和貯藏位置的結實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頂點部分,在所述結構被放置在鄰近集裝箱的角區(qū)時,該頂點部分恰好環(huán)集裝箱的角區(qū)放置,頂點部分有一個大致呈弧形的外形,弧的兩段繞一個軸延伸,略成270度,有一對外表面部分和一對內表面部分;一對側臂,兩者之間略成直角,當所述結構被繞集裝箱固定時,側臂恰好與集裝箱的側邊相接,每個側臂包括一個外表面部分和一個內表面部分;反方向彎曲的大致呈U字形的轉折段居中將頂點部與一對側臂連成一個整體,這樣兩側臂的外表面部分大體與其相對應的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平行并在同一平面上,而兩側臂的內表面部分大體上與其相對應的頂點部分的內表面部分平行并在同一平面上;當頂點部分被放置在集裝箱的角區(qū)時,而側臂與集裝箱的側邊接合,即可實現(xiàn)所述角柱結構增強結實度的作用。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反方向彎曲,大致呈U字形的轉折段,形成外凹/內凸的軸向延伸加強肋件,用來加強包裝箱和集裝箱多層碼垛時角柱結構的柱縱向抗壓性能。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個轉折段的內表面都有一個凸起部分,與其所在的側臂的內表面相距一段預定的距離,當角柱結構被固定在集裝箱上,轉折段內表面的凸起部分,將與集裝箱的側邊接觸,形成一個力的支點,側臂將繞其柔性地移向集裝箱的側邊,使側臂的終端部分的內表面與集裝箱的側邊接觸。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側臂的終端部分都有一個弧形向外彎的部分,當角柱結構受到軸縱向壓載時,該弧形外彎部分可為角柱結構提供水平穩(wěn)定性。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在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有第一和第二壓力分布點,捆在角柱結構頂點上的包扎帶對頂點所產生的拉力作用在此兩個壓力分布點上,使角柱結構固定在集裝箱的角區(qū)上;所述轉折段的外表面部分有第三和第四壓力分布點,包扎帶的拉力作用在此兩點上;側臂的終端部分有第五和第六壓力分布點,包扎帶的拉力作用在此兩點上。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頂點部分的外表面部分有第一和第二壓力分布點,捆在角柱結構頂點部分上的包扎薄片帶對頂點部分產生的拉力作用在此兩個壓力分布點上,使角柱結構固定在集裝箱的角區(qū);轉折段的外表面部分有第三和第四壓力分布點,包扎薄片帶的拉力作用在此兩點上。側臂的終端部分有第五和第六壓力分布點,包扎薄片帶的拉力作用在此點上。
18.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柱結構是用多層的紙層板制造的。
1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柱結構是用塑料材料制造的。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柱結構是用碎紙和塑料組成的混合材料制造的。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材料,其中塑料材料占重量的50%。
22.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角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一個包裹角柱結構的紙包覆層,以便將兩個側臂、頂點部分和轉折段完全包覆起來。
全文摘要
一種角柱/邊緣保護器結構,包括一個頂點部分、彼此略成直角配置的一對側臂、和凹/凸形的轉折段,該段連在側臂與頂點部分之間,使之成一整體。當角柱結構用在堆垛的包裝箱、集裝箱、夾板裝載貨物上時,該段可提高角柱結構軸向或縱向抗壓性能。該段還使側臂外表面和內表面部分與頂點部分外表面和內表面部分同在一個平面內,使物件在貨物存放和貯藏設施內裝得更緊湊。該段可使側臂在包扎帶壓力下作彈性運動,有利于分布捆扎力。
文檔編號B65D81/05GK1205296SQ9810277
公開日1999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8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道格拉斯A·戈斯霍恩, 邁克爾D·勒舍恩 申請人:伊利諾斯工具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