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托盤,尤其是涉及一種方便回收再利用、且不破壞包裝的運輸托盤。
背景技術:
運輸托盤,也稱為卡板、托盤或貨架底座等,其主要用于承載貨物,從而實現貨物的裝運,現有的運輸托盤由上、中、下三個位置的部件所形成,其中位于上端的為上面板,下端的為下面板,而至于上面板與下面板之間的為實心木支柱作為承重的支撐塊。
針對于現有的運輸托盤結構,采用具有一定厚度且實心膠塊或木塊作為承重支撐塊,該支撐塊的需要敲擊固定釘進入致使其穿過上端板或下端板伸入承重塊內,以固定,形成固定式的連接結構。該種連接結構在貨物運輸后,若要將其拆分及其麻煩,因固定釘的拆分過程容易損傷操作人員或貨品;若無需拆分,收到貨的買家會將運輸托盤丟棄,導致資源的浪費;另,為了提高承載重量及達到長時間運輸的目的,承重支撐塊為實心結構,導致重量大,同時為了方便加工,承重支撐塊為矩形塊體,其棱邊沿在與叉車配合轉載、移動的過程中,極易受損,同時還會出現損壞包裝貨物薄膜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方便回收再利用、且不破壞包裝的運輸托盤。
為達到上述目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運輸托盤,其包括盤體及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九個支撐柱及下面板,其中九個支撐柱呈矩陣式的間隔排列形成支撐架;支撐架上端面與盤體相連,而盤體與支撐架之間還設置有加固條,該支撐架的下端面與下面板相連;各支撐柱為管狀支撐柱,該支撐柱內腔縱向穿設一用以連接盤體、加固條及下面板的螺桿,該螺桿兩端分被開設有能與螺母配合旋緊的螺紋段。
進一步,所述各支撐柱內設置有確保平衡支撐的平衡塊,平衡塊上開設有允許螺桿穿過的通孔。
進一步,所述平衡塊數量為一個,該平衡塊卡固于支撐柱內腔中部。
進一步,所述平衡塊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相鄰平衡塊之間間隔分布切卡固于支撐柱內。
進一步,所述支撐柱為圓形管紙管。
進一步,所述支撐柱內設置的平衡塊為能與支撐柱內壁卡接的矩形扁塊或圓形扁塊。
進一步,所述支撐柱為方形管紙管。
進一步,所述支撐柱內設置的平衡塊為支撐柱內壁卡接的矩形扁塊或圓形扁塊。
進一步,所述下面板數量為三個,且各下面板為條形板,所述九個支撐柱中三個支撐柱呈一組,三組支撐柱下端面分別與一下面板相連,于形成盤體下方形成三個條形支撐的構架,所述的加固條與條形狀的下面板垂直分布。
進一步,所述下面板數量為一個且與盤體相適應,九個支撐柱的下端面與該下面板相連。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點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撐柱在確保承載力的情況下,重量相較現有技術減少百分之二十,達到有效減小重量目的,進而降低運輸成本,降低人工搬運勞動強度;
3、本新型結構采用螺桿與螺母可拆卸的方式相連,從而達到方便拆卸,同時各支撐柱采用紙筒為主要結構,進而實現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而便捷的拆卸方式給回收利用提供了便捷;
3、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撐柱為圓形支撐,其外表面為圓形,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其帶有棱從而造成自身損傷破壞承載力,同時,凸出的結構極易導致保護貨物的薄膜被損壞,前述的圓形的紙筒結構有效的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重量輕、方便拆卸及回收,生產制造便捷,可實現流水化的量產作業(yè),實現在確保托盤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結構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結構部分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支撐柱與托盤及下面板相連的結構剖面圖(支撐柱內置一個平衡塊);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所述支撐柱結構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所述支撐柱內置兩個平衡塊的結構剖面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結構立體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結構部分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3所示,針對現有技術運輸托盤結構中,托盤結構不易拆卸,整個丟棄造成資源浪費,同時托盤結構中承重支撐塊重量大等技術問題。進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運輸托盤,其包括盤體1及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九個支撐柱2及下面板3,其中九個支撐柱2呈矩陣式的間隔排列形成支撐架;支撐架上端面與盤體1相連,而盤體1與支撐架之間還設置有加固條4,該支撐架的下端面與下面板3相連。而其中各支撐柱2為管狀支撐柱,該支撐柱2內腔縱向穿設一用以連接盤體、加固條及下面板的螺桿5,該螺桿5兩端分被開設有能與螺母6配合旋緊的螺紋段。
上述結構中,如圖3至圖4所示,管狀的支撐柱2結構大大降低了現有實心承重支撐塊的重量,且各支撐柱2中設置有一螺桿5,該螺桿5通過兩端分別穿過盤體1、下面板3與螺母6配合鎖緊,形成可拆卸的結構,從而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該結構的改進具有方便拆下、降低資源浪費,降低結構重量的目的。
如圖1及圖2所示,前述下面板3數量為三個,且各下面板3為條形板,所述九個支撐柱2中三個支撐柱2呈一組,三組支撐柱2下端面分別與一下面板3相連,于形成盤體1下方形成三個條形支撐的構架,所述的加固條4與條形狀的下面板3垂直分布。優(yōu)選的:見圖3所示,所述的盤體1與三個下面板3均開設有能配合螺桿5、螺母6配合相連的孔31,各孔31內設置有金屬限位環(huán)8。金屬限位環(huán)8呈漏斗狀,金屬限位環(huán)8的小開口面朝向支撐柱2設置,在方便拆卸的基礎上有效提高了結構的穩(wěn)定性。
如圖3及圖4所示,為確保各支撐柱2能達到承載重量的目的,前述各支撐柱2內設置有確保平衡支撐的平衡塊7,平衡塊7上開設有允許螺桿5穿過的通孔。
具體的說:如圖3至圖4所示,平衡塊7的數量根據支撐柱2的承重要求進行設置;若平衡塊7數量為一個,該平衡塊7卡固于支撐柱2內腔中部;若平衡塊7的數量至少為兩個,相鄰平衡塊7之間間隔分布切卡固于支撐柱2內,本實施例中所述平衡塊7的數量為兩個(見圖5所示)。
如圖1至圖5所示,前述的支撐柱2可以為圓形管紙管。本結構中采用紙筒作為支撐柱,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運輸托盤的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在上述結構達到方便拆卸的目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部件的回收能力,避免資源浪費。具體的說:前述各支撐柱2為圓形紙管時,設置于支撐柱2內的平衡塊7為能與支撐柱內壁卡接的矩形扁塊或圓形扁塊,所述平衡塊7的厚度根據實際所需進行設置,這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掌握的能力。
前述的支撐柱2也可以為方形管紙管(未示出,請參考上一段及圖1至圖5所示)。本結構中采用紙筒作為支撐柱2,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運輸托盤的回收再利用的能力,在上述結構達到方便拆卸的目的同時,進一步提高部件的回收能力,避免資源浪費。具體的說:前述各支撐柱2為方形紙管時,設置于支撐柱2內的平衡塊7為能與支撐柱內壁卡接的矩形扁塊或圓形扁塊,所述平衡塊7的厚度根據實際所需進行設置,這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掌握的能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圖1至圖5所示,所述支撐柱2可以方形紙管或圓形紙管,但支撐柱2的優(yōu)選為圓形紙筒,因其外表面為弧形面,在于叉車配合使用的過程中,確保不會與叉車的插頭進行干涉,進而有效避免損傷,同時還能確保與保護貨物的保護薄膜的良好配合,有效避免因具有凸出結構而將薄膜破損等不良現象。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盤體1下方間隔固定有三個加固條4,三個加固條4相互平行,而各加固條4上設置有等距的配合安裝有三個支撐柱2,整個運輸托盤具有九個支撐柱2且九個支撐柱2中三個一組,形成三組結構;各支撐柱2為圓形紙管且內部卡固有矩形平衡塊7,其中平衡塊7上開設有允許以螺桿5穿過的通孔,一螺桿5穿過平衡塊其具有螺紋段的兩端分別穿過盤體1及對應的下面板3,而盤體1及各下面板3開設允許螺桿5穿過的孔,且孔內設置有漏斗狀的金屬限位環(huán)8;穿過盤體1、下面板3螺桿5的螺紋段置于金屬限位環(huán)8內并與螺母6配合相連,形成可拆卸的運輸托盤結構。該運輸托盤結構中運用中空且卡固有平衡塊7的支撐柱在確保承載力的情況下有效減輕重量,同時達到能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而圓形的支撐柱外表面對包裝貨物的保護薄膜及運輸設備及操作人員無損傷。
實施例二:如圖6至圖7所示,針對現有技術運輸托盤結構中,托盤結構不易拆卸,整個丟棄造成資源浪費,同時托盤結構中承重支撐塊重量大等技術問題。進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運輸托盤,其包括盤體1及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九個支撐柱2及下面板3,,其中九個支撐柱2呈矩陣式的間隔排列形成支撐架;支撐架上端面與盤體1相連,而盤體1與支撐架之間還設置有加固條4,該支撐架的下端面與下面板3,相連。而其中各支撐柱2為管狀支撐柱,該支撐柱2內腔縱向穿設一用以連接盤體、加固條及下面板的螺桿5,該螺桿5兩端分被開設有能與螺母6配合旋緊的螺紋段。
上述結構中,配合圖3至圖4所示,管狀的支撐柱2結構大大降低了現有實心承重支撐塊的重量,且各支撐柱2中設置有一螺桿5,該螺桿5通過兩端分別穿過盤體1、下面板3,與螺母6配合鎖緊,形成可拆卸的結構,從而達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目的。該結構的改進具有方便拆下、降低資源浪費,降低結構重量的目的。
如圖6至圖7所示,前述的下面板3,數量為一個且與盤體1相適應,九個支撐柱2的下端面與該下面板3,相連。優(yōu)選的:所述的盤體1與下面板3,均開設有能配合螺桿5、螺母6配合相連的孔,各孔內設置有金屬限位環(huán)8。金屬限位環(huán)8呈漏斗狀,金屬限位環(huán)8的小開口面朝向支撐柱設置,在方便拆卸的基礎上有效提高了結構的穩(wěn)定性。
本實施例二中所述的各支撐柱2結構與實施例一結構一致,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6至圖7,并結合如3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盤體1下方間隔固定有三個加固條4,三個加固條4相互平行,而各加固條4上設置有等距的配合安裝有三個支撐柱2,整個運輸托盤具有九個支撐柱2;各支撐柱2為圓形紙管且內部卡固有矩形平衡塊7,其中平衡塊7上開設有允許以螺桿5穿過的通孔,一螺桿5穿過平衡塊其具有螺紋段的兩端分別穿過盤體1及對應的下面板3,,而盤體1及各下面板3,開設允許螺桿5穿過的孔,且孔內設置有漏斗狀的金屬限位環(huán)8;穿過盤體1、下面板3,螺桿5的螺紋段置于金屬限位環(huán)8內并與螺母6配合相連,形成可拆卸的運輸托盤結構。該運輸托盤結構中運用中空且卡固有平衡塊7的支撐柱在確保承載力的情況下有效減輕重量,同時達到能回收再利用的目的,而圓形的支撐柱外表面對包裝貨物的保護薄膜及運輸設備及操作人員無損傷。
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實施方式,在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從上述的構思出發(fā),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