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的限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動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在發(fā)動機自動化生產線的輸送過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對工件或托盤進行定位或限位,以滿足特定的工藝要求,如測量、壓裝、涂膠等。若工件或托盤的位置不能相對固定,便會導致測量數(shù)值不準確,壓裝位置偏離、涂膠不均勻等問題。因而為了順利實現(xiàn)上述工序的功能性要求,生產線中往往會設置較多的限位裝置。
對于一般的發(fā)動機生產線,工藝設計時大多會采用自動限位或定位,如氣缸限位,即通過氣缸推桿在工件側面或正面進行阻擋,使其停在工作位。除此之外,也有采用電機死擋限位的,即在托盤回轉過程中,通過在托盤底部設置死擋塊,使托盤停止運動。但是,采用自動限位,成本較高,且氣動或電動執(zhí)行元件使用壽命有限,需要定期維護保養(yǎng),不適合應用在小批量試生產或試制領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動限位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降低成本,便于維修保養(yǎng)。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包括連接架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開設有通孔;
拉手,所述拉手與所述連接架旋轉連接;
定位軸,所述定位軸穿過所述通孔,并與所述拉手的一側活動連接,且所述定位軸與所述通孔的一端為間隙配合。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緊固螺釘,所述定位軸上開設有腰型槽,所述緊固螺釘穿過所述底座并抵壓在所述腰型槽上。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連接銷軸,所述拉手上開設有腰型孔,所述連接銷軸依次穿過所述定位軸和所述腰型孔將所述定位軸和所述拉手連接。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通孔為三級臺階孔,包括直徑依次增大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形成第一臺階面,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之間形成第二臺階面,所述定位軸上設置有限位面;
所述手動限位裝置還包括回位彈簧,所述回位彈簧套設在所述定位軸上,且所述回位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所述第一臺階面和所述限位面之間。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無油襯套,所述無油襯套套設在所述定位軸上,且所述無油襯套的一端抵壓在所述第二臺階面上,另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緊固。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定位軸遠離所述拉手的一端設置有梯形端。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與待限位工件固定連接,所述限位座上開設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與所述梯形端相配合。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拉手上設置有把持部,所述把持部為圓柱狀。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拉手與所述連接架通過旋轉軸連接。
如上所述的手動限位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支撐架的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四個腰型連接孔和兩個定位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包括底座、拉手和定位軸,其中,底座包括連接架和支撐架,支撐架上開設有通孔;拉手與連接架旋轉連接;定位軸穿過通孔,并與拉手的一側活動連接,且定位軸與通孔的一端為間隙配合。使用時,首先逆時針旋轉拉手,拉手帶動定位軸向左運動,此時將所需要壓緊的工件放置于定位軸遠離拉手的一端,再順時針旋轉拉手,此時拉手帶動定位軸向右運動,將工件抵壓至所需的位置,便能準確的進行定位,此種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同時還能大幅的降低制造成本,避免了在樣品試制過程中大量制造自動定位件造成的成本增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的軸測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的一種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的另一種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的限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底座; 11-連接架;12-支撐架;121-腰型連接孔;
122-定位孔;13-通孔;131-第一孔 132-第二孔;
133-第三孔;134-第一臺階面;135-第二臺階面 20-拉手;
21-腰型孔 ;22-把持部;30-定位軸;31-腰型槽;
32-限位面;33-梯形端 ;40-緊固螺釘;50-連接銷軸;
60-回位彈簧;70-無油襯套;80-內六角螺釘;90-限位座;
91-梯形凹槽;100-旋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包括底座10、拉手20和定位軸30。
其中,底座10包括連接架11和支撐架12,支撐架12上開設有通孔13;拉手20與連接架11旋轉連接;定位軸30穿過通孔13,并與拉手20的一側活動連接,且定位軸30與通孔13的一端為間隙配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拉手20和連接架11之間可以通過旋轉軸100連接。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理解的是支撐架12的底部的兩側設置有四個腰型連接孔121和兩個定位孔122,可以方便的將手動限位裝置固定到需要的地方。
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時,首先逆時針旋轉拉手20(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拉手20帶動定位軸30向左運動(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此時將所需要壓緊的工件放置于定位軸30遠離拉手20的一端,再順時針旋轉拉手20(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此時拉手20帶動定位軸30向右運動(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將工件抵壓至所需的位置,便能準確的進行定位,此種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同時還能大幅的降低制造成本,避免了在樣品試制過程中大量制造自動定位件造成的成本增加。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還包括緊固螺釘40,定位軸30上開設有腰型槽31,緊固螺釘40穿過底座10并抵壓在腰型槽31上。設置緊固螺釘40可以防止定位軸30旋轉,避免因定位軸30旋轉導致的定位軸30與拉手20脫離,保證了使用的安全。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還包括連接銷軸50,拉手20上開設有腰型孔21,連接銷軸50依次穿過定位軸30和腰型孔21將定位軸30和拉手20連接。連接銷軸50與定位軸30固定連接,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連接銷軸50可以與定位軸30一體成型或過盈配合,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為過盈配合,此種連接簡單方便,成本低廉。同時,連接銷軸50可以在腰型孔21滑動,當旋轉拉手20時,連接銷軸50在腰型孔21中移動,從而帶動定位軸30的運動。
進一步地,通孔13為三級臺階孔,包括直徑依次增大的第一孔131、第二孔132和第三孔133,第一孔131和第二孔132形成第一臺階面134,第二孔132和第三孔133之間形成第二臺階面135,定位軸30上設置有限位面32。本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還包括回位彈簧60,回位彈簧60套設在定位軸30上,且回位彈簧60的兩端分別抵壓在第一臺階面134和限位面32之間。當逆時針旋轉拉手20時(以圖2中方向為參考),帶動定位軸30向左運動的同時壓縮彈簧,當完成工件放置時,松開拉手20,彈簧在回彈力的作用下帶動定位軸30向右運動,從而將工件牢靠的抵壓在所需的位置,避免了還需手動旋轉拉手20完成抵壓動作,增加了便利性和實用性。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手動限位裝置還包括無油襯套70,無油襯套70套設在定位軸30上,且無油襯套70的一端抵壓在第二臺階面135上,另一端通過內六角螺釘80緊固。設置無油襯套70可以降低定位軸30與底座10之間的摩擦,不但使得定位軸30的運動更為順暢,還能有效的避免定位軸30與底座10之間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定位軸30遠離拉手20的一端設置有梯形端33。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定位軸30遠離拉手20的一端還可以設置為三角形或別的形狀,具體設置的形狀可以根據(jù)需要壓緊的工件的導向孔的形狀來確定。
進一步地,還包括限位座90,限位座90與待限位工件固定連接,限位座90上開設有梯形凹槽91,梯形凹槽91與梯形端33相配合。當需要限位操作的工件能旋轉時,為了限制工件旋轉,可以將限位座90先與工件固定連接,然后再將梯形端33插入到梯形凹槽91中,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限制工件的移動,還可以限制工件的旋轉。
進一步地,拉手20上設置有把持部22,把持部22為圓柱狀。設置為圓柱狀可以方便操作人員的把持還可以避免因棱邊對操作人員的傷害。
以上依據(jù)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