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工藝工具,尤其是一種用于小修作業(yè)的可升降操作臺。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小修操作平臺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的樣式,大都是自主設計裝配,例如,有的小修操作臺為一網(wǎng)式長方體裝置,規(guī)格為100cm×50cm×20cm。該種裝置在井口較低時可以滿足現(xiàn)場使用,但在較高井口施工時,就不能滿足現(xiàn)場使用,此時工人就會把兩個操作臺疊加、增高,疊加的平臺不牢固,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另外該種操作平臺在搬運及重物墜落時易變形,變形后表面不平整,亦存在安全隱患。為此需要研制一種可升降的、不易變形的操作平臺。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根據(jù)從事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生產(chǎn)設計經(jīng)驗,研制出一種可升降操作臺,以期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升降操作臺,操作簡便、升降可靠,安全系數(shù)高,可滿足小修作業(yè)日常使用。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可升降操作臺,包括有一操作平臺以及設置于所述操作平臺的四角上的可升降支腿,所述可升降支腿的上端與所述操作平臺的底面相連接。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所述可升降支腿包括一上管腿以及一下管腿,所述上管腿以及下管腿對應沿軸向間隔的設置有多個沿徑向貫通的上定位孔道以及下定位孔道,所述上管腿的上端與所述操作平臺連接固定,其下端能移動插接于所述下管腿中,當螺栓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上定位孔道以及下定位孔道時,能固定所述上管腿及下管腿。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所述可升降支腿進一步設有一中間管腿,所述中間管腿上沿軸向間隔的設置有多個沿徑向貫通的橫向孔道,所述中間管腿的下端能移動的插接于所述下管腿的上端內(nèi),所述上管腿的下端則能移動的插接于所述中間管腿內(nèi);
其中,當所述螺栓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橫向孔道及上定位孔道時,能固定所述上管腿及中間管腿,當所述螺栓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下定位孔道及橫向孔道時,能固定所述下管腿及中間管腿。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所述下管腿的下端安裝有一支撐底盤。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在所述操作平臺的周向上,各相鄰的所述下管腿之間安裝有加強筋。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所述上管腿與所述操作平臺之間、所述下管腿與所述支撐底盤及加強筋之間分別焊接固定。
如上所述的可升降操作臺,其中,所述操作平臺為由多根鋼條焊接而成的網(wǎng)狀平臺。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臺,設有的操作平臺以及可升降支腿,便于加工、生產(chǎn)成本低,通過操作可升降支腿,即可實現(xiàn)操作平臺的升降,易于操作,牢固性好,不易晃動,安全性高;通過將操作平臺設置成網(wǎng)狀,從而形成立式結構,使其表面不易變形且防滑。
總之,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操作簡便、升降可靠,安全系數(shù)高,可滿足小修作業(yè)日常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動作流程圖。
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 操作平臺 2 可升降支腿
21 上管腿 211 上定位孔道
22 下管腿 221 下定位孔道
23 中間管腿 231 橫向孔道
24 支撐底盤 25 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xiàn)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側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可升降操作臺的動作流程圖。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臺,包括有一操作平臺1以及設置于所述操作平臺1的四角上的可升降支腿2,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上端與所述操作平臺1的底面相連接。在實際工作中,根據(jù)具體施工的高度,對應調(diào)節(jié)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長度,以改變該操作平臺1的高度,滿足井口作業(yè)的多樣化需求。
其中,請一并參見圖5,所述可升降支腿2包括一上管腿21以及一下管腿22,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下管腿22對應沿軸向間隔的設置有多個沿徑向貫通的上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所述上管腿21的上端與所述操作平臺1連接固定,其下端能移動插接于所述下管腿22中,當螺栓20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上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時,能固定所述上管腿21及下管腿22。換言之,通過所述上管腿21在所述下管腿22內(nèi)的上下移動,可以調(diào)整所述操作平臺1的位置,可在不同高度處進行作業(yè),并且,當所述操作平臺1的高度確定后,即可將螺栓20插入所對應的定位孔道211以及下定位孔道221內(nèi),實現(xiàn)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下管腿22的固定,確保了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當工作結束后,拔出所述螺栓20,即可將所述上管腿21收入下管腿22內(nèi),搬運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可升降支腿2進一步設有一中間管腿23,所述中間管腿23上沿軸向間隔的設置有多個沿徑向貫通的橫向孔道231,所述中間管腿23的下端能移動的插接于所述下管腿22的上端內(nèi),所述上管腿21的下端則能移動的插接于所述中間管腿23內(nèi),通過設置該中間管腿23,可以增加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總長度,使用范圍更廣,適應性更佳;
其中,當所述螺栓20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橫向孔道231及上定位孔道211時,能固定所述上管腿21及中間管腿23,當所述螺栓20穿設于其中任一相對的所述下定位孔道221及橫向孔道231時,能固定所述下管腿22及中間管腿23,由此,可以對應將所述上管腿21、中間管腿23以及下管腿22連接固定。其中,所述螺栓20的數(shù)量可根據(jù)需要而定,如在圖示中優(yōu)選設置有兩個。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在負重時工作可靠,避免出現(xiàn)因晃動而導致傾覆等事故,優(yōu)選在所述下管腿22的下端安裝有一支撐底盤24。通過設置該支撐底盤24,可以增大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
如圖1所示,在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操作平臺1的周向上,各相鄰的所述下管腿22之間安裝有加強筋25,使本實用新型在整體結構上更加穩(wěn)固,保證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其中,為了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強度,優(yōu)選所述上管腿21與所述操作平臺1之間、所述下管腿22與所述支撐底盤24及加強筋25之間分別焊接固定。
較佳地,如圖4所示,所述操作平臺1為由多根鋼條焊接而成的網(wǎng)狀平臺,通過多個鋼條焊接并形成立式結構組合,使該操作平臺1的表面不易變形且防滑,在實際工作中,優(yōu)選上述鋼條采用高強度防滑鋼條。
請一并參見圖5,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可升降操作臺,在實際工作中,根據(jù)井口處工況,調(diào)節(jié)所述可升降支腿2的高度即可,其中,在具體作業(yè)時,先行上提所述操作平臺1,并帶動所述上管腿21從所述中間管腿23中伸出,若操作平臺1能達到所需高度,直接用所述螺栓20連接固定所述上管腿21以及中間管腿23,將兩者固定即可;如所述操作平臺1需進一步上升,則可先行用螺栓20將上管腿21的下端與所述中間管腿23的上端連接固定,隨后,通過所述操作平臺1及上管腿21,連帶將所述中間管腿23從所述下管腿22中拉出,直至所述操作平臺1到達所需高度,再用另一所述螺栓20將中間管腿23與下管腿22連接固定,即可實現(xiàn)操作平臺的上升;
在作業(yè)完成后,按照與上述相反的動作過程,即可將本實用新型重新回收,并收納所述上管腿21及中間管腿22,具體操作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