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機的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敞口包裝機夾袋器。
背景技術:
敞口包裝機,是為多種行業(yè)提供定量包裝的機器,主要應用在醫(yī)藥、化工、農(nóng)藥、非金屬、涂料、陶瓷等行業(yè)的定量包裝。
目前,大多數(shù)敞口包裝機的灌裝口處都安裝有夾袋器,用于確保灌裝時,包裝袋能夠固定于包裝機上,然而,現(xiàn)有夾袋器的氣缸設于夾袋臂平行梁的下部,通過氣缸的伸縮來實現(xiàn)夾袋臂的開合,即氣缸伸長,夾袋臂打開;氣缸收縮,夾袋臂閉合,此類夾袋器氣缸的安裝位置,與包裝袋袋口的位置接近,占去了手臂操作的有效活動空間,極易造成人體傷害事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敞口包裝機夾袋器,該夾袋器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便捷,便于維護,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員之手臂的活動空間,徹底消除了夾袋器對操作人員的安全威脅。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敞口包裝機夾袋器,包括灌裝口,所述灌裝口上端設有一水平支撐板,于水平支撐板兩邊均分別設有同步張合的前夾臂和后夾臂,同一邊的前夾臂和后夾臂上端之間通過氣缸相連接,該二前夾臂下端共同連接于一前夾袋部上,該二后夾臂下端共同連接于一后夾袋部上,該前夾袋部和后夾袋部用以在灌裝物料時夾緊套設在灌裝口上的包裝袋。
所述灌裝口為一管狀結(jié)構(gòu),該灌裝口上端與一包裝機相連接。
所述水平支撐板兩邊制有凸臺,各凸臺兩側(cè)面向水平支撐板中部延伸,形成加強塊,各凸臺與對應一邊的前夾臂和后夾臂相連接。
所述各前夾臂和后夾臂上均垂直延伸有一水平梁,各該水平梁的端部分別設有一齒輪,各該齒輪分別通過一安裝座連接在對應一邊的凸臺上,同一邊的前夾臂和后夾臂之齒輪相嚙合。
所述前夾袋部與后夾袋部為對稱結(jié)構(gòu),該前夾袋部和后夾袋部都分別包括夾持段和分別設于夾持段兩邊的連接段組成,各該連接段分別與對應邊的前夾臂或后夾臂相連接,該夾持段呈圓弧形,該夾持段的大小與灌裝口的大小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過水平支撐板,在灌裝口兩邊均分別設置前夾臂和后夾臂,并于同一邊的前夾臂和后夾臂上端之間的設置氣缸,來控制前夾臂和后夾臂的張合,以實現(xiàn)前夾袋部和后夾袋部的張合動作,操作員只需在前夾袋部和后夾袋部張開時,將包裝袋套設在灌裝口下端,然后啟動氣缸,將包裝袋的袋口于灌裝口上夾緊,再由包裝機將物料經(jīng)灌裝口送入包裝袋中,待裝滿包裝袋后,包裝機停止送料,操作員取下完成裝料的包裝袋,并更換待使用的安裝袋,進行下一次包裝作用,操作便捷,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維護,另外,氣缸安裝于前夾臂和后夾臂的平行梁的上部,使氣缸遠離操作人員手臂,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員之手臂的活動空間,徹底消除了夾袋器對操作人員的安全威脅。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張開狀態(tài)的立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 是本實用新型的側(cè)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灌裝口;2-水平支撐板;21-凸臺;22-加強塊;3-前夾臂;4-后夾臂;5-氣缸;6-前夾袋部;7-后夾袋部;8-齒輪;9-安裝座;K-水平梁;M-夾持段;P-連接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敞口包裝機夾袋器,包括灌裝口1,灌裝口1上端設有一水平支撐板2,于水平支撐板2兩邊均分別設有同步張合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同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上端之間通過氣缸5相連接,該二前夾臂3下端共同連接于一前夾袋部6上,該二后夾臂4下端共同連接于一后夾袋部7上,該前夾袋部6和后夾袋部7用以在灌裝物料時夾緊套設在灌裝口1上的包裝袋,其中,灌裝口1為一管狀結(jié)構(gòu),該灌裝口1上端與一包裝機相連接。
如圖1-3所示,水平支撐板2兩邊制有凸臺21,各凸臺21兩側(cè)面向水平支撐板2中部延伸,形成加強塊22,各凸臺21與對應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相連接,其中,加強塊22的設置,能有效增強凸臺21的強度,保證凸臺21與前夾臂3、后夾臂4相連接后,作業(yè)時夾持的穩(wěn)定性。
如圖1-3所示,各前夾臂3和后夾臂4上均垂直延伸有一水平梁K,各該水平梁K的端部分別設有一齒輪8,各該齒輪8分別通過一安裝座9連接在對應一邊的凸臺21上,同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之齒輪8相嚙合,通過相嚙合的兩個齒輪8的聯(lián)動,實現(xiàn)對應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同步張合,其中,各安裝座9分別通過一連接軸與對應齒輪8相連接,后夾臂4的水平寬度大于前夾臂3的水平寬度。
如圖1-3所示,前夾袋部6與后夾袋部7為對稱結(jié)構(gòu),該前夾袋部6和后夾袋部7都分別包括夾持段M和分別設于夾持段M兩邊的連接段P組成,各該連接段P分別與對應邊的前夾臂3或后夾臂4相連接,該夾持段M呈圓弧形,該夾持段M的大小與灌裝口1的大小相配合,即前夾袋部6和后夾袋部7閉合時形成的內(nèi)圓的直徑約等于灌裝口的外徑。
其中,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施力點以及前夾袋部6與后夾袋部7的施力點分處于在水平梁K兩側(cè)位置。
使用時,將包裝袋套設在灌裝口1下端,啟動氣缸5,氣缸5伸長運動,撐開對應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上端部,使灌裝口1兩邊對應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下端做收合運動,此時,同一邊相嚙合的二齒輪8向相對向外的方向轉(zhuǎn)動,在各前夾臂3和后夾臂4收合的同時,帶動前夾袋部6和后夾袋部7相互閉合,夾持到灌裝口1的包裝袋袋口處,使包裝袋固定于灌裝口1上,氣缸5暫停動作;裝料完畢后,氣缸5起到,做收縮運動,拉動對應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上端部,使對應一邊的前夾臂3和后夾臂4的下端做張開運動,此時,同一邊相嚙合的二齒輪8向相對向內(nèi)的方向轉(zhuǎn)動,在各前夾臂3和后夾臂4張開的同時,帶動前夾袋部6和后夾袋部7相互張開,松開到灌裝口1的包裝袋,以便操作員取下包裝袋,氣缸5復位后停止運動,至此完成一次灌裝作業(yè)。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構(gòu)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裝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