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備安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重心位置的吊具。
背景技術:
大型高速風洞配有多套噴管,根據(jù)試驗需要進行噴管安裝和更換時,要求噴管起吊保持水平,但由于不同噴管的重心位置不同,若采用行車配合鋼絲繩或者吊帶這種傳統(tǒng)起吊方式進行大型風洞噴管安裝和更換時,難以保證噴管重心位于鋼絲繩或者吊帶的中心線上,導致起吊時鋼絲繩或者吊帶的受力不均,可能會出現(xiàn)噴管傾斜,甚至翻轉的情況。對于長度較長、重量較重的大型噴管起吊過程中,該問題尤為明顯。為解決起吊不平穩(wěn)問題,一般采用多次試吊的方式,即通過調整鋼絲繩或者吊帶的捆綁位置使噴管重心位于中心線上,但該方式需要反復吊起和放下噴管,還需多次進行鋼絲繩或者吊帶的解綁和捆綁,耗時耗力,效率不高,并且試吊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重心位置的吊具,可根據(jù)起吊設備的重心位置預先進行配重塊的調節(jié),使設備在起吊過程中保持水平。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調重心位置的吊具,包括:雙腿壓制索具、鋼絲繩、卸扣、橫梁、配重滑塊、單套成套壓制索具、可拆卸配重;吊具頂部的雙腿壓制索具與兩根等長度的鋼絲繩連接,與雙腿壓制索具連接的鋼絲繩另一端分別與卸扣固定連接;卸扣安裝在橫梁上表面,橫梁下表面設置有配重滑塊,單腿壓制索具分別安裝在橫梁前后端的四個端點處,并通過四根等長度的鋼絲繩將四套固定安裝于橫梁端點處的單腿壓制索具與另外四套單腿壓制索具連接。
如上所述橫梁整體呈“工”字形結構,橫梁上表面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安裝板,安裝板垂直固定于橫梁上表面,安裝板上水平設置有多個安裝孔,用于將卸扣環(huán)扣在安裝板上。
如上所述橫梁“工”字形結構的前后四個端點上設置有四個螺紋通孔,用于螺栓穿過螺紋通孔將連接單腿壓制索具固定在橫梁上;橫梁下表面設置有滑軌,用于配重滑塊滾輪鑲嵌在橫梁下表面。
如上所述配重滑塊為鑄鐵材料,通過滾輪鑲嵌在橫梁的滑軌上,配重滑塊通過鎖緊螺釘在橫梁上進行位置鎖定,螺釘松開時,配重滑塊可在橫梁上沿滑軌前后滑動;螺釘鎖緊時,可將配重滑塊固定于橫梁上的相應位置。
如上所述卸扣為兩套,卸扣通過環(huán)扣安裝板上不同位置的安裝孔來調整在橫梁上的固定位置。
如上所述可拆卸配重為不同重量的方形砝碼片,可拆卸配重為鑄鐵材料,每塊砝碼片上鉆有兩個通孔,橫梁“工”字型結構四個端點處的螺栓穿過砝碼片上的通孔,并通過螺母將可拆卸配重擰緊固定在橫梁“工”字型結構的四個端點處。
如上所述可拆卸配重拆卸時松開并取下螺母,然后將可拆卸配重一片片取下或者進行更換;可拆卸配重需要根據(jù)起吊設備的重心偏移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保證起吊過程平穩(wěn);另外可拆卸配重必須配對進行安裝,即橫梁“工”字型結構的前端或者后端要左右同時安裝相同重量的可拆卸配重,用于確保在起吊過程中起吊設備不發(fā)生左右晃動。
本發(fā)明的顯著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所設計吊具在設備起吊過程中,通過調節(jié)橫梁上的可拆卸配重塊和滑動配重塊位置,實現(xiàn)吊具重心位置的調整,使設備和吊具整體達到力矩平衡,保證吊具和設備在起吊過程中保持平穩(wěn),不發(fā)生傾斜。使用此吊具的吊裝過程安全高效,防止了起吊過程由于受力不均導致設備發(fā)生傾斜甚至翻轉的問題,同一吊具適用于不同重心位置和不同長度設備的起吊,具有較高的利用率和較廣的適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吊具結構正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吊具結構側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吊具結構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吊具起吊設備原理示意圖。
圖中:1-雙腿壓制索具,2-鋼絲繩,3-卸扣,4-橫梁,5-配重滑塊,6-單腿壓制索具,7-可拆卸配重,8-起吊設備,9-安裝板,10-安裝孔,11-螺紋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可調重心位置的吊具,包括:雙腿壓制索具1、鋼絲繩2、卸扣3、橫梁4、配重滑塊5、單套成套壓制索具6、可拆卸配重7;吊具頂部的雙腿壓制索具1與兩根等長度的鋼絲繩2連接,與雙腿壓制索具1連接的鋼絲繩2另一端分別與卸扣3固定連接;卸扣3安裝在橫梁4上表面,橫梁4下表面設置有配重滑塊5,單腿壓制索具6分別安裝在橫梁4前后端的四個端點處,并通過四根等長度的鋼絲繩2將四套固定安裝于橫梁4端點處的單腿壓制索具6與另外四套單腿壓制索具6連接。
其中,橫梁4整體呈“工”字形結構,橫梁4上表面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安裝板9,安裝板9垂直固定于橫梁4上表面,安裝板9上水平設置有多個安裝孔10,用于將卸扣3環(huán)扣在安裝板9上;
橫梁4“工”字形結構的前后四個端點上設置有四個螺紋通孔11,用于螺栓穿過螺紋通孔11將連接單腿壓制索具6固定在橫梁4上;橫梁4下表面設置有滑軌,用于配重滑塊5滾輪鑲嵌在橫梁4下表面。
配重滑塊5為鑄鐵材料,通過滾輪鑲嵌在橫梁4的滑軌上,配重滑塊5通過鎖緊螺釘在橫梁4上進行位置鎖定,螺釘松開時,配重滑塊5可在橫梁4上沿滑軌前后滑動;螺釘鎖緊時,可將配重滑塊5固定于橫梁4上的相應位置。
卸扣3為兩套,卸扣3通過環(huán)扣安裝板9上不同位置的安裝孔10來調整在橫梁4上的固定位置。
可拆卸配重7為不同重量的方形砝碼片,可拆卸配重7為鑄鐵材料,每塊砝碼片上鉆有兩個通孔,橫梁4“工”字型結構四個端點處的螺栓穿過砝碼片上的通孔,并通過螺母將可拆卸配重7擰緊固定在橫梁4“工”字型結構的四個端點處;
可拆卸配重7拆卸時松開并取下螺母,然后將可拆卸配重7一片片取下或者進行更換;可拆卸配重7需要根據(jù)起吊設備的重心偏移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包括砝碼片的數(shù)量、重量和安裝位置),保證起吊過程平穩(wěn);另外可拆卸配重7必須配對進行安裝,即橫梁4“工”字型結構的前端(或者后端)要左右同時安裝相同重量的可拆卸配重7,用于確保在起吊過程中起吊設備8不發(fā)生左右晃動。
本發(fā)明具體工作方式:
如圖4所示,假定吊裝的起吊設備8重心與兩根鋼絲繩2中線的間距為L2,通過調整配重滑塊5的位置和橫梁4“工”字型結構的四個端點處的可拆卸配重7,使整套吊具的重心位置發(fā)生移動,在吊具重心位置與雙腿壓制索具間距為L1時,使吊具與起吊設備8整體達到力矩平衡,即:F×L1=G×L2,式中,F(xiàn)為吊具自身所受的重力,G為吊裝設備8所受的重力。此時起吊設備8可以保證平穩(wěn),不發(fā)生前后傾斜。同時,在橫梁4上配置四套單腿壓制索具6以及配對安裝的可拆卸配重7,是為了確保在起吊過程中設備8不發(fā)生左右晃動。
在進行起吊設備8第一次起吊時,需進行試吊以確定配重滑塊5的鎖定位置,具體步驟如下:
1.將除固定在橫梁4上的另外四套單腿壓制索具6與起吊設備8上的四個鎖環(huán)連接并鎖緊;
2.將配重滑塊5鎖定在橫梁4任意位置上;
3.將起吊設備8吊離地面約50mm左右;
4.打開配重滑塊5鎖定裝置,根據(jù)設備前后傾斜情況,移動配重滑塊5的位置以及適當調整橫梁4“工”字型結構的四個端點處的可拆卸配重7,使起吊設備8恢復水平,不發(fā)生前后傾斜,鎖定配重滑塊5,標記此時配重滑塊5在橫梁4上的位置和記錄可拆卸配重7的砝碼片配置情況;
5.確保起吊設備8前后和左右都保持平穩(wěn)后,正常起吊設備8。
同一起吊設備8在完成試吊并且標記配重滑塊5位置以及記錄可拆卸配重7的砝碼片配置情況后,再次進行吊裝時,可將配重滑塊5鎖定在試吊平穩(wěn)時所標記的位置,并按記錄的砝碼片配置情況裝配可拆卸配重7,不經(jīng)過試吊直接進行起吊,吊裝效率大幅提高。至此吊具組裝完畢,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發(fā)明吊具的所有組件規(guī)格須執(zhí)行GB/T26079-2010標準。
本發(fā)明吊具已在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fā)展中心某大型高超聲速風洞中得到運用,用于不同馬赫數(shù)噴管的更換和安裝。為說明本發(fā)明吊具在大型設備吊裝過程中的改進和優(yōu)勢,選擇某大型高超聲速噴管采用本發(fā)明的吊具與某風洞噴管采用傳統(tǒng)吊裝方式進行比較,對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兩種吊裝方式對比表
由表1可以看出,雖然采用本發(fā)明吊具起吊的某大型高超聲速噴管重量和長度遠大于某風洞噴管,但起吊過程耗費的人力和時間有所減少,并且確保了起吊過程中設備平穩(wěn),不發(fā)生傾斜。相同噴管在初次試吊保持平穩(wěn)后,標記配重滑塊5的鎖定位置,再次吊裝時直接將配重滑塊5鎖定在相應位置,可不經(jīng)試吊直接進行起吊,大幅提高吊裝效率。
本發(fā)明吊具可應用于不同重心位置和不同長度設備的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