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室排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包括吸水組件和排水組件,排水組件包括排水管,排水管一端通過軟管與吸水組件連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設置出水口,排水管的一側(cè)設置通氣鋼管,通氣鋼管的一端穿過排水管與排水管內(nèi)部連通,通氣鋼管的另一端設置壓縮空氣接頭,通氣鋼管上設置一個排氣開關;通氣鋼管朝著遠離出水口的方向傾斜設置在排水管的一側(cè)。通過在排水組件上設置用于壓縮空氣注入的通氣鋼管和壓縮空氣接頭,并將通氣鋼管朝向遠離出水口的一端傾斜設置,可以利用壓縮空氣的作用力,通過吸水組件將船舶分段內(nèi)的積水排出,整個過程不需要使用泵,也不會浪費電力資源,同時也不需要在船舶分段上開設放水孔,節(jié)約了能源,降低了制造成本。
【專利說明】艙室排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水工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壓縮空氣進行排水的艙室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船舶分段建造過程中容易在船舶分段內(nèi)出現(xiàn)積水,為了保證船舶能正常制造,需要定期對此積水進行處理。目前對積水的處理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采用泵等動力裝置將積水從船舶內(nèi)抽取出來,排放到指定位置,這種方式需要采用額外的昂貴的動力源(電能),浪費資源,并且泵抽取積水時,不能完全將積水處理干凈,會有遺留;第二種,在船舶最低位置手工氣割一個或者多個排水孔,這樣的方式會破壞船舶的結(jié)構(gòu),且在排水完成后,需要選用合適的鋼板焊接到排水孔處,不僅增加了焊接工序、后續(xù)焊縫打磨工序,還增加了材料成本,另外,由于船舶的制造周期長,通常積水、排水工序不止一次,如果采用氣割排水孔的方式,需要多次補孔,造成排水工序復雜。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其能在減少動力源的使用的情況下,快速的對船舶分段內(nèi)的積水進行自動排水。
[0004]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其不會破壞船舶本身的結(jié)構(gòu),操作工序少,材料消耗少。
[0005]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其能多次進行排水工作,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0006]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提供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包括:
[0008]吸水組件,安放在船舶分段內(nèi)的低位置處;
[0009]排水組件,所述排水組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通過軟管與所述吸水組件連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設置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一側(cè)設置通氣鋼管,所述通氣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水管與所述排水管內(nèi)部連通,所述通氣鋼管的另一端設置壓縮空氣接頭,所述通氣鋼管上設置一個用于連通或隔斷所述壓縮空氣接頭與所述排水管內(nèi)部的排氣開關;
[0010]所述通氣鋼管朝著遠離所述出水口的方向傾斜設置在所述排水管的一側(cè)。
[0011]進一步的,所述通氣鋼管遠離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設置外螺紋,所述壓縮空氣接頭內(nèi)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壓縮空氣接頭螺紋連接。
[0012]進一步的,在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壓縮空氣接頭連接處設置防漏氣裝置。
[0013]優(yōu)選的,所述防漏氣裝置為設置在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壓縮空氣接頭連接處的橡膠密封圈。
[0014]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排水管的夾角為10°? 60。。
[0015]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排水管的夾角為30°。
[0016]通過將通氣鋼管與排水管的夾角設置為30°,當排氣開關開啟時,通入排水管內(nèi)對通過軟管和吸水組件吸水的作用力最大,吸水速度也快,即從出水口處排出的積水速度最快。
[0017]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排水組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排水管與所述軟管之間的封板,所述封板上固定設置連接鋼管,所述連接鋼管的一端穿過所述封板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內(nèi),所述連接鋼管的另一端與軟管可拆卸連接。
[0018]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鋼管外圍設置外螺紋,所述軟管內(nèi)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所述連接鋼管與所述軟管螺紋連接。
[0019]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在所述排水管上對應所述通氣鋼管設置入氣口,所述連接鋼管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內(nèi)的部分設置在所述封板與所述入氣口之間。
[0020]通過將連接鋼管的一端設置在封板與入氣口之間,是為了保證通氣鋼管能正常的通入壓縮空氣。
[0021]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吸水組件包括吸口底板,在所述吸口底板的一側(cè)設置吸口鋼管,對應所述吸口鋼管在所述吸口底板上開設吸水孔,所述吸口鋼管遠離所述吸口底板的一端與所述軟管可拆卸連接。
[0022]進一步的,所述吸口鋼管外圍設置外螺紋,所述軟管內(nèi)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所述吸口鋼管與所述軟管螺紋連接。
[0023]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吸口底板遠離所述吸口鋼管的一側(cè)設置用于將所述吸口底板與船舶分段隔開的吸口臺階。
[0024]通過設置吸口臺階,可以使吸水孔在吸水過程中不緊貼在船舶分段的底部,保證吸水工作能正常進行。
[0025]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吸口臺階包括沿所述吸水孔外周均勻設置的凸條,所述凸條靠近所述吸水孔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遠離所述吸水孔的一端的高度。
[0026]優(yōu)選的,在所述吸水孔的外周沿其周向均勻設置八個所述凸條。
[0027]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凸條靠近所述吸水孔的一端與所述吸口底板相交設置。
[0028]作為艙室排水裝置的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排氣開關為雙通開關。
[0029]進一步的,在所述排水管上設置便于提取的提手。
[0030]對比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將排水組件與吸水組件連通,并在排水組件上設置用于壓縮空氣注入的通氣鋼管和壓縮空氣接頭,并將通氣鋼管朝向遠離出水口的一端傾斜設置,可以利用壓縮空氣的作用力,通過吸水組件將船舶分段內(nèi)的積水排出,即排水組件內(nèi)朝向出水口注入壓縮空氣,導致排水組件的排水管內(nèi)的壓力低于船舶分段內(nèi)的壓力,進而產(chǎn)生吸水的吸力,將船舶分段內(nèi)的水吸入到軟管內(nèi),并由排水組件排出,整個排水過程不需要使用泵,也不會浪費電力資源,同時也不需要在船舶分段上開設放水孔,節(jié)約了能源,降低了制造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下面根據(jù)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中的排水組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中的吸水組件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5]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中的吸水組件的側(cè)視示意圖。
[0036]圖1至4中:
[0037]1、吸水組件;11、吸口底板;12、吸口鋼管;13、吸水孔;14、凸條;
[0038]2、船舶分段;
[0039]3、排水組件;31、排水管;32、軟管;33、出水口 ;34、通氣鋼管;35、壓縮空氣接頭;36、排氣開關;37、封板;38、連接鋼管;39、提手。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結(jié)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41]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包括吸水組件1和排水組件3,其中,吸水組件1安放在船舶分段2內(nèi)的低位置處,用于吸水,排水組件3包括排水管31,排水管31 —端通過軟管32與吸水組件1連通,排水管31的另一端設置出水口 33,排水管31的一側(cè)設置通氣鋼管34,通氣鋼管34的一端伸入排水管31與排水管31內(nèi)部連通,通氣鋼管34的另一端設置壓縮空氣接頭35,通氣鋼管34上設置一個用于連通或隔斷壓縮空氣接頭35與排水管31內(nèi)部的排氣開關36,通氣鋼管34朝著遠離出水口 33的方向傾斜設置在排水管31的一側(cè),在排水管31上設置便于提取的提手39。
[0042]通氣鋼管34遠離排水管的31 —端設置外螺紋,壓縮空氣接頭35內(nèi)設置有與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通氣鋼管34與壓縮空氣接頭螺紋35連接。
[0043]在通氣鋼管34與壓縮空氣接頭35連接處設置防漏氣裝置,在本實施例中,防漏氣裝置為設置在通氣鋼管34與壓縮空氣接頭35連接處的橡膠密封圈。
[0044]通氣鋼管34與排水管31的夾角為10°?60°,在本實施例中,通氣鋼管34與排水管31的夾角為30°。通過將通氣鋼管34與排水管31的夾角設置為30°,當排氣開關36開啟時,通入排水管31內(nèi)對通過軟管32和吸水組件1吸水的作用力最大,吸水速度也快,即從出水口 33處排出的積水速度最快。
[0045]排水組件3還包括設置在排水管31與軟管32之間的封板37,封板37上固定設置連接鋼管38,連接鋼管38的一端穿過封板37延伸至排水管31內(nèi),連接鋼管38的另一端與軟管32可拆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鋼管38外圍設置外螺紋,軟管32內(nèi)設置有與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連接鋼管38與軟管32螺紋連接。
[0046]在排水管31上對應通氣鋼管34設置入氣口,連接鋼管38延伸至排水管31內(nèi)的部分設置在封板37與入氣口之間。通過將連接鋼管38的一端設置在封板37與入氣口之間,是為了保證通氣鋼管34能正常的通入壓縮空氣。
[0047]如圖3和4所示,吸水組件1包括吸口底板11,在吸口底板11的一側(cè)設置吸口鋼管12,對應吸口鋼管12在吸口底板11上開設吸水孔13,吸口鋼管12遠離吸口底板11的一端與軟管32可拆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吸口鋼管12外圍設置外螺紋,軟管32內(nèi)設置有與外螺紋相匹配的內(nèi)螺紋,吸口鋼管12與軟管32螺紋連接。
[0048]吸口底板11遠離吸口鋼管12的一側(cè)設置用于將吸口底板11與船舶分段2隔開的吸口臺階。通過設置吸口臺階,可以使吸水孔13在吸水過程中不緊貼在船舶分段2的底部,保證吸水工作能正常進行。
[0049]吸口臺階包括在吸水孔13的外周沿吸水孔13周向均勻設置八個凸條14,凸條14靠近吸水孔1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遠離吸水孔13的一端的高度,在本實施例中,凸條14靠近吸水孔13的一端與吸口底板11相交設置。
[0050]凸條14可以采用鋼板切割成型,也可以直接采用焊條在吸口底板11上堆焊成型。
[0051]在本實施例中,排氣開關36為雙通開關。
[0052]需要聲明的是,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在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技術范圍內(nèi),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容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水組件,安放在船舶分段內(nèi)的低位置處; 排水組件,所述排水組件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通過軟管與所述吸水組件連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設置出水口,所述排水管的一側(cè)設置通氣鋼管,所述通氣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排水管與所述排水管內(nèi)部連通,所述通氣鋼管的另一端設置壓縮空氣接頭,所述通氣鋼管上設置一個用于連通或隔斷所述壓縮空氣接頭與所述排水管內(nèi)部的排氣開關; 所述通氣鋼管朝著遠離所述出水口的方向傾斜設置在所述排水管的一側(c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排水管的夾角為10°?6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鋼管與所述排水管的夾角為30° ο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組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排水管與所述軟管之間的封板,所述封板上固定設置連接鋼管,所述連接鋼管的一端穿過所述封板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內(nèi),所述連接鋼管的另一端與軟管可拆卸連接。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管上對應所述通氣鋼管設置入氣口,所述連接鋼管延伸至所述排水管內(nèi)的部分設置在所述封板與所述入氣口之間。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組件包括吸口底板,在所述吸口底板的一側(cè)設置吸口鋼管,對應所述吸口鋼管在所述吸口底板上開設吸水孔,所述吸口鋼管遠離所述吸口底板的一端與所述軟管可拆卸連接。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底板遠離所述吸口鋼管的一側(cè)設置用于將所述吸口底板與船舶分段隔開的吸口臺階。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臺階包括沿所述吸水孔外周均勻設置的凸條,所述凸條靠近所述吸水孔的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遠離所述吸水孔的一端的高度。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條靠近所述吸水孔的一端與所述吸口底板相交設置。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9任一項所述的艙室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開關為雙通開關。
【文檔編號】B63B13/00GK204210694SQ201420574187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譚繼良, 陳群佳, 彭善胤, 王文, 張麗華, 郭建杰 申請人: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