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便于載物,現(xiàn)有的自行車前面常常會設置一車筐,用于盛放物品。但是現(xiàn)有的車筐功能比較單一,載物時可能會出現(xiàn)車筐太大或太小的情況,而不載物時,由于車筐固定在自行車車把處,影響騎車人前方的視野,帶來很多不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針對以上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包括筐體和軟質(zhì)護套,所述軟質(zhì)護套包裹在所述筐體上,所述筐體設有上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上表面上設有開口,后表面為一支撐板,前表面可伸縮地連接在所述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固定于自行車上的連接件。
[0005]進一步地,所述前表面通過可伸縮桿連接所述支撐板,可伸縮桿包括第一桿和第二桿,第一桿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撐板上,第二桿可伸縮地連接所述第一桿。
[0006]進一步地,所述下表面平行設有若干所述可伸縮桿,可伸縮桿的末端通過一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平行于所述支撐板。
[0007]進一步地,所述上表面兩側分別設有一所述可伸縮桿,其末端通過另一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平行于所述支撐板。
[0008]進一步地,所述前表面位于兩個所述連接桿之間縱向設有若干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固定所述護套。
[0009]進一步地,所述左表面和右表面位于可伸縮桿之間設有固定桿和活動桿,所述固定桿和活動桿均固定連接所述護套,固定桿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可伸縮桿,活動桿活動連接所述可伸縮桿。
[0010]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桿兩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桿上,活動桿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桿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活動桿的兩端設有活動套環(huán),所述活動套環(huán)套設在所述第二桿上,并可沿第二桿移動。
[0012]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包括掛鉤和管箍,所述掛鉤位于所述支撐板的上端,所述管箍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下端。
[0013]進一步地,所述掛鉤有兩個,對稱設置。
[0014]本發(fā)明具有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是:
[0015](I)車筐的前表面可相對于后表面移動,從而可以減小和增加車筐內(nèi)部的容量,以便于根據(jù)需要進行調(diào)節(jié),使用方便;
[0016](2)車筐底部并列設有若干可伸縮桿,可增加車筐的承重;
[0017](3)車筐前表面設有支撐桿,用于支撐軟質(zhì)護套,起到增強效果;
[0018](4)車筐左表面和右表面設有固定桿和活動桿,可對護套起到加強固定作用,同時活動桿也可方便對護套進行折疊。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發(fā)明的另一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發(fā)明的展開狀態(tài)左視圖;
[0022]圖4是本發(fā)明的折疊狀態(tài)左視圖;
[0023]圖5是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0024]圖中:1、支撐板;2、右表面;3、上第一桿;
[0025]4、上第二桿; 5、上連接桿; 6、支撐桿;
[0026]7、前表面;8、下連接桿; 9、左表面;
[0027]10、活動桿;11、活動套環(huán);12、固定桿;
[0028]13、掛鉤;14、管箍;15、下第一桿;
[0029]16、下第二桿; 17、下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0031]如圖1-圖5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包括筐體和軟質(zhì)護套,軟質(zhì)護套包裹在筐體上。筐體設有上表面、下表面17,前表面7、后表面、左表面9和右表面2,上表面上設有開口,后表面為一支撐板1,前表面7可伸縮地連接在支撐板1,用于打開和折疊車筐。支撐板I上設有用于固定于自行車上的連接件。
[0032]前表面7通過可伸縮桿連接所述支撐板1,可伸縮桿包括第一桿和第二桿,第一桿垂直固定在支撐板I上,第二桿可伸縮地連接第一桿。
[0033]下表面17平行設有四個可伸縮桿,稱為下伸縮桿,包括下第一桿15和下第二桿16,下第一桿15垂直固定在支撐板I上,下第二桿16可伸縮地設置在下第一桿15上。四個可伸縮桿排列成一排,四個下第二桿16末端通過下連接桿8固定連接,下連接桿8平行于支撐板I。四個下伸縮桿和下連接桿8共同組成筐體的下表面17。
[0034]上表面兩側分別設有一可伸縮桿,稱為上伸縮桿,包括上第一桿3和上第二桿4,上第一桿3垂直固定在支撐板I上,上第二桿4可伸縮地設置在上第一桿3。上第一桿3的末端通過上連接桿5固定連接,上連接桿5平行于支撐板I。兩根上伸縮桿和上連接桿5圍成具有開口的上表面。
[0035]前表面7包括上連接桿5和下連接桿8,位于上連接桿5和下連接桿8之間縱向設有若干支撐桿6,支撐桿6用于固定護套。
[0036]左表面9和右表面2位于可伸縮桿之間設有固定桿12和活動桿10,固定桿12和活動桿10均固定連接護套,固定桿12兩端固定連接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活動桿10活動連接上伸縮桿和下伸縮桿。進一步地,固定桿12兩端分別固定在上第一桿3和下第一桿15之間,活動桿10活動連接上第二桿4和下第二桿16之間。
[0037]活動桿10的兩端設有活動套環(huán)11,活動套環(huán)11套設在上第二桿4和下第二桿16上,并可沿其移動。
[0038]連接件包括掛鉤13和管箍14,掛鉤13位于支撐板I的上端,管箍14設置在支撐板I的下端。掛鉤13有兩個,對稱設置。掛鉤13用于將車筐掛在車把上,管箍14用于將車筐固定在自行車的前立管上,以保證車筐的穩(wěn)固。
[0039]在使用本發(fā)明的時候,可以將前表面7相對于后表面進行拉伸,以增加車筐的容量,方便容納更多的物品,如圖4所示,也可以將前表面7相對于后表面進行折疊,縮短前表面7與后表面之間的距離,方便不容納物品時拓寬自行車前面的視野,如圖3所示。
[0040]以上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nèi)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fā)明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fā)明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包括筐體和軟質(zhì)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zhì)護套包裹在所述筐體上,所述筐體設有上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上表面上設有開口,后表面為一支撐板,前表面可伸縮地連接在所述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固定于自行車上的連接件。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通過可伸縮桿連接所述支撐板,可伸縮桿包括第一桿和第二桿,第一桿垂直固定在所述支撐板上,第二桿可伸縮地連接所述第一桿。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平行設有若干所述可伸縮桿,可伸縮桿的末端通過一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平行于所述支撐板。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兩側分別設有一所述可伸縮桿,其末端通過另一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平行于所述支撐板。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表面位于兩個所述連接桿之間縱向設有若干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固定所述護套。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表面和右表面位于可伸縮桿之間設有固定桿和活動桿,所述固定桿和活動桿均固定連接所述護套,固定桿兩端固定連接所述可伸縮桿,活動桿活動連接所述可伸縮桿。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兩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桿上,活動桿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二桿上。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桿的兩端設有活動套環(huán),所述活動套環(huán)套設在所述第二桿上,并可沿第二桿移動。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掛鉤和管箍,所述掛鉤位于所述支撐板的上端,所述管箍設置在所述支撐板的下端。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有兩個,對稱設置。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包括筐體和軟質(zhì)護套,所述軟質(zhì)護套包裹在所述筐體上,所述筐體設有上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和右表面,上表面上設有開口,后表面為一支撐板,前表面可伸縮地連接在所述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固定于自行車上的連接件。本發(fā)明的自行車用可折疊車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
【IPC分類】B62J9/00
【公開號】CN10494378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63624
【發(fā)明人】張俊玲
【申請人】天津市天昌琴瑤自行車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