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身構造,能夠在車身中進一步提高安裝座椅的部分的強度。車身(11)包括:用于將座椅(61)固定在底面板(23)上的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和沿著該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與該背面接合的兩個車身構件(51、52)。該兩個車身構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構成該車身的一部分。該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連結在該兩個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53)上。
【專利說明】車身構造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在乘用車等車輛的車身中,對安裝座椅的部分進行改良的技術。
【背景技術】
[0002] 例如通過專利文獻1可知將配置在車室內的座椅固定在車身上的技術。由專利文 獻1得知的車身構造具有:在車身后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的側車架;架設在該左右的 側車架之間的閂眼支承橫梁;和固定在該閂眼支承橫梁上的閂眼。在該閂眼上能夠鎖定折 疊式座椅的座椅鎖定部,該折疊式座椅是配置在底面板上的。使用狀態(tài)下的折疊式座椅通 過使座椅鎖定部鎖定在閂眼上而固定在底面板上。
[0003] 對車身要求不僅在通常的行駛中,而且在車輛的碰撞時也能夠將座椅確實地維持 于固定狀態(tài)。由此,對車身要求相對于從座椅所作用的荷載而具有充分的強度。
[0004] 在先技術文獻
[0005]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367023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6]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技術,能夠在車身中進一步提高安裝座椅的部分的 強度。
[0007] 根據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將座椅固定 在底面板上的座椅固定部;和沿著所述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與該背面接合的兩個車身構 件,該兩個車身構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而構成車身的一部分,該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 分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上。
[0008] 如技術方案2所述,優(yōu)選為,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中的某一方構件,為在所述車身的 車寬方向兩端部范圍內延伸的橫構件,另一方構件為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縱構件。
[0009] 如技術方案3所述,優(yōu)選為,在所述縱構件的后端部上,設有用于在牽引所述車身 時使用的掛鉤。
[0010] 如技術方案4所述,優(yōu)選為,還具有底板橫梁,其位于所述縱構件之前,并且,架設 在所述車身的寬度方向上的兩端部之間,該底板橫梁為支承所述底面板的部件,所述縱構 件的前端部與所述底板橫梁接合。
[0011] 如技術方案5所述,優(yōu)選為,所述座椅固定部具有:前側連結點,其在與兩個所述 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僅與所述底面板連結;和后側連結點,其在 所述交叉的部分上,與所述底面板一同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上。
[0012] 如技術方案6所述,優(yōu)選為,在所述底面板與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之間夾入有加強 板,所述座椅固定部與所述加強板一同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上。
[0013] 如技術方案7所述,優(yōu)選為,兩個所述車身構件的至少一方構件,將連結有所述座 椅固定部的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為閉合截面狀。發(fā)明的效果
[0014] 在技術方案1的發(fā)明中,兩個車身構件沿著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與該背面接合。 該兩個車身構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該各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互補足強度,因此 具有高強度。該交叉部分上,連結有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即,該交叉部分相當于安裝 座椅的部分,其能夠充分地承受從座椅經由座椅固定部所作用的荷載。這樣,因為各車身構 件彼此交叉,所以在車身中,安裝座椅的部分的強度被進一步提高。
[0015] 在技術方案2的發(fā)明中,兩個車身構件由在車身的車寬方向兩端部范圍內延伸的 橫構件、和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縱構件構成。這種構造中的該橫構件和該縱構件的強度 比較大。在該橫構件和該縱構件交叉的高強度的部分上連結有座椅固定部。由此,車身能 夠相對于從座椅經由座椅固定部所作用的荷載,具有更充分的強度。
[0016] 在技術方案3的發(fā)明中,用于在牽引車身時使用的掛鉤設在縱構件的后端部上。 在牽引車身時,從掛鉤對縱構件的后端部所作用的荷載較大。對此,縱構件相對于橫構件交 叉地接合,且與橫構件以及座椅固定部一同連結,因此,能夠將荷載向該橫構件以及連結點 分散。這樣,通過縱構件和橫構件以及座椅固定部之間的組合構造,車身能夠具有足以承受 從掛鉤作用的較大荷載的強度。
[0017] 在技術方案4的發(fā)明中,橫構件在車身的車寬方向兩端部范圍內延伸,除此之外, 底板橫梁架設在車身的車寬方向上的兩端部之間??v構件相對于該橫構件交叉且與之接 合,并且,還將其前端與該底板橫梁接合。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該縱構件的強度。該結果 為,在車身中,能夠更進一步地提高安裝座椅的部分的強度。而且,該縱構件的強度進一步 提高,因此在用于在牽引車身時使用的掛鉤設在縱構件的后端部上的情況下,車身能夠具 有足以承受從掛鉤作用的較大的荷載的更充分的強度。
[0018] 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中,座椅固定部具有前側連結點和后側連結點。該前側連結 點在與各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僅與底面板連結。
[0019] 即,為了抑制車身重量,對座椅固定部的寬度和縱構件的寬度及厚度具有限制。將 座椅固定部的后側連結點與縱構件以及橫構件一同連結,由此,能夠充分地維持座椅固定 部以及縱構件的強度。而且,座椅固定部的前側連結點僅與底面板連結。這樣,能夠不會增 加車身重量地,將座椅固定部連結在車身上,并且,能夠維持該座椅固定部的強度。
[0020] 另一方面,該后側連結點在上述交叉的部分上,與底面板一同連結在兩個車身構 件上。在車輛的正面碰撞時,由于來自車輛前方的碰撞荷載,座椅會欲向車身前側傾倒。由 此,在座椅固定部的后端上作用有向上荷載。但是,由于在高強度的交叉部分上連結有后側 連結點,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座椅固定部相對于車身的連結強度。
[0021] 在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中,在底面板與兩個車身構件之間夾入有加強板。座椅固定 部與加強板一同連結在兩個車身構件上。由此,能夠分散從座椅固定部向底面板所作用的 荷載。因此,能夠提高底面板的剛性,尤其提高連結座椅固定部的部分的剛性。
[0022] 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中,兩個車身構件的至少一方構件,將連結有座椅固定部的 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為閉合截面狀。由此,能夠提高連結有座椅固定部的部位、和該連結部 位附近的部分的強度。因此,能夠將座椅固定部牢固地連結在這種高強度的部分上。而且, 能夠通過該高強度的部分充分地支承底面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 圖1是從下方觀察到的本發(fā)明車身的后半部的下部的立體圖。
[0024] 圖2是圖1所示的車身的后半部的下部的仰視圖。
[0025] 圖3是從上方觀察圖1所示的兩個車身構件周圍并省略了底面板的立體圖。
[0026] 圖4是從上方觀察到的在圖1所示的車身的后部具有座椅的構造的立體圖。
[0027] 圖5是從上方觀察圖3所示的兩個車身構件與座椅之間的關系并省略了底面板的 立體圖。
[0028] 圖6是從上方觀察到的在圖3所示的兩個車身構件上安裝中央側座椅固定部的構 造并省略了底面板的立體圖。
[0029] 圖7是圖1所示的車身的后部的俯視圖。
[0030] 圖8是沿圖7的8-8線的剖視圖。
[0031] 圖9是沿圖6的9-9線的剖視圖。
[0032] 圖10是沿圖6的10-10線的剖視圖。
[0033] 附圖標記說明
[0034] 10 車輛
[0035] 11 車身
[0036] 22車寬方向兩端(后側車架)
[0037] 23底面板
[0038] 24底板橫梁(第一橫梁)
[0039] 51 一方構件(橫構件)
[0040] 52另一方構件(縱構件)
[0041] 53兩個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交叉部)
[0042] 54 掛鉤
[0043] 61 座椅
[0044] 71座椅固定部(中央側座椅固定部)
[0045] 71a前側連結點
[0046] 71b后側連結點
[0047] 74加強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48] 以下,基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車身后部構造。此外,"前"、"后"、"左"、 "右"、"上"、"下"依照從駕駛員所觀察的方向,F(xiàn)r表示前側,Rr表示后側,Le表示左側,Ri 表示右側,CL表示車寬中心線。
[0049] 如圖1以及圖2所示,乘用車等車輛10的車身11由無骨架式車身(monocoque body)構成,形成為相對于車寬中心線CL實質上左右對稱的形狀,該車寬中心線CL從車輛 10的車寬方向的中心通過且沿車輛前后方向延伸。該車輛10在車室12內例如沿前后具有 三排座椅(前部座椅、中央部座椅、和后部座椅)。
[0050] 該車身11在后半部分的下部包括左右的下縱梁21、21、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底 面板23、和四個橫梁24?27。
[0051] 左右的下縱梁21、21位于車身1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且車寬方向兩側,并沿車身前 后方向延伸。
[0052] 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從該左右的下縱梁21、21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然后進一 步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即,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位于車身11的后部的車寬方向兩側, 并向車身前后方向延伸。
[0053] 底面板23在左右的下縱梁21、21之間以及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之間連續(xù)地鋪 設,并且,由四個橫梁24?27支承,并形成車室12的下表面。該底面板23的后端23a通 過僅以規(guī)定高度向上方延伸來確保剛性。由此,可任意地在該底面板23的后端23a上設置 橫梁。
[0054] 四個橫梁24?27從車身后部向前方,以第一橫梁24、第二橫梁25、第三橫梁26、 和第四橫梁27的順序排列。該各橫梁24?27從車寬方向的外側觀察而形成為大致矩形 形狀的閉合截面,并架設且接合在車身11的車寬方向上的兩端部之間,即,左右的后側車 架22、22之間。
[0055] 若更具體地描述,第一橫梁24架設且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的車身前后方 向中央部。例如,該第一橫梁24位于設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上的左右的減震器支承部 31、31的后方。該左右的減震器支承部31、31是用于對未圖示的左右的后懸掛系統(tǒng)的減震 器上端部進行支承的部件。
[0056] 在該第一橫梁24的上端部鋪設有底面板23。該第一橫梁24位于車身11的后下 部并沿車寬方向延伸,且支承底面板23,因此,也稱為"后底板橫梁24"或"底板橫梁24"。 該第一橫梁24的離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的高度,在四個橫梁24?27中是最大的。在該 第一橫梁24的下表面上,一體形成有沿著該下表面在車寬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倒U字狀的懸 掛系統(tǒng)支承部32。
[0057] 第二橫梁25位于左右的減震器支承部31、31之間,并架設且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 架22、22之間。該第二橫梁25的下表面的高度相對于第一橫梁24的上表面,位于大致一 致或上位的位置上。該第二橫梁25為上下分為兩部分的分割體的構造,通過使底面板23 一體地夾在上下之間而沿上下形成兩個閉合截面。
[0058] 第三橫梁26位于左右的下縱梁21、21的后端與左右的減震器支承部31、31之間, 并架設且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之間。該第三橫梁26從車寬方向外側觀察而形成 為大致上方開放的帽狀截面,在上端部鋪設有底面板23。該結果為,由底面板23和第三橫 梁26形成閉合截面。
[0059] 第四橫梁27架設且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的前端之間。該第四橫梁27 從車寬方向外側觀察而形成為大致上方開放的帽狀截面,在上端部鋪設有底面板23。該結 果為,由底面板23和第四橫梁27形成閉合截面。
[0060] 由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第三橫梁26、第四橫梁27、和底面板23所包圍的空間 33構成用于收納未圖示的燃料箱的燃料箱收納部。
[0061] 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和左右的斜向加強構件37、37從第一橫梁24(后底板 橫梁24)向車身前方延伸。
[0062] 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從第一橫梁24向著車身前方延伸,將前端部36b、36b 接合在車身11的下部,即,第三橫梁26上。該第三橫梁26位于朝前加強構件36、36之前 并沿車寬方向延伸,因此,也稱為"前側橫梁26"。該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的整體形狀 為從后端向著前端變得細窄的形狀,從車身后方觀察而形成為大致上方開放的帽狀截面。
[0063] 該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的后端部36a、36a在第一橫梁24的整體高度范圍 內接合,沿著底面板23的下表面向前方延伸,并且,與該底面板23的下表面和第二橫梁25 接合。該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的前端部36b、36b與第三橫梁26的凸緣一同,重疊且 接合在底面板23的下表面上。
[0064] 由底面板23、第一橫梁24、第三橫梁26、和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包圍的空間 38,構成用于收納未圖示的過濾罐(canister)的過濾罐收納部。
[0065] 左右的斜向加強構件37、37從第一橫梁24向前方且向車寬方向外側以斜向延伸, 并將前端部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上。若更具體地描述,該左右的斜向加強構件37、 37由管體構成。該左右的斜向加強構件37、37的后端部位于與左右的朝前加強構件36、36 的后端部相比稍微靠近車寬中心的位置上,通過螺栓安裝在第一橫梁24的下端部上。該左 右的斜向加強構件37、37的前端部位于第二橫梁25與第三橫梁26之間,并通過螺栓安裝 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的下端部上。
[0066] 如圖1?圖3所不,兩個車身構件51、52位于底面板23的后端23a與第一橫梁24 之間,而構成車身11的一部分。該兩個車身構件51、52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由此在俯視 下以大致十字狀組合,并沿著底面板23的背面(下表面)延伸,并且,與該背面接合。以下, 將兩個車身構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稱為"交叉部53"。
[0067] 該兩個車身構件51、52中的某一方構件51,為在車身11的車寬方向兩端部(S卩,左 右的后側車架22、22之間)范圍內延伸的橫構件。兩個車身構件51、52中的另一方構件52 為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縱構件。以下,適當?shù)貙⒁环綐嫾?1稱為"橫構件51",將另一方 構件52稱為"縱構件52"。
[0068] 該縱構件52從車寬中心線CL通過,將前端接合在第一橫梁24上。而且,該縱構 件52從車身后方觀察而形成為大致上方開放的帽狀截面,在上端部鋪設有底面板23。該結 果為,由底面板23和縱構件52形成閉合截面。
[0069] 該縱構件52的前端部52a與底板橫梁24接合。該縱構件52的后端部52b沿著 底面板23的后端23a向上方延伸,并且,與后端面接合。即,該縱構件52的后端部從車寬 方向外側觀察而形成為大致橫向的L字狀。
[0070] 在該縱構件52的后端部52b上設有用于在牽引車身11時使用的掛鉤54。
[0071] 該橫構件51位于底面板23的后端23a與第一橫梁24之間的大致中央,相對于第 一橫梁24是平行的,因此,能夠稱為一種橫梁。該橫構件從縱構件52的下方通過,架設且 接合在左右的后側車架22、22之間。而且,該橫構件51從車寬方向外側觀察而形成為大致 上方開放的帽狀截面,在上端部鋪設有底面板23。該結果為,由底面板23和橫構件51形成 閉合截面。
[0072] 如圖4以及圖5所示,在該橫構件51的位置上,配置有在車室12內配置的左右的 座椅61、61。該左右的座椅61、61例如相當于上述后部座椅。左右的座椅61、61為能夠折 疊的構造。如圖4?圖8所示,在左右的座椅61、61立起的狀態(tài)下,設在座椅后部的閂鎖裝 置62、63、63相對于閂眼73、83、83而分別成為閉鎖狀態(tài)(鎖定狀態(tài))。該閂眼73、83、83設 在車身11上。
[0073] 以下,具體說明該左右的座椅61、61的安裝構造。在橫構件51的正上方且底面板 23之上,配置且固定有用于固定左右的座椅61、61的三個座椅固定部71、81、81。
[0074] 該三個座椅固定部71、81、81為位于車寬中央的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和位于車 寬方向兩側的左右的座椅固定部81、81。該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由大致平板狀的基座72、 和與該基座72 -體設置的閂眼73構成。該閂眼73是用于將分別位于左右的座椅61、61 的車寬中央的側部上的左右的閂鎖裝置62、62保持為閉鎖狀態(tài)的部件。
[0075] 同樣地,左右的座椅固定部81、81也分別由基座82、82和閂眼83、83構成。如圖7 所示,全部閂眼73、83、83沿車寬方向以一條直線狀排列,而且,從后方觀察車身11而形成 為下方開放的大致U字狀。
[0076] 如圖3、圖6以及圖8所示,兩個車身構件51、52使交叉部53這一部分形成得低一 級。與其配合地,底面板23將交叉部53所處于的部分以及其周邊形成在低一級的層差部 23b上。在該層差部23b的上表面上重疊有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在該層差部23b的下表 面上重疊有大致平板狀的加強板74。即,在底面板23與兩個車身構件51、52之間夾入有加 強板74。該加強板74 (抵接板74)是用于將從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向底面板23所作用 的荷載分散的部件,由厚度比該底面板23厚的厚板構成。
[0077] 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與加強板74 -同連結在底面板23與兩個車身構件51、52 上。由此,能夠將從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向底面板23所作用的荷載分散。因此,能夠提高 該底面板23的剛性,尤其提高連結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部分的剛性。
[0078] 兩個車身構件51、52的至少一方構件將連結有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部位的附 近部分,形成為閉合截面狀。在本實施例中,如上所述地兩個車身構件51、52均形成為閉合 截面狀。
[0079] 如圖7所示,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具有位于車寬中心線CL上的前側的一個前側 連結點71a、和位于該前側連結點71a的后方且相對于車寬中心線CL對稱的位置上的左右 的后側連結點71b、71b。在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以及加強板74中,在前側連結點71a以及 左右的后側連結點71b、71b上開設有螺栓貫穿孔。在兩個車身構件51、52中,僅在左右的 后側連結點71b、71b上開設有螺栓貫穿孔。
[0080] 如圖3、圖6以及圖9所示,前側連結點71a在比交叉部53靠前的位置上,沒有連 結在兩個車身構件51、52上,而僅通過前側的螺栓75連結在底面板23上。優(yōu)選為,該前側 連結點71a通過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和加強板74將底面板23夾入,并且進行螺栓緊固。 更具體地,在縱構件52上形成有與該前側連結點71a貫穿的退避孔52c。該退避孔52c的 直徑設定為不會與前側的螺栓75以及與該螺栓75連結的螺母發(fā)生接觸的大小。
[0081] 另一方面,如圖3、圖6以及圖10所示,左右的后側連結點71b、71b在交叉部53 中,與底面板23 -同通過左右的螺栓76、76而連結在兩個車身構件51、52上。這樣,中央 側座椅固定部7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交叉部53,且通過左右的螺栓76、76連結。
[0082] 如圖10所示,在交叉部53中,第一閉合截面部77、第二閉合截面部78、第三閉合 截面部79從上向下以該順序排列。該第一閉合截面部77是由底面板23和加強板74包圍 的部分。該第二閉合截面部78是由加強板74和縱構件52包圍的部分。該第三閉合截面 部79是由縱構件52和橫構件51包圍的部分。
[0083] 若總結上述結構,則為下述內容。
[0084] 兩個車身構件51、52沿著底面板23的背面延伸且與該背面接合。該兩個車身構 件51、52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該各車身構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相互補足強度,因 此具有高強度。該交叉部分53上,連結有座椅固定部71 (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至少一 部分。S卩,該交叉部分53相當于安裝座椅61、61的部分,能夠充分地承受從座椅61、61經 由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所作用的荷載。這樣,因為各車身構件51、52彼此交叉,所以在車 身11中,安裝座椅61的部分的強度被進一步提高。
[0085] 而且,兩個車身構件由在車身11的車寬方向兩端部22、22(例如,左右的后側車架 22、22)范圍內延伸的橫構件51、和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縱構件52構成。這種構造中的該 橫構件51和該縱構件52的強度比較大。在作為高強度的、該橫構件51和該縱構件52交 叉的高強度部分53上連結有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由此,車身11能夠相對于從座椅61、 61經由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所作用的荷載,具有更充分的強度。
[0086] 而且,橫構件51在車身11的車寬方向兩端部22、22范圍內延伸,除此之外,第一 橫梁24架設在車身11的車寬方向上的兩端部22、22之間。縱構件52相對于該橫構件51 交叉且接合,并且,還將其前端部52a與該第一橫梁24接合。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該縱構 件52的強度。該結果為,在車身11中,能夠更進一步地提高安裝左右的座椅61、61的部分 的強度。
[0087] 而且,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具有前側連結點71a和后側連結點71b、71b。該前側 連結點71a在與兩個車身構件51、52彼此交叉的部分53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僅與底面板 23連結。
[0088] S卩,為了抑制車身重量,對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寬度和縱構件52的寬度及厚度 具有限制。將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后側連結點71b、71b與縱構件52以及橫構件51 - 同連結,由此,能夠充分地維持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以及縱構件52的強度。而且,中央側 座椅固定部71的前側連結點71a僅與底面板23連結。這樣,能夠不會增加車身重量地,將 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連結在車身11上,并且,能夠維持該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強度。
[0089] 另一方面,后側連結點71b、71b在交叉的部分53上,與底面板23 -同連結在兩個 車身構件51、52上。在車輛的正面碰撞時,由于來自車輛10前方的碰撞荷載,座椅61、61 會欲向車身前側傾倒。由此,在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后端上作用有向上荷載。但是,在 高強度的交叉部分53上連結有后側連結點71b、71b,因此,能夠充分地確保中央側座椅固 定部71相對于車身11的連結強度。
[0090] 而且,兩個車身構件51、52的至少一方構件51,將連結有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 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為閉合截面狀。由此,能夠提高連結有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的部位、 和該連結部位附近的部分的強度。因此,能夠將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牢固地連結在這種高 強度的部分上。而且,能夠通過該高強度的部分充分地支承底面板23。
[0091] 而且,在縱構件52的后端部52b上設有用于在牽引車身11時使用的掛鉤54。在 牽引車身11時,從掛鉤54對縱構件52的后端部52b所作用的荷載較大。對此,縱構件52 相對于橫構件51交叉地接合,且與橫構件51以及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 (參照圖3)-同連 結,因此,能夠將荷載向該橫構件51以及連結點分散。這樣,通過縱構件52和橫構件51以 及中央側座椅固定部71之間的組合構造,車身11能夠具有足以承受從掛鉤54作用的較大 荷載的強度。
[0092] 工業(yè)實用性
[0093] 本發(fā)明的車身后部構造適合用于乘用車等車輛10的車身11中安裝左右的座椅
【權利要求】
1. 一種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將座椅固定在底面板上的座椅固定部;和沿 著所述底面板的背面延伸且與該背面接合的兩個車身構件, 該兩個車身構件相互上下交叉且接合,構成車身的一部分, 該座椅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中的某一方構件, 為在所述車身的車寬方向兩端部范圍內延伸的橫構件,另一方構件為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 的縱構件。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縱構件的后端部上,設有用于 在牽引所述車身時使用的掛鉤。
4. 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底板橫梁,其位于所述縱 構件之前,并且,架設在所述車身的車寬方向上的兩端部之間, 該底板橫梁為支承所述底面板的部件, 所述縱構件的前端部與所述底板橫梁接合。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固定部具有: 前側連結點,其在與兩個所述車身構件彼此交叉的部分相比更靠前的位置上,僅與所 述底面板連結;和 后側連結點,其在所述交叉的部分上,與所述底面板一同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板與兩個所述車身構件 之間夾入有加強板, 所述座椅固定部與所述加強板一同連結在兩個所述車身構件上。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身構造,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車身構件的至少一方構件, 將連結有所述座椅固定部的部位的附近部分形成為閉合截面狀。
【文檔編號】B62D25/20GK104108428SQ201410139400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7日
【發(fā)明者】鷹木一樹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