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剎車分配器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73485閱讀:497來源:國知局
剎車分配器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其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及管體。剎車分配器結構中第一滑塊與腳踏車的后剎車線相連接,第二滑塊與腳踏車的前剎車線相連接。借由帶動第一滑塊進行腳踏車的后輪剎車,接著再由第一滑塊帶動第二滑塊進行前輪剎車,可有效的控制一律先對后輪剎車動作,并具有防剎車鎖死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人為誤動作所導致的危險,使騎乘者能保有最高的安全性。
【專利說明】剎車分配器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先進行腳踏車的后輪剎車再進行前輪剎車的剎車分配器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由于運動健康觀念的提升,騎乘腳踏車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平時主要運動項目。不管是運動專用腳踏車、代步腳踏車、休閑腳踏車,或是公共腳踏車,使用人口有快速增加的趨勢。
[0003]在大量地使用腳踏車運動或代步的同時,騎乘事故的發(fā)生也經(jīng)常無可避免,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chǎn)的損失,在報章雜志上也偶會出現(xiàn)腳踏車騎乘事故的報導。
[0004]綜觀現(xiàn)行腳踏車制造技術及外加的改良,大多僅從結構材質(zhì)、車體重量、風阻比例、騎乘舒適、警示燈具添加或衛(wèi)星定位追蹤搜尋等方面著手。對于真正與安全相關性甚高的剎車系統(tǒng)的有效研發(fā)創(chuàng)新及防呆設計(人為誤動作的自動防范),卻甚少用心多加規(guī)劃提出簡易而有效的解決方案或創(chuàng)新發(fā)表。
[0005]因此,如何發(fā)展及創(chuàng)造出一種對腳踏車騎乘者的任何剎車動作都能立即反應,并且能自動地將騎乘者的誤動作轉變?yōu)檎_作動的腳踏車剎車結構,以確實維護騎乘的安全與樂趣,便成現(xiàn)今腳踏車設計上的一個重要課題。
[0006]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腳踏車剎車系統(tǒng)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產(chǎn)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腳踏車剎車系統(tǒng)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使騎乘者能保有最高騎乘安全的剎車分配器結構。
[0008]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其包括:第一滑塊,其具有第一頂面、第一底面、第一滑動面及第一側面,并設置有至少一個手剎車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及自該第一滑動面凸起的至少一個驅(qū)動凸塊;第二滑塊,其具有第二頂面、第二底面、第二滑動面及第二側面,并設置有第二連接部及凹陷于該第二滑動面的至少一個帶動凹槽,又該第二滑動面與該第一滑動面滑動結合,且該帶動凹槽的長度大于該驅(qū)動凸塊的長度;以及管體,其容置該第一滑塊及該第二滑塊,且該第一滑塊及該第二滑塊可在該管體內(nèi)滑動,又該管體的兩端部分別具有第一蓋面及第二蓋面,該第一蓋面及該第二蓋面并分別設有至少一個開口 ;其中該帶動凹槽與該驅(qū)動凸塊一對一相對應結合并使該第二滑塊受該驅(qū)動凸塊的位移所帶動。
[0009]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0010]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手剎車連接部為與該第一頂面及該第一側面連通的凹槽。
[0011]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連接部為與該第一底面及該第一側面連通的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與該手剎車連接部不相接觸。
[0012]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二連接部為與該第二底面及該第二側面連通的凹槽。
[0013]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驅(qū)動凸塊具有容置槽,且該容置槽內(nèi)固設有緩沖單元。
[0014]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蓋面為蓋體,該蓋體與該管體借由一組螺牙相結合。
[0015]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管體與該蓋體之間設置有活動式引導器。
[0016]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蓋面為固定式引導器。
[0017]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滑動面與該第二滑動面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組滑軌及滑槽。
[0018]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滑塊的重量大于該第二滑塊的重量。
[0019]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一滑塊為半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0020]前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中該第二滑塊為半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0021]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剎車分配器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其包括: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及管體。借由帶動第一滑塊先進行腳踏車的后輪剎車,再由第一滑塊帶動第二滑塊進行前輪剎車,可使任何剎車動作均一律先對后輪進行剎車,大大降低了人為誤動作所導致的危險,第一滑塊使用緩沖單元可產(chǎn)生防剎車鎖死的效果,使騎乘者能保有最高的騎乘安全。
[0022]借由本發(fā)明的實施,可達到下列進步功效:
[0023]一、有效控制前后輪剎車的動作時間。
[0024]二、一律先對后輪剎車動作,避免因人為誤動作先對前輪剎車而使騎乘者受到傷害,確實維護騎乘者安全。
[0025]三、有效防止剎車鎖死,提高騎乘安全。
[0026]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立體圖;
[0028]圖2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第一滑塊立體圖;
[0029]圖2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種第一滑塊立體圖;
[0030]圖2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第二滑塊立體圖;
[0031]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管體立體圖;
[0032]圖4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分解立體圖;
[0033]圖4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結合立體圖;[0034]圖5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具有容置槽的第一滑塊立體示意圖;
[0035]圖5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具有容置槽及緩沖單元的第一滑塊立體示意圖;
[0036]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驅(qū)動凸塊及帶動凹槽的長度顯示立體示意圖;
[0037]圖7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后輪剎車線先被帶動的立體示意圖;
[0038]圖7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前輪剎車線被帶動的立體示意圖;
[0039]圖7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結合剎車線的立體示意圖;
[0040]圖7D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剎車分配器結構結合于腳踏車的立體示意圖;
[0041]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具有滑軌及滑槽的組合的第一滑塊及第二滑塊立體示意圖;[0042]圖9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管體、活動式引導器及蓋體的分解立體圖;
[0043]圖9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管體、活動式引導器及蓋體的結合立體圖;
[0044]圖9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種管體與固定式引導器的結合立體圖;
[0045]圖1O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又一種第一滑塊立體圖;
[0046]圖1O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種第二滑塊立體圖。
[0047]【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48]100:剎車分配器結構10:第一滑塊
[0049]11:第一頂面12:第一底面
[0050]13:第一滑動面14:第一側面
[0051]15:手剎車連接部 17:第一連接部
[0052]18:驅(qū)動凸塊181:容置槽
[0053]20:第二滑塊21:第二頂面
[0054]22:第二底面23:第二滑動面
[0055]24:第二側面25:第二連接部
[0056]26:帶動凹槽30:管體
[0057]31:第一蓋面32:第二蓋面
[0058]33:開口50:緩沖單元
[0059]60:蓋體70:活動式引導器
[0060]71:固定式引導器 80:滑軌
[0061]90:滑槽B1:左把手剎車線
[0062]B2:右把手剎車線 B3:后輪剎車線
[0063]B4:前輪剎車線L1:第一長度
[0064]L2:第二長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65]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66]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100,其包括:第一滑塊10 ;第二滑塊20 ;以及管體30。[0067]如圖1、圖2A及圖2B所示,第一滑塊10可以為一個半圓柱體,且第一滑塊10可以為鋁合金材質(zhì)、鋁鎂合金材質(zhì)或是其他質(zhì)輕堅硬的材質(zhì)所制成。
[0068]如圖2A及圖2B所示,第一滑塊10具有第一頂面11、第一底面12、第一滑動面13及第一側面14 ;其中,第一底面12可以與第一頂面11相對設置,第一滑動面13可被定義為與第一頂面11及第一底面12相接的一個平面,第一側面14則與第一滑動面13相對。第一滑塊10并設置有至少一個手剎車連接部15、一個第一連接部17及至少一個驅(qū)動凸塊18。
[0069]手剎車連接部15可為與第一頂面11及第一側面14連通的凹槽,而第一連接部17可以為與第一底面12及第一側面14連通的凹槽,且第一連接部17可以與手剎車連接部15不相接觸。驅(qū)動凸塊18則由第一滑動面13凸起。
[0070]此外,手剎車連接部15的數(shù)量可以為一個或兩個,當手剎車連接部15的數(shù)量為一個時,左把手剎車線BI和右把手剎車線B2會先整并后再連接至手剎車連接部15,而當手剎車連接部15的數(shù)量為兩個時,左把手剎車線BI和右把手剎車線B2則分別連接至一個手剎車連接部15上。
[0071]因此,當腳踏車的騎乘者使用左剎車把手進行剎車或是使用右剎車把手進行剎車之時,左把手剎車線BI或右把手剎車線B2皆會帶動第一滑塊10。以下的實施例皆使用兩個手剎車連接部15作為說明。
[0072]如圖1及圖2C所示,第二滑塊20亦可以為一個半圓柱體,且第二滑塊20亦可以由鋁合金材質(zhì)、鋁鎂合金材質(zhì)或是其他質(zhì)輕堅硬的材質(zhì)所制成。
[0073]如圖2C所示,第二滑塊20具有第二頂面21、第二底面22、第二滑動面23、第二側面24 ;其中,第二底面22與第二頂面21相對設置,第二滑動面23可被定義為與第二頂面21及第二底面22相接的一個平面,第二側面24則與第二滑動面23相對。第二滑塊20并設置有第二連接部25及至少一個帶動凹槽26。
[0074]如圖2A至圖2C所示,第二連接部25可為與第二底面22及第二側面24連通的凹槽。帶動凹槽26則為位在第二滑動面23上且自第二滑動面23凹陷的另一個凹槽,并用以容置第一滑塊10的驅(qū)動凸塊18。
[0075]如圖1及圖3所示,管體30,可將第一滑塊10及第二滑塊20容置于其中,使得第一滑塊10及第二滑塊20可以在管體30內(nèi)滑動,又管體30的兩端部分別具有第一蓋面31及第二蓋面32,第一蓋面31及第二蓋面32并分別設有至少一個開口 33,腳踏車的剎車線可以穿過開口 33進入管體30之內(nèi)。
[0076]如圖4A及圖4B所示,第二滑塊20借由第二滑動面23與第一滑塊10的第一滑動面13滑動結合,也就是說,第一滑動面13與第二滑動面23相互貼合,并使第二滑塊20的帶動凹槽26與第一滑塊10的驅(qū)動凸塊18 —對一相對應結合,如此當?shù)谝换瑝K10受到拉動時,驅(qū)動凸塊18亦會產(chǎn)生位移并自帶動凹槽26拉動第二滑塊20。
[0077]如圖5A及圖5B所示,第一滑塊10的驅(qū)動凸塊18靠近第一頂面11處可以設置有容置槽181,且容置槽181內(nèi)可以容置有緩沖單元50,此緩沖單元50可以為彈簧。
[0078]如圖6所示,驅(qū)動凸塊18在縱向上的長度定義為第一長度LI,又帶動凹槽26在縱向上的長度定義為第二長度L2,且第二長度L2大于第一長度LI,以使得驅(qū)動凸塊18可容置于帶動凹槽26中,而驅(qū)動凸塊18的寬度也可以大致上與帶動凹槽26的寬度相符,使得驅(qū)動凸塊18在帶動凹槽26中的滑動過程不至于左右擺動。[0079]如圖5B至圖7A所示,當驅(qū)動凸塊18上的容置槽181中容置有緩沖單元50時,緩沖單元50有部分會凸出于驅(qū)動凸塊18以外,而緩沖單元50凸出部分的長度和第一長度LI的總和也需不大于第二長度L2,使得容置有緩沖單元50的驅(qū)動凸塊18在緩沖單元50未被壓縮時,亦可被置入帶動凹槽26中。
[0080]如圖7A至圖7D所示,其為剎車分配器結構100與腳踏車剎車系統(tǒng)連接的應用實施例。左把手剎車線BI連接腳踏車的左剎車把手及剎車分配器結構100的手剎車連接部15,右把手剎車線B2連接腳踏車的右剎車把手及手剎車連接部15,后輪剎車線B3連接腳踏車的后輪剎車器及第一連接部17,前輪剎車線B4連接腳踏車的前輪剎車器及第二連接部25。
[0081]如圖7A及圖7D所示,當左把手剎車線BI或右把手剎車線B2被拉動時,都將先帶動第一滑塊10,并由第一滑塊10帶動后輪剎車線B3,開始對腳踏車的后輪進行剎車,此時,驅(qū)動凸塊18同時在帶動凹槽26內(nèi)開始滑動,驅(qū)動凸塊18的緩沖單元50尚未被壓縮。
[0082]如圖7A所示,由于緩沖單元50具有彈性,第一滑塊10開始帶動后輪剎車線B3時,緩沖單元50便產(chǎn)生緩沖作用,使第一滑塊10不會立即就將后輪剎車線B3拉緊,產(chǎn)生防剎車鎖死的效果,增加了腳踏車的騎乘安全。
[0083]接著,如圖7B及圖7D所示,左把手剎車線BI或右把手剎車線B2繼續(xù)動作,使驅(qū)動凸塊18與緩沖單元50滑動至帶動凹槽26的邊緣,且緩沖單元50被壓縮入容置槽181內(nèi)。此時,驅(qū)動凸塊18在帶動凹槽26中停止滑動,并隨即開始拉動第二滑塊20,使整個第二滑塊20產(chǎn)生移動,并進而拉動與第二連接部25相連接的腳踏車的前輪剎車線B4,對腳踏車的前輪進行剎車。
[0084]也就是說,如圖7A、圖7B及圖7D所示,不論騎乘者按下的是腳踏車的左剎車把手或右剎車把手,剎車分配器結構100皆可以使腳踏車先對后輪進行剎車,避免先煞前輪的人為誤動作致使騎乘者受到傷害,并且提供防剎車鎖死的緩沖功能,然后再對腳踏車前輪進行剎車,有效提高腳踏車的騎乘安全。而且,即便未設置有緩沖單元50,剎車分配器結構100仍舊可以以相同動作模式先對后輪進行剎車,再對前輪進行剎車,同樣可以避免騎乘者不小心先對煞前輪而造成誤動作并受到傷害。
[0085]另外,為了使第一滑塊10可以更容易帶動第二滑塊20,第一滑塊10的重量可以選用大于第二滑塊20的重量。而若第一滑塊10與第二滑塊20為使用相同材質(zhì)形成時,則可以選擇使第一滑塊10的體積大于第二滑塊20的體積。
[0086]又,如圖8所示,為使第一滑塊10與第二滑塊20之間的滑動過程可以更為順暢并避免產(chǎn)生偏移,第一滑動面13與第二滑動面23間可以進一步設置相對應的至少一組滑軌80及滑槽90。
[0087]如圖9A及圖9B所示,管體30的第一蓋面31可以為蓋體60,且蓋體60與管體30可以借由一組螺牙相結合。另外,蓋體60與管體30之間可以設置活動式引導器70,活動式引導器70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開孔,開孔的數(shù)量配合剎車線的數(shù)量而定,當進入管體30的剎車線為二條時,每一條剎車線可穿過一個開孔,以借由活動式引導器70有效分隔剎車線的位置,使剎車線之間不會因為互相纏繞而影響剎車分配器結構100的正常功能。
[0088]蓋體60具有一個穿孔,而活動式引導器70可由穿孔露出,并且活動式引導器70可以在蓋體60與管體30之間自由轉動,還可遮蔽管體30以避免灰塵、水、砂石或其他異物掉落入管體30中。
[0089]如圖9C所示,也可以利用固定式引導器71取代蓋體及活動式引導器。固定式引導器71可結合于管體30的至少一個開口,用以遮蔽管體30,并避免灰塵、水、砂石或其他異物掉落入管體30中,而且固定式引導器71同樣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開孔,用來分隔剎車線的位置。
[0090]再者,如圖2A及圖1OA所示,第一滑塊10的形狀并無特殊的限制。依照應用的需要,第一滑塊10可以為半圓柱體或為多邊形柱體。同樣的,如圖2B及圖1OB所示,第二滑塊20的形狀亦無特殊的限制。依照應用的需要,第二滑塊20同樣可以為半圓柱體或為多邊形柱體。無論第一滑塊10及第二滑塊20的形狀為何,第一滑塊10及第二滑塊20之間皆可自第一滑動面13及第二滑動面23互相滑動結合。
[0091]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滑塊,其具有第一頂面、第一底面、第一滑動面及第一側面,并設置有至少一個手剎車連接部、第一連接部及自該第一滑動面凸起的至少一個驅(qū)動凸塊; 第二滑塊,其具有第二頂面、第二底面、第二滑動面及第二側面,并設置有第二連接部及凹陷于該第二滑動面的至少一個帶動凹槽,又該第二滑動面與該第一滑動面滑動結合,且該帶動凹槽的長度大于該驅(qū)動凸塊的長度;以及 管體,其容置該第一滑塊及該第二滑塊,且該第一滑塊及該第二滑塊可在該管體內(nèi)滑動,又該管體的兩端部分別具有第一蓋面及第二蓋面,該第一蓋面及該第二蓋面并分別設有至少一個開口; 其中該帶動凹槽與該驅(qū)動凸塊一對一相對應結合并使該第二滑塊被該驅(qū)動凸塊的位移所帶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手剎車連接部為與該第一頂面及該第一側面連通的凹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連接部為與該第一底面及該第一側面連通的凹槽,且該第一連接部與該手剎車連接部不相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連接部為與該第二底面及該第二側面連通的凹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驅(qū)動凸塊具有容置槽,且該容置槽內(nèi)固設有緩沖單元。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蓋面為蓋體,該蓋體與該管體借由一組螺牙相結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管體與該蓋體之間設置有活動式引導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蓋面為固定式引導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滑動面與該第二滑動面間進一步設有至少一組滑軌及滑槽。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滑塊的重量大于該第二滑塊的重量。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滑塊為半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剎車分配器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二滑塊為半圓柱體或多邊形柱體。
【文檔編號】B62L3/02GK103935447SQ201310728150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fā)明者】張震華, 黃文毅, 吳志伯, 游福裕, 林文賢 申請人:光啟學校財團法人桃園縣光啟高級中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