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及工作方法,屬于鐵路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京滬高鐵、津秦高鐵、京廣高鐵、武廣高鐵、鄭西高鐵、滬杭高鐵等我國在運行的高鐵列車設計時速均為350公里。在高鐵集體降速部署后,所有高鐵的運行時速都控制在了300公里以內。高鐵列車在實際運行中會受到大風、強降雨、大雪等影響,遇到這種情況,為確保安全,高鐵就會降至安全時速運行,當高鐵運行環(huán)境好的時候,高鐵運行的時速會達到310公里。不過,目前,350公里的時速在實際運行中不會出現(xiàn)。因此,要想縮短行駛時間,就需要縮短停站時間。目前,高鐵時速較快,但中途需要??慷鄠€車站,雖然一般停站時間并不長,但在進站前列車就必須提前減速,這樣大大降低了列車的平均車速,增加了行駛時間。雖然高鐵時速大大增加,但對于真正縮短行駛時間而言意義并沒有設想的大。
現(xiàn)在也有很多針對火車不停車上下客的設計及專利(比如申請公布號為CN101314357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列車不停站實現(xiàn)上下乘客的系統(tǒng)),這些設計及專利的主體思想主要是在主軌道上通過岔口設置副軌,副軌上有上客車廂,火車進站前上客車廂就完成上客,火車運行至岔口時,副軌上的車廂提速并與火車連接。這種設計雖然使得火車不用停車即可完成上下客,但安全隱患很大,每次上客車廂與火車主體連接時如果沒有控制好車速就會造成大的碰撞,輕則引起顛簸,重則可能導致列車脫軌。同時,這種設計復雜,所需空間大,不適用與軌道密集的站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根據(jù)以上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系數(shù)高,對原有鐵路系統(tǒng)改造小,結構簡單的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及工作方法。
本發(fā)明所述的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包括主軌道、上客副軌和下客副軌,主軌道上行駛正?;疖嚕;疖嚿显O置過渡底盤,過渡底盤通過軌道輪配合在主軌道上,上客副軌和下客副軌上分別設置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通過軌道輪配合在上客副軌和下客副軌上,過渡底盤上橫向固定過渡軌道,上客底盤上固定上客軌道,下客底盤上固定下客軌道,過渡底盤后端固定雙頭液壓缸,雙頭液壓缸兩個伸縮桿端部固定擋桿,在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后端均固定滑套,滑套與擋桿水平位置一致,滑套尺寸與擋桿尺寸配合,滑套離下客底盤或者上客底盤邊緣有一定距離,當上客底盤、過渡底盤與下客底盤同步運行時,過渡軌道、上客軌道和下客軌道在一條直線上,上客軌道上設置上客車廂,上客車廂通過軌道輪配合在上客軌道上,過渡軌道上設過渡車廂,過渡車廂上通過軌道輪配合在過渡軌道上,過渡軌道邊緣鉸接連接軌,連接軌長度與過渡軌道和上客軌道之間的間隙一致。
上客車廂上設置動力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通過傳動系統(tǒng)連接上客車廂的軌道輪。
上客車廂外壁上固定鎖定液壓缸,鎖定液壓缸的活塞桿上固定球頭桿,球頭桿端部固定球頭,球頭桿尾部配合在滑軌內,滑軌固定在上客車廂外壁上,球頭配合在滑槽內,滑槽固定在過渡車廂上。
連接軌呈扇形,這樣連接軌在轉動時不會碰到上客軌道或者下客軌道,使得連接軌與上客軌道及下客軌道齊平。
上客車廂和過渡車廂的四周均固定有鎖定液壓缸,鎖定液壓缸的活塞桿上鉸接鎖定桿的上端,鎖定桿的中間位置鉸接支桿,支桿固定在上客車廂和過渡車廂外壁上,鎖定桿呈杠桿機構繞支桿鉸接處轉動,對應鎖定桿的位置在上客底盤、過渡底盤和下客底盤的側邊上均設有鎖定槽,鎖定桿端部固定為鎖定塊,鎖定塊寬度大于鎖定槽寬度。
運用上述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其工作方法是:
工作時,過渡底盤上載有過渡車廂,當列車進站后適當減速,在站點下車的旅客在進站前即得到提示并提前進入過渡車廂,同時在列車進站前,需要上車的旅客即提前進入上客底盤上的上客車廂,然后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分別在上客副軌和下客副軌均加速行駛,當列車將要趕上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時,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逐漸減速并逐漸靠近渡底盤,齒雙頭液壓缸帶動兩擋桿伸出至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后端,但未到滑套的位置,當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與擋桿接觸后,擋桿才完全伸出并伸入滑套內,以此來保證上客底盤、過渡底盤與下客底盤同步運行,此時,過渡軌道、上客軌道和下客軌道在一條直線上,過渡軌道邊緣鉸接連接軌,連接軌長度與過渡軌道和上客軌道以及過渡軌道和下客軌道之間的間隙一致,連接軌放下,將軌道之間的間隙填補,此時上客車廂上的鎖定液壓缸伸出將球頭卡入滑槽內,進而將上客車廂與過渡車廂固定,防止其發(fā)生前后的相對移動,滑軌可以用來限制球頭桿的前后移動,防止將鎖定液壓缸損壞。然后上客車廂在自身動力系統(tǒng)的推動下向過渡底盤行進,同時也推動過渡車廂向下客底盤行進,當上客車廂完全運行到過渡底盤上時,此時過渡車廂也完全運行到下客底盤上,然后雙頭液壓缸和連接軌復位,擋桿脫離滑套,并且鎖定液壓缸19工作,活塞桿伸長,帶動鎖定桿20轉動,鎖定桿20轉至鎖定槽22內,這樣可以限制車廂前后左右的移動,同時限位塊23寬度大于鎖定槽22寬度,可以防止在顛簸時車廂與底盤分離,列車開始加速繼續(xù)行駛,上客底盤和下客底盤減速并在規(guī)定地點停車,位于下客底盤上的過渡車廂內的乘客可以下車。下客完成后,原來在過渡底盤上的過渡車廂成為上客車廂,原來的下客底盤成為上客底盤,當下一列火車到站時,過渡車廂上客后作為上客車廂,運用上述方法進行上下客,無需再將車廂倒換,提高了效率。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所述的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使用平移的方法將載有上車旅客的上客車廂與載有下車旅客的過渡車廂進行替換,安全系數(shù)高,對原有鐵路系統(tǒng)改造小,結構簡單,當下一列火車到站時,過渡車廂上客后作為上客車廂,運用上述方法進行上下客,無需再將車廂倒換,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實施例A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2所示實施例B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中:1、上客副軌;2、主軌道;3、下客副軌;4、上客底盤;5、過渡底盤;6、下客底盤;7、上客車廂;8、過渡車廂;9、連接軌;10、上客軌道;11、過渡軌道;12、下客軌道;13、滑套;14、擋桿;15、雙頭液壓缸;16、動力系統(tǒng);17、軌道輪;18、推動液壓缸;19、鎖定液壓缸;20、鎖定桿;21、支桿;22、鎖定槽;23、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4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包括主軌道2、上客副軌1和下客副軌3,主軌道2上行駛正?;疖?,正?;疖嚿显O置過渡底盤5,過渡底盤5通過軌道輪17配合在主軌道2上,上客副軌1和下客副軌3上分別設置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通過軌道輪17配合在上客副軌1和下客副軌3上,過渡底盤5上橫向固定過渡軌道11,上客底盤4上固定上客軌道10,下客底盤6上固定下客軌道12,過渡底盤5后端固定雙頭液壓缸15,雙頭液壓缸15兩個伸縮桿端部固定擋桿14,在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后端均固定滑套13,滑套13與擋桿14水平位置一致,滑套13尺寸與擋桿14尺寸配合,滑套13離下客底盤6或者上客底盤4邊緣有一定距離,當上客底盤4、過渡底盤5與下客底盤6同步運行時,過渡軌道11、上客軌道10和下客軌道12在一條直線上,上客軌道10上設置上客車廂7,上客車廂7通過軌道輪17配合在上客軌道10上,過渡軌道11上設過渡車廂8,過渡車廂8上通過軌道輪17配合在過渡軌道11上,過渡軌道11邊緣鉸接連接軌9,連接軌9長度與過渡軌道11和上客軌道10之間的間隙一致。
上客車廂7上設置動力系統(tǒng)16,動力系統(tǒng)16通過傳動系統(tǒng)連接上客車廂7的軌道輪17。
上客車廂7外壁上固定鎖定液壓缸18,鎖定液壓缸18的活塞桿上固定球頭桿,球頭桿端部固定球頭20,球頭桿19尾部配合在滑軌22內,滑軌22固定在上客車廂7外壁上,球頭20配合在滑槽21內,滑槽21固定在過渡車廂8上。
連接軌9呈扇形,這樣連接軌9在轉動時不會碰到上客軌道10或者下客軌道12,使得連接軌9與上客軌道10及下客軌道12齊平。
上客車廂7和過渡車廂8的四周均固定有鎖定液壓缸19,鎖定液壓缸19的活塞桿上鉸接鎖定桿20的上端,鎖定桿20的中間位置鉸接支桿21,支桿21固定在上客車廂7和過渡車廂8外壁上,鎖定桿20呈杠桿機構繞支桿21鉸接處轉動,對應鎖定桿20的位置在上客底盤4、過渡底盤5和下客底盤6的側邊上均設有鎖定槽22,鎖定桿20端部固定為鎖定塊23,鎖定塊23寬度大于鎖定槽22寬度。
運用上述不停車上下客列車系統(tǒng),其工作方法是:
工作時,過渡底盤5上載有過渡車廂8,當列車進站后適當減速,在站點下車的旅客在進站前即得到提示并提前進入過渡車廂8,同時在列車進站前,需要上車的旅客即提前進入上客底盤4上的上客車廂7,然后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分別在上客副軌1和下客副軌3均加速行駛,當列車將要趕上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時,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逐漸減速并逐漸靠近渡底盤,齒雙頭液壓缸15帶動兩擋桿14伸出至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后端,但未到滑套13的位置,當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與擋桿14接觸后,擋桿14才完全伸出并伸入滑套13內,以此來保證上客底盤4、過渡底盤5與下客底盤6同步運行,此時,過渡軌道11、上客軌道10和下客軌道12在一條直線上,過渡軌道11邊緣鉸接連接軌9,連接軌9長度與過渡軌道11和上客軌道10以及過渡軌道11和下客軌道12之間的間隙一致,連接軌9放下,將軌道之間的間隙填補,此時上客車廂7上的鎖定液壓缸18伸出將球頭卡入滑槽內,進而將上客車廂7與過渡車廂8固定,防止其發(fā)生前后的相對移動,滑軌22可以用來限制球頭桿19的前后移動,防止將鎖定液壓缸18損壞。然后上客車廂7在自身動力系統(tǒng)16的推動下向過渡底盤5行進,同時也推動過渡車廂8向下客底盤6行進,當上客車廂7完全運行到過渡底盤5上時,此時過渡車廂8也完全運行到下客底盤6上,然后雙頭液壓缸15和連接軌9復位,擋桿14脫離滑套13,并且鎖定液壓缸19工作,活塞桿伸長,帶動鎖定桿20轉動,鎖定桿20轉至鎖定槽22內,這樣可以限制車廂前后左右的移動,同時限位塊23寬度大于鎖定槽22寬度,可以防止在顛簸時車廂與底盤分離,列車開始加速繼續(xù)行駛,上客底盤4和下客底盤6減速并在規(guī)定地點停車,位于下客底盤6上的過渡車廂8內的乘客可以下車。下客完成后,原來在過渡底盤5上的過渡車廂8成為上客車廂7,原來的下客底盤6成為上客底盤4,當下一列火車到站時,過渡車廂8上客后作為上客車廂7,運用上述方法進行上下客,無需再將車廂倒換,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