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送風口的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應用在軌道車輛上的具有防冷凝水產(chǎn)生的送風口。
背景技術:
軌道車輛以往的送風口,在空調(diào)系統(tǒng)進行制冷的時候,冷空氣由格柵之間的空隙吹入車廂內(nèi),當車廂內(nèi)溫度高,送風溫差較大時,當冷空氣吹在格柵上時,會在格柵上形成冷凝水。為了防止在格柵上形成冷凝水,目前普通采用的是在格柵的背面涂一層防結露漆,或者在格柵的背面粘貼一層毛氈等防寒材料,這種結構雖然簡單,但也有不足之處,因為送風口的格柵一般是并排平行設置多個,冷空氣從格柵之間的空隙吹出,所以冷空氣也會接觸格柵的正面,使得格柵正面產(chǎn)生冷凝水。在一些建筑物內(nèi)的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也有采用在送風口設置發(fā)熱元件的形式,但其需要增加相應的電器元件,易損易壞,而且結構也較復雜。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可有效防止冷凝水產(chǎn)生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在送風口處固定一大致呈 “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的兩側各具有一翻邊,所述翻邊與車體骨架固定連接,所述支座上開有至少一個與所述送風口連通的第一出風口,由所述支座的兩側邊圍成送風風道;在所述送風風道的出口處設置一個條形柵板,所述條形柵板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條形柵板將送風風道分隔成兩個第二出風口 ;在所述柵板的背面設有一隔離腔,在所述隔離腔內(nèi)填充隔熱材料;在所述支座、支架、柵板及隔離腔的迎風面涂有一層防結露漆。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座、支架及柵板均為鋁型材。所述支座的翻邊與車體骨架之間通過快速螺母固定連接。所述柵板與其周圍車廂裝飾板的形狀一致,或為平面,或為弧面。所述隔離腔的斷面大致呈“V”形,其迎風面部分為內(nèi)凹的弧面。所述支架設置于所述柵板背面的兩側,沿所述柵板方向呈長條形,在所述支架上設置多個第三出風口。所述第一出風口和第三出風口為長圓孔。所述支座與支架之間通過鉚釘連接。所述隔熱材料為發(fā)泡劑。在所述柵板的背面粘貼一層防寒材。綜上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0016]1、通過在柵板的背面設置填充隔熱材料的隔離腔,涂防結露漆等措施,防止送風口處結露,而且在送風口只采用一個條形柵板,從柵板的兩側出風,冷熱空氣不會吹向柵板的正面,進一步防止產(chǎn)生冷凝水。2、通過在送風口處設置支座,利用支座的兩個側邊形成送風風道,在送風風道口設置柵板,送風口的安裝位置不會限制過于嚴格,可以根據(jù)需要安裝于車廂內(nèi)的任何一個位置,柵板可以與周圍車廂內(nèi)的裝飾板形成一體的效果,實現(xiàn)送風功能與裝飾一體化設計, 簡潔美觀大方。3、在柵板的背面設置V形隔離腔,可以將送風風道均勻地分隔成兩路,避免在出風口處形成紊流等現(xiàn)象。4、此送風口結構也可以應用于其它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出風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A-A剖視圖;圖3是圖IB-B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支座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柵板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A向視圖;圖7是圖5的C-C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8所示,送風口 1,支座2,翻邊3,車體骨架4,第一出風口 5,送風風道 6,柵板7,支架8,第二出風口 9,隔離腔10,隔熱材料11,防結露漆12,快速螺母13,迎風面 14,第三出風口 15,鉚釘16,防寒材17,車廂裝飾板18,送風風管19,螺栓2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設置在車輛頂部的兩側,用于從車廂頂部的兩側向車廂內(nèi)送風,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的送風風管19設置在車頂內(nèi)部,送風風管19端部的送風口 1也位于車輛頂部裝飾板18的內(nèi)部,從車廂內(nèi)不能直接看到該送風口 1,在車廂裝飾板18上留有供出風的風口。在送風口 1處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2,支座2的兩側各具有一翻邊3,翻邊 3與車體骨架4固定連接,兩者之間可以通過螺栓20固定連接,為了簡化安裝結構,如圖2 和圖3所示,翻邊3與車體骨架4也可以通過快速螺母13固定連接。為了減輕重量,便于安裝,支座2采用鋁型材材料。如圖4所示,在支座2上,與送風口 1相對應的位置,開有第一出風口 5,送風風管 19內(nèi)的冷熱空氣從送風口 1和第一出風口 5處向外吹出,為了增加出風量,第一出風口 5采用長圓孔,可以只開一個與送風口 1面積差不多的的第一出風口 5,這種結構,雖然出風面積大,但相應地會減弱支座2的整體剛度,所以,為了在保證出風量的同時,增加支座2的整
4體剛度,在支座2上開設多個具有長圓孔形狀的第一出風口 5,這樣每兩個相鄰的第一出風口 5之間的連接部起到了加強筋的作用。如圖2的圖3所示,支座2的兩側邊將送風口 1與車廂裝飾板18之間的空隙封堵住,進而圍成送風風道6,冷熱空氣從送風口 1及第一出風口 5吹出后,經(jīng)由該送風風道6吹向車廂內(nèi)。因為該送風口 1設置在車頂部的兩側,為了配合送風口 1處車廂裝飾板18的形狀,支座2的兩側邊的寬度不一致。在送風風道6的出口處設置一個條形柵板7,條形柵板7將送風風道6分隔成兩個第二出風口 9,冷熱空氣分成二路,分別從兩個第二出風口 9吹出,不但對空氣起著緩沖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調(diào)整冷熱空氣的出風方向,使冷熱空氣不會直接吹向乘客的頭部。柵板7 只設置一個,冷熱空氣從柵板7兩側的第二出風口 9吹出后,不會經(jīng)過柵板7的正面,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在柵板7處形成冷凝水。因為柵板7只設置一個,所以很容易將柵板7的形狀做的與其周圍的車廂裝飾板 18的形狀相同,即具有相同弧度的弧面,柵板7與車廂裝飾板18做同樣的表面處理,這樣, 乘客從車廂內(nèi)看,柵板7與裝飾板18基本成一體的設計,簡潔美觀大方。柵板7通過支架8固定在支座2上,柵板7和支架8為一體式結構,采用鋁型材材料,支架8可以只設置在柵板7的兩個端部,柵板7與支座2之間可以全部做為出風的風道, 這樣雖然出風量大,但是柵板7的中間部分沒有支撐,其整體剛度較差,隨著車體運行時的振動,柵板7會顫動,可能產(chǎn)生噪音。本實施例中,如圖5至圖7所示,將支架8在柵板7背面的兩側設置兩個,同柵板7 —樣,沿柵板7方向設計為長條形,在每個支架8上設置多個第三出風口 15,第三出風口也采用通風面積較大的長圓孔。支架8起著加強筋的作用,提高了柵板7的剛度。支架8與支座2固定連接,其連接處可以與支座2與送風口 1之間的連接處相同, 通過鉚釘16同時將支架8、支座2與送風口 1固定連接在一起。為了防止在柵板7上形成冷凝水,在柵板7的背面設有一隔離腔10,隔離腔10是一個斷面大致呈“V”形的空腔,在隔離腔10內(nèi)填充隔熱材料11,避免冷熱空氣直接吹至柵板7的背面,而且阻擋冷熱空氣的溫度傳遞至柵板7。隔熱材料11選用發(fā)泡劑,將整個隔離腔10全部充滿發(fā)泡劑,保證效果。隔離腔10與支架8和柵板7可以為一體式結構。隔離腔10的斷面呈“V”形,可以將從第一出風口 5吹出的空氣分隔成兩路,隔離腔 10的迎風面部分采用內(nèi)凹的弧面,使空氣流過時更加平穩(wěn),不會在此處產(chǎn)生紊流等現(xiàn)象,也有利于均勻分配兩路的出風量。為了更進一步保證不會產(chǎn)生冷凝水,在支座2、支架8及隔離腔10的所有與冷熱空氣接觸的面上都涂上一層防結露漆12。在柵板7的背面,支架8的外側,有一部分柵板7背面無隔離腔10和隔熱材料11, 所以,在這部分柵板7的背面,先涂上一層防結露漆12,然后再粘貼一層防寒材17,防寒材 17采用福樂斯防寒材。實施例二 如圖8所示,一種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設置在車輛頂棚上,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車頂部分的裝飾板18為一平面,所以柵板7的形狀也為一個與裝飾板18平行的平面,支座2也呈“U”型,其它結構與實施例一完全相同,這里不再另外詳細描述。
5[0045] 如上所述,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所給出的方案內(nèi)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在送風口(1)處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O),所述支座O)的兩側各具有一翻邊 (3),所述翻邊C3)與車體骨架(4)固定連接,所述支座( 上開有至少一個與所述送風口 ⑴連通的第一出風口(5),由所述支座⑵的兩側邊圍成送風風道(6);在所述送風風道(6)的出口處設置一個條形柵板(7),所述條形柵板(7)通過支架(8) 固定在所述支座( 上,所述條形柵板(7)將送風風道(6)分隔成兩個第二出風口(9);在所述柵板(7)的背面設有一隔離腔(10),在所述隔離腔(10)內(nèi)填充隔熱材料(11);在所述支座O)、支架(8)、柵板(7)及隔離腔(10)的迎風面涂有一層防結露漆(1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O)、支架 (8)及柵板(7)均為鋁型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O)的翻邊 (3)與車體骨架(4)之間通過快速螺母(1 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板(7)與其周圍車廂裝飾板(18)的形狀一致,或為平面,或為弧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腔的斷面大致呈“V”形,其迎風面(14)部分為內(nèi)凹的弧面。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8)設置于所述柵板(7)背面的兩側,沿所述柵板(7)方向呈長條形,在所述支架⑶上設置多個第三出風口(15)。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風口(5) 和第三出風口(15)為長圓孔。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 與支架 ⑶之間通過鉚釘(16)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材料(11)為發(fā)泡劑。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柵板(7)的背面粘貼一層防寒材(1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軌道車輛防冷凝送風口,在送風口處固定一大致呈“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的兩側各具有一翻邊,所述翻邊與車體骨架固定連接,所述支座上開有至少一個與所述送風口連通的第一出風口,由所述支座的兩側邊圍成送風風道;在所述送風風道的出口處設置一個條形柵板,所述條形柵板通過支架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條形柵板將送風風道分隔成兩個第二出風口;在所述柵板的背面設有一隔離腔,在所述隔離腔內(nèi)填充隔熱材料;在所述支座、支架、柵板及隔離腔的迎風面涂有一層防結露漆。該裝置可以有效防止出風口處結露,而且可以實現(xiàn)送風功能與車廂裝飾板的一體化設計效果,簡潔美觀大方。
文檔編號B61D27/00GK202006798SQ20112006411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劉作琪, 孫召進, 李莉, 林松, 梁君海, 王明巖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鐵道部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