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客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客車。該客車包括前排座椅區(qū)和后排座椅區(qū);所述前排座椅區(qū)內(nèi)設有一組相向設置的前排座椅,兩排所述前排座椅分別設于所述前排座椅區(qū)的兩側,所述前排座椅的靠背與車體連接,所述靠背連接可掀起的第一椅板;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兩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區(qū)內(nèi)位于兩組所述后排座椅之間設有過道區(qū),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多條滑軌,所述后排座椅可在所述滑軌上分散或堆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客車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空間,提高客車的運載能力,不影響乘客乘坐。
【專利說明】一種客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客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公共交通的高速發(fā)展和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乘坐公交車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而帶來的影響是高峰時間段內(nèi),由于車內(nèi)的座位都是固定的,造成車內(nèi)空間狹窄,立席不夠,給乘客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客車,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0004]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客車,包括前排座椅區(qū)和后排座椅區(qū);
[0005]所述前排座椅區(qū)內(nèi)設有一組相向設置的前排座椅,兩排所述前排座椅分別設于所述前排座椅區(qū)的兩側,所述前排座椅的靠背與車體連接,所述靠背連接可掀起的第一椅板;
[0006]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兩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區(qū)內(nèi)位于兩組所述后排座椅之間設有過道區(qū),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多條滑軌,所述后排座椅可在所述滑軌上分散或堆疊。
[0007]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一種客車,在乘車高峰期間,前排座椅可以折疊起來,后排座椅可以通過滑軌,將后排座椅堆疊在一起,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空間,提高客車的運載能力,不影響乘客乘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內(nèi)飾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內(nèi)飾頂棚及環(huán)形手扶桿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前排座椅的側視圖;
[0011]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空心球腔處的剖視圖;
[0012]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滑軌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客車的后排座椅的堆疊示意圖。
[0014]圖中:
[0015]1、前排座椅區(qū);2、后排座椅區(qū);3、前排座椅;4、后排座椅;5、滑軌;6、環(huán)形扶手桿;
7、靠背;8、定位銷;9、彈簧限位裝置;10、第一椅板;11、空心球腔;12、連接立柱;13、滾球;14、固定板;16、定位槽;17、翻邊;18、椅腿;19、支架;20、第二椅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17]如圖1所不,一種客車,包括前排座椅區(qū)I和后排座椅區(qū)2 ;[0018]前排座椅區(qū)I內(nèi)設有一組相向設置的前排座椅3,兩排前排座椅3分別設于前排座椅區(qū)I的兩側,前排座椅3的靠背7與車體連接,靠背7連接可掀起的第一椅板10 ;
[0019]后排座椅區(qū)2設有兩組后排座椅4,后排座椅區(qū)2內(nèi)位于兩組后排座椅4之間設有過道區(qū),后排座椅區(qū)2設有多條滑軌5,后排座椅4可在滑軌5上分散或堆疊。
[0020]上述實施例的一種客車,在乘車高峰期間,前排座椅3可以折疊起來,后排座椅4可以通過滑軌5,將后排座椅4堆疊在一起,這樣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空間,提高客車的運載能力,不影響乘客乘坐。
[0021]如圖2所示,前排座椅區(qū)I和后排座椅區(qū)2內(nèi)均設有環(huán)形扶手桿6。扶手桿設置成環(huán)形狀,可以增加更多的手扶區(qū)域,增大了手扶的有效面積,可供更多人使用。優(yōu)選的,前排座椅區(qū)I的環(huán)形扶手桿6包括多個向外凸和向內(nèi)凹的附加扶手桿。后排座椅區(qū)2的環(huán)形扶手桿6呈矩形。
[0022]如圖3所示,靠背7的背部設有用于與車體連接的定位銷8,靠背7與第一椅板10通過彈簧限位裝置9連接,第一椅板10通過彈簧限位裝置9自動抬起。前排座椅3通過定位銷8與車體固定連接,前排座椅3不使用時,自動抬起,當在高峰期時,不遇特殊情況可以不坐,節(jié)省空間,可以增加立席空間。
[0023]如圖4-6所示,后排座椅4的椅腿18連接空心球腔11,空心球腔11上設有連接立柱12,椅腿18為套管,其套接在連接立柱12上,連接立柱12的頂部可卡接在椅腿18底部,防止連接立柱12從椅腿18上脫落,空心球腔11內(nèi)設有間隙配合的滾球13,滾球13的底部部分設于空心球腔11的外部,空心球腔11設于滑軌5內(nèi),滾球13與滑軌5滾動連接??招那蚯?1的內(nèi)的滾球13與滑軌5能夠實現(xiàn)自由滑動,滾球13為金屬實心球,保證方便操作,使用時較為便捷。
[0024]多條滑軌5的同一側設有用于將后排座椅4固定的定位槽16??招那蚯?1靠近連接立柱12的一側設有固定板14,滑軌5和定位槽16上設有用于封擋固定板14的翻邊17。后排座椅4在滑軌5上滑動,當椅腿18滑動到定位槽16的位置時,向定位槽16方向滑動椅腿18,使其落入到定位槽16內(nèi),保證椅腿18不會左右晃動,從而實現(xiàn)定位,其中,定位槽16的深度大于滑軌5的深度,且定位槽16控制各個后排座椅4處于合理的位置,保證乘客可以使用,而翻邊17封擋固定板14,進一步保證椅腿18不會晃動。
[0025]后排座椅4包括三條椅腿18,椅腿18上遠離空心球腔11的一端連接有支架19,支架19上設有可掀起的第二椅板20。通過椅腿18和連接立柱的連接深度,能夠調節(jié)豎直方向的高度,第二椅板20可掀起到靠背7上,進而保證每一列座椅都可以向后移動并且縱向上堆疊在一起,節(jié)省出的空間可以增加立席,增加客車的運載能力。
[0026]通過以上改進設計,便可以在既不影響非高峰時段坐席數(shù)量的情況下,有效的解決高峰時段人員擁擠的情況,在高峰時段即將到來的時候,車輛從始發(fā)站出發(fā)之前,將后排座椅4全部退到車身后部堆疊起來,不設或僅設幾個前排坐席,這樣便可供更多人同時使用一輛公交車,而加長的扶手也保證了站立的人有更多的手扶位置。而非高峰時段,則可把座椅全部推回原處,這樣又變成了一個座椅更多的公交車,保證了更多的人都有座位可以坐。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客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排座椅區(qū)和后排座椅區(qū); 所述前排座椅區(qū)內(nèi)設有一組相向設置的前排座椅,兩排所述前排座椅分別設于所述前排座椅區(qū)的兩側,所述前排座椅的靠背與車體連接,所述靠背連接可掀起的第一椅板; 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兩組后排座椅,所述后排座椅區(qū)內(nèi)位于兩組所述后排座椅之間設有過道區(qū),所述后排座椅區(qū)設有多條滑軌,所述后排座椅可在所述滑軌上分散或堆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座椅區(qū)和所述后排座椅區(qū)內(nèi)均設有環(huán)形扶手桿。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的背部設有用于與所述車體連接的定位銷,所述靠背與所述第一椅板通過彈簧限位裝置連接,所述第一椅板通過所述彈簧限位裝置自動抬起。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多條所述滑軌的同一側設有用于將所述后排座椅固定的定位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的椅腿連接空心球腔,所述空心球腔上設有連接立柱,所述椅腿套接在所述連接立柱上,所述空心球腔內(nèi)設有間隙配合的滾球,所述滾球的底部部分設于所述空心球腔的外部,所述空心球腔設于所述滑軌內(nèi),所述滾球與所述滑軌滾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腔靠近所述套管的一側設有固定板,所述滑軌和所述定位槽上設有用于封擋所述固定板的翻邊。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包括三條椅腿,所述椅腿上遠離所述空心球腔的一端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可掀起的第二椅板。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排座椅區(qū)的所述環(huán)形扶手桿包括多個向外凸和向內(nèi)凹的附加扶手桿。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客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區(qū)的所述環(huán)形扶手桿呈矩形。
【文檔編號】B60N2/02GK203460727SQ201320523349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fā)明者】黃萬眾 申請人:黃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