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后視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收納或立起車輛的后視鏡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具有通過驅動馬達使殼體部件轉動,收納或立起車輛的 后視鏡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馬達的輸出軸插入蝸桿中,并且斜齒輪與蝸桿嚙合,通 過驅動馬達使馬達的輸出軸和蝸桿一體旋轉,使斜齒輪旋轉。此外,蝸桿的下端可旋轉地軸 支承在殼體部件上。但是,在該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馬達的輸出軸沒有插入至蝸桿的下端,馬達的輸 出軸的下端(頂端)沒有軸支承在殼體部件上。因此,有可能由于從斜齒輪輸入的載荷而 使蝸桿的軸心不穩(wěn)定,動作聲音不穩(wěn)定。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74267號公報另外,作為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具有通過驅動馬達使馬達底座轉動,收納或立起車 輛的后視鏡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該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通過將馬達的主體部嵌合到馬達底座的嵌合筒內,使 馬達的主體部固定在馬達底座上。但是,在該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如果馬達底座的嵌合筒的尺寸、馬達主體部的尺 寸產生的公差變大,則馬達的主體部有可能相對馬達底座的嵌合筒產生松動,無法將馬達 的主體部恰當地固定在馬達底座上。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74267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考慮到上述情況,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夠使動作聲音穩(wěn)定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此外,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能夠將馬達的主體部恰當地固定在轉動部件上的車 輛用后視鏡裝置。第一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具備轉動單元,其被設置成能夠與車輛的后 視鏡一體轉動;馬達,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其輸出軸從主體部延伸出;轉動機構,其 與所述輸出軸連接,在所述馬達受到驅動時所述輸出軸被旋轉而動作,從而使所述轉動單 元轉動,進而收納或立起所述后視鏡,同時轉動機構還對所述馬達施加動作力;彈性單元, 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對所述主體部施加朝向所述動作力的垂直于所述輸出軸的方向 的分量側的彈性力;和限制部,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限制由所述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引 起的所述主體部的移動。第二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一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所 述轉動單元限制所述輸出軸軸方向上的所述動作力對所述馬達的作用。
第三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 裝置中,具備追加彈性單元,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對所述主體部施加朝向所述輸出 軸軸方向側的彈性力;和追加限制部,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限制由所述追加彈性單元 的彈性力引起的所述主體部的移動。第四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三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所 述追加限制部能夠向垂直于所述輸出軸的方向側發(fā)生彈性變形。第五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一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具 備齒輪部件,其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能夠與所述輸出軸一體旋轉;和軸支承部,其設置 在所述齒輪部件上,并且能夠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轉動單元,通過在軸支承部中插入所述 輸出軸而使所述輸出軸在與所述主體部相反一側能夠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轉動單元。第六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五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具 備卡合部,該卡合部設置在所述齒輪部件上,通過與所述輸出軸卡合而使所述輸出軸和所 述齒輪部件能夠一體旋轉,并且容許所述輸出軸和所述齒輪部件相對旋轉規(guī)定角度。第七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 裝置中,具備嵌合部,該嵌合部設置在所述齒輪部件上,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與所述輸 出軸嵌合。第八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在第五 七方面任意一項記載的車輛用后視 鏡裝置中,所述輸出軸僅在與所述主體部相反一側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承在所述轉動單元。在第一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車輛的后視鏡和轉動部件(相當于轉動 單元)能夠一體地轉動,馬達設置在轉動部件上。進而,在馬達中從主體部延伸出輸出軸, 在輸出軸連接有轉動機構。由此,當驅動馬達時,輸出軸旋轉,轉動機構動作,從而轉動部件 轉動,進而收納或立起后視鏡。此外,在馬達受到驅動時,轉動機構對馬達施加動作力。在此,設置在轉動部件上的彈性單元,對主體部施加朝向該動作力的垂直于輸出 軸的方向的分量側的彈性力。進而,設置在轉動部件上的限制部限制由彈性單元的彈性力 引起的主體部的移動。因此,即使轉動部件的尺寸及主體部的尺寸產生朝向垂直于輸出軸的方向側的公 差,也能夠利用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吸收該公差,并且限制部能夠抑制主體部由于該動作力 而向垂直于輸出軸的方向側移動。由此,能夠抑制主體部相對于轉動部件產生向垂直于輸 出軸的方向側的松動,能夠將主體部恰當地固定在轉動部件上。在第二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轉動部件限制輸出軸軸方向上的該動作 力對馬達的作用。因此,能夠抑制馬達由于該動作力而向輸出軸軸方向移動,能夠將主體部 更恰當地固定在轉動部件上。在第三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設置在轉動部件上的追加彈性單元對主 體部施加向輸出軸軸方向側的彈性力。進而,設置在轉動部件上的追加限制部限制由追加 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引起的主體部的移動。因此,即使轉動部件的尺寸及主體部的尺寸產生向輸出軸軸方向側的公差,也能 夠利用追加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吸收該公差。由此,能夠抑制主體部相對于轉動部件產生向 輸出軸軸方向側的松動,能夠將主體部更恰當地固定在轉動部件上。
4
在第四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追加限制部能夠向垂直于輸出軸的方向 側發(fā)生彈性變形。因此,通過使追加限制部暫時向垂直于輸出軸的方向側彈性變形,能夠將 主體部容易地組裝到轉動部件上。在第五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車輛的后視鏡和轉動體(相當于轉動單 元)被設置為能夠一體旋轉。此外,在馬達中從主體部延伸出輸出軸,主體部保持在轉動體 上。進而,設置在輸出軸上的齒輪部件能夠與輸出軸一體旋轉,并且齒輪機構與齒輪部件連 接,通過驅動馬達使輸出軸和齒輪部件旋轉,使轉動體旋轉,收納或立起后視鏡。在此,在齒輪部件中設置有軸支承部,軸支承部可旋轉地軸支承在轉動體上。進 而,通過將輸出軸插入軸支承部,使輸出軸在與主體部相反一側可旋轉地軸支承在轉動體 上。因此,不論從齒輪機構輸入怎樣的載荷,都能夠使齒輪部件的軸心穩(wěn)定,能夠使動作聲 首穩(wěn)定。在第六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在齒輪部件中設置有卡合部,通過使輸 出軸與卡合部卡合,使輸出軸和齒輪部件能夠一體旋轉。在此,卡合部容許輸出軸和齒輪部件相對旋轉規(guī)定角度。因此,在馬達的驅動開始 時(輸出軸的旋轉開始時),暫時容許輸出軸和齒輪部件的相對旋轉,從而解除輸出軸、齒 輪部件和齒輪機構的固定狀態(tài)。由此,能夠恰當地旋轉輸出軸和齒輪部件,并能夠使齒輪機 構恰當地動作。在第七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在齒輪部件中設置有嵌合部,嵌合部以 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與輸出軸嵌合。因此,能夠恰當地使輸出軸和齒輪部件的軸心一致,能 夠使輸出軸和齒輪部件穩(wěn)定地一體旋轉,能夠使動作聲音更穩(wěn)定。在第八方面記載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中,輸出軸僅在與主體部相反一側可旋轉地 軸支承在轉動體上。因此,輸出軸能夠順利旋轉,能夠使動作聲音更穩(wěn)定。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 的從車輛后方觀看的截面圖。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從車輛后 方觀看的截面圖。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 的從上方觀看的俯視圖。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 的從上方觀看的截面圖(圖1的4-4線截面圖)。圖5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從車輛后方觀看的主 視圖。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 的從車輛后方觀看的截面圖。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從 車輛斜后方左側觀看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從車輛后方觀看的截面圖。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的主要部分的從 上方觀看的俯視圖。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的從車輛后方觀看的主視 圖。符號說明10...門后視鏡裝置(車輛用后視鏡裝置);22...轉動體;36...馬達;38...主 體部;40...輸出軸;46...蝸輪;46A...軸支承部;50...嵌合孔(嵌合部);52...卡合孔 (卡合部);54...蝸桿軸;62...齒輪板;66...后視鏡;80...門后視鏡裝置(車輛用后視 鏡裝置);28. .馬達底座(轉動部件);30A. .限制壁(限制部);68. .下彈性爪(追加 彈性單元);70...中彈性爪(彈性單元);72...上彈性爪(追加限制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在圖2中用從車輛后方觀看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10(車輛 用后視鏡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表示,在圖5中用從車輛后方觀看門后視鏡裝置10的 主視圖表示。另外,在附圖中,用箭頭FR表示車輛前方,用箭頭OUT表示車輛方向外方(車 輛兩方),用箭頭UP表示上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10,設置在作為車輛的門的側門(特別是 前側門)的上下方向中間部且車輛前側端,配置在車輛外側。如圖5所示,門后視鏡裝置10具備支柱12,支柱12的車寬方向內側端固定在側門 上,從而將門后視鏡裝置10固定在側門上。收納機構14(電動收納機構)支承在支柱12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的上側。也如圖2所示,在收納機構14設置有金屬制支承體16 (支架)。在支承體16的下 端設置有固定部18,通過將固定部18固定在支柱12上,將支承體16固定在支柱12上,收 納機構14支承在支柱12上。在固定部18的上側設置有圓筒狀的支承軸20,支承軸20與 固定部18設置為一體,從固定部18向上方立起。在支承軸20支承有圖2詳細表示的轉動體22。在轉動體22的下側部分設置有作為轉動部件的樹脂制容器狀殼體24 (參照圖3), 殼體24的上表面開放。支承軸20貫通殼體2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并與該部分嵌合,殼體 24可轉動地支承在支承軸20上。在殼體24的下壁,在車寬方向外側部分形成有圓柱狀的 軸支承孔26,軸支承孔26向上側開放。在殼體24的上端內嵌入(壓入)有作為保持部件的樹脂制板狀馬達底座28,馬 達底座28覆蓋殼體24的上表面。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可旋轉地支承在支承 軸20的上端,馬達底座28可轉動地支承在支承軸20上。在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外側 部分一體地設置有作為保持部的大致矩形筒狀的保持筒30,保持筒30從馬達底座28向上 側突出。此外,在馬達底座28上,在保持筒30內的中央,貫通形成有圓狀的貫通孔32。在殼體24和馬達底座28的上側設置有作為固定部件的樹脂制容器狀罩34,罩34 的下表面開放。罩34的下端固定在殼體24的上端外周,罩34覆蓋殼體24和馬達底座28的上側。罩3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向下側擠壓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由此在 殼體24和罩34之間夾持馬達底座28,將馬達底座28固定在轉動體22內。在馬達底座28的保持筒30部分保持有馬達36。在馬達36上設置有大致矩形柱狀的主體部38,主體部38從上側插入并保持在保 持筒30內,阻止主體部38繞軸旋轉和向上下方向的移動。如圖1和圖2所示,金屬制的輸出軸40(軸)從主體部38向下方延伸,通過驅動 馬達36使輸出軸40旋轉。輸出軸40貫通馬達底座28的貫通孔32,輸出軸40插入到殼體 24內。輸出軸40在全周與貫通孔32之間形成有間隙,輸出軸40沒有被軸支承在馬達底座 28上。輸出軸40的下部以外的部分被設置成嵌合軸42,嵌合軸42被設置成截面圓狀。如 圖4詳細表示的那樣,輸出軸40的下部被設置成截面橢圓狀的卡合軸44。在卡合軸44的 周面形成有平面狀一對卡合面44A,一對卡合面44A相互對置。在卡合軸44的周面,在一對 卡合面44A以外的部分,形成有與嵌合軸42同面的一對外周面44B,一對外周面44B相互對 置。在輸出軸40設置有作為齒輪部件(初級齒輪)的樹脂制蝸輪46。在蝸輪46上沿 著軸心形成有插入孔48,輸出軸40從上側插入插入孔48。插入孔48的下部以外的部分被 設置成作為嵌合部的嵌合孔50,嵌合孔50被設置成截面圓狀。如圖4詳細表示的那樣,插 入孔48的下部被設置成作為卡合部的卡合孔52。在卡合孔52的周面一體地形成有截面扇 形的一對卡合突起52A,一對卡合突起52A相互對置。在卡合孔52的周面,在一對卡合突起 52A以外的部分,形成有與嵌合孔50同面的一對的圓周面52B,一對圓周面52B相互對置。輸出軸40的嵌合軸42與插入孔48的嵌合孔50可相對旋轉地嵌合,輸出軸40的 卡合軸44插入到插入孔48的嵌合孔50和卡合孔52。進而,卡合軸44的一對外周面44B 分別與卡合孔52的一對圓周面52B嵌合。因此,輸出軸40旋轉,卡合軸44的一對卡合面 44A分別與一對卡合突起52A卡合,從而蝸輪46可與輸出軸40 —體地旋轉。此外,盡管輸 出軸40旋轉,但到卡合軸44的一對卡合面44A分別與一對卡合突起52A卡合為止,蝸輪46 可相對于輸出軸40相對旋轉規(guī)定角度。蝸輪46的上端與馬達底座28抵接,由此蝸輪46向上側的移動被馬達底座28卡止。在蝸輪46的下部形成有圓筒狀的軸支承部46A,軸支承部46A嵌入到殼體24下壁 的軸支承孔26中,旋轉自如地軸支承于軸支承孔26。在軸支承部46A內形成有插入孔48 的卡合孔52,其中插入輸出軸40的卡合軸44,軸支承部46A的基于軸支承孔26的軸支承 位置和卡合軸44對卡合孔52的插入位置,在蝸輪46和輸出軸40的軸方向(上下方向) 上一致(重疊)。由此,輸出軸40,在卡合軸44,經由蝸輪46的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 支承于殼體24 (軸支承孔26)。如圖2和圖3所示,在殼體24內設置有作為構成齒輪機構的連接齒輪(中間齒輪) 的蝸桿軸54。在蝸桿軸54上設置有金屬制的圓軸狀齒輪軸56,齒輪軸56在兩端旋轉自如 地軸支承在殼體24內。在齒輪軸56的一端側部分固定有樹脂制斜齒輪部58,在齒輪軸56 的另一端側部分固定有樹脂制蝸輪部60。斜齒輪部58與蝸輪46的軸方向中間部嚙合,通 過使蝸輪46旋轉,來使斜齒輪部58、齒輪軸56和蝸輪部60 —體旋轉,使蝸桿軸54旋轉。在殼體24內設置有作為構成齒輪機構的固定齒輪(最終齒輪)的金屬制齒輪板
762。支承軸20貫通齒輪板62,齒輪板62配置在與支承軸20相同的軸上,并且被保持為相 對支承軸20不可旋轉。蝸輪部60與齒輪板62嚙合,通過使蝸輪部60旋轉,使蝸輪部60 繞齒輪板62轉動。由此,轉動體22可與蝸輪部60 —體地繞支承軸20轉動。如圖5所示,轉動體22收容在作為覆蓋部件的大致長方體形容器狀的遮陽罩 (viSOr)6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內,遮陽罩64的車輛后側面開放。在遮陽罩64內,在車輛 后側面(開放部分)附近,配置有大致矩形板狀的后視鏡66,遮陽罩64覆蓋后視鏡66的全 周和車輛前側面。后視鏡66的鏡面朝向車輛后側,車輛的乘客(特別是駕駛員)可通過后 視鏡66視認車輛后側。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連結,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可與轉動體22 一體地繞支承軸20旋轉。因此,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一個方向旋轉,由此使遮陽罩 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體向車輛后側且車寬方向內側轉動。由此,遮陽罩64和后視 鏡66相對側門的突出被解除,被收納起來。另一方面,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另一方 向旋轉,由此使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一體22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轉動。 由此,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相對側門突出,被立起(展開、復位)。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在以上結構的門反射鏡10中,在收納機構14中,通過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旋 轉,使蝸輪46與輸出軸40 —體旋轉,使蝸桿軸54旋轉(斜齒輪部58、齒輪軸56和齒輪部 60 一體旋轉)。由此,通過使蝸輪部60繞齒輪板62旋轉,使轉動體22與蝸輪部60 —體繞 支承軸20轉動,使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 —體旋轉。因此,通過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一個方向旋轉,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 動體22—體向車輛后側且車寬方向內側轉動,被收納起來。另一方面,通過驅動馬達36使 輸出軸40向另一方向旋轉,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 —體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 向外側轉動,被立起。在此,馬達36的主體部38被保持在馬達底座28的保持筒30內。進而,蝸輪46 下部的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殼體24下壁的軸支承孔26中,輸出軸40,在下部 的卡合軸44 (與主體部38相反一側),經由蝸輪46的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殼 體24的軸支承孔26中。因此,在馬達36的驅動時不論從蝸桿軸54 (斜齒輪部58)向蝸輪 46輸入怎樣的載荷,都能夠使蝸輪46的軸心穩(wěn)定(能夠抑制蝸輪46的軸心的變形),能夠 使收納機構14的動作聲音穩(wěn)定。進而,金屬制的輸出軸40的卡合軸44經由樹脂制的蝸輪46的軸支承部46A旋轉 自如地軸支承在樹脂制的殼體24的軸支承孔26中。因此,與金屬制的輸出軸40的卡合軸 44旋轉自如地直接軸支承在樹脂制殼體24的軸支承孔26中的情況不同,能夠將輸出軸40 的卡合軸44恰當地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殼體24的軸支承孔26中。而且,輸出軸40,在主體部38以外,僅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殼體24的軸支承孔26 中,沒有軸支承在馬達底座28的貫通孔32中。因此,輸出軸40能夠順利旋轉,能夠使收納 機構14的動作聲音更穩(wěn)定。進而,輸出軸40的嵌合軸42與蝸輪46的插入孔48的嵌合孔50可相對旋轉地嵌 合。因此,能夠恰當地使輸出軸40和蝸輪46的軸心一致,能夠使輸出軸40和蝸輪46穩(wěn)定 地一體旋轉,能夠使收納機構14的動作聲音更穩(wěn)定。
此外,盡管輸出軸40旋轉,到卡合軸44的一對卡合面44A分別與蝸輪46 (卡合孔 52)的一對卡合突起52A卡合為止,蝸輪46可相對于輸出軸40相對旋轉規(guī)定角度。因此, 在馬達36的驅動開始時(輸出軸40在朝一個方向旋轉結束后而朝另一方向旋轉開始時以 及輸出軸40在朝另一方向旋轉結束后而朝一個方向旋轉開始時),暫時容許輸出軸40和蝸 輪46相對旋轉,從而解除輸出軸40、蝸輪46和蝸桿軸54 (斜齒輪部58)的固定狀態(tài),能夠 使輸出軸40、蝸輪46和蝸桿軸54恰當地旋轉。[第二實施方式]在圖6中用從車輛后方觀看的截面圖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 鏡裝置80 (車輛用后視鏡裝置)的收納機構14的主要部分。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80具有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的結構, 但以下方面有所不同。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80中,在馬達底座28的下側一體 地設置有圓筒狀的貫通筒82,貫通筒82配置在與貫通孔32相同的軸上,輸出軸40的嵌合 軸42插通其內部。在蝸輪46的上部設置有圓筒狀的插入筒46B,插入筒46B插入到貫通筒 82內,輸出軸40的嵌合軸42與其內部(嵌合孔50)嵌合。進而,在貫通筒82的內周面和 插入筒46B的外周面之間,在全周形成有間隙,輸出軸40沒有軸支承在馬達底座28上。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能夠起到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另外,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和第二實施方式中,采用使蝸輪46的上端與馬達底座 28抵接的結構,但也可以采用在蝸輪46的上端和馬達底座28之間設置有間隙的結構。在 該情況下,即使在馬達36的驅動時從蝸桿軸54 (斜齒輪部58)朝上側向蝸輪46輸入載荷, 也無法解除軸支承部46A對軸支承孔26的軸支承。在圖8中用從車輛后方觀看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10(車輛用后 視鏡裝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表示,在圖10中用從車輛后方觀看門后視鏡裝置10的正 面圖。另外,在附圖中,用箭頭FR表示車輛前方,用箭頭OUT表示車寬方向外方(車輛兩 方),用箭頭UP表示上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涉及的門后視鏡裝置10,設置在作為車輛的門的側門(特別是 前側門)的上下方向中間部且車輛前側端,配置在車輛外側。如圖10所示,門后視鏡裝置10具備支柱12,支柱12的車寬方向內側端固定在側 門上,從而將門后視鏡裝置10固定在側門上。收納機構14(電動收納機構)支承在支柱12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的上側。也如圖8所示,在收納機構14設置有金屬制支承體16 (支架)。在支承體16的下 端設置有固定部18,通過將固定部18固定在支柱12上,將支承體16固定在支柱12上,收 納機構14支承在支柱12上。在固定部18的上側設置有圓筒狀的支承軸20,支承軸20被 設置成與固定部18呈一體,從固定部18向上方立起。在支承軸20支承有圖8詳細表示的轉動體22。在轉動體22的下側部分設置有作為支承部件的樹脂制容器狀殼體24 (參照圖9), 殼體24的上表面開放。支承軸20貫通殼體2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并與該部分嵌合,殼體 24可轉動地支承在支承軸20上。在殼體24的下壁,在車寬方向外側部分形成有圓柱狀軸 支承孔26,軸支承孔26向上側開放。
在殼體24的上端內嵌入(壓入)有作為轉動部件的樹脂制板狀馬達底座28,馬 達底座28覆蓋殼體24的上表面。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可旋轉地支承在支承 軸20的上端,馬達底座28可轉動地支承在支承軸20上。在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外側 部分一體地設置有作為組裝部的大致矩形筒狀的固定筒30,固定筒30從馬達底座28向上 側突出。此外,在馬達底座28上,在固定筒30內的中央,貫通形成有圓狀的貫通孔32。如圖7所示,在馬達底座28上,在固定筒30內,形成有作為追加彈性單元的一對 下彈性爪68 (樹脂彈簧),一對下彈性爪68構成馬達底座28,并且配置在以貫通孔32為中 心的點對稱位置。下彈性爪68的基端與馬達底座28的其他部分成為一體,下彈性爪68的 頂端以外的部分被設置成長條矩形板狀的下彈性板68A,具有沿壁厚方向(撓曲方向)的彈 性,而不能向長度方向延伸。下彈性爪68的頂端形成三棱柱狀,向上側突出,下彈性爪68 的頂端不具有彈性。在固定筒30的車輛后側壁和車寬方向內側壁分別形成有作為彈性單元的中彈性 爪70 (樹脂彈簧),一對中彈性爪70構成固定筒30。中彈性爪70的基端(上端)與固定 筒30的其他部分成為一體,中彈性爪70的頂端(下端)以外的部分被設置成長條矩形板 狀的中彈性板70A,具有沿壁厚方向(撓曲方向)的彈性,而不能向長度方向延伸。中彈性 爪70的頂端形成三棱柱狀,向固定筒30的內側突出,中彈性爪70的頂端不具有彈性。固定筒30的從車輛前側壁到車寬方向外側壁的部分,被設置成作為限制部的限 制壁30A。在固定筒30的車輛前側壁和車輛后側壁分別一體地形成有作為追加限制部的上 彈性爪72 (樹脂彈簧),一對上彈性爪72分別從固定筒30的車寬方向中央部向上側延伸, 并且在車輛前后方向上相互對置。上彈性爪72的基端(下端)與固定筒30成為一體,上 彈性爪72的頂端(上端)以外的部分被設置成長條矩形板狀的上彈性板72A,具有沿壁厚 度方向(撓曲方向)的彈性,而不能向長度方向延伸。上彈性爪72的頂端形成三棱柱狀, 向固定筒30的內側突出,中彈性爪70的頂端不具有彈性。上彈性爪72的頂端形成截面直 角三角形狀,上彈性爪72的頂端的下表面(固定筒30側的面)與上下方向垂直。如圖8所示,在殼體24和馬達底座28的上側設置有作為固定部件的樹脂制容器 狀的罩34,罩34的下表面開放。罩34的下端固定在殼體24的上端外周,罩34覆蓋殼體24 和馬達底座28的上側。罩3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向下側擠壓馬達底座28的車寬方向內 側部分,由此在殼體24和罩34之間夾持馬達底座28,將馬達底座28固定在轉動體22內。在馬達底座28的固定筒30部分固定有馬達36。如圖7所示,在馬達36上設置有大致矩形柱狀的主體部38,通過主體部38從上 側插入固定筒30內,主體部38與固定筒30內大致嵌合,限制(卡止)主體部38繞軸的旋 轉。當主體部38從上側插入固定筒30內時,至少一個上彈性爪72的上彈性板72A向固定 筒30的外側彈性變形,從而防止一對上彈性爪72的頂端限制主體部38向固定筒30內的 插入。此外,在主體部38插入固定筒30內后,解除一對上彈性爪72的上彈性板72A的彈 性變形。一對中彈性爪70的頂端與主體部38的周面抵接,一對中彈性爪70的中彈性板 70A彈性變形,從而一對中彈性爪70對主體部38施加朝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的水平 方向(圖7的箭頭F的方向)的彈性力(作用力),使主體部38的周面與固定筒30的限制壁30A(從車輛前側壁到車寬方向外側壁的部分)抵接。由此,限制(卡止)由于一對中彈 性爪70的彈性力而使主體部38向水平方向移動。一對下彈性爪68的頂端與主體部38的下表面抵接,一對下彈性爪68的下彈性板 68A彈性變形,從而一對下彈性爪68對主體部38施加向上側的彈性力(作用力),使主體 部38的上表面與一對上彈性爪72的頂端下表面抵接。由此,限制(卡止)由一對下彈性 爪68的彈性力引起的主體部38向上側的移動。如圖8所示,金屬制的輸出軸40(軸)從主體部38向下方延伸,通過驅動馬達36 使輸出軸40旋轉。輸出軸40貫通馬達底座28的貫通孔32,輸出軸40插入到殼體24內。 輸出軸40在全周與貫通孔32之間形成有間隙,輸出軸40沒有被軸支承在馬達底座28上。在輸出軸40設置有作為構成轉動部件(齒輪機構)的齒輪部件(初級齒輪)的 樹脂制蝸輪46。在蝸輪46上沿著軸心形成有插入孔48,輸出軸40從上側插入到插入孔48 中。由此,通過輸出軸40旋轉,蝸輪46可與輸出軸40 —體旋轉。蝸輪46的上端與馬達底座28抵接,由此,蝸輪46向上側的移動被馬達底座28限 制(卡止)。另外,輸出軸40沒有插入至插入孔48的下端,在輸出軸40和蝸輪46之間,容 許蝸輪46相對輸出軸40向上側(主體部38側)移動。在蝸輪46的下部形成有圓筒狀的軸支承部46A,軸支承部46A嵌入到殼體24下壁 的軸支承孔26中。由此,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軸支承孔26中,并且蝸輪46 向下側的移動被殼體24的下壁限制(卡止)。在軸支承部46A內形成插入孔48的下部,輸出軸40的下部插入,軸支承部46A的 基于軸支承孔26的軸支承位置和輸出軸40的下部向插入孔48的下部的插入位置,在蝸輪 46和輸出軸40的軸方向(上下方向)一致(重疊)。由此,輸出軸40的下部經由蝸輪46 的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于殼體24 (軸支承孔26)。如圖8和圖9所示,在殼體24內設置有作為構成轉動機構的連接齒輪(中間齒 輪)的蝸桿軸54。在蝸桿軸54上設置有金屬制的圓軸狀齒輪軸56,齒輪軸56在兩端旋轉 自如地軸支承在殼體24內。在齒輪軸56的一端側部分固定有樹脂制斜齒輪部58 (蝸輪齒 輪),在齒輪軸56的另一端側部分固定有樹脂制蝸輪部60。斜齒輪部58與蝸輪46的軸方 向中間部嚙合,通過使蝸輪46旋轉,使斜齒輪部58、齒輪軸56和蝸輪部60 —體旋轉,使蝸 桿軸54旋轉。在殼體24內設置有作為構成轉動機構的固定齒輪(最終齒輪)的金屬制齒輪板 62。支承軸20貫通齒輪板62,齒輪板62配置在與支承軸20相同的軸上,并且被保持為相 對支承軸20不可旋轉。蝸輪部60與齒輪板62嚙合,通過使蝸輪部60旋轉,使蝸輪部60 繞齒輪板62轉動。由此,轉動體22可與蝸輪部60 —體地繞支承軸20轉動。如圖10所示,轉動體22收容在作為覆蓋部件的大致長方體形容器狀的遮陽罩 (visor)64的車寬方向內側部分內,遮陽罩64的車輛后側面開放。在遮陽罩64內,在車輛 后側面(開放部分)附近,配置有大致矩形板狀的后視鏡66,遮陽罩64覆蓋后視鏡66的全 周和車輛前側面。后視鏡66的鏡面朝向車輛后側,車輛的乘客(特別是駕駛員)可通過后 視鏡66視認車輛后側。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連結,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可與轉動體22 一體地繞支承軸20轉動。因此,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一個方向旋轉,由此使遮陽罩
11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體向車輛后側且車寬方向內側轉動。由此,遮陽罩64和后視 鏡66相對側門的突出被解除,被收納起來。另一方面,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另一方 向旋轉,由此使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 —體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轉動。 由此,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相對側門突出,被立起(展開、復位)。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在以上結構的門反射鏡10中,在收納機構14中,通過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旋 轉,使蝸輪46與輸出軸40 —體旋轉,使蝸桿軸54旋轉(斜齒輪部58、齒輪軸56和齒輪部 60 一體旋轉)。由此,通過使蝸輪部60繞齒輪板62轉動,使轉動體22與蝸輪部60 —體繞 支承軸20轉動,使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 —體轉動。因此,通過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一個方向旋轉,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 動體22—體向車輛后側且車寬方向內側轉動,被收納起來。另一方面,通過驅動馬達36使 輸出軸40向另一方向旋轉,遮陽罩64和后視鏡66與轉動體22 —體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 向外側轉動,被立起。此外,在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向一個方向旋轉時和驅動馬達36使輸出軸40 向另一個方向旋轉時,從斜齒輪部58向蝸輪46施加朝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的上側 方向或下側方向的動作力。即,該動作力的水平方向(垂直于輸出軸40的方向)分量是朝 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的水平方向(圖7的箭頭F的方向)。在此,馬達36的主體部38插入馬達底座28的固定筒30內,固定筒30的一對中 彈性爪70對主體部38施加朝向車輛前側且車寬方向外側的水平方向(圖7的箭頭F的方 向)的彈性力。進而,主體部38的周面與固定筒30的限制壁30A(從車輛前側壁到車寬方 向外側壁的部分)抵接,限制由一對中彈性爪70的彈性力引起的主體部38向水平方向的 移動。因此,即使固定筒30的尺寸、主體部38的尺寸產生沿水平方向的公差,也能夠利 用一對中彈性爪70的彈性力吸收該公差,并且限制壁30A能夠防止主體部38因上述動作 力向水平方向移動。由此,能夠抑制主體部38相對于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在水平方向 上產生松動,能夠將主體部38恰當地固定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上。進而,通過蝸輪46的上端與馬達底座28抵接,馬達底座28限制上述動作力從蝸 輪46向上側(輸出軸40軸方向)作用馬達36 (主體部38和輸出軸40)。因此,能夠防止 馬達36因上述動作力向上側移動,能夠將主體部38更恰當地固定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 30)上。此外,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內)的一對下彈性爪68,對主體部38作用向上側的 彈性力。進而,主體部38的上表面與一對上彈性爪72的頂端下表面抵接,能夠限制由一對 下彈性爪68的彈性力引起的主體部38向上側的移動。因此,即使馬達底座28 (包括固定筒30和一對上彈性爪72)的尺寸、主體部38的 尺寸中產生沿上下方向(輸出軸40軸方向)的公差,也能夠利用一對下彈性爪68的彈性 力吸收該公差。由此,能夠抑制主體部38相對于馬達底座28向上下方向松動,能夠將主體 部38更恰當地固定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上。進而,一對上彈性爪72 (上彈性板72A)可向水平方向彈性變形(彈性撓曲變形)。 因此,當將主體部38從上側插入到馬達底座28的固定筒30內時,通過使至少一個上彈性爪72暫時向固定筒30的外側彈性變形,能夠防止一對上彈性爪72的頂端限制主體部38 向固定筒30內的插入。由此,能夠將主體部38容易地組裝到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上。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夠將主體部38恰當固定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內),所 以在驅動馬達36時,能夠使輸出軸40的軸心穩(wěn)定。由此,能夠使收納機構14的動作聲音穩(wěn)定。進而,如上所述,即使不使用其他部件,也能夠將主體部38恰當地固定在馬達底 座28 (固定筒30)上。因此,能夠減少部件個數,能夠將主體部38更容易地組裝到馬達底 座28 (固定筒30)上。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使蝸輪46的上端與馬達底座28抵接的結構,但也可 以采用在蝸輪46的上端和馬達底座28之間設置有間隙的結構。在該情況下,即使在馬達 36的驅動時從蝸桿軸54 (斜齒輪部58)朝上側對蝸輪46輸入動作力,通過使蝸輪46的上 端與馬達底座28抵接,仍不會對馬達36 (輸出軸40)作用從蝸輪46向上側的動作力,并且 不會解除軸支承部46A對軸支承孔26的軸支承。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在馬達底座28(固定筒30內)設置一對下彈性爪68 的結構,但也可以采用在馬達底座28設置一個或三個以上下彈性爪68的結構。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在馬達底座28(固定筒30的從車輛后側壁到車寬方 向內側壁的部分)設置一對中彈性爪70的結構,但也可以采用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 的從車輛后側壁到車寬方向內側壁的部分)設置一個或三個以上中彈性爪70的結構。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在馬達底座28(固定筒30的上側)設置一對上彈性 爪72的結構,但也可以采用在馬達底座28 (固定筒30的上側)設置一個或三個以上上彈 性爪72的結構。
權利要求
一種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轉動單元,其被設置成能夠與車輛的后視鏡一體轉動;馬達,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其輸出軸從主體部延伸出;轉動機構,其與所述輸出軸連接,在所述馬達受到驅動時所述輸出軸被旋轉而動作,從而使所述轉動單元轉動,進而收納或立起所述后視鏡,同時轉動機構還對所述馬達施加動作力;彈性單元,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對所述主體部施加朝向所述動作力的垂直于所述輸出軸的方向的分量側的彈性力;和限制部,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限制由所述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引起的所述主體部的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單元限制所述輸出軸軸方向上的所述動作力對所述馬達的作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追加彈性單元,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對所述主體部施加朝向所述輸出軸軸方向 側的彈性力;和追加限制部,其設置在所述轉動單元上,限制由所述追加彈性單元的彈性力引起的所 述主體部的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追加限制部能夠向垂直于所述輸出軸的方向側發(fā)生彈性變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備 齒輪部件,其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能夠與所述輸出軸一體旋轉;和軸支承部,其設置在所述齒輪部件上,并且能夠旋轉地軸支承在所述轉動單元,通過在 軸支承部中插入所述輸出軸而使所述輸出軸在與所述主體部相反一側能夠旋轉地軸支承 在所述轉動單元,所述轉動機構是齒輪機構,齒輪機構與所述齒輪部件連接,在所述馬達受到驅動時所述輸出軸和齒輪部件被旋 轉,從而使所述轉動單元轉動,進而收納或立起所述后視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卡合部,該卡合部設置在所述齒輪部件上,通過與所述輸出軸卡合而使所述輸出 軸和所述齒輪部件能夠一體旋轉,并且容許所述輸出軸和所述齒輪部件相對旋轉規(guī)定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嵌合部,該嵌合部設置在所述齒輪部件上,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與所述輸出軸 嵌合。
8.根據權利要求5 7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后視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軸僅在與所述主體部相反一側能夠旋轉地被軸支承在所述轉動單元。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輛用后視鏡裝置,使動作聲音穩(wěn)定。在門后視鏡裝置(10)的收納裝置(14)中,通過驅動馬達(36)使蝸輪(46)與輸出軸(40)一體旋轉,從而轉動后視鏡將之收納或立起。馬達(36)的主體部(38)保持在馬達底座(28)的保持筒(30)內。進而,蝸輪(46)的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殼體(24)的軸支承孔(26)中,輸出軸(40),在與主體部(38)相反一側的卡合軸(44),經由軸支承部(46A)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軸支承孔(26)中。因此,在馬達(36)的驅動時不論從蝸桿軸向蝸輪(46)輸入怎樣的載荷,都能使蝸輪(46)的軸心穩(wěn)定,能使收納機構(14)的動作聲音穩(wěn)定。
文檔編號B60R1/072GK101927732SQ201010205410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吉田茂樹, 市川貴茂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海理化電機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