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穎涉及一種自動洗車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 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在國內洗車機市場廣為流行的由浙江省紹興市中立機械廠生產的一款隧道 式電腦洗車機的被洗車輛自動輸送裝置如圖1、圖2、圖3所示,它是由帶滑塊座球面球軸承 1’、輸送鏈調節(jié)螺桿2’、滑條3’、立柱架4’、方形軸承座5’、護罩6’、導向滾軸7’、撥輪8’、 左車輪支承架9’、輸送鏈條10’、高度調節(jié)螺桿11’、輸送鏈輪12’、輸送鏈托架13’、前翻板 14’、首尾滾軸支架15’、輸送鏈輪被動軸16’、前過渡板17’、電機座18’、輸送電機19’、感應 計數(shù)盤20’、傳動鏈條21’、輸送鏈輪主動軸22’、主動鏈輪23’等組成。該輸送線結構簡單、 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實用可靠。但對于一些新車及高檔車客戶在洗干凈愛車的同時會提 出一些更高的要求,如汽車輪轂不能碰到導向滾軸,生怕有所傷害。糾其原因,主要是撥輪 只對被洗車輛的左輪用力,右輪不用力,屬單邊受力,前輪有旋轉的趨向,為了保證左輪不 出軌,導向滾軸就起到了一個導向定位的作用,同時車輪或輪轂與導向滾軸會有些刮擦,雖 然導向滾軸設計成可轉動,但根據(jù)力的大小、洗車次數(shù)的增加或多或少會留下痕跡。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這一確實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制作方 便、通用性強、能夠避免上一缺陷的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 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組成,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之間 采用聯(lián)軸器和傳動軸相聯(lián)接。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如下輸送機構包括有立柱架,由帶滑塊座球面球軸承、輸 送鏈調節(jié)螺桿、滑條組成的張緊機構安裝在立柱架上;在左側輸送機構的立柱架上安裝有 車輪支承導向條、車輪阻檔條,在右側輸送機構的立柱架上安裝有右車輪支承架,車輪支承 導向條、車輪阻檔條、右車輪支承架組成了導向、支撐機構;傳動機構包括輸送電機,輸送電 機通過電機座安裝于左側輸送機構的一側,主動鏈輪與輸送電機聯(lián)動連接,輸送鏈輪主動 軸通過傳動鏈條與主動鏈輪相連,輸送鏈輪被動軸對應著輸送鏈輪主動軸安裝于立柱架的 另一端,在輸送鏈輪主動軸和輸送鏈輪被動軸上皆安裝有輸送鏈輪,輸送鏈條安裝于輸送 鏈輪上,撥輪安裝于輸送鏈條上。在立柱架上還安裝有方形軸承座、護罩、導向滾軸、高度調節(jié)螺桿。在立柱架上還安裝有前翻板、前過渡板組成的軌道入口。在輸送鏈輪主動軸上還安裝有感應計數(shù)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原來輸送軌道的右邊再增加一條輸送軌道,左右兩邊撥輪同步 撥動被洗車輛的左右前輪,由于平行用力,合力向前,車頭不會打轉,車輪僅與撥輪滾動接觸,而導向滾輪一般情況不接觸,僅僅起到一種絕限保護作用。其特征在于左邊輸送軌道 設有車輪支承導向條及車輪阻檔條,還有兩邊的導向滾軸適當增加距離。右邊輸送軌道車 輪支承架做成平面,而且適當加寬以適應不同車型的不同輪距。再加上左右輸送軌道的兩 根傳動軸通過一聯(lián)軸器連接,以達左右輸送線同步作用汽車左右輪,合力向正前方的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案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隧道式電腦洗車機自動輸送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現(xiàn)有隧道式電腦洗車機自動輸送裝置的俯視圖;圖3為現(xiàn)有隧道式電腦洗車機自動輸送裝置的左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中標號帶滑塊座球面球軸承1、輸送鏈調節(jié)螺桿2、滑條3立柱架4、方形軸承 座5、護罩6、導向滾軸7、撥輪8、車輪支承導向條9、車輪阻檔條10、輸送鏈條11、右車輪支 承架12、軸端檔圈13、高度調節(jié)螺桿14、輸送鏈輪15、輸送鏈托架16、前翻板17、首尾滾軸 支架18、輸送鏈輪被動軸19、前過渡板21、電機座22、輸送電機23、感應計數(shù)盤24、傳動鏈 條25、輸送鏈輪主動軸26、主動鏈輪27、聯(lián)軸器28、傳動軸29。
具體實施方案參見圖4、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穎的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 統(tǒng),包括有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組成,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之間采用聯(lián)軸器28 和傳動軸29相聯(lián)接,既傳遞動力,又達到同步的目的;輸送機構包括有立柱架4,由帶滑塊 座球面球軸承1、輸送鏈調節(jié)螺桿2、滑條3組成的張緊機構安裝在立柱架4上;張緊機構 的作用主要是使鏈條張緊,防止鏈條工作一段時間后,鏈條松弛,撥輪8安裝在輸送鏈條11 上;在左側輸送機構的立柱架4上安裝有車輪支承導向條9、車輪阻檔條10,在右側輸送機 構的立柱架4上安裝有右車輪支承架12,車輪支承導向條9、車輪阻檔條10、右車輪支承架 12組成了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支撐機構;傳動機構包括輸送電機23,輸送電機23通過電機 座22安裝于左側輸送機構的一側,主動鏈輪27與輸送電機23聯(lián)動連接,輸送鏈輪主動軸 26通過傳動鏈條25與主動鏈輪27相連,輸送鏈輪被動軸19對應著輸送鏈輪主動軸26安 裝于立柱架4的另一端,在輸送鏈輪主動軸26和輸送鏈輪被動軸19上皆安裝有輸送鏈輪 15,輸送鏈條11安裝于輸送鏈輪15上,撥輪8安裝于輸送鏈條11上,方形軸承座5、護罩6、 導向滾軸7、高度調節(jié)螺桿14分別安裝于立柱架4上,方形軸承座5主要用來支承主動軸, 護罩6是起擋水、美觀的作用,導向滾軸7安裝于撥輪8的上方,當非常情況時限止車輪,滾 動接觸,減少損傷;高度調節(jié)螺桿14安裝在立柱架4上主要用于調整高度;在立柱架4上還 安裝有前翻板17、前過渡板21組成的軌道入口,在輸送鏈輪主動軸26上還安裝有感應計數(shù) 盤24,用來作計數(shù)用,計數(shù)脈沖以用于程序控制。本實用新型的具體輸送原理說明如下工作時,首先,輸送電機23啟動,通過主動鏈輪27、傳動鏈條25聯(lián)動左側輸送機構
4的輸送鏈輪主動軸26,從而帶動輸送鏈輪15旋轉,并通過輸送鏈條11帶動左側的撥輪8前 進,同時,由于聯(lián)軸器28、傳動軸29的作用,輸送鏈輪主動軸26的一部分動力傳遞至右側輸 送軌道,并帶動右側的輸送鏈輪15旋轉,并通過輸送鏈條11帶動右側的撥輪8前進,由于 左右輸送軌道所配輸送鏈條、輸送鏈輪相同,所配撥輪除長度之外其余參數(shù)也相同,而且它 們之間通過聯(lián)軸器28相連,工作時左、右撥輪平行滾動推動被洗車輛左右前輪,從而保證 車子直線前進的一個措施。另外,即使由于各種原因綜合產生輪子的輕微轉向分力,由于在 左邊輸送機構上安裝有車輪支承導向條9、車輪阻擋條10,也能起到糾正作用,這是保證車 子直線前進的又一個措施。然后本實用新型的導向滾軸7,在以前是一個必用的導向機構, 在此設置于撥輪8的上方,僅僅只是作為一種保險裝置,平時車輪與它碰不到。這樣就完全 避免了傷輪的可能。
權利要求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組成,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之間采用聯(lián)軸器和傳動軸相聯(lián)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輸送機構 包括有立柱架,由帶滑塊座球面球軸承、輸送鏈調節(jié)螺桿、滑條組成的張緊機構安裝在立柱 架上;在左側輸送機構的立柱架上安裝有車輪支承導向條、車輪阻檔條,在右側輸送機構的 立柱架上安裝有右車輪支承架,車輪支承導向條、車輪阻檔條、右車輪支承架組成了導向、 支撐機構;傳動機構包括輸送電機,輸送電機通過電機座安裝于左側輸送機構的一側,主動 鏈輪與輸送電機聯(lián)動連接,輸送鏈輪主動軸通過傳動鏈條與主動鏈輪相連,輸送鏈輪被動 軸對應著輸送鏈輪主動軸安裝于立柱架的另一端,在輸送鏈輪主動軸和輸送鏈輪被動軸上 皆安裝有輸送鏈輪,輸送鏈條安裝于輸送鏈輪上,撥輪安裝于輸送鏈條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立柱架 上還安裝有方形軸承座、護罩、導向滾軸、高度調節(jié)螺桿。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立柱架 上還安裝有前翻板、前過渡板組成的軌道入口。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輸送鏈 輪主動軸上還安裝有感應計數(shù)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洗車機雙輪撥動汽車行走系統(tǒng),屬于自動洗車機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組成,左、右設置的兩組輸送機構之間采用聯(lián)軸器和傳動軸相聯(lián)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原來輸送軌道的右邊再增加一條輸送軌道,左右兩邊撥輪同步撥動被洗車輛的左右前輪,由于平行用力,合力向前,車頭不會打轉,車輪僅與撥輪滾動接觸,而導向滾輪一般情況不接觸,僅僅起到一種絕限保護作用。其特征在于左邊輸送軌道設有車輪支承導向條及車輪阻檔條,還有兩邊的導向滾軸適當增加距離。右邊輸送軌道車輪支承架做成平面,而且適當加寬以適應不同車型的不同輪距。再加上左右輸送軌道的兩根傳動軸通過一聯(lián)軸器連接,以達左右輸送線同步作用汽車左右輪,合力向正前方的目的。
文檔編號B60S3/04GK201626380SQ20092020242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徐建生, 陳伯龍 申請人:徐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