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涂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建筑外墻底漆。
背景技術:
標準的建筑外墻涂層體系的施工程序,第一步是底漆,第二步是面漆,第三步是罩面清漆。隨著市場上對外墻涂料裝飾性能耍求的提高,人們把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面漆和罩面清漆,而忽略了底漆在整個涂層體系中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外墻涂層休系中的面漆和罩面消漆,不僅要經受外界自然環(huán)境中風吹雨淋,陽光暴曬的考驗.而且還會受到來自建筑基材內部的一些堿類和鹽類物質的侵蝕。底漆,作為整個涂層體系的第一層,直接與基材表面相接觸.為建筑基材提供保護作用,同時也為面漆提供堅實的保障。
底漆,應用于建筑基材與面漆涂層之間,對基材和面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對于建筑基材而言,在中國市場上,主要的建筑基材是水泥和鋼筋混凝土,外界的水氣和二氧化碳,會不斷的緩慢的滲透到基材內部.對水泥以及內部鋼筋都會有破壞作用。二氧化碳溶于潮濕的水氣中,生成碳酸,對鋼筋有極強的腐蝕作用,使鋼筋的強度急劇下降,最終失去對整個建筑物的支撐作用,為建筑的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其次,對于面漆涂層,水泥基材內部在水泥固化的過程中,帶來了大量的堿類和鹽類物質,如NaOH, CaCl2, Ca(OH)2等。這些物質會伴隨著水泥內部的水分的蒸發(fā),不斷遷移運動到基材表面,進而對面漆帶來傷害.在漆膜表面析出大片的白色固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泛堿鹽析的現象。底漆產品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抵抗來自基材內部的威脅,為面漆的涂刷提供穩(wěn)固的基礎。
此外,底漆還可以對基材的表面進行重新修飾,從而提高面漆對基材的附著力,減少面漆漆膜剝落現象的發(fā)生。
在現有技術中,傳統(tǒng)的建筑外墻底漆其成膜機理是依靠水粉揮發(fā)固化的,在工程應用過程中一般出現遇水溶脹,返乳等諸多缺陷,從而影響產品實際應用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提供一種能克服遇水溶脹,返乳等諸多缺陷的建筑外墻底漆。
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外墻底漆,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的建筑外墻底漆由以下組份按一定重量比配制而成:
甲基丙烯酸甲酯 10-20份
苯乙烯 2-20份
丙烯酸-2-乙基己酯 3-20份
丙烯酸丁酯 1-40份
活性單體 5-40份
乙烯類不飽和羧酸 1-5份
表面活性劑 2-3份
引發(fā)劑 0.05-0.1份
水 40-60份。
作為該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單體為丙烯酸丁酯與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的混合物。
作為該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劑為吐溫-80與司盤-20的混合物。
本發(fā)明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所述建筑外墻底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丙烯酸丁酯三組分為主要成分,通過三組分的相互交聯聚合,可形成具備半親水狀態(tài)的聚合物,在親水端拉住水分,在疏水端鎖住水份,可完美解決底漆遇水溶脹,返乳等諸多缺陷。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的特征和優(yōu)點,而不是對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實施例1:一種建筑外墻底漆,其由以下組份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12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丙烯酸丁酯:20份;活性單體:20份;乙烯類不飽和羧酸:4份;表面活性劑:3份;引發(fā)劑:0.1份;水:50份。
實施例2:一種建筑外墻底漆,其由以下組份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12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丙烯酸丁酯:20份;丙烯酸丁酯與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的混合物:20份;乙烯類不飽和羧酸:4份;表面活性劑:3份;引發(fā)劑:0.1份;水:50份。
實施例3:一種建筑外墻底漆,其由以下組份按一定配比配制而成: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苯乙烯:12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13份;丙烯酸丁酯:20份;活性單體:20份;乙烯類不飽和羧酸:4份;吐溫-80與司盤-20的混合物:3份;引發(fā)劑:0.1份;水:50份。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發(fā)明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發(fā)明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