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多用于人體,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和健康,一般對其性能的要求是:①安全性:必須無毒或副作用極少。這就要求聚合物純度高,生產(chǎn)環(huán)境非常清潔,聚合助劑的殘留少,雜質含量為 ppm級,確保無病、無毒傳播條件。同時其高分子化合物本身以及單體雜質、降解或磨損產(chǎn)物不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影響。②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需滿足醫(yī)用所需設計和功能的要求。如硬度、彈性、機械強度、疲勞強度、蠕變、磨耗、吸水性、溶出性、耐酶性和體內(nèi)老化性等。以心臟瓣膜為例,最好能使用25萬小時,要求耐疲勞強度特別好。此外,還要求便于滅菌消毒,能耐受濕熱消毒(120~140°C)、干熱消毒(160~190°C)、輻射消毒或化學處理消毒,而不降低材料的性能。不同性能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可根據(jù)其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滅菌方式。③適應性:包括與醫(yī)療用品中其他材料的適應性,材料與人體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及組織的相容性。材料植入人體后,要求長時期對體液無影響;與血液相容性好,對血液成分無損害,不凝血,不溶血,不形成血栓;無異物反應,在人體內(nèi)不損傷組織,不致癌致畸,不會導致炎癥壞死、組織增生等。④特殊功能:不同的應用領域,要求材料分別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例如:具有分離透析機能的人工腎用過濾膜、人工肺用氣體交換膜,以及人造血液用吸脫氣體的物質等,都要求有各自特殊的分離透過機能。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現(xiàn)有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化學組成與結構很難滿足上述要求,通常要采用表面改性處理,如接枝共聚,以改進其抗凝血性等性能。此外,醫(yī)用高分子材料還需要優(yōu)異的加工成型性,易加工成需要的復雜形狀的。
目前現(xiàn)有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不具有抗菌功能,結構穩(wěn)定性不高,使用壽命不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抗菌功能,結構穩(wěn)定性高,使用壽命長的醫(yī)用高分子材料。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3-18份、聚膦腈7-9份、殼聚糖10-12份、聚酯纖維20-25份、聚氯乙烯40-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10份、聚醚醚酮4-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份、聚乳酸7-9份、甲氨基酚3-6份、亞硫酸鈉1-2份、納米銀15-20份、磷酸二氫銨3-6份、碳酸鋰2-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4份、聚酰亞胺10-12份、聚乙烯醇8-15份、烷基磺酸鈉2-4份和磷酸鉀3-8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3份、聚膦腈7份、殼聚糖10份、聚酯纖維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甲氨基酚3份、亞硫酸鈉1份、納米銀15份、磷酸二氫銨3份、碳酸鋰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亞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鈉2份和磷酸鉀3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8份、聚膦腈9份、殼聚糖12份、聚酯纖維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亞硫酸鈉2份、納米銀20份、磷酸二氫銨6份、碳酸鋰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亞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鈉4份和磷酸鉀8份。
進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8份、聚膦腈9份、殼聚糖12份、聚酯纖維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亞硫酸鈉2份、納米銀20份、磷酸二氫銨4.5份、碳酸鋰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亞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鈉3份和磷酸鉀5.5份。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纖維素13-18份、聚膦腈7-9份、殼聚糖10-12份、聚酯纖維20-25份、聚氯乙烯40-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10份、聚醚醚酮4-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15份和聚乳酸7-9份混合均勻,使用液氮進行速凍,備用
2)將步驟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機中,保持轉速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鐘,備用;
3)將步驟2)所得原料投入到壓力罐中,在15-18倍大氣壓下,靜置30-40分鐘,備用;
4)將甲氨基酚3-6份、亞硫酸鈉1-2份、納米銀15-20份、磷酸二氫銨3-6份、碳酸鋰2-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4份、聚酰亞胺10-12份、聚乙烯醇8-15份、烷基磺酸鈉2-4份和磷酸鉀3-8份投入到反應釜中,備用;
5)調節(jié)反應釜中的溫度為80-85℃,攪拌速度為2200-2400r/min,反應時間為10-12分鐘,備用;
6)將步驟3)所得原料和步驟5)所得原料投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7)將步驟6)所得原料加熱至300℃,擠壓成型,自然冷卻后即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的原料能夠達到具有抗菌功能,結構穩(wěn)定性高,使用壽命長的技術效果,采用的制備方法能夠提升加工效率,容易操作,加工過程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3份、聚膦腈7份、殼聚糖10份、聚酯纖維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甲氨基酚3份、亞硫酸鈉1份、納米銀15份、磷酸二氫銨3份、碳酸鋰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亞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鈉2份和磷酸鉀3份。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纖維素13份、聚膦腈7份、殼聚糖10份、聚酯纖維20份、聚氯乙烯4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6份、聚醚醚酮4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聚乳酸7份混合均勻,使用液氮進行速凍,備用
2)將步驟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機中,保持轉速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鐘,備用;
3)將步驟2)所得原料投入到壓力罐中,在15-18倍大氣壓下,靜置30-40分鐘,備用;
4)將甲氨基酚3份、亞硫酸鈉1份、納米銀15份、磷酸二氫銨3份、碳酸鋰2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份、聚酰亞胺10份、聚乙烯醇8份、烷基磺酸鈉2份和磷酸鉀3份投入到反應釜中,備用;
5)調節(jié)反應釜中的溫度為80-85℃,攪拌速度為2200-2400r/min,反應時間為10-12分鐘,備用;
6)將步驟3)所得原料和步驟5)所得原料投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7)將步驟6)所得原料加熱至300℃,擠壓成型,自然冷卻后即可。
實施例2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5.5份、聚膦腈8份、殼聚糖11份、聚酯纖維22.5份、聚氯乙烯4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份、聚醚醚酮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5份、聚乳酸8份、甲氨基酚4.5份、亞硫酸鈉1.5份、納米銀17.5份、磷酸二氫銨4.5份、碳酸鋰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亞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鈉3份和磷酸鉀5.5份。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纖維素15.5份、聚膦腈8份、殼聚糖11份、聚酯纖維22.5份、聚氯乙烯45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8份、聚醚醚酮5.5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5份、聚乳酸8份混合均勻,使用液氮進行速凍,備用
2)將步驟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機中,保持轉速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鐘,備用;
3)將步驟2)所得原料投入到壓力罐中,在15-18倍大氣壓下,靜置30-40分鐘,備用;
4)將甲氨基酚4.5份、亞硫酸鈉1.5份、納米銀17.5份、磷酸二氫銨4.5份、碳酸鋰3.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3.5份、聚酰亞胺11份、聚乙烯醇11.5份、烷基磺酸鈉3份和磷酸鉀5.5份投入到反應釜中,備用;
5)調節(jié)反應釜中的溫度為80-85℃,攪拌速度為2200-2400r/min,反應時間為10-12分鐘,備用;
6)將步驟3)所得原料和步驟5)所得原料投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7)將步驟6)所得原料加熱至300℃,擠壓成型,自然冷卻后即可。
實施例3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shù)配比的原料制成:纖維素18份、聚膦腈9份、殼聚糖12份、聚酯纖維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甲氨基酚6份、亞硫酸鈉2份、納米銀20份、磷酸二氫銨6份、碳酸鋰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亞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鈉4份和磷酸鉀8份。
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纖維素18份、聚膦腈9份、殼聚糖12份、聚酯纖維25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基吡咯烷酮10份、聚醚醚酮7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聚乳酸9份混合均勻,使用液氮進行速凍,備用
2)將步驟1)所得原料投入到粉碎機中,保持轉速為2200-2400r/min,粉碎15-20分鐘,備用;
3)將步驟2)所得原料投入到壓力罐中,在15-18倍大氣壓下,靜置30-40分鐘,備用;
4)將甲氨基酚6份、亞硫酸鈉2份、納米銀20份、磷酸二氫銨6份、碳酸鋰5份、季戊四醇磷酸酯4份、聚酰亞胺12份、聚乙烯醇15份、烷基磺酸鈉4份和磷酸鉀8份投入到反應釜中,備用;
5)調節(jié)反應釜中的溫度為80-85℃,攪拌速度為2200-2400r/min,反應時間為10-12分鐘,備用;
6)將步驟3)所得原料和步驟5)所得原料投入到攪拌機中,混合均勻,備用;
7)將步驟6)所得原料加熱至300℃,擠壓成型,自然冷卻后即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的原料能夠達到具有抗菌功能,結構穩(wěn)定性高,使用壽命長的技術效果,采用的制備方法能夠提升加工效率,容易操作,加工過程無污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