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395407閱讀:176來源:國知局
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對切斷后的圓形棒鋼等鋼坯的兩端部進行磨削的磨削裝置。更詳細而言,涉及在鋼坯的搬運工序的過程中同時進行多個鋼坯的兩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雙方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



背景技術:

被稱為鋼坯的圓形棒鋼的短尺寸材料是通過對較長的棒材進行利用鋸片而實現(xiàn)的切斷加工、或者進行利用被稱為剪切切斷的沖壓而實現(xiàn)的切斷加工等來制成的。在之后的處理工序中,利用加熱爐對鋼坯進行加熱,或者不對鋼坯進行加熱而在常溫狀態(tài)下將鋼坯投入沖壓金屬模具,將其塑性加工成近似目標形狀。如此地經(jīng)過鍛造工序后再經(jīng)過機械加工工序等而完成零件的工序是一般的鍛造品的制造工序。

在利用上述的各切斷加工進行的坯料獲取工序中得到的鋼坯的品質的優(yōu)劣會給成品的品質帶來較大的影響,品質低劣的鋼坯會保持原樣地成為品質低劣的鍛造品亦即對最終成品的品質帶來影響。通常,對于鋼坯而言,與其切斷方法無關,缺陷的產(chǎn)生部位都大致確定,即是兩端面的平面部與其圓周緣部雙方。即,因剪切切斷,在切斷過程中,在鋼坯端面的平面部、圓周緣部產(chǎn)生作為向端面外突出的形態(tài)的突起的飛邊、飛翅等。

在鋼坯具有飛邊、飛翅等缺陷的情況下,若在熱壓或者冷壓工序中保持原樣地對含有該缺陷的鋼坯進行制造,則所得到的鍛造品會成為產(chǎn)生破裂、剝離的缺陷鍛造品。另外,若在熱壓或者冷壓工序中保持原樣地對在鋼坯附著有飛邊、飛翅的坯件進行制造,則對于所得到的鍛造品而言,有時因作為突起物的飛邊、飛翅熔融而該突起物的附著更加穩(wěn)固。在該情況下,在沖壓成型后的產(chǎn)品中,在鍛造品表層部存在成為剝離現(xiàn)象、裂紋的起因的缺陷等不良部分。

本申請人提出的專利文獻1的裝置是鋼坯的兩端面的平面部磨削裝置,其以如下目的來完成:對鋼坯進行自動搬運,并且全自動地除去在鋼坯的端面的平面部產(chǎn)生的飛邊、飛翅等缺陷部位,從而提高鍛造品質。另外,本申請人提出的專利文獻2的裝置是鋼坯的兩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裝置,其對鋼坯進行自動搬運,進行鋼坯端面的圓周緣部的飛邊、飛翅等的除去處理,從而實現(xiàn)鍛造金屬模具的長壽命化。

在坯料獲取工序中得到的鋼坯在兩端面的平面部與其圓周緣部雙方產(chǎn)生缺陷,因此需要進行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雙方。但是,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的裝置各自利用單獨的磨削裝置進行鋼坯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因此,用于設置兩臺磨削裝置的面積變大,兩臺磨削裝置的用于使鋼坯自動搬運運行的運行能量也變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794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4-210312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在上述那樣的背景下發(fā)明的,其實現(xiàn)如下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同時進行鋼坯的兩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雙方、省空間且節(jié)能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采用如下方案。

即,本發(fā)明1的一種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機座;鋼坯搬運裝置,其設置于上述機座,將載置有切斷后的鋼坯的多個托盤從供給側向排出側搬運;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機座,利用轉動的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來進行上述鋼坯的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機座,利用轉動的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來進行上述鋼坯的另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機座,利用轉動的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來進行上述鋼坯的一側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第一升降裝置,其設置于上述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使上述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以能夠相對于上述鋼坯接觸分離的方式進行升降動作;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機座,利用轉動的第二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來進行上述鋼坯的另一側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以及第二升降裝置,其設置于上述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使上述第二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以能夠相對于上述鋼坯接觸分離的方式進行升降動作。

在本發(fā)明1的基礎上,本發(fā)明2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配置于與上述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鄰接的排出側,上述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配置于與上述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鄰接的排出側,上述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配置于與上述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鄰接的排出側。

在本發(fā)明1或2的基礎上,本發(fā)明3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鋼坯搬運裝置將載置有鋼坯的多個托盤從供給側水平地向排出側搬運,上述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以及上述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是以上述排出側比上述供給側更高的方式傾斜的結構。

在本發(fā)明1或2的基礎上,本發(fā)明4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鋼坯搬運裝置的移動方向、與上述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以及上述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的磨削面的移動方向呈銳角交叉。

在本發(fā)明1或2的基礎上,本發(fā)明5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鋼坯搬運裝置具備位置檢測單元,該位置檢測單元對上述托盤的上述搬運位置進行檢測,用于使上述第一升降裝置以及第二升降裝置進行上述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以及上述第二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的升降動作。

在本發(fā)明1或2的基礎上,本發(fā)明6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第一靠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鋼坯搬運裝置,以使上述托盤上的上述鋼坯靠近上述鋼坯搬運裝置的搬運路的一側的方式對上述鋼坯進行搬運;以及第二靠邊裝置,其設置于上述鋼坯搬運裝置,以使上述托盤上的上述鋼坯靠近上述鋼坯搬運裝置的搬運路的另一側的方式對上述鋼坯進行搬運。

在本發(fā)明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中,沿搬運鋼坯的鋼坯搬運裝置設置有進行鋼坯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的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以及進行鋼坯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的倒角用磨削裝置雙方。因此,利用一臺磨削裝置進行鋼坯的兩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雙方,由此得到省空間且節(jié)能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的整體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p向視圖。

圖5示出圖1的托盤,圖5(a)是托盤的主視圖,圖5(b)是圖5(a)的a-a剖視圖。

圖6示出圖1的靠邊裝置,圖6(a)是靠邊裝置的主視圖,圖6(b)是圖6(a)的俯視圖,圖6(c)是圖6(a)的b-b剖視圖。

圖7是圖1的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的主視圖。

圖8示出圖7的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圖8(a)是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的主視圖,圖8(b)是圖8(a)的左視圖。

圖9是圖7的c-c剖視圖。

圖10是示出磨削動作的說明圖,圖10(a)是示出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的磨削動作的說明圖,圖10(b)是示出倒角用磨削裝置的磨削動作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1的整體結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此外,在圖1以及圖2中,用雙點劃線示出了作為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1的主要部分之一的機座11、機框12。如圖1至圖2所示,機座11是設置于地面的固定部分,機框12是設置在機座11上的框狀的固定部分。機座11、機框12的基本結構是鋼板的框架結構,且構成為能夠根據(jù)部位來分割。

在該機座11上載置有鋼坯搬運裝置2。如圖1、圖2所示,該鋼坯搬運裝置2沿左右方向呈直線狀地延伸配置,并且可動的鏈式輸送機21支承于輸送機機體22。鋼坯3支承于該鏈式輸送機21的托盤23,并隨著鏈式輸送機21的移動而一同沿箭頭e方向移動。托盤23在鏈式輸送機21上安裝。該鏈式輸送機21在兩端部具有鏈輪25、26,鏈式輸送機21與該鏈輪25(圖1、圖2的左側)、鏈輪26(圖1、圖2的右側)嚙合并循環(huán)轉動。在一個鏈輪25連接有輸送機驅動用的驅動裝置27(參照圖2)。從鋼坯搬運裝置2的供給側(圖1、圖2的右側)的鋼坯搬入裝置28供給鋼坯3,并從排出側(圖1、圖2的左側)的鋼坯搬出裝置29排出鋼坯3。

從鋼坯搬運裝置2的供給側(圖1、圖2的右側)供給鋼坯3,并在對鋼坯3的兩端面進行規(guī)定的磨削加工后,從排出側(圖1、圖2的左側)排出鋼坯3。在該鋼坯搬運裝置2的上部,沿鋼坯搬運裝置2從鋼坯搬運裝置2的供給側起依次在機座11上設置有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以及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是進行鋼坯3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的裝置。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是進行鋼坯3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的裝置。

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的磨削帶46、57配置于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zhèn)?在圖2中觀察時為上側)。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的磨削帶46、57配置于鋼坯3的另一側的端面?zhèn)?在圖2中觀察時為下側)。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結構相同,但相互對稱(勝手違い)。同樣,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也結構相同,但相互對稱。本發(fā)明的主要部分由以上說明的裝置構成,接下來對各個裝置的詳細構造進行說明。

[鋼坯搬運裝置]

鋼坯搬運裝置2利用循環(huán)轉動的鏈式輸送機21的移動,對鋼坯3進行搬運。驅動裝置27與鏈式輸送機21的左端部的鏈輪25連接。另外,雖未圖示,但在驅動裝置27連接有位置檢測單元(旋轉檢測器),該位置檢測單元對鏈輪25的轉速進行計數(shù)來檢測托盤23的搬運位置。作為該位置檢測單元,例如使用旋轉編碼器。

如圖1、圖5、圖6所示,輸送機機體22是沿鋼坯3的搬運方向在兩邊側形成有側壁的框體,鏈式輸送機21配置于輸送機機體22的上表面,并向鋼坯3的搬運方向轉動。如圖5所示,每隔一個環(huán)形的鏈式輸送機21地在鏈式輸送機21配置有托盤23,上述托盤23沿輸送機機體22的上表面轉動,并在輸送機機體22的下部穿過而回到原來的位置。在托盤23的下部的兩側面,在單側分別各設置有兩個導向輥24、24。由輸送機機體22對導向輥24、24進行引導,從而使托盤23沿搬運方向移動。

在托盤23的上部,在單側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分別各設置有兩個輥231、231,以橫跨該兩個輥231、231的方式載置鋼坯3。鋼坯3一邊被后述的靠邊裝置6限制長度方向的位置一邊被強制搬運,從而在輥231、231上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被載置地移動。

[靠邊裝置]

接下來,對搬運中的鋼坯3的排列機構進行說明。如圖1、圖2、圖6所示,在輸送機機體22的側壁固定有四個靠邊裝置6。該靠邊裝置6是相互對稱的結構且分別固定于輸送機機體22的側壁。該靠邊裝置6以使所被搬運的鋼坯3靠近最佳的磨削位置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四個相互對稱的結構的靠邊裝置6與鋼坯3的磨削的端面對應地固定于輸送機機體22的側壁。圖6示出圖1、圖2的一側(圖1、圖2的右端)的靠邊裝置6,圖6(a)是靠邊裝置6的主視圖,圖6(b)是圖6(a)的俯視圖,圖6(c)是圖6(a)的b-b剖視圖。圖中的位置示出在靠邊裝置6的動作中,經(jīng)由推出部件61對靠邊導向件62進行推壓,從而使托盤23上的鋼坯3靠近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側的狀態(tài)。

推出部件61以能夠在橫貫輸送機機體22的方向(圖6(c)的左右方向)上移動的方式被載置。在靠邊導向件62形成有鋼坯3的搬運引導部622,上述搬運引導部622沿搬運方向構成長條部件。若靠邊導向件62前進,則鋼坯3被靠邊導向件62的搬運引導部622按壓,從而使該鋼坯3靠近鋼坯搬運裝置2的一側(圖6(c)的右側)。若利用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結束,則鋼坯3到達鋼坯搬運裝置2的中間位置。這樣,第三個靠邊裝置6將鋼坯3向鋼坯搬運裝置2的另一側(圖6(c)的左側)推壓。利用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4b、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對鋼坯3實施鋼坯3的另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在靠邊導向件62形成有鋼坯3的升降限制部621,上述升降限制部621對鋼坯3的上部進行按壓,將鋼坯3限制為不會從輥231、231浮起。

在靠邊裝置6安裝有調(diào)整手柄63、64。通過調(diào)整手柄63的操作,與鋼坯3的軸線方向(長度方向)的長度對應地對推出部件61進行調(diào)整,從而改變靠邊導向件62的導向寬度。另外,通過調(diào)整手柄64的操作,與鋼坯3的直徑尺寸對應地使升降臺65上下移動。推出部件61在升降臺65上安裝??窟呇b置6設置于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以及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各自的磨削位置。

[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

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與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對鋼坯3的兩端面進行磨削。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與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結構相同,且相互對稱。因此,對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進行說明,省略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的說明。如圖1~圖4所示,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配置于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zhèn)?在圖2中觀察時為上側)。在機座11的上表面設置有棱柱狀的支柱41。在該支柱41上安裝有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42。在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42,旋轉自如地設置有大帶輪43與小帶輪44。大帶輪43設置于鋼坯搬運裝置2的供給側,并經(jīng)由傳動機構(未圖示)而與驅動馬達45的輸出軸連結。小帶輪44設置于鋼坯搬運裝置2的排出側,并形成為能夠相對于大帶輪43相對地進行位置調(diào)整的構造。位置調(diào)整裝置使用螺紋機構,其具體的機構是公知的,由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以橫跨大帶輪43與小帶輪44的方式轉動自如地卷繞有環(huán)形帶狀的磨削帶46。因此,該磨削帶46利用驅動馬達45的驅動而在大帶輪43與小帶輪44的周圍轉動。該磨削帶46的轉動是以排出側比供給側更高的方式傾斜的結構,如圖10(a)所示,磨削帶46的轉動方向f是與鋼坯3的搬運方向(箭頭e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如圖10(a)所示,在轉動的磨削帶46的上下的寬度g內(nèi),多個鋼坯3相連而以斜著橫貫轉動方向f的形態(tài)被搬運。即,磨削帶46的移動方向與鋼坯3的移動方向是呈銳角交叉那樣的配置。換言之,鋼坯3在矩形狀的磨削帶46的磨削面的對角線方向上移動。通過在該對角線方向上移動,能夠均衡地使用磨削帶46的上下的寬度g的整個面。若鋼坯3通過磨削長度h,則對多個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進行磨削加工。另外,該鋼坯3本身在從供給側被搬運至搬出側的過程中,因磨削帶46的磨削阻力而沿箭頭j所示的方向旋轉(自轉)。

為了使磨削帶46適當?shù)氐挚坑阡撆?的端面,在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42配置有抵靠裝置47。如圖4所示,該抵靠裝置47是以與所被搬運的鋼坯3的端面對置的形態(tài)沿磨削帶46的長度方向遍及磨削帶46的整個面地進行抵靠的裝置。該抵靠裝置47由與鋼坯3的端面對置且直接按壓于磨削帶46的板狀的板狀部件471、以及用于使該板狀部件471均勻地抵靠于鋼坯3的三根調(diào)整螺栓472構成。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如此地構成。同樣,相同結構的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相互對稱地設置于鋼坯3的另一側的端面?zhèn)取?/p>

[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

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與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是用于對鋼坯3的兩端部的角進行倒角的磨削裝置。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與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結構相同,且相互對稱。因此,對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進行說明,省略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的說明。如圖1~圖2、圖7~圖9所示,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的磨削帶57配置于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zhèn)?在圖2中觀察時為上側)。支柱51豎立設置于在圖2中觀察時位于下側的機座11。支承體52以能夠沿上下方向移動的方式安裝于支柱51。在該支承體52固定有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3。

該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3具有循環(huán)轉動的磨削帶57。磨削帶57對應于鋼坯3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加工,固定為能夠進行倒角磨削的配置。即,磨削帶57的磨削面安裝為,相對于鋼坯3的端面以大致45度的角度傾斜,并且與鋼坯3的搬運方向平行。支承體52的上下方向移動機構在圖7與圖9中示出。即,在支柱51的前表面511固定有兩個導套58、58,導向桿581、581的下側以能夠在上下方向上滑動的方式嵌合于導套58、58。在支承體52的后表面固定有板狀的連接板521,在該連接板521固定有導向桿581、581的上端。另外,在支柱51的前表面511固定有液壓缸582,液壓缸582的活塞桿583的上端固定于連接板521。因此,利用未圖示的電磁閥使液壓缸582工作,從而使支承體52相對于支柱51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圖8示出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3,圖8(a)是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3的主視圖,圖8(b)是圖8(a)的左視圖。在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3,以旋轉自如的方式設置有大帶輪54與小帶輪55。大帶輪55設置于支承體52側,并經(jīng)由傳動機構(未圖示)而與驅動馬達56的輸出軸連結。小帶輪55設置于遠離支承體52的一側,并形成為能夠相對于大帶輪54相對地進行位置調(diào)整的構造。位置調(diào)整裝置使用螺紋機構,其具體的機構是公知的,由此省略詳細的說明。

以橫跨大帶輪54與小帶輪55的方式轉動自如地卷繞有環(huán)形帶狀的磨削帶57。因此,該磨削帶57利用驅動馬達56的驅動而在大帶輪54與小帶輪55的周圍轉動。將該磨削帶57的磨削面配置為相對于鋼坯3的端面的圓周緣部傾斜。

[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的加工動作]

利用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1的右端的鋼坯搬入裝置28將由未圖示的切斷裝置切斷后的鋼坯3搬入鋼坯搬運裝置2。使圖2的右端的靠邊裝置6工作,經(jīng)由推出部件61對靠邊導向件62進行推壓,使托盤23上的鋼坯3靠近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側。驅動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a的驅動馬達45,利用磨削帶46如圖10(a)所示地對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進行磨削加工。

[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的加工動作]

利用鋼坯搬運裝置2將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結束后的鋼坯3搬運至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的加工位置。使從圖2的右端起第二個靠邊裝置6工作,經(jīng)由推出部件61對靠邊導向件62進行推壓,使托盤23上的鋼坯3靠近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a側。磨削帶57如上述那樣地相對于鋼坯3傾斜設置。圖10(b)是將磨削帶57以大致45度(以鉛直方向為基準)設置的情況的說明圖。沿箭頭e方向搬運鋼坯3,且磨削帶57沿箭頭k方向轉動。即,在本例中,磨削帶57的磨削面的移動方向與鋼坯3的移動方向以大致45度交叉。鋼坯3與磨削帶57的接觸位置是鋼坯3的圓周緣部的上端l。即,磨削帶57一邊使能夠旋轉地支承于一對輥231、231的鋼坯3旋轉,一邊進行倒角。因此,鋼坯3的磨削位置處于圓周緣部的上端l,由此磨削帶57的位置構成為磨削面與鋼坯3的圓周緣部的上端l抵接。

使液壓缸582工作,而使支承體52相對于支柱51朝下方向移動。鋼坯3與磨削帶57的磨削面僅在沿著鋼坯3的搬運方向e的中間的寬度部m的范圍內(nèi)接觸,并被實施磨削。即,在所被搬運的鋼坯3的上端l到達磨削帶57的緣部的寬度部n位置后,利用未圖示的位置檢測單元(旋轉檢測器)對該位置進行檢測,并使液壓缸582工作。并且不使鋼坯3的上端l與磨削帶57緣部的寬度部n接觸。鋼坯3一邊旋轉,一邊一側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上端l在上述的寬度部m的范圍內(nèi)被實施磨削。即,由于不使鋼坯3與磨削帶57緣部的寬度部n接觸,從而避免磨削帶57的緣部的急劇磨損,由此提高磨削帶57的耐久性。

這樣,利用鋼坯搬運裝置2將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結束后的鋼坯3依次搬運至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b。進行鋼坯3的另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然后鋼坯3的兩端面的磨削加工結束。之后,從排出側(圖1、圖2的左側)的鋼坯搬出裝置29排出鋼坯3。對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1而言,由于利用一臺磨削裝置進行鋼坯3的兩端面的平面部的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雙方,所以得到省空間且節(jié)能的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

鋼坯3的兩端面分別被實施一次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后被排出,但無需限定為一次。即,根據(jù)切斷后的鋼坯3的端面的狀態(tài)(即,切斷裝置的性能等),來決定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的次數(shù)即可。此外,對于上述的圖10(a)所示的裝置而言,在斜著橫貫磨削帶46的轉動方向f的方向的形態(tài)下搬運鋼坯3。另外,圖10(b)所示的將磨削帶57以大致45度設置的裝置也是相同的。在有效且均勻地使用磨削帶的磨削面積的意義上,使鋼坯在矩形狀的磨削面的對角線上移動比較好。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該實施例。例如,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在平面部的磨削加工結束后進行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但也可以在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結束后進行平面部的磨削加工。另外,在鋼坯3的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后,進行鋼坯3的另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與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但也可以在鋼坯3的一側與另一側的端面的平面部的磨削加工結束后,進行鋼坯3的一側與另一側的端面的圓周緣部的倒角加工。

附圖標記的說明

1...鋼坯的兩端面磨削裝置;11...機座;12...機框;2...鋼坯搬運裝置;21...鏈式輸送機;22...輸送機機體;23...托盤;231...輥;24...導向輥;25...鏈輪;26...鏈輪;27...驅動裝置;28...鋼坯搬入裝置;29...鋼坯搬出裝置;3...鋼坯;4a...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b...第二平面部加工用磨削裝置;41...支柱;42...第一平面部加工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43...大帶輪;44...小帶輪;45...驅動馬達;46...磨削帶;47...抵靠裝置;471...板狀部件;472...調(diào)整螺栓;5a...第一倒角用磨削裝置;5b...第二倒角用磨削裝置;51...支柱;511...前表面;52...支承體;521...連接板;53...第一倒角用環(huán)形磨削帶裝置;54...大帶輪;55...小帶輪;56...驅動馬達;57...磨削帶;58...導套;581...導向桿;582...液壓缸;583...活塞桿;6...靠邊裝置;61...推出部件;62...靠邊導向件;621...升降限制部;622...搬運引導部;63、64...調(diào)整手柄;65...升降臺。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