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砂芯制造輔助設備領域,尤其是頂芯板精確移動機構。
背景技術:
砂芯是鑄造生產(chǎn)中用于制造型芯的材料,由鑄造砂、型砂粘結劑等組成。砂芯運用于各種領域,在缸蓋的水道一般由砂芯制成。
通常在制造砂芯時都采用射芯機,這種射芯機的生產(chǎn)效率高,射芯機將型砂射入下模板的芯腔、然后下模板下部的液壓缸將下模板向上推,使得下模板和上模板合在一起,進而將砂芯壓實成型、然后出砂芯。在出砂芯時,為了防止砂芯粘在上模板上,在上模板的上方設置有一個頂芯板,頂芯板上有很多的頂桿,出砂芯時,頂芯板移動到與上模板對應的時候,再向下移動,使得頂桿穿過上模板的孔,將砂芯頂出,使得上模板與砂芯脫離,然后下模板向下移動回到原位,再取出砂芯;砂芯與頂桿接觸的部位為射砂口,砂芯制造完成后,砂芯的射砂口處會被切掉,不會影響砂芯的外形。
現(xiàn)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1、現(xiàn)有技術中,頂芯板左右移動的時候是通過滾輪滑動,由于每個滾輪之間有間隙,頂芯板在移動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上下振動,進而使得頂芯板滑動位置不精確,導致頂芯板上的頂桿無法插入上模具的孔中;2、現(xiàn)有的頂桿都是采用金屬材料制成,當頂桿向下移動接觸砂芯的時候,由于砂芯剛剛成型,頂桿突然向下壓住砂芯容易將砂芯內(nèi)部振壞,影響砂芯的內(nèi)部結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頂芯板精確移動機構,不僅能夠保證頂芯板能夠平穩(wěn)、精確的移動,還能夠保證頂芯板在將砂芯頂出的時候不會影響砂芯的整體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技術方案是:
頂芯板精確移動機構,包括射芯機、機械臂和頂芯板,機械臂帶動頂芯板上下左右移動;射芯機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頂芯板包括板本體和頂桿,頂桿設置在板本體的底面,上模板上設有可插入頂桿的頂出孔,機械臂的兩邊設置有線性導軌;頂桿包括套筒和下頂桿,套筒的上端與板本體連接,下頂桿的上端插入到套筒內(nèi),下頂桿的上端設有可在套筒內(nèi)滑動的活塞,套筒的底端設有防止活塞掉落的限位裝置;活塞與套筒的頂面通過彈簧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將砂放入射芯機中壓制完成后,頂芯板隨著機械臂移動,當頂芯板上的頂桿對準頂出孔后,機械臂推動頂芯板向下移動,使得頂桿從頂出孔處插入,待下頂桿抵住砂芯時,套筒會沿著下頂桿向下移動,即,活塞會沿著套筒內(nèi)壁向上移動,彈簧在被壓縮的過程中,頂桿會將砂芯頂出模具。
本方案的技術效果:1、機械臂兩邊設置線性導軌,當機械臂移動的時候,會沿著線性導軌平穩(wěn)的移動,當機械臂帶動頂芯板到達固定位置后便會停下,移動的過程中不會有任何的浮動,使得頂芯板上的頂桿能夠準確的與頂出孔對應;2、頂桿設置成將下頂桿插入套筒的形式,下頂桿上端設置有活塞,使得頂桿的下端,即,下頂桿的下端接觸砂芯的時候,套筒會相對與下頂桿向下運動,下頂桿相對于套筒向上運動,直到下頂桿慢慢頂住套筒,在這個過程中,下頂桿會逐漸的對砂芯用力,并緩慢的將砂芯頂出,砂芯不會因為突然的壓力,使得砂芯產(chǎn)生振動,進而下頂桿在頂砂芯的時候不會對砂芯的內(nèi)部結構產(chǎn)生影響;3、活塞與套筒的頂面通過彈簧連接,由于活塞是和下頂桿的頂端連接的,彈簧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在下頂桿沒有與砂芯接觸的時候,下頂桿一直是伸出狀態(tài);在下頂桿與砂芯接觸的時候,下頂桿的上部不會迅速的向上收縮入套筒內(nèi),而是通過彈簧在被壓縮的時候緩慢收縮,在這個過程中下頂桿會逐漸受到板本體給予的壓力,進而逐漸的將砂芯頂出;4、采用此方法設置的頂桿,由于其增加了彈簧的長度,使得其長度比現(xiàn)有技術的頂桿在自然狀態(tài)下更加長,在相同的位置下,本頂桿與頂出孔的距離更近,便于人們觀察頂桿是否與頂出孔對準,若沒有對準,進行調(diào)試檢修即可。
頂出孔即上模板上的孔,主要供頂桿穿過上模板與砂芯接觸。
對基礎方案的改進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1,頂桿至少為兩個。
相比于一個頂桿,兩個以上的頂桿同時頂砂芯,更加容易使得砂芯與模具脫離;而且多個頂桿頂砂芯時,砂芯的受力點為多個,相比于一個受力點,砂芯更加不容易被頂壞。
對優(yōu)化方案1的改進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2,下頂桿的下端設有橡膠層。
下頂桿的下端接觸砂芯的時候,橡膠層有一定的緩沖作用,相比于沒有設置橡膠層,下頂桿與砂芯接觸的瞬間時,砂芯受到的振動要小很多。
對優(yōu)化方案2的改進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3,套筒的上端與板本體螺紋連接。
現(xiàn)有技術中的頂桿與板本體是固定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如果頂桿損壞就必須更換整個頂芯板,非常浪費材料;頂桿與板本體螺紋連接,便于頂桿的更換。
對優(yōu)化方案3的改進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4,機械臂由液壓缸帶動。便于機械臂精確的移動。
對優(yōu)化方案4的改進得到的優(yōu)化方案5,板本體上設有減重孔。使得板本體的重量減輕,防止因為板本體過重而壓壞砂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頂芯板精確移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頂芯板精確移動機構頂桿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射芯機1,頂芯板2,板本體21,頂桿22,套筒221,下頂桿222,活塞223,彈簧224,頂出孔3,線性導軌4,減重孔5,機械臂6。
參見圖1所示,頂芯板2精確移動機構,包括射芯機1、機械臂6和頂芯板2,機械臂6帶動頂芯板2上下左右移動;射芯機1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頂芯板2包括板本體21和頂桿22,頂桿22與板本體21螺紋連接,頂桿22可插入頂出孔3,進而穿過上模板與砂芯接觸。為了減輕板本體21的自重,在板本體21上設有很多減重孔5;機械臂6的兩邊設置有線性導軌4,機械臂6會帶著板本體21滑動,當滑動到一定位置后,板本體21又被機械臂6帶著向下移動,當完成工作后又向上移動恢復原位;為了實現(xiàn)板本體21的這一運動,機械臂6由液壓缸推著沿著線性導軌4移動,因為液壓缸可以很好的設定機械臂6的移動距離,使得機械臂6移動一定距離后就能夠停下;機械臂6與板本體21之間由軸連接,此軸由另外一個液壓缸帶動上下移動。
相比于一個頂桿22,多個頂桿22同時頂砂芯,更加容易使得砂芯與模具脫離;而且多個頂桿22頂砂芯時,砂芯的受力點為分散為多個,相比于一個受力點,砂芯更加不容易被頂壞;所以制作頂芯板2時,頂桿22至少為兩個。
參見圖2所示,頂桿22包括套筒221和下頂桿222,套筒221的上端與板本體21連接,下頂桿222的上端插入到套筒221內(nèi),下頂桿222的上端設有可在套筒221內(nèi)滑動的活塞223,套筒221的底端設有防止活塞223掉落的限位裝置;活塞223與套筒221的頂面通過彈簧224連接。
下頂桿222的下端設有橡膠層,因為下頂桿222的下端接觸砂芯的時候,橡膠層有一定的緩沖作用,相比于沒有設置橡膠層,下頂桿222與砂芯接觸的瞬間時,砂芯受到的振動要小很多。
現(xiàn)有技術中的頂桿22與板本體21是固定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如果頂桿22損壞就必須更換整個頂芯板2,非常浪費材料;所以套筒221的上端與板本體21螺紋連接,便于頂桿22的更換。
使用時,將砂放入模板中壓制完成后,頂芯板2會沿著線性導軌4水平移動,直到頂芯板2上的頂桿22對準頂出孔3,然后頂芯板2向下移動,使得頂桿22從頂出孔3處插入并穿過上模板,待頂桿22上的下頂桿222抵住砂芯時,套筒221會沿著下頂桿222向下移動,即,活塞223會沿著套筒221內(nèi)壁向上移動,這個過程中,活塞223與套筒221頂面之間的彈簧224會逐漸被壓縮,彈簧224在被壓縮的過程中,下頂桿222會逐漸將砂芯頂出模具。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