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尤其是一種可大幅提高研磨加工的速度及品質(zhì)的創(chuàng)新型態(tài)設計。
背景技術:
[0002]工業(yè)發(fā)展的水平越高,各種產(chǎn)品或零組件的分類與設計亦發(fā)精細,而為滿足此類市場需求,業(yè)者在制程機臺方面投入相當可觀的開發(fā)能量,以期在技術與成本上進一步突破。由于不同制程機臺的組裝加工脫離不了對基本工件的需求,因此連帶使得各種研磨加工設備的重要性相對甚高。[0003]其習知研磨結構請參閱圖I所示,其特色主要是在于一研磨工作母機1,其包含一底座9及床臺3相對構成,該床臺3可定位一預備研磨加工的工件,以供研磨機構2作加工作業(yè),其中該底座9及床臺3的二側間設有導軌4,且該底座9預定位置設有一提供人力轉動的手搖柄驅轉機構7,手搖柄驅轉機構7 —端則同動連接一導螺桿6,而該床臺3底部設有導螺配置該導螺桿6的螺帽座5,當人力驅轉該手搖柄驅轉機構7時,則同時螺動該導螺桿6螺轉,轉動時則令螺帽座5帶動該床臺3作線性位移,其位移進給量可藉由目視位設于底座9上方側邊的量尺8 ;此種習知結構型態(tài)于實際使用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仍存在下述的問題點 因床臺3的進給量需藉由手動其手搖柄驅轉機構7,進而容易造成工件研磨的進給量誤差, 且藉由人力調(diào)整亦容易發(fā)生碰撞或夾傷,且較費時費力。發(fā)明內(nèi)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提供三面的進給傳動,保證了工件研磨的進給量的精度,且避免了碰撞或其他傷害,同時還提高了效率,節(jié)約了時間和成本。[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三面研磨機包括[0006]一底座,該底座頂面滑動設有一鞍座,該鞍座頂部設有一定位預定工件的床臺,該底座頂部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組設部;[0007]一第一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底座及該鞍座之間,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一導軌機構、一第一導桿機構及一第一伺服馬達;[0008]一立柱,底部對應該底座的該組設部設有至少一固組部,該立柱的該固組部固設于該底座的該組設部,其中該立柱的前端面分設有一組合區(qū)、一組設區(qū)及一組接區(qū);[0009]一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設于該組設區(qū)及該組接區(qū),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包含有一第二、三導軌機構、一第二、三導桿機構及一第二、三伺服馬達;[0010]一左、右側滑座,該左、右側滑座一側端面對應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各設有一螺帽固組座,該左、右側滑座的該螺帽固組座分別對應導滑組裝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0011]一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設于該左、右側滑座另側端面,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包含有一第四、五導軌機構、一第四、五導桿機構及一第四、五伺服馬達;[0012]一左、右側滑板,該左、右側滑板對應該左、右側滑座的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各設有一螺帽固接座,該左、右側滑板的該螺帽固接座對應導滑組裝該左、右側滑座的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0013]兩相對的側磨座,分別設于該左、右側滑板靠中間內(nèi)側,該兩側磨座分別軸設有兩相對的橫向磨砂輪;[0014]一連結座,其后側端面對應該立柱的該組合區(qū)設有至少一鎖設部,該連結座的該鎖設部固設于該立柱的該組合區(qū);[0015]一第六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連結座的前側端面,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六導軌機構、一第六導桿機構及一第六伺服馬達;[0016]一滑動座,該滑動座對應該連結座的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設有一螺帽組座,該滑動座的該螺帽組座對應導滑組裝該連結座的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0017]一第七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滑動座的前側端面,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七導軌機構、一第七導桿機構及一第七伺服馬達;[0018]一滑動板,該滑動板對應該滑動座的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設有一螺帽座,該滑動板的該螺帽座對應導滑組裝該滑動座的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0019]一上磨座,設于該滑動板朝該立柱中間一側,且該上磨座軸設有一縱向磨砂輪;[0020]一人機介面控制單元,設有多組控制傳輸線,該控制傳輸線電性連結傳輸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該第一 七伺服馬達以控制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作滑動進給。 其中,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該第一 七導軌機構分別包含有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及多組第一 七滑塊,其中該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分別配設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二側,該各組第一 七滑塊分別導滑裝配于該各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0022]其中,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該第一 七導桿機構分別包含有一第一 七導螺帽、一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一第一 七軸端座及一第一 七導螺桿,其中該第一 七導桿機構分別設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中間適當位置,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及該第一 七軸端座分別配置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前后端側,并該第一 七導螺桿分別軸樞裝設于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及該第一 七軸端座之間。[0023]其中,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分別軸設連結于該第一 七伺服馬達。[0024]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大幅減少研磨加工時的進給量誤差,使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藉由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人機介面控制單元的同步帶動,在一貫研磨加工作業(yè)時可大幅提高連續(xù)加工的速度及效率,進而可達到三面研磨機的品質(zhì)、精密度的提高的實用進步性。
[0025]圖I :習知研磨工作母機的立體圖。[0026]圖2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組合立體圖。[0027]圖3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底座、鞍座、立柱及第一進給傳動單元的分解立體圖。[0028]圖4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立柱、連結座、滑動座、滑動板、二側滑座、二側滑板及第二 六進給傳動單元的分解立體圖。[0029]圖5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連結座、滑動座及滑動板另一視角方位的分解立體圖。[0030]圖6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二側滑座及二側滑板另一視角方位的分解立體圖。[0031]圖7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前視組合圖。[0032]圖8 :本實用新型圖7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圖,其顯示三面研磨預定工件的實施態(tài)樣。[0033]圖9 :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側視組合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請參閱圖2 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的較佳實施例, 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并不受此結構的限制,其包括[0035]一底座10,該底座10頂面滑動設有一鞍座13,其中該鞍座13底側端設有鎖設于多個第一滑塊A9的組接部15,該鞍座13頂部設有一床臺14,該床臺14頂部設有一置座 16,該置座16定位預定工件20,其中該工件20設有一頂端面22及左、右側端面21,23,而該底座10頂部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組設部11,12 ;[0036]一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設于該底座10及該鞍座13之間,其中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帶動該鞍座13作前、后Z軸向滑動進給位移,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包含有一第一導軌機構Al、一第一導桿機構A2及一第一伺服馬達A5,其中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的第一導軌機構Al包含有兩對向的第一線性導軌AS及多組第一滑塊A9,其中該兩對向的第一線性導軌AS配設于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的二側,復令各組第一滑塊A9導滑裝配于各兩對向的第一線性導軌AS;另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的第一導桿機構A2包含有第一導螺帽A3、第一馬達軸端座A4、第一軸端座A6及第一導螺桿A7,其中該第一導桿機構A2設于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的中間適當位置,令該第一馬達軸端座A4及該第一軸端座A6配置于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A的前后端側,并使該第一導螺桿A7軸樞裝設于該第一馬達軸端座A4及該第一軸端座A6之間;又該第一馬達軸端座A4連軸組設于第一伺服馬達A5,令該第一伺服馬達A5可帶動該第一導螺桿A7作樞轉;[0037]一立柱30,其底部對應該底座10的組設部11,12設有一固組端35,該固組端35 設具有鎖狀形態(tài)的固組部36,該立柱30的固組部36固設于該底座10的該組設部11,12定位,其中該立柱30的前端面分設有一組合區(qū)31、一組設區(qū)34及一組接區(qū)33,其中該組合區(qū) 31設有多個鎖孔狀的組合部32 ;[0038]一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分設于該組設區(qū)34及該組接區(qū)33,其中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帶動該左、右側滑座40,40’作上、下Y軸向滑動進給位移,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包含有一第二、三導軌機構BI,Cl、一第二、三導桿機構B2,C2及一第二、三伺服馬達B5,C5,其中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第二、三導軌機構BI,Cl包含有兩對向的第二、三線性導軌B8,C8及多組第二、三滑塊B9,C9,其中該兩對向的第二、三線性導軌6B8,C8配設于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二側,復令各組第二、三滑塊B9,C9導滑裝配于各兩對向的第二、三線性導軌B8,C8 ;另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第二、三導桿機構 B2,C2包含有第二、三導螺帽B3,C3、第二、三馬達軸端座B4,C4、第二、三軸端座B6,C6及第二、三導螺桿B7,C7,其中該第二、三導桿機構B2,C2設于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中間適當位置,令該第二、三馬達軸端座B4,C4及該第二、三軸端座B6,C6配置于該第二、 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前后端側,并使該第二、三導螺桿B7,C7軸樞裝設于該第二、三馬達軸端座B4,C4及該第二、三軸端座B6,C6之間;又該第二、三馬達軸端座B4,C4連軸組設于第二、三伺服馬達B5,C5,令該第二、三伺服馬達B5,C5可帶動該第二、三導螺桿B7,C7作樞轉;[0039]一左、右側滑座40,40’,該左、右側滑座40,40’對應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 C的一側端面分別設有螺帽固組座41,41’,且該螺帽固組座41,41’側端設有多個鎖孔狀的螺帽固組部42,42’,該螺帽固組部42,42’提供鎖設于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的第二、 三導螺帽B3,C3,且該左、右側滑座40,40’的上下端緣鎖設固定于第二、三滑塊B9,C9,令該左、右側滑座40,40’的螺帽固組座41,41’對應導滑組裝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B,C ;[0040]一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分別設于該左、右側滑座40,40’另側端面,其中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帶動該左、右側滑板50,50’作左、右X軸向滑動進給位移,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包含有一第四、五導軌機構D1,E1、一第四、五導桿機構D2,E2及一第四、五伺服馬達D5,E5,其中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的第四、五導軌機構D1,E1包含有兩對向的第四、五線性導軌D8,E8及多組第四、五滑塊D9,E9,其中該兩對向的第四、五線性導軌D8,ES配設于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的二側,復令各組第四、五滑塊D9,E9導滑裝配于各兩對向的第四、五線性導軌D8,E8 ;另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的第四、五導桿機構D2,E2包含有第四、五導螺帽D3,E3、第四、五馬達軸端座D4,E4、第四、五軸端座D6, E6及第四、五導螺桿D7,E7,其中該第四、五導桿機構D2,E2設于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 D,E的中間適當位置,令該第四、五馬達軸端座D4,E4及該第四、五軸端座D6,E6配置于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的前后端側,并使該第四、五導螺桿D7,E7軸樞裝設于該第四、五馬達軸端座D4,E4及該第四、五軸端座D6,E6之間;又該第四、五馬達軸端座D4,E4軸設連結于第四、五伺服馬達D5,E5,令該第四、五伺服馬達D5,E5可帶動該第四、五導螺桿D7,E7 作樞轉;[0041]一左、右側滑板50,50’,該左、右側滑板50,50’對應該左、右側滑座40,40’的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E分別設有螺帽固接座54,54’,且該螺帽固接座54,54’側端設有多個鎖孔狀的螺帽固接部55,55’,該螺帽固接部55,55’提供鎖設于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D, E的第四、五導螺帽D3,E3,而該左、右側滑板50,50’上下側緣形成有導滑裝設于第四、五線性導軌D8,E8的左、右側滑軌51,51’,令該左、右側滑板50,50’可相對該左右側滑座40, 40’作橫向進給滑動;[0042]兩相對的側磨座52,52’,分別固設于該左、右側滑板50,50’靠中間內(nèi)側,該兩側磨座52,52’分別軸設有兩相對的橫向磨砂輪53,53’,令兩對向的橫向磨砂輪53,53’藉由左、右側滑板50,50’帶動,以提供研磨該預定工件20的兩側端面;[0043]一連結座60,其后側端面對應該立柱30的組合區(qū)31設有鎖設部61,該連結座60 的鎖設部61固設于該立柱30的該組合區(qū)31定位;[0044]—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設于該連結座60的前側端面,其中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帶動該滑動座70作左、右X軸向滑動進給位移,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包含有一第六導軌機構F1、一第六導桿機構F2及一第六伺服馬達F5,其中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兀F的第六導軌機構Fl包含有兩對向的第六線性導軌F8及多組第六滑塊F9,其中該兩對向的第六線性導軌F8配設于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的二側,復令各組第六滑塊F9導滑裝配于各兩對向的第六線性導軌F8 ;另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的第六導桿機構F2包含有第六導螺帽F3、第六馬達軸端座F4、第六軸端座F6及第六導螺桿F7,其中該第六導桿機構F2設于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的中間適當位置,令該第六馬達軸端座F4及該第六軸端座F6配置于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的前后端側,并使該第六導螺桿F7軸樞裝設于該第六馬達軸端座F4及該第六軸端座F6之間;又該第六馬達軸端座F4軸設連結于第六伺服馬達F5,令該第六伺服馬達F5可帶動該第六導螺桿F7作樞轉;一滑動座70,該滑動座70對應該連結座60的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分別設有螺帽組座71,且該螺帽組座71側端設有多個鎖孔狀的螺帽組部72,該螺帽組部72鎖設于第六進給傳動單元F的第六導螺帽F3,令該滑動座70可相對該連結座60作左右(X軸)進給滑動;—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設于該滑動座70的前側端面,其中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帶動滑動板80作上、下Y軸向滑動進給位移,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包含有一第七導軌機構G1、一第七導桿機構G2及一第七伺服馬達G5,其中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第七導軌機構Gl包含有兩對向的第七線性導軌G8及多組第七滑塊G9,其中該兩對向的第七線性導軌G8配設于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二側,復令各組第七滑塊G9導滑裝配于各兩對向的第七線性導軌G8 ;另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第七導桿機構G2包含有第七導螺帽G3、第七馬達軸端座G4、第七軸端座G6及第七導螺桿G7,其中該第七導桿機構G2設于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中間適當位置,令該第七馬達軸端座G4及該第七軸端座G6配置于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前后端側,并使該第七導螺桿G7軸樞裝設于該第七馬達軸端座G4及該第七軸端座G6之間;又該第七馬達軸端座G4軸設連結于第七伺服馬達G5,令該第七伺服馬達G5可帶動該第七導螺桿G7作樞轉;一滑動板80,該滑動板80對應該滑動座70的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分別設有螺帽座85,且該螺帽座85側端設有多個鎖孔狀的螺鎖端86,該螺鎖端86提供鎖設于第七進給傳動單元G的第七導螺帽G3,令該滑動板80可相對該滑動座70作上下(Y軸)進給滑動;一上磨座83,設于該滑動板80朝該立柱30中間一側,且該上磨座83軸設有一縱向磨砂輪84,令該縱向磨砂輪84提供研磨該預定工件20的頂側端面;一人機介面控制單元90,設有多個控制傳輸線91,該控制傳輸線91電性連結傳輸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A、B、C、D、E、F、G的第一 七伺服馬達八5、85、05、05』5、?5、65,用以控制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A、B、C、D、E、F、G作滑動藉此,本實用新型藉由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A、B、C、D、E、F、G,以七軸線控制該滑動板80的縱向磨砂輪84及該左右側滑板50,50’的兩側橫向磨砂輪53,53’相對該預定工件20作三面進給研磨加工,且藉由該人機介面控制單元90則可電腦精密控制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A、B、C、D、E、F、G的進給量,大幅減少研磨加工時的進給量誤差,使本實用新型三面研磨機藉由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A、B、C、D、E、F、G、人機介面控制單元90的同
8步帶動,在一貫研磨加工作業(yè)時可大幅提高連續(xù)加工的速度及效率,進而可達到三面研磨機的品質(zhì)、精密度的提1 的實用進步性。綜合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列舉的具體實施例僅系較常使用的實施例,并非局限本實用新型技術手段內(nèi)容,舉凡其他均等功效的實施,皆屬本實用新型技術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三面研磨機包括一底座,該底座頂面滑動設有一鞍座,該鞍座頂部設有一定位預定工件的床臺,該底座頂部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組設部;一第一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底座及該鞍座之間,該第一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一導軌機構、一第一導桿機構及一第一伺服馬達;一立柱,底部對應該底座的該組設部設有至少一固組部,該立柱的該固組部固設于該底座的該組設部,其中該立柱的前端面分設有一組合區(qū)、一組設區(qū)及一組接區(qū);一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設于該組設區(qū)及該組接區(qū),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包含有一第二、三導軌機構、一第二、三導桿機構及一第二、三伺服馬達;一左、右側滑座,該左、右側滑座一側端面對應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各設有一螺帽固組座,該左、右側滑座的該螺帽固組座分別對應導滑組裝該第二、三進給傳動單元; 一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設于該左、右側滑座另側端面,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包含有一第四、五導軌機構、一第四、五導桿機構及一第四、五伺服馬達;一左、右側滑板,該左、右側滑板對應該左、右側滑座的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分別各設有一螺帽固接座,該左、右側滑板的該螺帽固接座對應導滑組裝該左、右側滑座的該第四、五進給傳動單元;兩相對的側磨座,分別設于該左、右側滑板靠中間內(nèi)側,該兩側磨座分別軸設有兩相對的橫向磨砂輪;一連結座,其后側端面對應該立柱的該組合區(qū)設有至少一鎖設部,該連結座的該鎖設部固設于該立柱的該組合區(qū);一第六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連結座的前側端面,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六導軌機構、一第六導桿機構及一第六伺服馬達;一滑動座,該滑動座對應該連結座的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設有一螺帽組座,該滑動座的該螺帽組座對應導滑組裝該連結座的該第六進給傳動單元;一第七進給傳動單元,設于該滑動座的前側端面,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包含有一第七導軌機構、一第七導桿機構及一第七伺服馬達;一滑動板,該滑動板對應該滑動座的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設有一螺帽座,該滑動板的該螺帽座對應導滑組裝該滑動座的該第七進給傳動單元;一上磨座,設于該滑動板朝該立柱中間一側,且該上磨座軸設有一縱向磨砂輪;一人機介面控制單元,設有多組控制傳輸線,該控制傳輸線電性連結傳輸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該第一 七伺服馬達以控制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作滑動進給。
2.依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該第一 七導軌機構分別包含有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及多組第一 七滑塊,其中該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分別配設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二側,該各組第一 七滑塊分別導滑裝配于該各兩對向的第一 七線性滑軌。
3.依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兀的該第一 七導桿機構分別包含有一第一 七導螺帽、一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 一第一 七軸端座及一第一 七導螺桿,其中該第一 七導桿機構分別設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中間適當位置,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及該第一 七軸端座分別配置于該第一 七進給傳動單元的前后端側,并該第一 七導螺桿分別軸樞裝設于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及該第一 七軸端座之間。
4.依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該第一 七馬達軸端座分別軸設連結于該第一 七伺服馬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面研磨機的進給傳動機構,尤指一種可大幅提高研磨加工的速度及品質(zhì)的創(chuàng)新型態(tài)設計;本實用新型藉由七組進給傳動單元,以七軸線控制該滑動板的縱向磨砂輪及該左右側滑板的兩側橫向磨砂輪相對該預定工件作三面進給研磨加工,且藉由該人機介面控制單元則可電腦精密控制該七組進給傳動單元的微動進給量,大幅減少研磨加工時的進給量誤差,使本實用新型在一貫研磨加工作業(yè)時可大幅提高連續(xù)加工的速度及效率,進而可達到三面研磨機的品質(zhì)、精密度的提高的實用進步性。
文檔編號B24B47/20GK202726736SQ2012202277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fā)明者莊茂賓, 王馨響 申請人:新穎機械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