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料叉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料叉,特別是涉及ー種用于雙端面磨床的料叉。
背景技術:
料叉作為雙端面磨床上用的重要エ裝,要求支承內圓弧面耐磨。因此在支承內圓弧面上焊了 12根Φ2的合金棒,然后線切成型。但是,由于料叉的圓弧內表面要焊12根Φ2合金棒,并且是U型結構,剛性差,因此焊后變形量大,導致加工后內圓弧支承面沒有合金棒,料叉的合格率只有40%左右。
·[0003]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カ于開發(fā)ー種合格率高的料叉。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合格率聞的料叉。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料叉,包括本體;所述本體的內圓面上焊接有合金棒;所述合金棒的直徑為4_。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將合金棒的直徑増大到4mm,因此能夠比較容易的控制合金棒的變形量,從而提聞料叉的合格率。所述本體的內圓面上均布設置有12根所述合金棒。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使料叉的合格率提高到了 100%,并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如圖I和圖2所示,ー種料叉,包括本體1,本體I的內圓面上均布焊接有12根合金棒2,合金棒2的直徑為4mm。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料叉,包括本體(I);所述本體(I)的內圓面上焊接有合金棒(2);其特征是所述合金棒(2)的直徑為4_。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料叉,其特征是所述本體(I)的內圓面上均布設置有12根所述合金棒(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料叉,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的內圓面上焊接有合金棒(2);所述合金棒(2)的直徑為4mm。本實用新型使料叉的合格率提高到了100%,并且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4B41/06GK202428326SQ20112055578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8日
發(fā)明者程澤 申請人:重慶長江軸承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