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向高爐裝入原料方法,特別涉及使用無料鐘裝入裝置把鐵礦石和焦碳裝入高爐內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在煉鐵的高爐中,從爐頂交替裝入鐵礦石類和焦碳,在爐上部(以下稱為爐身)形成具有鐵礦石和焦碳的層狀結構的填充層。把此鐵礦石類層、焦碳層的一層的量分別叫做1次裝爐量的礦石、焦碳。此1次裝爐量的礦石、焦碳未必是一次裝入到爐內,也可以把1次裝爐量的礦石、焦碳分多次裝入爐內。把被分批的礦石、焦碳分別稱為1批礦石、焦碳。此外從高爐的爐下部向爐內吹入空氣或富氧空氣,使在爐內的焦碳燃燒,用燃燒生成的高溫還原性氣體使上述爐身內的鐵礦石(以下只稱為礦石)還原和熔融。因此,為使高爐的生產率提高,減少爐身內礦石和焦碳的填充層的通風阻力是重要的。
作為降低此爐身內的通風阻力的一種有效方法,現(xiàn)在公知的是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向爐內堆積的方法。例如特許第2820478號公報公開了著眼于從礦石料斗和焦碳料斗送出礦石和焦碳的時間和量,在無料鐘高爐中把焦碳均勻混合在礦石中的方法。
此外也知道作為防止高爐內的通風阻力增加,使爐內氣流保持穩(wěn)定的方法,把焦碳裝入高爐的中心部位,使在爐內上升的氣體流量分布在中心部位增加(把此稱為中心流趨勢)是有效的。例如特開昭60-56003號公報發(fā)表了1次裝爐量裝入的焦碳中重量的1.5~8%集中裝在爐中心部位的技術。這種把焦碳的中心裝入技術不僅具有使爐內通風阻力降低的效果,而且由于在爐中心部位礦石非常少,具有能夠回避、降低因礦石還原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焦碳被氧化的所謂“溶解損失反應”造成焦碳惡化的效果。此外,可以使焦碳的強度管理值降低,可以利用便宜的低品位煤作為生產焦碳用原料煤,降低成本,此外由于能夠防止在爐床部位形成所謂“爐缸中心(也稱為死料柱)”的焦碳粒徑縮小到要求以上,所以可以起到提高爐床(底)的液體流通性的作用。因此將上述礦石和焦碳的混合裝入(以下簡單稱為混合裝入)和焦碳的中心裝入組合起來的話,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可以期待得到使爐身部位的通風阻力進一步降低、提高生產率的累加的效果。
但是要在同一裝爐量內使混合裝入和焦碳的中心裝入組合起來,具體說,要經過焦碳的通常裝入用的一批、焦碳的中心裝入用的一批和混合裝入用的一批分3次從原料的料斗送出。這樣為了把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爐內,焦碳向爐頂卷揚3次。也就是裝入1次裝爐量的焦碳所需要的時間增加。因此,即使需要增加高爐的生產率,由于相對于原料的裝入量原料向爐頂?shù)木頁P能力不足,會發(fā)生原料裝入來不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使同時實施焦碳的中心裝入和混合裝入的操作中斷,不能發(fā)揮實施上述兩種方法帶來的使用便宜原料煤的優(yōu)點。
再加上,要經常保持在高爐使用的礦石和焦碳的粒度分布、含水量或礦石種類的配比的特性是困難的。例如礦石中粘著性礦石的配合比例改變的話,利用特許第2820478號公報公開的技術,要改變向爐頂料倉內投入的堆積狀態(tài),改變從爐頂料倉下部排出口排出的原料中的礦石和焦碳的混合比率。
可是,作為使上述爐床部位的爐缸中心焦碳的粒徑增加以提高爐床的液體流通性能的方法,除了上述的焦碳的中心裝入以外,還可以考慮預先增大向中心部位裝入的焦碳的粒徑。也就是,因為預先使爐中心部位的焦碳粒徑比爐周邊的焦碳粒徑大,來代替防止用焦碳中心裝入時礦石向爐中心部位堆積,因在爐中心部位的溶解損失反應造成焦碳的消耗,在即使發(fā)生碳素溶解反應的情況下,也能防止爐床的爐缸中心的焦碳粒徑減小。此外,若使用把上述焦碳向中心裝入的專用焦碳裝入裝置的話,預先增大通過該裝入裝置裝入的焦碳粒徑,這樣就可以使爐中心部位的焦碳粒徑增大??墒?,設置與一般的原料裝入裝置不同的把焦碳向中心裝入的專用裝入裝置,需要很多的設備費用。此外,即使通過無料鐘裝入裝置把粒徑大的焦碳向爐中心部位裝入的情況下,現(xiàn)在要預先準備粒徑大的焦碳,使它與一般粒徑的焦碳分成不同的批次,卷揚到設在爐頂?shù)牧蟼}后裝入爐內。因此1次裝爐量裝入的焦碳和礦石的批數(shù)增加。把1次裝爐量的原料向爐內裝入的批數(shù)增加,成為要提高產量情況下的決定反應速度的重大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第1個目的是,提供平時可以圓滿實施焦碳的中心裝入和礦石及焦碳混合裝入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本發(fā)明第2個目的是,提供即使在高爐使用的各種原料性質狀態(tài)改變的情況下,在高爐爐頂部位使礦石和焦碳按一定的混合比分布,控制鐵水溫度和鐵水質量的變動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本發(fā)明第3個目的是,提供在無料鐘高爐使用裝入溜槽的中心焦碳裝入時,要使焦碳的粒徑在爐中心部位最大,在爐中心部位形成爐內氣流,以此可以做到穩(wěn)定操作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本發(fā)明第4個目的是,提供不另外設置焦碳專用的裝入裝置,而且不增加原料的批數(shù),同時向高爐中心部位可以有選擇性地裝入比周邊部位裝入的焦碳粒徑大的焦碳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第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工序的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a)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焦碳的工序;
(b)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礦石的工序;(c)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變更傾動角的同時旋轉,使儲存的焦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d)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變更傾動角的同時旋轉,使儲存的礦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以及(e)控制儲存在上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期間,開始排出儲存在上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礦石的工序。
第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工序的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a)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的工序;(b)一面以高爐的中心軸為中心使裝入溜槽旋轉,而且順序變更上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一面把儲存在上述爐頂料倉的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的工序;以及(c)在上述裝入溜槽在高爐半徑方向至少往返1次期間,把儲存在上述爐頂料倉中的全部上述混合原料裝入上述高爐內的工序。
第3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工序的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a)相對于以此無料鐘高爐的爐中心部位為0、爐壁部位為1的無量綱半徑,用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裝入溜槽從相當于0.1~0.4半徑位置開始裝入焦碳的工序;以及(b)在上述裝入溜槽每旋轉1次順序使它的傾動角向爐中心一側移動裝入焦碳的工序。
第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包括有至少把儲存在2個焦碳儲槽中的焦碳送出,用設在槽下的篩篩分被送出的焦碳的篩分工序;把篩子上的焦碳用稱量料斗稱量后儲存在設于爐頂?shù)牧蟼}中的稱量—儲存工序;把儲存的焦碳通過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向高爐內從爐中心向爐壁一側邊使溜槽旋轉邊裝入的裝入工序。上述焦碳篩分工序是由用比較大的篩孔(A)的篩子篩分被送出的第1篩分工序和用比較小的篩孔(B)的篩子篩分被送出焦碳的第2篩分工序構成。上述稱量—儲存工序是只把一定量最初從第1篩分工序得到的焦碳輸送到上述稱量料斗,然后輸送來自第2篩分工序的焦碳,稱量1次裝爐量的焦碳,儲存在設于爐頂?shù)牧蟼}內。
第5本發(fā)明提供在第4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中,來自用比較大的篩孔(A)的篩子對送出的焦碳進行篩分的第1篩分工序的焦碳量為此批焦碳量質量的5~50質量%。
第6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以下工序的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
(a)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焦碳的工序;(b)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礦石的工序;(c)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的工序;(d)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變更傾動角的同時旋轉,使儲存的焦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e)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變更傾動角的同時旋轉,使儲存的礦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f)控制儲存在上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期間,開始排出儲存在上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礦石的工序;(g)一面使上述裝入溜槽旋轉,而且順序變更上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一面把儲存在上述爐頂料倉的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的工序;以及
(h)在上述裝入溜槽在高爐半徑方向至少往返1次期間,把儲存在上述爐頂料倉中的全部上述混合原料裝入上述高爐內的工序。
圖1為說明無料鐘高爐爐頂部分的斷面圖。
圖2為說明實施方式1的原料裝入方法的原理圖,圖2(a)表示裝入礦石的時期,圖2(b)表示在高爐內裝入的位置。
圖3為表示在使用實施方式1的原料裝入方法的情況下,原料在爐內堆積的狀態(tài)的斷面圖。
圖4為說明實施方式2的無料鐘高爐爐頂部分的斷面圖。
圖5為示意表示使用實施方式2的原料裝入方法裝入混合原料示例的斷面圖。
圖6為表示在實施方式3的無料鐘高爐中配置裝入溜槽的示意圖。
圖7為示意表示用實施方式3的裝入溜槽裝入的爐內堆積層的斷面圖。
圖8為表示實施例3的高爐爐內的氣體利用率分布的曲線。
圖9為表示實施方式4的裝入開始位置不同造成的中心粗顆粒比率分布的曲線。
圖10為說明實施方式4的原料裝入方法的圖示。
圖11為表示來自實施例4的料倉的焦碳排出量(%)和試樣焦碳中的55%以上的關系的圖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
發(fā)明人為了達到上述各個目的,反復進行了專心研究,其成果具體表現(xiàn)在本發(fā)明上。
也就是,本發(fā)明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稱為實施方式1)的特征為使高爐的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改變它的傾動角邊旋轉,把儲存在多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或礦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時,儲存在上述一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的排出量從排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之間的規(guī)定時刻,開始排出儲存在其他爐頂料倉的礦石,焦碳和礦石同時裝入。
在實施方式1中,使高爐的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從使它的傾動角呈垂直狀態(tài)的零起始順序分階段變大,同時旋轉,從儲存在一個爐頂料倉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后,開始排出儲存在其他爐頂料倉的礦石,焦碳和礦石要同時裝入,所以在爐中心部位附近只有焦碳,在它周圍的爐壁一側填充焦碳和礦石的混合物。其結果不會因原料卷揚能力的情況中斷焦碳和礦石的混合裝入,經常可以圓滿地實施。
本發(fā)明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以下稱為實施方式2),是在使用無料鐘裝入裝置向高爐內裝入作為原料的礦石和焦碳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中,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使溜槽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而且順序變更裝入溜槽的傾動角,在裝入溜槽在高爐半徑方向至少往返1次之間,把儲存在爐頂料倉的全部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
作為在上述實施方式2中適合的方式,裝入溜槽是從高爐的爐壁一側開始裝入混合原料,還是從高爐中心一側開始裝入混合原料都可以。
本發(fā)明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以下稱為實施方式3),在使用無料鐘裝入裝置向高爐內裝入作為原料的礦石和(或)焦碳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中,其特征為使用裝入溜槽向此無料鐘高爐的中心裝入焦碳時,以此無料鐘高爐的爐中心部位為0、爐壁部位為1的無量綱半徑,從相當于0.1~0.4半徑位置開始裝入焦碳,在上述裝入溜槽每旋轉1次順序使它的傾動角向爐中心一側移動。
本發(fā)明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以下稱為實施方式4)特征為在把儲存在多個焦碳儲槽中的焦碳送出,用設在槽下的篩子進行篩分,使篩子上的焦碳順序經過稱量料斗及設置在爐頂?shù)牧蟼},通過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向高爐內從爐中心向爐壁邊使此溜槽旋轉邊裝入時,使設在一部分焦碳儲槽的槽下部位的篩孔比其他焦碳儲槽的篩孔大,從這些焦碳儲槽向稱量料斗輸送焦碳時,只把一定量最初從篩孔大的焦碳儲槽得到焦碳輸送到上述稱量料斗,然后輸送來自其他焦碳儲槽的焦碳,稱量1次裝爐量的焦碳,經過上述料倉裝入高爐內。
這種情況下,來自上述篩孔大的焦碳儲槽的焦碳量希望為此批焦碳總量的5~50質量%。(以下稱為實施方式5)采用實施方式4、5的話,不另外設置焦碳專用的裝入裝置,使用現(xiàn)有的無料鐘裝入裝置,不增加原料的批數(shù),同時可以有選擇地向高爐的中心部位裝入比裝在周圍的焦碳粒徑大的焦碳。
希望在實施方式1~5中,是在爐頂料倉至少并排設置3個料倉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以下稱為實施方式6)。
實施方式1下面參照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首先圖1表示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高爐爐頂?shù)目v斷面圖。儲存在爐頂料倉1中的原料2(礦石或焦碳)通過稱為流量調整閥門3、用它的開度調整排出量的閥門后落下,通過垂直溜槽4提供給可以自由旋轉的溜槽(一般稱為裝入溜槽5)。此裝入溜槽5以高爐6的中心軸7為中心在水平方向旋轉,同時相對于此中心軸7可以變更它的傾動角(θ)。在原料裝入中一邊使裝入溜槽5旋轉,一邊順序分階段變更傾動角θ,可以在爐內形成寬闊的堆積面,裝入原料。一般對傾動角θ預先設定多個角度,預先給各角度標記(刻痕)編號,在邊使裝入溜槽5旋轉邊裝入原料2時,預先確定從裝入開始把各旋轉次數(shù)時的標記,可以使同種材料總是向一定的位置裝入。此外,爐頂料倉1在圖1中表示了1a和1b兩座,也可以有3座以上的情況,可以分別把1次裝爐量的原料2卷揚后儲存。
實施方式1是使用這樣的無料鐘裝入裝置的高爐原料裝入方法,邊順序變更傾動角邊把焦碳從爐中心一側向爐壁一側裝入,是在焦碳裝入中同時把礦石也裝入的。具體說是,焦碳和礦石的裝入期間如圖2(a)的原理圖所示。也就是,從儲存焦碳的爐頂料倉(例如1a)排出焦碳,從此爐頂料倉排出的焦碳排出量為存儲在爐頂料斗的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后,開始從儲存礦石的其他爐頂料倉(例如1b)排出礦石。這樣可以在開始進行焦碳的中心裝入,而在中途,變成為焦碳和礦石的混合裝入。
圖3是表示進行這樣裝入在爐內形成的原料堆積狀態(tài)的一個示例。其中圖3中的記號C和O表示焦碳和礦石,下標的字表示批數(shù)。此圖3為開始在旋轉3次裝入焦碳后,進行焦碳和礦石的混合裝入的情況,焦碳開始裝入之后,由于向爐中心一側只裝入焦碳,在爐中心部位形成只是焦碳的堆積層C2,此后由于把礦石與焦碳一起裝入,形成焦碳和礦石的混合層C2+O1。這種情況下,先裝入的焦碳在爐中心部位形成山堆,由于此后向比它更靠近爐壁一側裝入焦碳和礦石的混合物,此后裝入的混合物不會流向爐中心部位的焦碳的山堆上。這樣在爐中心部位形成只堆積焦碳的中心焦碳層的。此外,隨后裝入的礦石由于是在中心焦碳層外側(爐壁一側)與焦碳同時堆積,在爐半徑方向規(guī)定位置,形成規(guī)定層厚度的混合層C2+O1。
在實施方式1中希望調整上述流量調整閥門3的開度,使焦碳和礦石各自排出終了時間相同??墒牵捎趶慕固己偷V石的爐頂料倉1的排出時間因各自的粒度和含水量等而改變,因此可以適當進行流量調整閥門2開度的調整。
圖3的示例把焦碳、礦石分別分成2批,使其中第2批焦碳和第1批礦石同時部分排出,形成中心焦碳和混合層的,在本發(fā)明中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把焦碳、礦石每個裝爐量不分批向爐內裝入時,在爐中心形成單獨的焦碳層、在它的周圍形成混合層的裝入方法。此外,也可以采用把焦碳分2批,單獨用C1批焦碳把焦碳裝入整個爐內,然后從第2批焦碳裝入中途,把1裝爐量的礦石混合后裝入的裝入方法。
在實施方式1中,把向焦碳混合的礦石從爐頂料倉排出的開始時間定為開始從其他爐頂料倉單獨排出焦碳后,排出相當于在此批裝入的焦碳量的5~50質量%的焦碳的期間內。其原因如下。
單獨排出焦碳量小于5質量%的話,堆積在爐中心部位的焦碳量過少,隨后裝入的焦碳和礦石的混合物混入爐中心部位的焦碳層,不能得到焦碳中心裝入的效果。此外超過50質量%單獨裝入焦碳后,開始焦碳和礦石混合裝入的話,不能充分增加混合物中的焦碳量,難以得到混合裝入的效果。此外,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xiàn)在爐中心部位很大范圍沒有礦石的部分,不能有效利用爐內,而且不能提高產量。
實施方式2圖4為示意表示具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高爐(以下稱為無料鐘高爐)爐頂部分的斷面圖。在圖4中設高爐中心軸和旋轉溜槽所成的角(以下稱為傾動角)為θ。
在無料鐘高爐上設置2座以上的爐頂料倉1,其中1座爐頂料倉1中儲存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20。混合原料20從爐頂料倉1下部排出,通過流量調整閥門3時調整到規(guī)定的流量后,通過垂直的溜槽4提供給裝入溜槽5。
裝入溜槽5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同時邊變更傾動角θ邊把混合原料20裝入高爐6內。圖4中的箭頭a表示裝入溜槽5的旋轉,箭頭b表示混合原料20的下落。
在這樣把混合原料20裝入高爐6內時,通過使裝入溜槽5旋轉而且順序變更傾動角θ,可以在高爐7爐頂部位的原料堆積面8的很寬范圍上裝入混合原料20。
在圖4中表示設置2座爐頂料倉1的無料鐘高爐,實施方式2也可以適用于設置3座以上爐頂料倉1的無料鐘高爐。
在本發(fā)明2中,把使礦石和焦碳混合的混合原料20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方法不限定特定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從礦石稱量料斗(未圖示)和焦碳稱量料斗(未圖示)把礦石和焦碳按規(guī)定比率分別同時送出,通過裝入輸送機(未圖示)向爐頂料倉1輸送等以往已知的方法。
可是,由于礦石和焦碳的特性不同,爐頂料倉1內的混合原料20在局部混合比率會發(fā)生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相對于礦石的粒徑為平均15mm左右的小直徑顆粒的情況,焦碳的粒徑為平均50mm左右的大直徑顆粒,所以在把混合原料20投入到爐頂料倉1內時,粒徑比較大的焦碳滾到爐頂料倉的側壁,粒徑比較小的礦石容易堆積在投入的位置。
此外,在混合原料20從爐頂料倉1下部排出時,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混合原料20中,垂直分布在從位于排出口正上方的下層部位到表層部位的混合原料20優(yōu)先排出,排出口正上方的堆積高度降低后,混合原料20從它的周圍流入(所謂的漏斗形流動)排出。
其結果,在向爐頂料倉1投入混合原料20時,與預先規(guī)定的比率把礦石和焦碳混合無關,從爐頂料倉1排出混合原料20時,礦石和焦碳的混合比率發(fā)生變化。也就是排出的初期礦石的比率增加,排出的后期焦碳的比率增加。這樣把混合原料20從爐頂料倉1排出時混合比例產生變化是不可避免的。
這樣,在把混合原料20從爐頂料倉1排出期間混合比率發(fā)生變化,所以通過裝入溜槽5把混合原料20裝入高爐6的話,混合原料20中的礦石和焦碳在原料堆積面6上不是均勻分布,成為偏析(分凝)在特定區(qū)域的原因。
所以在本發(fā)明2中,為了防止在原料堆積面6上的偏析,從開始裝入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1內的混合原料20后到全部裝完為止,使裝入溜槽5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而且順序變更傾動角θ,至少使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1次。但是在變更傾動角θ時,在各傾動角都使裝入溜槽5旋轉1次。
也就是在規(guī)定的傾動角θ使裝入溜槽5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1次,裝入混合原料20后,變更傾動角θ,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直到把爐頂料倉1內全部混合原料20裝入為止,至少使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1次。因此在裝入儲存在一座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在原料堆積面8上的任何位置上混合原料20被裝入2次以上。
在無料鐘高爐的操作中,一般把裝入溜槽5的傾動角θ設定為幾段,分別給予編號(以下稱為標記編號)。因此利用在規(guī)定的標記編號使裝入溜槽5旋轉1次裝入混合原料20后,變更到下一個標記編號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實施方式2可以適用于現(xiàn)有的無料鐘高爐。
圖5為示意表示適用實施方式2裝入混合原料的示例的斷面圖。在圖5中表示從高爐爐壁一側開始裝入混合原料20,一面順序減小傾動角θ一面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在高爐中心部位裝入混合原料20后,一面順序增加傾動角θ一面裝入混合原料20的示例。因此在圖5中,在開始裝入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混合原料20的裝入溜槽5的第1次旋轉(以下稱為第1次旋轉)中裝入的混合原料20a位于原料堆積面6上的高爐爐壁一側,在裝入溜槽5的第12次旋轉(以下稱為第12次旋轉)裝入的混合原料20位于在第1次旋轉裝入的混合原料20的上面。
圖5為在第12次旋轉完成裝入全部混合原料20的狀態(tài)。但是由于裝入溜槽5每次在規(guī)定的傾動角θ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1次,所以在圖5的斷面圖中,混合原料被裝入高爐中心軸的兩側,圖5中僅表示單側。
在圖5中表示了在裝入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裝入溜槽5旋轉了12次的示例,在實施方式2中,裝入溜槽5的旋轉次數(shù)沒有特別的限定。
此外,在圖5中表示了在裝入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1次的示例,在實施方式2中,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可以至少往返1次。因此在裝入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1次后,也可以旋轉幾次,或2次以上。
也就是在裝入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可以適當設定裝入溜槽5以高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的次數(shù)、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的次數(shù),從爐頂料倉1排出的混合原料20的流量用流量調整閥門3進行調整。
圖5表示從高爐爐壁開始裝入混合原料20的示例,也可以從高爐中心一側開始裝入混合原料20,一面順序增加傾動角θ一面裝入混合原料20,在高爐爐壁裝入混合原料20后,一面順序減少傾動角θ一面裝入混合原料20。
這樣在裝入儲存在爐頂料倉1內的全部混合原料20期間,在原料堆積面6上任何位置裝入2次以上的混合原料20的話,即使在第1次的裝入中混合原料20的混合比率發(fā)生變化(例如礦石的比例增加),在第2次以后的裝入中混合比例顯示出相反的變化(例如焦碳比例增加)。因此可以在原料堆積面8上使礦石和焦碳按一定比率分布。其結果可以改善熔合帶的通風性,抑制鐵水溫度的變化,得到質量均勻的鐵水。
實際上在規(guī)定的標記編號裝入1次時,由于在原料堆積面8上混合原料20在半徑方向堆積很寬的范圍,所以裝入溜槽5在半徑方向往返時,在同一標記無須裝入。在半徑方向規(guī)定的寬度裝入溜槽5可以至少往返1次。
實施方式3如圖6所示,在具有裝入溜槽5的無料鐘高爐6中,把礦石和焦碳等原料從爐頂通過裝入溜槽5裝入,形成爐內堆積層14。
調整裝入溜槽5,使它相對于在爐中心部位6a的爐中心軸成傾動角θ,邊繞爐中心軸旋轉邊進行原料裝入。形成以爐中心部位6a為中心的點對稱的原料堆積面。此外要裝入的原料利用改變裝入溜槽的角度可以投向爐頂面的任何部位。
調整向爐半徑方向的裝入位置通過調整裝入溜槽5的傾動角θ進行。一般預先對規(guī)定的傾動角分別給予標記編號,在邊繞以爐中心軸為中心旋轉(轉動)邊裝入原料時,從原料裝入開始預先確定每次溜槽5旋轉的標記編號,利用控制此標記編號的模式,控制原料向爐內的裝入模式進行裝入控制。
與裝入溜槽的傾動角相對應的原料落下位置,要在高爐操作開始前原料向爐內的填充調查時預先調查?;蚩紤]原料在旋轉的裝入溜槽上流下時的離心力和重力、爐內氣體的上升氣流,從力學上計算原料落下的軌跡,也可以求出原料裝入位置。
可是考慮到中心焦碳的裝入的話,若從裝入開始每旋轉1次傾動角減小進行焦碳的裝入的話,如圖7所示,則第2次旋轉的焦碳裝入位置比第1次旋轉的焦碳裝入位置更靠近爐中心一側。這樣裝入中心焦碳的話,第2次旋轉的焦碳比第1次旋轉的焦碳更向爐中心一側落下后,向爐中心一側流動。此時第2次旋轉的焦碳內比較粗的顆粒更容易向爐中心一側流動。
也就是隨著旋轉的進行,由于焦碳落下的位置向爐中心一側移動,落下的焦碳形成從落下位置向爐中心一側沿斜面流動的狀態(tài),裝入的焦碳內最粗的顆粒堆積在爐中心部位。
此時,若第1次旋轉和第2次旋轉的落下位置相同的話,由于第2次的焦碳分成向爐中心一側和向爐壁一側流動,會出現(xiàn)第2次旋轉的焦碳內一部分粗顆粒焦碳流向爐壁一側的問題,但是象實施方式3那樣,通過隨著旋轉的進行焦碳落下位置向爐中心一側靠近,粗顆??梢匀苛飨驙t中心一側,從強化粗顆粒偏析在爐中心部位的意義上是有效的。
在實施方式3中,相對于以高爐的爐中心部位為0、爐壁部位為1的無量綱半徑,優(yōu)選以相當于0.1~0.4半徑位置作為中心焦碳的裝入開始位置。裝入開始位置大于0.4的話,由于即使以中心焦碳裝入開始,在1次旋轉中裝入的焦碳量也少,焦碳不會流到爐中心部位附近,缺少是粗顆粒焦碳向爐中心部位裝入的效果。此外裝入開始位置小于0.1的話,裝入的焦碳流動的距離變短,缺少產生粒度偏析的效果。
為了檢驗上述中心焦碳的裝入開始位置的適合范圍,進行了按1/5縮小比例的內部容積5000m3級的高爐爐頂裝入裝置模型試驗,研究了由于中心焦碳的裝入開始位置不同造成半徑方向上焦碳粗顆粒比例。其結果示于圖9。其中所謂焦碳粗顆粒比例是表示在裝入試驗終了后,在各無量綱半徑位置進行規(guī)定量的取樣,測定了焦碳的顆粒分布,對于裝入的焦碳粒徑在中間值以上的認為是粗顆粒,表示各樣品中的粗顆粒比例。
在各個試驗中,分5次旋轉,裝入焦碳。其中裝入開始位置在0.05和0.1的情況下,每1次旋轉將裝入位置以無量綱半徑向爐中心一側移動0.01裝入。在裝入開始位置在0.4和0.5的情況下,每1次旋轉將裝入位置以無量綱半徑向爐中心一側移動0.05裝入。
裝入開始位置在無量綱半徑0.05位置的情況下,由于第2次旋轉以后的焦碳反而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方向溢出堆積,實際上與直接向爐中心部位裝入的情況沒有顯著不同,在粒徑測定中,也成為粗顆粒比例從爐中心向爐壁一側增加的結果。
裝入開始位置在無量綱半徑0.45位置的情況下,在無量綱半徑為0~0.3范圍,焦碳粗顆粒比例幾乎不變,結果沒有大的偏析。與此相比,裝入開始位置在0.1~0.4范圍,在無量綱半徑為0~0.2范圍70%以上的焦碳為粗顆粒,認為強化了粗顆粒在中心部位附近的的偏析。
下面對實施方式4、5進行說明。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使用無料鐘裝入裝置向高爐裝入原料時,如圖1所示,利用使裝入溜槽5繞爐中心軸旋轉,每次旋轉變更裝入溜槽與爐中心軸的角度(θ),可以在爐園周方向均等地而且向在爐半徑方向的任何位置裝入從爐頂料倉1排出的原料。也就是,從使傾動角(θ)大體為0度,使裝入溜槽大體垂直的狀態(tài)開始裝入焦碳,利用每次旋轉分階段地增加θ進行裝入,在爐內堆積的焦碳,在裝入開始時,焦碳堆積在爐中心部位,隨經過的時間可以向爐壁一側堆積。采用此裝入方法的話,如果可以在最初排出時,從爐頂料倉向爐內排出的1次裝爐量的焦碳中選擇粒徑大的焦碳排出的話,可以在高爐內中心部位有選擇地裝入粒徑大的焦碳。
要使1次裝爐量中最初裝入的焦碳粒徑比后裝入的焦碳的粒徑大,可以按下述實施。
在儲存高爐焦碳的多個焦碳儲槽下部設置一般的篩子21,其網孔設定為35mm。而一部分焦碳儲槽的網孔比其他焦碳儲槽的網孔大,例如55mm。這樣如圖10所示,從這些焦碳儲槽22向稱量料斗23輸送焦碳時,最初只把一定量來自上述網孔大的儲槽22a的焦碳24a向上述稱量料斗23輸送,然后繼續(xù)輸送來自上述其他焦碳儲槽的焦碳24b的話,在稱量料斗23內1次裝爐量可以被堆積成在下面是粒徑55mm以上的焦碳24a,在它的上面是粒徑35mm以上的焦碳24b。繼續(xù)稱量1個裝爐量的焦碳后,從此料斗23的下部送出,即使送到在爐頂?shù)牧蟼}1,在此料倉1內同樣是1次裝爐量可以被堆積成在下面是粒徑55mm以上的焦碳24a,在它的上面是粒徑35mm以上的焦碳24b。所以如圖1所示,把這些焦碳從料倉1通過溜槽5做上述逆傾動裝入的話,在高爐內堆積的焦碳粒徑在中心部位平均比周圍部位大。
在實施方式4、5中粒徑55mm以上的焦碳24a的量可以根據(jù)經驗從在稱量料斗23中堆積高度推斷。此外1次裝爐量優(yōu)選為5~50質量%。這是由于,在小于質量的5%的情況下,由于爐中心部位粒徑大的焦碳量少,因一般粒徑的焦碳流向爐中心部位,形成強中心氣流不充分,在超過50%的情況下,使中心氣流強是足夠的,但是篩下的焦碳不能用于高爐的焦碳量增加也會出現(xiàn)不利的情況。
以上說明的實施方式1~5在一個個中都可以發(fā)揮其效果,組合起來可以更有效地使高爐裝入物分布更合理。例如在圖3中可以C1層使用實施方式4、C2層使用實施方式3、C2+O1層使用實施方式1、O2層使用實施方式2。
實施例(實施例1)使用爐內容積為5000m3的具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高爐,進行增加產量的試驗操作。如表3所示,在此高爐中上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與標記編號對應。由于標記數(shù)越大使傾動角越小,所以在剛開始裝入之后在標記20裝入溜槽幾乎為垂直狀態(tài),此后傾動角逐漸變大的同時進行裝入。
此外,試驗操作在這樣的高爐中高爐利用系數(shù)(作為目標的出鐵比)定為1.8、2.0、2.1三個水平(1~3方案),使產量順序增加,而高爐利用系數(shù)1.8和2.0的操作是用現(xiàn)有的原料裝入方法實施,高爐利用系數(shù)2.1的操作是用本發(fā)明的原料裝入方法實施。其中所謂高爐利用系數(shù)表示用爐內容積(m3)去除高爐一天的出鐵量(t/d)的數(shù)值,高爐利用系數(shù)越大越是指向高產量的操作。此試驗操作中焦碳和礦石的裝入條件(批的種類、批的裝入量、裝入溜槽的標記數(shù)和使用的爐頂料倉)一并示于表1。
首先方案1是高爐利用系數(shù)1.8的操作,其中作為C1是只裝入焦碳后,作為C2是裝入中心裝入用的焦碳,在此后,同時裝入預先混合儲存在爐頂料倉的C3的焦碳和O1的礦石,形成混合層。此后,向爐壁一側只裝入作為O2的礦石,形成單獨的礦石層。此O2的礦石是特別向爐壁裝入的礦石中的小粒徑的礦石。把此一系列裝入為1個裝爐量,進行反復的裝入操作。此操作是現(xiàn)有技術,相當于使焦碳的中心裝入和混合裝入分別進行。
在此方案1的操作中,為了增加鐵水產量,以高爐利用系數(shù)達到2.0為目標,實施增加向高爐的送風量,使單位時間的礦石還原量增加的操作。因此在此操作中,把1個裝爐量的焦碳、礦石分5批向爐頂料倉卷揚需要時間,難以使爐內堆積面幾乎保持一定水平地進行原料供應,有必要把卷揚時間縮短。
那末不指望把預先混合的焦碳和礦石同時裝入形成混合層,作為方案2采用了把1個裝爐量分4批卷揚的操作。此時作為提高高爐利用系數(shù)的方法,有必要使處理礦的比例(礦石中的燒結礦占的比例)提高到82質量%,以圖改善爐內的還原。
方案2的操作情況示于表2,提高高爐利用系數(shù)時,不指望方案1的混合裝入,盡管提高了處理礦的比例,但是爐內的通風阻力指數(shù)從1.05上升到1.17,與方案1相比通風性能惡化。
所以,適用于本發(fā)明的原料裝入方法,作為C2使焦碳從爐中心部位移到爐中間部位,在使裝入溜槽旋轉13次裝入期間從第6次旋轉起把礦石同時裝入。在裝入C2全部裝入焦碳量的約40質量%時,開始焦碳和礦石的混合裝入。此方案3的操作結果與方案1和方案2一起示于上述表2。
在表2中焦碳比、粉末焦碳比為生產1t鐵水使用的焦碳、粉末焦碳的量(kg)。所謂處理礦比是從爐頂裝入的礦石等中燒結礦的質量比例用%表示的數(shù)值。所謂焦碳強度TI是轉鼓試驗指數(shù)。通風阻力指數(shù)用下式表達。
/(1.033×10000×LSLOT)/(BGV/SAVE)1.7×273/{(SGT+273)/2+273}BG送風壓力[kPa]TP爐頂壓力[kPa]
LSLOT供料線和鼓風口的距離[m]BGV爐腹氣體量[Nm3/min]SAVE高爐內平均斷面面積[m2]SGT爐身部位代表氣體溫度1000℃從表2可以看出,若采用本發(fā)明,使高爐利用系數(shù)提高到2.1。在這種情況下,在中途沒有中斷混合裝入,可以使焦碳中心裝入和混合裝入同時進行,通風阻力指數(shù)也可以降低到與方案1相同的水平。
表1
*在各方案中從上一批到下一批順序裝入表2
表3
(實施例2)如圖5所示,在用無料鐘高爐(內部容積5000m3)交替形成礦石層和焦碳層的操作中,在形成礦石層時,把預先在礦石中混合焦碳的混合原料20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1中。混合原料20中的焦碳量為礦石層和焦碳層1個周期總焦碳量的16質量%。
把此混合原料20通過裝入溜槽5裝入時,用流量調整閥門3調整從爐頂料倉1排出的混合原料20的流量,使在裝入溜槽5旋轉12次期間裝入爐頂料倉1內全部混合原料20。也就是如圖5所示,從高爐爐壁開始裝入(也就是在第1次旋轉裝入的混合原料20a),邊順序減小傾動角θ邊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直到規(guī)定的高爐中心方向的傾動角都裝入混合原料20后,邊順序增加傾動角θ邊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這樣從高爐爐壁開始裝入,裝入溜槽5在高爐半徑方向往返1次,在高爐爐壁一側再次裝入(也就是在第12次旋轉裝入的混合原料20b),完成從爐頂料倉1內全部混合原料20的裝入。以此作為發(fā)明的示例。
另一方面,作為比較例,在裝入與發(fā)明例相同的混合原料20時,用流量調整閥門3進行調整,使在裝入溜槽5旋轉12次期間裝入爐頂料倉1內全部混合原料20。從高爐爐壁開始裝入,邊順序減小傾動角θ邊繼續(xù)裝入混合原料20,完成從爐頂料倉1內全部混合原料20的裝入。
其中使用的無料鐘高爐用標記編號設定裝入溜槽5的傾動角θ進行操作。與此標記編號對應的傾動角θ與表3所示的相同。
再有,把混合原料20裝入時的標記編號的設定示于表5。表5中的標記編號的設定表示在各標記編號裝入溜槽5每次的旋轉。例如在比較例中,2次連續(xù)記載標記編號“5”,表示在標記編號“5”裝入溜槽5旋轉2次后,裝入溜槽5在下面的標記編號“6”旋轉。
形成焦碳層時,在發(fā)明例和比較例中都是把相對于1個周期的全部焦碳量的10質量%的量裝入高爐中心部位(所謂的中心焦碳),剩余的焦碳在高爐半徑方向均勻裝入。也就是裝入順序是焦碳—焦碳—礦石(混合原料20)的3批裝入。
對于發(fā)明例和比較例各進行5天操作,測定焦碳比、粉末焦碳比、送風溫度、鐵水溫度、鐵水中Si濃度。其結果一并示于表4。表4中的焦碳比、粉末焦碳比是對5天合計出鐵量的合計焦碳使用量、合計粉末焦碳使用量之比。此外送風溫度、鐵水溫度、鐵水中Si濃度為定期(6~7次/天)測定值的平均值。關于鐵水溫度、鐵水中Si濃度,還表示了測定值的偏差。
從表4可以看出,與比較例相比,在發(fā)明例中鐵水溫度、鐵水中Si濃度的偏差降低。這是因為與比較例相比,在發(fā)明例中在即使把送風溫度降低30℃也能保持相同的鐵水溫度進行穩(wěn)定操作。
表4
(實施例3)在內部容積為5000m3的大型高爐中,以表5所示的操作條件進行操作。其中比較例在中心焦碳裝入時是使裝入溜槽為0°傾動角,向爐中心集中裝入的。另一方面,在本發(fā)明例中,使裝入開始位置為無量綱半徑0.3,每1次旋轉向爐中心部位移動無量綱半徑0.03,裝入中心焦碳的。
各個操作時,把設置在從高爐爐身部位的爐頂堆積面下5m的水平面的探頭向爐半徑方向送入,同時對從爐壁到爐中心部位的各個位置的爐內氣體進行取樣,分析CO和CO2氣體,從它們的體積百分數(shù)%求出氣體的利用率。
所謂的氣體利用率是氣體利用率(%)={CO2(體積%)}/{CO(體積%)}×100計算的值,可以認為在高爐內氣體利用率大的部位相對礦石的比例大。
氣體利用率的計算結果示于圖8。
如圖8所示,在比較例中爐中心部位的氣體利用率比其周圍部位(無量綱半徑到0.2左右的位置)增加。認為這是由于把中心焦碳集中向爐中心部位裝入的結果,焦碳中的粗顆粒流向爐中心的周邊部位,此部位的爐內氣流被強化,向此部位裝入的礦石被吹起,礦石層崩潰,流入爐中心部位。
其結果,在比較例的操作中,爐中心部位的氣流變得不穩(wěn)定,燃料比變成507kg/t(鐵水)左右。
與此相比,在本發(fā)明例中可以看出,在爐中心部位的氣體利用率降低15%左右,在爐中心部位形成強的氣流。由于爐內的裝入物分布穩(wěn)定,即使把燃料比降低到498kg/t(鐵水)左右,也可以進行不低于比較例的生產。
從表5可以看出,在本發(fā)明例中與比較例相比,可以多使用成本低的粉末焦碳,此外也可以降低總燃料比。
(實施例4)使用具有無料鐘裝置內部容積10m3左右的試驗高爐,進行原料的裝入試驗。裝入的原料中鐵礦石(記號O)使用燒結礦,焦碳(記號C)使用一般常用的高爐焦碳。此時礦石/焦碳的質量比O/C=3.2,礦石是把1次裝爐量用一批、焦碳把1次裝爐量用一批裝入。焦碳的裝入采用上述的本發(fā)明的原料裝入方法的情況和一般原料裝入方法(使全部焦碳儲槽的篩孔為35mm)的情況的實施2次。
把裝入焦碳時從溜槽落下的焦碳每隔一定時間抽取試樣,測定得到的試樣粒度。圖11的橫軸是把來自料斗的焦碳的排出量(以總量為100%)的百分數(shù)%,把縱軸定為試樣焦碳中的55以上的比例(%)。根據(jù)圖11可以看出,若采用本發(fā)明的話,與一般裝入方法的情況相比,裝入初期也就是在爐中心部位堆積焦碳的粒徑變大。
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采用實施方式1用無料鐘高爐進行高產量操作時,總是可以把焦碳和礦石的混合裝入和焦碳的中心裝入同時進行。這樣進行高產量操作時,能有效防止增加容易產生的爐內壓力損失,不增加燒結礦和還原鐵等高品位原料使用量,也能增加鐵水產量。
采用實施方式2的話,即使在高爐中使用的各種原料粒度分布、含水量等特性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在高爐爐頂?shù)脑隙逊e面上使礦石和焦碳按一定混合比例分布,也能抑制鐵水溫度和鐵水質量的變化。
使用實施方式3,在用裝入溜槽的無料鐘高爐中的中心焦碳的裝入中,也可以使在爐中心部位的焦碳粒徑變得最大,可以實現(xiàn)穩(wěn)定地操作??梢杂酶偷娜剂媳冗M行不低于現(xiàn)有技術的生產,可以實現(xiàn)更好的高爐操作。
采用實施方式4、5,無須設置焦碳的專用裝入裝置,使用現(xiàn)有的無料鐘裝置,不增加原料的批數(shù),可以有選擇地向高爐中心部位裝入比周邊部位裝入的焦碳粒徑大的焦碳。這表明若把本發(fā)明用于實際的高爐,能確保爐內氣體的中心氣流穩(wěn)定,可以高產、經濟地生產鐵水。
表5
權利要求
1.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a)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焦碳的工序;(b)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礦石的工序;(c)使所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使儲存的焦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d)使所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使儲存的礦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以及(e)控制儲存在所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期間,開始排出儲存在所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礦石的工序。
2.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a)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的工序;(b)一面以高爐的中心軸為中心使裝入溜槽旋轉,而且順序變更所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一面把儲存在所述爐頂料倉的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的工序;以及(c)在所述裝入溜槽在高爐半徑方向至少往返1次期間,把儲存在所述爐頂料倉中的全部所述混合原料裝入所述高爐內的工序。
3.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a)相對于以此無料鐘高爐的爐中心部位為0、爐壁部位為1的無量綱半徑,用所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裝入溜槽從相當于0.1~0.4半徑位置開始裝入焦碳的工序;(b)在所述裝入溜槽每旋轉1次順序使它的傾動角向爐中心一側移動裝入焦碳的工序。
4.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至少把儲存在2個焦碳儲槽中的焦碳送出,用設在槽下的篩篩分被送出的焦碳的篩分工序;把篩子上的焦碳用稱量料斗稱量后儲存在設于爐頂?shù)牧蟼}中的稱量—儲存工序;把儲存的焦碳通過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向高爐內從爐中心向爐壁一側邊使溜槽旋轉邊裝入的裝入工序,所述焦碳篩分工序是由用比較大的篩孔(A)的篩子篩分被送出的第1篩分工序和用比較小的篩孔(B)的篩子篩分被送出焦碳的第2篩分工序構成;所述稱量—儲存工序是由只把一定量最初來自第1篩分工序的焦碳輸送到所述稱量料斗,然后輸送從第2篩分工序得到的焦碳,稱量1次裝爐量的焦碳,儲存在設于爐頂?shù)牧蟼}內構成。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來自用比較大的篩孔(A)的篩子對送出的焦碳進行篩分的第1篩分工序的焦碳量為此批焦碳量質量的5~50質量%。
6.一種設置有無料鐘裝入裝置的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a)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焦碳的工序;(b)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礦石的工序;(c)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的工序;(d)使所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使儲存的焦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e)使所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使儲存的礦石在爐內半徑方向從爐中心部位向爐壁部位裝入的工序;(f)控制儲存在所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期間,開始排出儲存在所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礦石的工序;(g)一面使所述裝入溜槽旋轉,而且順序變更所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一面把儲存在所述爐頂料倉的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的工序;以及(h)在所述裝入溜槽在高爐半徑方向至少往返1次期間,把儲存在所述爐頂料倉中的全部所述混合原料裝入所述高爐內的工序。
全文摘要
無料鐘高爐的原料裝入方法,具有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焦碳的工序;至少在1個爐頂料倉中儲存礦石的工序;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裝入儲存的焦碳的工序;使上述無料鐘裝入裝置的溜槽邊變更傾動角邊旋轉,裝入儲存的礦石的工序??刂苾Υ嬖谏鲜鲋辽?個爐頂料倉中的焦碳排出量為1次裝爐量的焦碳裝入量的5~50質量%期間,開始排出儲存在上述至少1個爐頂料倉中的礦石。把礦石和焦碳混合后的混合原料儲存在1座爐頂料倉中,一面使裝入溜槽旋轉而且順序變更上述裝入溜槽的傾動角,一面把儲存在上述爐頂料倉中的混合原料裝入高爐內。
文檔編號C21B7/20GK1596315SQ0380165
公開日2005年3月16日 申請日期2003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8月29日
發(fā)明者西村博文, 后藤滋明, 西村望, 鐮野秀行, 長谷川伸二, 山名紳一郎, 竹下將功, 渡壁史朗, 伊藤健, 藤本英男 申請人:杰富意鋼鐵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