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lǐng)域,特別是一種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 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機械加工生產(chǎn)實際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將大量相同形狀的空心柱狀工 件,切開成兩片或兩片以上的情形。目前解決此類加工問題的方式主要有 在臥式銑床上采用分度頭夾持工件,先銑開一片后,利用分度頭進行分度, 進行下一片的加工;或采用可旋轉(zhuǎn)的專用夾具進行快速分度和加工等方式。
以上采用的常用形式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之處。例如,在臥式銑床上 采用分度頭進行加工的方法,雖然加工精度較高,但是由于要進行人工夾緊、 分度和拆卸工件,生產(chǎn)效率很低,勞動強度較大,只適合單件或小批量的生 產(chǎn)。采用可旋轉(zhuǎn)的專用夾具進行快速分度和加工的方法,雖然可以進行快速 分度,但是也要進行人工夾緊、分度和拆卸工件,生產(chǎn)效率提高不大,不適 合大批量零件的生產(chǎn)。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裝置,該裝 置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適合大批量零件的生產(chǎn),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 緊湊,制造及推廣容易。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這種多工位同時進行銑 開加工的裝置,它包括臺面板,臺面板上方裝有多個上刀架,每個上刀架 上裝有壹把片狀銑刀,本裝置還包括輸送空心柱狀工件的輸送裝置,工件位 于輸送裝置的輸送管內(nèi),輸送管中心位置裝有定位桿。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工件按照一定的順序,沿輸送管被輸送(進 給)裝置不斷地送入銑開加工部分,銑開加工部分有多個上刀架,在工件的 周邊設(shè)有兩把或兩把以上的同時工作的片狀銑刀,刀具旋轉(zhuǎn)而不進給,工件
靠與刀具間的相對運動被切開,完成銑開工序后自行排出。輸送管中心位置 裝有定位桿,加工時空心柱狀工件被定位桿定位。
輸送(進給)裝置必須克服銑開加工部分的切削力,即可順利進行輸送。 輸送(進給)裝置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人工施力、液壓施力、摩擦施力等。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裝置可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適合大批量 零件的生產(chǎn),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制造及推廣容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2是圖1沿A-A的旋轉(zhuǎn)剖視圖。 圖3是圖1沿B-B剖視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加以描述。
見圖l、 2、 3,本裝置包括臺面板l、上刀架2、上刀架上裝有片狀銑 刀7,上刀架的底板開有長形槽,槽中定位螺絲固定在上燕尾板8上的螺絲 孔內(nèi)。上燕尾板8上的螺母11與燕尾座9上的絲杠10配合。5為輸送(進給) 裝置4的輸送工件的輸送管、管中心裝有定位桿6。空心柱狀工件3按照一 定的順序,沿輸送管5被送入銑開加工部分,同時被定位桿6中心定位。此 時片狀銑刀7沿圖示方向旋轉(zhuǎn),其刀尖剛好與定位桿6的外表面輕微接觸, 于是,空心柱狀工件3即在下降過程中,被沿軸向方向銑開成二片或三片, 并自行排出。
輸送(進給)裝置4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人工施力、液壓施力、摩擦施 力等等,但必須克服銑開加工部分的切削力,即可順利進行輸送。
通過調(diào)節(jié)上刀架底板中長形槽與定位螺絲的相對位置,可實現(xiàn)調(diào)節(jié)上刀 架的X方向的位置;同時,由于上燕尾板上的螺母與燕尾座上的絲杠配合(其 中燕尾座固定在臺面板上),可以通過絲杠轉(zhuǎn)動帶動螺母及與其固接的上燕 尾板移動,實現(xiàn)上刀架的Y方向的位置改變。使得銑刀7可以順利裝卸,以 及滿足調(diào)整空心柱狀工件3加工均勻性的需要。
權(quán)利要求1. 一種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臺面板(1),臺面板上裝有多個上刀架(2),每個上刀架上裝有壹把片狀銑刀(7),本裝置還包括輸送空心柱狀工件(3)的輸送裝置(4),工件位于輸送裝置的輸送管(5)內(nèi),輸送管中心位置裝有定位桿(6)。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上刀架的底板開有長形槽,槽中定位螺絲固定在上燕 尾板(8)上的螺絲孔內(nèi),上燕尾板(8)上的螺母(11)與燕尾座(9) 上的絲杠(10)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多工位同時進行銑開加工的裝置,它包括臺面板(1),臺面板上裝有多個上刀架(2),每個上刀架上裝有一把片狀銑刀(7),本裝置還包括輸送空心柱狀工件(3)的輸送裝置(4),工件位于輸送裝置的輸送管(5)內(nèi),輸送管中心位置裝有定位桿(6)。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適合大批量零件的生產(chǎn),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緊湊,制造及推廣容易。
文檔編號B23C3/00GK201076936SQ200720169899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宋慧杰, 謝京剛 申請人: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