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57040閱讀:178來源:國知局
背光模組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申請是基于申請?zhí)枮?01410308965.7,申請日為2014年06月30日,申請人為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題為背光模組的發(fā)明提出的分案申請。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背光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能改善顯示器邊緣色差現(xiàn)象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量子點增強薄膜(quantumdotenhancementfilm,qdef)是目前使用于背光模組,并用以使顯示器的顏色呈現(xiàn)更精準的光學組件。其原理是在薄膜上設置數(shù)量相當多的兩種量子點,并且以藍光為背光光源,藍光照射到兩種量子點時會分別轉換為紅光及綠光,所產生的紅光及綠光會與藍光一同混色為白光,借由改變將藍光轉換為紅光及綠光的比例,能使混色的效果更接近實際顏色,因而使得顯示器的呈色更加精準。

參閱圖1,為現(xiàn)有技術安裝有量子點增強薄膜的背光模組1,包括背板11,連接于該背板11并與該背板11共同圍繞出容置空間10的塑框12、設置于該容置空間10中的導光板13、設置于該導光板13上并同樣位于該容置空間10中的量子點增強薄膜14、設置于該導光板13其中一側面的反射件15,及多數(shù)彼此疊置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上,并與該塑框12橫向間隔而形成開口100的光學膜片16。該背光模組1的光源(圖未示)所發(fā)出的光線會經由該導光板13傳遞,該等光學膜片16具有反射效果,光線自該導光板13穿透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時,還有機會被反射而再次穿透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光線經過多次折射穿透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經過混光作用產生補正光,再穿過該等光學膜片16。當光線經過該導光板13并被該反射件15而反射時,會回到該導光板13內,并再次經過折射而穿透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產生補正光。

然而,將該背光模組1的光源激發(fā)而產生補正光的過程中,該補正光的能量足夠與否,取決于光線折射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14的次數(shù),若是通過的次數(shù)越多,則會經過更多次的激發(fā)作用,使得補正光的能量較為足夠,才能呈現(xiàn)精準的顏色。由于組裝順序上的需求,該等光學膜片16與該塑框12之間并不能完全密合,而必定會有極微小的開口100,光線尚未經足夠激發(fā)次數(shù)即有可能自該開口100漏出,使得該等光學膜片16的邊緣位置產生色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改善設置有量子點增強薄膜的顯示器邊緣色差的背光模組。

于是,本發(fā)明背光模組,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反射表面且圍繞出容置空間的外殼單元、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的光源、安裝于該容置空間中的導光板,及疊置于該導光板上并位于該容置空間內的量子點增強薄膜。該導光板包括朝向該光源的入光邊,及銜接該入光邊而與該入光邊共同圍繞形成該導光板的邊緣的圍繞邊,而該外殼單元的反射表面朝向該量子點增強薄膜;本發(fā)明背光模組還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反射表面的物件,該物件可以是反射層或反射片,位于外殼單元與量子點增強薄膜之間。

本發(fā)明的功效在于:借由該反射表面,能反射在該外殼單元或物件所遮蔽區(qū)域中,穿過該導光板而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的光線,使所述光線在反射后再次通過量子點增強薄膜,增加光線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的次數(shù),使在該導光板邊緣的位置也能激發(fā)足夠的補正光,改善安裝有量子點增強薄膜的顯示器邊緣色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將于參照附圖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xiàn),其中:

圖1是側視示意圖,說明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

圖2是正視圖,說明本發(fā)明背光模組的導光板;

圖3是側視示意圖,說明本發(fā)明背光模組的第一較佳實施例;

圖4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側的第一實施方式;

圖5是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的光線反射情況;

圖6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側的第二實施方式;

圖7是局部示意圖,說明本發(fā)明背光模組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側的實施方式;

圖8與圖9皆是折線圖,說明在該圍繞邊側自邊框向內間隔一距離的色差的情況;

圖10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側的第一實施方式;

圖11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側的第二實施方式;

圖12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側的第一實施方式;

圖13是局部示意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側的第二實施方式;及

圖14是折線圖,說明在入光邊側自該邊框向內間隔一距離的色差的情況。

其中,圖中各標示為:2-背光模組;200-開口;201-第一安裝區(qū)域;202-第二安裝區(qū)域;203-第三安裝區(qū)域;21-外殼單元;210-容置空間;211-反射表面;212-背板;213-邊框;214-延伸部;215-彎折部;216-反射層;22-光源;23-導光板;231-入光邊;232-圍繞邊;24-量子點增強薄膜;241-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2-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5-反射件;26-光學單元;271-第一反射片;272-第二反射片;a1-折線;a2-折線;a3-折線;b1-折線;b2-折線;b3-折線。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fā)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組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2與圖3,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反射表面211且圍繞出容置空間210的外殼單元21、設置于該容置空間210中的光源22、安裝于該容置空間210中的導光板23、疊置于該導光板23上并位于該容置空間210內的量子點增強薄膜24、設置于該導光板23的邊緣的反射件25,及疊置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上的光學單元26。該導光板23包括朝向該光源22的入光邊231,及銜接該入光邊231而與該入光邊231共同圍繞形成該導光板23的邊緣的圍繞邊232,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具有第一表面243,及與該第一表面243平行的第二表面244,該第一表面243是覆蓋于該導光板23上。而該外殼單元21的反射表面211是朝向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使得該第二表面244有一部分是被反射表面211所遮蓋。

要特別說明的是,該光學單元26實際上是由多層薄膜及光學板所組成,為便于說明,在以下的描述以及附圖繪示,皆是將所述薄膜及光學板的整體視為該光學單元26,而關于所述多層薄膜及光學板的功能和用途,為顯示器相關領域的現(xiàn)有技術,故不再贅述。

該外殼單元21包括背板212,及圍繞設置于該背板212周緣的邊框213,該邊框213具有與該背板212連接的延伸部214,及自該延伸部214與該背板212相間隔處朝向該容置空間210延伸的彎折部215。

定義在被該邊框213遮蔽且與該導光板23的入光邊231同側的區(qū)域中,有位于該彎折部215與該導光板23之間的第一安裝區(qū)域201,及位于該背板212與該導光板23之間的第二安裝區(qū)域202,并定義被該邊框213遮蔽且與該導光板23的圍繞邊232同側的第三安裝區(qū)域203。其中,該反射件25是安裝于該第三安裝區(qū)域203中,且設置于該導光板23至少一部分的圍繞邊232。

參閱圖4,為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232側的第一實施方式。該外殼單元21還包括設置在該邊框213的彎折部215與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之間的物件,如反射層216,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該第三安裝區(qū)域203,該反射表面211是形成在該反射層216朝向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一側,而該反射層216是設置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上。

參閱圖5并配合圖4,當該光源22所發(fā)出的光線經由該導光板23傳遞至該反射件25時,由該反射件25所反射的光線,會再次進入該導光板23,當所述光線穿過該導光板23并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時,該反射層216所形成的反射表面211會將光線反射,使其再次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增加該邊框213所遮蔽區(qū)域的光線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次數(shù),使產生足夠的補正光,避免光線在激發(fā)足夠補正光前就自該光學單元26與該彎折部215之間的開口200漏出,借此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情況。

參閱圖6,為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232側的第二實施方式,與圖4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差異在于:該反射層216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該第三安裝區(qū)域203中,且位于該導光板23與該延伸部214之間,而該反射層216是設置于該彎折部215上,該反射表面211是形成在該反射層216朝向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一側。如圖6所示的實施方式,能如圖4及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達成反射光線而增加光線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次數(shù)的效果,并借此激發(fā)足夠的補正光,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情況。

參閱圖7,為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的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232側的實施方式,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于:該物件,如外殼單元21是以光反射性材料所制成,以形成該反射表面211,該反射表面211是形成于該彎折部215朝向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一側。如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同樣能達成反射光線而增加光線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次數(shù)的效果,借以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情況。

參閱圖8與圖9并配合圖2,其中,圖8為量測如圖2所示的頂邊位置,而圖9則是量測如圖2所示的左右兩側邊位置,且于此是以測量27寸的顯示器機種進行比較。借由比較安裝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的顯示器在色差上的差異,得明確呈現(xiàn)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對于顯示器的色差的改善效果。圖8及圖9中的橫軸為自顯示器邊緣向內的距離,而縱軸則為色差百分比。圖8為自該顯示器相反于該導光板23的入光邊231的一側所測量的色差數(shù)據,其中,安裝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a1,安裝本發(fā)明的背光模組2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b1。由圖8所示可明顯得知折線a1的色差數(shù)據隨著距離增加而快速增加,且在距離為72至86公厘時為最大值(100%),代表在此距離之前,靠近該導光板23的邊緣區(qū)域,色差的情況相當明顯,而在此距離之后,越來越靠近該導光板23的中間區(qū)域,色差的情況才漸漸穩(wěn)定,不會有明顯的色差。反觀折線b1的色差數(shù)據增加情況,在距離23公厘時即漸趨緩,且持續(xù)維持在遠低于折線a1的程度(20%),代表原本在距離超過72至86公厘才會漸趨穩(wěn)定的色差情況,提前至23公厘的位置即穩(wěn)定下來,縮短了產生色差的邊緣距離,且在色差情況的改善比例達到80%。圖9為自該顯示器垂直于該導光板23的入光邊231的一側所測量的色差數(shù)據,其中,安裝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a2,安裝本發(fā)明的背光模組2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b2。如圖9所示,同樣能得知折線a2的色差數(shù)據隨著距離而快速增加,且在65公厘處為最大值(66%)。折線b2的色差數(shù)據則同樣呈現(xiàn)快速趨緩的趨勢,至大僅于37公厘處產生13%的色差,遠低于折線a2的色差數(shù)據,明顯縮短了產生色差的邊緣距離,且色差情況的改善比例達到53%。依據圖8與圖9所呈現(xiàn)的色差數(shù)據,可知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的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對于顯示器在該圍繞邊232側的邊緣位置有良好的色差改善效果。

參閱圖10,為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231側的第一實施方式,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外殼單元21還包括安裝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的物件,如第一反射片271、安裝于該第二安裝區(qū)域202的物件,如第二反射片272,及安裝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的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且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位于該第一反射片271與該導光板23之間。

如圖10所示,自該光源22所發(fā)出的光線,在由該第一反射片271進行反射而傳輸之前,即會先通過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借由設置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的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在光線由該導光板23傳輸至超過該邊框213所遮蔽的區(qū)域之前,即會先通過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而激發(fā)補正光,避免光線在未激發(fā)足夠補正光的情況即自該邊框213與該光學單元26之間的開口200漏出,借此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情況。

參閱圖11,為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231側的第二實施方式,與圖10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差異在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外殼單元21還包括安裝于該第二安裝區(qū)域202的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42,且該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42位于該第二反射片272與該導光板23之間。圖11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在該第二安裝區(qū)域202多安裝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42,多提供使光線通過而激發(fā)補正光的機會,借此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情況。

參閱圖12,為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231側的第一實施方式,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外殼單元21還包括安裝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的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及安裝于該第二安裝區(qū)域202的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42,且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及該第二量子點增強薄膜242,是分別位于由光反射性材料所制成的該外殼單元21與該導光板23之間。由于該外殼單元21是以光反射性材料所制成,已具有反射光線的功能,故不需要如圖11所示安裝該第一反射片271及該第二反射片272。借由上述設計,圖12所示的本實施方式,在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上,能達成與圖11所示的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

參閱圖13,為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231側的第二實施方式,與圖12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差異在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至少一部分是位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并位于由光反射性材料所制成的該外殼單元21與該導光板23之間,且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中并未安裝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也就是說,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是延伸至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中,借由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延伸至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的部分,取代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的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因此,圖13所示的本實施方式,在改善顯示器邊緣的色差上,能達成與圖12所示的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要特別說明的是,如圖10及圖11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亦能使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該第一安裝區(qū)域201,且位于該第一反射片271與該導光板23之間,同樣能達成改善顯示器邊緣色差的效果。

參閱圖14并配合圖2,為自如圖2所示的底邊,也就是該導光板23的入光邊231的一側測量顯示器的色差數(shù)據,且于此是以測量27寸的顯示器機種進行比較。借由比較安裝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與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在色差上的差異,得明確呈現(xiàn)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對于顯示器的色差的改善效果。圖14中的橫軸為自顯示器邊緣向內的距離,而縱軸則為色差百分比,其中,安裝現(xiàn)有技術的背光模組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a3,安裝本發(fā)明的背光模組2的顯示器所呈現(xiàn)的數(shù)據表示為折線b3。由圖14所示可明顯得知折線a3的色差數(shù)據隨著距離增加而快速增加,且在距離為40公厘時為最大值(100%)。反觀折線b3的色差數(shù)據增加情況,在距離16公厘時即漸趨緩,且持續(xù)維持在遠低于折線a3的程度(19%至23%),縮短了產生色差的邊緣距離,且在色差情況的改善比例達77%至81%。依據圖14所呈現(xiàn)的色差數(shù)據,可知本發(fā)明背光模組2的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對于顯示器在該入光邊231側的邊緣位置有良好的色差改善效果。

綜上所述,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及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圍繞邊232側的設計,由該反射件25所反射的光線,穿過該導光板23并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時,該反射表面211會將光線反射而使其再次通過該量子點增強薄膜24,使產生足夠的補正光。而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及該第二較佳實施例在該入光邊231側的設計,能使自該光源22發(fā)出的光線先通過該第一量子點增強薄膜241而激發(fā)補正光,避免光線在未經激發(fā)補正光的情況下即自該邊框213與該光學單元26之間的開口200漏出,借由上述設計能改善顯示器邊緣色差情況,故確實能達成本發(fā)明的目的。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或使用本發(fā)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xiàn)。因此,本發(fā)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