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46205閱讀:1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利用氣體放電顯示符號或圖象的等離子體顯示板(PDP),特別涉及包括有效地擴散等離子體顯示板產(chǎn)生的熱量的裝置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近來,帶有大屏幕顯示部件的扁、薄、輕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已用于比如便攜式計算機的信息終端,而且其應用領域因其顯示清晰和視角寬闊正在擴大。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由相互熔接的前后玻璃板構成等離子體顯示板,玻璃板之間的細小間隙內(nèi)裝有放電氣體。氣體放電產(chǎn)生的紫外線照射在后玻璃板的熒光體上,以實現(xiàn)熒光體的光發(fā)射顯示。因此,經(jīng)在氣體中的反復放電,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作為一個整體將達到相當高的溫度。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由于進一步提高了等離子體顯示的顯示亮度,使等離子體顯示板會產(chǎn)生更多的熱量,以致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溫度升高,并因比使等離子體顯示板的顯示特性變壞。長時間的激勵等離子體顯示板將導致比如驅(qū)動等離子體顯示板驅(qū)動電路的可靠性下降,因而不利于等離子體顯示板的運行和特性。同時,如果等離子體顯示板中存在的較大溫度差狀態(tài)持續(xù)較長時間,那么就會使構成等離子體顯示板的玻璃變形,從而導致玻璃的破裂。
因此,為了降低工作中的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溫度和減少導致其破裂的玻璃變形,就應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板中溫度差和改進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運行和質(zhì)量。作為等離子體顯示裝置這方面的一種公知的對策,是利用如圖1所示的墊圈93把一對通風扇92安裝在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背后,并如圖2中箭頭A所示將氣流吹到等離子體顯示板91上,從而降低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溫度。
這種情況下,按與垂直面平行的方向安裝等離子體顯示板91,分布在等離子體顯示板91平面上的溫度為如圖3所示的自然對流的熱量,因而高溫部分和低溫部分之間的溫度差為正幾十度。同時,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平面上的溫度差隨等離子體顯示板91上顯示的圖象類型而增加,例如,如果象圖4所示在黑色背景(黑色顯示)上表現(xiàn)小殼度圖象(明亮顯示)的狀態(tài)持續(xù)較長時間,亮圖象和黑背景之間的溫度差就顯著地增加,導致構成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玻璃變形,因而造成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破裂。具體來說,如果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平面上的溫度差達到20℃或更大,那么等離子體顯示板91破裂的風險就較大。
裝配有通風扇92的普通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可以降低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溫度,但出現(xiàn)的問題是難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91的平面上的溫度差。此外,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缺點在于通風扇92的電機噪音很討厭,為驅(qū)動通風扇92的電機需要電能,因需要設置安裝通風扇92電機的空間使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在整體上變得較大,而且通風扇92把帶有灰塵的外部空氣吸入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外殼,污染了外殼的內(nèi)部。
同時,公知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為了降低工作中的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溫度和整體提高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運行和質(zhì)量,將底板部件附加在等離子體顯示板的背面是較有效的。這種情況下,使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互相密閉連接是很重要的。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提供消除上述現(xiàn)有技術缺點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該裝置中即使提高等離子體顯示板的亮度,也可保持較低的等離子體顯示板溫度,并通過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的溫度差來保證較高的顯示質(zhì)量。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這個目的,本發(fā)明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包括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實質(zhì)上與等離子體顯示板平行的底板部件,其特征在于,等離子體顯示裝置還包括插入在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之間的導熱性介質(zhì),所述導熱介質(zhì)還起著緩沖介質(zhì)的作用,從而使它與所述等離子顯示板和所述底板部件實質(zhì)上封閉接觸,導熱介質(zhì)具備有第1和第2介質(zhì)的兩層結構,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實質(zhì)上封閉接觸使第1介質(zhì)具有高于第2介質(zhì)的導熱系數(shù),而且使第2介質(zhì)也作為緩沖介質(zhì)。
采用本發(fā)明的上述配置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由于工作中的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的熱量通過導熱介質(zhì)傳給底板部件,從而分散在空氣中,所以可降低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的溫度,并可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的溫度差。
此外,通過消除等離子體顯示板的彎曲,可增強導熱性介質(zhì)與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的緊密連接,并且利用可作為緩沖介質(zhì)的第2介質(zhì)的功能,可減輕來自外部的對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碰撞。
下面,通過參見附圖對優(yōu)選實施例的說明,本發(fā)明的目的和特征將成為顯而易見的,其中


圖1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已參考);圖2表示圖1所示的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已參考);圖3表示圖1所示的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溫度分布示意圖(已參考);圖4表示顯示在等離子體顯示板上的圖形類型的示意圖;圖5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6表示圖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7表示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8表示圖5和圖7所示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中的溫度分布特性曲線;圖9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10表示圖9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底板部件的剖視圖;圖11表示圖9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耐熱緩沖介質(zhì)的俯視圖;圖12表示配有圖11的緩沖介質(zhì)的圖10的底板部件的俯視圖;圖13表示圖12的底板部件和緩沖介質(zhì)的剖視圖;圖14表示圖9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導熱性介質(zhì)的液態(tài)固化剖視圖;
圖15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剖視圖;圖16表示圖1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底板部件的剖視圖;圖17表示制造圖1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所采用的壓模俯視圖;圖18表示配有圖17壓模的圖16的底板部件的俯視圖;圖19表示圖18的底板部件和壓模的剖視圖;圖20表示圖1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導熱性介質(zhì)液態(tài)固化的剖視圖;圖21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22表示圖21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底板部件的透視圖;圖23表示圖21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24表示改進圖21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局部透視圖;圖25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26表示圖2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構成導熱層的層片俯視圖;圖27表示圖26的層片的側視圖;圖28表示圖2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帶有底板部件的等離子體顯示板步驟的說明圖;圖29表示改進圖26層片的層片俯視圖;圖30表示圖29的層片的側視圖;圖31表示另一個改進圖26層片的層片的俯視圖;和圖32表示圖31層片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說明本發(fā)明之前,必須指出在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分。
下面參看附圖,圖5和圖6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包括等離子體顯示板1、導熱介質(zhì)2和作為散熱部件的底板部件3。有效地實現(xiàn)熱量擴散的凸出體4裝配在底板部件3上。導熱介質(zhì)不但適合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1平面的溫度差,而且通過把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熱量有效地傳送給底板部件3,并從底板部件3擴散到空氣而降低了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溫度。同時,如果導熱介質(zhì)2由凝膠狀態(tài)的軟材料構成,導熱介質(zhì)2還可作為緩沖介質(zhì),防止來自外部的對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碰撞。
本實施例中,用26英寸型的等離子體顯示板作為等離子體顯示板1。導熱介質(zhì)2的厚度為1至5mm并由凝膠狀態(tài)的硅層構成,接著將鋁制的底板部件3附加在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整個背面。當用120W的電能在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整個面上實現(xiàn)白色顯示時,與未把導熱介質(zhì)2和底板部件3附加在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情況相比,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溫度約下降了25℃??捎孟鹉z層代替硅層構成導熱介質(zhì)2。
同時,由于等離子體顯示板1和底板部件3有輕微的彎曲,所以最好使導熱介質(zhì)2有較高的柔韌性,以便把導熱介質(zhì)2帶入密閉連接的等離子體顯示板1和底板部件3中,從而不僅改善了等離子體顯示板1至底板部件3的熱量傳導,而且利用導熱介質(zhì)使等離子體顯示板1防止了來自外部的磁,為了有效地減小等離子體顯示板1平面上的溫度差和降低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溫度,導熱介質(zhì)2最好有較高的導熱系數(shù)。可是,如果用有高導熱系數(shù)的材料構成導熱介質(zhì)2,那么材料中的金屬含量就變大,因而使導熱介質(zhì)2的彈性和柔韌性下降。因此,圖7所示的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中,導熱介質(zhì)2有包括第一和第二介質(zhì)6和7的二層結構。第一介質(zhì)6由具有高導熱系數(shù)的金屬層或碳層構成,同時第二介質(zhì)7由凝膠狀態(tài)的軟硅層或有標準導熱系數(shù)的相同材料構成。通過把第一介質(zhì)6的厚度減到0.1至0.5mm,可使第一介質(zhì)6具備柔韌性。利用第一介質(zhì)6,可減小由等離子體顯示板1產(chǎn)生的熱量造成的等離子本顯示板1平面上的溫度差。有效地利用第二介質(zhì)7把在第一介質(zhì)6上傳送的熱量傳送給底板部件3,然后從底板部件3中擴散到空氣中。同時,由于導熱介質(zhì)2有彈性,利用導熱介質(zhì)2可減輕其間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來自外部的振動和碰撞,以便有效地防止等離子體顯示板1破裂,并保證導熱介質(zhì)2與等離子體顯示板1和底板部件3密閉連接,而且有效地進行等離子體顯示板1對底板部件3的熱量傳導。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2中,第一介質(zhì)6采用導熱系數(shù)為800至1000W/℃、厚度為0.1至0.5mm的碳層,同時第二介質(zhì)7采用凝膠狀態(tài)的硅,其導熱系數(shù)為1至5W/m℃、厚度為1至5mm。利用這種導熱介質(zhì)2,可顯示如圖4所示的以黑色背景為底的中央部分為明亮圖象的圖象。這時,圖8中的實線8表示沿線X-X(圖4)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2的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溫度分布特性。另一方面,圖8中的虛線9表示沿線X-X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的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溫度分布特性。與虛線9表示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的溫度分布特性相比,實線8表示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2的溫度分布特性,將等離子體顯示板1平面上的熱量從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中央部分更充分地向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各邊部分擴散。結果,與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的情況相比,顯示降低了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2的等離子體顯示板1平面上的溫度差。這是因為作為第一介質(zhì)6的碳層在其表面方向上具有800至1000W/℃的導熱系數(shù)。雖然作為第一介質(zhì)6在其厚度方向上的碳層導熱系數(shù)低于在其表面方向上的導熱系數(shù),但利用如上述構成的薄碳層,在厚度方向上仍能把熱量從等離子體顯示板1中有效地傳送到底板部件3上。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和K2中,正如從圖8的線8和線9中明顯看到的,由于等離子體顯示板1平面上的溫度差小于20℃,所以能防止等離子體顯示板1的破裂。
可用銅箔、鋁箔或類似物代替碳層構成第一介質(zhì)6,同時可用橡膠代替硅層構成第二介質(zhì)7。
正如上述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和第二實施例中所明確指明的,由于把導熱介質(zhì)設置在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之間,所以不僅降低了工作中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溫度,而且減小了等離子體顯示板平面上的溫度差,從而可獲得高可靠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此外,由于未采用原來必需的通風扇,所以消除了通風扇電機的噪音,節(jié)省了驅(qū)動通風扇電機的電能,而且不需要安裝通風扇電機的空間。
圖9表示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中,凹槽13形成在底板部件3的矩形邊緣上,并把緩沖介質(zhì)14填充在凹槽13中。將導熱介質(zhì)2設置在由緩沖介質(zhì)14封閉的區(qū)域中,以便把緩沖介質(zhì)14帶入基本密閉連接的導熱介質(zhì)2中。
下面,說明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的制造方法。如圖10所示,把凹槽13形成在底板部件3矩形邊緣上,并比如使其寬度W為5.5mm,深度H為2mm。將有如圖11所示的矩形狀的緩沖介質(zhì)14填充在這個凹槽13中,從而如圖12和圖13所示利用緩沖介質(zhì)14封閉預定的區(qū)域。例如,緩沖介質(zhì)14的寬度為5mm,高度為4mm。
接著,如圖14所示,把硅樹脂膠作為導熱介質(zhì)2注入由緩沖介質(zhì)14圍住的區(qū)域中,然后固化。此時,在常壓下升高溫度,比如升至120℃,使硅樹脂固化約20分鐘,使其變成固態(tài)的導熱介質(zhì)2。這種情況下,緩沖介質(zhì)14可具備耐熱性。硅樹脂膠可在常溫下干燥,但在常溫下固化硅樹脂膠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
通過固化如上所述的液態(tài)硅樹脂膠獲得的固態(tài)導熱介質(zhì)2的厚度為2mm。通過將導熱介質(zhì)2附加在等離子體顯示板1上,得到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
可用硅帶構成緩沖介質(zhì)14。這種情況下,在已經(jīng)固化液態(tài)導熱介質(zhì)之后,可從底板部件3中除去該帶或在其未從底板部件3中除去時就可剝離。此外,這種情況下,凹槽13可不必在底板部件3上構成。
同時,代替緩沖部件14,可將接收導熱介質(zhì)2的凹部形成在底板部件3的一個面上,對該面附加導熱介質(zhì)2,或可把阻止液態(tài)導熱介質(zhì)外流的框架僅設置在底板部件3的面上。
上述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泡沫滲入在導熱介質(zhì)2和底板部件之間,所以可獲得具有良好導熱性和散熱性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3。
圖15表示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4。應該指出,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4與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是相同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4中,導熱介質(zhì)2設置在底板部件3上,并把等離子體顯示板1設置成與導熱介質(zhì)2成基本封密的連接。
下面,說明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4的制造方法。把圖17所示的矩形環(huán)狀框架模具16固定在圖16所示的底板部件3上,致使由框架模具16密封的區(qū)域如圖18和19所示。例如,框架模具16的寬度為5mm,高度為2mm。接著,如圖20所示,把導熱介質(zhì)2的膠體滲入到由框架模具16密封的區(qū)域中,然后進行固化,獲得固態(tài)導熱介質(zhì)2。這時,導熱介質(zhì)2的寬度為1至5mm,最好為約2mm。之后,從底板部件3中卸下框架模具16,并且把導熱介質(zhì)2附加在等離子體顯示板1上。結果,得到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1。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4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泡沫未滲入在導熱介質(zhì)2和底板部件3之間,所以可獲得具有良好導熱性和散熱性等離子體裝置K4。
同時,以上說明的本發(fā)明的第三和第四實施例中,導熱介質(zhì)2可由凝膠態(tài)的柔軟材料構成,以便還可把導熱介質(zhì)2作為緩沖介質(zhì),使等離子體顯示板1可防止來自外部的碰撞。
正如上述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和第四實施例中所明確指出的,由于導熱介質(zhì)設置在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之間,所以降低了工作中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溫度,因此可獲得高可靠性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此外,本發(fā)明的第三和第四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中,能夠獲得具有良好導熱性和散熱性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該方法中增強了導熱介質(zhì)與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底板部件的密閉連接。
圖21表示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包括機殼22和裝在機殼22中的內(nèi)部構件36。通過把前機殼24和后機殼相互組裝構成機殼22。許多通風孔28和30分別形成在前機殼24上下部分箭頭a所示的橫方向上,玻璃或類似物制成的透光部分32設置在前機殼24的前面。另外,在后機殼26上下部分的側方向上形成許多通風孔28和30。
內(nèi)部構件36包括底板部件38、用L形角板40將等離子全顯示板42裝在底板部件38的前面56上、由硅片或類似物構成并插入在底板部件38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之間的導熱介質(zhì)44,和支承在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的多個電路板46。為了有效地將等離子顯示板42的熱量傳送給底板部件38,設置了導熱介質(zhì)44。同時,為了激勵和控制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光發(fā)射,設置了電路板46。
用前板和后板組成等離子體顯示板42。如圖5上所看到的,前板有比后板長的橫邊和比后板短的縱邊,因此,前板和后板有互相不重疊的部分。盡管未特別在圖中標出,等離子體顯示板42上與電極連接的終端卻構成在前后板的這些未重疊部分。在其末端各自帶有陰模連接器的許多薄膜導線(未示出)連接在焊接的終端上。陰模連接器分別連接在設在電路板46各邊上的陽模連接器上(未示出)。因此,各個電路板46電連接等離子體顯示板42。
用鋁鑄制成底板部件38。如圖22所示,散熱用的許多散熱片52在基本等于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的整個區(qū)域上與底板部件38一體地模壓而成。各矩形形狀的散熱片52從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伸出,并相互平行地垂直延伸,以便橫向保留相互間預定的間隔。本發(fā)明在這方面應用上進行的實驗表明當各個散熱片52的寬度為約3mm、散熱片52之間的間隙設為約3mm、同樣地按間隔約6mm排列散熱片52時,散熱片52的散熱效率是很好的。但是,必須指出,散熱片52并不限于這些尺寸。此外,散熱片52也不限于上述形狀,還可垂直地劃分成許多部分。
如圖22所示,在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的中央?yún)^(qū)域54上的散熱片52從背面50中伸出,由于下列原因高于底板38背面50的保特區(qū)域上的散熱片52。即,通過將熱量從等離子體板42經(jīng)導熱介質(zhì)44傳給底板部件38,升高了底板部件38的溫度。可是,由于底板部件38的溫度分布不均勻,而且向底板部件38的上部溫度偏高,高于底板部件38保持部分的溫度,因此,根據(jù)這一發(fā)現(xiàn),應使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中央?yún)^(qū)域54的散熱效率大于底板部件38背面50的保持區(qū)域的散熱效率。
如圖21所示,將電路板46排布在底板部件38背面的上中央?yún)^(qū)域54的周圍。由此,由于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中央?yún)^(qū)域54未被電路板46覆蓋,所以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中央?yún)^(qū)域上的散熱片52的高散熱效率就不受電路板46的妨礙。同時,用從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中伸出的螺栓(未示出)支承電路板46,并且與各散熱片52的末端和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隔開,從而不直接與散熱片52接觸,也不直接接觸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如圖23所示。
另一方面,各自帶有螺紋孔的多個螺絲座58從底板部件38的前面56的周邊一齊伸出。由于螺絲座58是預先與底板部件38一齊壓制的,所以與通過焊接、翻邊等將螺絲座58后壓制在底板部件38上的情況相比,可減少加工步驟的數(shù)量和降低成本。
如圖21和23所示,把角板40分別設置在矩形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四個邊上,以使等離子體顯示板42和導熱介質(zhì)44通過螺釘60穿入角板40的螺栓孔進入螺絲座58的螺紋孔固定在底板部件38上。用基本相互正交的相交板部分40a和40b構成各角板40。通過用泡沫材料制成的緩沖部件62,把平板部分40a與等離子體顯示板42前面的周邊壓接,使等離子體顯示板42經(jīng)導熱介質(zhì)44固定在底板部件38的前面56上。
同時,角板40的平板部分40b沿四個外周邊表面64的每一個表面延伸。電連接的電路板46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許多上述薄膜導線位于平板部分40b和底板部件38的外周邊表面64之間。因此,當操作者通過卡緊組裝好的內(nèi)部構件36的邊緣在后機殼26上安裝組裝好的內(nèi)部構件36時,平板部分40b用來保護薄膜導線,使薄膜導線不受損傷。
上述裝配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中,當由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光發(fā)射進行顯示時,由等離子體顯示板42中放電所產(chǎn)生的熱量提高了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溫度。通過導熱介質(zhì)44,等離子體顯示板42上產(chǎn)生的熱量被傳送到底板部件38上,并從與底板部件38整體模壓的散熱片52上有效地散發(fā)掉。由于這種熱擴散在機殼22中加熱的空氣從機殼22的上部通風孔28中向外排出,同時,其溫度為室溫的空氣從機殼22的下部通風孔30中流入。利用這種自然對流,冷卻等離子體顯示板42和電路板46。假設是最高室內(nèi)溫度為40℃,按照發(fā)明者在這方向進行的實驗表明機殼22中的溫度可保持在不超過允許的最高溫度,它等于40℃加室溫的和。
由于散熱片52是與支承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底板部件38整體模壓的,使底板部件38還可作為如上述的散熱部件,所以能夠獲得自然的冷卻構造,該結構中機殼22內(nèi)的空氣提供自然對流,從而冷卻機殼22的內(nèi)部。因此,由于不需要設置強制向外排出機殼22中空氣而強制冷卻機殼22內(nèi)部的通風扇52,所以可消除諸如噪音、通風扇故障和強制通風造成的吸塵問題,并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同時,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中,采用了如上述的取消通風扇的非強制冷卻構造。可是,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中,也可設置通風扇,作為空氣自然對流的一種補充,以促進機殼22中的空氣流動。這種情況下,與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相比,由于可以減少圖示的通風扇的數(shù)量,所以可減輕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上述缺陷。
圖24表示改進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中,又把輔助熱擴散部件65設置在位于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中央部分54的散熱片52上,從而進一步提高底板部件38的上中央?yún)^(qū)域54上的散熱片52的熱擴散效率。由大致彎曲成U形結構的金屬板65a和有方格圖形的并固定在金屬板65a的里邊的金屬板組件65b構成輔助熱擴散部件65。許多正方的空氣白區(qū)域66限定在輔助熱擴散部件65中,從而按相同的方式垂直延伸為散熱片52。各個空區(qū)域66并不限于正方形形狀,還可為任何其它形狀。本申請的發(fā)明者在這方面進行的實驗表明如果沒置有輔助熱擴散部件65,與沒有設置輔助熱擴散部件65的情況相比,底板部件38的溫度還可進一步下降10℃。因此,就采用DC型等離子體顯示板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來說,由于DC等離子體顯示板上產(chǎn)生的熱量大于AC型等離子型顯示板的熱量,所以特別適合額外設置輔助熱擴散部件65。
同時,圖24中,將輔助熱擴散部件65設置在位于底板部件38背面50的上中央?yún)^(qū)域54上的散熱片52上??墒?,還可以這樣排列散熱片,即把在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的上中央?yún)^(qū)域上的散熱片52設置成與底板部件38背面50的保持區(qū)域上的散熱片52有相等的高度,即,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上的所有散熱片52有相同的高度,然后將輔助熱擴散部件65設在位于底板部件38上中央?yún)^(qū)域54上的散熱片52上,從而提高底板部件38的背面50的上中央?yún)^(qū)域54上的散熱片52的熱擴散效率。
正如從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以上說明中明確指出的,通過把散熱片與底板部件整體地模壓,可有效地將熱量從等離子體顯示板中擴散到底板部件上。由于這種熱擴散加熱的機殼中的空氣從機殼上部的通風孔中向外排出,而室溫溫度的空氣從機殼下部的通風孔中流入,產(chǎn)生自然的空氣對流。因此,冷卻了等離子體顯示板和電路板,機殼中的溫度可保持在不超過允許的最高溫度的條件下。
由于還可將支承等離子體顯示板的底板部件作為有高熱擴散效率的熱擴散板,采用由空氣自然對流冷卻機殼內(nèi)部的非強制冷卻構造,所以不需要配置通風扇。因此,可以減輕諸如噪音、通風扇故障和強制通風引起吸灰等缺陷,并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同時,當把通風扇作為空氣自然對流的輔助工具時,與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相比,可減少圖示的通風扇的數(shù)量,從而可消除現(xiàn)有技術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的上述缺陷,并可降低生產(chǎn)成本。
圖25表示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6。按照相同于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5的方式,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6包括機殼22和內(nèi)部構件36。由具有良好導熱性和柔韌性材料制成的薄層片構成內(nèi)部構件36的導熱介質(zhì)44,比如用硅樹脂構成導熱介質(zhì),并且不但將其用來有效地把等離子體顯示板42上產(chǎn)生的熱量傳給底板部件38,而且還可用作緩沖介質(zhì)。如圖26所示,導熱介質(zhì)44有大致等于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尺寸。同時,利用在方格圖形中沒有任何間隙地排列多個層片70,構成導熱介質(zhì)44。
圖26和27分別表示面對等離子體顯示板42和底板部件38有相反面70A和70B的薄片70。在薄片70的面70A上按矩陣形狀構成多個凸出部74,使方格凹槽72限定在凸出部74之間。薄片70為正方形,其邊長為100mm,厚度為2mm。凸出部74呈方形,長度為13mm,高度為1mm,同時凹槽72的寬度W為2mm??墒?,這些形狀和尺寸是不受限制的,還可進行各種改變。
如圖28所示,把等離子體顯示板42與底板部件38一起組裝。首先,把厚度基本與導熱介質(zhì)44相等的四段雙面膠帶78分別貼在底板部件38前面56的四個外周邊緣上。然后,把由排列好的薄片70構成的導熱的導熱介質(zhì)44放在底板部件38的前面56上,使各薄片70的面70A,即各薄片70的凸出部74面向等離子體顯示板42。接著,利用軋輥或類似物,完全壓出底板部件38和導熱介質(zhì)44之間的空氣,使導熱介質(zhì)44與底板部件38形成封閉接觸。由于導熱介質(zhì)44的反面有粘性,所以一旦導熱介質(zhì)44與底板部件38形成封閉接觸,在底板部件38和導熱介質(zhì)44之間的就不會滲入空氣。
然后,將等離子體顯示板42放在雙面膠帶78和導熱介質(zhì)44上,并用手從上面輕輕壓平雙面膠帶78和導熱介質(zhì)44。結果,把等離子體顯示板42與導熱介質(zhì)44的薄片70的各凸出部74形成壓緊接觸,使方形的凸出部74壓扁而橫向膨脹。在凸出部74的這種膨脹期間薄片70的各凹槽72作為排氣通道向外排氣,并最終被彭脹的凸出部74擠占而消失。因此,由于基本完全消除了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之間的空氣層,所以使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相互形成封閉接觸,而且利用雙面膠帶78把等離子體顯示板42固定在底板部件38上。由于等離子體顯示板42不是透明的,所以不可能觀察到排氣過程。可是,它可以通過實驗證實,即當透明的玻璃板與導熱介質(zhì)44形成壓緊接觸時,玻璃板與導熱介質(zhì)44就形成在其間沒有空氣層形成的封閉接觸。
同時,當?shù)入x子體顯示板42已壓緊導熱介質(zhì)44時,即使空氣層保留在凹槽72內(nèi),作為整體的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也可基本均勻地與導熱介質(zhì)44接觸,因此,空氣層基本均勻地保留在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之間。因此,與空氣層局部地保留在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之間的情況相比,改善了導熱性,并使導熱性在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整個區(qū)域中是均勻的。
等離子體顯示裝置K6中,把凸出部74和凹槽72設置導熱介質(zhì)的其中一個面上,而把等離子體顯示板42放在導熱介質(zhì)44的背面上并背對該面輕輕壓平,以便向外排出如上所述的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之間存在的空氣。因此,由于導熱介質(zhì)44和等離子體顯示板42可以容易地互相形成封閉接觸,所以可以使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整個區(qū)域上的導熱性是均勻的。
圖29和30表示改進圖26的薄片70的薄片70a。薄片70a中,排列著多個圓形凸出部74a,以便形成相互間的接觸。如圖30所示,各凸出部74a有凸圓體表面,使其厚度從其中央部分到其外邊緣逐漸減小。沒有凸出部74a的凸出部74a和區(qū)域72a之間的界面80對應于層片70的凹槽72。薄片70a可獲得與薄片70相同的效果。
同時,圖31和32表示另一個改進薄片70的薄片70b。薄片70b有凸圓體表面,使其厚度從其中央部分到其外邊緣逐漸減小。因此,由裝配薄片70b構成導熱介質(zhì)44時,薄片70b的中央部分就作為薄片70的凸出部74,同時薄片70b的外邊緣就作為薄片70的凹槽72。因此,由薄片70b構成的導熱介質(zhì)44可獲得與用薄片70構成的導熱介質(zhì)44相同的效果。
凸出部74和凹槽72可形成在導熱介質(zhì)44的其中一個面上,還可形成在導熱介質(zhì)44的反面。同時,由排列多個薄片70、70a或70b可構成導熱介質(zhì)44,也可由基本等于等離子體顯示板42的尺寸和分別產(chǎn)生凸出部74和凹槽72的效果的凸出部和凹槽的單個薄片構成它。
正如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中所明確指出的,將凸出部和凹槽設置在導熱介質(zhì)的其中一個面上,把等離子體顯示板放在導熱介質(zhì)面上,并用于輕輕壓平導熱介質(zhì)背面,以便向外排出導熱介質(zhì)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之間存留的空氣。因此,本發(fā)明第六實施例中,由于在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導熱介質(zhì)之間未存積大量空氣的情況下,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導熱介質(zhì)可互相容易地形成封閉接觸,所以在等離子體顯示板的整個區(qū)域上,可使導熱性是均勻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nèi)部單元,具有框架底盤和安裝于框架底盤的前面上的等離子體顯示板;導熱薄片,插在框架底盤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之間;電路板,用以驅(qū)動等離子體顯示板的光發(fā)射,并設置在框架底盤的背面上;和殼體,由前殼體和后殼體構成,用以容納內(nèi)部單元;其中,上述后殼體形成有多個通風孔。
2.一種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nèi)部單元,具有框架底盤和安裝于框架底盤的前面上的等離子體顯示板;雙面粘合帶,用以將等離子體顯示板附著在框架底盤的前面上;和導熱薄片,插在框架底盤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之間;其中,上述框架底盤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以雙面粘合帶粘牢,而導熱薄片與框架底盤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作緊密接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導熱性薄片是由撓性物質(zhì)形成,且當導熱性薄片被使之與等離子體顯示板作壓合接觸時,被擠壓而向旁邊延伸;其中,上述等離子體顯示板和導熱性薄片被使相互作緊密接觸。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與等離子體顯示板接觸的導熱薄片的一個面上,設置有由凸出部和凹槽形成的不平坦部分;其中,當上述等離子體顯示板被使之與導熱性薄片表面作壓合接觸時,凸出部被壓扁而向旁邊延伸;在凸出部的延伸過程中,凹槽用作空氣通道,以在導熱薄片的表面上向外排出空氣。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熱性薄片是包括有被使之與等離子體顯示板作緊固的緊密接觸的第一導熱性薄片,和使之與框架底盤作緊固的緊密接觸的第二導熱性薄片的兩層構造;其中,上述第一導熱性薄片具有高導熱系數(shù),而第二導熱性薄片是彈性的,可用作緩沖介質(zhì)。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熱性薄片具有0.1至0.5mm的厚度。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熱性薄片具有800至1000W/m℃的導熱系數(shù)和0.1至0.5mm的厚度。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熱性薄片具有1至5W/m℃的導熱系數(shù)和1至5mm的厚度。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底盤的背面設置有散熱片。
全文摘要
一種等離子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內(nèi)部單元,具有框架底盤和安裝于框架底盤的前面上的等離子體顯示板;導熱薄片,插在框架底盤和等離子體顯示板之間;電路板,用以驅(qū)動等離子體顯示板的光發(fā)射,并設置在框架底盤的背面上;和殼體,由前殼體和后殼體構成,用以容納內(nèi)部單元;其中,上述后殼體形成有多個通風孔。
文檔編號H01J17/49GK1492465SQ0212710
公開日2004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谷豐, 平野重男, 男, 豐 谷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