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開設缺口,以供牽引線25通過。
[0035]所述搖桿23 —端伸入外殼21內(nèi)與擺桿24連接,另一端從上蓋22處伸出外殼21的所述一端。所述牽引線25與擺桿24連接并伸出外殼21另一端用于與內(nèi)窺鏡的鏡頭連接。所述搖桿23用于供使用者操作,并帶動擺桿24變換角度,從而帶動牽引線25產(chǎn)生位移,進而可使鏡頭變換位置,以到達所需要的檢測方位。所述上蓋22設置開口(圖未標)以供搖桿23穿過。開口處可設置密封膠套221進行密封,防止雜物進入外殼21內(nèi)。
[0036]所述擺桿24的下端分支形成多個支臂241,每一支臂241與相應的一根牽引線25連接,從而用于控制鏡頭的不同方位。本實施例中,支臂241的數(shù)量為四,用于帶動四根牽引線25產(chǎn)生位移。
[0037]所述擺軸26具有球狀端261和桿狀端26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桿狀端262與擺桿24連接,所述球狀端261彈性抵接在底座27中用于定位擺桿24的擺動角度。換言之,在操作所述搖桿23時,所述桿狀端262跟隨一起擺動,所述球狀端261在底座27中受力被擠壓,當搖桿23不受使用者操作時,則球狀端261被底座27的彈性擠壓力固定,以控制搖桿23的角度和方位不發(fā)生變化。
[0038]進一步地,所述插入管組件20還包括擺軸限位圈28、彈柱29和彈簧291,所述彈簧291和彈柱29設置在底座27中。具體地,可在底座27中開設一容置孔,將彈簧291和彈柱29放置在容置孔內(nèi)。所述擺軸限位圈28套設在擺軸26的球狀端261上,并與底座27結(jié)合固定,從而將彈簧291、彈柱29和球狀端261限位在底座27和擺軸限位圈28之間。擺軸限位圈28與底座27的固定可采用螺接等方式。
[0039]球狀端261抵頂在彈簧291和彈柱29上,彈簧291提供的彈性力使球狀端261與擺軸限位圈28發(fā)生抵頂,球狀端261與擺軸限位圈28之間的摩擦力用于保持擺軸26的方位,也即保持擺桿24的方位。所述擺軸限位圈28、彈柱29與球狀端261接觸的面均設置匹配的球面,以便使用者操作搖桿23時,便于球狀端261的位置發(fā)生變化。
[0040]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如圖5中所示,所述擺軸26的桿狀端262與底座27連接,所述球狀端261與擺桿24彈性抵接,所述擺桿24為半球狀并與上蓋21彈性抵接。當使用者操作搖桿23時,擺桿24相對球狀端261發(fā)生位置變化,擺軸26則與底座27固定連接而不發(fā)生位置變化。
[0041]該實施例中,所述彈簧291和彈柱29設置在擺桿24中,所述擺軸限位圈28套設在擺軸26的球狀端261上,并與擺桿24固定結(jié)合,從而將彈簧291、彈柱29和球狀端261限位在擺桿24和擺軸限位圈28之間。通過彈簧291提供的彈性力,可使擺桿24彈性抵接在擺軸26的球狀端261和上蓋22之間。當擺桿24不受使用者操作時,則擺桿24被球狀端261和上蓋22的彈性擠壓力固定,以控制擺桿24的角度和方位不發(fā)生變化。所述擺軸限位圈28、彈柱29與球狀端261接觸的面,以及所述擺桿24與上蓋22接觸的面,均設置匹配的球面,以便使用者操作搖桿23時,便于擺桿24的位置發(fā)生變化。
[0042]所述插入管組件20還包括設置在底座27底部的光源292以及與光源匹配的光纜(圖未示)。
[0043]所述插入管組件20還包括設置在外殼21另一端的限位件293,所述限位件293上開設多個開孔(圖未標),所述開孔用于供牽引線25和光纜通過。
[0044]所述插入管組件20的臺階202靠近所述外殼21另一端。臺階202處設置有走線孔204,以供插入管組件20中的鏡頭數(shù)據(jù)線(圖未示)與插入管組件20外的信號傳輸端子200相連。鏡頭數(shù)據(jù)線同樣可以經(jīng)限位件293上的開孔穿過,再經(jīng)走線孔204與外部的信號傳輸端子200相連。
[0045]在所述外殼21另一端,還設置有插入管緊固件294,緊固螺母295和插入管連接件296。插入管緊固件294套接在外殼21另一端,并通過緊固螺母295與所述外殼21另一端固定連接,插入管緊固件294用于與插入管的外管連接固定。所述限位件293卡設在插入管緊固件294的端口內(nèi)。所述插入管連接件296套設在插入管緊固件294露出在外殼21另一端之外的端頭上,用于緩沖插入管的連接處因彎折而所受的擠壓力,防止插入管受損。
[0046]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0047]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內(nèi)窺鏡,包括主機和插入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上設有通道,所述通道內(nèi)設電路板連接端子,所述插入管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通道內(nèi),所述插入管組件上設置信號傳輸端子,所述信號傳輸端子與電路板連接端子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包括顯示部、操作部和手持部,所述操作部上設有操作按鍵,所述通道位于操作按鍵之間。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上設有與通道連通的固定孔,所述插入管組件的外側(cè)設有相應的對位孔,所述固定孔與對位孔用于供緊固件穿過以將所述插入管組件與操作部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位于顯示部和手持部之間,所述內(nèi)窺鏡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與所述操作部的底部可拆卸連接,所述支架另一端與所述手持部的末端可拆卸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組件外側(cè)和通道內(nèi)壁設置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條。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底部和插入管組件底部設有相互配合的臺階,所述信號傳輸端子與電路板連接端子設置在所述臺階處。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組件包括外殼、上蓋、搖桿、擺桿、牽引線、擺軸及底座,所述上蓋結(jié)合在外殼一端,所述底座固定在外殼內(nèi),所述搖桿一端伸入外殼內(nèi)與擺桿連接,另一端從上蓋處伸出外殼,所述牽引線與擺桿連接并伸出外殼另一端用于與內(nèi)窺鏡的鏡頭連接,所述擺軸具有球狀端和桿狀端,其中: 所述桿狀端與擺桿連接,所述球狀端彈性抵接在底座中用于定位擺桿的擺動角度;或者 所述桿狀端與底座連接,所述球狀端與擺桿彈性抵接,所述擺桿為半球狀并與上蓋彈性抵接。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組件還包括擺軸限位圈、彈柱和彈簧,其中: 所述彈簧和彈柱設置在底座中,所述擺軸限位圈與底座結(jié)合并將彈簧、彈柱和球狀端限位在底座和擺軸限位圈之間;或者 所述彈簧和彈柱設置在擺桿中,所述擺軸限位圈與擺桿結(jié)合并將彈簧、彈柱和球狀端限位在擺桿和擺軸限位圈之間。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組件還包括設置在底座底部的光源以及與光源匹配的光纜。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組件還包括設置在外殼另一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開設多個開孔,所述開孔用于供牽引線和光纜通過。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nèi)窺鏡,包括主機和插入管組件,所述主機上設有通道,所述通道內(nèi)設電路板連接端子,所述插入管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通道內(nèi),所述插入管組件上設置信號傳輸端子,所述信號傳輸端子與電路板連接端子連接。上述內(nèi)窺鏡通過將插入管組件可拆卸地與主機相連,當插入管組件中的鏡頭、插入管等易損耗件需要更換或維修時,可將插入管組件拆卸下來,替換新的插入管組件,無需對主機的其他部件進行拆除,因而維修方便、周期短、成本低。
【IPC分類】G02B23/24
【公開號】CN105182525
【申請?zhí)枴緾N201510609499
【發(fā)明人】鄭云東, 黎文富, 張廣平, 鐘林宗, 何銀東
【申請人】深圳市古安泰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