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簡稱LCD)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等眾多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液晶電視、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相機、計算機屏幕等設備中。
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包括相對設置的陣列基板(Array基板)和彩膜基板(CF基板)、及密封在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彩膜基板上設置有黑矩陣和色阻層,為了控制液晶層的厚度,在陣列基板與彩膜基板之間還設置有間隔物,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的電極通過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轉,以調節(jié)外界光的通過率,同時與彩膜基板相配合達到彩色顯示的目的。
隨著消費者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其對顯示裝置的顯示效果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該需求,現有液晶顯示裝置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簡稱PPI)越來越高。
對于像素密度大于400PPI的液晶顯示裝置,間隔物站立位置有限,且現有液晶顯示裝置中,間隔物站立位置與陣列基板上的過孔之間的距離較小,當液晶顯示裝置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間隔物的一端很容易滑動到陣列基板的過孔內,使得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發(fā)生錯位,導致出現擠壓色偏現象或液晶盒厚發(fā)生異常。此外,間隔物通常設置于黑矩陣的橫向與縱向的交界處,當間隔物的一端滑動到陣列基板的過孔內時,在黑矩陣的排列方向上,黑矩陣的尺寸容易發(fā)生波動或出現對位偏差,而且間隔物的一端滑動后容易劃傷開口區(qū)域的配向膜,過孔邊緣的液晶分子發(fā)生翹曲,其預傾角增加,從而導致像素單元的上下端產生漏光現象,對比度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以及填充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
所述陣列基板包括:
基板;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薄膜晶體管;
形成在所述薄膜晶體管上的平坦層;
形成在所述平坦層上的公共電極;
形成在所述平坦層上的且覆蓋所述公共電極的鈍化層;
形成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平坦層中的過孔,所述過孔暴露出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
形成在所述鈍化層上和所述過孔中的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與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電性連接;
所述過孔中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與所述鈍化層的上表面平齊且覆蓋所述過孔中的像素電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液晶層內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間隔物;
所述間隔物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間隔物的另一端與所述填充物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材質與所述平坦層的材質相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材質為有機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有機材料為聚合樹脂。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另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以及填充設置于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
所述陣列基板包括:
基板;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薄膜晶體管;
形成在所述薄膜晶體管上的平坦層;
形成在所述平坦層上的公共電極;
形成在所述平坦層上的且覆蓋所述公共電極的鈍化層;
形成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平坦層中的過孔,所述過孔暴露出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
形成在所述鈍化層上和所述過孔中的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與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電性連接;
所述過孔中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鈍化層的上表面且覆蓋所述過孔中的像素電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高出所述過孔的所述填充物在平行于所述陣列基板方向的寬度大于等于所述過孔的開口寬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液晶層內設置有多個支撐所述陣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間隔物;
所述間隔物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彩膜基板上,所述間隔物的另一端與所述填充物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與所述彩膜基板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材質與所述平坦層的材質相同。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填充物的材質為有機材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有機材料為聚合樹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液晶顯示裝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當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內用于支撐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間隔物不會滑動到陣列基板的過孔內而出現錯位現象,從而避免出現擠壓色偏現象或液晶盒厚發(fā)生異常;另一方面,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陣不會出現對位偏差現象,過孔邊緣的液晶分子不會發(fā)生翹曲,從而改善像素單元的上下端出現的漏光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個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再一個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個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個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個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附圖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實施方式。然而,示例實施方式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且不應被理解為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使得本實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將示例實施方式的構思全面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因而將省略對它們的重復描述。
本實用新型內所描述的表達位置與方向的詞,均是以附圖為例進行的說明,但根據需要也可以做出改變,所做改變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請參照圖1,圖1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100的截面圖,該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陣列基板110,與陣列基板110相對設置的彩膜基板120,以及填充設置于陣列基板110和彩膜基板120之間的液晶層130。本實施例中,液晶層130內還設置有多個間隔物140,用于支撐陣列基板110和彩膜基板120。
本實施例的陣列基板110包括:基板111、薄膜晶體管、平坦層113、公共電極114、鈍化層115、像素電極116和填充物117。
基板111可選用玻璃基板、石英基板等剛性基板,也可選用聚酰亞胺基板等柔性基板,其材質本實用新型不限制。
薄膜晶體管形成在基板111上,本實施例中,薄膜晶體管包括有源層1121、源級1122、漏極1123、柵極1124、第一絕緣層1125和第二絕緣層1126。其中,有源層1121為半導體層并位于基板111上,可經由晶化及摻雜等制程形成。第一絕緣層1125和第二絕緣層1126依次形成于有源層1121上,其中,第一絕緣層1125覆蓋該有源層1121。柵極1124位于第一絕緣層1125和第二絕緣層1126之間。第一絕緣層1125和第二絕緣層1126包括貫穿該第一絕緣層1125和第二絕緣層1126的第一過孔1127和第二過孔1128,源級1122位于第二絕緣層1126上并通過該第一過孔1127與有源層1121連接,漏極1123位于第二絕緣層1126上并通過該第二過孔1128與有源層1121連接。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僅示意性示出了薄膜晶體管的結構,但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要實現更多的變化例,例如,上述薄膜晶體管還可以是頂柵型、底柵型、雙柵極型、單柵極型等類型。
平坦層113形成于薄膜晶體管上,本實施例中,平坦層113覆蓋源級1122、漏極1123和第二絕緣層1126。平坦層113上形成有公共電極114,同時,平坦層113上形成有鈍化層115,該鈍化層115覆蓋公共電極114。鈍化層115和平坦層113中形成有貫穿該鈍化層115和平坦層113的過孔118,通過該過孔118能夠暴露出薄膜晶體管的漏極1123。像素電極116形成在鈍化層115上和過孔118中,該像素電極116通過過孔118與薄膜晶體管的漏極1123電性連接。
本實施例的過孔118中還填充有填充物117,該填充物117覆蓋過孔118中的像素電極116,且該填充物117的上表面與鈍化層115的上表面平齊,換言之,過孔118中填充物117的上表面與鈍化層115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填充物117可采用與平坦層113相同的材質填充過孔118,作為優(yōu)選方案,填充物117的材質為有機材料,更優(yōu)選地,該有機材料為聚合樹脂,上述材料通常具有較好的光透過率,過孔118中填充填充物117后,不影響液晶顯示裝置100的顯示效果。
彩膜基板120通常包括基板、色阻層和黑矩陣,其結構和設置采用已知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液晶顯示裝置100采用本實施例的陣列基板110,一方面,當液晶顯示裝置100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130內用于支撐陣列基板110和彩膜基板120的間隔物140不會滑動到陣列基板110的過孔118內而出現錯位現象,從而避免出現擠壓色偏現象或液晶盒厚發(fā)生異常;另一方面,由于間隔物140不會滑動到陣列基板110的過孔118內,彩膜基板120上的黑矩陣不會出現對位偏差現象,過孔118邊緣的液晶分子不會發(fā)生翹曲,從而改善像素單元的上下端出現的漏光現象,上述液晶顯示裝置100特別適用于像素密度大于400PPI的高PPI液晶顯示裝置中。
此外,與將色阻層設置于陣列基板110上的技術(CF on Array,簡稱COA架構)相比,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100中,色阻層設置于彩膜基板120上,由于色阻層材料不耐高溫,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制作陣列基板110時因高溫而導致色阻層被破壞的現象出現。
請參照圖2,圖2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200的截面圖。圖2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200與圖1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100的結構類似,其區(qū)別在于,液晶顯示裝置200中,液晶層230內設置有多個支撐陣列基板210和彩膜基板220的間隔物240,其中,間隔物240的一端設置在彩膜基板220上,間隔物240的另一端與填充物217接觸。間隔物240的另一端可以與填充物217部分接觸或完全接觸,本實施例中,間隔物240的另一端與填充物217完全接觸。
由于過孔218內填充有填充物217,間隔物240的其中一端與填充物217接觸,因此,當液晶顯示裝置200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230內的間隔物240不存在滑動到陣列基板210的過孔218內的現象。
請參照圖3,圖3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300的截面圖。圖3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300與圖1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100的結構類似,其區(qū)別在于,液晶顯示裝置300中,過孔318中填充有填充物317,該填充物317覆蓋過孔318中的像素電極316,且填充物317的上表面高于鈍化層315的上表面。當液晶顯示裝置300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330內的間隔物340同樣不存在滑動到陣列基板310的過孔318內的現象,同時,間隔物340不易被擠壓進入陣列基板310的開口區(qū),避免劃傷開口區(qū)域的配向膜,從而提升產品良率。
本實施例中,填充物317同樣可采用與平坦層313相同的材質填充過孔318,作為優(yōu)選方案,填充物317的材質為有機材料,更優(yōu)選地,該有機材料為聚合樹脂。
作為優(yōu)選方案,高出過孔318的填充物317在平行于陣列基板310方向的寬度H1大于等于過孔318的開口寬度H2。換言之,填充物317不僅填充過孔318,而且覆蓋了鈍化層315的鄰近過孔318的部分上表面,本實施例中,填充物317覆蓋了位于鈍化層315上的部分像素電極316。
請參照圖4,圖4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400的截面圖。圖4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400與圖3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300的結構類似,其區(qū)別在于,液晶顯示裝置400中,液晶層430內設置有多個支撐陣列基板410和彩膜基板420的間隔物440;間隔物440的一端設置在彩膜基板420上,間隔物440的另一端與填充物417接觸。間隔物440的另一端可以與填充物417部分接觸或完全接觸,本實施例中,間隔物440的另一端與填充物417完全接觸。
當液晶顯示裝置400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430內的間隔物440同樣不存在滑動到陣列基板410的過孔418內的現象。
請參照圖5,圖5示出了本實施例的液晶顯示裝置500的截面圖。圖5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500與圖3所示的液晶顯示裝置300的結構類似,其區(qū)別在于,液晶顯示裝置500中,填充物517的上表面高于鈍化層515的上表面,且填充物517的上表面與彩膜基板520接觸。換言之,填充物517不僅填充過孔518,而且向上延伸直至與彩膜基板520接觸,高于鈍化層515的上表面的填充物517具有間隔物的作用,從而省去單獨設置間隔物的步驟,能夠改善顯示效果并簡化制程。
本實用新型的液晶顯示裝置,一方面,當受外界作用力擠壓時,位于液晶層內用于支撐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間隔物不會滑動到陣列基板的過孔內而出現錯位現象,從而避免出現擠壓色偏現象或液晶盒厚發(fā)生異常;另一方面,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陣不會出現對位偏差現象,過孔邊緣的液晶分子不會發(fā)生翹曲,從而改善像素單元的上下端出現的漏光現象。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