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面板制作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逐漸成為一種高可靠性的液晶顯示面板設計方案。由于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需要將觸控功能整合到液晶顯示面板中,其中觸控感應線需要增加其他的金屬線來實現(xiàn),因此使得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比較一般的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成本大為提高,同時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程序較為復雜且制作效率也較為低下。
故,有必要提供一種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制作程序較為簡單且制作效率也較高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以解決現(xiàn)有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較為復雜且制作效率較為低下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其包括:數據線、掃描線、觸控感應線以及由所述數據線、所述掃描線以及所述觸控感應線交錯形成的像素單元;
其中每個所述像素單元與一條數據線、一條觸控感應線以及兩條掃描線相鄰,且每個所述像素單元從相鄰的所述數據線獲取數據信號,每個所述像素單元從兩條所述掃描線同時獲取掃描信號;與同一所述數據線連接的同一行的兩個所述像素單元對應至少一條不同的掃描線;
其中所述觸控感應線和所述數據線處于所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同一金屬層。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同一所述數據線分別與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單元和第二像素單元連接,
所述第一像素單元分別與本行的掃描線和上一行的掃描線連接;所述第二像素單元分別與本行的掃描線和下一行的掃描線連接。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當向上一行的掃描線輸入高電平信號且向本行的掃描線輸入低電平信號時,對應的第一像素單元接收所述數據線的數據信號;
當向上一行的掃描線輸入低電平信號且向本行的掃描線輸入高電平信號時,對應的第二子像素單元接收所述數據線的數據信號。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所述觸控感應線,所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所述數據線。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所述觸控感應線,所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所述數據線。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觸控感應線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數據線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中,所述像素單元包括紅色像素單元、藍色像素單元以及綠色像素單元,同一行或同一列的所述像素單元的類型相同。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上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緩沖層;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薄膜晶體管的溝道;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柵絕緣層、柵極以及掃描線,其中所述柵極與對應的掃描線連接;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間絕緣層,并在所述間絕緣層上形成源極通孔以及漏極通孔;
在所述基板上沉積金屬層,并通過對所述金屬層進行圖形化處理,在所述間絕緣層上形成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源極、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漏極、觸控感應線以及數據線;所述源極通過所述源極通孔與所述溝道一側連接,所述漏極通過所述漏極通孔與所述溝道的另一側連接;其中所述薄膜晶體管的源極與對應的數據線連接;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有機膜層以及觸控感應電極,并在所述有機膜層上形成觸控通孔,所述觸控感應電極通過所述觸控通孔與所述觸控感應線連接;以及
在所述基板上制作鈍化層以及像素電極,并在所述鈍化層和所述有機膜層上形成像素電極通孔,所述像素電極通過所述像素電極通孔與所述漏極連接。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基板上制作緩沖層的步驟之前包括:
在所述基板對應所述薄膜晶體管的位置制作遮光層。
在本發(fā)明所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觸控感應電極和所述像素電極均為透明金屬電極。
相較于現(xiàn)有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通過將觸控感應線和數據線設置在同一金屬層,簡化了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程序,提高了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效率;解決了現(xiàn)有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較為復雜且制作效率較為低下的技術問題。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yōu)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掃描驅動信號時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三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四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五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六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式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七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式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八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fā)明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發(fā)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fā)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
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請參照圖1,圖1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10包括數據線11、掃描線、觸控感應線13以及由數據線11、掃描線以及觸控感應線13交錯形成的像素單元。該像素單元可包括紅色像素單元、藍色像素單元以及綠色像素單元,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單元的類型相同。
其中每個像素單元與一條數據線11、一條觸控感應線13以及兩條掃描線相鄰,且每個像素單元從相鄰的數據線11獲取數據信號,每個像素單元從兩條掃描線同時獲取掃描信號,與同一數據線11連接的同一行的兩個像素單元對應至少一條不同的掃描線。
請參照圖1,同一數據線11分別與位于同一行的第一像素單元和第二像素單元連接,第一像素單元分別與本行的掃描線和上一行的掃描線連接,第二像素單元分別與本行的掃描線和下一行的掃描線連接。當向上一行的掃描線輸入高電平信號且向本行的掃描線輸入低電平信號時,對應的第一像素單元接收數據線11的數據信號;當向上一行的掃描線輸入高電平信號且向本行的掃描線輸入高電平信號時,對應的第二子像素單元接收數據線11的數據信號。在圖1中,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10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觸控感應線13,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數據線11。觸控感應線13的延伸方向與數據線1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10均在像素單元間隙處設置觸控感應線13以及數據線11,即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10只具有正常液晶顯示面板的一半的數據線11,同時另一半設置數據線11的位置用于設置觸控感應線13,因此觸控感應線13和數據線11可處于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10的同一金屬層,從而簡化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門板的制作程序,提高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使用時,首先當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顯示畫面時,如圖2所示輸入掃描信號,圖2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掃描驅動信號時序圖。
如圖1和圖2所示,在t1時間段,掃描線g1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2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2時間段,掃描線g1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2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3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3時間段,掃描線g2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3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4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4時間段,掃描線g3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4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5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5時間段,掃描線g4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5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6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6時間段,掃描線g5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6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7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
t7時間段,掃描線g6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7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
在t1時間段內,掃描線g1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2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11、像素單元S13……以及像素單元S1(2n+1)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一行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一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
在t2時間段內,掃描線g1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2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22、像素單元S24……以及像素單元S2(2n+2)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二行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二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同時由于掃描線g2處于高電平,掃描線g3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21、像素單元S23……以及像素單元S2(2n+1)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二行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一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
在t3時間段內,掃描線g2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3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32、像素單元S34……以及像素單元S3(2n+2)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三行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二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同時由于掃描線g3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4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31、像素單元S33……以及像素單元S3(2n+1)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三行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一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p>
在t6時間段內,掃描線g5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6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62、像素單元S64……以及像素單元S6(2n+2)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六行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二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同時由于掃描線g6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掃描線g7處于低電平狀態(tài),像素單元S61、像素單元S63……以及像素單元S6(2n+1)對應的兩個薄膜晶體管均導通,即第六行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第一像素單元)導通,上述像素單元通過相應的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
這樣即完成了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畫面顯示過程。
當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接收觸控信號時,如圖1所示的觸控感應線均勻的分布在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上,其可較好的將觸控操作的位置信號發(fā)送至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控制器,以便其及時快速的判斷出觸控操作的位置,從而進行觸控操作反饋。
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過程可參照圖3和圖4,圖3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驟S401,提供一基板31;
步驟S402,在基板31對應薄膜晶體管的位置制作遮光層32;
步驟S403,在基板上制作緩沖層33;
步驟S404,在基板33上制作薄膜晶體管的溝道34;
步驟S405,在基板33上制作柵絕緣層35、柵極36以及掃描線,其中柵極36與對應的掃描線連接;
步驟S406,在基板33上制作間絕緣層37,并在間絕緣層37上形成源極通孔以及漏極通孔;
步驟S407,在基板33上沉積金屬層,并通過對金屬層進行圖形化處理,在間絕緣層37上形成薄膜晶體管的源極38、薄膜晶體管的漏極39、觸控感應線3A以及數據線;源級38通過源極通孔與溝道34一側連接,漏極39通過漏極通孔與溝道34另一側連接;其中薄膜晶體管的源極38與對應的數據線連接;
在本步驟中,觸控感應線3A和數據線均處于同一金屬層,從而簡化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門板的制作程序,提高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步驟S408,在基板33上制作有機膜層3B以及觸控感應電極3C,并在有機膜層3B上形成觸控通孔,觸控感應電極3C通過觸控通孔與觸控感應線3A連接;
步驟S409,在基板33上制作鈍化層3D以及像素電極3E,并在鈍化層3D和有機膜層3B上形成像素電極通孔,像素電極3E通過像素電極通孔與漏極39連接;其中觸控感應電極3C和像素電極3E均勻透明金屬電極。
這樣即完成了本優(yōu)選實施例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過程。
請參照圖5至圖7,圖5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三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四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三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均設置觸控感應線,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均設置數據線。這里僅僅是像素單元內部的兩個薄膜晶體管與掃描線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具體工作原理與上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體請參見上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
請參照圖8至圖11,圖8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五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六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式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七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式液晶顯示面板的第八優(yōu)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在上述四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奇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觸控感應線,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偶數列的像素單元間隙設置數據線。上述四個優(yōu)選實施例的區(qū)別僅在于像素單元內部的兩個薄膜晶體管與掃描線的連接方式有所不同,具體工作原理與上述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體請參見上述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相關描述。由于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數據線兩側均可連接像素單元,因此將第一列設置為觸控感應線,可以比較好的確保每條數據線均可以連接到兩列的像素單元,進一步提高了數據線的使用效率。
本發(fā)明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通過將觸控感應線和數據線設置在同一金屬層,簡化了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程序,提高了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效率;解決了現(xiàn)有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的制作程序較為復雜且制作效率較為低下的技術問題。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fā)明已以優(yōu)選實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均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界定的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