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粘貼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薄膜粘貼裝置,其將薄膜(30)從薄膜卷(1a)拉出,利用半切部(7)以向面板(15)粘貼的長度從該拉出薄膜(30)進行切斷運出。將該切斷運出薄膜設置于薄膜設置臺(9),使θ臺(10)旋轉而相對于轉移輥(13)進行薄膜的定位。之后,將薄膜移取轉移到轉移輥(13)。將轉移有薄膜的轉移輥(13)移動到設置于面板設置臺(14)的面板(15)的上方。利用θ臺(16)以及滑動臺(17)使面板(15)旋轉以及移動而進行面板(15)的定位,以使轉移輥(13)的轉移薄膜能夠以規(guī)定狀態(tài)粘貼到面板(15)上。之后,將轉移輥(13)的轉移薄膜移取粘貼到面板(15)上。
【專利說明】薄膜粘貼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在面板上高精度地粘貼薄膜的薄膜粘貼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在使用具有RGB {Red (紅)、Green (綠)、Blue (藍)}的像素的面板來制造顯示器時,在面板的表面上,在規(guī)定位置處粘貼具有3D (Three Dimensions)的偏振光功能的薄膜,或者在面板上粘貼根據(jù)觀察角度使圖像呈現(xiàn)立體的柱面鏡(薄膜)。通過粘貼這樣的光學薄膜,對面板顯示的圖像的各像素的光線方向進行控制,實現(xiàn)具有更加現(xiàn)場感的可視性。
[0003]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有光學薄膜粘貼裝置、光學薄膜粘貼方法以及顯示用面板的制造方法。當在圓筒形構件的特定區(qū)域上開始光學薄膜的卷繞時,該技術能夠在圓筒構件的特定區(qū)域上形成孔,通過孔對光學薄膜進行真空吸附或者壓縮空氣剝離。然后,在圓筒形構件進行旋轉而使光學薄膜與顯示面板接觸的同時,向圓筒形構件的孔供給壓縮空氣而將光學薄膜從圓筒形構件剝離,從而能夠使光學薄膜無褶皺地粘貼在顯示面板上。
[0004]專利文獻2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包括:鼓,其繞中心軸旋轉;吸附片,其設置于鼓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微小孔作為具有能夠保持薄膜構件的程度的吸附力的吸盤;薄膜供給部件,其使帶分離部的薄膜構件保持于吸附片;以及面板供給部件。面板供給部件通過將利用鼓的旋轉保持于吸附片而輸送來的薄膜構件的分離部剝離而使面板構件的粘貼起始端部與露出的粘合面接觸,然后,與鼓的旋轉配合地使面板構件水平移動。利用該結構,能夠利用殘留應力的影響將卷曲的薄膜構件精度優(yōu)良地粘貼到面板構件的規(guī)定位置上。
[0005]在先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45597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68028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9]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10]然而,在向面板粘貼光學薄膜的情況下,需要使光學薄膜與面板的像素對應(與規(guī)定位置對應)地精度良好地粘貼。
[0011]在上述的專利文獻I中,能夠通過形成于圓筒構件的特定區(qū)域的孔對光學薄膜進行真空吸附或者進行壓縮空氣剝離。但是,對于進行真空吸附或者壓縮空氣剝離的孔,必須使孔的直徑與間距與光學薄膜的尺寸對應。因此,基于光學薄膜的尺寸,不可能通過真空吸附來全部保持光學薄膜,一定會存在無法保持的薄膜區(qū)域。因此,存在不能將光學薄膜與面板的規(guī)定位置對應地精度良好地粘貼這樣的問題。
[0012]在專利文獻2中,在偏振光薄膜與面板的定位中,在粘貼前不進行單體位置的檢測。因此,不知道貼合的薄膜與面板是否能夠進行與像素對應的精度良好的粘貼。換言之,存在不能將光學薄膜與面板的規(guī)定位置對應地精度良好地進行粘貼這樣的問題。
[0013]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制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薄膜與面板的規(guī)定位置對應地精度良好地進行粘貼的薄膜粘貼裝置。
[0014]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5]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fā)明利用切斷運出部件將從輥中拉出的薄膜以向面板粘貼的長度進行切斷運出,并進行該切斷運出的薄膜的定位而向轉移部件進行移取轉移。在將該轉移薄膜向面板進行粘貼時,進行轉移薄膜與面板之間的定位,將轉移薄膜移取粘貼到面板上。
[0016]發(fā)明效果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薄膜粘貼裝置,該薄膜粘貼裝置分別在將薄膜向轉移部進行轉移時以及向面板進行粘貼時進行定位,因此能夠使薄膜與面板的規(guī)定位置相適地精度良好地進行粘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薄膜粘貼裝置的結構圖。
[0019]圖2的(a)是FPR薄膜的放大俯視圖,圖2的(b)是表示FPR薄膜的層結構的剖視圖,圖2的(c)是表示FPR薄膜的切斷的形態(tài)的圖。
[0020]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薄膜粘貼裝置中的薄膜轉移部的主要部分的結構的圖。
[0021]圖4是表示薄膜轉移部中的向轉移輥的薄膜轉移開始位置的形態(tài)的圖。
[0022]圖5是表示薄膜轉移部中的向轉移輥的薄膜轉移后的形態(tài)的圖。
[0023]圖6是表示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薄膜粘貼裝置的薄膜粘貼部中,轉移到轉移輥的FPR薄膜上的面板粘貼時的終端確認形態(tài)的圖。
[0024]圖7是表示在薄膜粘貼部中轉移到轉移輥的FPR薄膜上的面板粘貼時的始端確認形態(tài)的圖。
[0025]圖8表示在薄膜粘貼部中進行轉移到轉移輥的FPR薄膜的面板粘貼時的定位確認的形態(tài)的結構,圖8的(a)是將轉移輥沿與其中心軸正交的方向切斷時的剖視圖,圖8的(b)是將轉移輥沿相對于其中心軸平行的方向切斷時的剖視圖。
[0026]圖9是表示面板的像素與BM行和FPR薄膜的白行以及黑行的分界線的圖。
[0027]圖10是表示薄膜粘貼部中的面板粘貼開始時的轉移輥的位置的結構圖。
[0028]圖11是表示薄膜粘貼部中的面板粘貼結束后的轉移輥的位置的結構圖。
[0029]圖12是用于說明薄膜粘貼裝置中的控制裝置的薄膜粘貼動作的控制的流程圖。
[0030]圖13是表示薄膜粘貼部中的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的變形例的結構的圖。
[0031]附圖標記說明
[0032]Ia薄膜卷,2、3、4引導輥,5夾持棍,6卷取軸,7半切部,8砧板,9薄膜設置臺,10 Θ臺,11框架,12薄膜識別攝像機,13轉移輥,14面板設置臺,15面板,15a像素,15b BM (黑矩陣)行,16 Θ臺,17滑動臺,18引導件,19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20面板識別攝像機,21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5背光燈,26偏振光透鏡,30、30f FPR薄膜,30a分界線,100薄膜粘貼裝置,101薄膜轉移部,102薄膜粘貼部,103臺座,104控制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34](實施方式的結構)
[0035]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薄膜粘貼裝置100的結構圖。
[0036]薄膜粘貼裝置100在應用于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等的具有像素的面板上,高精度地粘貼光學薄膜,并且在臺座103上包括:薄膜轉移部101,其將卷繞成薄膜卷Ia的光學薄膜30移取轉移到轉移輥13上;以及薄膜粘貼部102,其將轉移到轉移輥13的光學薄膜30粘貼到面板14上,還包括對薄膜粘貼裝置100的薄膜轉移粘貼動作進行控制的控制裝置104。
[0037]控制裝置104 形成包括有皆未圖示的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CReadOnly Memory)>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存儲裝置(HDD:Hard Disk Drive 等)的通常結構,例如使CPU執(zhí)行寫入到ROM的程序,實現(xiàn)后述的各種控制。
[0038]薄膜轉移部101包括:薄膜卷安裝部1,其供薄膜卷Ia旋轉自如地設置;引導輥2、
3、4 ;夾持輥5 ;卷取軸6 ;半切部(切斷運出部件)7 ;站板8 ;薄膜設置臺(薄膜保持部件)9 ;Θ臺(旋轉部件)10;框架11等以及薄膜識別攝像機(第一檢測部件)12a、12b。此外,第一定位部件包括Θ臺10、薄膜識別攝像機12a、12b以及控制裝置104。
[0039]薄膜粘貼部102包括:面板設置臺(面板保持部件)14,其承載并設置面板15 ; Θ臺16 ;滑動臺17 ;引導件18 ;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 ;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 ;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此外,包括使轉移輥(轉移部件)13在薄膜轉移部101以及薄膜粘貼部102的上方的規(guī)定路線如箭頭Yll?Y18所示移動的未圖示的移動機構(移動部件)。此夕卜,上述的各輥形成為以軸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圓柱狀或者圓筒狀。
[0040]此外,由Θ臺16、滑動臺17、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以及控制裝置104構成第二定位部件。由Θ臺16以及滑動臺17構成旋轉移動部件。由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以及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構成第二檢測部件。
[0041]此外,將薄膜識別攝像機12a、12b、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以及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簡稱為攝像機12a、12b、20a、20b、21。另外,將薄膜設置臺9、面板設置臺14以及滑動臺17也簡稱為臺9、14、17。
[0042]此外,面板15例如是32?60型等液晶顯示器、有機EL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等所使用的具有像素的面板。
[0043]圖2的(a)是作為光學薄膜30的FPR (Film Patterned Retarder)薄膜30的放大俯視圖,圖2的(b)是表示層結構的剖視圖,圖2的(c)是表示FPR薄膜30的切斷的形態(tài)的圖。如圖2的(a)所示,F(xiàn)PR薄膜30形成為使沿薄膜長邊方向呈直線狀延伸的3D眼鏡用的白行(右眼用)(第一行)30L與黑行(左眼用)(第二行)30R在與薄膜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地排列有多個。該白行30L與黑行30R具有相互不同的偏振光特性,人通過未圖示的3D眼鏡觀察時FPR薄膜30下的面板圖像呈現(xiàn)立體狀。[0044]另外,如圖2的(b)所示,F(xiàn)PR薄膜30形成為在厚度方向上三層構造,從上層依次將保護薄膜30-1、FPR30-2、作為基底的分離部30_3的各層通過未圖示的粘結片等粘結劑進行貼合而構成。該三層構造之外,也存在保護薄膜、FPR、偏光板、基底這樣的分離部的四層構造的情況。
[0045](薄膜轉移部的結構)
[0046]圖3是表示薄膜轉移部101的主要部分的結構的圖。在該圖3以及圖1所示的薄膜轉移部101中,從薄膜卷Ia拉出的FPR薄膜30被引導輥2、3、4保持,通過夾持輥5夾入到其與引導輥3之間而被拉出,在卷取軸6處進行卷繞。在介于該卷繞路線的中途的引導輥2與薄膜設置臺9之間,在FPR薄膜30的下方配置有砧板8,在其上方配置有半切部7。使從薄膜卷Ia拉出的FPR薄膜30停止,由砧板8處加工的吸附孔(未圖示)吸附而進行暫時保持。
[0047]在該保持狀態(tài)下,如圖2的(C)中箭頭Yl所示,通過使半切部7沿著砧板8向FPR薄膜30的寬度方向行進時,如圖3所示,能夠將刀刃切入到FPR薄膜30的厚度的中途。通過該切入,能夠使FPR薄膜30在厚度方向上切斷至除去基底(分離部30-3)的第一層以及第二層、即保護薄膜30-1以及FPR30-2。形成如下結構:例如在半切部7處設置能夠下降規(guī)定量的氣缸(未圖示),由該氣缸使半切部7相對于砧板8上的FPR薄膜30下降并沿薄膜寬度方向Yl移動,從而在FPR薄膜30處形成達到第一層以及第二層的局部切縫。
[0048]進一步具體地說明該半切處理。如上所述FPR薄膜30通過半切部7來切斷FPR薄膜30的第一層以及第二層,不切斷第三層的分離部30-3。在此,停止砧板8的吸附,使夾持輥5以及卷取軸6旋轉,從而將未切斷的第三層經(jīng)由導輥3、4被卷取軸6卷繞。通過該動作,使半切的切縫的部分也從砧板8的位置前進。此外,該卷繞長度成為粘貼在面板15上的長度。卷繞之后,再度進行與上述相同的半切動作,從而能夠準備用于粘貼在面板15上的一片量的FPR薄膜30f。該準備好的FPR薄膜30f由夾持輥5進一步輸送,輸送至薄膜設置臺9上的規(guī)定位置。
[0049]在薄膜設置臺9上也加工`有未圖示的吸附孔,對輸送來的FPR薄膜30f進行吸附并保持。另外,在薄膜設置臺9上,開設有由攝像機12a、12b用于確認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的貫通口 9a、9b。定位標記是用于將FPR薄膜30f轉移到轉移輥13的適當位置處的標記。該標記例如是圖2的(a)所示的FPR薄膜30f的白行30L與黑行30R之間的分界線30a。在本例中,分界線30a的始端部與終端部成為定位標記。該始端部與終端部可以位于一行分界線30a,但在本例中,從各貫通口 9a、9b觀察到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 (參照圖2的(c))側的多行分界線30a的始端部和終端部,能夠利用攝像機12a、12b拍攝并檢測出各個始〗而部以及終〗而部。
[0050]此外,始端部是利用半切部7所進行的切斷而生成的部位,攝像機12a、12b所進行的拍攝在切斷部位的附近即可,可以照射切斷部位自身,也可以不照射。上述情況在終端部處也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單側邊30c是FPR薄膜30f的寬度方向的端部,并非是通過半切部7的切斷而生成的部位。在本例中,優(yōu)選的是,拍攝單側邊30c。此外,對于由攝像機12a拍攝的部位與由攝像機12b拍攝的部位之間的距離而言,距離遠比距離近可以使定位精度得到改善。因此,在本例中,對始端部與終端部進行拍攝。
[0051]此外,定位標記(第一標記)也可以是在FPR薄膜30f的規(guī)定位置的始端部與終端部處預先帶有的三角或星型等特有形狀的標記。這些預先的標記以將兩者通過直線進行連結時,該直線與分界線30a成為平行的方式進行標注。即,第一標記的上位概念可以是直線狀的標記。
[0052]上述拍攝時,如圖3所示,在經(jīng)由貫通口 9a、9b的薄膜識別攝像機12a、12b的上方,移動地配置有燈23a、23b,燈23a、23b對位于下方的FPR薄膜30f的表面進行照射。通過該照射,能夠使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從薄膜內表面被攝像機12a、12b清晰地拍攝。燈23a、23b在拍攝后退避到臺9的外側。
[0053]此外,將拍攝到的多行分界線30a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傳送,在控制裝置104中,將相對的一對始端部與終端部通過直線進行連接,從而能夠從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每次一根地檢測出多根分界線30a。
[0054]此時,控制裝置104對檢測出的分界線30a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這兩者進行比較,確認雙方是否處于適當?shù)恼粻顟B(tài)。其結果是,在不處于正交狀態(tài)的情況下,分界線30a位于像素之上,產(chǎn)品的品質下降,因此,如后所述對Θ臺10進行旋轉控制,使分界線30a與中心軸13a處于正交狀態(tài)。對該正交狀態(tài)進行修正的構造詳見后述。
[0055]在圖1中,薄膜設置臺9固定在固定于框架11之上的Θ臺10之上。Θ臺10具有與水平配置的臺座103垂直的中心軸,以該垂直中心軸為中心能夠水平旋轉任意角度。此夕卜,垂直中心軸與薄膜設置臺9的中心一致。因此,通過使Θ臺10進行旋轉而能夠使臺9以該臺9的中心進行旋轉,因此能夠使承載于臺9的FPR薄膜30f進行旋轉。通過該旋轉,使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處于正交狀態(tài)。
[0056]圖4是表示薄膜轉移部101中的向轉移輥13的薄膜轉移開始位置的形態(tài)的圖。圖5是表示薄膜轉移部101中的向轉移輥13的薄膜轉移后的形態(tài)的圖。
[0057]在上述形成正交狀態(tài)之后,在圖1中,如箭頭Yll所示使轉移輥13下降,如圖4所示與FPR薄膜30f接觸。如圖1中箭頭Y12所示,從該接觸位置使轉移輥13向與薄膜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水平移動,如圖5所示,使FPR薄膜30f移取轉移到轉移輥13上。此時,轉移輥13在逆時針方向上(卷繞FPR薄膜30f的方向上)旋轉。轉移到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成為朝向面板15的粘貼薄膜。該轉移后,如圖1中箭頭Y13所示,使轉移輥13向上方退避。圖5表示該退避時的形態(tài)。
[0058]在此,形成為轉移輥13與圖2的(b)所示的FPR薄膜30的第一層30_1之間的粘結力Cl強于第二層30-2與第三層30-3之間的粘結力c3的關系。即,粘結力的強弱的關系為cl > c3。因此,當使轉移輥13與臺9上的FPR薄膜30f接觸并且向Y12方向移動時(即,當使轉移輥13逆時針旋轉時),在轉移輥13上粘貼FPR薄膜30f的第一層30_1,該粘貼部分的第二層30-2從第三層30-3剝離,因此能夠在轉移輥13上轉移FPR薄膜30f。
[0059](薄膜粘貼部的結構)
[0060]圖6是表示在薄膜粘貼部102上,轉移到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面板粘貼時的終端確認形態(tài)的圖。圖7是表示轉移到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面板粘貼時的始端確認形態(tài)的圖。
[0061]如圖1中箭頭Y14所示,轉移有FPR薄膜30f的轉移輥13向設置有面板15的面板設置臺14的前端部的上方移動,如圖6所示進行保持。其中,面板15向面板設置臺14的設置是通過未圖示的面板設置機構來實行的。[0062]在該轉移輥13的保持后,位于退避位置的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通過未圖示的移動機構向雙方向箭頭Y2所示的左方向移動,配置到轉移輥13與面板15之間。利用該攝像機21,對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即分界線30a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進行拍攝確認。參照圖8對進行該定位標記的確認的結構進行說明。
[0063]圖8表示進行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面板粘貼時的定位確認的形態(tài)的結構,圖8的(a)是將轉移輥13沿與該中心軸13a正交的方向進行了切斷時的剖視圖,圖8的(b)是將轉移輥13沿與該中心軸13a平行的方向進行了切斷時的剖視圖。
[0064]如圖8所示,在通過滾珠軸承13b轉動自如地安裝于中心軸13a的金屬(例如SUS)制的筒狀鼓、即轉移輥13的內部中,背光燈25與偏振光透鏡26依次固定在中心軸13a處。在轉移輥13上,從內部貫通到外部的針孔13PSU3PE形成在轉移的FPR薄膜30f的始端部的位置與終端部的位置。將形成于始端部的位置的針孔稱作始端針孔13PS,將形成于終端部的位置的針孔稱作終端針孔13PE。
[0065]各針孔13PS、13PE例如是直徑2mm。當該直徑過大時在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上留下針孔的痕跡,因此設為不留下痕跡程度的尺寸。
[0066]始端針孔13PS為了拍攝FPR薄膜30f的始端部,使背光燈25的光(箭頭Y3)經(jīng)由該始端部如箭頭Y4所示通向外部。即,背光燈25的光在偏振光透鏡26處匯聚,通過始端針孔13PS向FPR薄膜30f照射。該照射光中的規(guī)定比例的光透過FPR薄膜30f,在配置于FPR薄膜內表面?zhèn)鹊臄z像機21處對始端部進行拍攝。與此相同,在攝像機21處,通過終端針孔13PE而對終端部進行拍攝。
[0067]此外,在圖8的(b)中,為了能夠通過始端針孔PS與終端針孔PE對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 (參照圖9)進行拍攝,可以預先調整FPR薄膜30f的位置。即,可以預先調整為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與始端針孔PS和終端針孔PE相關。這樣的話,能夠容易地把握被拍攝的分界線30a有多少行。該點在附圖標記9a、附圖標記9b的貫通口處也是相同的。
[0068]上述拍攝最初在圖6所示的轉移輥13的狀態(tài)下對終端部進行,之后,將轉移輥13旋轉到圖7所示的狀態(tài)而對始端部進行。將該拍攝到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輸送,在控制裝置104中,掌握將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直線連接而成的分界線30a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之間的角度關系。在此,若適當?shù)剞D移,則分界線30a與中心軸13a處于正交狀態(tài)。掌握若不適當?shù)剡M行,則分界線30a與中心軸13a傾斜多少度的情況。換言之,掌握FPR薄膜30f從適當位置偏移而向轉移輥13進行轉移的情況。此外,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在拍攝結束后向雙方向箭頭Y2所示的右方向退避。
[0069]接下來,相對于FPR薄膜30f,進行在面板設置臺14設置的面板15的定位。如圖6以及圖7所示,在面板設置臺14上開設有用于確認面板15的定位標記的兩個貫通口 14a、14b。一方的貫通口 14a形成于面板15的定位標記的始端部的位置,另一方的貫通口 14b形成于定位標記的終端部的位置。將形成于始端部的位置的貫通口 14a稱作始端貫通口 14a,將形成于終端部的位置的貫通口 14b稱作終端貫通口 14b。
[0070]在各貫通口 14a、14b的下方,配置有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各攝像機20a、20b通過各貫通口 14a、14b而拍攝面板15的定位標記。該定位標記例如是圖9所示的黑矩陣行(BM行)15b。此外,若面板設置臺14的臺自身是透明的,則不需要各貫通口 14a、14b。[0071]圖9是表示面板15的像素15a以及BM行15b、FPR薄膜30f的白行30L以及黑行30R之間的分界線30a的圖。
[0072]在將FPR薄膜30f粘貼在面板15上的情況下,在BM行15b處進行使分界線30a上下一致的對位。如圖9所示,該對位是以使最靠近面板15的單側邊15c的BM行15b與最靠近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的分界線30a —致的方式進行的。通過如上所述使其一致,能夠使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不與面板15的像素15a重疊地粘在一起。在分界線30a與像素15a重疊而粘在一起的情況時會產(chǎn)生不能適當?shù)乜吹?D圖像的不良情況,而本發(fā)明能夠防止上述情況。
[0073]為了進行上述的一致,通過圖6所示的各貫通口 14a、14b而利用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對作為最靠近面板15的單側邊15c的定位標記的BM行15b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進行拍攝。將該拍攝到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傳送,在控制裝置104中,掌握將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直線連接而成的BM行15b的位置關系。即,掌握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與BM行15b之間的配置關系。
[0074]此外,面板15的定位標記(第二標記)也可以是預先標注在面板15的規(guī)定位置的始端部與終端部處的三角、星型等特有形狀的標記。這些標記是以將雙方連結為直線時,該直線與BM行15b平行的方式標注的。即,第二標記的上位概念可以是直線狀的標記。
[0075]在此,若使分界線30a與BM行15b上下一致,則彼此位置關系處于適當狀態(tài)。然而,在不一致的情況下,就必須進行使面板15移動而與分界線80a —致的定位。該定位通過滑動用臺機構進行,該滑動用臺機構具有相對于圖6所示的轉移輥13在水平狀態(tài)下進行旋轉動作的Θ臺16以及進行向轉移輥13的軸向進行移動的滑動臺17。
[0076]滑動用臺機構包括:滑動臺17、支承滑動臺17的引導件18、由滾珠絲杠等構成的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在此,假定為設置于面板設置臺14的面板15的BM行15b與轉移到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發(fā)生偏移的情況。
[0077]在這種情況下,設為參照圖9的BM行15b與分界線30a處于平行關系,但向薄膜寬度方向(中心軸13a方向)偏移。此時,利用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通過使滑動臺17向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移動而使面板設置臺14向軸線方向移動,使BM行15b與分界線30a —致。
[0078]另一方面,當BM行15b與分界線30a形成某一旋轉角度偏差時,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使Θ臺16旋轉而使面板設置臺14旋轉,使BM行15b與分界線30a —致?;蛘?,在使其旋轉時,BM行15b與分界線30a成為平行關系,但向薄膜寬度方向(中心軸13a方向)偏移的情況下,如上所述使滑動臺17向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移動,使BM行15b與分界線30a—致。
[0079]圖10是表示薄膜粘貼部102中的面板粘貼開始時的轉移輥13的位置的結構圖。圖11是表示面板粘貼結束后的轉移輥13的位置的結構圖。
[0080]如上所述,使BM行15b與分界線30a —致,之后使轉移輥13向圖1中箭頭Y15所示的下方向移動,如圖10所示,使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始端與面板15的規(guī)定位置接觸。之后,使轉移輥13如圖1中箭頭Y16所示平行于面板15的表面移動,如圖11所示在面板15上粘貼FPR薄膜30f。
[0081]在此,形成面板15與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第二層30_2之間的粘結力c2強于轉移輥13與第一層30-1之間的粘結力Cl的關系。即,粘結力的強弱的關系為c2 > Cl,由此,在面板15上粘貼FPR薄膜30f的情況變得可能。
[0082]在此,當在上述的c2 > Cl的粘結力的強度關系中,添入上述第二層30-2與第三層30-3之間的粘結力c3,考慮粘結力c3、c2、Cl這三者的強度關系時,c3與cl的強度關系如上所述為cl > c3,因此形成c2 > cl > c3的強度關系。
[0083]基于該關系,首先,在使FPR薄膜30f的第一層30_1轉移到轉移輥13的同時,將該轉移部分下方的第二層30-2從第三層30-3剝離,并使FPR薄膜30f轉移到轉移輥13。接下來,使轉移到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始端與面板15的前端位置接觸,使轉移輥13向面板15的后端平行移動。此時,轉移輥13的FPR薄膜30f的第二層30_2粘貼在面板15上,同時將該粘貼部分上方的第一層30-1從轉移輥13剝離,F(xiàn)PR薄膜30f能夠被粘貼在面板15上。
[0084]其中,若采用上述的c2 > Cl > c3的粘結力的強度關系,就可以使薄膜轉移以及粘貼適當?shù)剡M行,因此FPR薄膜30f只要至少具有3D功能所必需的FPR30-2與分離部30_3這兩層即可。
[0085]若將這雙層間的粘結力設為上述c3,則使作為第一層的FPR30-2轉移到轉移輥13的同時,將該轉移部分下方的作為第二層的分離部30-3從FPR30-2剝離,從而使FPR30-2轉移到轉移輥13上。此外,若將轉移輥13與FPR30-2之間的粘結力設為cl,則在向面板15的粘貼時,轉移輥13的轉移FPR30-2的一面以粘結力c2粘貼在面板15上,并且粘結力為Cl的另一面從轉移輥13剝離,由此,使FPR30-2粘貼到面板15上。
[0086](實施方式的動作)
[0087]利用控制裝置104通過以下方式執(zhí)行以上所述的薄膜粘貼動作的控制。
[0088]圖12是用于說明薄膜粘貼裝置100中的控制裝置104的薄膜粘貼動作的控制的流程圖。
[0089]在步驟SI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薄膜切斷運出控制,進行圖1所示的卷繞成薄膜卷Ia的FPR薄膜30的切斷運出。首先,將從薄膜卷Ia拉出的FPR薄膜30通過引導輥
2、3、4保持,在引導輥3與夾持輥5之間被夾入并送出,并且利用卷取軸6卷繞規(guī)定長度。然后,使FPR薄膜30的送出停止,利用砧板8的吸附孔(未圖示)進行吸附而暫時保持。在該保持狀態(tài)下,如圖2的(c)中箭頭Yl所示,半切部7沿著砧板8在FPR薄膜30的寬度方向上行進,從而如圖3所示將FPR薄膜30在厚度方向上切斷(半切)至第一層30-1以及第二層 30-2。
[0090]該半切后,使砧板8的吸附停止,使夾持輥5以及卷取軸6旋轉一定轉數(shù),從而使未被切斷的第三層30-3經(jīng)由導輥3、4被卷取軸6卷繞。通過該卷繞,將僅殘留第三層30-3的部分后續(xù)的具有全部層30-1?30-3的FPR薄膜30拉出對于面板15的一片量的粘貼長度。
[0091]在拉出后,該FPR薄膜30與上述相同地通過砧板8的吸附進行保持,并進行半切動作。由此,將在面板15上粘貼的一片量的FPR薄膜30f切斷運出。該一片量的FPR薄膜30f由夾持輥5進一步輸送,輸送至薄膜設置臺9上的規(guī)定位置而進行承載。該被承載的FPR薄膜30f通過薄膜設置臺9的吸附孔(未圖示)被吸附,保持在臺9上。
[0092]接下來,在步驟S2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薄膜定位標記的確認控制,對保持在薄膜設置臺9上的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進行確認。首先,如圖3所示,使燈23a、23b移動而配置在臺9的兩個貫通口 9a、9b的上方,利用該燈23a、23b對位于下方的FPR薄膜30f的表面進行照射。利用該照射,將圖2的(a)所示的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側的多行分界線30a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從薄膜內表面通過攝像機12a、12b被拍攝。
[0093]該拍攝到的多行分界線30a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傳送,在控制裝置104中,將彼此相對的一對始端部與終端部通過直線連接。通過該連接,從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依次將分界線30a —根根地檢測出多根。
[0094]接下來,在步驟S3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第一位置關系確認控制,判斷FPR薄膜30f與轉移輥13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否適當。這是通過對上述步驟S2所檢測出的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即分界線30a與圖3所示的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這兩者進行比較,若雙方處于適當?shù)恼粻顟B(tài),則進入到步驟S5。另一方面,在未處于正交狀態(tài)的情況下,由于必須適當?shù)匦拚p方的位置關系,因此進入到步驟S4。
[0095]在步驟S4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薄膜轉移位置修正控制,將保持于薄膜設置臺9上的FPR薄膜30f修正為與轉移輥13處于適當?shù)奈恢藐P系。該修正是通過使固定在薄膜設置臺9之下的Θ臺10旋轉而進行的。進行該旋轉,直至臺9上的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形成為適當?shù)恼粻顟B(tài)。
[0096]接下來,在步驟S5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薄膜轉移控制,使FPR薄膜30f移取(轉移)到轉移輥13上。對于該轉移,首先將轉移輥13通過未圖示的移動機構如圖1中箭頭Yll所示下降至與FPR薄膜30f接觸(參照圖4)。接下來,使轉移輥13從該接觸位置與FPR薄膜30f表面接觸,并且如圖1中箭頭Y12所示向與薄膜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水平移動而執(zhí)行。該轉移后,如圖1中箭頭Y13所示,當轉移輥13向上方退避時,如圖5所示,處于在轉移輥13上轉移有FPR薄膜30f的狀態(tài)。
[0097]在此,在步驟S6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面板設置控制,將面板15設置在面板設置臺14上的規(guī)定位置。該設置只要在下面步驟S7中的轉移輥13的移動前即可,可以在任意時刻進行。
[0098]接下來,在步驟S7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轉移輥移動控制,如圖1中箭頭Y14所示,轉移有FPR薄膜30f的轉移輥13向薄膜粘貼部102移動。該移動向設置有面板15的面板設置臺14的前端部上方的規(guī)定位置進行,如圖6所示進行保持。
[0099]接下來,在步驟S8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薄膜轉移位置檢測控制,檢測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轉移位置。即,對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與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最靠近單側邊30c (參照圖9)的分界線30a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檢測。
[0100]首先,使圖6所示的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向雙向箭頭Y2所示的左方向移動,配置在轉移輥13與面板15之間。接下來,將在轉移輥13的內部固定于中心軸13a的圖8所示的背光燈25的光通過偏振光透鏡26進行匯集,通過終端針孔13PE而向FPR薄膜30f照射。該照射光通過FPR薄膜30f,由配置在FPR薄膜內表面?zhèn)鹊臄z像機21來拍攝作為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的分界線30a的終端部。之后,轉移輥13在圖7所示的狀態(tài)下進行旋轉,由攝像機21通過始端針孔13PS而拍攝分界線30a的始端部。
[0101]將該被拍攝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輸送,在控制裝置104中,對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直線連接而成的分界線30a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之間的位置關系(角度關系)進行檢測。此外,在拍攝結束后,攝像機21向雙方向箭頭Y2所示的右方向退避。
[0102]接下來,在步驟S9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面板定位標記檢測控制,檢測面板15的定位標記。即,作為面板設置臺14上的最靠近面板15的單側邊15c (參照圖9)的定位標記的BM (Black Matrix)行15b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通過圖6所示的各貫通口 14a、14b而被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拍攝。該被拍攝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信息向控制裝置104輸送,在控制裝置104中,檢測將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直線連接而成的BM行15b的位置。此夕卜,步驟S9的面板定位標記的檢測也可以在步驟S6的處理結束后進行。即,步驟S6、S9也可以與步驟SI?S8并列進行。
[0103]步驟S9中的檢測后,在步驟SlO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第二位置關系確認控制,判斷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與面板設置臺14上的面板15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否適當。即,在控制裝置104中,對由上述步驟S8檢測出的與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相對的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的位置與由上述步驟S9檢測出的面板15的BM行15b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否適當進行判斷。在此,若分界線30a與BM行15b上下一致,則判斷為適當。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到步驟S12。
[0104]另一方面,參照圖9的BM行15b與分界線30a處于平行關系,但判斷為在薄膜寬度方向、即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方向上發(fā)生偏移。
[0105]在這種情況下,在步驟Sll中,通過控制裝置104的面板位置修正控制來修正面板15的位置。即,利用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使滑動臺17在轉移輥13的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上移動,從而使面板設置臺14在軸線方向上移動。進行該移動,直至面板15的最靠近單側邊15c的BM行15b與FPR薄膜30f的最靠近單側邊30c的分界線30a —致。
[0106]或者,在步驟SlO中,在判斷為分界線30a與BM行15b形成某一旋轉角度偏差的情況下,在步驟Sll中,通過使Θ臺16旋轉而使面板設置臺14旋轉。進行該旋轉,直至BM行15b與分界線30a —致。
[0107]或者,通過該旋轉,BM行15b與分界線30a不一致,雙方以平行關系且向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偏移。在這種情況下,滑動臺17向軸線方向移動,進行該移動,直至BM行15b與分界線30a —致。
[0108]這樣的修正后,在步驟S12中,利用控制裝置104的薄膜粘貼控制,將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粘貼到面板15上。S卩,在上述步驟Sll中的修正所產(chǎn)生的BM行15b與分界線30a的一致后,轉移輥13向圖1中箭頭Y15所示的下方向移動,如圖10所示在面板15的規(guī)定位置處接觸有轉移輥13上的FPR薄膜30f的始端。之后,將轉移輥13如圖1中箭頭Y16所示,在面板15的表面處向終端平行移動,如圖11所示在面板15上粘貼FPR薄膜30f。該粘貼后,如圖1的箭頭Y17、Y18所示,轉移輥13向上方向以及與薄膜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設置到薄膜轉移開始位置。
[0109](實施方式的效果)
[0110]這樣,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薄膜粘貼裝置100,能夠獲得下述效果。
[0111]利用半切部7將從薄膜卷Ia拉出的FPR薄膜30切斷運出為相對面板15的粘貼長度,進行該切斷運出的FPR薄膜30f的定位(第一定位)而向轉移輥13移取轉移。將該轉移的FPR薄膜30f也稱作轉移FPR薄膜30f。在將轉移FPR薄膜30f向面板15進行粘貼時,進行轉移FPR薄膜30f與面板15的定位(第二定位),將轉移FPR薄膜30f移取粘貼到面板15上。
[0112]因而,在FPR薄膜30f向轉移輥13的轉移時以及向面板15的粘貼時分別進行定位,因此能夠將FPR薄膜30f適當?shù)卣迟N到面板15的規(guī)定位置。
[0113]此外,將被定位的FPR薄膜30f保持在薄膜設置臺9的平面上,并轉移到轉移輥13上,因此能夠無褶皺、松弛地進行轉移。另外,在轉移后利用未圖示的移動機構將轉移輥13移動到面板15的上方的規(guī)定位置,進行轉移FPR薄膜30f與面板15之間的定位,因此能夠容易地進行將FPR薄膜30f粘貼到面板15時的定位。另外,在面板設置臺14的平面上邊移動轉移輥13邊進行該粘貼,因此能夠在不會產(chǎn)生褶皺、松弛以及氣泡的前提下進行FPR薄膜30f向面板15的粘貼。
[0114]此外,對于向轉移輥13的薄膜轉移時的定位,對FPR薄膜30f的定位標記(第一標記)進行攝像機拍攝,拍攝信息被控制裝置104檢測,對應于該檢測結果使Θ臺10旋轉,由此將FPR薄膜30f修正到轉移輥13的轉移位置,因此能夠高精度地進行轉移。另外,對轉移輥13的轉移FPR薄膜30f的第一標記和面板15的定位標記(第二標記)進行攝像機拍攝,各拍攝信息被控制裝置104檢測,對應于該檢測結果使Θ臺16旋轉,或者使滑動臺17移動而進行定位。因此,能夠高精度地進行FPR薄膜30f向面板15的粘貼時的定位。由此,能夠高精度地進行向面板15的薄膜粘貼。
[0115]此外,若FPR薄膜30f的第一標記為分界線30a,面板15的第二標記為BM行15b,則不需要將標注定位用的標記的裝置,能夠削減其成本。
[0116]此外,若在檢測分界線30a以及BM行15b時,檢測FPR薄膜30f的最靠近單側邊30c的分界線30a與面板15的最靠近單側邊15c的BM行15b,則能夠消除FPR薄膜30f與面板15整體偏移這樣的不良情況。
[0117]此外,在轉移輥13的內部包括背光燈25和偏振光透鏡26,并且在轉移輥13的環(huán)繞壁上包括針孔13PSU3PE,以第一標記位于針孔13PSU3PE的位置的方式轉移FPR薄膜30f。由此,背光燈25的光通過偏振光透鏡26從針孔13PSU3PE向外部照射,由該照射光將第一標記向外部投射。因而,能夠利用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從外部適當?shù)嘏臄z第一標記。
[0118](變形例I)
[0119]圖13是表示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A的變形例的結構的圖。該攝像機21A構成上述的第二檢測部件,包括有在上方拍攝轉移FPR薄膜30f的第一標記、即分界線30a的透鏡部21a、在下方拍攝面板15的BM行15b的透鏡部21b以及棱鏡等偏振光機構21c。偏振光機構21c具有對拍攝光從透鏡部21a或者透鏡部21b入射進行切換的功能,該切換控制由控制裝置104控制。
[0120]S卩,在透鏡部21a處拍攝了上方的轉移FPR薄膜30f的分界線30a之后,切換到下方的透鏡部21b,在該透鏡部21b處拍攝下方的面板15的BM行15b。這樣的話,如上述實施方式所述,即使不使用面板識別攝像機20a、20b與即將粘貼之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利用一臺攝像機21A也能夠對上方的第一標記與下方的第二標記進行拍攝。因而,基于這點,能夠實現(xiàn)裝置的小型、低成本化。
[0121](變形例2)[0122]也可以在每次進行規(guī)定次數(shù)的由半切部7進行的FPR薄膜30的切斷運出時執(zhí)行第一定位以及第二定位。通常,在進行一次第一定位以及第二定位,之后即使進行規(guī)定次數(shù)薄膜轉移以及粘貼,也不會產(chǎn)生其定位偏移。因而,在該不產(chǎn)生偏移的期間,若省略定位動作,則能夠相應地使動作簡單化而削減機器的磨損、消耗電力等成本。
[0123](變形例3)
[0124]包括噴射空氣的未圖示的噴射裝置(噴射部件),在FPR薄膜30f的第一層30_1向轉移輥13進行轉移時,也可以從噴射裝置向第二層30-2與第三層30-3之間(FPR薄膜30f為雙層構造的情況下在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噴射空氣而進行剝離。另外,在轉移后的第二層30-2向面板15進行粘貼時,也可以從噴射裝置向第一層30-1與轉移輥13之間(FPR薄膜30f為雙層構造的情況下在第一層與轉移輥13之間)噴射空氣而順暢地剝離第一層30-1。
[0125]根據(jù)該結構,在薄膜轉移時,能夠從FPR薄膜30f可靠地剝離轉移所不需要的第三層30-3 (或者第二層)。另外,在薄膜粘貼時,能夠將粘貼對象的轉移FPR薄膜30f從轉移輥13可靠地剝離而粘貼到面板15。
[0126](變形例4)
[0127]卷繞成薄膜卷Ia的FPR薄膜30形成至少粘結有第一層與第二層的薄膜的雙層構造,也可以在轉移輥13的環(huán)繞面上包括有真空設備(未圖示),該真空設備以強于第一層與第二層之間的粘結力且弱于第一層向面板15粘貼時的粘結力的吸引力對薄膜30的第一層進行吸引。在這種情況下,在利用真空設備使第一層向轉移輥13吸引時,將第一層從第二層剝離而進行轉移,在將該轉移后的第一層向面板15進行粘貼時,將第一層從轉移輥13剝離。作為包括該真空設備的構成,也能夠適當?shù)剡M行薄膜轉移以及粘貼。
[0128]此外,轉移輥13的真空設備也可以稱作真空吸附機構。通過這樣的真空吸附機構,即使在轉移輥13下降時,沒有下降到與FPR薄膜30f接觸,也可以利用真空產(chǎn)生的吸引力來作用對FPR薄膜30f進行牽引的力,發(fā)揮改善到轉移輥13的保持力這樣的效果。
[0129]其原因在于,在轉移輥13內不存在真空或真空吸附機構的情況下,如圖4所示,在由轉移輥13卷取FPR薄膜30f時,使轉移輥13下降,與FPR薄膜30f接觸,使轉移輥13從該接觸位置進行水平移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基于轉移輥13的下降位置,存在有發(fā)生若干粘結片擠壓而易于產(chǎn)生微小的位置偏移或者由于按壓力不足而使FPR薄膜30f從轉移輥13脫離等不良情況。然而,如上述那樣,在轉移輥13處采用了真空或真空吸附機構的情況下,能夠防止上述不良情況。
[0130]另外,在FPR薄膜30f朝向轉移輥13的轉移面上具有粘結性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轉移開始時最初使FPR薄膜30f的端部被真空或真空吸附機構吸引,在FPR薄膜30f轉移了某一程度的長度的時刻停止吸引。在這種情況下,最初吸引FPR薄膜30f的端部,因此存在有不會產(chǎn)生上述不良情況而順暢地執(zhí)行最初的轉移動作這樣的優(yōu)點。
[0131](變形例5)
[0132]也可以取代設置在轉移輥13的始端部以及終端部的位置的針孔13PS、13PE,形成將始端部與終端部呈直線狀連接的細長狹縫。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該狹縫從始端部到終端部連續(xù)地確認一行分界線30a。
[0133]在轉移輥13上形成上述的狹縫的構造的情況下,轉移輥13越發(fā)小型化,結構強度越發(fā)降低減弱。因此,若向狹縫中嵌入透明樹脂等透明的加強構件,則能夠防止強度的降低。
[0134]另外,在連結轉移輥13的始端部與終端部的直線上,還可以間斷地設置多個針孔。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從始端部到終端部的呈直線狀延伸的間斷的針孔來確認一行分界線30a,還具有與僅形成上述狹縫的結構相比而并沒有招致上述那樣的強度降低的優(yōu)點。
[0135](變形例6)
[0136]此外,在圖8的例中,也可以將攝像機21配備在轉移輥13的內部,或者將背光燈25等配備在轉移輥13之外。S卩,在圖8的例中,也可以將攝像機21與背光燈25 (偏振光透鏡26)的位置換過來。偏振光透鏡25也可以位于攝像機21的一側。
[0137]此外,相對于如32型、40型、60型等那樣尺寸不同的面板15,粘貼FPR薄膜30f時,以面板15以及FPR薄膜30f彼此的角部分的始端部或者終端部為基準,進行切斷以及粘貼。因而,即使面板15的尺寸不同而使粘貼于其上的薄膜的長度不同,通過貫通口檢測薄膜角部分的始端部(或者終端部)而進行切斷及粘貼即可。以往,從始端貫通口到與不同面板尺寸相應的位置的后端貫通口對應于各種尺寸是必要的。然而,在本例中,由于在角部分有一個貫通口即可,存在有不需要對應于始端貫通口按照每個面板尺寸設置位置不同的多個終端貫通口這樣的優(yōu)點。
[0138]除此之外,本例的薄膜粘貼裝置100并不限定于向具有像素的面板15粘貼光學薄膜30f,能夠應用于向太陽能面板粘貼保護薄膜等廣泛的用途。
[0139]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包含各種變形例。例如,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是為了使本發(fā)明易于理解說明,而并不限于包括所說明的全部結構。此外,也能夠將某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的一部分置換為其他實施方式的結構,或者,在某一實施方式的結構上添加其他實施方式的結構。此外,對于各實施方式的結構的一部分,能夠進行其他結構的追加、刪除、置換。
[0140]此外,上述各結構、功能、處理部(控制部)、處理部件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例如也可以通過設計成集成電路等而利用硬件實現(xiàn)。此外,上述的各結構、功能等也可以通過解讀、執(zhí)行使處理器實現(xiàn)各個功能的程序而由軟件實現(xiàn)。實現(xiàn)各功能的程序、表、文件等信息能夠置于存儲器、硬盤、SSD (Solid State Drive)等記錄裝置或者IC (IntegratedCircuit)卡、SD (Secure Digital memory)卡、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記錄介質。
[0141]此外,控制線、信息線是出于說明的必要而表示的,但在產(chǎn)品上并不限于表示全部的控制線、信息線。實際上,也可以使幾乎全部的結構相互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薄膜粘貼裝置包括: 切斷運出部件,其將繞成卷的薄膜拉出,以向面板粘貼的長度對該拉出的薄膜進行切斷運出; 轉移部件,其具有環(huán)繞面,并且將上述切斷運出的薄膜移取轉移到該環(huán)繞面上; 第一定位部件,在進行上述轉移之前,該第一定位部件進行該薄膜相對于上述環(huán)繞面的定位,以使上述切斷運出的薄膜能夠以預定的狀態(tài)轉移到上述環(huán)繞面上;以及 第二定位部件,其進行上述面板相對于上述轉移薄膜的定位,以使轉移到上述轉移部件的轉移薄膜能夠以預定的狀態(tài)粘貼在上述面板上, 在由上述第二定位部件進行的上述面板的定位之后,上述轉移部件將上述轉移薄膜移取粘貼到定位好的面板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該薄膜粘貼裝置還包括: 薄膜保持部件,其對由上述切斷運出部件切斷運出的薄膜進行保持; 面板保持部件,其對上述面板進行保持;以及 移動部件,其將轉移有上述薄膜的上述轉移部件移動到上述面板的上方, 在由所述第一定位部件進行的定位之后,上述轉移部件將上述保持的薄膜移取轉移到該轉移部件的環(huán)繞面上, 上述第二定位部件在利用上述移動部件將上述轉移部件移動到上述面板的上方之后,進行上述面板相對于該轉移部件的轉移薄膜的定位。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每進行預定次數(shù)的由上述切斷運出部件進行的上述薄膜的切斷運出,執(zhí)行由上述第一定位部件進行的上述薄膜的定位和由上述第二定位部件進行的上述面板的定位。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薄膜上標注直線狀的第一標記,并且在上述面板上標注直線狀的第二標記, 上述轉移部件由以中心軸為中心進行旋轉的圓筒狀的轉移輥構成, 上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使上述薄膜保持部件旋轉的旋轉部件以及對上述第一標記進行檢測的第一檢測部件, 上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使上述面板保持部件旋轉以及移動的旋轉移動部件和對上述第一標記以及第二標記進行檢測的第二檢測部件, 上述薄膜保持部件將上述薄膜保持在上述轉移輥的下方,以使該轉移輥的中心軸的軸向與該薄膜的上述拉出方向交叉, 上述第一定位部件通過上述第一檢測部件檢測上述保持的薄膜的上述第一標記,利用上述旋轉部件使上述薄膜保持部件旋轉,以使該檢測出的第一標記與上述轉移輥的中心軸以預定角度交叉, 上述面板保持部件將上述面板保持在轉移有上述薄膜的轉移輥的下方,以使該轉移輥的中心軸的軸向與該面板的預定方向交叉, 上述第二定位部件通過上述第二檢測部件檢測上述轉移的薄膜的上述第一標記與上述保持的面板的第二標記,利用上述旋轉移動部件使上述面板保持部件旋轉以及移動,以使這些檢測出的第一標記和第二標記上下一致。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檢測部件包括對上述第一標記進行拍攝的第一攝像機, 上述第二檢測部件包括第二攝像機,該第二攝像機具有切換為上述第一標記以及上述第二標記中的任一者的拍攝光的偏振光機構。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是使彼此具有不同的偏振光特性的第一行與第二行沿著上述拉出方向伸出、并且將該伸出的第一行以及第二行在與該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多個的光學薄膜, 上述面板具有在作為黑矩陣的BM行之間排列有像素的結構, 上述第一標記是上述第一行與上述第二行之間的分界線, 上述第二標記是上述BM行。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檢測部件將上述薄膜的最靠近上述拉出方向的單側邊的上述分界線作為上述第一標記進行檢測, 上述第二檢測部件將轉移到上述轉移輥的薄膜的最靠近上述單側邊的上述分界線作為上述第一標記進行檢測,并且將上述面板的最靠近薄膜粘貼方向的單側邊的上述BM行作為上述第二標記進行檢測。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轉移輥在其內部依次包括燈與偏振光透鏡,用于使上述燈的光通過上述偏振光透鏡向該轉移輥的外部進行照射的針孔形成在該轉移輥的環(huán)繞壁上, 在上述針孔的位置處配置有上述第一標記的狀態(tài)下,將上述薄膜轉移到上述轉移輥。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具有至少粘結有第一層與第二層的薄膜的雙層構造, 形成如下關系:將轉移到上述轉移部件的上述薄膜的第一層與該轉移部件粘結的第一粘結力強于將上述第一層與上述第二層粘結的第二粘結力,將轉移到上述轉移部件的上述第一層與上述面板粘結的第三粘結力強于上述第一粘結力, 在向上述轉移部件轉移上述第一層時,將該第一層從上述第二層剝離,在轉移到上述轉移部件的第一層向上述面板進行粘貼時,將該第一層從該轉移部件剝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粘貼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薄膜具有至少粘結有第一層與第二層的薄膜的雙層構造, 上述轉移部件包括真空設 備,該真空設備以強于該第一層與上述第二層之間的粘結力且弱于向上述面板粘貼該第一層時的粘結力的吸引力將上述薄膜的第一層吸引到該轉移部件的環(huán)繞面上, 在由上述真空設備向上述轉移部件吸引上述第一層時,將該第一層從上述第二層剝離,在將轉移到上述轉移部件的第一層向上述面板進行粘貼時,將該第一層從該轉移部件剝離。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3513319SQ201310261575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岸村敏治, 石田剛, 大平直樹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