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用電子照相系統(tǒng)和顯影劑盒的成像裝置。
背景技術:
本領域已知的一種電子照相彩色打印機是串行式彩色激光打印機。該打印機具有四個感光構件和將調色劑供應到相應的感光構件的四個顯影輥,感光構件和顯影輥分別設置用于黃色、品紅色、青色和黑色的調色劑。在日本專利申請?zhí)亻_2010-230899中公開的這種串行式彩色激光打印機的示例包括成像單元,該成像單元具有感光構件和顯影輥;和調色劑盒,該調色劑盒容納調色劑?!?br>
在這種打印機中的成像單元中心地設置在打印機內,同時調色劑盒以能夠拆卸的方式設置在打印機的側部中。然而,在上述常規(guī)打印機中的調色劑盒在感光構件的軸向方向上安裝在打印機的側部(即,盒容納部)中并從打印機的側部被拆除。因此,打印機必須安裝成使得在打印機的用于安裝和拆除調色劑盒的側邊能得到大的空間。因此,該構造能使得難以將打印機安裝在小的空間中(即結構不益于減小打印機必需的安裝空間)。該打印機構造還不益于在擱架上以及在打印機的上方和打印機的側邊具有有限空間的其它位置中的安裝,從而減少用戶的對能夠安裝打印機的位置的選擇。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像設備,該成像設備設有顯影劑盒,該顯影劑盒能減小所需的安裝空間并提高用戶在為安裝裝置而選擇位置時的自由。在了達到以上及其它目的,提供一種成像設備,該成像設備包括主殼、多個成像單元、多個顯影劑盒、盒支撐單元和移動機構。多個成像單元包括感光鼓、顯影劑支撐構件和接收開口,在感光鼓上形成靜電潛像,顯影劑支撐構件與感光鼓面對,而接收開口被構造成接納顯影劑。多個感光鼓中的每個感光鼓具有在軸向方向上延伸的軸線。多個成像單元在與軸向方向垂直的預定方向上彼此并置排列。多個顯影劑盒在預定方向上彼此并置排列。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設置用于多個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在軸向方向上與多個成像單元中的對應的一個成像單元面對地設置。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包括顯影劑容納部和供應開口,顯影劑容納部被構造成容納顯影劑,并通過供應開口將顯影劑容納部中的顯影劑供應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對應的一個成像單元。盒支撐單元以能夠拆卸的方式支撐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移動機構被構造成使盒支撐單元移動至安裝位置、縮回位置和拉出位置。當盒支撐單元在安裝位置中時,盒支撐單元安裝在主殼中,并且供應開口與接收開口彼此連通。當盒支撐單元在縮回位置中時,盒支撐單元在軸向方向上移離多個成像單元,以中斷供應開口與接收開口之間的連通。當盒支撐單元在拉出位置中時,盒支撐單元從縮回位置在預定方向上被拉出至主殼的外部。
在附圖中圖I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彩色打印機的剖視圖;圖2是圖I中的彩色打印機的透視圖,其中處理側前蓋與盒側前蓋打開;
圖3是沿圖I的線A-A截取的彩色打印機的剖視圖,其中調色劑盒抽屜在安裝位
置中;圖4是沿圖I的線A-A截取的彩色打印機的剖視圖,其中調色劑盒抽屜在縮回位
置中;圖5A是圖示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平移凸輪和軌道構件的與盒側前蓋的運動連動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關閉,并且平移凸輪在第一位置中;圖5B是圖示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平移凸輪和軌道構件的與盒側前蓋的運動連動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打開,并且平移凸輪在第二位置中;圖6A是圖示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圖2所示的調色劑盒抽屜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關閉,并且調色劑盒抽屜在安裝位置中;圖6B是圖示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圖2所示的調色劑盒抽屜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打開,并且調色劑盒抽屜在縮回位置中;圖7是圖示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圖2所示的調色劑盒抽屜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調色劑盒抽屜在拉出位置中;圖8是圖示調色劑盒相對于圖7所示的調色劑盒抽屜的拆除和安裝的說明圖;圖9是圖示圖I所示的處理盒的拆除和安裝的說明圖;圖IOA是圖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軌道構件的與盒側前蓋的運動連動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關閉;圖IOB是圖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容納部并圖示軌道構件的與盒側前蓋的運動連動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打開;圖IlA是圖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容納部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關閉;圖IlB是圖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容納部的說明圖,其中盒側前蓋打開;圖IlC是圖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容納部的說明圖,其中調色劑盒抽屜在縮回位置中;圖12是圖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調色劑盒與處理盒連接;圖13是圖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的調色劑盒的運動的說明圖,其中調色劑盒與處理盒分開;圖14是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彩色打印機的剖視圖,其中調色劑盒抽屜在安裝位置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I.打印機的總體結構圖I和2示出用作本發(fā)明的成像設備的示例的打印機I。打印機I是中間轉印串行式彩色打印機。打印機I包括構成裝置本體的主殼2、用于供給要打印的紙張P的片材的片材供給單元3、用于在由片材供給單元3供應的紙張P上形成圖像的成像單元4和用于容納調色劑盒46 (稍后描述)的調色劑盒容納部5。(I)主殼主殼2具有在側視圖中的大致矩形箱形狀。處理側進入開口 6形成在主殼2的側壁中。處理側前蓋7以能夠樞轉(能夠移動)的方式設置在主殼2相同的側壁上。前蓋7 能夠繞該前蓋7的下端在用于關閉進入開口 6的關閉位置與用于使進入開口 6暴露的打開位置之間樞轉。使紙盤10 (稍后描述)的前端部暴露的開口 8形成在前蓋7的下部中。設置在前蓋7上的手動紙張供給引導件9從開口 8的上邊緣朝處理框架27 (稍后描述)的底壁與紙張供給構件18(稍后描述)的前端部之間的位置斜向后和向下延伸。在以下的說明中,主殼2的設置前蓋7的側(圖I中的左側)稱為“前側”,而相反側(圖I中的右側)稱為“后側”。此外,主殼2的左側和右側基于面對打印機I的前側的用戶的視角。換句話說,圖I中的近側為“右側”,同時遠側為“左側”。(2)片材供給單元片材供給單元3包括用于容納紙張P的片材的紙盤10。紙盤10以能夠拆除的方式安裝在主殼2的底部中。握持部11靠近紙盤10的頂邊緣設置在紙盤10的前壁上。握持部11具有大體U形的橫截面,其中U形的開口面向下。握持部11的頂表面以在該頂表面與手動紙張供給引導件9之間形成有間隙的方式與手動紙張供給引導件9豎直相對。在握持部11的頂表面與手動紙張供給引導件9之間形成的間隙限定手動紙張供給開口 12,可通過該手動紙張供給開口 12手動供給除容納在紙盤10中的紙張P的片材以外的紙張P的片材。片材供給單元3還包括設置在紙盤10的后端的上方的拾取輥13、設置在拾取輥13的后面的供給輥14、設置成以便從供給輥14的底側面對供給輥14的供給墊15、設置成與供給輥14的后側接觸的一對頂部與底部夾送輥16和設置在供給輥14的上方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對的一對對準輥17。拾取輥13旋轉,以在供給輥14與供給墊15之間供應容納在紙盤10中的紙張P的片材(由圖I中的實線指示),由此供給輥14的旋轉一次一片地分開并供給紙張。旋轉的供給輥14隨后供應每片紙張P,以便順序通過供給輥14與夾送輥16之間,并進入設置在供給輥14的上方的對準輥17之間。對準輥17旋轉,以便在規(guī)定的定時將片材供應到成像單元4(在中間轉印帶41與輔助轉印輥38之間,兩者稍后描述)。從紙盤10通過拾取輥13、供給輥14、供給墊15、一對夾送輥16和一對對準輥延伸至成像單元4的該供給路徑對應于第一供給路徑。與第二供給路徑對應的手動紙張供給路徑形成在紙盤10與處理框架27 (稍后描述)的底壁之間的片材供給單元3中。
紙張供給構件18設置在紙盤10中。紙張供給構件18構成手動紙張供給路勁的底壁,并面對處理框架27 (稍后描述)的底壁。紙張供給構件18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伸長的大體平板形狀。紙張供給構件18借助于一對左支撐板與右支撐板19和各種壓縮彈簧20設置在紙盤10的上邊緣上。五個盤側供給構件21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的間隔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紙張供給構件18中。在稍后將描述處理框架27的同時,五個處理側供給構件22在與盤側供給構件21相對的位置處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處理框架27的底壁上。通過手動紙張供給開口 12手動供給的紙張P (由圖I中的虛線指示)由前蓋7上的手動紙張供給引導件9和設置在紙盤10上的握持部11的頂表面引導至最前面的處理側供給構件22與最前面的盤側供給構件21之間的夾送部。驅動處理側供給構件22中的每個處理側供給構件以旋轉,同時對應的盤側供給構件21隨動,從而在 處理框架27 (稍后描述)的底表面與紙張供給構件18的頂表面之間在向后的方向上輸送手動供給的片材。如上所述,手動供給的紙張P的片材被引導至在紙張供給構件18的后端處的拾取輥13,并通過拾取輥13的旋轉在供給輥14與供給墊15之間被輸送。然后旋轉的供給輥14將紙張P的片材順序通過供給輥14與夾送輥16供應到設置在供給輥14的上方的對準輥17之間的夾送部。旋轉的對準輥17在規(guī)定的定時供應在兩者稍后描述的中間轉印帶41與輔助轉印輥38之間的片材。手動紙張供給路徑對應于從手動紙張供給開口 12通過盤側供給構件21和處理側供給構件22延伸至拾取輥13的供給路徑。(3)成像單元成像單元4設置在片材供給單元3的上方,并包括處理單元23、轉印單元24和定影單元25。(3-1)處理單元處理單元23在拾取輥13前面以能夠移動的方式設置在紙盤10的上方。處理單元23能夠在安裝位置(見圖I)與拉出位置(見圖9)之間在前后方向上移動,在該安裝位置中,處理單元23安裝在主殼中,而在該拉出位置中,處理單元23被從主殼2拉出。處理單元23包括作為與用于成像的四種顏色對應的成像單元的四個處理盒26和用于以能夠拆卸安裝的狀態(tài)保持處理盒26的處理框架27。處理盒29彼此平行并置地布置,并在前后方向(預定方向)上以一定的間隔隔開。更具體地說,處理盒26以從前向后的順序包括黑色處理盒26K、黃色處理盒26Y、品紅色處理盒26M和青色處理盒26C。每個處理盒26 —體地保持感光鼓28、電暈充電器29和顯影裝置30。感光鼓28具有大體圓柱形形狀,并以感光鼓28的軸線在左右方向上對準的方式取向。電暈充電器29設置在對應感光鼓28的下方和后方。電暈充電器29面對感光鼓28但與感光鼓28分開。顯影裝置30設置在對應感光鼓28的下方和前方。顯影單元30設有作為顯影劑支撐構件的顯影輥31。顯影輥31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顯影裝置30的頂部中,并設置成與感光鼓28面對。顯影輥31的表面的一部分在從顯影裝置30的上方(顯影裝置30的斜上方和后方)觀察時暴露,并在前下側上接觸感光鼓28。每個顯影裝置30還包括用于將調色劑供應到顯影輥31的供應輥32和用于調整在顯影輥31上承載的調色劑的厚度的厚度調整刮片33。每個顯影裝置30還包括設置在供應輥32的下方和后方的調色劑儲存器34,用于儲存從調色劑盒46(稍后描述)供應的調色劑。黑色處理盒26K還包括皮帶清潔輥90、廢調色劑儲存器87、中繼輥88和刮墨片89。皮帶清潔輥90在對應的感光鼓28前面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黑色處理盒26K中,并被定位成用于從下方接觸中間轉印帶41 (稍后描述)的下部。皮帶清潔輥90用于清除殘留在中間轉印帶41 (稍后描述)的表面上的任何調色齊U。中繼輥88臨時保持被皮帶清潔輥90清除的調色劑。調色劑隨后被刮墨片89從中繼輥88刮掉,并被收集在廢調色劑儲存器87中。螺旋螺桿91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黑色處理盒26K的廢調色劑儲存器87中。螺旋螺桿91將收集在廢調色劑儲存器87中的廢調色劑輸送至設置在黑色調色劑盒46 (稍后描述)中的廢調色劑收集單元(未示出)。設置在主殼2中的處理框架27能夠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滑動。處理框架27包括與四個感光鼓28對應的四個LED單元35。每個LED單元35設置在對應的顯影裝置30的后側,以便面對對應的感光鼓28的 底部。每個LED單元35還包括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個LED的LED陣列36。LED單兀35用于基于規(guī)定的圖像數(shù)據(jù)使對應的感光鼓28的表面曝光。(3-2)轉印單元轉印單元24包括皮帶單元37和輔助轉印輥38。當處理單元23在安裝位置中時,皮帶單元37位于處理單元23的上方。皮帶單元37在前后方向上取向,以便從上方面對感光鼓28中的每個感光鼓。皮帶單元37包括驅動輥39、從動輥40、中間轉印帶41和四個主轉印輥42。驅動輥39與從動輥40在前后方向上分開。中間轉印帶41圍繞驅動輥39和從動輥40放置,使得中間轉印帶41的下部接觸感光鼓28中的每個感光鼓。當驅動驅動輥39旋轉時,中間轉印帶41循環(huán),使得中間轉印帶41的接觸感光鼓28中的每個感光鼓的下部在向后的方向上移動。主轉印輥42設置成以便以在主轉印輥42與對應的感光鼓28之間介入有中間轉印帶41的下部的方式面對對應的感光鼓28。輔助轉印輥38設置在皮帶單元37的后側,并以輔助轉印輥38與皮帶單元37的驅動輥39之間介入有中間轉印帶41的方式面對驅動輥39。(3-3)定影單元定影單元25設置在輔助轉印輥38的上方。定影單元25包括加熱輥43和面對加熱輥43的壓力輥44。(4)調色劑盒容納部如圖2和3所示,調色劑盒容納部5通過從主殼2的右端向左凹陷形成在處理單元23的右側。側視圖中的大致矩形空間由調色劑盒容納部5限定。作為開口的盒側進入開口 132在處理側進入開口 6的右邊鄰近處理側進入開口 6地形成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的前端中。作為開閉構件的盒側前蓋133以能夠樞轉(能夠移動)的方式設置在主殼2上。前蓋133能夠繞該前蓋133的下端在用于關閉進入開口 132的關閉位置與用于使進入開口132暴露的打開位置之間樞轉。作為盒支撐單元的調色劑盒抽屜45容納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調色劑盒抽屜45 —體地支撐作為顯影劑盒的四個調色劑盒46,每個調色劑盒46容納離散顏色的調色劑(顯影劑)。調色劑盒抽屜45沿前后取向布置,以便面對所有的處理盒26。調色劑盒抽屜45能夠移動至安裝位置、縮回位置和拉出位置,在該安裝位置中,處理盒26安裝在主殼2內(見圖2),在該縮回位置中,處理盒26從處理單元23向右縮回(見圖4),而在該拉出位置中,處理盒26被拉出至主殼2的外部(見圖8)。 如稍后將更詳細地描述地,當調色劑盒抽屜45在安裝位置中時,調色劑盒46中的每個調色劑盒布置在與對應的處理盒26的右側相對的位置。調色劑盒46中的每個調色劑盒聯(lián)接至對應的處理盒26的右側,并能將調色劑供應到處理盒26的調色劑儲存器34中。(5)成像操作從對應的調色劑盒46供應到處理盒26的調色劑儲存器34中的調色劑從調色劑儲存器34供應到供應輥32上,并繼而供應到顯影輥31上。厚度調整刮片33隨顯影輥31旋轉而調整供應至顯影輥31的調色劑的厚度,以便以薄的均勻厚度維持在顯影輥31的表面上承載的調色劑。此外,供應至顯影輥31的調色劑在厚度調整刮片33與顯影輥31之間被正摩擦充電。同時,電暈充電器29隨感光鼓28旋轉而向對應的感光鼓28的表面施加均勻的正電荷。LED單元35隨后使感光鼓28的充電表面曝光,以在表面上形成與要打印在紙張P上的圖像對應的靜電潛像。隨著感光鼓28繼續(xù)旋轉,在顯影輥31的表面上承載的被正充電的調色劑供應至在感光鼓28的表面上形成的潛像。調色劑通過逆顯影使在感光鼓28上的潛像顯影成可視的調色劑圖像。作為主轉印,隨著中間轉印帶41的下部向后移動,在所有感光鼓28的表面上顯影的調色劑圖像順序轉印到中間轉印帶41的下部上。順序轉印的調色劑圖像在中間轉印帶41上形成彩色圖像。作為輔助轉印,隨著片材通過中間轉印帶41與輔助轉印帶38之間,在中間轉印帶41上承載的彩色圖像隨后轉印到從片材供給單元3供應來的紙張P的片材上。接下來,隨著片材通過加熱輥43與壓力輥44之間,轉印到紙張P上的彩色圖像通過熱和壓力在定影單元25中定影到紙張P上。(6)紙張排出排出盤47形成在主殼2的頂表面上,用于接納從主殼2排出的紙張P的片材。紙張排出單元48在主殼2的后側處形成在主殼2的頂部上,并比排出盤47向上突出得遠。排出口 49在排出盤47上方的位置處形成在紙張排出單元48中。紙張通過排出口 48從主殼2排出。紙張排出單元48還包括設置在排出口 49內的三個排出輥50,用于朝排出盤47輸送紙張P的片材。
因此,在調色劑圖像在定影單元25中被定影至紙張P的片材之后,排出輥50將片材排出到排出盤47上。2.處理單元(I)處理框架如圖1、3和4所示,處理框架27具有帶有封閉底部和敞開頂部的大體矩形框架狀結構。更具體地說,處理框架27包括彼此平行布置并在左右方向上分開的一對側壁53、橋接側壁53的前端的前壁51和橋接側壁53的后端的后壁52。前壁51具有從前壁51向前突出的把手54。導輥55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側壁53中的每個側壁的后上端。盡管在附圖中未示出,但在前后方向上伸長并且從左側壁和右側壁53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起設 置在側壁53的頂邊緣上。暴露凹槽56形成在右側壁53中,用于使顯影裝置30的調色劑接納單元66 (稍后描述)暴露。暴露凹槽56形成為右側壁53的頂邊緣中的切口,以產生朝右側壁53的下側凹進并在頂部敞開的凹形凹槽。(2)處理盒每個處理盒26設有一對左側板與右側板60、感光鼓28、電暈充電器29和顯影裝置30。側板60為大體板形的并且豎直地伸長。側板60設置成彼此平行并在左右方向上分開。暴露孔59形成在右側板60中,以使調色劑接納單元66 (稍后描述)暴露。感光鼓28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側板60之間。電暈充電器29橫跨在側板60之間。顯影裝置30設置在側板60之間。顯影裝置30還具有顯影劑殼體61。顯影劑殼體61 —體地設有第一框架62和第二框架63,該第一框架62支撐顯影棍31和供應輥32,而該第二框架63限定調色劑儲存器34。第一框架6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伸長的圓柱形形狀。在橫截面中,第一框架62具有U形,其中“U”的開口斜向上和向后地面向。螺旋螺桿67在第一框架62中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至供應輥32的后面。調色劑供應孔64和調色劑回收孔65在第一框架62的后底部中形成在面對螺旋螺桿67的后側的位置處。調色劑供應孔64為形成在第一框架62的左端部中的大體矩形通孔。調色劑回收孔65是大致具有與調色劑供應孔64相同的形狀和尺寸的通孔,并形成在第一框架62的右端部中。調色劑供應孔64和調色劑回收孔65在左右方向上彼此對準。第二框架63設置在第一框架62的后端的下方。第二框架63形成為局部圓柱形形狀,并在左右方向上伸長。第二框架63的橫截面大體為C形的,開口斜向上和向前。更具體地說,第二框架63的頂部與第一框架62的后下部連續(xù)形成,以在調色劑供應孔64和調色劑回收孔65上方形成連續(xù)的周緣。第二框架63的上部還在調色劑供應孔64和調色劑回收孔65的底邊緣前面和下方的區(qū)域中與第一框架62的后下部連續(xù)地形成。顯影裝置30還在調色劑儲存器34的右側設有作為接納單元的調色劑接納單元
66ο調色劑接納單元66具有帶有層疊布置的兩個聯(lián)接缸的雙缸結構。下缸為輸送缸68,而上缸是作為接納構件的接納缸69。輸送缸68與第二框架63的右壁連續(xù)地形成,并從該右壁向右延伸。輸送缸68具有帶有比第二框架63的直徑小的直徑的大體圓柱形形狀,并具有與第二框架63共用的中心軸線。輸送缸68的與第二框架63的右壁連續(xù)地形成的左端通向第二框架63的內部,同時輸送缸68的右端封閉。調色劑輸送構件81設置在第二框架63和輸送缸68內。調色劑輸送構件81 —體地設有設置在第二框架63內的攪拌器82和設置在輸送缸68內的螺旋螺桿83。攪拌器82與螺旋螺桿83在左右方向上連續(xù)地形成,并共用相同的旋轉軸。調色劑輸送構件81的右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輸送缸68的右壁中。調色劑 輸送構件81的左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第二框架63的左壁中,以便能夠相對于左壁旋轉,并且該調色劑輸送構件81的左端從左壁向左突出。驅動齒輪84在第二框架63的左壁的外部設置在調色劑輸送構件81的左端部上,并且不能相對于調色劑輸送構件81旋轉。在主殼2中產生的驅動力經由齒輪系(未示出)輸入驅動齒輪84。接納缸69形成為在左右方向上伸長的大體圓柱形形狀。接納缸69的下部連接至輸送缸68的頂部。接納缸69的右端封閉,并設置在隔一段距離面對第一框架62的右側的位置處。接納缸69的左端敞開。接納缸69的內徑稍大于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稍后描述)的外徑,并且能夠接納該供應缸98。作為接收開口的處理側接收開口 70形成在接納缸69的右端部中,同時豎直地穿透接納缸69的底部,并且該處理側接收開口 70提供輸送缸68與接納缸69之間的連通。接納缸69還包括作為第一遮門的處理側遮門71和聯(lián)接件72。遮門71在形狀方面通常為帶有封閉右端的圓柱形,并且在左右方向上伸長。遮門71具有大致與供應缸98 (稍后描述)的外徑相等的外徑和等于接納缸69的左右長度的大約一半的左右長度。聯(lián)接件暴露孔76形成為通過遮門71的右壁,用于使聯(lián)接件72的配合構件75 (稍后描述)暴露。聯(lián)接件暴露孔76具有比配合構件75 (稍后描述)的直徑大的直徑。遮門71設置在接納缸69內,并且能夠在接納缸69的左端中用于打開接收開口 70的打開位置(見圖3)與在接納缸69的右端中用于關閉接收開口 70的關閉位置(見圖4)之間滑動。在接納缸69的左壁與遮門71的右壁之間還介入有壓縮彈簧73,用于恒定地朝關閉位置向右推壓遮門71。聯(lián)接件72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接納缸69的左壁中。聯(lián)接件72具體地包括驅動軸74、配合構件75和驅動輸入齒輪77。驅動軸74具有大體柱形形狀,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驅動軸74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接納缸69的左壁中。配合構件75設置在驅動軸74的右端上,并且不能相對于驅動軸74的右端旋轉。配合構件75大體上為盤形,并與驅動軸74共用中心軸線。驅動輸入齒輪77設置在驅動軸74的左端上,并且不能相對于驅動軸74的左端旋轉。驅動輸入齒輪77位于接納缸69與第一框架62之間,并且與驅動軸74共用中心軸線。由主殼2產生的驅動力經由齒輪系(未不出)輸入驅動輸入齒輪77。3.調色劑盒和調色劑盒容納部(I)調色劑盒
如圖3和4所示,調色劑盒46中的每個調色劑盒包括容納調色劑的盒殼94和作為供應構件用于將盒殼94中的調色劑供應至處理盒26的調色劑儲存器34的供應缸98。盒殼94包括具有在左右方向上比上半部的寬度窄的寬度的下半部。盒殼94的下半部漸縮,使得盒殼94的下半部的水平橫截面朝底部逐漸變小。在盒殼94內形成有作為顯影劑容納部用于容納調色劑的調色劑容納部95和用于支撐供應缸98的供應通道96。調色劑容納部95設置在盒殼94的上部中。調色劑容納部95的下端漸縮,使得該調色劑容納部95的下端的水平橫截面朝底部逐漸變小。通孔97形成在調色劑容納部95的底端中,同時向下敞開。供應通道96形成在盒殼94的下端中,以便與通孔97連通。供應通道96具有大體圓形的橫截面,并左右延伸。供應通道96的右端在供應通道96的頂邊緣處與通孔97連通,同時右端封閉。此外,供應通道96的左端向左敞開。 供應缸98具有大體圓柱形形狀,并從供應通道96的左端上的周緣向左延伸。供應缸98的右端向右敞開,并與供應通道96連通。供應缸98的左端封閉。供應開口 99形成在供應缸98的左端中,同時豎直地穿透供應缸98的下部。調色劑盒46中的每個調色劑盒還包括螺旋螺桿100和作為第二遮門的盒側遮門101。螺旋螺桿100設置在供應通道96和供應缸98內,并在左右方向上取向。螺旋螺桿100的右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供應通道96的右壁中,而螺旋螺桿100的左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供應缸98的左壁中,并從左壁向左突出出來。在螺旋螺桿100的左端上還形成有配合部102。配合部102大體上為盤形,并與螺旋螺桿100共用旋轉中心。配合部102與設置在調色劑接納單元66的聯(lián)接件72上的配合構件75配合,以便不能相對于配合構件75旋轉。遮門101在形狀方面大體上為圓柱形,并左右伸長。遮門101形成有大致和接納缸69的內徑一致的內徑,并形成有大致與遮門71的左右長度相同的左右長度。遮門101配合在供應缸98的外部,并且能夠在供應缸98的左端上用于關閉供應開口 99的關閉位置(見圖4)與從關閉位置向右移動(縮回)用于使供應開口 99暴露的打開位置(見圖3)之間滑動。在盒殼94的左壁與遮門101的右端之間還介入有壓縮彈簧103,用于恒定地朝關閉位置向左推壓遮門101。如圖I、6A和6B所圖示地,黑色調色劑盒46形成為在前后方向上比其它調色劑盒46 (青色、品紅色和黃色調色劑盒46)寬。廢調色劑容納部(未示出)設置在黑色調色劑盒46的與調色劑容納部95分開的前面區(qū)域中,用于容納從廢調色劑儲存器87輸送來的廢調色劑。如圖6A和6B所示,黑色調色劑盒46包括聯(lián)接至黑色處理盒26K的廢調色劑儲存器87的廢調色劑輸送缸104。廢調色劑輸送缸104具有大體圓柱形形狀,并從廢調色劑收集單元(未示出)向左延伸。螺旋螺桿105(見圖I)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廢調色劑輸送缸104中。廢調色劑接收開口 106(見圖6A)形成在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左端中,同時豎直地穿透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頂部。廢調色劑接收開口 106在平面圖中具有大體矩形形狀。與盒側遮門101相同的廢調色劑收集單元側遮門107設置在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左端上。具體地,遮門107在形狀方面大體上為圓柱形,并左右伸長。遮門107的內徑近似等于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外徑。遮門107配合在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外側上,并且遮門107能夠在位于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 左端的用于關閉廢調色劑接收開口 106的關閉位置(見圖6B)與從關閉位置向右移動(縮回)的用于使廢調色劑接收開口 106暴露的打開位置(見圖6A)之間滑動。在盒殼94的左壁與遮門107的右端之間還介入有壓縮彈簧108,用于恒定地朝關閉位置向左推壓遮門107。(2)調色劑盒容納部如圖2、3和4所示,調色劑盒容納部5容納調色劑盒抽屜45和移動機構111。(2-1)調色劑盒抽屜如圖I所示,調色劑盒抽屜45具有在前后前后方向上伸長的框架狀結構。調色劑盒抽屜45具有封閉底部,但在左側敞開。更具體地說,調色劑盒抽屜45由底壁112、作為側壁的右壁113、前壁114、后壁115和三個分隔壁116 —體構成。底壁112具有在平面圖中大致為矩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伸長的平板形狀。抽屜側輥117在底壁112的左側與右側附近設置在底壁112的的后邊緣上。抽屜側輥117帶有游隙123地配合在形成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的導槽123 (稍后描述)中。右壁113具有平板形狀,該右壁113在側視圖中大致為矩形,在前后方向上伸長,并且設置在底壁112的右側。右壁113設置在調色劑盒46的在左右方向上與處理盒26相反的一側。前壁114具有大體平板形狀,并從底壁112的前邊緣向上延伸。后壁115具有大體平板形狀,并從底壁112的后邊緣向上延伸。分隔壁116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在前壁114與后壁115之間在前后方向上以一定的間隔隔開。分割壁116中的每個分隔壁具有大體平板形狀,并從底壁112向上延伸。采用該構造,調色劑盒抽屜45分隔成四個區(qū)域,每個區(qū)域具有和對應的調色劑盒46的前后長度相等的前后長度。調色劑盒46中的每個調色劑盒在由前壁114、后壁115和分隔壁116限定的區(qū)域中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撐在調色劑盒抽屜45中。當調色劑盒46支撐在調色劑盒抽屜45中時,調色劑盒抽屜45的右壁面對調色劑盒46的右側(見圖3)。(2-2)移動機構移動機構111設置在調色劑盒抽屜45的下部中。移動機構111包括作為支撐構件的軌道構件121和作為移動構件的平移凸輪122。軌道構件121設置在調色劑盒抽屜45的底側中。軌道構件121具有在平面圖中大體上為矩形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伸長的平板形狀。軌道構件121的左右與前后尺寸大致和構成調色劑盒抽屜45的底壁112的左右與前后尺寸相等。導槽123形成在軌道構件121中,用于接納調色劑盒抽屜45的抽屜側輥117。軌道側輥127同樣設置在軌道構件121上。如圖5A和5B所示,導槽123在軌道構件121的左邊緣部與右邊緣部中的每個邊緣部中設置一個。導槽123向下凹入軌道構件121的頂表面,并且大致為線性的,同時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導槽12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跨過整個軌道構件121。
軌道側輥127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設置在導槽123的前端中,使得軌道側輥127的頂部從導槽123向上突出。在軌道構件121上形成的是引導凸起部124和限制凸起部插入孔125,該引導凸起部124配合到平移凸輪122的凸輪槽126中,而該限制凸起部插入孔125用于將稍后描述的限制凸起部136插入主殼2。引導凸起部124以在軌道構件121的前端和后端上均有一個引導凸起部124的方式設置在軌道構件121的左邊緣上。每個引導凸起部124在形狀方面大體上為柱形的,并從軌道構件121的底表面向下延伸。限制凸出部插入孔125形成在軌道構件121的后端中,并在軌道構件121的左表面中向右凹進。平移凸輪122設置在軌道構件121的底側上,并能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滑動。平 移凸輪12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伸長的平板形狀,并在平面圖中通常是矩形的。平移凸輪122的前后長度與軌道構件121的前后長度近似相等,同時左右尺寸小于軌道構件121的左右尺寸。作為一對移動部的兩個凸輪槽126以一個凸輪槽126設置在平移凸輪122的前端與后端中的每一個處的方式形成在平移凸輪122中。凸輪槽126中的每個凸輪槽在平面圖中大體上為S形,其中靠近左邊緣并進一步向前定位的一端連接至靠近右邊緣并進一步向后定位的另一端。兩個凸輪槽126均具有足夠接納軌道構件121的引導凸起部124的寬度。平移凸輪122設置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并且能夠在容納于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的第一位置(見圖5A)與第二位置(見圖5B)之間滑動,在該第二位置中,平移凸輪122的前端從盒側進入開口 132向前突出。聯(lián)接構件128設置在前蓋133上。平移凸輪122的前端聯(lián)接至聯(lián)接構件128。此外,當平移凸輪122在第一位置中時,軌道構件121以引導凸起部124配合到凸輪槽126的前端中的方式與平移凸輪122重疊。調色劑盒抽屜45以抽屜側輥117配合在軌道構件121的導槽123內的方式定位在軌道構件121上。此時,軌道構件121的軌道側輥127接觸構成調色劑盒抽屜45的底壁112的底側。4.主殼如圖2、3、8和9所示,分隔壁131設置在主殼2中,用于分開成像單元4與調色劑盒容納部5。處理單元導槽134形成在主殼2中,用于在處理單元23滑動時引導處理單元23。分隔壁131具有大體平板形狀。分隔壁131設置在成像單元4與調色劑盒容納部5之間。五個通孔135形成在分隔壁131中,以允許調色劑盒46的四個供應缸98和廢調色劑輸送缸104的插入。此外,限制凸起部136設置在分隔壁131上,用于限制軌道構件121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移動(見圖5A和5B)。通孔135在側視圖中大致為圓形,并布置在沿前后方向隔開的位置處,所述位置對應于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和廢調色劑輸送缸104。限制凸起部136在與限制凸起部插入孔125對應的位置處形成在分隔壁131的后端上。限制凸起部136從分隔壁131的右表面向右突出(見圖5A和5B)。限制凸起部136插入軌道構件121的限制凸起部插入孔125 (見圖5A和5B)。處理單元導槽134中的一個處理單元導槽形成在主殼2的左壁的右表面中,同時另一處理單元導槽形成在分隔壁131的左表面中。處理單元導槽13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大致為線性的。處理單元導槽134具有足夠接納處理單元23的導輥55的寬度(豎直尺寸)。5.用于安裝和拆除調色劑盒的操作為了拆除安裝在主殼2中的調色劑盒46,首先,操作者將前蓋133放置在打開位置中,如圖2所示,以使進入開口 132暴露。當前蓋133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時,通過聯(lián)接構件128向前拉平移凸輪122,以使平移凸輪122從圖5A所示的第一位置移動至圖5B所示的第二位置。當朝第二位置拉平移凸輪122時,由對應的凸輪槽126向右擠壓引導凸起部124。因此,軌道構件121在被限制凸起部136限制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移動的同時向右移動。如圖6B所示,調色劑盒抽屜45也與軌道構件121 —樣同時向右移動。這樣,調色劑盒抽屜45從處理單元23向右移入縮回位置,如圖2所圖示地。此時,調色劑盒抽屜45與軌道構件121均在主殼2的右側暴露。 此外,如圖4所示,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通過分隔壁131的對應的通孔135向外縮回至分隔壁131的右側。換句話說,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從對應的處理盒26的接納缸69縮回,以中斷供應缸98的供應開口 99與接納缸69的對應的接收開口 70之間的連通。在該操作之后,能向前拉調色劑盒抽屜45。應指出的是,限制凸起部136的右尖端保持稍微插入限制凸起部插入孔125的左端,以限制軌道構件121在向前拉調色劑盒抽屜45時向前移動。另外,壓縮彈簧103的推壓力使對應的側的遮門101移入關閉位置。類似地,壓縮彈簧73的推壓力使對應的遮門71移入關閉位置。為了使調色劑盒46移動,操作者通過進入開口 132向前拉調色劑盒抽屜45。當調色劑盒抽屜45到達拉出位置時,抽屜側輥117接觸軌道側輥127的后側,如圖7所示。軌道側輥127與抽屜側輥117之間的該接觸限制調色劑盒抽屜45被拉得更遠。為了拆除調色劑盒46,操作者將調色劑盒46提起并提出調色劑盒抽屜45。這完成從主殼2拆除調色劑盒46的操作。為了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反過來執(zhí)行用于拆除調色劑盒46的上述程序。具體地,在調色劑盒抽屜45設置在拉出位置中的同時,操作者將調色劑盒46從上方插入調色劑盒抽屜45并插至調色劑和抽屜45內規(guī)定的位置。為了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操作者然后通過進入開口 132向后推調色劑盒抽屜45。隨著向后推調色劑盒抽屜45,調色劑盒抽屜45的后端接觸調色劑盒容納部5的后壁。此時,調色劑盒抽屜45在縮回位置中。在該位置中,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通過在分隔壁131中形成的通孔135面對在對應的處理盒26中的接納缸69的右側。調色劑盒46的廢調色劑輸送缸104通過分隔壁131的通孔135面對黑色處理盒26K中的廢調色劑儲存器87的右側。
為了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操作者將前蓋133放置在關閉位置中,從而覆蓋進入開口 132。隨著前蓋133從打開位置移動至關閉位置,由聯(lián)接構件128向后擠壓平移凸輪122,如圖5所示,以從第二位置(見圖5B)移動至第一位置(見圖5A)。此時,由對應的凸輪槽126向左擠壓引導凸起部124,以在限制凸起部136限制軌道構件121的前后運動的同時使軌道構件121向左移動。如圖6B所圖示地,調色劑盒抽屜45也與軌道構件121—樣同時向左移動。結果,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插入分隔壁131中的對應的通孔135,直到供應缸98從對應的處理盒26的右側接觸該對應處理盒26的接納缸69為止,如圖3所示。同時,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接觸對應的處理盒26中的遮門71的右端,同時調色劑盒46的遮門101接觸對應的處理盒26中的接納缸69的右端。隨著調色劑盒抽屜45繼續(xù)向左移動,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克服壓縮彈簧73的推壓力向左擠壓遮門71,并插 入對應的接納缸69。此時,由接納缸69的右端限制調色劑盒46的遮門101向左移動。因此,遮門101克服壓縮彈簧103的推壓力相對于供應缸98向右移動。當調色劑盒抽屜45到達安裝位置時,遮門71在打開位置中,并且遮門101在打開位置中。在該狀態(tài)下,供應缸98的供應開口 99與接納缸69的接收開口 70彼此豎直地相對并連通。此外,供應缸98的配合部102通過遮門71的聯(lián)接件暴露孔76與對應的接納缸69的配合構件75配合,并且不能相對于配合構件75旋轉。這完成用于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的過程。6.用于將調色劑從調色劑盒供應至處理盒的操作在打印機I上執(zhí)行的成像操作的開始,主殼2中的驅動源(未示出)將驅動力輸入接納缸69的驅動輸入齒輪77。如圖3所示,驅動力經由接納缸69的聯(lián)接件72傳遞至調色劑盒46的螺旋螺桿100,用于使螺旋螺桿100旋轉。設置在主殼2中的驅動源(未示出)還將驅動力輸入調色劑儲存器34的驅動齒輪84。驅動力傳遞至調色劑儲存器34的調色劑輸送構件81,以使調色劑輸送構件81旋轉。結果,螺旋螺桿100通過供應通道96和供應缸98向左輸送已通過通孔97從調色劑盒46的調色劑容納部95供應到供應缸98中的調色劑。經由供應開口 99通過在處理盒26中形成的第一接收開口 70供應在供應通道96和供應缸98中向左輸送的調色劑。通過第一接收開口 70供應的調色劑由調色劑輸送構件81的螺旋螺桿83向左輸送通過輸送缸68,并被供應到處理盒26的調色劑儲存器34中。供應至調色劑儲存器34的調色劑隨后在被向左輸送通過調色劑儲存器34的同時,被調色劑輸送構件81的攪拌器82攪拌。調色劑通過調色劑供應孔64被供應到顯影裝置30的第一框架62中。如上所述,供應到第一框架62中的調色劑積聚在第一框架62中,并隨后由供應輥32供應至顯影輥31。第一框架62(見圖I)中的螺旋螺桿67從左側朝右側輸送第一框架62中的調色齊U。過量的調色劑穿過調色劑回收孔65并被收集在調色劑儲存器34中,使得第一框架62中的調色劑的水平不超過規(guī)定水平。7.安裝和拆除處理盒為了當處理盒26安裝在主殼2中時拆除處理盒26,操作者首先使前蓋7處于打開位置中,如圖2所示,從而使進入開口 6暴露。隨后,操作者將前蓋7放置在打開位置中,從而使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縮回至分隔壁131的右側。接下來,操作者通過進入開口 6向前拉處理單元23。隨著向前拉處理單元23,在形成于主殼2中的處理單元導槽134中引導處理框架27的導輥55,直到處理單元23到達如圖9所示的拉出位置為止。在該狀態(tài)下,操作者能將處理盒26提起并提出處理框架27,從而完成處理盒26從主殼2的拆除。當將處理盒26安裝在主殼2中時,反過來執(zhí)行用于拆除處理盒26的上述程序。即,在處理框架27設置在拉出位置中的同時,操作者從上方將處理盒26插入處理框架27,直到處理盒26在規(guī)定位置中為止。接下來,操作者通過進入開口 6向后推處理單元23。隨著處理單元23向后移動,在形成于主殼2中的處理單元導槽134中引導處理框架27的導輥55,直到處理單元23到 達安裝位置為止。操作者使前蓋133移入該前蓋133的關閉位置,以覆蓋進入開口 132,從而將供應缸98插入接納缸69。接下來,操作者使前蓋7移入該前蓋7的關閉位置,以覆蓋進入開口6,從而完成用于將處理盒26安裝在主殼2中的操作。8.操作優(yōu)點(I)如圖6和7所圖示地,根據(jù)以上實施例的打印機I的調色劑盒抽屜45從處理盒26向右縮回,以從安裝位置(見圖6A)移動至縮回位置(見圖6B),從而中斷調色劑盒46的供應開口 99與對應的處理盒26的接收開口 70之間的連通。其后,能將調色劑盒抽屜45從該縮回位置向前拉出主殼2。因此,通過將調色劑盒46構造成在左右方向上與對應的處理盒26直接連通,能在前后方向上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和簡單地通過使調色劑盒46從處理盒26向右縮回足夠使供應開口 99與接收開口 70脫離的距離,能在前后方向上從主殼2拆除調色劑盒46。采用該構造,能大大減小在打印機I的右側的安裝和拆除調色劑盒46所需的空間,從而使安裝打印機I所需的空間最小。此外,即使當打印機I安裝在擱架上或安裝在打印機I的左側和右側具有有限空間的其它位置上時,能向前拉調色劑盒抽屜45,用于更換調色劑盒46。結果,該構造能增加用戶的對能安裝打印機I的位置的選擇。(2)如圖4所示,打印機I的平移凸輪122使調色劑盒抽屜45與軌道構件121 —起從安裝位置(見圖6A)移動至縮回位置(見圖6B)。因此,調色劑盒抽屜45能從縮回位置被拉至拉出位置(見圖7)。因此,通過簡單的構造,平移凸輪122能使軌道構件121和調色劑盒抽屜45向右移動,以使得調色劑盒抽屜45能夠從安裝位置移動至縮回位置。調色劑盒抽屜45能從縮回位置被向前拉出至拉出位置。(3)此外,當向前移動時,平移凸輪122使軌道構件121移動,使得調色劑盒抽屜45從安裝位置移動至縮回位置(見圖5B)。當向后移動時,平移凸輪122使軌道構件121移動,使得調色劑盒抽屜45從縮回位置移動至安裝位置(見圖5A)。因此,通過簡單的構造,調色劑盒抽屜45能在安裝位置與縮回位置之間移動。(4)如圖5A和5B所示,凸輪槽126中的兩個凸輪槽形成在平移凸輪122中,用于使軌道構件121的前端與后端向右移動。采用該結構,僅通過對軌道構件121的前端的操作能使軌道構件121的前端與后端平穩(wěn)地移動。(5)如圖2、6A和6B所示,打印機I的平移凸輪122通過聯(lián)接構件128聯(lián)接至前蓋133。因此,調色劑盒抽屜45能與前蓋133的從關閉位置到打開位置的移動連動地從安裝位置移動至縮回位置,并且能與前蓋133的從打開位置到關閉位置的移動連動地從縮回位置移動至安裝位置。(6)如圖2所示,打印機I的調色劑盒抽屜45與軌道構件121在設置在縮回位置中時在主殼2的右側暴露。因此,在主殼2的右側的空間能用于將調色劑盒抽屜45設置在縮回位置中。由于在主殼2中不需要為使調色劑盒抽屜45縮回提供空間,所以該結構使得能夠在左右方向上更緊湊地構成打印機1,并且能減小打印機I所需的安裝區(qū)域?!?br>
(7)如圖3所示,調色劑盒抽屜45的右壁113能用作打印機I的右壁。(8)如圖3所示,調色劑盒46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供應開口 99的供應缸98被接納在對應的處理盒26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接收開口 70的接納缸69中。采用該結構,供應開口 99與接收開口 70連通。因此,通過簡單的結構,能夠聯(lián)接接納缸69與供應缸98,并提供相應的接收開口 70與供應開口 99之間的直接連通。(9)如圖4所示,當調色劑盒45在縮回位置中時,遮門71能關閉相應的接收開口70,并且遮門101能關閉供應開口 99。因此,通過簡單的結構,當調色劑盒抽屜45在縮回位置中時,能夠防止調色劑從調色劑盒46和處理盒26泄露。(10)如圖9所示,所有處理盒26能在向前和向后的方向上安裝在主殼2中或從主殼2拉出。該結構允許操作者從打印機I的前側對處理盒26進行維護。9.第二實施例接下來,將參考圖IOA和IOB描述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與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以避免重復說明。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移動機構111的平移凸輪122直接使軌道構件121向右移動。然而,在第二實施例中,作為移動構件的樞轉機構140使軌道構件121以向右和向前的樞轉運動移動,如圖10所圖示地。更具體地說,第二實施例中的前蓋133設置成以便能夠繞該前蓋133的左端在用于關閉進入開口 132的關閉位置與用于使盒側進入開口 132暴露的打開位置之間樞轉(移動)。移動機構111包括樞轉機構140和軌道構件121。樞轉機構140設有作為一對移動部的一對樞轉構件141。前樞轉構件141設置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的前端上。前樞轉構件141包括設置在軌道構件121下面的第一樞轉板142和設置在第一樞轉板142上面的第二樞轉板143。第二樞轉板143面對軌道構件121的前側。第一樞轉板142是具有近似90的中心角的大體扇形的板狀構件。第一樞轉板142的中心角部分繞支撐點以能夠樞轉的方式支撐在前蓋133上。引導凸起部插入孔144形成在第一樞轉板142中。第一樞轉板142還包括聯(lián)接凸起部145。
引導凸起部插入孔144在平面圖中大體上為圓形的,并穿透第一樞轉板142的后端。引導凸起部插入孔144具有比設置在軌道構件121上的引導凸起部124的外徑稍大的直徑。軌道構件121的前引導凸起部124配合在引導凸起部插入孔144內。聯(lián)接凸起部145大體上為柱形的,并靠近第一樞轉板142的前邊緣從第一樞轉板142的頂表面向上突出。第二樞轉板143為板狀構件,并且大致是具有近似45的中心角的扇形的。第二樞轉板143的中心角部分連接至前蓋133的樞軸點,同時第二樞轉板143的前邊緣連接至前蓋133的后表面。聯(lián)接槽146形成在第二樞轉板143中。聯(lián)接槽146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體弧形,并穿透第二樞轉板143的徑向外部。聯(lián)接槽146具有比聯(lián)接凸起部145的外徑稍大的寬度。第一樞轉板142的聯(lián)接凸起部 145配合在聯(lián)接槽146內,并能夠在聯(lián)接槽146中自由地滑動。后樞轉構件141為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延伸的大體桿形。后樞轉構件141的兩個端部在平面圖中大體上是環(huán)形的。樞轉構件141的第一端圍繞設置在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的支撐凸起部147以能夠樞轉的方式配合,同時第二端圍繞軌道構件121的后引導凸起部124以能夠樞轉的方式配合。當前蓋133在調色劑盒抽屜45設置在安裝位置中的同時從關閉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時(見圖10A),第二樞轉板143與前蓋133—起樞轉。當?shù)诙修D板143樞轉時,聯(lián)接凸起部145在聯(lián)接槽146內從聯(lián)接槽146的前端移動至后端。第二樞轉板143隨后向前拉第一樞轉板142的聯(lián)接凸起部145,以使第一樞轉板142繞前蓋133上的樞軸點樞轉。結果,向前和向右拉軌道構件121的前端,以使軌道構件121向右移動,并使調色劑盒抽屜45放置在縮回位置中(見圖10B)。應指出的是,當軌道構件121向右移動時,軌道構件121的后端經由后樞轉構件141向前和向右移動,以跟隨軌道構件121的前端。相反地,當前蓋133從打開位置移動至關閉位置時,第二樞轉板143接觸軌道構件121的前側,并向后推軌道構件121。軌道構件121在由第一樞轉板142和后樞轉構件141支撐的同時向左和向后移動。結果,將調色劑盒抽屜45放置在安裝位置中(見圖10A)。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打印機I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優(yōu)點。10.第三實施例接下來,將參考圖11A-11C描述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與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以避免重復說明。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與前蓋133聯(lián)接的平移凸輪122使軌道構件121與前蓋133的打開移動連動地向右移動。然而,在圖11A-11C所示的第三實施例中,齒條151代替引導凸起部124設置在軌道構件121的底表面上,用于使軌道構件121在左右方向上移動。具體地,在第三實施例中的移動機構111包括軌道構件121和作為移動構件的連桿機構152。設置在軌道構件121上的齒條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從軌道構件121的底表面向下突出。齒條151中的一根齒條在軌道構件121的前端和后端上均設置一個。輪齒設置在每根齒條151的前表面上。連桿機構152包括作為一對移動部的一對前和后旋轉構件153以及聯(lián)接構件154。
每個旋轉構件153包括與相應的前齒條151接合的齒輪部155和聯(lián)接至相應的聯(lián)接構件154的聯(lián)接部156。齒輪部155在平面圖中大致為具有近似90度的中心角的扇形。輪齒沿齒輪部155的周緣形成。齒輪部155在該齒輪部155的中心角部分處以能夠樞轉的方式支撐在設置于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的支撐軸157上。當調色劑盒抽屜45設置在安裝位置中時,每個旋轉構件153的齒輪部155在平面圖中相對于順時針方向的齒輪部155的下游端處從前側與相應的齒條151接合(見圖11A)。聯(lián)接部156大致為桿形,并從齒輪部155的中心角部分延伸。更具體地說,當調色劑盒抽屜45在安裝位置中時,聯(lián)接部156大致為從齒輪部155的中心角部分向右延伸然后向后彎曲的L形。操作部158設置在前聯(lián)接部156上。操作部158大體上為桿形,并且當調色劑盒抽屜45在安裝位置中時從前聯(lián)接部156的彎曲部向右延伸。
聯(lián)接構件154大體上為桿形,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聯(lián)接構件154的前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聯(lián)接至前聯(lián)接部156的自由端(當調色劑盒抽屜45在安裝位置中時為后端)(見圖11A)。聯(lián)接構件154的后端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聯(lián)接至后聯(lián)接部156的自由端。為了使調色劑盒抽屜45從安裝位置移動至縮回位置,操作者首先將前蓋133放置在打開位置中(見圖11B)。接下來,操作者握持操作部158,并使前旋轉構件153在平面圖中順時針旋轉。當前旋轉構件153順時針旋轉時,后旋轉構件153通過聯(lián)接構件154在平面圖中同樣順時針旋轉。通過該操作,前和后旋轉構件153的齒輪部155在平面圖中順時針旋轉,并將向右的驅動力傳遞至與齒輪部155接合的對應的齒條151。結果,軌道構件121向右移動,以將調色劑盒抽屜45放置在縮回位置中(見圖11C)。為了使調色劑盒抽屜45從縮回位置移動至安裝位置,操作者首先握持操作部158,并使前旋轉構件153在平面圖中逆時針旋轉。當前旋轉構件153逆時針旋轉時,經由聯(lián)接構件154聯(lián)接至前旋轉構件153的后旋轉構件153同樣在平面圖中逆時針旋轉。通過該操作,前和后旋轉構件153的齒輪部155在平面圖中逆時針旋轉,并將向左的驅動力傳遞至與齒輪部155接合的齒條151。結果,該操作使軌道構件121向左移動,并將調色劑盒抽屜45放置在盒側安裝位置中(見圖11B)。接下來,操作者將前蓋133放置在關閉位置中(見圖11A)。采用上述第三實施例,連桿機構152的前旋轉構件153包括用于操作連桿機構152的操作部158。因此,能通過簡單的結構操作連桿機構152。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打印機I同樣能獲得與根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打印機I相同的操作優(yōu)點。11.第四實施例接下來,將參考圖12和13描述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與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以避免重復說明。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每個處理盒26設有用于接納對應的調色劑盒46的供應缸98的接納缸69。供應缸98插入接納缸69,以將處理盒26聯(lián)接至調色劑盒46。然而,在第四實施例中,從處理盒26消除了接納缸69,同時輸送缸68被構造成使得該輸送缸68的右端突出到調色劑盒容納部5中。另外,供應缸98沒有設置在調色劑盒46中,并且輸送缸68插入供應通道96,以聯(lián)接處理盒26與調色劑盒46。更具體地說,在第四實施例中,調色劑盒46的通孔97設置在調色劑盒46的左側,以便與供應通道96的左端連通。在第四實施例中,輸送缸68用作接納構件,供應通道96用作供應構件,同時通孔97用作供應開口。此外,作為第二遮門的盒側遮門161設置在每個調色劑盒46中。遮門161在形狀方面通常為在左右方向上伸長的圓柱形,并且在左端封閉。遮門161具有基本上與輸送缸68的外徑相等的外徑和與供應通道96的左右尺寸的大約一半相等的左右尺寸。遮門161設置在供應通道96內,以便能夠在供應通道96的左端用于使通孔97暴露的打開位置(見圖12)與在供應通道96的右端用于關閉通孔97的關閉位置(見圖13)之間滑動。此外,在供應通道96的右壁與遮門161的左壁之間 介入有壓縮彈簧162,用于恒定地朝關閉位置向左推壓遮門161 (同時調色劑盒抽屜45在縮回位置中)。作為第一遮門的處理側遮門164設置在每個處理盒26的輸送缸68上。凸緣部163在輸送缸68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點處圍繞輸送缸68設置,并從輸送缸68的外周表面向外徑向突出。遮門164在形狀方面大體上為圓柱形,并且在左右方向上伸長。遮門164具有大致等于供應通道96的內徑的內徑和大致與遮門161的左右長度相等的左右長度。遮門164圍繞輸送缸68配合,并設置成以便能夠在位于輸送缸68的右端的用于關閉接收開口 70的關閉位置(見圖13)與從關閉位置向左縮回的用于使接收開口 70暴露的打開位置(見圖12)之間滑動。在遮門164的左端與凸緣部163之間還介入有壓縮彈簧165,用于恒定地朝關閉位置向右推壓遮門164(同時調色劑盒抽屜45在縮回位置中)。如圖13所示,當通過使調色劑盒抽屜45從縮回位置移動至安裝位置使調色劑盒46朝處理盒26的右側更靠近時,處理盒26中的輸送缸68的右端接觸對應的調色劑盒46中的遮門161的左側,同時處理盒26中的遮門164的右端接觸在對應的調色劑盒46上形成的供應通道96的左周緣。隨著調色劑盒抽屜45進一步向左移動,在克服壓縮彈簧165的推壓力向左推遮門164的同時,調色劑盒46的供應通道96變成配合在對應的輸送缸68上。此時,由對應的處理盒26中的輸送缸68的右邊緣限制調色劑盒46的遮門161向左移動。因此,遮門161克服壓縮彈簧162的推壓力相對于供應通道96向右移動。當調色劑盒抽屜45放置在圖12所示的安裝位置中時,遮門164設置在打開位置中,并且遮門161設置在打開位置中。此時,調色劑盒46的通孔97與處理盒26的接收開口 70豎直對準并彼此連通。如圖12和13所示,在第四實施例中的調色劑盒抽屜45從處理盒26向右縮回,以從安裝位置(見圖12)移動至縮回位置(見圖13),從而中斷調色劑盒46的供應開口 99與對應處理盒26的接收開口 70之間的連通。其后,能將調色劑盒抽屜45向前從縮回位置拉出主殼2。通過將調色劑盒46構造成在左右方向上與對應處理盒26直接連通,能在前后方向上將調色劑盒46安裝在主殼2中,和通過簡單地使調色劑盒46從處理盒26向右縮回足夠使供應開口 99與接收開口 70脫離的距離,能在前后方向上從主殼2拆除調色劑盒46。結果,能大大減小在打印機I的右側的安裝和拆除調色劑盒46所需的空間,從而使安裝打印機I所需的空間最小。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打印機I同樣能獲得與根據(jù)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打印機I相同的操作優(yōu)點。12.第五實施例接下來,將參考圖14描述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打印機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與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的相同的附圖標記標識,以避免重復說明。
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調色劑盒抽屜45的右壁113用作主殼2的右壁,如圖3所示。然而,在第五實施例中,作為側壁的右壁171設置在軌道構件121的右端,如圖14所示。右壁171設置在調色劑盒46的在左右方向上與處理盒26相反的一側上。因此,在第五實施例中,軌道構件121的右壁171能用于構成打印機I的右壁。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打印機I能獲得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操作優(yōu)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成像設備,包括 主殼; 多個成像單元,所述多個成像單元在預定方向上彼此并置排列,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包括感光鼓、顯影劑支撐構件和接收開口,在所述感光鼓上形成靜電潛像,所述顯影劑支撐構件與所述感光鼓面對地設置,所述接收開口被構造成接納顯影劑,所述多個感光鼓中的每個感光鼓具有在與所述預定方向垂直的軸向方向上延伸的軸線; 多個顯影劑盒,所述多個顯影劑盒在所述預定方向上彼此并置排列,并且每個顯影劑盒設置用于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所述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在所述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對應的一個成像單元面對地設置,所述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包括顯影劑容納部和供應開口,所述顯影劑容納部被構造成容納顯影劑,所述顯影劑容納部中的顯影劑通過所述供應開口供應到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對應的一個成像單元; 盒支撐單元,所述盒支撐單元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撐所述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和 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被構造成使所述盒支撐單元移動至安裝位置、縮回位置和拉出位置,其中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安裝位置中時,所述盒支撐單元安裝在所述主殼中,并且所述供應開口與所述接收開口彼此連通,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移離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以中斷所述供應開口與所述接收開口之間的連通,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拉出位置中時,將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縮回位置在所述預定方向上拉出至所述主殼的外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移動機構包括支撐構件和移動構件,所述支撐構件被構造成在所述預定方向上以可移動的方式支撐所述盒支撐單元,所述移動構件被構造成使所述支撐構件與所述盒支撐單元一起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移動, 其中所述盒支撐單元被構造成通過所述移動構件將所述盒支撐單元與所述支撐構件一起從所述安裝位置移動至所述縮回位置,以允許將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縮回位置移動至所述拉出位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移動構件被構造成在所述預定方向上往復移動, 其中,當所述移動構件移動至所述預定方向的一側時,所述移動構件使所述支撐構件移動,使得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安裝位置移動至所述縮回位置, 其中,當所述移動構件移動至所述預定方向的另一側時,所述移動構件使所述支撐構件移動,使得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縮回位置移動至所述安裝位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具有在所述預定方向上的兩個端部, 其中所述移動構件包括一對移動部,所述一對移動部中的每個移動部被構造成使所述兩個端部中的對應的一個端部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移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移動構件包括操作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移動構件的在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縮回位置移動到所述拉出位置的拉出方向上的下游端處,所述移動構件被所述操作部操作,以使所述支撐構件與所述盒支撐單元一起在所述軸向方向上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當所述盒支撐單元與所述支撐構件在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盒支撐單元與所述支撐構件暴露在所述主殼的外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盒支撐單元包括側壁,所述側壁在所述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多個顯影劑盒面對地設置,所述側壁設置在所述多個顯影劑盒的在所述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多個成像單元相反的一側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包括側壁,所述側壁在所述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多個顯影劑盒面對地設置,所述側壁設置在所述多個顯影劑盒的在所述軸向方向上與所述多個成像單元相反的一側上。
9.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主殼包括開口和開閉構件,通過所述開口使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縮回位置與所述拉出位置之間移動,所述開閉構件被構造成在打開位置與關閉位置之間移動,在所述打開位置中所述開口暴露,在所述關閉位置中所述開口關閉, 其中所述移動機構與所述開閉構件從所述關閉位置到所述打開位置的移動連動地使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安裝位置移動至所述縮回位置,并且所述移動機構與所述開閉構件從所述打開位置到所述關閉位置的移動連動地使所述盒支撐單元從所述縮回位置移動至所述安裝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包括接納構件,所述接納構件形成有所述接收開口, 其中所述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包括供應構件,所述供應構件形成有所述供應開口, 其中所述接納構件與所述供應構件中的一個朝所述接納構件與所述供應構件中的其余一個突出, 其中所述接納構件與所述供應構件中的所述其余一個被構造成接納所述接納構件與所述供應構件中的所述一個。
11.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多個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包括第一遮門,所述第一遮門被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安裝位置中時,所述第一遮門使所述接收開口暴露,并使得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第一遮門關閉所述接收開口, 其中所述多個顯影劑盒中的每個顯影劑盒包括第二遮門,所述第二遮門被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安裝位置中時,所述第二遮門使所述供應開口暴露,并使得當所述盒支撐單元在所述縮回位置中時,所述第二遮門關閉所述供應開口。
1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成像設備,其中所述多個成像單元被構造成在所述預定方向上被安裝在所述主殼上和從所述主殼拉出。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設備,還包括保持構件,所述保持構件以可拆卸的方式支撐所述成像單元中的每個成像單元,并且所述保持構件被構造成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在所述預定方向上移動,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保持構件被安裝在所述主殼中,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保持構件被從所述主殼拉出。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成像設備。成像設備包括主殼、多個成像單元、多個顯影劑盒、盒支撐單元和移動機構。移動機構被構造成使盒支撐單元移動至安裝位置、縮回位置和拉出位置。當盒支撐單元在安裝位置中時,盒支撐單元安裝在主殼中,并且每個顯影劑盒的供應開口與每個成像單元的接收開口彼此連通。當盒支撐單元在縮回位置中時,盒支撐單元在感光鼓的軸向方向上移離多個成像單元,以中斷供應開口與接收開口之間的連通。當盒支撐單元在拉出位置中時,將盒支撐單元從縮回位置在與軸向方向垂直的預定方向上拉出至主殼的外部。
文檔編號G03G15/08GK102902179SQ20121009105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9日
發(fā)明者佐藤正吾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