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
技術背景[0002]目前,增亮膜(BEF)被廣泛用于發(fā)光模組以用來匯聚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尤其是監(jiān)視器等顯示設備中常用增亮膜(BEF)來增加顯示亮度和節(jié)約顯示器電池設備的能量。增亮膜的原理是通過折射將射向觀察者視角之外的光線調(diào)整至觀察者視角之內(nèi),這樣就提高了光源所發(fā)出光能的利用率。[0003]普通增亮膜(BEF)是由基材1及其上多個用以匯聚光線的棱鏡11所構成,這些棱鏡11按照一個方向排列,組成一個棱鏡陣列,如圖1所示。由于棱鏡陣列僅僅按照單個方向排列,光線穿過該增亮膜后僅在一個方向匯聚;通常為了能使光線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時得到匯聚效果需要用兩片普通增亮膜正交放置,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0004]美國專利US 2010(^65588A1公開了一種用以匯聚從光源發(fā)出光線的具有復合紋路結構的增亮膜,該增亮膜包含基材,至少一種第一紋路模式和至少一種第二紋路模式?;木哂幸粋€第一光學面和一個位于第一光學面對面的第二光學面。第一紋路模式設置在第一光學面上,并在第一光學面上按第一排列方向形成第一紋路單元。第二紋路模式緊鄰第一紋路模式,并設置在第一光學面上。第二紋路模式按第二排列方向形成第二紋路單元。第一紋路模式所構成的第一紋路單元與第二紋路模式所構成的第二紋路單元相銜接。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調(diào)整發(fā)光模組的光線匯聚角度以及增加特定方向的發(fā)光亮度。但是,目前大面積增亮膜通常由與該增亮膜微結構互補的結構輪通過壓膜轉(zhuǎn)印方式生產(chǎn),結構輪則通過滾動切削加工而成,而該美國專利所述增亮膜結構的互補結構輪因具有至少兩個方向的微結構,故此種結構增亮膜對應的互補結構輪加工較為困難,從而造成了該種增亮膜的生產(chǎn)困難及制造成本的提高。實用新型內(nèi)容[0005](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增光膜加工困難的技術問題,為此提供一種易于生產(chǎn)的并且可同時對水平和垂直方向匯聚角度進行調(diào)整的復合結構增亮膜。[0007]( 二 )技術方案[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包括基材和微結構層;[0009]所述基材具有第一光學面和第二光學面;所述微結構層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面上;所述微結構層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被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隔斷。[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均勻分布且相鄰的兩個第一棱鏡條的底部相連,其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距離均為Hl,Hl在 10 IOOum之間,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夾角為80 100度之間。[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呈圓弧狀。[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為均勻分布,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等腰三角形頂角夾角范圍為80 100度;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到底邊的距離均為H2,H2為所述Hl的0. 1 0. 5倍。[00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在所述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上兩個相鄰的第二棱鏡條的距離為L3,L3為第二棱鏡條的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2的2 10倍。[00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第一棱鏡條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l為所述第二棱鏡條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2的3 10倍。[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基材為高分子聚合物樹脂。[001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00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微結構層為紫外光硬化樹脂。[001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選,所述紫外光硬化樹脂為環(huán)氧樹脂類、氨基甲酸酯類、聚乙烯類或聚酯類的紫外光硬化樹脂。[0019](三)有益效果[0020]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其包括基材和微結構層;所述基材具有第一光學面和第二光學面;所述微結構層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面上;所述微結構層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被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隔斷。該種復合結構增光膜易于生產(chǎn)且可同時對水平和垂直方向匯聚角度進行調(diào)整。
[0021]圖1是傳統(tǒng)增亮膜示意圖;[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復合結構增亮膜的示意圖;[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第一棱鏡條結構的示意圖;[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第二棱鏡條結構的示意圖;[0025]圖5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第一和第二棱鏡條尺寸的示意圖;[0026]圖5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第一和第二棱鏡條尺寸的示意圖;[0027]圖6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光線在第一棱鏡條中走向的示意圖;[0028]圖6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光線在第二棱鏡條中走向的示意圖;[0029]圖7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復合結構增亮膜的示意圖;[0030]圖7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復合結構增亮膜局部結構的示意圖;[0031]其中,1 基材;11 棱鏡;[0032]10 復合結構增亮膜;100 基材;101 第一光學面;102 第二光學面;[0033]20 復合結構增亮膜;200 微結構層;206 第一棱鏡條;208 第二棱鏡條;[0034]302 第一棱鏡條的排布方向;304 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35]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0036]如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復合結構增亮膜10的示意圖。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10,包括基材100和微結構層200 ;基材100具有第一光學面101和一個位于第一光學面對面的第二光學面102。微結構層200設置于基材100第一光學面101上,微結構層200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206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208,如圖2 中所示第一棱鏡條206均勻分布且相鄰的兩個第一棱鏡條206的底部相連;多個第一棱鏡條206的延伸方向304相同;多個第二棱鏡條208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304垂直,即多個第二棱鏡條208沿多個第一棱鏡條的排布方向302方向延伸,且多個第二棱鏡條208被多個第一棱鏡條206隔斷。[0037]多個第一棱鏡條206及多個第二棱鏡條208均為均勻分布;如圖3所示,圖3為第一棱鏡條206結構示意圖,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304相同,多個第一棱鏡條的排布方向302與延伸方向304相垂直。第一棱鏡條206的截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距離Hl為25um。[0038]圖4為第二棱鏡條208結構示意圖,多個第二棱鏡條208設置于兩個相鄰的第一棱鏡條206的夾槽之間,第二棱鏡條208填充于兩個相鄰的第一棱鏡條206夾槽的底腳之間,兩個相鄰的第一棱鏡條206的夾槽底腳之間設置多個不相互重疊的第二棱鏡條208。另外,每個第二棱鏡條208棱柱的棱線延長線308與其在第一棱鏡條206的排布方向302上相鄰的第二棱鏡條208棱柱的棱線重合。[0039]如圖5A顯示第一棱鏡條206的底面與第二棱鏡條208底面均與基材第一光學面 101重合;第二棱鏡條208的截面為等腰直角三角形;以第一光學面101為底面,第二棱鏡條208截面高度H2為5um。[0040]如圖5B中顯示第一棱鏡條206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l為50um,第二棱鏡條208 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2為lOum。在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304上兩個相鄰的第二棱鏡條 208 距離 L3 為 30um。[0041]請參考圖6A、6B,圖6A-6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復合結構增量膜內(nèi)光線走向的剖面示意圖。圖6A中顯示光線在第一棱鏡條206被垂直于第一棱鏡條的排布方向302的平面所截剖面中的走向,其顯示入射光線在經(jīng)過第一棱鏡條206側(cè)面時,一部入射分光線因為折射效應出射,出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是匯聚的;另一部分光線因全反射效應被反射, 而后該些反射光線在發(fā)光模組內(nèi)通過再反射效應被循環(huán)利用。[0042]圖6B中顯示光線在第二棱鏡條208被垂直于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304的平面所截剖面中的走向,其顯示入射光線在經(jīng)過第二棱鏡條側(cè)面時,一部入射分光線因為折射效應出射,出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是匯聚的;另一部分光線因全反射效應被反射,而后該些反射光線在發(fā)光模組內(nèi)通過再反射效應被循環(huán)利用,并使這部分光線在第二棱鏡條208 側(cè)面發(fā)生折射。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使光線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時朝向使用者的方向聚集。[0043]如圖7A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復合結構增量膜20的示意圖。此復合結構增量膜20與圖2所示的復合結構增量膜10類似,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棱鏡條206在5垂直于第一棱鏡條的排布方向302的剖面為頂角具有半徑為2um圓角的等腰三角形,即該三角形的頂角呈圓弧狀,如圖7B所示,此種第一棱鏡條206由于具有圓弧形棱面R2,可以在復合結構增量膜裝配時起到抗刮擦作用,以提高產(chǎn)品裝配良率。[0044]當光線進入復合機構增亮膜中后,在第一棱鏡條206內(nèi),一部分光線在第一棱鏡條206棱柱側(cè)表面發(fā)生折射,一部分光線會發(fā)生全反射,而后光線在發(fā)光模組內(nèi)通過再反射效應被循環(huán)利用,并使這部分光線在第一棱鏡條206棱柱側(cè)表面發(fā)生折射,調(diào)整側(cè)表面與基材第一光學面101夾角的角度可以調(diào)整光線經(jīng)折射后的出光角度,使光線朝向使用者的方向聚集,這樣可以調(diào)整出射光線的匯聚角度;在第二棱鏡條208內(nèi),一部分光線在第二棱鏡條208棱柱側(cè)表面發(fā)生折射,一部分光線會發(fā)生全反射,而后光線在發(fā)光模組內(nèi)通過再反射效應被循環(huán)利用,并使這部分光線在第二棱鏡條208側(cè)表面發(fā)生折射,調(diào)整側(cè)表面與基材100第一光學面101夾角的角度可以調(diào)整光線經(jīng)折射后的出光角度,使光線朝向使用者的方向聚集,這樣可以調(diào)整出射光線的匯聚角度。因而該復合結構增亮膜可以對兩個方向的光線同時進行調(diào)整,從而調(diào)節(jié)顯示設備的發(fā)光角度分布,與傳統(tǒng)使用兩片普通增亮膜正交放置,以實現(xiàn)對兩個方向光線調(diào)整的技術相比,此發(fā)明可以減少一片增亮膜的使用, 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0045]本實施例中基材100選自高分子聚合物樹脂,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聚乙烯(P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其混合物。本實施例中基材100優(yōu)選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0046]微結構層200選自紫外光硬化樹脂,例如環(huán)氧樹脂類、氨基甲酸酯類、聚乙烯類或聚酯類的紫外光硬化樹脂,本實施例中微結構層200優(yōu)選為聚乙烯類紫外光硬化樹脂。[0047]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其包括基材100和微結構層200 ;所述基材100具有第一光學面101和第二光學面102 ;微結構層200 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206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208 ;多個第一棱鏡條 206的延伸方向304相同;多個第二棱鏡條208的延伸方向相同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304垂直,且多個第二棱鏡條208被多個第一棱鏡條206隔斷。該種復合結構增光膜易于生產(chǎn)且可同時對水平和垂直方向匯聚角度進行調(diào)整。[004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微結構層;所述基材具有第一光學面和第二光學面;所述微結構層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面上;所述微結構層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被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隔斷。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均勻分布且相鄰的兩個第一棱鏡條的底部相連,其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到底邊距離均為H1,H1在10 IOOum之間,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夾角為80 100度之間。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為均勻分布,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等腰三角形頂角夾角范圍為80 100度;所述第二棱鏡條的截面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到底邊的距離均為H2,H2為所述Hl的0. 1 0. 5倍。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上兩個相鄰的第二棱鏡條的距離為L3,L3為第二棱鏡條的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2的 2 10倍。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鏡條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l為所述第二棱鏡條截面三角形底邊長度L2的3 10倍。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為高分子聚合物樹脂。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樹脂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丙烯。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層為紫外光硬化樹脂。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復合結構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硬化樹脂為環(huán)氧樹脂類、氨基甲酸酯類、聚乙烯類或聚酯類的紫外光硬化樹脂。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復合結構增亮膜,其包括基材和微結構層;所述基材具有第一光學面和第二光學面;所述微結構層設置于所述第一光學面上;所述微結構層包括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一棱鏡條及多個平行排布的第二棱鏡條;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與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所述多個第二棱鏡條被所述多個第一棱鏡條隔斷。該種復合結構增光膜可同時對水平和垂直方向匯聚角度進行調(diào)整。
文檔編號G02B1/04GK202256735SQ2011203534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fā)明者鐘玉 申請人:北京康得新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