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發(fā)光裝置、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92884閱讀:10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發(fā)光裝置、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發(fā)光裝置、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光束控制部件,例如涉及作為從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zhèn)瘸拭鏍钸M行照明的背光的光源或室內(nèi)的一般照明等各種照明而使用的發(fā)光裝置、使用該發(fā)光裝置用于各種照明的面光源裝置、將該面光源裝置作為照明機構并與被照明部件組合使用的顯示裝置、以及構成這些面光源裝置及顯示裝置的光束控制部件。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用于個人電腦或電視機等的液晶顯示屏的照明機構,已知的是使用多個LED來作為點光源的面光源裝置。在面光源裝置中,在與液晶顯示屏的液晶顯示面板大致同形狀的板狀的擴散部件的背面?zhèn)?,呈矩陣狀配置多個LED。從LED發(fā)出的光從擴散部件的背面(back surface)側射入擴散部件的內(nèi)部,并從擴散部件的表面(front surface)即出射面射出。面光源裝置能夠利用從擴散部件射出的光來從背面?zhèn)瘸拭鏍顚σ壕э@示面板進行照明。作為將此種LED作為光源的面光源裝置,已知的是對LED組合光束控制部件,通過光束控制部件來控制從LED發(fā)出的光的行進方向的面光源裝置(例如,專利文獻1)。在此種光束控制部件中,設有用于在相對于LED進行對齊的基礎上固定于基板的腳部。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48883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腳部設在光束控制部件的主體的最外側。因此,存在以下問題無法減小安裝用基板上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安裝所需的區(qū)域,從而無法增多能夠由一片基板材料形成的安裝用基板的數(shù)量。另外,在專利文獻1中存在以下問題在將光束控制部件安裝于安裝用基板時,因安裝用基板與光束控制部件之間的熱膨脹差,在膨脹時施加至腳部的應力變大,從而導致光束控制部件的腳部易產(chǎn)生裂痕(crack)。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過在底面部中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腳部,能夠減小基板上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安裝區(qū)域, 并且能夠?qū)鈱W特性造成的影響抑制得較小的光束控制部件,進而提供基板與光束控制部件的熱膨脹差的影響較小的發(fā)光裝置、面光源裝置以及顯示裝置。本發(fā)明的發(fā)光裝置使來自安裝在基板上的發(fā)光元件的光經(jīng)由光束控制部件射出,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采用的結構包括底面部,與所述基板對置;入射面部,在所述發(fā)光元件正上方的位置,使所述底面部向內(nèi)部凹陷而形成,并使從所述發(fā)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光控制出射面部,使從所述入射面部射入的所述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以及兩個以上的腳部,在所述底面部中的以由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所述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所述底面部向外部突出形成,并安裝在所述基板上。本發(fā)明的面光源裝置采用的結構包括如上所述的發(fā)光裝置;光擴散部件,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側,與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形成空隙地配置;以及光反射用片材,形成有用于避開與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腳部在所述基板上的安裝位置及所述發(fā)光元件之間的干涉的孔部,且覆蓋所述基板。本發(fā)明的顯示裝置采用的結構包括如上所述的面光源裝置;以及被來自該面光源裝置的光照射的被照射部件。本發(fā)明的光束控制部件射入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控制光的行進方向并射出,所述光束控制部件采用的結構包括底面部,與所述基板對置;入射面部,在所述發(fā)光元件正上方的位置,使所述底面部向內(nèi)部凹陷而形成,并使從所述發(fā)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光控制出射面部,使從所述入射面部射入的所述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以及兩個以上的腳部,在所述底面部中的以由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所述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所述底面部向外部突出形成,并安裝在所述基板上。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在底面部中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腳部,能夠減小基板上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安裝區(qū)域,并且能夠?qū)鈱W特性造成的影響抑制得較小,進而能夠抑制因基板與光束控制部件的熱膨脹差的影響導致光束控制部件的腳部易產(chǎn)生裂痕的情況。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裝置的主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裝置的仰視圖。圖4是圖3的A-A線剖視圖。圖5A是表示射入圖4的剖視圖中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入射光的行進路線的圖。圖5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的底面部的各位置上的光控制出射面部引起的反射光向底面部的到達光量的圖。圖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下側片材的一部分的俯視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上側片材的一部分的俯視圖。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面光源裝置的組裝方法的圖。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面光源裝置的俯視圖。圖10是將光擴散部件以及由來自面光源裝置的光所照射的被照射部件即液晶面板安裝至面光源裝置的顯示裝置的圖9的B-B線的剖視圖。圖1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另一反射用片材安裝到基板之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另一反射用片材安裝到基板之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1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又一下側片材的俯視圖。圖1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另一面光源裝置的組裝方法的圖。附圖標記說明100:光束控制部件101 底面部
102 光控制出射面部
102a 第一出射面
102b 第二出射面
102c 第三出射面
103 腳部
104:凸緣部
105 凹陷部
106 入射面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實施方式)[光束控制部件的結構]以下,詳細說明光束控制部件100的結構。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俯視圖。另外,圖2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主視圖。另外, 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仰視圖。另外,圖4是圖3的A-A線剖視圖。此外,圖4中一并示出了發(fā)光元件200以及基板300。由光束控制部件100、發(fā)光元件200以及基板300構成發(fā)光裝置。光束控制部件100是在使從LED等外部的發(fā)光元件200射出的光射入內(nèi)部之后, 控制光的行進方向朝向被照射面射出的透鏡,例如為非球面透鏡。光束控制部件100例如由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methylmethacrylate)、PC(聚碳酸酯 polycarbonate)、 EP(環(huán)氧樹脂印oxy resin)等透明樹脂材料或透明的玻璃形成,且具有透光性。光束控制部件100具備底面部101、光控制出射面部102、腳部103、凸緣部104、凹陷部105以及入射面部106。底面部101為大致圓形形狀,在中央部分具有凹陷部105。在凹陷部105內(nèi),形成使從發(fā)光元件200射出的光線射入內(nèi)部的入射面部106。另外,在底面部101上,向外部突出形成三個腳部103。另外,底面部101在光束控制部件100安裝至基板300時,與基板大致平行地配置。另外,底面部101使從入射面部106入射的光中的被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反射光放射到外部或再反射到內(nèi)部。此時,底面部101并非使反射光沿徑向(圖4的左右方向)均勻地到達,而是沿著徑向使到達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產(chǎn)生偏倚。此外,對于底面部101上的反射光的偏倚,將在后面進行敘述。光控制出射面部102的平面形狀為大致圓形形狀,具有對從發(fā)光元件200射出并射入光束控制部件100內(nèi)的光控制光的行進方向并使其朝向被照射面射出的曲面。另外, 光控制出射面部102朝向凸緣部104上方(光擴散部件側)突出。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包括第一出射面102a、與第一出射面10 的周圍連續(xù)形成的第二出射面102b以及連接第二出射面102b和凸緣部104的第三出射面102c。第一出射面10 為向下凸出的平滑的曲面形狀,呈將球的一部分切除的凹陷形狀。另外,第二出射面102b為連續(xù)于第一出射面10 而形成的向上凸出的平滑的曲面形狀,平面形狀形成為包圍第一出射面10 的大致中空圓板形狀。第三出射面102c連續(xù)于第二出射面102b而形成。光控制出射面部102使從入射面部106射入的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此外,從入射面部106射入的光并非從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全部射出,而有一部分被光控制出射面部 102反射(菲涅爾反射(Fresnel reflection))到內(nèi)部。腳部103是用于固定在光束控制部件100的規(guī)定位置以及高度的腳,從底面部101 向外部突出形成。另外,腳部103在底面部101上形成在凹陷部105的周圍。另外,間隔地形成三個腳部103,例如在底面部101上設于等腰三角形的各頂點的位置。另外,腳部103 在將光束控制部件100定位于基板300表面的狀態(tài)下,通過未圖示的粘合劑或熔敷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0。另外,腳部103設在底面部101上的將由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優(yōu)選腳部103設在底面部101上的將由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20%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此外,對于設置腳部103的位置與底面部101上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之間的關系,將在后面進行敘述。凸緣部104向光控制出射面部102的徑向外側突出形成,且呈大致圓環(huán)狀。凹陷部105的開口形狀為圓形,俯視時形成在底面部101的中心部,從底面部101 向光控制出射面部102方向凹陷而形成。入射面部106為平滑的曲面,與底面部101平行的剖面為圓形形狀。另外,入射面部106為形成凹陷部105的面,射入從安裝在基板300上的外部的發(fā)光元件200射出的光。[腳部的位置與底面部上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之間的關系]接下來,使用圖5A以及圖5B來說明設置腳部103的位置與底面部101上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之間的關系。圖5A是表示射入圖4的剖視圖上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入射光的行進路線的圖,圖5B是表示底面部101的各位置的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引起的反射光向底面部101的到達光量的圖。在圖5A中,實線表示光束控制部件100,虛線表示從入射面部106射入的光的行進路線。另外,在圖5A以及圖5B中,中心X是指底面部101的延長虛擬面與發(fā)光元件200的光軸的交點,且為仰視光束控制部件100時的圓形的底面部101的中心(參照圖3)。另外,在圖5B中,縱軸的反射光的比率表示將底面部101上的到達光量的峰值設為100%時的比率。根據(jù)圖5B,本實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反射光向底面部101的到達光量,在底面部101上距離中心X半徑約4. 5mm的范圍以內(nèi)大致為“0”,在距離中心X半徑約5. 6mm 的位置處,達到峰值的20%以上。另外,反射光向底面部101的到達光量在距離中心X半徑約6. 5mm的位置處達到峰值,且隨著從距離中心X半徑約6. 5mm的位置朝向底面部101的外周方向而逐漸變少。 達到峰值的位置會根據(jù)入射面或光控制出射面部的形狀而改變,但由于光的行進方向的影響,與峰值位置的外側相比,內(nèi)側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較少。根據(jù)上述,在底面部101上,在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距離中心X半徑約 6. 5mm的圓的圓周的內(nèi)側形成腳部103。由此,能夠減少由于反射光因腳部103發(fā)生散射或被用于固定腳部103的粘合材料等吸收而無法將反射光用作液晶顯示面板的照明用所導致的光學特性的惡化。另外,優(yōu)選在底面部101上,在反射光的到達光量為峰值的20%以下的距離中心X半徑約5. 5mm的圓的圓周的內(nèi)側形成腳部103。由此,能夠進一步減少上述光學特性的惡化。[反射用片材的結構]這里,在面光源裝置中,為了對被光控制部件或擴散片材等反射而返回框架 (frame)(安裝用基板)方向的光進行再利用,配置白色的反射用片材。以下,使用圖6以及圖7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反射用片材的結構。圖6是作為反射用片材的下側片材600的一部分的俯視圖。另外,圖7是作為反射用片材的上側片材700 的一部分的俯視圖。下側片材600為白色,且如圖6所示,形成光束控制部件100可通過的大小的多個貫通孔601。另外,下側片材600在貫通孔601的附近,形成與各貫通孔601對應的貫通孔 602。另外,下側片材600設有連接貫通孔601與貫通孔602的狹縫603。貫通孔601的平面形狀為圓形形狀,且具有比俯視光束控制部件100時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直徑稍大的直徑。另外,貫通孔601在下側片材600上,以與光束控制部件100相同的數(shù)量形成在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對應的位置上。另外,貫通孔602的平面形狀為長孔形狀。另外,貫通孔 602形成為,橫向的長度L2比兩個腳部103間的長度Ll (參照圖3)稍大,且縱向的長度W2 比兩個腳部103間的長度Wl (參照圖3)稍大。另外,貫通孔602在下側片材600上,以與光束控制部件100相同的數(shù)量形成在與發(fā)光元件200以及腳部103對應的位置上。即使基板300為綠色或黃土色等非白色而易吸收光的顏色,具有上述結構的下側片材600也能夠通過覆蓋基板300而提高光的反射率。上側片材700為白色,且如圖7所示,形成光束控制部件100可通過的大小的多個貫通孔701。貫通孔701的平面形狀為圓形形狀,且具有比俯視光束控制部件100時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直徑稍大的直徑。另外,貫通孔701在上側片材700上,以與光束控制部件 100相同的數(shù)量形成在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對應的位置上。具有上述結構的上側片材700 覆蓋從下側片材600上形成的為了避開與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干涉而設的貫通孔601露出的基板300,從而能夠提高光的反射率。[面光源裝置的組裝方法]接下來,使用圖8來說明安裝光束控制部件100的面光源裝置的組裝方法。圖8 是表示安裝光束控制部件100的面光源裝置的組裝方法的圖。首先,在基板300上安裝發(fā)光元件200 (Si)。接下來,在基板300上安裝光束控制部件100 (S2)。此時,進行發(fā)光元件200與凹陷部105的中心的對齊。另外,腳部103通過粘合劑而粘合于基板300。然后,將安裝了發(fā)光元件200以及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基板300收納到框架800 中,并固定于框架800的規(guī)定位置(S3)。繼而,從基板300的上方覆蓋下側片材600 (S4)。在下側片材600上,設有沖壓成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大小的貫通孔601,以避開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干涉。因而,當使下側片材600覆蓋基板300時,光束控制部件100通過貫通孔601,由此能夠使下側片材600覆蓋基板300而不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干涉。接下來,使下側片材600在與基板30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圖6的情況下為右方向)上滑動,直到光束控制部件100的腳部103從貫通孔601移動到貫通孔602中(S5)。 在下側片材600上,設有與貫通孔601連接的狹縫603。通過以腳部103在狹縫603內(nèi)移動
7的方式,使下側片材600在與基板30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滑動,從而能夠使光束控制部件100位于貫通孔602的上方,使發(fā)光元件200以及腳部103位于貫通孔602中。另外, 基板300的一部分通過使下側片材600在與基板300的長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滑動而從貫通孔601露出到外部。然后,為了覆蓋從貫通孔601露出到外部的基板300,從下側片材600的上方覆蓋上側片材700 (S6)。上側片材700與下側片材600同樣地,設有沖壓成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大小的貫通孔701,以避開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干涉。因而,在使上側片材700覆蓋下側片材600時,光束控制部件100通過貫通孔701,從而能夠使上側片材700覆蓋下側片材600 而不與光束控制部件100干涉。另外,通過使上側片材700覆蓋下側片材600,從而能夠堵塞下側片材600的貫通孔601。另外,在覆蓋上側片材700之后,以與光束控制部件100之間形成空隙的狀態(tài)配置光擴散部件400。圖9是從通過圖8所示的組裝方法而組裝的面光源裝置900拆除光擴散部件400 后的狀態(tài)的面光源裝置900的俯視圖。另外,圖10是將光擴散部件400以及由來自面光源裝置900的光所照射的被照射部件即液晶面板1001安裝至面光源裝置900的顯示裝置 1000的圖9的B-B線的剖視圖。如圖9以及圖10所示,面光源裝置900通過利用上側片材700來堵塞下側片材 600的貫通孔601,能夠防止基板300從貫通孔601露出到外部的狀態(tài)。另外,由于將腳部 103設置在底面部101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因此能夠減小下側片材600的貫通孔602的大小。另外,由于將腳部103設置在底面部101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因此如圖9所示,在俯視面光源裝置900時,光束控制部件 100自基板300突出而安裝在基板300上。此外,從貫通孔602露出的基板300的一部分用于避開與基板300上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安裝部位發(fā)生干涉。本發(fā)明中,如上所述,通過優(yōu)化腳部103的形成位置,能夠?qū)⑴c該安裝部位對應的貫通孔602的露出部分的面積抑制得較小。因此,不需要使用具有光的反射率較大的白色抗蝕劑(resist)的基板,能夠使用具有綠色或黃土色抗蝕劑的通常的基板300。這里,通過使用與抗蝕劑的顏色不同顏色的粘合劑,從而在組裝時能夠容易地檢測粘合劑的漏涂。因而,當使用具有綠色或黃土色抗蝕劑的通常的基板300時,能夠使用白色的粘合劑。另一方面,當使用具有白色抗蝕劑的基板時,難以使用白色的粘合劑。并且,當使用黑色的粘合劑時,存在光被吸收的弊端。[反射用片材的變形例]接下來,使用圖11以及圖12來說明反射用片材的其他結構。圖11是另一反射用片材1100安裝到基板300之前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另外,圖12是另一反射用片材1100安裝到基板300之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此外,在圖11以及圖12中,對于與上述圖1 圖10相同結構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說明。另外,在圖11以及圖12中,為便于說明而省略了框架的記載。根據(jù)圖11以及圖12,反射用片材1100具有形成在俯視時呈四邊形的折彎部1101 的對角線上的狹縫1102。另外,反射用片材1100具有從折彎部1101向上方彎起的彎起邊部1103a 1103d。彎起邊部1103a 1103d從形成折彎部1101的四邊形的各邊彎起而形成。上述反射用片材1100以光束控制部件100通過狹縫1102的方式進行對齊后,從光束控制部件100的上方進行覆蓋,由此成為圖12所示的狀態(tài)。S卩,彎起邊部1103a 1103d在光束控制部件100通過狹縫1102之后,恢復成與彎起方向相反的方向,從而成為躲入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形成底面部101的背面?zhèn)鹊臓顟B(tài)。因而,當使用反射用片材1100 時,無須如上所述般使用下側片材和上側片材的兩片片材,就能夠使基板300從狹縫1102 露出到外部的面積達到最小。接下來,使用圖13來說明反射用片材的又一結構。圖13是另一下側片材1300的俯視圖。此外,上側片材的結構與圖7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根據(jù)圖13,下側片材1300的平面形狀為圓形形狀,且在中心部分具有作為貫通孔的長孔部1301。另外,下側片材1300具有形成在外周端部與長孔部1301之間以使長孔部 1301向外部開放的狹縫1302。另外,長孔部1301形成為,橫向的長度L3比兩個腳部103 間的長度Ll (參照圖3)稍大,且縱向的長度W3比兩個腳部103間的長度Wl (參照圖3)稍大。通過使下側片材1300滑動,直到光束控制部件100的腳部103經(jīng)狹縫1302內(nèi)移動到長孔部1301,從而下側片材1300覆蓋基板300的光束控制部件100的安裝部位。圖14是使用下側片材1300以及上側片材700的另一面光源裝置1600的剖視圖。 此外,面光源裝置1600除了使用下側片材1300來代替下側片材600以外,結構與圖9以及圖10的面光源裝置900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如圖14所示,利用上側片材700來覆蓋基板300的未被下側片材1300所覆蓋的部分。[本實施方式的效果]這樣,本實施方式中,在底面部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腳部。由此,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能夠縮窄基板的寬度,因此能夠增多可由一片基板材料形成的安裝用基板的數(shù)量。另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 能夠減少由于反射光因腳部發(fā)生散射或被粘合材料等吸收而無法將反射光用作液晶顯示面板的照明用所造成的光學特性的惡化。尤其,當在底面部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20%以下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腳部時,能夠進一步抑制上述光學特性的惡化。另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能夠減小光束控制部件在基板上的安裝區(qū)域,基板僅在該區(qū)域露出到外部,因此無須在基板上設置高反射率的白色抗蝕劑,而能夠使用具有綠色等的抗蝕劑的通常的基板,從而能夠降低制造成本。另外,伴隨于此,當將腳部粘合于基板時, 能夠使用高反射率的白色粘合劑,從而能夠提高光學特性。另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能夠降低因基板與光束控制部件的熱膨脹差而在膨脹時施加至腳部的應力。其結果,能夠抑制腳部上的裂痕的產(chǎn)生,從而能夠減小圓筒狀腳部的直徑而使其較細,因此能夠減少將腳部安裝于基板時的粘合劑的量,從而能夠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有三個腳部,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也可設置三個以外的兩個或四個以上的腳部。此情況下,也是在底面部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所有腳部。優(yōu)選在底面部上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反射光的到達光量為峰值的20%以下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設置所有腳部,從而能夠獲得與上述同樣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三個腳部分別設在等腰三角形的各頂點的位置,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將三個腳部分別設在正三角形的各頂點的位置。另外,并不限于在三角形的各頂點的位置分別設置三個腳部的情況, 也可在同一圓周上等間隔地設置三個腳部。通過將腳部的間隔較寬的方向?qū)驶宓拈L度方向來將光束控制部件安裝于基板,能夠最小限度地抑制基板的寬度。另外,反射用片材的形狀并不限于圖6、圖7、圖11以及圖13,能夠采用不與光束控制部件發(fā)生干涉且能夠覆蓋基板的任意形狀。在2010年6月21日提交的第2010-140762號的日本專利申請所包含的說明書、 附圖和說明書摘要的公開內(nèi)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請。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例如適合于作為從液晶顯示面板的背面?zhèn)瘸拭鏍钸M行照明的背光的光源或室內(nèi)的一般照明等各種照明而使用的發(fā)光裝置、使用該發(fā)光裝置來用于各種照明的面光源裝置、將該面光源裝置作為照明機構并與被照明部件組合使用的顯示裝置、以及構成這些面光源裝置及顯示裝置的光束控制部件。
權利要求
1.一種發(fā)光裝置,使來自安裝在基板上的發(fā)光元件的光經(jīng)由光束控制部件射出,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底面部,與所述基板對置;入射面部,在所述發(fā)光元件正上方的位置,使所述底面部向內(nèi)部凹陷而形成,并使從所述發(fā)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光控制出射面部,使從所述入射面部射入的所述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以及兩個以上的腳部,在所述底面部中的以由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所述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所述底面部向外部突出形成,并安裝在所述基板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裝置,其中,所述腳部在所述底面部中的以由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所述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20%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所述底面部向外部突出形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裝置,其中,所述光束控制部件被安裝為,在俯視狀態(tài)下自所述基板突出。
4.一種面光源裝置,包括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光裝置;光擴散部件,在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側,與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形成空隙地配置;以及光反射用片材,形成有用于避開與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所述腳部在所述基板上的安裝位置及所述發(fā)光元件之間的干涉的孔部,且覆蓋所述基板。
5.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面光源裝置;以及被來自該面光源裝置的光照射的被照射部件。
6.一種光束控制部件,射入來自發(fā)光元件的光,控制光的行進方向并射出, 所述光束控制部件包括底面部,與所述基板對置;入射面部,在所述發(fā)光元件正上方的位置,使所述底面部向內(nèi)部凹陷而形成,并使從所述發(fā)光元件射出的光射入;光控制出射面部,使從所述入射面部射入的所述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以及兩個以上的腳部,在所述底面部中的以由所述光控制出射面部反射的所述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所述底面部向外部突出形成,并安裝在所述基板上。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發(fā)光裝置,減小基板上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安裝區(qū)域,并且將對光學特性造成的影響抑制得較小,而且抑制因基板與光束控制部件的熱膨脹差的影響而導致光束控制部件的腳部易產(chǎn)生裂痕的情況。該發(fā)光裝置將從安裝在基板(300)上的發(fā)光元件(200)發(fā)出的光經(jīng)由光束控制部件(100)而射出。光束控制部件(100)包括底面部(101),與基板(300)對置;入射面部(106),使從發(fā)光元件(200)射出的光射入;光控制出射面部(102),使從入射面部(106)射入的光折射后射出到外部;以及兩個以上的腳部(103),在底面部(101)中的以由光控制出射面部(102)反射的光的到達光量達到峰值的位置作為圓周的圓的內(nèi)側,從底面部(101)向外部突出形成,并安裝在基板(300)上。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392955SQ20111016760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1日
發(fā)明者加藤秀昭, 福田康幸 申請人:恩普樂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