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及處理盒。
背景技術:
現有的處理盒包括顯影裝置和感光元件盒,顯影裝置在靜電印刷中被廣泛采用。 這種顯影裝置可拆卸地安裝于基于靜電印刷技術的圖像形成裝置,以對圖像形成裝置的靜 電潛像承載體即圖像載體進行顯影。顯影裝置的引進,使得圖像形成裝置在使用者的使用 過程中,維護變得方便。另外,隨著圖像形成裝置的不斷發(fā)展演變,一種包含感光元件的感 光元件盒被設計成可拆卸地分離于圖像形成裝置,所述感光元件盒至少包括感光元件及支 撐感光元件的殼體。殼體形成顯影裝置容納部分,因此顯影裝置可拆卸地安裝于感光元件 盒。顯影裝置安裝于感光元件盒后,顯影裝置和感光元件盒所形成的整體稱為處理盒。處 理盒可拆卸地安裝于圖像形成裝置,因此圖像形成裝置的維護變得更加方便。顯影裝置可拆卸地安裝于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中,其內容納有顯影過程所 用的零部件如顯影輥,以及用于形成可視圖象的顯影劑如碳粉。對于主要起容納顯影劑作 用的顯影裝置,當顯影劑耗盡后,只需簡單地對顯影裝置進行替換,因此便于終端用戶的維 護。在圖像形成過程中,需對顯影輥充電,以使其上攜帶的顯影劑如碳粉,移送到感光 元件表面上,從而形成靜電潛像。當顯影裝置裝入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中時,圖像形 成裝置通過顯影裝置上的電極為顯影輥充電。美國專利US7689139公開了一種顯影裝置的顯影輥充電方式。該類型顯影裝置的 電極從顯影裝置的側壁突出,相對于該電極的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處為一板簧式的 彈性電極,圖像形成裝置通過此板簧式的彈性電極與顯影裝置上的電極抵壓接觸,從而為 顯影裝置上的顯影輥充電。當顯影裝置裝入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中時,顯影裝置上的突起電極擠壓感 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內的板簧式彈性電極,板簧式電極受擠壓保持彎曲狀態(tài),從而使 得兩電極之間保持良好接觸。使用上述的電極接觸方式,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的板簧式彈性電極長期處 于受擠壓狀態(tài),由于板彈簧疲勞老化導致彈性下降,無法回復到初始位置狀態(tài),從而導致顯 影裝置的電極與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電極接觸不良的現象。且由于板簧式電極置 于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內部,一旦發(fā)生上述缺陷用戶不易維修,需請專業(yè)人員拆卸 修理,帶來很大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及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以解決現 有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因顯影裝置的電極與感光元件盒或圖像 形成裝置的電極出現接觸不良和時維修不方便的技術問題。[0009]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影裝置,包括盒體和顯影輥,盒體上設置有兩側壁,所述顯影輥位于所述兩 側壁的內壁之間,一個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電極,其特征是,所述兩側壁的另一個側壁的外 壁上設置有彈性部件。所述彈性部件為板彈簧狀。所述彈性部件包括擠壓壁和定位鎖緊壁。所述的彈性部件為磁鐵。所述的彈性部件為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突起。所述設置有電極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可導電地連接電極與顯影輥的導電支架。一種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感光元件盒上設置有上述顯影裝置。一種處理盒,包括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還包括上述顯影裝置。一種感光元件盒,包括容納顯影裝置的殼體,其特征是,所述殼體與顯影裝置未設 置有電極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彈性部件。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容納顯影裝置的容納槽,其特征是,所述容納槽與顯影裝 置未設置有電極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彈性部件。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兩側壁的另一個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彈性部件。 當把顯影裝置裝入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中時,顯影裝置在該彈性部件的彈力作用 下,朝反方向移動,從而使顯影裝置的電極與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鋼片電極接觸 導電。由于彈性部件設置于顯影裝置上,若出現彈性失效導致接觸不良的情況,拆卸維修起 來比較方便。解決了現有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因顯影裝置的電極 與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電極出現接觸不良和時維修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彈性部件在顯影裝置上的位置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中A部放大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顯影裝置突起電極的位置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顯影裝置置于感光元件盒內時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4中B部放大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圖4中C部放大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彈性部件為彈性材料時的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磁鐵實施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感光元件盒側壁的磁鐵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 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影裝置,如圖1所示顯影裝置2包括盒體和顯影輥21、動力 接收件22、以及彈性部件23等,盒體上設置有兩側壁,顯影輥21位于兩側壁的內壁之間,如圖3所示,在盒體的一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相對側壁突出的電極25、導電支架26,電極25 接收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設備提供的電源,導電支架26可導電地連接電極25與顯影輥 21,以此對顯影輥21充電。彈性部件23為一板彈簧狀,設置在未設置電極25的側壁上,如 圖2所示,彈性部件23由擠壓壁23a、定位鎖緊壁23b構成,并用螺釘24鎖緊固定于顯影裝 置2的另一個側壁的外壁上。如圖4所示,顯影裝置2裝入感光元件盒1中,感光元件盒1主要包括感光元件11、 側壁12a以及側壁12b,側壁包括內壁和外壁。如圖5所示,當顯影裝置2置于感光元件盒 1中時,顯影裝置2的一側壁上的彈性部件23的擠壓壁23a與感光元件盒1的一側壁12a 的內壁擠壓,彈性部件23的擠壓壁23a受到感光元件盒1的側壁12a的內壁兩者擠壓作用 力下彈性變形,從而推動顯影裝置2相對于感光元件盒1朝圖5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與 此同時,如圖6所示感光元件盒1的另一側壁12b的內壁上,設置有導電鋼片電極13,當顯 影裝置2朝圖5箭頭所示方向移動時,其側壁上的電極25與感光元件盒1上的鋼片電極13 緊密接觸,從而兩者接通導電,以此為顯影輥21充電。當然,上述顯影裝置2側壁上的板彈 簧狀的彈性部件23,也可以安裝固定在圖5所示的感光元件盒容納顯影裝置的殼體與顯影 裝置設置有電極的側壁相對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即側壁12a的內壁上或圖像形成裝置 中,同樣可以實現對顯影裝置的橫向推動,以使兩者的電極接觸。實施例二如圖7所示,將實施例一中的彈性部件23改為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突起23a,如硅 橡膠等彈性材料,并用螺釘24鎖緊于顯影裝置2的側壁上,當然該彈性突起23a也可以與 側壁制成一體。將帶有該彈性突起23a的顯影裝置2裝入感光元件盒1中時,其工作過程 和原理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顯影裝置2側壁上的彈性突起23a,也可以安裝固定在圖5所示的感光 元件盒側壁12a的內壁上,同樣可以實現對顯影裝置的橫向推動,以使兩者的電極接觸。還可以在包括容納顯影裝置的容納槽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容納槽與顯影裝置設置 有電極的側壁相對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彈性部件。同樣可以實現對顯影裝置的橫 向推動,以使兩者的電極接觸。實施例三如圖8所示,將實施例一中的彈性部件23改為磁鐵28,并用螺釘24將磁鐵28鎖 緊固定于顯影裝置2的側壁上。與此同時,如圖9所示,在感光元件盒1的相應位置,即感 光元件盒1的側壁12a上同樣設置一磁鐵15,當顯影裝置2裝入感光元件盒1中時,該磁 鐵15與顯影裝置2側壁上的磁鐵28相對,且兩者有相同的極性,如此,由于磁鐵同性相斥, 在相斥力的作用下,顯影裝置2朝感光元件盒1的另一側壁12b方向移動,如此使得顯影裝 置2側壁上的電極25與感光元件盒1的側壁12b上的鋼片電極13緊密接觸,從而兩者接 通導電,以此為顯影輥21充電。
權利要求1.一種顯影裝置,包括盒體和顯影輥,盒體上設置有兩側壁,所述顯影輥位于所述兩側 壁的內壁之間,一個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電極,其特征是,所述兩側壁的另一個側壁的外壁 上設置有彈性部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部件為板彈簧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彈性部件包括擠壓壁和定位鎖緊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彈性部件為磁鐵。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彈性部件為彈性材料制成的彈性 突起。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設置有電極的側壁 上還設置有可導電地連接電極與顯影輥的導電支架。
7.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所述感光元件盒包括權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顯影裝置。
8.處理盒,包括感光元件盒,其特征是,還包括權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顯影裝置。
9.感光元件盒,包括容納顯影裝置的殼體,其特征是,所述殼體與顯影裝置未設置電極 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彈性部件。
10.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容納顯影裝置的容納槽,其特征是,所述容納槽與顯影裝置未 設置電極的側壁相抵接的位置處設置有彈性部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影裝置,包括盒體和顯影輥,盒體上設置有兩側壁,顯影輥位于所述兩側壁的內壁之間,一個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電極,兩側壁的另一個側壁的外壁上設置有彈性部件。當然彈性部件也可設置在感光元件盒、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中,解決了現有顯影裝置、感光元件盒、處理盒及圖像形成裝置因顯影裝置的電極與感光元件盒或圖像形成裝置的電極出現接觸不良時維修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文檔編號G03G21/18GK201788357SQ20102023467
公開日2011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fā)明者姜鵬, 李永紅 申請人:珠海賽納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