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進行光發(fā)送以及光發(fā)送接收的光模塊,特別涉及具備多個光輸出部的光模塊。
背景技術:
在這樣的具備多個光輸出部的光模塊中,已知在各光輸出部的激光二極管(以后,LD)的獨立的光路中分別配設隔離器。例如,在專利文獻I “光發(fā)送接收模塊”中,公開了光發(fā)送以及接收模塊例,在該模塊中,不在接收光路中配設了隔離器,而是在發(fā)送光路(LD光路)中配設了隔離器。雖然沒有搭載了多個不同波長的LD的同樣的光模塊,但作為自然的構思考慮在多個LD光路中分別搭載隔離器。即,在具備多個光輸出部的光模塊中,在從各LD至公共的射出端ロ(光纖)的各光路中分別獨立地配置隔離器。特別,在這樣的結構的光模塊中,各LD的波長不同,所以如果不在各隔離器中分別謀求最優(yōu)化,則有時發(fā)生一部分損失。說明隔離器。通常,在LD中,穩(wěn)定地發(fā)生TE (=Transverse Electric,橫向電場)偏振光(具有與活性層平行的電場矢量的偏振光)這樣的I個方向的偏振特性強的射出光,但在不依賴于偏振方向而針對LD有返回光的情況下,有時LD的動作、特性變得不穩(wěn)定。因此,為了使動作、特性變得穩(wěn)定,將不妨礙來自激光二極管的射出光而遮斷向LD的反射返回光的被稱為隔離器的光學元件配置于光路中的可能成為反射部分的部分與LD之間(一般在光纖入射端面與激光二極管之間)。由此,光模塊的動作、特性穩(wěn)定。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7 - 121987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但是,根據上述以往的技術,為了針對各LD分別配置隔離器,需要LD的個數的作為昂貴的零件的隔離器。因此,存在成本上升以及組裝エ序數増大這樣的課題。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削減隔離器的個數而使光模塊成為低成本以及簡易的構造。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并達成目的,本發(fā)明提供ー種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具備外殼;第一光輸出部,固定于外殼,發(fā)出第一光信號;第二光輸出部,以與第一光輸出部不同的角度固定于外殼,發(fā)出波長與第一光信號不同的第二光信號;第一分支濾波器,以使第一光信號和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部分重疊的方式,使第一光信號和第二光信號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光信號折射;以及I個隔離器,配置于第一光信號和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重疊的部分,對第一光信號和第二光信號進行隔絕。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減少昂貴的隔離器的個數,由此能夠設為廉價并且簡易的構造 的光模塊。
圖I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I的縱剖面圖。圖2是將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I的一部分分解了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隔離器的構造的概略圖。圖4是示出 從第一 LD射出的第一光信號在光纖中傳播的情況的動作的圖。圖5是用于說明圖I所示的光模塊的第二光信號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的圖。圖6是用于說明圖I所示的光模塊的第一光信號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的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2的縱剖面圖。圖8是用于說明圖7所示的光模塊的第一光信號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設置為使第一 LD的TE偏振波與一 5°偏振角一致的情況)的圖。圖9是用于說明圖7所示的光模塊的第一光信號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設置為使第一 LD的TE偏振波與0°偏振角一致的情況)的圖。圖10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3的縱剖面圖。(符號說明)I :外殼;la、lb、lc、ld :安裝孔;11 :第一光輸出部;12 :第二光輸出部;13 :光輸入部;14 :輸入輸出端ロ ;21 :第一激光二極管;22 :第二激光二極管;23 :光電ニ極管;24 光纖;31、32、33 :透鏡;34 :光纖套管;36、37、38 :引腳;41、42、43 :筒體;44 :支撐部件;51、52、53 :滑塊構造;61 :第一分支濾波器;62 :第二分支濾波器;80 :隔離器;81 :入射側偏光器;81A :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B :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3 :射出側偏光器;87 :法拉第旋光器(旋光器);L1 :第一光信號;L2 :第二光信號;L3 第3光信號;101、102、103 :光模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另外,本發(fā)明不限于該實施方式。實施方式I.圖I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I的縱剖面圖。圖2是將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I的一部分分解了的立體圖。在圖I以及圖2中,本實施方式的光模塊101構成為包括形成大致箱體的外殼I、和在外殼I中形成的4個安裝孔la、lb、lc、ld上分別固定的第一光輸出部11、第二光輸出部12、光輸入部13、以及輸入輸出端ロ 14。第一光輸出部11、第二光輸出部12、以及光輸入部13分別通過有底圓筒狀的筒體41、42、43而封裝化。另外,第一光輸出部11搭載有作為在筒體41內部收納的光學元件的發(fā)送用的第一激光二極管(以后,第一 LD) 21和固定于筒體41的端面開ロ部的聚光用的透鏡31。對第一 LD21,經由引腳36,從外部施加偏壓,射出第一光信號LI。同樣地,第二光輸出部12搭載有發(fā)送用的第二激光二極管(以后,第二 LD) 22和聚光用的透鏡32。對第二LD22,經由引腳37,從外部施加偏壓,射出與第一光信號LI不同的波長的第二光信號L2。另ー方面,光輸入部13搭載有作為在筒體41內部收納的光學元件的接收用的光電ニ極管(以后,PD)23和支撐于筒體43的聚光用的透鏡33。對TO23連接了引腳37,PD23將受光的第3光信號L3變換為電信號而從引腳37輸出。
外殼I的內部成為空洞,在大致中央部,收納了構成光學系的平板狀的第一分支濾波器61以及第二分支濾波器62。第一分支濾波器61和第二分支濾波器62配置成主面相互成為90度,支撐于未圖示的反射鏡支架。在外殼I中,如上所述,以第一、第二分支濾波器61、62為中心,分別大致錯開90度,而形成了 4個安裝孔la、lb、lc、Id。封裝的上述第一光輸出部11、第二光輸出部12、光輸入部13、以及輸入輸出端ロ 14經由用于調整焦點的滑塊構造51、52、53分別固定于該安裝孔la、lb、lc、ld。在輸入輸出端ロ 14中,支撐光纖24的線纜端的支撐部件44使法蘭部抵接到外殼I外面,將設置于線纜前端的光纖套管34插入到安裝孔ld,而將光纖24連接到外殼I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隔離器80配設成被第一分支濾波器61和第二分支濾波器62夾住。另外,如在圖I中用單點劃線所示,第一光信號LI在從第一 LD21射出之后,透射第一分支濾波器61,而通過隔離器80,透射第二分支濾波器62,而通過光纖24輸出到外部。另外,第二光信號L2在從第二 LD22射出之后,被第一分支濾波器61反射,而通過隔離器80,透射第二分支濾波器62,而通過光纖24輸出到外部。另ー方面,通過光纖24到來的第3光信號L3被第二分支濾波器62反射而入射到H323。圖3是示出隔離器80的構造的概略圖。隔離器80成為在透射軸傾斜了 45°的入射側偏光器81與射出側偏光器83之間,夾著旋轉角是45°的法拉第旋光器87的構造。入射側偏光器81以及射出側偏光器83由例如平行平板的雙折射晶體構成。另外,在法拉第旋光器87中,還包括對法拉第旋光器87施加磁場的磁鐵。如圖3所不,例如,從第一 LD21射出的第一光信號LI在透射了第一分支濾波器61之后,從圖中3左側進入入射側偏光器81。通過了入射側偏光器81的透射光在通過了法拉第旋光器87之后,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從圖中3右側輸出,經由第二分支濾波器62進入光纖24。接下來,參照圖4,說明隔離器80的一般的動作。圖4示出從第一 LD21射出的第一光信號LI在光纖24中傳播的情況的動作。在圖4中,(al)、(bl)、(cl)表示向光纖24的入射光的、與光軸大致垂直的平面中的電場的朝向,(a2)、(b2)、(c2)表示來自光纖24的射出光的、與光軸大致垂直的平面中的電場的朝向。另外,(al)、(a2)是通過入射側偏光器81之后的光的電場的朝向、(bl)、(b2)是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之后的光的電場的朝向、(cl)、(c2)是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之后的光的電場的朝向。另外,在圖4中,圓圈(〇)表不第一光信號LI的入射位置,四角標志(□)表不來自光纖24的射出光的位置。首先,如果從第一分支濾波器61入射了無偏振的光,則在入射側偏光器81中,被分離為尋尋常光SI和異常光S2,在入射側偏光器81的輸出端處從不同的場所射出(圖4(al))。此處,第一光信號LI的入射的位置的處于位置(〇)的是尋■常光SI,第一光信號LI的入射的位置的偏離位置的是異常光S2。接下來,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尋■常光SI、異常光S2的電場的朝向在同一方向上旋轉45°,輸入到射出側偏光器83 (圖4 (bl))。在射出側偏光器83中,尋常光SI和異常光S2被進ー步分離,從不同的場所射出。因此,通過針對必要的偏振光(此處為尋常光SI ),調整光纖24的光軸(光輸入部11的位置),能夠僅使特定的偏振光通過(圖4 (Cl))。接下來,說明逆向傳播。此處,敘述以使尋常光能夠正向地通過的方式,調整了光軸(光纖24的位置)的情況。從光纖24逆向地傳播的光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被分離為尋常光SI、異常光S2 (圖4 (c2))。接下來,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尋常光SI、異常光S2的偏振光的朝向在同一方向上旋轉45° ,輸入到入射側偏光器81 (圖4 (b2))。通過入射側偏光器81,尋常光SI和異常光S2被進ー步分離,從不同的場所射出(圖4 (a2))。如果比較圖4 (al)、和圖4 (a2),則可知光隔離器80僅使尋常光SI分離而入射,另ー方面,不使光纖24中的反射光那樣的逆向的光回到第一分支濾波器61,作為隔離器有效地發(fā)揮功能。接下來,說明圖I所示的光模塊101的具體的動作。在圖I中,第一 LD21發(fā)出的第一光信號LI的波長是在實用上一般的1577±10nm。另ー方面,第二 LD22發(fā)出的第二光信號L2的波長同樣地是在實用上一般的1490nm土 10nm。法拉第旋光器87被最優(yōu)化為波長1490nm,相對波長1490nm,偏振角旋轉45°。入射側偏光器81成為透射偏振角度與第二 LD的TM偏振光一致的0°設定偏光器。射出側偏光器83成為45°設定偏光器。S卩,在入射側偏光器81與射出側偏光器83之間附加了 45度的偏振角度差。圖5是用于說明圖I所示的光模塊101的第二光信號L2 (波長1490nm)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的圖。另外,圖中A表示入射到入射側偏光器81之前的狀態(tài)、B表不從入射側偏光器81射出了的狀態(tài)、C表不從法拉第旋光器87射出了的狀態(tài)、D表不從射出側偏光器83射出了的狀態(tài)。E表不來自光纖24的返回光入射到射出側偏光器83之前的狀態(tài)、F表不返回光從射出側偏光器83射出了的狀態(tài)、G表不返回光從法拉第旋光器87射出了的狀態(tài)、H表示返回光從入射側偏光器81射出了的狀態(tài)。另外,在圖5中為易于理解,還示出偏振角度的角度圖。首先,說明第二 LD22發(fā)出的第二光信號L2 (波長1490nm)。第二光信號L2入射到入射側偏光器81 (狀態(tài)A)。第二 LD22的TE偏振光和入射側偏光器81的透射變更角度一致,所以第二光信號L2不會損失地通過入射側偏光器81 (狀態(tài)B)。接下來,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偏振角旋轉45° (狀態(tài)C)。此時,第二光信號L2和射出側偏光器83的偏振角度一致,所以第二光信號L21不會損失地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狀態(tài)D)。由此,第二光信號L2不會損失地通過隔離器80而到達光纖24。然后,經由光纖24射出到外部。另外,來自光纖24側的反射返回光入射到射出側偏光器83 (狀態(tài)E)。該反射返回光的偏振角度是隨機的(參照狀態(tài)E的偏振角度的角度圖)。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45°偏振光以外的光被遮斷。45°偏振光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 (狀態(tài)F),入射到法拉第旋光器87。通過用法拉第旋光器87使偏振角進ー步旋轉45°,通過了法拉第旋光器87的通過光成為90°偏振光(狀態(tài)G)。該90°偏振光被入射側偏光器81遮斷。作為結果,通過入射側偏光器81而返回到第一光輸出部11側的反射返回光消失(狀態(tài)H)。圖6是用于說明圖I所不的光模塊101的第一光信號LI (波長1577nm± IOnm)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的圖。在圖6中,第一 LD21發(fā)出的第一光信號LI的波長與第二光信號L2不同,所以法拉第旋光器87中的偏振旋轉角不相同。法拉第旋光器87的旋轉角與波長的平方成比例,所以對于1490nm成為偏振旋轉角45°的法拉第旋光器87對于I577nm 的偏振旋轉角成為40。( N45x ( 1490/1577 ) 2)。從第一 LD21射出的第一光信號LI入射到入射側偏光器81 (狀態(tài)A),無損失地通 過入射側偏光器81 (狀態(tài)B),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偏振角度僅旋轉40° (狀態(tài)C)。因此,在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吋,發(fā)生損失地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 (狀態(tài)D)。但是,其損失僅為0.02dB。
另ー方面,來自光纖24側的反射返回光入射到射出側偏光器83(狀態(tài)E)。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從而只有45°偏振光透射,其以外的以外被遮斷(狀態(tài)F)。接下來,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使偏振角旋轉40°,反射返回光成為偏振角85° (狀態(tài)G)。因此,透射了入射側偏光器81的光相對于透射入射側偏光器81之前的光,衰減為一 IOdB以下的強度(狀態(tài)H)。反射返回光有各種偏振角度分量,針對其能夠在實用上確保充分的消光比。 如以上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具備I個隔離器80,該隔離器80配置于第一光信號LI和第二光信號L2的光軸重疊的部分,針對第一光信號LI和第二光信號L2進行隔絕,所以能夠削減昂貴的隔離器80的個數,由此能夠設為廉價并且簡易的構造的光模塊。另外,隔離器包括入射側偏光器81,通過第一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第一光信號LI以及第二光信號し2透射;法拉第旋光器87,入射入射側偏光器81的透射光,使該偏振光繞光軸旋轉第一角度(45° )而射出;以及射出側偏光器83,在從第一偏振方向旋轉了第一角度(45° )的第二偏振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偏振透射特性,通過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通過了法拉第旋光器87的透射光射出,所以能夠使從射出側偏光器83入射 的返回光高效地衰減。進而另外,在隔離器80與輸入輸出端ロ 14之間配設了第二分支濾波器62,該第二分支濾波器62使從入射來自光纖24的光信號的輸入輸出端ロ 14入射的第3光信號L3朝向光輸入部11折射,所以能夠使來自光纖24的光信號無損失地到達光輸入部11。另外,進而在具備2個以上的LD和2個以上的I3D的結構中,在LD的公共光路中配置的隔離器被設置為,在所有ro至光纖間光路配置于光纖側的狀態(tài)下,不配置干ro至光纖間光路。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使法拉第旋光器87的旋轉角度與從第一 LD21射出的第一光信號LI匹配。具體而言,使法拉第旋光器87的旋轉角度相對波長1490nm設為偏振旋轉角45°。但是,法拉第旋光器87的設定不限于此。也可以為了針對第一光信號LI (波長1577nm)和第二光信號L2 (波長1490nm)這兩個波長相等地進行隔絕,而將法拉第旋光器87的旋轉角度設定為第一光信號LI和第二光信號L2這兩個波長的中間、特別是中央的值。另外,在第一 LD21和第二 LD22針對反射返回光的特性劣化耐性不同的情況下,以進ー步増加針對特性劣化耐性差的LD的隔絕的方式,設置法拉第旋光器87的旋轉角度即可。進而,在具備3個以上的光輸出部的情況(具備3個以上的LD的情況)下,通過將隔離器配置于2個LD的公共光路,能夠削減I個隔離器,進而通過在3個LD的公共光路中插入隔離器,能夠削減2個隔離器。這樣,能夠實現根據光路結構削減了隔離器個數的設計。在層疊n個激光二極管的情況下,最大能夠削減n — I個隔離器。另外,對于插入到公共光路的隔離器,在連接到公共光路的激光二極管的最長波長與最短波長之間,使法拉第旋光器87的偏振旋轉角成為45°。實施方式2.圖7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2的縱剖面圖。在本實施方式的光模塊102中,將實施方式I的隔離器80的功能分解,將從法拉第旋光器87切離的入射側偏光器81分成在第一光輸出部11和第2光輸出部12中分別設置的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和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這2個偏光器。此處,將殘留于第一分支濾波器61以及第二分支濾波器62之間的法拉第旋光器87以及射出側偏光器83設為主隔離器,將分割的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IA和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設為第一、第二副隔離器。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和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配置于第一光輸出部11和第二光輸出部12的透鏡31、32的附近,從筒體41、42通過未圖示的撐條支撐。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旋轉的角度根據波長(第一光輸出部11 :1577± 10nm、第二光輸出部 12 :1490nm±10nm)而不同(40。( h45x( 1490/1577) 2) )、45。),所以使配置于各光輸出部之前的偏光器和LD的角度分別成為相匹配的角度。說明具體的隔絕動作。通過針對第二 LD22的第二光信號L2(波長1490nm),使第ニ入射側偏光器81B成為0 °設定偏光器、使射出側偏光器83成為45°設定偏光器,能夠實現與圖5同樣的隔絕動作。另ー方面,針對第一 LD21的第一光信號LI (波長1577nm),使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成為ー 5°設定偏光器,而設定為與第一光信號LI的TE偏振波一致。圖8是用于說明圖7所示的光模塊102的第一光信號LI(波長1577nm)的具體的偏振角度變遷的樣子的圖。以使TE偏振波與一 5°設定偏光器的偏振角一致的方式,配置了第一 LD21。從第一 LD21射出的第一光信號LI入射到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 (狀態(tài)A),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使一 5°分量不損失地透射(狀態(tài)B),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使偏振角度旋轉40°,透射光的偏振角成為35° (狀態(tài)C)。射出側偏光器83是45°設定偏光器,所以以微少的一 0. IdB的損失射出(狀態(tài)D)。相逆地,來自光纖24側的反射返回光入射到射出側偏光器83 (狀態(tài)E)。通過射出側偏光器83,從而僅45°偏振光透射,其以外被遮斷(狀態(tài)F)。接下來,通過法拉第旋光器87使偏振角旋轉40° ,反射返回光成為偏振角85° (狀態(tài)G)。另外,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是ー 5°設定偏光器,所以所有透射光被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遮斷,而無法透射(狀態(tài)H)。如以上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具備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第一副隔離器),配設于第一光輸出部11與第一分支濾波器61之間;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第二副隔離器),配設于第二光輸出部與第一分支濾波器61之間;以及法拉第旋光器87以及射出側偏光器83(主隔離器),配置于第一光信號和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重疊的部分,與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協(xié)同地對第一光信號進行隔絕,并且與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協(xié)同地對第二光信號進行隔絕,所以能夠減少昂貴的隔離器80的個數,由此能夠設為廉價并且簡易的構造的光模塊。進而,構成副隔離器的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是偏振角與第一光輸出部11的發(fā)光兀件的TM偏振波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的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是偏振角與第二光輸出部12的發(fā)光兀件的TM偏振波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的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主隔離器包括法拉第旋光器87,使第一光信號LI以及第二光信號し2的偏振光繞光軸旋轉第一角度(45° )而射出;以及射出側偏光器83,在使第一光信號LI以及第二光信號L2從與第一光信號LI或者第二光信號L2對應的偏振方向旋轉了第一角度(45° )的第二偏振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偏振透射特性,通過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通過了法拉第旋光器87的透射光射出,所以能夠實現良好的隔絕動作。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使TE偏振波與一 5°設定偏光器的偏振角一致的方式,配置了第一 LD21,但在設置為使第一 LD21的TE偏振波與0°偏振角一致的情況、設置為使第一 LD21的TE偏振波與0°偏振角一致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在從狀態(tài)A向狀態(tài)B以及從狀態(tài)C向狀態(tài)D透射時,分別發(fā)生一 0. 02dB、一 0. 08dB的損耗,但即使合起來也僅為微少的一 0. ldB,在誤差的范圍內沒有影響。另外,在實施方式I中,示出了使法拉第旋光器87相對第二 LD22成為最佳的例子,但如上所述,在法拉第旋光器87中,定為在系統(tǒng)內的LD的最短波長與最長波長之間的波長下使偏振角旋轉45°,并按照上述例子確定適合的偏光器旋轉角度,從而能夠在第一2LD22以及第二 LD22中在實用上適用的范圍內適合地分配損失,能夠確保適合的隔絕。實施方式3.圖10是本發(fā)明的光模塊的實施方式3的縱剖面圖。本實施方式光模塊103相比于圖7所不的實施方式2,省略了第一入射側偏光器81A以及第二入射側偏光器81B。在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地,以在第二 LD22的波長下使偏振角旋轉45°的方式,對法拉第旋光器87進行了最優(yōu)化的情況下,使第一 LD21以及第二 LD22的TE偏振角與0°偏振角一致,使射出側偏光器83成為45°設定偏光器。第二 LD22的射出光無損失。第一 LD21的射出光是一0. 02dB的損失。 另一方面,對于反射返回光,針對第二 LD22以TM偏振光(偏振角90° )返回,針對第一 LD21以接近TM偏振光的狀態(tài)(偏振角85° )返回。雖然依賴于激光二極管的內部構造,但一般激光二極管在TE偏振波下振蕩出激光,所以雖然針對TE偏振波的返回光易于受到影響,但針對TM偏振波不易受到影響。反射返回光的偏振光狀態(tài)一般是狀態(tài)E所示那樣的隨機偏振光,所以通過偏光器31被衰減為単一偏振角度的光,而且得到與激光二極管的耐TM偏振波特性對應的隔絕。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如以上那樣,本發(fā)明的光模塊適用于例如進行光發(fā)送接收的光發(fā)送接收裝置中使用的光模塊。
權利要求
1.ー種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具備 夕卜殼; 第一光輸出部,固定于所述外殼,發(fā)出第一光信號; 第二光輸出部,以與所述第一光輸出部不同的角度固定于所述外殼,發(fā)出波長與所述第一光信號不同的第二光信號; 第一分支濾波器,以使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部分重疊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光信號折射;以及 I個隔離器,配置于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重疊的部分,對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進行隔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干, 所述隔離器包括 入射側偏光器,通過第一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所述第一光信號以及所述第二光信號透射; 法拉第旋光器,入射所述入射側偏光器的透射光,使該偏振光繞光軸旋轉第一角度而射出;以及 射出側偏光器,在從第一偏振方向旋轉了第一角度的第二偏振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偏振透射特性,通過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通過了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透射光射出。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干, 所述隔離器包括 法拉第旋光器,使所述第一光信號以及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偏振光繞光軸旋轉第一角度而射出;以及 偏光器,通過規(guī)定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所述第一光信號以及所述第二光信號透射。
4.ー種光模塊,其特征在于,具備 夕卜殼; 第一光輸出部,固定于所述外殼,發(fā)出第一光信號; 第二光輸出部,以與所述第一光輸出部不同的角度固定于所述外殼,發(fā)出波長與所述第一光信號不同的第二光信號; 第一分支濾波器,以使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部分重疊的方式,使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光信號折射; 第一入射側偏光器,配設于所述第一光輸出部與所述第一分支濾波器之間; 第二副隔離器,配設于所述第二光輸出部與所述第一分支濾波器之間;以及I個主隔離器,配置于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光軸重疊的部分,與所述第一入射側偏光器協(xié)同地對所述第一光信號進行隔絕,并且與所述第二副隔離器協(xié)同地對所述第二光信號進行隔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射側偏光器是偏振角與所述第一光輸出部的發(fā)光元件的TM偏振波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的第一入射側偏光器, 所述第二副隔離器是偏振角與所述第二光輸出部的發(fā)光元件的TM偏振波一致的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的第二入射側偏光器, 所述主隔離器包括 法拉第旋光器,使所 述第一光信號以及所述第二光信號的偏振光繞光軸旋轉第一角度而射出;以及 射出側偏光器,在使所述第一光信號以及所述第二光信號從與所述第一光信號或者所述第二光信號對應的偏振方向旋轉了第一角度的第二偏振方向的方向上具有偏振透射特性,通過第二偏振方向的偏振透射特性使通過了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透射光射出。
6.根據權利要求2、3、5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偏振旋轉角度的所述第一角度是45°。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干,還具備 輸入輸出端ロ,設置于所述外殼,使通過了所述隔離器的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射出到光纖,并且入射來自所述光纖的光信號; 光輸入部,輸入從所述輸入輸出端ロ入射的光信號;以及 第二分支濾波器,使從所述輸入輸出端ロ入射的光信號朝向所述光輸入部折射, 所述第二分支濾波器配設于所述隔離器與所述輸入輸出端ロ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干, 所述入射側偏光器、所述法拉第旋光器以及所述射出側偏光器一體化為設置于所述第一分支濾波器與所述第二分支濾波器之間的ー個所述隔離器。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偏振旋轉角度相對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中的某一方的波長是45°。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拉第旋光器的偏振旋轉角度相對所述第一光信號和所述第二光信號的中間的波長是45°。
全文摘要
光模塊(101)具備外殼(1)、固定于外殼(1)而發(fā)出第一光信號(L1)的第一光輸出部(11)、與第一光輸出部(11)不同角度地固定于外殼(1)而發(fā)出波長與第一光信號(L1)不同的第二光信號(L2)的第二光輸出部(12)、以使第一光信號(L1)和第二光信號(L2)的光軸部分重疊的方式使第一光信號(L1)和第二光信號(L2)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光信號折射的第一分支濾波器(61)、以及配置于第一光信號(L1)和第二光信號(L2)的光軸重疊的部分而對第一光信(L1)和第二光信號(L2)進行隔絕的1個隔離器(80)。
文檔編號G02B27/28GK102656502SQ20098016298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18日
發(fā)明者杉立厚志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