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更具體說,本發(fā)明涉及由降冰片烯系樹脂膜和偏振膜以高強度接合而成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用于液晶顯示器等的偏振板(偏振膜)通常是由透明性優(yōu)良的基板(光學(xué)膜)和偏振膜(偏光器)形成的。該偏振板還可以由將光學(xué)膜拉伸所得的具有賦予透過光相位差的功能的膜(相位差膜)和偏振膜形成。
以往,用作偏振板的基板或相位差膜的光學(xué)膜是采用聚碳酸酯膜、聚酯膜、乙酸酯膜等。但是,用聚碳酸酯膜或聚酯膜等制成的偏振板的光彈性系數(shù)大,有時候應(yīng)力的微小變化等就會使賦予透過光相位差發(fā)生變化,此外,由于乙酸酯膜耐熱性較差,吸水性高,因此用它制成的偏振板容易受到使用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形。
另一方面,由于降冰片烯系樹脂的透明性、耐熱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等優(yōu)良,因此作為各種光學(xué)部件的材料受到關(guān)注。日本特許公開公報平6-51117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將降冰片烯系樹脂片作為保護層層疊在偏振膜上所形成的偏振膜。
但是,由于降冰片烯系樹脂與其它樹脂材料的粘合性差,因此,很難用降冰片烯樹脂膜來制造偏振板。此外,長期使用時存在易剝落的問題。再者,為了提高偏振板的耐損傷性及防反射性能等,有時對其一面實施硬化處理等表面處理,但是這種情況下也存在長期使用容易發(fā)生剝落之類的問題。為此,人們迫切希望開發(fā)出使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并且粘合性又強的偏光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該偏振板光學(xué)膜和偏光膜的粘合性優(yōu)良,并且耐熱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等特性優(yōu)異,即使長期使用也很難發(fā)生剝離、變形等情況,可靠性高。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特征是,依次層疊有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聚氨酯層、粘合劑層及偏振膜。
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較好是由下述樹脂形成的膜,該樹脂由含有至少1種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單體(共)聚合而成。
式(1)中,R1~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原子或可以含有氧、氮、硫或硅的1價的基團;R1和R2或R3和R4可以相互結(jié)合形成亞烷基,或者,R1和R2、R3和R4、或R2和R3相互結(jié)合形成單環(huán)或多環(huán)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x表示0或1~3的整數(shù),y表示0或1;注當(dāng)x為0時,y也為0。
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較好是相位差膜。
上述聚氨酯層較好是由聚醚型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反應(yīng)所得的聚氨酯形成的層。
上述粘合劑層較好是由聚乙烯醇系粘合劑形成的層。
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形成聚氨酯層的工序;通過粘合劑將該聚氨酯層和偏振膜粘合在一起的工序。上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較好還具有對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進行電暈放電處理的工序。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的說明。
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由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聚氨酯層、粘合劑層及偏振膜構(gòu)成。
(降冰片烯系樹脂膜)構(gòu)成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降冰片烯系樹脂是由含有至少1種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單體組合物(共)聚合所得的樹脂,或根據(jù)需要在該樹脂中加氫所得的樹脂。
(單體組合物)上述單體組合物所用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可例舉下式(1)表示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
式(1)中,R1~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原子;或可以含有氧、氮、硫或硅的1價的基團。上述1價的基團可例舉1價的有機基、氰基、氨基等。1價的有機基可例舉可具有含氧、氮、硫或硅的連結(jié)基的、取代或非取代的碳原子數(shù)1~15的烴基等。x表示0或1~3的整數(shù),y表示0或1。注當(dāng)x為0時,y也為0。
R1和R2或R3和R4可以相互結(jié)合形成亞烷基,或者,R1和R2、R3和R4、或R2和R3相互結(jié)合形成單環(huán)或多環(huán)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這里,“R1和R2相互結(jié)合形成亞烷基”是指R1和R2中的任一方脫離,殘基經(jīng)雙鍵與環(huán)結(jié)構(gòu)結(jié)合的狀態(tài)(下式(1’))。R3和R4的情況也相同。此外,上述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可例舉脂環(huán)、芳環(huán)。
式(1’)中,R1、R3及R4、以及x、y的含義與上述式(1)中的R1、R3及R4、以及x、y相同。
上述式(1)表示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例舉以下的化合物,但并不限于這些化合物。
二環(huán)[2.1.1]庚-2-烯(降冰片烯)5-甲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乙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環(huán)己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苯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4-聯(lián)苯)-二環(huán)[2.1.1]庚-2-烯5-甲氧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苯氧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
5-苯氧基乙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苯基羰氧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甲基-5-甲氧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甲基-5-苯氧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甲基-5-苯氧基乙基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乙烯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亞乙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5-二甲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6-二甲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氟-二環(huán)[2.1.1]庚-2-烯5-氯-二環(huán)[2.1.1]庚-2-烯5-溴-二環(huán)[2.1.1]庚-2-烯5,6-二氟-二環(huán)[2.1.1]庚-2-烯5,6-二氯-二環(huán)[2.1.1]庚-2-烯5,6-二溴-二環(huán)[2.1.1]庚-2-烯5-羥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羥乙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氰基-二環(huán)[2.1.1]庚-2-烯5-氨基-二環(huán)[2.1.1]庚-2-烯三環(huán)[4.3.0.12,5]癸-3-烯三環(huán)[4.4.0.12,5]十一-3-烯7-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乙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環(huán)己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苯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4-聯(lián)苯)-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8-二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8,9-三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8-甲基-三環(huán)[4.3.0.12,5]十一-3-烯8-苯基-三環(huán)[4.4.0.12,5]十一-3-烯
7-氟-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氯-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溴-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8-二氯-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8,9-三氯-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氯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二氯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三氯甲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羥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氰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7-氨基-三環(huán)[4.3.0.12,5]癸-3-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五環(huán)[7.4.0.12,5.18,11.07,12]十五-3-烯六環(huán)[8.4.0.12,5.17,14.19,12.08,13]十七-3-烯8-甲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乙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環(huán)己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苯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4-聯(lián)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苯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苯氧基乙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苯基羰氧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甲基-8-苯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甲基-8-苯氧基乙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乙烯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亞乙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8-二甲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9-二甲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
8-氟-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溴-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8-二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9-二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8,9,9-四氯-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羥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羥乙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甲基-8-羥乙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8-氨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上述式(1)表示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既可以1種單獨使用,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
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種類及數(shù)量可根據(jù)所得樹脂需具備的特性作適當(dāng)選擇。
這其中,在其分子內(nèi)具有含至少1個選自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及硅原子的至少1種原子的結(jié)構(gòu)(以下稱為“極性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由于和其它原材料的粘合性及密合性優(yōu)良,因此較為理想。特別是,上述式(1)中,R1及R3為氫原子或碳原子數(shù)1~3的烴基,優(yōu)選氫原子或甲基,R2或R4中有一個是具有極性結(jié)構(gòu)的基團,而另一個是氫原子或碳原子數(shù)1~3的烴基的化合物,由于所得到的樹脂的吸水(濕)性降低,因此理想。其中,具有極性結(jié)構(gòu)的基團為下式(2)表示的基團的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由于易于取得所得樹脂的耐熱性和吸水(濕)性的均衡良好,因此非常適合采用。
-(CH2)zCOOR(2)式(2)中,R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碳原子數(shù)1~15的烴基,z表示0或1~10的整數(shù)。
由于在上述式(2)中,z的值越小,則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加氫物的玻璃化溫度越高,耐熱性優(yōu)異,因此z較好是0或1~3的整數(shù),其中,z為0的單體由于容易合成因此更為理想。此外,由于對上式(2)中的R而言,存在碳原子數(shù)越多,則所得到的聚合物的加氫物的吸水(濕)性越低,但同時玻璃化溫度也越低的規(guī)律,因此從保持耐熱性上出發(fā),優(yōu)選碳原子數(shù)1~10的烴基,其中特別好的是碳原子數(shù)1~6的烴基。
上式(1)中,碳原子數(shù)1~3的烷基、特別是甲基與結(jié)合著上式(2)表示的基的碳原子相結(jié)合的化合物在取得耐熱性和吸水(濕)性的均衡良好上效果好。這之中,上式(1)中x為0或1、y為0的化合物由于具有以下優(yōu)點非常適合使用,所述優(yōu)點是反應(yīng)性高,能夠以高產(chǎn)率得到聚合物,并且可得到耐熱性高的聚合物加氫物,而且工業(yè)上容易獲取。
制取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時,可以在不破壞本發(fā)明的效果的前提下,使單體組合物含有可與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單體來進行聚合。
這些可共聚的單體可例舉環(huán)丁烯、環(huán)戊烯、環(huán)庚烯、環(huán)辛烯、環(huán)十二烯等環(huán)狀烯烴;1,4-環(huán)辛二烯、二環(huán)戊二烯、環(huán)十二碳三烯等非共軛環(huán)狀多烯。
這些共聚性單體既可以1種單獨使用,也可以2種以上并用。
(聚合方法)對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的聚合方法,只要是能夠使含有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單體組合物聚合,沒有特別的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開環(huán)聚合或加成聚合。
(A)開環(huán)聚合通過開環(huán)聚合制造聚合物時,可以利用用于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公知的開環(huán)聚合反應(yīng)來進行,可以通過如下的方法制造,即用聚合催化劑、聚合反應(yīng)用溶劑、及根據(jù)需要使用的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使上述含有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單體組合物開環(huán)聚合。
(a)聚合催化劑在本發(fā)明中,通過開環(huán)(共)聚合反應(yīng)進行單體組合物的聚合時,較好是在易位催化劑(metathesis catalysts)的催化下進行。
該易位催化劑是由下述化合物組成的催化劑。這些化合物是,(A)選自含有W、Mo及Re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以下稱為化合物(A);(B)選自含有戴明(deming)的周期律表IA族元素(例如Li、Na、K等),IIA族元素(例如Mg、Ca等),IIB族元素(例如Zn、Cd、Hg等),IIIA族元素(例如B、Al等),IVA族元素(例如Si、Sn、Pb等),或IVB族元素(例如Ti、Zr等)的、且至少具有1個該元素和碳的鍵或該元素和氫的鍵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種化合物。此外,為了提高催化劑的活性,還可以添加后述的添加劑(C)。
化合物(A)可例舉W、Mo或Re的鹵化物、氧鹵化物、烷氧基鹵化物、醇鹽、羧酸鹽、(氧)乙酰丙酮化物、羰基絡(luò)合物、乙腈絡(luò)合物、多氫絡(luò)合物,及其衍生物,或它們的組合物。從聚合活性、實用性上出發(fā),優(yōu)選W及Mo的化合物,其中特別好的是它們的鹵化物、氧鹵化物及烷氧基鹵化物。此外,還可以使用能通過反應(yīng)生成上述化合物的2種以上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再有,還可以采用適當(dāng)?shù)呐湮粍?,例如P(C6H5)5、C5H5N等將這些化合物形成為絡(luò)合物。
化合物(A)的具體例可例舉WCl6、WCl5、WCl4、WBr6、WF6、WI6、MoCl5、MoCl4、MoCl3、ReCl3、WOCl4、MoOCl3、ReOCl3、ReOBr3、W(OC6H5)6、WCl2(OC6H5)4、Mo(OC2H5)2Cl3、Mo(OC2H5)5、MoO2(acac)2、W(OCOR)5、W(OC2H5)2Cl3、W(CO)6、Mo(CO)6、ReOBr3·P(C6H5)3、WCl5·P(C6H5)3、WCl6·C5H5N、W(CO)5·P(C6H5)3、W(CO)3·(CH3CN)3等。這些化合物中,效果特別理想的化合物可例舉MoCl5、Mo(OC2H5)2Cl3、WCl6、W(OC2H5)2Cl3等。
化合物(B)的具體的例子可例舉n-C4H5Li、n-C5H11Na、C5H5Na、CH3MgI、C2H5MgBr、CH3MgBr、n-C3H7MgCl、(C6H5)3Al、t-C4H9MgCl、CH2=CHCH2MgCl、(C2H5)2Zn、(C2H5)2Cd、CaZn(C2H5)4、(CH3)3B、(C2H5)3B、(n-C4H9)3B、(CH3)3Al、(CH3)2AlCl、(CH3)3Al2Cl3、CH3AlCl2、(C2H5)3Al、LiAl(C2H5)2、(C2H5)3Al-O(C2H5)2、(C2H5)2AlH、(iso-C4H9)2AlH、(C2H5)2AlOC2H5、(iso-C4H9)3Al、(C2H5)3Al2Cl3、(CH3)4Ga、(CH3)4Sn、(n-C4H9)4Sn、(C2H5)3SiH、(n-C6H13)3Al、(n-C4H17)3Al、LiH、NaH、B2H6、NaBH4、AlH3、LiAlH4、BiH4及TiH4等。這些化合物中,效果較為理想的化合物可例舉(CH3)3Al、(CH3)2AlCl、(CH3)3Al2Cl3、CH3AlCl2、(C2H5)3Al、(C2H5)2AlCl、(C2H5)1.5AlCl1.5、C2H5AlCl2、(C2H5)2AlH、(C2H5)3AlOC2H5、(C2H5)2AlCN、(C3H7)3Al、(iso-C4H9)3Al、(iso-C4H9)2AlH、(C6H13)3Al、(C8H17)3Al、(C6H5)5Al等。
能夠和上述化合物(A)及化合物(B)一起使用的添加劑(C)較好采用醇類、醛類、酮類、胺類等,可例舉以下的(1)~(9)種。
(1)單體硼,BF3、BCl3、B(O-n-C4H9)3、(C2H5O3)2、BF、B2O3、H3BO3等硼的非有機金屬化合物,Si(OC2H5)4等硅的非有機金屬化合物;(2)醇類、過氧化氫類及過氧化物類;(3)水;(4)氧;
(5)醛及酮等羰基化合物及其聚合物;(6)環(huán)氧乙烷、表氯醇、氧雜環(huán)丁烷等環(huán)狀醚類;(7)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類,苯胺、嗎啉、哌啶等胺類及偶氮苯等偶氮化合物;(8)N-亞硝基二甲胺、N-亞硝基二苯胺等N-亞硝基化合物;(9)三氯三聚氰胺、N-氯琥珀酰亞胺、苯亞磺酰氯等含S-Cl或N-Cl基的化合物。
易位催化劑的用量較好滿足下述要求,即前述化合物(A)和參于聚合的全部單體的摩爾比(化合物(A)全部單體)通常為1∶500~1∶50000,更好是1∶1000~1∶10000。
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比例(化合物(A)化合物(B))以金屬原子比計為1∶1~1∶50,更好為1∶2~1∶30。
化合物(A)和化合物(C)的比例(化合物(C)化合物(A))以摩爾比計為0.005∶1~15∶1,更好為0.05∶1~7∶1。
(b)聚合溶劑開環(huán)聚合反應(yīng)中所用的溶劑,只要是能夠溶解用于聚合的單體組合物,并且不會使催化劑失活,以及可溶解所生成的開環(huán)聚合物的溶劑既可,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例舉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等鏈烷類;環(huán)己烷、環(huán)庚烷、環(huán)辛烷、萘烷、降冰片烷等環(huán)烷類;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枯烯等芳烴;氯丁烷、溴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六亞甲基二溴、氯仿、四氯乙烯等鹵代烷;氯苯等鹵代芳基化合物;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丁酯、丙酸甲酯、二甲氧基乙烷等飽和羧酸酯類;二丁醚、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醚類等。這些既可單獨使用,也可2種以上混合使用。另外,這種溶劑除了用作溶解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共聚性單體及/或易位催化劑的溶劑以外,還可以用作構(gòu)成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溶液的溶劑。
溶劑的用量較好是滿足下述要求,即溶劑和用于聚合的單體組合物的重量比(溶劑單體組合物)通常為1∶1~10∶1,更好為1∶1~5∶1。
(c)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所得的開環(huán)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利用聚合溫度、催化劑的種類、溶劑的種類來調(diào)節(jié),也可以通過使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共存于反應(yīng)系統(tǒng)中來進行調(diào)節(jié)。
合適的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可例舉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等α-烯烴類;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2-甲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等芳族乙烯基化合物類,這其中,效果特別好的是1-丁烯、1-己烯。這些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可以單獨或2種以上混合使用。
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的用量通常是對應(yīng)每1摩爾用于開環(huán)聚合反應(yīng)的單體使用0.05~0.6摩爾,更好是0.01~0.5摩爾。
(b)其它聚合條件上述開環(huán)聚合物能夠通過使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單獨進行開環(huán)聚合,或者使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和共聚性單體進行開環(huán)共聚來得到,可以在主鏈含有2個以上碳-碳間二鍵的不飽和烴系聚合物等的存在下,使降冰片烯系化合物開環(huán)共聚,上述不飽和烴系聚合物例如有聚丁二烯、聚異戊二烯等共軛二烯化合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乙烯-非共軛二烯共聚物、聚降冰片烯等。
(B)加成聚合通過加成(共)聚合制造聚合物時,可以利用用于降冰片烯系化合物的公知的加成聚合反應(yīng)來進行。可以通過用聚合催化劑、按照需要使用的聚合反應(yīng)用溶劑、及按照需要使用的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使上述降冰片烯系化合物進行加成共聚來制造。
(a)聚合催化劑加成聚合所用的聚合催化劑例如可以采用下述(a-1)~(a-3)所列舉的鈀、鎳、鈷、鈦及鋯等的單一催化劑及多成分系催化劑,但可用于本發(fā)明的聚合催化劑并不限于這些。
(a-1)單一催化劑系統(tǒng)可例舉過度金屬化合物,如[Pd(CH3CN)4][BF4]2、[Pd(PhCN)4][SbF6]、[(η3-巴豆基)Pd(環(huán)辛-1,5-二烯)][PF6]、[(η3-巴豆基)Ni(環(huán)辛-1,5-二烯)][B(3,5-(CF3)2C6F3)4]、[(η3-巴豆基)Ni(環(huán)辛-1,5-二烯)][PF6]、[(η3-烯丙基)Pd(環(huán)辛-1,5-二烯)][B(C6F5)4]、[(η3-巴豆基)Ni(環(huán)辛-1,5-二烯)][SbF6]、甲苯·Ni(C6F5)2、苯·Ni(C6F5)2、
均三甲苯·Ni(C6F5)2、乙醚·Ni(C6F5)2等。
(a-2)多成分催化劑系統(tǒng)(1)例如,具有σ或σ,π鍵的鈀絡(luò)合物和有機鋁或超強酸鹽的組合。具體可例舉二-μ-氯-雙(6-甲氧基二環(huán)[2.2.1]庚-2-烯-橋-5σ,2π)Pd與選自甲基鋁氧烷(簡稱“MAO”)、AgSbF6及AgBF4中的化合物的組合;[(η3-芳基)PdCl]2與AgSbF6或AgBF4的組合;[(環(huán)辛-1,5-二烯)Pd(CH3)Cl]和PPh3和NaB[3,5-(CF3)2C6H3]4的組合等。
(a-3)多成分催化劑系統(tǒng)(2)可例舉由(I)選自鎳化合物、鈷化合物、鈦化合物及鋯化合物的過渡金屬化合物和(II)選自超強酸、路易斯酸及離子性硼化合物中的化合物和(III)有機鋁化合物這3種成分的組合的系統(tǒng)。
(I)過渡金屬化合物(I-1)鎳化合物、鈷化合物鎳化合物及鈷化合物可例舉選自鎳或鈷的有機羧酸鹽、有機亞磷酸鹽、有機磷酸鹽、有機磺酸鹽、β-二酮化合物等中的化合物,具體的化合物可例舉2-乙基己酸鎳、環(huán)烷酸鎳、環(huán)烷酸鈷、油酸鎳、月桂酸鎳、月桂酸鈷、新癸酸鈷、二丁基亞磷酸鎳、二丁基磷酸鎳、二辛基磷酸鎳、磷酸二丁酯的鎳鹽、月桂基苯磺酸鎳、對甲苯磺酸鎳、雙(乙酰丙酮)鎳、雙(甲基乙酰乙酸酯)鎳等。
還可例舉將上述鎳的有機羧酸鹽用六氟化銻酸、四氟化硼酸、三氯乙酸、六氟化丙酮等超強酸改性所得的化合物等。
此外,還可例舉鎳絡(luò)合物,如鎳的二烯或三烯配位絡(luò)合物,具體可例舉二氯(1,5-環(huán)辛二烯)合鎳;[(η3-巴豆基)(1,5-環(huán)辛二烯)合鎳]六氟磷酸酯、及其四氟硼酸酯、四[3,5-雙(三氟甲基)]硼酸酯絡(luò)合物;(1,5,9-環(huán)十二碳三烯)合鎳;雙(降冰片二烯)合鎳;雙(1,5-環(huán)辛二烯)合鎳等。
再可例舉由含有P、N、O等原子的配體與鎳或鈷配位而成的絡(luò)合物,例如二氯化雙(三苯膦)合鎳、二溴化雙(三苯膦)合鎳、二溴化雙(三苯膦)合鈷、二氯化雙[三(2-甲基苯基)膦]合鎳、二氯化雙[三(4-甲基苯基)膦]合鎳、雙[N-(3-叔丁基亞水楊基)苯基胺化產(chǎn)物]合鎳、Ni[PhC(O)CH](Ph)、Ni(OC(C6H4)PPh)(H)(PCy3)、Ni[OC(O)(C6H4)P](H)(PPh3)、雙(1,5-環(huán)辛二烯)合鎳和PhC(O)CH=PPh3的反應(yīng)產(chǎn)物、[2,6-(i-Pr)2C6H3N=CHC6H3(O)(Anth)](Ph)(PPh3)Ni等(這里,Anth是9-蒽基(9-anhracenyl)、Ph是苯基、Cy是環(huán)己基的簡稱。)(I-2)鈦、鋯化合物鈦、鋯化合物可例舉[t-BuNSiMe(Me4Cp)]TiCl2、(Me4Cp)(O-iPr2C6H3)2TiCl、(Me4Cp)TiCl3、(Me4Cp)Ti(OBu)3、[t-BuNSiMe2Flu]TiMe2、[t-BuNSiMe2Flu]TiCl2、Et(Ind)2ZrCl2、Ph2C(Ind)(Cp)ZrCl2、iPr(Cp)(Flu)ZrCl2、iPr(3-tert-But-Cp)(Ind)ZrCl2、iPr(Cp)(Ind)ZrCl2、Me2Si(Ind)2ZrCl2、Cp2ZrCl2等(Cp是環(huán)戊二烯基、Ind是茚基、Flu是芴基的簡稱)。
(II)超強酸、路易斯酸及離子性硼化合物超強酸可例舉六氟銻酸、六氟磷酸、六氟砷酸、三氟乙酸、氟硫酸、三氟甲磺酸、四氟硼酸、四(五氟苯基)硼酸、四[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對甲苯磺酸、五氟丙酸等。
路易斯酸化合物可例舉三氟化硼和醚、胺、酚等的絡(luò)合物;三氟化鋁的醚、胺、酚等的絡(luò)合物;三(五氟苯基)硼烷、三[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烷等硼化合物;三氯化鋁、三溴化鋁、二氯化乙基鋁、倍半乙基氯化鋁、氟化二甲基鋁、三(五氟苯基)鋁等鋁化合物;六氟丙酮、六氯丙酮、氯醌、六氟甲基乙酮等表現(xiàn)出路易斯酸性的有機鹵化物;四氯化鈦、五氟銻等表現(xiàn)出路易斯酸性的化合物等。
離子性硼化合物可例舉三苯基碳正離子(carbenium)四(五氟苯基)硼酸酯、三苯基碳正離子四[3,5-雙(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酯、三苯基碳正離子四(2,4,6-三氟苯基)硼酸酯、三苯基碳正離子四苯基硼酸酯、三丁銨四(五氟苯基)硼酸酯、N,N-二甲基苯胺離子四(五氟苯基)硼酸酯、N,N-二乙基苯胺離子四(五氟苯基)硼酸酯、N,N-二苯基苯胺離子四(五氟苯基)硼酸酯等。
(III)有機鋁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可例舉甲基鋁氧烷、乙基鋁氧烷、丁基鋁氧烷等烷基鋁氧烷化合物;三甲基鋁、三乙基鋁、三異丁基鋁、氫化二異丁基鋁、氯化二乙基鋁、氟化二乙基鋁、倍半乙基氯化鋁、二氯乙基鋁等烷基鋁化合物及鹵代烷基鋁化合物;上述烷基鋁氧烷化合物和上述烷基鋁化合物的混合物等。
這些催化劑成分的用量例如在以下的范圍。
過渡金屬化合物是每1摩爾單體使用0.02~100毫摩爾原子。并用有機鋁化合物時((多成分系統(tǒng)(1)和多成分系統(tǒng)(2)),對應(yīng)每1摩爾過渡金屬化合物的金屬原子,鋁化合物的用量為1~5000摩爾。再有,并用超強酸、路易斯酸或離子性硼化合物的情況下(多成分系統(tǒng)(2)),這些化合物對應(yīng)每1摩爾過渡金屬化合物的金屬原子的用量為0.1~100摩爾。
(b)聚合溶劑加成聚合反應(yīng)中所用的溶劑,只要是能夠溶解用于聚合的單體組合物,并且不會使催化劑失活,以及可溶解所生成的加聚物的溶劑既可,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例舉環(huán)己烷、環(huán)戊烷、甲基環(huán)戊烷等脂環(huán)式烴溶劑;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烴溶劑;甲苯、苯、二甲苯、1,3,5-三甲基苯(Mesitylene)等芳烴溶劑;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烷、四氯乙烷、氯苯、二氯苯等鹵代烴溶劑等。這些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2種以上混合使用。
(c)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在本發(fā)明中,可以通過向聚合系統(tǒng)內(nèi)添加作為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的氫或α-烯烴,調(diào)整所要制造的降冰片烯系加聚物的分子量。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添加得越多,所生成的降冰片烯系加成共聚物的分子量就越低。
(加氫反應(yīng))通過上述開環(huán)聚合反應(yīng)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烯烴性不飽和鍵。此外,上述加成聚合反應(yīng)有時也存在上述情況,即所得聚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烯烴性不飽和鍵。這樣,如果聚合物分子中存在烯烴性不飽和鍵,則該烯烴性不飽和鍵有時會引起性能劣化,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顏色及凝膠化等,因此最好是進行將該烯烴性不飽和鍵轉(zhuǎn)變成飽和鍵的加氫反應(yīng)。
該加氫反應(yīng)可以采用通常的方法進行。即,向含有烯烴性不飽和鍵的聚合物的溶液中添加常用的加氫催化劑,然后在0~200℃、更好是20~180℃下使常壓~300大氣壓、更好是3~200大氣壓的氫氣與其發(fā)生作用。
加氫聚合物的氫添加率以在500MHz、1H-NMR條件下的測定值計通常為50%以上,較好是70%以上,更好是90%以上,特別好是98%以上,最好是99%以上。氫添加率越高,加氫聚合物對熱及光等的穩(wěn)定性就越好,制成成型品使用時能夠獲得長期穩(wěn)定的特性,因此較為理想。
由上述方法所得的聚合物的分子內(nèi)含有芳基時,由于該芳基非但不會引起諸如使用過程中著色及凝膠化等性能的劣化,而且對機械特性及光學(xué)特性等有利,因此含有該芳基的情況下不一定要進行加氫。
加氫催化劑可以使用烯烴性化合物的加氫反應(yīng)中常用的催化劑。該加氫催化劑可例舉非均相類催化劑和均相類催化劑。
非均相類催化劑可例舉將鈀、鉑、鎳、銠、釕等貴金屬催化物質(zhì)擔(dān)載于碳、二氧化硅、氧化鋁、二氧化鈦等載體所形成的固體催化劑。均相類催化劑可例舉環(huán)烷酸鎳/三乙基鋁、乙酰丙酮鎳/三乙基鋁、辛酸鈷/正丁基鋰、茂鈦(titanocene)/一氯二乙基鋁、乙酸銠、氯三(三苯膦)銠、二氯三(三苯膦)釕、氯氫羰基三(三苯膦)釕、二氯羰基三(三苯膦)釕等。這些催化劑的形態(tài)既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粒狀。
這些加氫催化劑通??梢园慈缦碌谋壤褂?,即開環(huán)聚合物和加氫催化劑的重量比(開環(huán)聚合物加氫催化劑)為1∶1×10-6~1∶2。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特性)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最好是滿足下述要求,即,在30℃的氯仿中的固有粘度[η]inh較好是0.2~2.0dl/g,更好是0.35~1.0dl/g,特好是0.4~0.85dl/g,由凝膠液相色譜法(GPC)測得的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較好是5000~100萬,更好是1萬~50萬,特好是1.5萬~25萬;重均分子量(Mw)為1萬~200萬,更好是2萬~100萬,特好是3萬~50萬。固有粘度[η]inh、數(shù)均分子量及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圍內(nèi),則降冰片烯系樹脂的機械強度優(yōu)良,能夠得到不易破損的降冰片烯系樹脂制基板(膜)。
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的玻璃化溫度(Tg)通常為120℃以上,較好是130℃以上,更好是150℃以上。Tg在上述范圍內(nèi),則多層介質(zhì)膜與基材的粘合強度提高,而且可得到耐層間滑移性優(yōu)良的降冰片烯系樹脂制基板(膜)。
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的飽和吸水率通常在1重量%以下,更好是0.1~0.8重量%。如果飽和吸水率超過1重量%,則由該樹脂制得的樹脂基板(膜)有時在耐久性上發(fā)生問題,如受到使用環(huán)境的影響,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吸水變形等。而若飽和吸水率小于0.1重量%則有時在粘合性上產(chǎn)生問題。通過使飽和吸水率處于上述范圍內(nèi),特別是在用于固體攝像元件收納盒的透光性蓋體時,能夠防止攝像元件受到水分的影響而劣化。此外,上述飽和吸水率是按照ASTM D570,在23℃的水中浸漬1周后測定增加重量所得到的值。
(其它成分)本發(fā)明中,在不會有損本發(fā)明的效果的前提下,還可以在降冰片烯系樹脂中,添加防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等添加劑。
防氧化劑例如可以采用2,6-二叔丁基-4-甲酚、2,2′-二氧代-3,3′-二叔丁基-5,5′-二甲基二苯甲烷、四[亞甲基-3-(3,5-二叔丁基-4-羥苯基)丙酸酯]甲烷等。
紫外線吸收劑可例舉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等。在利用后述的溶液流延法制造降冰片烯系樹脂制基板(膜)時,通過添加均化劑及消泡劑能夠很容易地制造出樹脂基板(樹脂膜)。
這些添加劑既可以在制造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制基板(膜)時與降冰片烯系樹脂等混合在一起;也可以預(yù)先摻入,即在制造降冰片烯系樹脂時添加。其添加量可根據(jù)所希望獲得的特性作適當(dāng)選擇,通常是每100重量份降冰片烯系樹脂使用0.01~5.0重量份,更好是0.05~2.0重量份。
(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制造方法)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較好是通過如下的方法形成,即,將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直接熔融成形,或溶于溶劑進行流延成形。
(A)熔融成形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可以通過將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或含有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和上述添加劑的樹脂組合物進行熔融成形來制造。熔融成形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注射成形、熔融擠出成形或吹塑成形等。
(B)流延成形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也可以通過將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和根據(jù)需要添加的添加劑溶于溶劑,形成液狀樹脂組合物,將該組合物在合適的基材上流延成形后,除去溶劑的方法來制造。例如,可以通過在鋼帶、鋼桶或聚酯膜等基材上涂布上述液狀樹脂組合物,干燥除去溶劑,其后從基材上將涂膜剝離,得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
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中的殘留溶劑量應(yīng)盡可能少,通常應(yīng)在3重量%以下,較好是1重量%以下,更好是0.5重量%以下。殘留溶劑量如果超過3重量%則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薄膜會發(fā)生變形,特性發(fā)生變化,從而使降冰片烯系樹脂膜有時無法發(fā)揮應(yīng)有的的功能。
對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通常應(yīng)為5~500μm,較好是10~15μm,更好是20~100μm。如果膜厚過小則有時強度不足,而若過厚則雙折射性變得過高,致使透明性、外觀性變差。
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透光性通常應(yīng)為80%以上,較好是85%以上,更好是90%以上。
為了提高和后述的聚氨酯層的粘合性,還可以對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進行表面處理。該表面處理可例舉底涂處理、等離子處理、電暈處理、堿處理、涂敷處理等。
通過上述表面處理,尤其是通過使用電暈處理,能夠?qū)⒔当┫禈渲ず途郯滨永喂痰亟雍显谝黄?。這時的電暈處理條件是,電暈放電電子的照射量較好為1~1000W/m2/min,更好為10~100W/m2/min。如果照射量小于該范圍則無法獲得充分的表面改性效果,而若照射量過多則有可能會影響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內(nèi)部,使處理效果發(fā)生偏差,同時還會使降冰片烯系樹脂膜本身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適得其反。此外,不僅可以對要設(shè)置聚氨酯層的面,也可以對其另一側(cè)的面進行電暈處理。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本發(fā)明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通過進行拉伸處理,能夠用作相位差膜。
拉伸處理的方法可以采用對樹脂膜進行單軸拉伸或雙軸拉伸的方法。
采用單軸拉伸處理時,拉伸速度通常為1~5000%/分,較好是50~1000%/分,更好是100~1000%/分。
采用雙軸拉伸處理時,可以應(yīng)用同時向兩個方向進行拉伸處理的方法;在進行單軸拉伸處理后再沿與前面拉伸處理的方向不同的方向進行拉伸處理的方法。這時,兩個拉伸軸的交角根據(jù)目標光學(xué)膜(相位差膜)所要求的特性來確定,沒有特別的限定,通常在60~120度的范圍內(nèi)。此外,在拉伸速度上,各拉伸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常為1~5000%/分,較好是50~1000%/分,更好是100~1000%/分,特好是100~500%/分。
對拉伸處理溫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以所用的降冰片烯系樹脂的玻璃化溫度(Tg)為基準,為Tg±30℃,較好是Tg±30℃,更好是Tg-5~Tg+15℃的范圍。通過將拉伸處理溫度設(shè)定在上述范圍內(nèi),能夠抑制在所得的拉伸膜產(chǎn)生相位差混亂,此外,折射率橢圓體的控制變得容易,因此較為理想。
拉伸倍率根據(jù)目標光學(xué)膜所要求的特性確定,沒有特別的限定,通常為1.01~10倍,較好是1.03倍~5倍,更好是1.03~3倍。拉伸倍率如果超過上述范圍則難以控制所得的拉伸膜的相位差。經(jīng)過拉伸處理的薄膜可以直接進行冷卻,但最好是在Tg-20℃~Tg的溫度氣氛下保持至少10秒鐘以上,較好是30秒~60秒,更好是1~60分鐘后再進行冷卻。這樣,可得到透過光的相位差的經(jīng)時變化小,穩(wěn)定的相位差膜。
經(jīng)過上述拉伸處理的薄膜,通過拉伸處理使分子定向,從而能夠賦予透過光相位差,該相位差可以通過拉伸倍率、拉伸溫度或膜厚等來控制。
用作相位差膜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的厚度沒有特別的限定,但通常為5~500μm,較好是10~150μm,更好是20~100μm。
對相位差膜也可以進行如上所述的表面處理。
(聚氨酯層)構(gòu)成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聚氨酯層可以通過如下的方法形成,即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涂布聚氨酯組合物,然后進行干燥。上述聚氨酯組合物較好是含有聚氨酯樹脂和溶劑。
(聚氨酯樹脂)本發(fā)明所用的聚氨酯樹脂只要是具有多個氨基甲酸乙酯鍵的樹脂,則沒有特別的限定。具體可例舉由多元醇化合物和多異氰酸酯反應(yīng)所得聚合物。
此外,為了使本發(fā)明所用的聚氨酯樹脂穩(wěn)定地溶解或分散于有機溶劑和/或水中,并提高粘合劑的涂布性、以及和基材及粘合劑層的粘合性,聚合成分除了上述多元醇化合物和多異氰酸酯以外,最好是再添加含親水基的化合物。
(多元醇化合物)多元醇化合物可例舉聚醚型多元醇、聚酯型多元醇、聚丙烯酸型多元醇等。這其中,從所得到的粘合劑能夠表現(xiàn)出足夠的粘合性上考慮,特別好的是聚醚型多元醇。
聚醚型多元醇可例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1,4-丁二醇、聚1,6-己二醇、聚1,7-庚二醇、聚1,10-癸二醇等聚(烷二醇);使2種以上的離子聚合性環(huán)狀化合物開環(huán)共聚得到的聚醚型多元醇;使離子聚合性環(huán)狀化合物與乙亞胺等環(huán)狀亞胺類、β-丙內(nèi)酯、乙醇酸內(nèi)酯等環(huán)狀內(nèi)酯酸或二甲基環(huán)聚硅氧烷類開環(huán)共聚得到的聚醚型多元醇等。使1種或2種以上的離子聚合性環(huán)狀化合物與多元醇進行開環(huán)加成聚合所得到的聚醚型多元醇等。這些離子聚合性環(huán)狀化合物既可以進行無規(guī)的開環(huán)(共)聚合,也可以進行嵌段的開環(huán)(共)聚合。
上述多元醇可例舉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雙酚A、雙酚F、氫化雙酚A、氫化雙酚F、氫醌、萘氫醌、蒽氫醌、1,4-環(huán)己二醇、三環(huán)癸二醇、三環(huán)癸烷二甲醇、五環(huán)十五二醇、五環(huán)十五烷二甲醇等。這些多元醇可以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上述離子聚合性環(huán)狀化合物可例舉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1,2-環(huán)氧丁烷、丁烯-1-氧化物、氧化異丁烯、3,3-二氯甲基氧雜環(huán)丁烷、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3-甲基四氫呋喃、二氧雜環(huán)己烷、三氧雜環(huán)己烷、四氧雜環(huán)己烷、氧化環(huán)己烯、氧化苯乙烯、表氯醇、縮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縮水甘油醚、烯丙基縮水甘油碳酸酯、一氧化丁二烯、一氧化異戊間二烯、乙烯基氧雜環(huán)丁烷、乙烯基四氫呋喃、氧化乙烯基環(huán)己烯、苯基縮水甘油醚、丁基縮水甘油醚、縮水甘油苯甲酸酯等環(huán)狀醚類。這些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
上述聚醚型多元醇中,效果較好的是聚1,4-丁二醇、聚1,6-己二醇,特別好的是聚1,4-丁二醇。
(多異氰酸酯)對多異氰酸酯,沒有特別限制,能夠使用聚氨酯制造中常用的多異氰酸酯。可例舉2,4-甲苯基二異氰酸酯、2,6-甲苯基二異氰酸酯、1,3-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1,4-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1,5-萘二異氰酸酯、間苯二異氰酸酯、對苯二異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3,3′-二甲苯二異氰酸酯、4,4′-聯(lián)苯二異氰酸酯、1,6-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亞甲基雙(4-環(huán)己基二異氰酸酯),2,2,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雙(2-異氰酸酯乙基)富馬酸酯、6-異丙基-1,3-苯基二異氰酸酯、4-二苯基丙烷二異氰酸酯、賴氨酸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氫化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2,5(或6)-雙(異氰酸酯甲基)-二環(huán)[2,2,1]庚烷等。這些多異氰酸酯可以單獨使用或2種以上組合使用。這些多異氰酸酯中,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亞甲基二(4-環(huán)己基異氰酸酯)效果特別好。
(含有親水基的化合物)含有親水基化合物可例舉分子中至少含有1個以上的活性氫原子,并含有選自羧酸基、磺酸基中的至少1個以上的官能團的離子性化合物。
這樣的含有親水性基的化合物可例舉2-羥乙基磺酸、苯酚磺酸、磺基苯甲酸、磺基琥珀酸、5-磺基異酞酸、磺胺酸、1,3-苯二胺-4,6-二磺酸、2,4-二氨基甲苯-5-磺酸等磺酸化合物和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以及(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2,2-二羥甲基丙酸、2,2-二羥甲基丁酸、2,2-二羥甲基戊酸、二氧基馬來酸、2,6-二氧基苯甲酸、3,4-二氨基苯甲酸等含有羧酸的化合物和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
上述多元醇化合物與多異氰酸酯、以及按照需要添加的含有親水性基的化合物較好是在氨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的催化下進行反應(yīng)。
上述氨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可例舉環(huán)烷酸銅、環(huán)烷酸鈷、環(huán)烷酸鋅、月桂酸二正丁基錫、三乙胺、1,4-二氮雜二環(huán)[2.2.2]辛烷、2,6,7-三甲基-1,4-二氮雜二環(huán)[2.2.2]辛烷、無水聯(lián)氨、水合聯(lián)氨等。上述氨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的用量較好是,每反應(yīng)物的總量100重量份使用0.01~1重量份。反應(yīng)溫度通常是10~90℃,特別好的是30~80℃。
本發(fā)明所用的聚氨酯樹脂的重均分子量以用凝膠滲透色譜法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值計,通常是1000~200000,更好是是30000~100000。
(溶劑)聚氨酯組合物中所用的溶劑,只要是能夠溶解或分散上述聚氨酯樹脂的溶劑即可,沒有特別的限制,可例舉有機溶劑和水。
有機溶劑可例舉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丙酮,甲苯,甲基乙基甲酮,甲基異丁基甲酮,乙酸乙酯等。
使用水作為溶劑時,聚氨酯組合物可以是乳劑、膠體分散液、水溶液中的任何形態(tài)。并且,還可以并用例如上述醇類、酮類等。而且,還可以使用分散劑,或向聚氨酯樹脂中導(dǎo)入羧基、磺?;@基等官能團。
這些溶劑中,從基材的相位差的變化少,并且可得到良好的涂布性上出發(fā),較好是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甲基乙基甲酮,甲基異丁基甲酮和水。這些溶劑既可以是1種單獨使用,也可以是2種以上混合使用。
本發(fā)明所用的聚氨酯組合物中的固體部分濃度,通常是1~60重量%,較好的是1~30重量%,更好的是1~10重量%。固體部分濃度不滿1重量%,則難以形成所需厚度的聚氨酯層,而如超過60重量%,則難以得到均勻的聚氨酯層。
(其它成分)本發(fā)明所用的聚氨酯組合物中,可摻入交聯(lián)劑、增粘劑、防氧化劑、著色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wěn)定劑、有機硅烷偶合劑、防熱聚合劑、均化劑、表面活性劑、保存穩(wěn)定劑、增塑劑、潤滑劑、填充料、防老化劑、可涂性改良劑、涂面改良劑等。
尤其是,用前述含有親水基的化合物將羧基導(dǎo)入聚氨酯樹脂中時,較好是采用環(huán)氧類交聯(lián)劑。
本發(fā)明所用的環(huán)氧類交聯(lián)劑,只要是在分子內(nèi)至少有一個環(huán)氧基的交聯(lián)劑,則沒有特別的限制??梢岳e雙酚型環(huán)氧化合物,線型酚醛清漆型環(huán)氧化合物,脂環(huán)式環(huán)氧化物,脂肪族環(huán)氧化物,芳族環(huán)氧化物,縮水甘油胺型環(huán)氧化合物,鹵化環(huán)氧化合物等。
具體的可例舉,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等雙酚型環(huán)氧化合物;苯酚酚醛清漆型環(huán)氧化合物,甲酚酚醛清漆型環(huán)氧化合物等酚醛清漆型環(huán)氧化合物;3,4-環(huán)氧環(huán)己基甲基-3′,4′-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羧酸酯、2-(3,4-環(huán)氧環(huán)己基-5,5-螺環(huán)-3,4-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間二噁烷、雙(3,4-環(huán)氧環(huán)己基甲基)己二酸酯、氧化乙烯基環(huán)己烯、4-乙烯基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雙(3,4-環(huán)氧基-6-甲基環(huán)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環(huán)氧基-6-甲基環(huán)己基-3′,4′-環(huán)氧基-6′-甲基環(huán)己烷羧酸酯、亞甲基雙(3,4-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二環(huán)戊二烯二環(huán)氧化物、乙二醇的二(3,4-環(huán)氧環(huán)己基甲基)醚、亞乙基雙(3,4-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羧酸酯)、環(huán)氧化四苯甲醇、內(nèi)酯改性3,4-環(huán)氧環(huán)己基甲基-3′,4′-環(huán)氧環(huán)己烷羧酸酯、內(nèi)酯改性環(huán)氧化四氫化苯甲醇、氧化環(huán)己烯,氫化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氫化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氫化雙酚AD二縮水甘油醚等脂環(huán)式環(huán)氧化物類;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三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等脂肪族環(huán)氧化合物;溴化雙酚A二縮水甘油醚,溴化雙酚F二縮水甘油醚,溴化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等的鹵化環(huán)氧化物;四縮水甘油氨基苯甲烷等縮水甘油胺型環(huán)氧化合物。
此外,除上述環(huán)氧化物以外,還可以列舉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等聚二醇聚縮水甘油醚類;由乙二醇、丙二醇、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與1種或2種以上的環(huán)氧化物加成得到的聚醚型多元醇的聚縮水甘油醚類;脂肪族長鏈二元酸的二縮水甘油醚類;脂肪族高級醇的單縮水甘油醚類;苯酚、甲酚、丁基苯酚或它們與環(huán)氧化物加成得到的聚醚醇的單縮水甘油醚類;高級脂肪酸的縮水甘油酯類;環(huán)氧化大豆油,環(huán)氧硬脂酸丁酯,環(huán)氧硬脂酸辛酯,環(huán)氧化亞麻油等。
另外,也能夠使用預(yù)先以適當(dāng)?shù)姆秶鷮⑦@些環(huán)氧化合物的1種或2種以上聚合得到的環(huán)氧樹脂,。
本發(fā)明使用的環(huán)氧化合物,也可以列舉共軛二烯系單體聚合物,共軛二烯系單體與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的化合物的共聚合物,將二烯系單體與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的化合物的共聚合物、或天然橡膠等的(共)聚合物環(huán)氧化的聚合物。
這些聚合物中,較好的是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
為了防止具有聚氨酯層的薄膜相互之間層疊時的粘連,減少再次剝離時的帶電,也可以使聚氨酯層中含有填充料。通過添加填充料,能夠調(diào)節(jié)聚氨酯層的表面性。根據(jù)此目的使用的填充料的種類并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由于如果聚氨酯層的折射率與填充料的折射率差別大,會產(chǎn)生光散射,因此填充料的折射率最好是盡可能與聚氨酯層的折射率接近。具體的是,適合使用二氧化硅粒子、丙烯酸粒子等折射率約1.5的填充料。為調(diào)節(jié)聚氨酯層的表面性,填充料的粒徑應(yīng)按照聚氨酯層的厚度選定,通常是聚氨酯層的干燥膜厚的0.05~2倍,較好是0.1~1倍。填充料在聚氨酯層中的添加量沒有特別的限制,但較好是聚氨酯組合物整體的0.1~20重量%。
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聚氨酯樹脂的市售品,例如可例舉ハイドランWLS-201、WLS-202、WLS-210、WLS-213、WLS-220(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等。
(聚氨酯層的形成)聚氨酯層,能夠通過將上述的聚氨酯組合物涂布在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上,進行干燥而形成。該聚氨酯層可以僅在降冰片烯系樹脂單面形成,也可以是在兩面形成。
對聚氨酯組合物的涂布方法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以使用旋涂法、包涂法(wirecoat)、棒涂法、輥涂法、刮刀涂布法、幕涂法、絲網(wǎng)印刷法等各種方法。
涂布后的干燥溫度也無特別限制,但較好是例如60~150℃。聚氨酯層中殘留溶劑量盡可能少為好,通常是3重量%以下,較好是1重量%以下,更好是0.5重量%以下。
形成的聚氨酯層的厚度無特別限定,通常是0.01~5μm,較好的是0.05~4μm,更好的是0.1~3μm。聚氨酯層的厚度過薄,則往往得不到規(guī)定的密合性,而過厚,在涂粘合劑時聚氨酯層會溶解產(chǎn)生白濁。
上述聚氨酯層的總透光率通常是80%以上,較好是90%以上。
具有這樣的聚氨酯層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由于其粘合性強,除了用于后述的偏振板外,還適合用作帶硬涂層的薄膜,帶防反射膜的薄膜,帶透明導(dǎo)電膜的薄膜,紅外線·紫外線屏蔽膜等的透明基材。
(粘合劑層)
構(gòu)成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粘合劑層,能夠通過涂布聚氨酯以外的粘合劑,然后干燥形成。上述粘合劑可例舉水性粘合劑、溶劑型粘合劑、二液固化型粘合劑、紫外線固化型粘合劑、壓敏性粘合劑(膠粘劑)等。其中,較好的是水性粘合劑,特別好的是聚乙烯醇系水性粘合劑。
聚乙烯醇系水性粘合劑可例舉將部分皂化聚乙烯醇、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羧基改性聚乙烯醇、乙酰乙?;男跃垡蚁┐嫉雀男跃垡蚁┐嫉染垡蚁┐枷禈渲芙饣蚍稚⒃谒袠?gòu)成的水系分散體。該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從可得到粘度適合的水性粘合劑上看,較好是500~2000。而且,為了使聚乙烯醇系樹脂交聯(lián),上述水性粘合劑也可以含有具有能夠與異氰酸酯基等的羥基反應(yīng)的官能團的成分。此外,使聚乙烯醇系樹脂溶解在水中時,為提高向被涂體的可涂性,較好是少量添加醇類、酮類等對水的溶解性好的溶劑。
溶劑型粘合劑,可例舉能夠使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溶解在有機溶劑的粘合劑。
二液固化型粘合劑,可例舉環(huán)氧系二液固化型粘合劑等。
紫外線固化劑,可例舉紫外線固化型丙烯酸系粘合劑。
壓敏性粘合劑,可例舉由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彈性體、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合物、聚乙烯烷基醚、聚丙烯酸酯、或改性聚烯烴系樹脂等構(gòu)成的壓敏性粘合劑;在這些粘合劑中添加異氰酸酯等固化劑所形成的固化型壓敏性粘合劑等。這些粘合劑中,用于聚烯烴薄膜、聚酯薄膜等的粘接的壓敏性粘合劑較為理想。
除上述粘合劑之外,還可以使用用于粘接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烴薄膜的任一種粘合劑。另外,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系粘合劑、環(huán)氧樹脂與聚硫醇組成的二液型粘合劑、環(huán)氧樹脂與聚酰胺組成的二液型粘合劑也能夠使用。這些粘合劑中,透明的粘合劑較好。
形成的粘合劑層的厚度無特別限定,但較好是50μm以下。而且,本發(fā)明中的粘合劑層的透光性較好是80%以上,特好是90%以上。
(偏振膜)本發(fā)明所用的偏振膜,只要是具有偏振膜的功能,即,將入射光分成相互垂直的2個偏振光成分,僅使其中一方通過,而吸收或分散其它成分的功能的膜,則無特別限制,可以使用任何一種偏振膜。
可在本發(fā)明使用的偏振膜,可例舉,例如聚乙烯醇(以下,簡稱為“PVA”)·碘系偏振膜;使二色性染料對PVA系膜吸附、定向的PVA·染料系偏振膜;利用PVA系薄膜的脫水反應(yīng)或聚氯乙烯膜的脫鹽酸反應(yīng)形成多烯的多烯系偏振膜;分子內(nèi)含有陽離子性基的改性PVA組成的PVA系膜的表面及/或內(nèi)部具有二色性染料的偏振膜等。其中,較好的是PVA·碘系偏振膜。
本發(fā)明使用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無特別限定。可例舉如下公知的方法,例如將PVA系薄膜拉伸后,使碘離子吸附的方法;用二色性染料對PVA系薄膜染色后進行拉伸的方法;使PVA系薄膜拉伸后用二色性染料染色的方法;將二色染料印刷在PVA系薄膜上后進行拉伸的方法;將PVA系薄膜拉伸后,印刷二色性染料的方法等。更加具體的方法,可例舉將碘溶解在碘化鉀溶液中,形成高價碘離子,使該離子吸附在PVA薄膜上,進行拉伸,接著在浴溫30~40℃下,浸漬在1~4重量%的硼酸水溶液中制造偏振膜的方法;或者,與前述同樣將PVA薄膜進行硼酸處理,單軸拉伸3~7倍后,在浴溫30~40℃下,浸漬在0.05~5重量%的二色性染料水溶液中,吸附染料,接著在80~100℃干燥、進行熱固定,制造偏振膜的方法等。
本發(fā)明使用的偏振膜的厚度無特別限定,但一般為10~50μm,較好的是15~45μm。
這些偏振膜,既可以直接用于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制造,也可以在對與粘合劑層的接觸面實施電暈放電處理、等離子處理后再使用。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本發(fā)明的偏振板,依次層疊有降冰片烯系樹脂薄膜、聚氨酯層、粘合劑層及偏振膜。
該偏振板可以通過如下的方法制造,即,將前述聚氨酯組合物預(yù)先涂布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形成聚氨酯層,然后通過粘合劑使偏振膜與該聚氨酯層表面粘接。這時,接劑層既可以形成在聚氨酯層上,也可以形成在偏振膜的表面。
將偏振膜與具有聚氨酯層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膜粘接的方法,可按照偏振膜、聚氨酯樹脂及粘合劑的種類作適當(dāng)?shù)剡x擇??衫e,例如在聚氨酯層上形成粘合劑層,將該粘合劑層與具有聚氨酯層的降冰片烯系樹脂薄膜疊置、壓接的方法等。壓接的條件較好是,例如在18~25℃的環(huán)境中,1kg/cm2的加壓。
本發(fā)明的偏振板有良好的偏振光功能,降冰片烯系樹脂薄膜與偏振膜的粘接牢固,耐熱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等特性也優(yōu)異,即使長期使用也難以發(fā)生剝離、變形、相位差變化等,具有高可靠性,耐久性也好。這樣的偏振板能夠非常適合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等用途。
采用本發(fā)明,能夠提供偏振板和偏振板的制造方法。該偏振板具有良好的偏振光功能,光學(xué)薄膜和偏振膜的粘接性好,并且,耐熱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等特性也優(yōu)異,即使長期使用也難以發(fā)生剝離、變形等,耐久性好,具有高可靠性。
實施例以下,通過實施例說明本文,但本發(fā)明并不受這些實施例的任何限制。另外,以下如無特別說明,“份”是指“重量份”。
玻璃化溫度、總透光率、偏振光度、透過光的相位差、粘附性、濕熱試驗、干熱試驗,采用下述方法測定。
<玻璃化溫度(Tg)>
使用セイコインスツルメンツ公司制的示差掃描熱量計(DSC),在氮氣氛中以升溫速度20℃/分的條件下測定玻璃化溫度(以下,也稱為“Tg”)。
<總透光率>
使用スガ試驗機公司制的濁度計(HGM-2DP型),測定總透光率。
<偏振光度>
使用王子計測機器(株式會社)制的“KOBRA-21ADH/PR”測定波長547.7nm的偏振光度。
<透過光的相位差>
使用王子計測機器(株式會社)制的“KOBRA-21ADH/PR”測定波長480nm、550nm、590nm、630nm、750nm的相位差,這些波長以外的相位差,依據(jù)前述波長的相位差值,用科希(Cauchy)的色散公式計算得到。
<粘合性(偏振器與保護膜的粘合性)>
試用手進行偏振板的偏振器與薄膜的層間剝離,通過目視,并按照下列基準對層間剝離及材料破損的發(fā)生程度進行評價。
A不發(fā)生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損壞。
B發(fā)生部分材料破損,同時也發(fā)生部分層間剝離。
C僅發(fā)生層間剝離,不發(fā)生材料破損。
<濕熱試驗>
將偏振板置于溫度40℃、相對濕度95%的環(huán)境下保存500小時后,進行各種評價。
<干熱試驗>
將偏振板置于溫度80℃的環(huán)境下保存500小時后,進行各種評價。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合成)在用氮氣置換過的反應(yīng)容器中,裝入8-甲基-8-羧甲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225份,和二環(huán)[2.2.1]庚-2-烯25份,和作為分子量調(diào)節(jié)劑的1-己烯18份,和作為溶劑的甲苯750份,將該溶液加熱到60℃。接著,在反應(yīng)容器內(nèi)的溶液中添加作為聚合催化劑的、含有三乙基鋁的甲苯溶液(濃度1.5摩爾/L)0.62份、含有用叔丁醇及甲醇改性的六氯化鎢(叔丁醇∶甲醇∶鎢=0.35摩爾∶0.3摩爾∶1摩爾/L)的甲苯溶液(濃度0.05摩爾/L)3.7份,在80℃將該溶液加熱3小時、并同時進行攪拌,使其進行開環(huán)共聚反應(yīng),得到含有開環(huán)共聚物的溶液。
該共聚反應(yīng)的聚合轉(zhuǎn)化率是97%,測定了所得的開環(huán)共聚物在30℃氯仿中的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為0.65dl/g。
將得到的開環(huán)共聚物溶液4000份裝入高壓釜,向該開環(huán)共聚物溶液中添加羰基氯化氫三(三苯膦)釕[RuHCl(CO)[P(C6H5)3]3]0.48份,在氫氣壓100kg/cm2、反應(yīng)溫度165℃的條件下,加熱攪拌3小時,進行加氫反應(yīng)。
將含有得到的加氫聚合物的溶液冷卻后,將氫氣壓力釋放。將該溶液傾入大量的甲醇中,分離回收凝固物,將其干燥,就得到加氫聚合物(以下,也稱為[樹脂(a-1)])。
對得到的樹脂(a-1),在400MHz條件下用1H-NMR光譜儀測定加氫率,結(jié)果為99.9%。
對得到的樹脂(a-1),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TSKgelG7000HXL×1、TSK gel GMHXL×2、及TSK gel G2000HXL×1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39000,重均分子量(Mw)為116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2.97。
樹脂(a-1)的玻璃化溫度(Tg)為130℃,在23℃的飽和吸水率是0.3重量%。此外,還測得樹脂(a-1)的SP值為19MPa1/2,在30℃氯仿中測定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為0.67dl/g。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合成)除單體使用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200份、和5-(4-聯(lián)苯羰氧基甲基)二環(huán)[2.2.1]庚-2-烯50份之外,其它與合成例1同樣,制得加氫聚合物(以下,也稱為“樹脂(b-1)”)。
對得到的樹脂(b-1),在400MHz條件下用1H-NMR光譜儀測定加氫率,結(jié)果為99.9%。并且確認芳香環(huán)實質(zhì)上沒有加氫。
對得到的樹脂(b-1),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TSK gelG7000HXL×1、TSKgel GMHXL×2、及TSK gel G2000HXL×1的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了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47000,重均分子量(Mw)為187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3.98。
樹脂(b-1)的玻璃化溫度(Tg)是160℃,在23℃的飽和吸水率是0.3重量%,在30℃氯仿中測定了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為0.68dl/g。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合成)除單體使用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175份,和1,4-亞甲基-1,4,4a,9a-四氫化芴(別名1H,4H,4aH,9aH-1,4-亞甲基芴)75份,和二環(huán)[2.2.1]庚-2-烯25份之外,其它與合成例1同樣,制得加氫聚合物(以下,稱為“樹脂(c-1)”)。
對得到的樹脂(c-1),在400MHz條件下用1H-NMR光譜儀測定加氫率,結(jié)果為99.9%。并確認芳環(huán)實質(zhì)上沒有加氫。
對得到的樹脂(c-1),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TSKgelG7000HXL×1、TSK gel GMHXL×2、及TSK G2000HXL×1的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了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32000,重均分子量(Mw)為120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3.75。
樹脂(c-1)的玻璃化溫度(Tg)是155℃,在23℃的飽和吸水率是0.2重量%,而且,對樹脂(c-1),在30℃氯仿中測定了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是0.61dl/g。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合成)除單體使用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200份,和1,2-(2H,3H-[1,3]表環(huán)戊)-1,2-二氫苊烯50份以外,其它與合成例1同樣,制得加氫聚合物(以下,稱為“樹脂(d-1)”)。
對得到的樹脂(d-1),在400MHz條件下用1H-NMR光譜儀測定加氫率,結(jié)果為99.9%。并確認芳環(huán)實質(zhì)上沒有加氫。
對得到的樹脂(d-1),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TSK gelG7000HXL×1、TSK gel GMHXL×2、及TSK gel G2000HXL×1的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了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42000,重均分子量(Mw)為180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4.29。此外,樹脂(d-1)的玻璃化溫度(Tg)是175℃。
(降冰片烯系樹脂的合成)除單體使用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環(huán)[4.4.0.12,5.17,10]十二-3-烯175份,和內(nèi)體與外體的摩爾比是95∶5的三環(huán)[5.2.1.02,6]十-8-烯75份以外,其它與合成例1同樣,制得加氫聚合物(以下,稱為“樹脂(e-1)”)。
對得到的樹脂(e-1),在400MHz條件下用1H-NMR光譜儀測定加氫率,結(jié)果為99.9%。并且,確認芳環(huán)實質(zhì)上不沒有加氫。
對得到的樹脂(e-1),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TSKgelG7000HXL×1、TSKgel GMHXL×2、及TSK gel G2000HXL×1的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了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19000,重均分子量(Mw)為75000,分子量分布(Mw/Mn)為3.7。
樹脂(e-1)的玻璃化溫度(Tg)是155℃,在23℃的飽和吸水率是0.2重量%,而且,對樹脂(e-1),在30℃氯仿中測定了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為0.52dl/g。
(壓敏性粘合劑的調(diào)制)將蒸餾水250份裝入反應(yīng)容器中,并在該反應(yīng)容器中添加丙烯酸丁酯90份,甲基丙烯酸2-羥乙酯8份,二乙烯基苯2份,及油酸鉀0.1份后,將此混合物用特氟隆(登記商標)制的攪拌葉片攪拌,進行分散處理。然后,對該反應(yīng)容器內(nèi)進行氮置換后,將該混合物升溫到50℃后,添加過硫酸鉀開始聚合。從聚合開始經(jīng)過2小時后,向聚合反應(yīng)系中再添加過硫酸鉀0.1份,將該混合物升溫到80℃,再進行1小時聚合反應(yīng),就得到聚合物分散液。
接著,用蒸發(fā)器將該聚合物分散液濃縮,使固體部分濃度達到70重量%,得到由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的水系分散體構(gòu)成的、具有極性基的水系壓敏性粘合劑(以下,稱為“壓敏性粘合劑A”)。
對構(gòu)成上述所得的壓敏性粘合劑A的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利用凝膠滲透色譜儀(GPC、柱東ソ(株式會社)制制TSKgel G7000HXL×1、TSKgel GMHXL×2、及TSK gel G2000HXL×1的4根直列,溶劑四氫呋喃),測定了聚苯乙烯換算的數(shù)均分子量(Mn)及重均分子量(Mw),其結(jié)果是,數(shù)均分子量(Mn)為69000,重均分子量(Mw)為135000。
對壓敏性粘合劑,在30℃氯仿中測定了固有粘度(ηinh),結(jié)果為1.2dl/g。
(聚乙烯醇系粘合劑的調(diào)制)將平均聚合度1700的完全皂化聚乙烯醇溶解在水中,使其達到3重量%,得到聚乙烯醇系粘合劑。
(相位差膜的制造)將樹脂(a-1)溶解在甲苯中,使?jié)舛葹?0重量%。得到的溶液的溶液粘度在室溫下是30000mPa·s。將防氧化劑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添加在該溶液中,其添加量為每100重量份樹脂(a-1)添加0.1重量份,得到的溶液用日本ポ-ル制的孔徑5μm的金屬纖維繞結(jié)過濾器邊控制溶液的流速、使壓差穩(wěn)定在0.4MPa以內(nèi),邊進行過濾。之后,用設(shè)置在1000級的清潔室內(nèi)的井上金屬工業(yè)制的“INVEX試驗室涂料器”,涂布在用丙烯酸系表面處理劑作親水化(易粘合性化)處理的、厚度100μm的PET薄膜(東レ(株式會社)制的“ルミラ-U94”)上。接著,得到的液體層在50℃進行一次干燥處理,再在90℃進行二次干燥處理后,使從PET薄膜剝離,形成厚度10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a-2)”)。得到的樹脂薄膜(a-2)的殘留溶劑量是0.5重量%,總透光率是93%。
并且,用與前述同樣的手法形成殘留溶劑量是0.5重量%、厚度8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a-3)”),以及殘留溶劑量是0.3重量%、厚度5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a-4)”)。得到的樹脂薄膜(a-3)及樹脂薄膜(a-4)的總透光率都是93%以上。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a-2)加熱到1402(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沿薄膜面內(nèi)縱向拉伸1.3倍后,在薄膜的面內(nèi)內(nèi)橫向拉伸1.3倍,之后,在110℃(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a-5)”)。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a-5),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a-3)加熱到140℃(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沿薄膜面內(nèi)縱向拉伸1.3倍后,在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拉伸1.3倍,然后,在110℃(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a-6)”)。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a-6),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a-3)加熱到140℃(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在保持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qū)挾认卵乇∧っ鎯?nèi)縱向拉伸1.3倍后,之后,在110℃(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a-6)”)。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a-6),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a-4)加熱到140℃(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沿薄膜面內(nèi)縱向拉伸1.1倍后,在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拉伸1.1倍,之后,在110℃(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a-7)”)。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a-7),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相位差膜的制造)除了用表1記載的樹脂(b-1)~(e-1)代替樹脂(a-1)之外,與制造例1同樣,分別得到了厚度100μm的樹脂薄膜(b-2)~(e-2)、厚度80μm的樹脂薄膜(b-3)~(e-3)、厚度50μm的樹脂薄膜(b-4)~(e-4)。得到的樹脂薄膜的殘留溶劑量、膜厚及總透光率見表1。
并且,除了在制造例1中,分別用厚度100μm的樹脂薄膜(b-2)~(e-2)代替樹脂薄膜(a-2),用厚度80μm的樹脂薄膜(b-3)~(e-3)代替樹脂薄膜(a-3),用厚度50μm的樹脂薄膜(b-4)~(e-4)代替樹脂薄膜(a-4),將拉伸溫度變更為表記載的溫度之外,與制造例1同樣,得到了各相位差膜。
對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相位差膜的制造)與制造例1同樣,分別制造相位差膜(a-5)、(a-6)及(a-7)后,分別對得到的相位差膜(a-5)、(a-6)及(a-7)的雙面,按照電暈放電電子的照射量為100W/m2/min的條件,在大氣下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得到了相位差膜(a-5′)、(a-6′)及(a-7′)測定了得到的相位差膜(a-5′)、(a-6′)及(a-7′)的、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比較用相位差膜的制造)用出光石油化學(xué)制的聚碳酸酯樹脂“A2700”(Tg=155℃)代替樹脂(a-1)、并用二氯甲烷代替甲苯以外,與制造例1同樣處理,得到殘留溶劑量是0.4重量%、厚度10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f-2)”),以及殘留溶劑量是0.3重量%、厚度8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f-3)”)及殘留溶劑量是0.3重量%、厚度50μm的樹脂薄膜(以下,也稱為“樹脂薄膜(f-4)”)。得到的樹脂薄膜(f-2)~(f-4)的總透光率都是9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f-2)加熱到165℃(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沿薄膜面內(nèi)縱向拉伸1.03倍后,在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拉伸1.03倍,之后,在135℃(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這就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f-5)”)。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f-5),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f-3)加熱到165℃(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在保持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qū)挾认卵乇∧っ鎯?nèi)縱向拉伸1.03倍后,之后,在135℃(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這就得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f-6)”)。
關(guān)于得到的相位差膜(f-6),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在拉幅機內(nèi)將得到的樹脂薄膜(f-4)加熱到165℃(Tg+10℃),以拉伸速度300%/分沿薄膜面內(nèi)縱向拉伸1.01倍后,在薄膜的面內(nèi)橫向拉伸1.01倍,之后,在135℃(Tg-20℃)的環(huán)境中邊保持此狀態(tài)1分鐘,邊冷卻,再在室溫冷卻后,從拉幅機內(nèi)取出,這就得到相位差膜(以下,也稱為“相位差膜(f-7)”)。
對得到的相位差膜(f-7),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結(jié)果見表1。
表1
PC聚碳酸酯樹脂(A2700) 在制造例1~6和比較制造例1中得到的各相位差膜的單面,用甲醇將作為聚醚聚氨酯材料的ハイドランWLS-201(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稀釋成3重量%的溶液,用間隙12μm的金屬絲棒涂布,在80℃進行5分鐘加熱干燥,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光學(xué)薄膜(相位差膜)。
對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變化。結(jié)果見表2。
除了使用作為聚醚聚氨酯材料的ハイドランAP-20(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以外,與制造例7同樣處理,在制造例1中得到的相位差膜(a-5)、(a-6)E及(a-7)的單面形成聚氨酯層,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光學(xué)薄膜(相位差膜(A-8)、(A-9)及(A-10)。
對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變化。結(jié)果見表2。
表2
(偏振膜(偏振器)的制造)在碘濃度0.03重量%的、碘化鉀濃度是0.5重量%的水溶液構(gòu)成的溫度30℃的染色染液中,將聚乙烯醇(以下,簡稱為“PVA”)以拉伸率3倍進行前拉伸加工,接著,在硼酸濃度5重量%的、碘化鉀濃度8重量%的水溶液構(gòu)成的溫度55℃的交聯(lián)溶液中,以拉伸率2倍進行后拉伸加工后,進行干燥處理,就得到偏振膜(以下,也稱為“偏振器(1)”)。
在制造例A中得到的偏振器(1)的雙面上,將制造例7、8及比較制造例2中得到的、具有聚氨酯的相位差膜按照表3所示組合,粘接,以使偏振器(1)表面與聚氨酯層通過壓敏性粘合劑A粘接,制造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的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損。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3。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4。
用調(diào)制例2得到的聚乙烯醇系粘合劑代替壓敏性粘合劑A,作為相位差膜,將制造例7得到的、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A-5′)、(A-6′)及(A-7′)按照表3所示那樣組合,使用以外,與實施例1及2同樣處理,制造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的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壞。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3。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4。
在制造例7中得到的相位差膜(A-7)的、沒有聚氨酯層的面上,用間隙12μm的金屬絲棒涂布以甲醇將作為聚醚聚氨酯材料的ハイドランWLS-201(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稀釋成3重量%的溶液,在80℃進行5分鐘加熱干燥,得到兩面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A′-7)。
在得到的相位差膜(A′-7)的單面,用間隙12μm的金屬絲棒涂布作為硬涂層的、デソライトZ 7524(JSR(株式會社)制)后,在80℃加熱3分鐘,除去溶劑,用照度200mW/cm2的金屬鹵化物燈對硬涂層涂布面照射3秒,形成硬涂層。得到的硬涂層表面,用間隙6μm的金屬絲棒涂布高折射材料的ォプスタ-JN 7102后,在120℃加熱10分鐘,而且,在用間隙6μm的金屬絲棒涂布低折射材料的ォプスタ-JN 7212后,在120℃加熱10分鐘使之固化,形成防反射膜。
除了用該帶防反射膜的相位差膜(A′-7)代替相位差膜(A-7)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處理制造偏振板,進行同樣的評價。結(jié)果見表3及表4。
設(shè)置在偏振板外側(cè)的硬涂層及防反射膜層的粘合性,是依據(jù)JIS K5600-5-6,進行了網(wǎng)紋狀剝離試驗,分類是0(斷開的邊是完全光滑的,任何一格沒有剝離),在相位差膜、硬涂層、高折射率層及低折射率層有任何一界面,粘合性是良好的。
除了將制造例1中得到的沒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a-5)、(a-6)及(a-7)按照表3所示那樣組合使用,以代替帶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A-5)、(A-6)及(A-7)以外,與實施例1及2同樣處理,制造偏振板,進行了評價。其結(jié)果見表3和表4。
表3
1)偏振板的構(gòu)成相位差膜1/偏振器/相位差膜2
表4
偏振板的構(gòu)成相位差膜1/偏振器/相位差膜2[合成例6]
(聚氨酯樹脂的合成)通過使聚1,4-丁二醇(分子量1000)500份、聚甲基丙烯酸36份、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206份、80重量%氫化聯(lián)氨13份、三乙胺27份反應(yīng),得到聚氨酯樹脂(以下,也稱為“聚氨酯樹脂(P-1)”),其用GPC測定的聚苯乙烯的換算的重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是120000。
(聚氨酯樹脂的合成)除了用聚1,4-丁二醇(分子量2000)103份代替聚1,4-丁二醇(分子量1000)以外,與合成例6同樣操作,制得重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為120000的聚氨酯樹脂(以下,也稱為“聚氨酯樹脂(P-2)”)。
(聚氨酯樹脂的合成)除了用聚1,6-己二醇(分子量1000)206份代替聚1,4-丁二醇(分子量1000)以外,與合成例6同樣操作,制得重均分子量(聚苯乙烯換算)為120000的聚氨酯樹脂(以下,也稱為“聚氨酯樹脂(P-3)”)。
(聚氨酯樹脂組合物的調(diào)制)將在合成例6得到的聚氨酯樹脂(P-1)100重量份、甲基乙酮1995重量份、以及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分子量700)5重量份混合、攪拌,得到溶液均勻的聚氨酯組合物(1)。
(聚氨酯組合物的調(diào)制)除了用聚氨酯樹脂(P-2)或聚氨酯樹脂(P-3)代替聚氨酯樹脂(P-1)以外,與調(diào)制例3同樣處理,分別得到溶液均勻的聚氨酯組合物(2)和聚氨酯組合物(3)。
(聚氨酯組合物的調(diào)制)將ハイドランWLS-201(大日本油墨化學(xué)工業(yè)(株式會社)制)100重量份、甲基乙酮633份及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75重量份混合、攪拌,得到溶液均勻的聚氨酯組合物(4)。
對制造例1中制造的相位差膜(a-5)、(a-6)及(a-7)的單面,分別在大氣下按照電暈放電電子的照射量100W/m2/min的條件進行電暈放電處理,就得到相位差膜(a-5″)、(a-6″)及(a-7″)。在這些進行電暈放電處理的相位差膜的電暈放電處理面上,用間隙12μm的金屬絲棒涂布調(diào)制例3中得到的聚氨酯組合物(1),在80℃進行5分鐘加熱干燥,就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5-1)、(6-1)及(7-1)。
關(guān)于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變化。結(jié)果見表5。
除了用聚氨酯組合物(2)代替聚氨酯組合物(1)以外,與制造例9同樣處理,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5-2)、(6-2)及(7-2)。
關(guān)于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的變化。結(jié)果見表5。
除了用聚氨酯組合物(3)代替聚氨酯組合物(1)以外,與制造例9同樣處理,就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5-3)、(6-3)及(7-3)。
關(guān)于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的變化。結(jié)果見表5。
除了用聚氨酯組合物(4)代替聚氨酯組合物(1)以外,與制造例9同樣處理,就分別得到具有聚氨酯層的相位差膜(5-4)、(6-4)及(7-4)。
關(guān)于得到的各相位差膜,測定了相位差α(550)、相位差β(550)、薄膜厚度,即使設(shè)置聚氨酯層,也沒有發(fā)現(xiàn)膜厚變化、相位差的變化。結(jié)果見表5。
表5
除了用調(diào)制例2中得到的聚乙烯醇系粘合劑作為粘合劑,以及將在調(diào)制例2中得到的相位差膜(5-1)、(6-1)及(7-1)按照表6所示那樣組合、使用,以作為相位差膜以外,與實施例1和2同樣處理,就得到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壞。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6。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6。
將相位差膜(5-2)、(6-2)及(7-2)按照表6所示組合、使用,以代替相位差膜(5-1)、(6-1)及(7-1)以外,與實施例16和17同樣處理,就得到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壞。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6。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6。
將相位差膜(5-3)、(6-3)及(7-3)按照表6所示組合、使用,以代替相位差膜(5-1)、(6-1)及(7-1)以外,與實施例16和17同樣處理,就得到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壞。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6。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6。
將相位差膜(5-4)、(6-4)及(7-4)按照表6所示組合、使用,以代替相位差膜(5-1)、(6-1)及(7-1)以外,與實施例16和17同樣處理,就得到偏振板。
得到的偏振板的總透光率全部是44.0%,偏光度是99.9%。而且,對于得到的偏振板,分別評價了粘合性,在全部偏振板中,不發(fā)生偏振器與相位差膜的層間剝離,僅發(fā)生材料的破壞。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對粘合性進行評價。結(jié)果見表6。
而且,得到的各偏振板在濕熱下或干熱下保存后,用眼科用醫(yī)療用刀(輕型安全剃刀(株式會社)制)將偏振器與相位差膜進行分離,對于偏振器及被分離的相位差膜各個測定相位差。結(jié)果見表6。
表6
偏振板的構(gòu)成相位差薄膜1/偏振器/相位差薄膜權(quán)利要求
1.偏振板,其特征在于,依次層疊有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聚氨酯層、粘合劑層及偏振膜。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是由含有至少1種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單體(共)聚合所得的樹脂形成的膜; 式(1)中,R1~R4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鹵原子或者可含有氧、氮、硫或硅的1價的基團;R1和R2或R3和R4可以相互結(jié)合形成亞烷基,或者,R1和R2、R3和R4、或R2和R3相互結(jié)合形成單環(huán)或多環(huán)的碳環(huán)或雜環(huán);x表示0或1~3的整數(shù),y表示0或1;當(dāng)x為0時,y也為0。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降冰片烯系樹脂膜是相位差膜。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聚氨酯層是由聚醚型多元醇和多異氰酸酯反應(yīng)所得的聚氨酯樹脂形成的層。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劑層是由聚乙烯醇系粘合劑形成的層。
6.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上形成聚氨酯層的工序;通過粘合劑將該聚氨酯層和偏振膜粘接的工序。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對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進行電暈放電處理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偏振板的特征是,依次層疊有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聚氨酯層、粘合劑層及偏振膜。該偏振板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光學(xué)膜和偏光膜的粘合性優(yōu)良,并且耐熱性、耐化學(xué)腐蝕性等特性優(yōu)異,即使長期使用也很難發(fā)生剝離、變形等情況,可靠性高。它例如可以通過如下的制造方法制得,該包括在降冰片烯系樹脂膜表面形成聚氨酯層的工序;通過粘合劑將該聚氨酯層和偏振膜粘合在一起的工序。
文檔編號G02F1/13GK1734298SQ20051009190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8月3日
發(fā)明者杉山直樹, 廣野達也, 關(guān)口正之 申請人:捷時雅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