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及其制造方法。具體而言,涉及具有彩色金屬光澤的、易于制造、便于調整色彩等的、加工性等優(yōu)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及其制造方法。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適用作各種外飾材料、內飾材料和容器等。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可提高加工性、可操作性和持久性等的、且能大幅度降低重量的、主要由有機材料構成的具有類似于金屬外觀的層壓體作為金屬的替代材料。
但是,盡管其中的大多數(shù)都具有金屬光澤,但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銀色等中和色。另外,即使為彩色也是在金屬材料固有色彩的程度下。因此,人們期望能更簡便地得到加工性好、有金屬光澤的彩色材料。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提供具有彩色金屬光澤的、易于得到的加工性優(yōu)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及其制造方法。
圖1(a)和(b)是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一例的剖面示意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且該金屬膜層內部含有染料。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I)的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所提及的順序設置的含有染料的第1樹脂層、金屬膜層和第2樹脂層,且上述第2樹脂層含有移自上述第1樹脂層的上述染料,而且,至少該第2樹脂層側具有彩色金屬光澤。本發(fā)明的又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II)的特征在于,具備含有染料的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該金屬膜層含有移自上述第1樹脂層的上述染料,且至少在該金屬膜層側具有彩色金屬光澤。
以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I)>
上述“染料”只要所用染料具有色彩即可,除此沒有特別限定,既可以是中和色也可以是彩色,既可呈親油性也可呈水溶性。
上述染料優(yōu)選為對樹脂的分散性好的有機染料。作為上述有機染料,可以舉出例如雜環(huán)類染料(賽安寧類染料、三嗪類染料、嘧啶類染料、喹啉類染料以及喹喔啉類染料等)、蒽醌類染料、偶氮類染料(單偶氮類染料、重氮類染料、雙偶氮類染料、三偶氮類染料以及芪系染料等)、靛類染料(靛藍類染料和硫靛類染料等)、萘酚類染料、三苯甲烷類染料以及陰丹士林類染料等染料。且這些染料可以是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堿性染料、媒染染料、酸性媒染染料、還原染料、分散染料、反應染料以及熒光增白染料等中的任一種。
這些染料中優(yōu)選為更易移向下述第2樹脂層、且易于向該第2樹脂層分散的萘環(huán)酮(ペリノン)類染料、二萘嵌苯類染料、雜環(huán)類染料、蒽醌系染料、偶氮類染料、靛類染料等。這些染料既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種,也可以同時使用兩種以上。
這些染料在下述第1樹脂層中的含量只要能夠確認在第2樹脂層側的結果呈彩色即可,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限制,另外,根據(jù)染料種類等的不同,其添加量也各不相同,但通常是,當以第1樹脂層整體為100重量份(以下簡稱為“份”)時,相應的配比通常為0.01~10份(優(yōu)選為0.02~5份,更優(yōu)選為0.03~3份)。當染料含量不足0.01份時,有可能導致制造時移向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不足,使得第2樹脂層不能充分著色。另一方面,即使染料含量超過10份,其色彩也可能幾乎不會有太大變化。
上述“第1樹脂層”是以聚合物(包括單聚物和共聚物)為主要成份(通常占第1樹脂層整體的80質量%以上)的層。對構成該樹脂層的聚合物沒有特別限定,可由熱塑性聚合物、熱固性聚合物、彈性體及橡膠等形成。而上述熱塑性聚合物、熱固性聚合物、彈性體和橡膠既可單獨使用也可相互混合使用。
上述熱塑性聚合物,可以舉出,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類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類共聚物、丙烯腈-乙烯-丙烯-苯乙烯類共聚物、熱塑性聚氨酯類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酯類聚合物、聚丙烯酸類聚合物、聚烯烴類聚合物、聚酯類聚合物、聚對苯二甲酸烯烴酯類聚合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乙烯-醋酸乙烯類共聚物、乙烯-乙烯醇類共聚物、聚苯乙烯類聚合物、氯乙烯類聚合物、聚碳酸酯類聚合物、聚縮醛類聚合物、聚酰胺類聚合物以及含氟聚合物等,但并不僅限于此。
而熱固性聚合物,可以舉出酚類聚合物、環(huán)氧聚合物、不飽和聚酯類聚合物、聚氨酯類聚合物、氨基甲酸酯-尿素共聚物、聚脲類聚合物以及硅類聚合物等,但并不僅限于此。
而作為彈性體,可以舉出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的氫化嵌段共聚物等)、熱塑性聚烯烴類彈性體、熱塑性聚氨酯類彈性體、熱塑性聚酯類彈性體、熱塑性聚酰胺類彈性體、熱塑性1,2-聚丁二烯類彈性體、硅樹脂類彈性體以及氟樹脂類彈性體等,但并不僅限于此。
另外,作為橡膠,可以舉出苯乙烯-丁二烯類橡膠、異丁烯-異戊二烯類橡膠、丙烯腈-丁二烯類橡膠、乙烯-丙烯-二烯烴類橡膠等,但并不僅限于此。
其中,特別優(yōu)選為熱塑性聚合物、熱塑性聚合物和橡膠的混合物、熱塑性彈性體、以及熱塑性聚合物和熱塑性彈性體的混合物中的任一種。另外,在其中所用的熱塑性聚合物中,特別優(yōu)選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類共聚物、聚碳酸酯類聚合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類共聚物與聚碳酸酯類聚合物的混合物、以及丙烯腈-苯乙烯類共聚物中的任一種。
另外,根據(jù)構成這些第1樹脂層的聚合物的種類,可使所含染料移向或不移向下述第2樹脂層,并可改變遷移量等。
另外,對該第1樹脂層的大小和形狀等沒有特別限定。且其厚度可根據(jù)目的進行適當選擇,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限定,而通常為300μm~15mm。且為了確保適當?shù)某尚托?,?yōu)選在0.5~10mm(更優(yōu)選為0.5~7mm)的范圍內使用。
這種第1樹脂層可采用任意方法制得,可通過混煉上述聚合物后成型而得到。其中,對于混煉方法也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單獨使用或同時使用各種擠出機、班伯里混煉機、捏合機、輥軋機、FR(feederruder)等混煉機(既可以將各種聚合物一起混煉,也可以添加混煉)。此時,染料既可以在混煉前與預定的聚合物混合,也可以在混煉時混合。另外,對成型方法也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采用注射成型、擠出成型、真空成型、異形成型、發(fā)泡成型、注射加壓成型、加壓成型、吹塑成型等。
上述“金屬膜層”是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被賦予金屬光澤的膜層。對構成該金屬膜層的金屬種類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鉻、鋁、金、鉑、銀、銠、鈀、銥、鈦、鐵、鎳、銅、鋅、錫和硅等,而且還可以舉出其中的兩種以上的混合物等。另外,該金屬膜層既可為單層結構,也可為兩層以上的結構。另外,當采用兩層以上的結構時,各層可由不同種類的金屬構成。另外,金屬膜層間具有一定程度的間隙,以使得構成該金屬膜層的金屬顆粒間能分散上述染料(既可以是空隙,也可以是由樹脂粘合劑填充的間隙,例如不是金屬顆粒狀物質密接的狀態(tài),也不是最密填充的狀態(tài),且不阻礙染料的遷移)。
只要在不會失去金屬光澤的程度內,對該金屬膜層的厚度(兩層以上時為總厚度)就沒有特別限定,通??稍O定為10~200nm左右(優(yōu)選為10~150nm、更優(yōu)選為10~100nm)。另外,對其形狀也沒有特別限定。而且,該金屬膜層可是由任意方法形成的膜層。例如除可由蒸鍍法、離子鍍敷法、噴鍍法、CVD法以及電鍍法等方法得到以外,還可使用由其它途徑制得的金屬箔。且還可由少量樹脂粘合劑和溶劑與大量金屬微粒形成漿狀物,涂覆該漿狀物,在除去溶劑后得到膜層。
上述說明中,除單獨將金屬箔用于金屬膜層以外,還可在其它層形成金屬膜層而使用。對其它層也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各種材料,適于使用同于上述第1樹脂層和下述第2樹脂層的聚合物,特別優(yōu)選為形成于第1樹脂層和/或第2樹脂層的至少一面上。
上述“第2樹脂層”是以聚合物為主要成份(通常占第2樹脂層整體的80質量%以上)的層。對構成該第2樹脂層的聚合物沒有特別限制,可使用與第1樹脂層同樣的物質。而第1樹脂層和第2樹脂層既可由同樣的聚合物形成,也可由不同的聚合物形成。該第2樹脂層含有上述“移自第1樹脂層的染料”。第2樹脂層所含染料的一部分或全部來自于制造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時的第1樹脂層。但當?shù)?樹脂層所含染料為一種時,該染料被遷移;而當?shù)?樹脂層所含染料為兩種以上時,則既可以是第1樹脂層所含染料全部被移至第2樹脂層,也可以是僅部分種類被遷移。這些染料既可以存在于構成第2樹脂層的聚合物內,也可以同時存在于構成金屬膜層的金屬顆粒間。且該第2樹脂層除含有移自第1樹脂層的染料以外,還可從一開始就含有其它染料。該染料適于使用與上述第1樹脂層中的染料相同的染料。
對遷移至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沒有特別限定,當以第1樹脂層所含全部染料為100份時,通常為0.001~0.02份左右。
另外,該第2樹脂層在含有移自第1樹脂層的染料前后的色差值優(yōu)選為0.8以上(優(yōu)選為1以上)。該色差值的測定方法適于使用下述實施例中的方法。
另外,該第2樹脂層可采用同于第1樹脂層的方法而得到。
上述第1樹脂層、金屬膜層和第2樹脂層優(yōu)選為按照所提及的順序設置(參照圖1(a))。但在各層之間、第1樹脂層未朝向第2樹脂層的一側以及第2樹脂層未朝向第1樹脂層的一側還可以再設置一層或兩層以上的其它層。但當其它層位于第1和第2樹脂層之間時,優(yōu)選為不會妨礙由第1樹脂層向第2樹脂層遷移染料。
作為上述其它層,可以舉出例如,使用時可剝離、為了保護該層下面的目的等而形成的保護層。另外,還可以舉出輔助各層粘接的粘接材料層或除上述金屬膜層之外的其它金屬膜層。
對構成上述各層中的保護層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可使用與構成第1樹脂層和第2樹脂層的樹脂所舉例相同的聚合物。對該保護層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5~1000μm(優(yōu)選為10~750μm,更優(yōu)選為10~500μm)。當不足5μm時,有時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為保護層所應有的功效;而超過1000μm時,較厚,有時會導致難以成型。
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如上所述,至少在第2樹脂層側具有彩色的金屬光澤。該金屬光澤如上所述,是因為存在上述金屬膜層。因此,當金屬膜層為內層時,比該金屬膜層更靠近表面?zhèn)鹊母鲗涌墒褂貌恢率ソ饘俟鉂沙潭鹊臒o色透明或有色透明膜層。
本發(fā)明的第1樹脂層和第2樹脂層中,除上述染料以外,還可根據(jù)需要添加顏料或各種添加劑等。
其中,作為顏料,可以舉出包括云母狀氧化鐵、黑色氧化鐵、碳酸鉛、四氧化三鉛、鉻酸鉛、硫化鋅、硫化汞、硫酸鈀、群青、柏林藍、氧化鈷、二氧化鈦、氧化鉻、鉻酸鍶、鉻酸鋅、鉬酸鉛、鉬酸鈣、鉬酸鈣鋅、乙酰亞砷酸銅、以及硫化鎘等無機顏料。另外,還可以舉出偶氮類顏料(可溶性偶氮類顏料、不溶性偶氮類顏料以及縮合偶氮顏料)、酞菁藍、異吲哚、喹吖啶酮、二噁嗪紫、萘環(huán)酮類顏料和二萘嵌苯類顏料等有機顏料。
另外,作為添加劑,可以舉出以提高機械強度為目的而添加的碳纖維、金屬纖維、玻璃纖維、氈合纖維、氧化鋅金屬須、鈦酸鋰金屬須和有機纖維等。而以改善物性或增加體積為目的等而添加時,可以舉出滑石、云母、高嶺土、玻璃珠、玻璃片、硅灰石和炭黑等。另外,還可添加潤滑劑、阻燃劑、阻燃助劑、偶聯(lián)劑、抗菌劑、防霉劑、抗氧化劑、耐氣候劑、耐光劑、增塑劑、抗靜電劑、硅油等。
另外,對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成型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通過例如熱壓成型、真空成型、吹塑成型等成型方法成型。
另外,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還可實施涂敷等二次加工。
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制造方法是制造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染料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至少一面上形成有金屬膜層的未接合第2樹脂層加熱,使該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該金屬膜層對接,同時,使該染料的一部分移向上述未接合第2樹脂層內。
上述“未接合第1樹脂層”為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中形成第1樹脂層的層,上述“未接合第2樹脂層”為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中形成第2樹脂層的層。尚未發(fā)生染料由該未接合第1樹脂層移向未接合第2樹脂層的情況。另外,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既可直接接合,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之間也可兼接合有其它層。
上述“加熱”中的各種條件在能維持各樹脂層所需特性的范圍內,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100~300℃(優(yōu)選為120~270℃,更優(yōu)選為120~250℃)。當不足150℃時,即使伴隨著下述加壓,也難于使各樹脂層接合;而當超過300℃時,各樹脂層有可能熔解或分解,難以維持其形狀。
另外,根據(jù)該加熱時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可改變由未接合第1樹脂層移向未接合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和染料種類,并得到所需的顏色濃度和色調。對該加熱時間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1秒~30分鐘(優(yōu)選為5秒~20分鐘,更優(yōu)選為10秒~10分鐘)。當不足1秒時,有可能難以達到加熱效果;而當超過30分鐘時,即使延長加熱時間,也難以發(fā)生變化。
在進行該加熱時,還可再加壓。另外,在加熱后仍有余熱的期間也可進行加壓。利用這種加壓,可與加熱同樣地改變由未接合第1樹脂層移向未接合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和染料種類。對加壓時的壓力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0.5~50MPa(優(yōu)選為1~40Mpa,更優(yōu)選為1~20MPa)。當不足0.5MPa時,有可能難以得到加壓的效果;而通常也沒必要施加超過50MPa的這么大的壓力。另外,對加壓時間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1秒~30分鐘(優(yōu)選為5秒~20分鐘,更優(yōu)選為10秒~10分鐘)。當不足1秒時,有時難以得到加壓的效果;而當超過30分鐘時,即使延長加壓時間,也難以發(fā)生變化。
另外,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染料的接合第1樹脂層、金屬膜層和接合第2樹脂層按照所提及的順序設置的接合層壓體進行加熱,使該染料的一部分移向該接合第2樹脂層內。
上述“接合第1樹脂層”為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中形成第1樹脂層的層,構成各層接合后的接合層壓體。上述“接合第2樹脂層”為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中形成第2樹脂層的層,構成各層接合后的接合層壓體。
上述“加熱”的主要目的是使染料由接合第1樹脂層移向接合第2樹脂層。但在該加熱過程中,不能得到進一步強化接合層壓體的接合的效果。該加熱范圍控制在使染料發(fā)生遷移、并使各樹脂層能維持所需特性的范圍內,除此之外沒有特別限定,通常實施溫度與上述發(fā)明一樣。另外,根據(jù)該加熱時的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與上述發(fā)明一樣,可改變由接合第1樹脂層移向接合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和染料種類,還可得到所需的顏色濃度和色調。另外,與上述發(fā)明一樣,可在該加熱進行時加壓,也可在加熱后仍有余熱期間進行加壓。
<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II)>
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II)的特征在于,包括含有染料的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該金屬膜層含有移自上述第1樹脂層的上述染料,且至少在該金屬膜層側具有彩色的金屬光澤(參照圖1(b))。
本發(fā)明除不具備上述發(fā)明的第2樹脂層以外,其它都與上述發(fā)明相同。另外,上述“金屬膜層”可在第1樹脂層表面形成。
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可通過在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未接合金屬膜層接合的同時,利用加熱使未接合第1樹脂層內所含染料移向未接合金屬膜層內而得到。另外,對具有接合第1樹脂層和接合金屬膜層的接合層壓體進行加熱,可同上所述地使染料遷移。
<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
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且該金屬膜層內部含有染料。即,本發(fā)明為,包括限定為“移自第1樹脂層”的方法要件的上述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表現(xiàn)為一種完整制品。因此,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I)的細節(jié),對于本領域從業(yè)人員來說,很容易根據(jù)上述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說明理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根據(jù)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制造方法(1)形成未接合第1樹脂層的顆粒的制造以表1~3所示的(i)~(iii)的聚合物為100質量份,對此,將添加有表1~3所示質量份的A~G的染料混合物投入到混合(tumbler)機內進行混合,然后由雙螺桿擠出機制成顆粒。
表1<聚合物(i)>
表2<聚合物(ii)>
表3<聚合物(iii)>
另外,表1~3所示的(i)~(iii)的聚合物以及A~G的染料是指下述物質。
(i)ABS樹脂(Techno Polymer Co.,Ltd.制,品名“ABS330”);(ii)ABS阻燃樹脂(Techno Polymer Co.,Ltd.制,品名“ABSF5450”);(iii)聚碳酸酯樹脂(出光石油化學株式會社制,品名“FN2200”);A黃色雜環(huán)類化合物(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制,品名“DIAREGIN YELLOW 3G”);B橙色萘環(huán)酮類化合物(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制,品名“DIAREGIN ORANGE HS”);C紅色硫靛藍類化合物(HoechstAG公司制,品名“HOSTASOLRED 5B”);D紫色蒽醌類化合物(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制,品名“DIAREGIN VIOLET D”);E藍色蒽醌類化合物(BASF公司制,品名“MACROLEX BLUE RR”);F綠色蒽醌類化合物
(BASF公司制,品名“MACROLEX GREEN G”);G茶色單偶氮類化合物(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制,品名“DIAREGIN BROWN A”);(2)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作為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使用這些層以外已有可剝離保護層和粘接用層的市售具有蒸鍍金屬膜層的樹脂膜。該樹脂膜(合計厚度約為26μm)的組成如下所示可剝離保護層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μm);未接合第2樹脂層聚氨酯(10μm);金屬膜層鉻膜層(40nm);粘接用層含有二氧化硅顆粒的聚氨酯(1.2μm);(3)未接合第1樹脂層、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的接合將(1)中所得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用顆粒投入擠出成型機內,成型為薄片狀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同時,通過層壓成型使上述樹脂膜(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接合在未接合第1樹脂層上。此時,未接合第1樹脂層的溫度在實施例1、7、12、16以及27中為250℃,在該溫度下,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樹脂膜的接觸時間(加熱時間)為10秒左右。而在除上述實施例以外的其它實施例中,未接合第1樹脂層的溫度為230℃,接觸時間為5秒左右。
色差的評價與上述[1]中的(1)一樣,成型制成各聚合物(i)~(iii)中不含染料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以作為參考例,使用具有與上述[1]的(2)同樣的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的樹脂膜,與上述[1]的(3)同樣地進行接合,制作標準樣品。
使用所得標準樣品,并利用色差測定儀(倉敷紡織株式會社制,型號“AUCOLOR-7e”),光源使用D65,在10度視野中進行色差值△E的測定。色差式遵從CIE1976(L*a*b)。
其結果為與標準樣品的色差值△E超過0.8的層壓體在表1~表3中的“彩色”欄中用“○”表示;色差值△E為0.8的層壓體用“△”表示。另外,財團法人日本色彩研究所設定的評價基準——“并排放置時,幾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色差的水平”——為△E=0.8以上。因此,將△E=0.8作為判斷基準。
另外,目視判斷有無金屬光澤,具有金屬光澤的層壓體在表1~表3中的“金屬光澤”一欄中用“○”表示[3]結果根據(jù)表1~3的結果,使用任一種聚合物和染料時,幾乎所有的實施例中的色差值△E均為0.8以上。另外,通過分別將實施例1與實施例2~6、實施例7與實施例8~11、實施例12與實施例13、實施例16與實施例18、實施例27與實施例29比較后可知基本上,染料量大時,△E易于達到0.8以上。
另外,可知在實施例1、7、12、16和27中,聚合物中染料含量為0.01份,因此難以取得充分的效果。但在實施例23中,無論同種染料含量是否相同,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即,可知染料含量超過0.01份時,易于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即使染料含量為0.01份以下,不僅可通過選擇染料種類和含量,還可通過選擇聚合物的種類,有時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加熱溫度和色差的關系制造與實施例9所含聚合物相同的和染料含量相同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與上述[1]同樣地,將具有未接合第2樹脂層和金屬膜層的樹脂膜接合,得到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然后,對該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再進行部分加熱和加壓,得到由接合第2樹脂層側觀察到的顏色濃度有變化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1~4。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加熱和加壓條件如表4所示。
然后,使用與實施例9相同的聚合物,制作不含染料的標準樣品,通過與上述[2]同樣的方法測定該標準樣品和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1~4的色差值△E。其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由上述結果可知通過改變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就能改變顏色濃度,特別是加熱溫度越高,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顏色越濃。實際上,可觀察到染料充分移至可剝離的保護層。由此可知加熱溫度越高,移向第2樹脂層的染料量越多。因此可知可通過加熱溫度調整顏色濃度,從而得到所需顏色的彩色金屬光澤。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所示的具體實施例,還可根據(jù)目的、用途,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進行各種改變,構成實施例。即,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除可用作各種外飾材料和容器以外,還可用于未作特別限定的各種目的。就外飾材料和內飾材料來說,例如,可以舉出衣箱等箱包類外飾材料、家居內飾材料、家具類的外飾材料(廚房、洗漱用具收藏架、各種棚架和箱柜等)。另外,還適用于各種標簽、張貼物、面板和把手部件等。
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具有彩色金屬光澤的外觀,加工性好,質量輕。且利用本發(fā)明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時,可非常方便地達到具有所需色彩的金屬光澤的優(yōu)異的裝飾性。而且,通過加熱還可調節(jié)色彩和顏色濃度等。利用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就能極其簡便地得到如上所述的優(yōu)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且還能簡便地調節(jié)色彩和顏色濃度等。
權利要求
1.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且所述金屬膜層內部含有染料。
2.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下述所提及的順序設置的含有染料的第1樹脂層、金屬膜層和第2樹脂層,且所述第2樹脂層含有移自所述第1樹脂層的所述染料,而且,至少所述第2樹脂層側具有彩色金屬光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膜層是蒸鍍于所述第1樹脂層或所述第2樹脂層上的膜層。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樹脂層在所述染料的所述遷移發(fā)生的前后,色差值產生0.8以上的變化。
5.一種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具備含有染料的第1樹脂層和金屬膜層,所述金屬膜層含有移自所述第1樹脂層的所述染料,且至少在所述金屬膜層側具有彩色金屬光澤。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膜層在所述染料的所述遷移發(fā)生的前后,色差值產生0.8以上的變化。
7.用于制造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染料的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至少一面上形成有金屬膜層的未接合第2樹脂層加熱,使所述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所述金屬膜層以對接,同時,使所述染料的一部分移向所述未接合第2樹脂層內。
8.用于制造如權利要求2~4中任一項所述的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含有染料的接合第1樹脂層、金屬膜層和接合第2樹脂層按照所提及的順序設置的接合層壓體進行加熱,使所述染料的一部分移向所述接合第2樹脂層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彩色金屬光澤層壓體及其制造方法,它是通過在ABS樹脂內添加雜環(huán)類、萘環(huán)酮類和硫靛藍類等彩色染料,在混合、混煉后制成顆粒,然后由該顆粒在擠出成型機內得到未接合第1樹脂層,同時對具有由金屬蒸鍍形成的金屬膜層并具有金屬光澤的未接合第2樹脂層進行加熱加壓,此時,使未接合第1樹脂層和未接合第2樹脂層接合,與此同時,存在于未接合第1樹脂層內的染料移向第2樹脂層內,在色差值ΔE為0.8以上的變化量時著色,由此,就得到第2樹脂層側具有彩色金屬光澤的層壓體。
文檔編號B44C1/14GK1549772SQ0281687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14日
發(fā)明者金山裕一, 柏木浩樹, 川喜田滿, 樹, 滿 申請人:大科能樹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