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以下有時稱為有機EL顯示
尤其涉及將具有排列了有機E L元件的顯示區(qū)域的元件基板用透光性 且凹型的密封基板進行了密封的有機EL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這種有機EL顯示裝置由使來自顯示區(qū)域的各有機EL元件的光通 過上述密封基板而照射到觀察者一側的結構構成,即成為所謂的頂 部發(fā)射型的結構。
由于這種結構能夠在用于驅動控制各像素的布線(掃描信號線、 數(shù)據(jù)信號線等布線)的上層配置有機發(fā)光層,所以不擔心因該布線 而形成遮光區(qū)域,能夠提高該像素的開口率,適合于高精細化。
而且,由這種結構構成的有機EL顯示裝置,在水分進入排列了 有機EL元件的顯示區(qū)域的情況下,在該有機EL元件發(fā)生特性劣化的 該顯示區(qū)域,有時產(chǎn)生所謂的黑點(非發(fā)光部)。
正因為如此, 一 般通過在密封基板的凹面上涂敷吸附水分的吸 濕劑(干燥劑),并將該密封基板密封到元件基板上,使該顯示區(qū) 域的周邊空間成為低水分濃度環(huán)境,以防止水分進入有機EL元件。
作為這種結構,已知有如下結構例如在密封基板的凹面上不 與元件基板的顯示區(qū)域重疊的部分、即該顯示區(qū)域以外的區(qū)域,包 圍該顯示區(qū)域而涂敷了由線狀圖案構成的吸濕劑結構(參照日本專 利公開特開2004- 6286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但是,由于上述的有機EL顯示裝置,作為包圍顯示區(qū)域的線狀 圖案而涂敷吸濕劑,有時在該吸濕劑的量上會產(chǎn)生限度,而無法充 分地謀求有機EL元件的特性穩(wěn)定化。
在上述專利文獻l中有以下記載使由線狀圖案構成的吸濕劑呈 螺旋狀地行進于顯示區(qū)域的周圍,由多圈的圖案以與鄰接的其他吸 濕劑分離的狀態(tài)而形成。如果增加該吸濕劑的圏數(shù),就能相應地增 加吸濕劑的量。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增大顯示區(qū)域以外的方向上的該 吸濕劑的形成區(qū)域的寬度,而難免使所謂的顯示裝置的邊緣部分(顯 示區(qū)域的外周與元件基板的外周間的區(qū)域)增大。
即上述專利文獻l所公開的技術,若要在有限的狹窄區(qū)域內(nèi)形成 多量的吸濕劑時,將會變得不合適。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有機EL顯示裝置,在有限的狹窄 區(qū)域內(nèi)形成多量的吸濕劑,以謀求有機EL元件的特性穩(wěn)定化。
如下筒單說明本發(fā)明所公開的發(fā)明之中有代表性的發(fā)明的概要。
(1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包括具 有排列多個發(fā)光元件而構成的顯示區(qū)域的矩形元件基板;和在與上 述元件基板相對的邊緣部分上所形成的突起處,通過密封材料被固 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由上述密封基板的上述突起所 包圍的凹面不與上述顯示區(qū)域重疊的區(qū)域上形成吸濕劑,上述吸濕 劑包含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個線狀圖案的集 合構成的吸濕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狀為相互接連 的多個連著的山形。
(2)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結構為前提,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個線狀 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通過向 一個方向延伸的吸濕劑的延伸部 向與上述一個方向相反側的方向進ff方向變纟奐并延伸而形成。
(3)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結構為前提,在上述元件基板上形成有與上述顯示區(qū)域鄰接而驅 動各發(fā)光元件的驅動電路,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 由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在上述驅動電路的至少 一 部分 上重疊而形成。
(4)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結構為前提,包括包圍上述顯示區(qū)域和驅動電路而形成的吸濕劑。
(5)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1) 的結構為前提,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個線狀 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其中之一是包圍顯示區(qū)域而形成的環(huán)狀 的吸濕劑。
(6)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例如以(5) 的結構為前提,包圍顯示區(qū)域而形成的環(huán)狀吸濕劑以外的其他吸濕
劑。
、''、 、、、'P 、 ^ 、 口
此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結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技術思 想的范圍內(nèi)可以進行各種變更。
這樣構成的有機EL顯示裝置能夠在有限的狹窄區(qū)域中形成多量 的吸濕劑,并謀求有機EL元件的特性穩(wěn)定化。
圖1A、圖1B、圖1C和圖1D是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一實 施例的主要部分結構圖,表示吸濕劑的圖案。
圖2A和圖2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 一 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有機EL元件的 一 實施例
的剖視圖。
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的結構圖。 圖5A和圖5B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的
5
結構圖。
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其他實施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的有機E L顯示裝置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圖2 A和圖2B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 一 實施例,表示例 如被稱為頂部發(fā)射結構的有機E L顯示裝置的結構。
圖2A是俯視圖,圖2B是圖2A的B - B線處的剖視圖。
在圖2A中,具有例如由玻璃構成的元件基板l,在其主面上具有 由呈矩陣狀配置的多個有機EL元件2構成的顯示區(qū)域AR。
另夕卜,在顯示基板1的主面上分別形成有與上述顯示區(qū)域AR鄰接 而獨立地驅動上述有機EL元件2的驅動電路3和驅動電路4。
上述驅動電路3構成為按在列方向(圖中x方向)上配置的多個 有機EL元件2逐個在行方向(圖中y方向)上順次選擇各有機EL元件2 的電3各,上述驅動電^么4構點.為復千ii速驅 定時,
此外,這些驅動電^各3、驅動電路4例如與上述顯示區(qū)域AR中的 各有機EL元件2的形成相平行而被形成。
各有機EL元件2的具體結構將在后面詳述,其具有介于下部電極 (圖3中以符號209表示)與上部電極(圖3中以符號212表示)之間 的有機發(fā)光層(圖3中以符號211表示),該有機發(fā)光層按照由上述 電源的供給而流過的電流來發(fā)光。
另一方面,還具有覆蓋在上述元件基板l的主面上所形成的上述 顯示區(qū)域AR、驅動電路3、驅動電路4而配置的密封基板5。該密封基 板5例如由玻璃構成。
在該密封基板5的與上述元件基板l相對的面上且在除了其周邊 之外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凹陷部6。
該密封基板5經(jīng)由密封材料8被固定到該元件基板l上,該密封材
料8形成于在密封基板5周邊形成的哭起7的上述元件基板1 一側的面 上。由此,元件基板1的上述顯示區(qū)域AR、驅動電路3、 4被形成的面 上具有空間9,并通過上述密封基板5被密封固定。
俯視觀察時,在上述密封基板5的上述凹陷部6上不與上述顯示 區(qū)域A R重疊而形成有吸濕劑10 。該吸濕劑10吸附元件基板1與密封基 板5之間的上述空間9內(nèi)的濕氣,由此避免各有機EL元件在上述有機 發(fā)光層的特性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上述吸濕劑10如圖2A所示,配置在顯示區(qū)域AR的外周,包圍該 顯示區(qū)域AR而^:形成。
而且,上述吸濕劑10與上述驅動電路3、 4所配置的區(qū)域重疊而 -波形成,為此,重疊在該驅動電路3、 4上而形成的吸濕劑10的寬度 形成得比在除此之外的區(qū)域上形成的吸濕劑10的寬度大。
這是因為,鑒于驅動電路3、 4是無助于圖像顯示的區(qū)域,因此 有效地利用該區(qū)域來形成多量的吸濕劑10,以謀求上述有機EL元件2 特性的穩(wěn)定化的緣故。
在此,上述吸濕劑10例如使用所謂的分配器(dispenser)而被涂 敷在密封基板5的凹陷部6的面上,將從噴嘴前端多導出的涂敷型吸 濕劑(使沸石、CaO等成為糊狀)通過使該噴嘴移動以所希望的圖案 而形成。為此,上述吸濕劑10由線狀的圖案所構成。
然后,上述吸濕劑10在上述驅動電路3、 4未被形成的顯示區(qū)域 AR的邊部(圖中左側以及上側的邊部),通過在該邊部沿著一個方 向的行進而形成,在上述驅動電路3、 4被形成的顯示區(qū)域AR的邊部 (圖中右側以及下側的邊部),通過往返于該邊部的蜿蜒行進而形 成。
在這種情況下,本實施例中,在上述驅動電路3、 W皮形成的顯 示區(qū)域AR的邊部(圖中右側以及下側的邊部),以往返的蜿蜒行進 而形成的吸濕劑10 ,其往路中的吸濕劑10與返路中的吸濕劑10無間 隔地相互連接而形成。即往路中的線狀圖案的吸濕劑10與返路中的 線狀圖案的吸濕劑10在它們接近的 一 側的邊上相互接觸而形成。這
是為了謀求在狹窄的區(qū)域中盡可能多量地涂敷該吸濕劑10,由此實 現(xiàn)各有機EL元件2在有機發(fā)光層的特性穩(wěn)定化的緣故。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例如使用分配器來涂敷上述吸濕劑IO, 為了謀求該涂敷作業(yè)在時間上的效率,以所謂的一筆畫的要領而形成。
即,圖1A是從圖2所示的有機EL顯示裝置中以原封不動的圖案 取出上述吸濕劑10的圖。與圖2同樣,用通過密封基板5進行目視的 圖案來表示。
上述吸濕劑IO,首先例如以圖中左下部分為起點(圖中以S表 示),在+x方向上延伸。該延伸部(以符號10a表示)位于顯示區(qū)域 AR的下側邊,比該顯示區(qū)域AR的寬度長若干地進行延伸而形成。
該吸濕劑IO的向上述+ x方向的延伸部10A之后進行方向變換, 在-x方向上延伸。此時,向-x方向的延伸部(以符號10b表示)與上 述向+ x方向的延伸部沒有間隔地相互連4妄而形成。
由此,上述向+ x方向的延伸部10a與向-x方向的延伸部10b,作 為位于顯示區(qū)域AR的下邊側的吸濕劑10能夠加大其寬度,向-x方向 的延伸部10a例如與驅動電^各4重疊而形成,由此,有效利用無助于 顯示的區(qū)域而配置吸濕劑10。
上述-x方向的延伸部1 Ob之后進行方向變換在+ y方向上延伸。該 延伸部(以符號10c表示)位于顯示區(qū)域AR的左側邊,以與該顯示區(qū) 域AR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長度進行延伸而形成。
該吸濕劑IO的向上述+ y方向的延伸部之后進行方向變換在+ x 方向上延伸。該延伸部(以符號10d表示)位于顯示區(qū)域AR的上側邊, 以比該顯示區(qū)域AR的寬度長若干地進行延伸而形成。
該吸濕劑IO的向上述+ x方向的延伸部10d之后進行方向變換在 -y方向上延伸。該延伸部(以符號10e表示)位于顯示區(qū)域AR的右側 邊,以比該顯示區(qū)域AR的寬度長若千地進行延伸而形成。
之后的上述吸濕劑10e的延伸部,具有在位于顯示區(qū)域AR的右側 邊的吸濕劑10中使其寬度在向顯示區(qū)域AR側增加的功能。-y方向的延伸部10e之后進行方向變換, 在+ y方向上延伸,向該+y方向的延伸部(以符號10f表示)與向上 述-y方向的延伸部10e沒有間隔地相互連接而形成。進而,向上述+ y 方向的延伸部10e之后進行方向變換在-y方向上延伸,該-y方向的延 伸部(以符號10g表示)與向上述+ y方向的延伸部10f沒有間隔地相 互連接而形成。進而,上述向-y方向的延伸部10g之后進行方向變換 在+ y方向上延伸,該+y方向的延伸部(以符號10h表示)與上述向 -y方向的延伸部lOg沒有間隔地相互連接而形成,并到達終點(圖中 以E表示)。
圖1B是圖1A的B - B線處的剖視圖,表示吸濕劑10a的起點S處的 吸濕劑(以符號10S表示)與該吸濕劑10a鄰接且被連接而配置。
在此,起點S處的吸濕劑10S其高度形成得比吸濕劑10b大,另夕卜, 如圖1A表示那樣,俯視觀察時寬度以比起點S (在后面詳述的終點E 也同樣如此)以外的部分的吸濕劑寬度膨脹得大而形成。其理由是 由于從噴嘴前端導出的涂敷型吸濕劑的切斷惡化,因此抽取出比較 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濕劑。
另外,由于吸濕劑IOS與吸濕劑10a相互沒有隔離地形成,所以 在截面形狀上形成為相互連接的兩座連著的山形。
圖lC是圖lA的c-c線處的剖視圖,表示上述吸濕劑10e、吸濕劑 1 Of、吸濕劑10g以及吸濕劑10h分別鄰接且連4妻而配置。
吸濕劑10e、吸濕劑10f、吸濕劑10g、以及吸濕劑10h各自的高度 大致相等,在截面形狀上形成為相互連接的四座連著山形。
圖1D是圖1A的d - d線中的剖視圖,表示吸濕劑10h的終點e處的 吸濕劑(以符號10E表示)、吸濕劑10g、吸濕劑10f、以及吸濕劑10e 分別鄰接且連接而配置。
在此,終點E處的吸濕劑10E膨脹而形成,高度形成得比其他吸 濕劑10g、 10f、 10e大,另外如圖1A所示,俯視觀察時寬度也形成得 較大。
與吸濕劑10的起點S處同樣,這是由于從噴嘴前端導出的涂敷型
吸濕劑的切斷惡化,而抽取出比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濕劑。
此外,上述吸濕劑10通過在如上述那樣涂敷了涂敷型吸濕劑后, 經(jīng)過準千燥以后,進行燒結而使其硬化。作為上述涂敷型吸濕劑,
欲采用沸石的涂膏時,準干燥在120。C下進行30分鐘(大氣中),燒 結在300 400。C下進行60分鐘(大氣中),之后通過在干燥N2在300-400 °C下加熱60分鐘除去水分。
優(yōu)選為從涂敷型吸濕劑的涂敷到準干燥的時間盡可能短。這是 因為在使涂敷后的涂敷型吸濕劑的形狀原封不動維持的狀態(tài)下,即 能夠使其硬化而不會下垂,吸濕劑的寬度和高度等的控制將變得容 易的緣故。
另外,吸濕劑10的涂敷圖案例如以寬度為100~ 1000|im、高度為 50 300fxm、倒角半徑為0,5 ~ lmm而形成。
圖3是表示上述顯示區(qū)域A R上形成的有機E L元件2的 一 實施例
的剖視圖。
首先,在元件基板1的表面形成基底膜201,在該基底膜201的表 面形成島狀的半導體層202。該半導體層202就是所謂的薄膜晶體管 (Thin Film Transistor) TFT的半導體層,例如能夠對非晶硅層進行 成膜,并通過準分子激光器照射使其該性成多晶硅,之后圖案化而 形成。
在上述基底膜201的表面覆蓋上述半導體層202而形成絕緣膜 203,該絕緣膜203在上述薄膜晶體管TFT的形成區(qū)域作為柵極絕緣膜 而起作用。
另外,在上述絕緣膜203的表面,橫穿上述半導體層202的大致 中央而形成柵電極204。該柵電極204未圖示,隨著視頻信號的輸入 而^皮施加與該纟見頻信號相對應的電位。
在上述絕緣膜203的表面覆蓋上述柵電極204而形成層間絕緣膜
205。
在該層間絕緣膜205的表面,在上述薄膜晶體管TFT的半導體層 202的漏極區(qū)域和源極區(qū)域形成有通過上述層間絕緣膜205和絕緣膜
供給線。
薄膜晶體管TF T的漏電極和源電極具有根據(jù)偏置電壓的施加狀 態(tài)而進行調(diào)換的性質(zhì),在說明書中,為了方便起見將連接在電源供 給線的一側設為漏電極。
在上述層間絕緣膜205的表面覆蓋上述漏電極206和源電極207 而形成鈍化膜208。該鈍化膜208能夠通過使其材料例如為樹脂材料, 而使其表面平坦化。
在該鈍化膜208的表面形成下部電極209,該下部電極209的 一部 分通過形成在該鈍化膜20 8上的通孔與薄膜晶體管TF T的源電極2 0 7 電連接。
該下部電極209被形成在顯示區(qū)域AR中除畫素(像素)區(qū)域的周 邊的中央部的全部區(qū)域上。
另外,在從各下部電極209露出的上述鈍化膜208的表面上,像 素分離膜210與上述下部電極209的周邊重疊而形成。
由此,該像素分離膜210描繪鄰接的各畫素(像素)區(qū)域而形成 環(huán)狀的圖案,在其開口部露出上述下部電極209。
在上述下部電極209的表面形成有機發(fā)光層211,該有機發(fā)光層 211通過上述像素分離膜210與鄰接的其他有機EL元子2的有機發(fā)光 層211被物理分離而形成。
而且,在上述有機發(fā)光層211的表面覆蓋上述像素分離膜210而 形成有例如由ITO (Indium Tin Oxide )構成的透明導電膜的上部電極 212。該上部電極211在各有機EL元件2中是公共的,被施加相對于上 述下部電極209上所施力口的電位而作為基準的電位。
這樣構成的有機E L元件2按照下部電極209和上部電極211上所 施加的電壓而在有機發(fā)光層211上流過電流,由此該有機發(fā)光層211 發(fā)光。
而且,來自該有機發(fā)光層211的光通過由透明導電膜組成的上部
電極211被照射到圖中上側(箭頭方向)。這就是被稱為頂部發(fā)射結 構的由來。
<實施例2>
圖4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一 實施例,是對應于圖2A的圖。
與圖2A的情況相比不同的結構是,包圍顯示區(qū)域AR而形成的吸 濕劑1 O被形成為例如在拐角部中具有中間變細部并且在該中間變細 部的兩側具有寬度增大的鼓起部。
即在圖4中,例如在-x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濕劑10b與例如在+ y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濕劑10c,在作為其方向變換點的拐角部CR1 具有中間變細部NK并且在該中間變細部NK的兩側具有寬度增大的 鼓起部SW。
另外,上述吸濕劑1 Oc與例如在+ x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濕劑 1 Od,在作為其方向變換點的拐角部CR2具有中間變細部NK并且在該 中間變細部NK的兩側具有寬度增大的鼓起部SW。
進而,上述吸濕劑10d與例如在-y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吸濕劑 10 e,在作為其方向變換點的拐角部C R 3具有中間變細部NK并且在該 中間變細部NK的兩側具有寬度增大的鼓起部SW。
這種吸濕劑10在通過分配器的移動而使涂敷型吸濕劑進行涂敷 之際,在臨近上述拐角部之際使該涂敷暫時停止,進而使該分配器 的移動進行方向變換,并且開始涂敷的情況下得以形成。意味著不 是如圖2 A的情況那樣使用分配器以 一 筆畫的要領進行涂敷,而是在 臨近拐角部的階段在涂敷作業(yè)中產(chǎn)生中斷。
即在涂敷作業(yè)中斷前的吸濕劑的端部,由于從分配器的噴嘴前 端導出的涂敷型吸濕劑的切斷惡化而使比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濕劑 被抽取出來從而形成寬度較大的鼓起,在涂敷作業(yè)中斷后的吸濕劑 的端部,由于同樣的理由而形成寬度較大的鼓起,通過這些各鼓起 相互接觸而產(chǎn)生上述中間變細部。
由此,雖然根據(jù)不同情況有時各吸濕劑的鼓起不相互接觸而形 成,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將它們的微小間隙看作與中間變細
部等價。
此外,在圖4中,如吸濕劑10a、 10b、或者吸濕劑10e、 10f、 10g、 10h那樣進行往返的蜿蜒行進而形成的吸濕劑10 ,其往路中的線狀圖 案的吸濕劑10與返路中的線狀圖案的吸濕劑10在它們近接一側的邊 相互接觸而形成,這與圖2a的情況相同。
<實施例3>
圖5A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 一 實施例,是對應于圖2A的圖。
與圖2A的情況相比不同的結構是,首先是沒有在元件基板1面上 形成驅動電^各3、 4。
而且,吸濕劑10首先包圍顯示區(qū)域AR而形成為環(huán)狀圖案,與該 顯示區(qū)域A R的周邊具有微小間隙而被配置。
曲率)之外的部分配置有吸濕劑10i、 10j、 10k、 101。
被配置成吸濕劑10i遍及其上述吸濕劑10—側的邊的全長而與 該吸濕劑10連接,吸濕劑10j遍及其上述吸濕劑10—側的邊的全長而 與該吸濕劑IO連接,吸濕劑10k遍及其上述吸濕劑IO—側的邊的全長 而與該吸濕劑10連4妄,吸濕劑101遍及其上述吸濕劑10—側的邊的全 長而與該吸濕劑10連接。
圖5B是圖5A的B-B線處的剖視圖。如從圖5B可知,吸濕劑IO 與吸濕劑10j、以及吸濕劑10與吸濕劑101分別不相互隔開而形成,所 以被形成為在截面形狀上為相互連接的兩座連著的山形。
雖然未圖示,在吸濕劑10與吸濕劑10i、吸濕劑10與吸濕劑10k 中也同樣形成為在截面形狀上為相互連接的兩座連著的山形。
另外,吸濕劑10i、 10j、 10k、 IOI分別以具有兩端部的線狀圖案 而形成,所以在它們兩端部形成有寬度較大的鼓起部SW,如上述那 樣,這是從分配器的噴嘴前端導出的涂敷型吸濕劑的切斷惡化而使 比較多的量的涂敷型吸濕劑被抽取出來的緣故。
通過這樣配置吸濕劑10i、 10j、 10k、 101,與僅僅配置吸濕劑IO 的情況相比較,能夠多量地配置吸濕劑10而不會使其寬度多余地增大。
為此,能夠謀求有機發(fā)光層211的特性穩(wěn)定化,并且能夠避免所 謂的邊緣部分(顯示區(qū)域AR的周圍與元件基板1的周圍之間的區(qū)域) 變大。
這種結構在元件基板l上沒有形成驅動電路的情況下是有效的。 這是因為難以確保能多量地形成吸濕劑10的區(qū)域的結構。 <實施例4>
圖6表示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是對應于圖5A的圖。
與圖5A的情況相比較不同的結構在于,使連接吸濕劑10而形成 的吸濕劑10i、 10j、 10k、 101配置在上述吸濕劑10的內(nèi)側。
而且,與圖5A的情況相同,在各個吸濕劑10i、 10j、 10k、 101 中,正交并鄰接配置的各吸濕劑之間的分離部位于上述吸濕劑10的 拐角部(具有曲率)。
由此,包圍顯示區(qū)域AR而形成的吸濕劑IO、 10i、 10j、 10k、 101 被形成為其內(nèi)側邊在拐角部具有向外側方向挖開的部分(圖中以符 號SC表示)的圖案。
這能起到使顯示區(qū)域AR的角部位于吸濕劑IO、 10i、 10j、 10k、 101向外側方向挖開的部分,并能夠在該顯示區(qū)域AR的各周邊使吸濕 劑10i、 10j、 10k、 101進一步靠近吸濕劑10這樣的效果。
以下,說明上述有機EL元件2的層結構和材料。
在頂部發(fā)射型的有機EL元件2的情況下,由相對于可見光頻帶的 透明的上部電極212、有機發(fā)光層211和光反射性的下部電極209構
成o
有下部電極209為陰極而上部電極212為陽極的結構,和下部電 極209為陽極而上部電極212為陰極的結構。無論哪種情況,都對上 部電極212采用對可見光具有較高透光性的材料。作為透射率,優(yōu)選
14為在可見光的整個區(qū)域內(nèi)大于等于80% (優(yōu)選為90%以上)的材料。
電極、空穴注入層、空穴輸送層、發(fā)光層、電子輸送層、電子注入 層、上部電極的順序層疊。在下部電極209為陽極而上部電極212為 陰極的結構中,按下部電極、電子注入層、電子輸送層、發(fā)光層、 空穴輸送層、空穴注入層、上部電極的順序層疊。
但是,在上述構成中有時省略電子注入層或者空穴注入層、電 子輸送層或者空穴輸送層。
極209優(yōu)選為提高電子注入效率的功函數(shù)較小的導電膜材料。具體來 說可列舉出鋁、鋁釹合金、鎂銀合金等。上部電極212為以氧化銦為 主要原料的氧化物,優(yōu)選為ITO (Indium Tin Oxide )或者IZO ( Indium Zinc Oxide)等透明導電膜。
這些各電極209、 212的形成通過濺射法、EB蒸鍍法、離子鍍方 法等來進行。
另一方面,在下部電極209為陽極而上部電極212為陰極時,陽 極和陰極采用與上述同樣的材料,但對于上部電極212的陰極則需要 透光性。
在采用功函數(shù)較小的金屬材料等導電膜材料時,減薄至可見光 的透射率至少大于等于80 %的厚度。膜厚例如形成得小于等于15nm。 另外,還可以采用在金屬材料等導電膜材料的上部層疊了透明導電 膜材料的結構。
在電子注入層中氟化鋰、氟化鎂、氟化鈣、氟化鍶、氟化鋇、 氧化鎂、氧化鋁等。在其成膜中采用真空蒸鍍法等。
作為電子輸送層的材料有三(8 -羥基喹啉)鋁、噁二唑衍生物、 硅雜環(huán)戊二烯(Silole)衍生物、鋅苯并p塞唑絡合物等。其形成通過真 空蒸鍍法等來進行。
有機發(fā)光層211有將形成的宿主材料自身發(fā)光的情況和在宿主 上經(jīng)過微量添加的摻雜劑材料發(fā)光的情況。
作為宿主材料有二苯乙烯基亞芳基衍生物(DPVBi)、在骨架 上具有苯環(huán)的硅雜環(huán)戊二烯衍生物(2PSP)、在兩端具有三苯基胺 結構的噁二唑衍生物(EM2)、具有菲基的周萘衍生物(Pl)、在 兩端具有三苯基胺結構的低聚p塞吩衍生物(BMA-3T)、菲衍生物 (tBu-PTC)、三(8-羥基喹啉)鋁、對聚苯乙炔衍生物、聚噻吩 衍生物、聚對亞苯基衍生物、聚硅烷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等。
另外,作為摻雜劑材料有喹吖啶酮、香豆素6、尼羅紅、紅熒烯、 4- (二氰基亞曱基)-2-甲基-6-(對-二曱基氨基苯乙烯基) -4H-吡喃(DCM) 、 二^唑衍生物等。形成通過真空蒸鍍法或共 蒸鍍法等來進行。
作為空穴輸送層的材料有N, N,-雙(3-曱基苯基)-N, N, -二苯基-[1, l,-聯(lián)苯基]-4, 4'-二胺(TPD) 、 4, 4'-雙[N -(1 -萘基)-N-苯基氨基]聯(lián)苯(a-NPD) 、 4, 4,, 4"-三 (N-??ㄟ蚧?三苯基胺(TCTA) 、 1、 3, 5-三[4-二苯基氨基 苯基]苯(p-DPA-TDAB)等。它們的形成有真空蒸鍍法等。
作為空穴注入層的材料有銅酞菁、星爆(starburst)胺(amine) 化合物、聚苯胺、聚噻吩等。其形成通過真空蒸鍍法等來進行。
作為有機發(fā)光層212的各層的形成方法,在單體材料的形成中采 用真空蒸鍍法等,在使用多個材料的情況下有共蒸鍍法等。
作為吸濕劑10在前面說明了采用了沸石、CaO的例子,能夠利用 其他的化學吸濕性物質(zhì)粒子、金屬絡合物化合物、物理吸附物質(zhì)粒 子。另外,在密封材料7中能夠利用光硬化樹脂等。
涉及本發(fā)明的有機EL顯示裝置,只要是用于確認數(shù)字照相機的 圖像的監(jiān)視器、數(shù)字攝像機、便攜式電話、個人計算機等具有用于 顯示圖像的監(jiān)視器的電子設備,無論怎樣的電子設備都可以安裝。
此外,不言而喻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在不脫 離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內(nèi)還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變更。
因為能夠將各個實施例中的效果單獨或相乘起來而達到效果的緣故。
權利要求
1.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排列多個發(fā)光元件而構成的顯示區(qū)域的矩形元件基板;和在形成于與上述元件基板相對的邊緣部分上的突起處通過密封材料而被固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上述密封基板的由上述突起包圍的凹面的不與上述顯示區(qū)域重疊的區(qū)域上形成有吸濕劑,上述吸濕劑包含由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與其長邊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狀為相互接連的多個連著的山形。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由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通過向一個方向延伸的吸濕劑的延伸部向與上述一個 方向相反側的方向變換方向進行延伸而形成。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元件基板上形成有與上述顯示區(qū)域鄰接來驅動各發(fā)光元件的驅動電路,由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 構成的吸濕劑,與上述驅動電路的至少一部分重疊而形成。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包圍上述顯示區(qū)域和驅動電^各而形成的吸濕劑。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由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其中之一是包圍顯示區(qū)域而形成的環(huán)狀的吸濕劑。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圍顯示區(qū)域而形成的環(huán)狀的吸濕劑以外的其他吸濕劑是除了上述環(huán)狀的吸濕劑的拐角部之外而配置在其內(nèi)側的吸濕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有機電致發(fā)光顯示裝置,在有限的狹窄區(qū)域內(nèi)形成多量的吸濕劑,以謀求有機EL元件的特性穩(wěn)定化。該有機EL顯示裝置包括具有排列多個發(fā)光元件而構成的顯示區(qū)域的矩形元件基板;以及在與上述元件基板相對的邊緣部分上形成的突起處通過密封材料被固定到上述元件基板上的密封基板,在上述密封基板的上述突起所包圍的凹面的不與上述顯示區(qū)域重疊的區(qū)域形成吸濕劑,上述吸濕劑包含與鄰接的其他吸濕劑連接且平行配置的由多個線狀圖案的集合構成的吸濕劑,與其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截面形狀為相互接連的多座連著的山形。
文檔編號G09F9/30GK101359680SQ20081013132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8月2日
發(fā)明者東人士, 福岡信彥, 竹元一成 申請人:株式會社日立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