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

文檔序號:2603459閱讀:1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等離子顯示板,并且更為特別的是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通過根據(jù)數(shù)字視頻數(shù)據(jù)調(diào)整每一像素的氣體放電階段,等離子顯示板(在下文中,作為“PDP”提到)顯示視頻圖像。作為示范性的實例,這里在圖1中示出了具有三個電極、由交流(AC)電壓驅(qū)動的PDP。
參考圖1,三電極AC表面放電PDP的放電單元包括在上襯底10上形成的掃描電極28Y和維持電極29Z,以及在下襯底18上形成的尋址電極20X。
掃描電極28Y和維持電極29Z分別包括透明電極12Y及12Z,以及金屬總線電極13Y和13Z,該金屬總線電極13Y和13Z具有比透明電極12Y及12Z更窄的寬度并且在每一透明電極12Y及12Z的一端形成。在上襯底10上使用銦錫氧化物(ITO)形成透明電極12Y及12Z。分別在透明電極12Y及12Z上使用比如鉻(Cr)的金屬形成金屬總線電極13Y及13Z,其用于減少由具有高阻抗的透明電極12Y及12Z引起的電壓降。在其上形成掃描電極28Y和維持電極29Z的上襯底10上順序形成上絕緣層14和保護膜16。在等離子放電期間上絕緣層14累積產(chǎn)生的電荷。保護膜16保護上絕緣層14不受等離子放電期間產(chǎn)生的飛濺影響,并且增加次級電子的輻射效率。氧化鎂(MgO)通常用作保護膜16。
以和掃描電極28Y和維持電極29Z交叉的方式形成尋址電極20X。在其上形成尋址電極20X的下襯底18上順序形成下絕緣層22和隔柵24。下絕緣層22和隔柵24上覆蓋有磷層26。平行于尋址電極20X形成格柵24以物理地劃分放電單元,并且防止在放電期間產(chǎn)生的紫外光和可見光漏向相鄰的放電單元。由在等離子放電期間產(chǎn)生的紫外光激勵并放射磷層26,并且磷層26發(fā)射可見光,也就是,紅色光,綠色光和藍色光。將惰性氣體的混合氣體,比如He+Xe,Ne+Xe或He+Xe+Ne,注入在上和下襯底10和18及格柵24之間形成的放電單元的放電空間中。
對于這種AC表面放電PDP的尋址放電和維持放電,需要在幾百伏以上的高電壓。因此,為了最小化尋址放電和維持放電需要的驅(qū)動功率,使用能量回收裝置。該能量回收裝置回收在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之間的電壓,并且使用回收的電壓作為在下一個放電期間的驅(qū)動電壓。
參考圖2,示出了PDP的現(xiàn)有能量回收裝置。能量回收電路30和32基于板電容Cp對稱的連接。該板電容Cp是在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之間形成的靜電電容的等效表示。該第一能量回收電路30提供維持脈沖給掃描電極Y。第二能量回收裝置32關于第一能量回收裝置30選擇性的操作來把維持脈沖提供給維持電極Z。
下面將參考第一能量回收電路30描述PDP的現(xiàn)有能量回收裝置的操作。該第一能量回收電路30包括連接在板電容Cp和源電容Cs之間的電感L,并聯(lián)連接在源電容Cs和電感L之間的第一和第三開關S1和S3,以及并聯(lián)連接在板電容Cp和電感L之間的第二和第四開關S2和S4。
第二開關S2和維持電壓(Vs)源連接,并且第四開關S4和地電壓(GND)源連接。該源電容Cs通過回收在維持放電期間在板電容Cp充電的電壓并將充電的電壓重新提供給板電容Cp來充電它的電壓。在源電容Cs充電對應于維持電壓Vs的一半的電壓Vs/2伏特。該電感L和板電容Cp構成諧振電路。該第一到第四開關S1到S4控制電流的流動。
同時,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分別連接在開關S1和電感L之間及第三開關S3和電感L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圖3示出了圖2的第一能量回收裝置的開關的時序圖和板電容的波形圖。
假定在T1階段之前,在板電容Cp充電0伏特電壓并且在源電容Cs充電Vs/2伏特電壓。
在階段T1期間,第一開關打開并且通過源電容Cs,第一開關S1,電感L和板電容Cp形成電流路徑。如果形成了電流路徑,將在源電容Cs充電的電壓提供給板電容Cp。在這個情況中,因為電感L和板電容Cp構成串聯(lián)諧振電路,在板電容Cp充電電壓Vs。
在階段T2期間,第二開關S2打開。之后將維持電壓Vs提供給掃描電極Y。提供給掃描電極Y的維持電壓Vs防止板電容Cp降到維持電壓Vs以下,由此正常地產(chǎn)生維持放電。另一方面,因為在階段T1期間板電容Cp的電壓增加到維持電壓Vs,可以最小化從外部提供的用于建立維持放電的驅(qū)動電壓。
在階段T3期間,第一開關S1關閉。在這個階段T3期間,掃描電極Y保持維持電壓Vs。
在階段T4期間,第二開關S2關閉并且第三開關S3打開。如果第三開關S3打開,通過板電容Cp,電感L,第三開關S3和源電容Cs形成電流路徑,并且將在板電容Cp充電的電壓回收到源電容Cs。之后在源電容Cs充電電壓Vs/2。
在階段T5期間,第三開關S3關閉并且第四開關S4打開。如果第四開關S4打開,通過板電容Cp和地電壓GND形成電流路徑,并且板電容Cp的電壓降低到0伏特。在階段T6期間,將階段T5的狀態(tài)保持預先確定的時間。通過周期性重復階段T1到T6獲得提供給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的AC驅(qū)動脈沖。
同時,第二能量回收電路32和第一能量回收電路30交替操作,以提供驅(qū)動電壓給板電容Cp。因此,將具有相反極性的維持脈沖電壓Vs提供給板電容Cp。因此,通過將具有相反極性的維持脈沖電壓Vs提供給板電容Cp,從放電單元產(chǎn)生維持放電。
但是,因為分別操作連接至第一電極Y的第一能量回收電路30和連接至第二電極Z的第二能量回收電路32,現(xiàn)有的能量回收裝置需要大量電路組件,比如開關元件。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因為在電流路徑上的諸如二極管這樣的多個開關,開關元件和電感的切換損耗,能耗很大。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至少解決上述背景技術的問題和缺點。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及其方法,其能夠減少組件的數(shù)量并減少能耗。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的維持電壓源,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用于當板電容的一側(cè)充電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充電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電源電路,以及用于提供從地電壓源產(chǎn)生的地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電源電路。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驟通過使用包括第一電感的第一充電路徑,將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的另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一側(cè);以及通過使用包括第二電感的第二充電路徑,將板電容的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其中當電壓被提供給板電容的一側(cè)和另一側(cè)時,感應至第一電感的電壓和感應至第二電感的電壓是反向電壓。
通過使用板電容一側(cè)的充電電壓充電板電容的另一側(c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可以減少組件的數(shù)量并且減少能耗和制造成本。另外,通過使用耦合電感可以降低電路組件的內(nèi)部電壓,設置該耦合電感的纏繞方向以施加反向電壓。


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其中相似的數(shù)字表示其中相似的元件;圖1是一透視圖,示出了現(xiàn)有三電極AC表面放電PDP的放電單元結構;圖2是一電路圖,示出了現(xiàn)有的能量回收裝置;圖3是一時序圖,示出了在圖2中示出的多個開關的操作。
圖4是一電路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能量回收裝置;
圖5是一時序圖,示出了圖4中所示的開關的操作;圖6是一電路圖,示出了另外連接到圖4的能量回收裝置的二極管;圖7是一電路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優(yōu)選實施例的能量回收裝置;圖8是示出了圖7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電感的視圖;圖9是示出了感應至圖7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電感的電壓的實例的視圖;圖10是示出了感應至圖7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電感的電壓的另一實例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參考附圖以更詳細的方式描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的維持電壓源,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用于當充電板電容的一側(cè)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充電板電容的另一側(cè)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到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電源電路,以及用于提供從地電壓源產(chǎn)生的地電壓到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電源電路。
另外,第一電源電路包括連接在維持電壓源和板電容的一側(cè)之間的用于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開關,以及連接在維持電壓源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的第二開關。
第二電源電路包括連接在地電壓源和板電容的一側(cè)之間的用于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三開關,以及連接在地電壓源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的第四開關。
另外,第一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一開關之間的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一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一電感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一二極管。
第二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三開關之間的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二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二電感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二二極管。
第一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連接在第二開關和維持電壓源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二極管。
第二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連接在第四開關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二極管。
優(yōu)選的,第一和第二電感是耦合電感。
優(yōu)選的,設置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它們引起彼此反向的電壓。
設置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以在板電容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在第一和第二二極管之間的電壓保持在大約0伏特。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在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中,包括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的維持電壓源,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用于當充電板電容的一側(cè)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充電板電容的另一側(cè)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到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電源電路,以及用于提供地電壓到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電源電路,第一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一開關之間的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一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一電感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一二極管。第二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三開關之間的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二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二電感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二二極管。該第一和第二電感是耦合電感。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方法包括下面步驟通過使用包括第一電感的第一充電路徑,將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的另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一側(cè);以及通過使用包括第二電感的第二充電路徑,將板電容的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其中當電壓被提供給板電容的一側(cè)和另一側(cè)時,感應至第一電感的電壓和感應至第二電感的電壓是反向電壓。
另外,設置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它們感應彼此反向的電壓。
另外,能量回收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在通過第一充電路徑充電板電容的一側(cè)之后,保持充電電壓;以及在通過第二充電路徑充電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后,保持充電電壓。
圖4是一電路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能量回收裝置。
參考圖4,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等效地表示在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之間形成的靜電電容的板電容Cp,連接到板電容Cp的第一和第二電源電路40和41,用于提供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例如,掃描電極Y)的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42,以及用于提供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例如,維持電極Z)的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44。
第一電源電路40提供維持電壓Vs到板電容Cp。為此,第一電源電路40包括連接到維持電壓Vs的第一開關S1和第四開關S4。
第二電源電壓41提供地電壓GND到板電容Cp。為此,第二電源電壓41包括和地電壓GND連接的第三開關S3和第二開關S2。
當維持電壓Vs被提供到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時第一開關S1打開。另外,第一開關S1和第一充電電路42一起提供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的充電路徑。將在下面進行它的詳細描述。當維持電壓Vs被提供到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時第四開關S4打開。
當?shù)仉妷篏ND被提供到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時第三開關S3打開。第三開關S3和第二充電電路44提供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的充電路徑。當?shù)仉妷篏ND被提供到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時第二開關S2打開。將用于控制電流流動的內(nèi)部二極管D1和D3分別安裝在第一和第二開關S1和S3的內(nèi)部。
當充電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時,第一充電電路42和第一開關S1一起提供充電路徑,并且和板電容Cp一起構成諧振電路。第一充電電路42包括連接在第一開關S1和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一電感L1,以及連接在第一電感L1和第一開關S1之間的第五二極管D5。當充電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時,第一電感L1和板電容Cp形成諧振電路。第五二極管D5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當充電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時,第二充電電路44和第三開關S3一起提供充電路徑,并且和板電容Cp一起構成諧振電路。第二充電電路44包括連接在第三開關S3和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之間的第二電感L2,以及連接在第二電感L2和第三開關S3之間的第六二極管D6。當充電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時,第二電感L2和板電容Cp共同形成諧振電路。第六二極管D6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圖5示出了圖4中所示的能量回收裝置的開關的時序圖和提供給圖4中所示的能量回收裝置的板電容的電壓的波形圖。設置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Y是正極性并且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Z是負極性。
假定在階段T1之前在板電容Cp的Z側(cè)已經(jīng)充電了電壓+Vs的情況下,描述能量回收裝置的操作。在階段T1期間,第一開關S1打開。之后通過板電容Cp的Z側(cè),第一電感L1,第五二極管D5,第一開關S1和板電容Cp的Y側(cè)形成電流路徑。就是說,如果第一開關S1打開,將板電容Cp的Z側(cè)的電壓提供給板電容Cp的Y側(cè)。在這個情況中,第一電感L1和板電容Cp形成諧振電路,板電容Cp的Y側(cè)的電壓升高到+Vs。
在階段T2期間,第二開關S2打開。之后通過維持電壓Vs,第一開關S1,板電容Cp的Y和Z側(cè),第二開關S2和地電壓GND形成電流路徑。在這個情況中,將維持電壓Vs提供給板電容Cp的Y側(cè)。就是說,在階段T2期間,發(fā)生穩(wěn)定的維持放電,而且板電容Cp的Y側(cè)保持維持電壓Vs。
在階段T3期間,第一、第二和第三開關S1,S2和S3打開。之后通過板電容Cp的Y側(cè),第三開關S3,第六二極管D6,第二電感L2和板電容Cp的Z側(cè)形成電流路徑。就是說,如果第三開關S3打開,板電容Cp的Y側(cè)的電壓被提供到板電容Cp的Z側(cè)。在這個情況中,因為第二電感L2和板電容Cp形成諧振電路,板電容Cp的Z側(cè)的電壓升高到+Vs。
在階段T4期間,第四開關S4打開。之后通過維持電壓Vs,第四開關S4,板電容Cp的Y和Z側(cè),第三開關S3和地電壓GND形成電流路徑。在這個情況中,將維持電壓Vs提供給板電容的Z側(cè)。就是說,在階段T4期間,發(fā)生穩(wěn)定的維持放電,而且板電容Cp的Z側(cè)保持維持電壓Vs。
同時,如圖6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能量回收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連接在第四開關S4和第五二極管D5之間的第七二極管D7,連接在第二開關S2和板電容Cp的Z側(cè)之間的第八二極管D8,以及分別安裝在第二和第四開關S2和S4內(nèi)部的內(nèi)部二極管D2和D4。第七二極管D7,第八二極管D8和內(nèi)部二極管D2和D4用于防止反向電流并且用于穩(wěn)定的操作能量回收裝置。
相比現(xiàn)有裝置,通過使用板電容Cp的一側(cè)的充電電壓充電板電容Cp的另一側(cè),上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可以減少組件的數(shù)量。因此,可以減少能耗和制造成本。
同時,如圖4所示的能量回收裝置包括具有高內(nèi)部電壓的二極管D5和D6。當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或第二電極)的電壓被提供給板電容的第二電極(或第一電極)時,因為它通過諧振電路,電壓Vs(或-Vs)被降低(或升高)到-Vs(或Vs)。因此,在板電容Cp的充電和放電期間,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中每一個兩端上的電壓被設置到最大2Vs。換句話說,在如圖4所示的能量回收裝置中,應該設置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能夠耐受大于2Vs的高電壓。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
為了克服這個缺點,如圖7所示提供了另一能量回收裝置。
圖7的能量回收裝置被與圖4中相同地驅(qū)動。但是,第一和第二電感L1和L2是耦合的電感。
參考圖7,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等效地表示在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之間形成的靜電電容的板電容Cp,連接到板電容Cp的電源電路40,用于提供板電容Cp的第一電極(例如,掃描電極Y)的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42,以及用于提供板電容Cp的第二電極(例如,維持電極Z)的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44。圖7的能量回收裝置的操作和圖4的相同,并且因此省略它的詳細描述。
但是,如圖8所示,第一和第二電感L1和L2是耦合電感。通過流入第一電感L1(或第二電感L2)的電流,將相同的電流(或電壓)感應至第二電感L2(或第一電感L1)。
設置耦合的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在板電容Cp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反向電壓感應至第一和第二電感L1和L2。就是說,設置第一和第二電感L1和L2的纏繞方向設置為在板電容Cp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在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之間具有0伏特電壓。因為在板電容Cp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反向電壓感應至第一和第二電感L1和L2,在第五和第六二極管之間的總電壓被設置為大約為0伏特。
如果在板電容Cp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設置在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之間的電壓為大約0伏特,可以設置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的每一個的內(nèi)部電壓為大約Vs伏特。就是說,在板電容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施加到第五和第六二極管D5和D6的每一個的兩端的最大電壓設置為等于Vs或更小。因此減少了制造成本。
這樣描述了本發(fā)明,很明顯可以以多種方式進行改變。這種改變不被認為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并且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很明顯的所有這種修改都意在被包括在下面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維持電壓源,用于提供維持電壓;板電容,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板電容的一側(cè)被充電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第二充電電路,用于當板電容的一側(cè)被充電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第一電源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以及第二電源電路,用于提供從地電壓源產(chǎn)生的地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源電路包括第一開關,其連接在維持電壓源和板電容的一側(cè)之間,用于形成第一充電路徑;以及第二開關,連接在維持電壓源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源電路包括第三開關,其連接在地電壓源和板電容的一側(cè)之間,用于形成第二充電路徑;以及第四開關,連接在地電壓源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一充電電路包括第一電感,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以及第一二極管,連接在第一電感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二充電電路包括第二電感,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以及第二二極管,連接在第二電感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一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連接在第二開關和維持電壓源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二極管。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二電源電路進一步包括連接在第四開關和板電容的另一側(cè)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二極管。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二充電電路包括第二電感,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以及第二二極管,連接在第二電感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該第一和第二電感是耦合電感。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設置該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它們感應彼此反向的電壓。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設置該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在板電容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在第一和第二二極管之間的電壓保持在大約0伏特。
12.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的維持電壓源,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用于當板電容的一側(cè)被充電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板電容的另一側(cè)被充電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電源電路,以及用于提供地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電源電路,其中該第一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一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一電感和第一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一二極管;該第二充電電路包括連接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和板電容一起形成諧振電路的第二電感,以及連接在第二電感和第三開關之間用于防止反向電流的第二二極管;并且該第一和第二電感是耦合電感。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設置該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它們感應彼此反向的電壓。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能量回收裝置,其中,設置該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在板電容的充電和放電操作期間,將第一和第二二極管之間的電壓保持在大約0伏特。
15.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方法,其包括下面的步驟通過使用包括第一電感的第一充電路徑,將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的另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一側(cè);并且通過使用包括第二電感的第二充電路徑,將板電容的一側(cè)的充電電壓提供到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其中當電壓被提供給板電容的一側(cè)和另一側(cè)時,感應至第一電感的電壓和感應至第二電感的電壓是反向電壓。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其中,設置該第一和第二電感的纏繞方向使得它們感應彼此反向的電壓。
17.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能量回收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在板電容的一側(cè)已經(jīng)被通過第一充電路徑充電之后保持充電電壓;以及在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已經(jīng)被通過第二充電路徑充電之后保持充電電壓。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用于等離子顯示板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該能量回收裝置包括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的維持電壓源,在放電單元等效地形成的板電容,用于當板電容的一側(cè)充電時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充電電路,用于當板電容的另一側(cè)充電時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充電電路,用于提供維持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一充電路徑的第一電源電路,以及用于提供從地電壓源產(chǎn)生的地電壓給板電容并形成第二充電路徑的第二電源電路。通過使用板電容一側(cè)的充電電壓充電板電容的另一側(c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能量回收裝置和方法可以減少組件的數(shù)量并且減少能耗和制造成本。
文檔編號G09G3/296GK1598909SQ20041008250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18日
發(fā)明者李南揆, 金奉均, 權鳳煥, 趙張煥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